第一篇:AVC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AVC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摘要:本文描述了变电站自动电压无功控制(AVC)系统存在问题,并就如何改进解决此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使得电网消耗最低,提高整体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关键词:变电站 电压无功控制(AVC)建议
引言:电压质量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电压质量对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与经济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控制电压无功就至关重要。控制电压无功直接关系到降低电网消耗,更重要的是使得电力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
一、AVC系统概述
自动电压控制系统是通过监视变电站的关口无功和变电站母线电压,保证关口无功和母线电压合格的条件下进行无功电压优化计算,通过改变电网中可控无功电源的出力,无功补偿设备的投切,变压器分接头的调整来满足安全经济运行条件,提高电压质量,降低网损。
一般而言,AVC系统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控制型,即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SCADA/EMS)与现场调控装置间闭环控制实现AVC;另一种是分散控制型,即单独在现场电压无功控制装置(VQC)上的计算模块与调控模块间闭环控制实现AVC。我省采用集中控制型,即在省调设立主站,各变电站及电厂为子站,二者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或专用远动通道进行通信。
AVC系统主要有以下三项功能:
(1)优化全网电压。当电压越上限或越下限运行时,自动分析同电源、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和上级变电站的相关电压,根据不同情况投切变电站的电容器、电抗器,从而实现全网调节电压。
(2)优化无功电压。当电网内各级变电站电压处在合格范围时,通过控制本级电网内无功功率流向,从而达到无功功率分层就地平衡。
(3)优化网损。当压额和功率都合格时,可以进行设备电压、网损灵敏度分析,并进行排队选择控制的设备,从而达到优化网损的目的。
正因为AVC系统的上述三项功能,在其实际的运用中,其主要有以下三点意义:
(1)大大降低了以前调度工作的劳动强度,实现了自动电压调度,提高了电压质量。
(2)实现了无功经济调度,降低了网损,提高了电网的经济运行指标。
(3)提高了电网电压的运行水平,保证了足够的、快速的无功备用,并且较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二、变电站AVC系统存在问题
该系统在变电站应用近两年以来,主要有以下问题:
1、AVC系统使用后,有时会产生输出的电压不合格的现象,如:220kV母线电压较高,甚至越限达到230.5kV。
如下图(2011.06.10晚19点至21点15分四组电容器同时在投入位置,高限电压230kV,实际达到230.5kV)。
后经省调同意,将控制方式改为站控后,人工拉开四组电容器后电压恢复正常。
2、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动作。如:从2010.08.03之后的近一个月里没有任何动作,完全靠运行人员监视电压变化,人工投切,增大了劳动强度。且站内没有AVC投切的具体策略,仅靠运行经验操作。
3、运行人员无法通过省调调度员获得AVC系统是否正常运行的信息。中调自动化人员周末休息,出现异常无法处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电压符合要求,不得不密切监视母线电压。
4、综自后台没有设置电压越限告警,会导致在特殊情况下人工调节不及时,也就会产生输出电压不合格的现象。
三、变电站AVC系统改进建议
1、在综自后台设置母线电压注意值告警和越限告警。
2、分公司自动化专业定期对站内AVC远动子站各装置进行检查,对上传的遥测数据与中调采集的数据进行核对,检查正确性和实时性。
3、分公司自动化向中调获取站内AVC投切的具体策略,方便运行人员在特殊情况下参考执行操作。
综上所述,变电站的电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目前我们在这一环节不论是技术还是管理都略显滞后。希望分公司相关部门能重视起来,把AVC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作为一个设备单元运行好、管理好。同时,站内应加大现场培训力度,让每位运行值班员都能严格按照电压曲线控制好电压,保证电压质量符合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变电站的电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但目前我们在这一环节不论是技术还是管理都略显滞后。希望公司相关部门能重视起来,把AVC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作为一个设备单元运行好、管理好。同时,站内应加大现场培训力度,让每位运行值班员都能严格按照电压曲线控制好电压,保证电压质量符合要求。
电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能源,节能降损又是各行各业的大势所趋.真诚的希望企业重视无功补偿,为企业和社会真正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1、唐寅生;;变电站无功补偿的作用、设计及全网无功优化协调运行分析[J];华中电力;2007年01期
2、陈拓新;徐玉琴;张丽;;110kV变电站无功补偿电容器组优化设计[J];江西电力;2011年06期
3、朱军飞;唐寅生;周全仁;;电网AVC分层控制[J];电力设备;2002年04期
4、高大威;电力系统谐波、无功和负序电流综合补偿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1年
第二篇: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备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冠县中学教研室 孙同 2007年11月30日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教”字成功,必“备”字先行。备课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按照组织形式又可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一、学期备课——通览整体,宏观把握,居高临下
(一)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的学情分析简单应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不深入、不细致;部分教师没有教科研课题或选题不合适或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
(二)改进建议
1、学情分析
定量分析:把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按教案表格中的项目进行统计,并把相应数据填入表格。这些数据包括班级人数、平均分和优秀(得分率90%以上)、良好(得分率80%—89%)、一般(得分率70%—79%)、及格(得分率60%以上)、不及格(得分率60%以下)五个等次的人数及百分比。
定性分析:根据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答卷中出现的问题和平时的学习表现,从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析,找出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把自己教学中的得失进行分析。成绩好,有学生的努力,也有教师不可磨灭的功劳;成绩差,有学生的原因,也有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只有从师生双方进行分析,才更全面,才更符合实际,才更有利于改进教学。
2、教材分析
学期备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览教材和课程标准。在假期里,教师就应该钻研全册教材和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教学内容,明确各单元(或章)的目标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宏观上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写出教学 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详细的教学进度安排。
3、教科研课题研究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会遇到很多新问题,也会出现不少新困惑,而开展教育科研是解决这些问题、解开这些困惑的有效途径。很多教育专家把教育科研称为促进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一些名校的成功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可见,要想使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就必须重视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1)教科研课题研究概论
这里所说的教科研课题,是指教师自主的课题研究。所谓自主课题是相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规划课题而言的。自主课题研究是指教师以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目的所展开的教育科学研究。要让老师们明确: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对策即方法、成绩即成果。切实去掉老师们对教科研的神秘感、畏难感,激发老师们进行教科研的积极性。
(2)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过程
①课题选择——身边的教育现象。选题宜“小”、“专”、“短”,而不宜“大”、“泛”、“长”。“小”,就是切口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专”,就是研究内容专
一、研究对象唯
一、研究方法一法为主。“短”,就是周期短,什么时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结题,就可以马上把研究成果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得到运用。
②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就是指教师从实际工作中发现课题,并在实际工作中借助理论进行系统研究,从而认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步骤为:第一,对选择的课题进行确认。诊断其原因,确定课题的种类、范围、性质、形成过程及可能影响。第二,拟定行动方案。考虑问题如何解决,拟出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第三,实施行动和积累资料。根据方案进行研究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调查、阅读等研究方式,不断搜集各种资料和数据,并 2 根据行动中得到的信息,不断对方案内容加以改进。
③研究工具——教育日记。教师要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每一篇日记可比喻为一颗珍珠,把这一颗颗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非常美丽的“教育科研项链”。日后对这个“项链”细细欣赏、解读、反思就是每个教师可以自主进行的教育科研。
④研究成果——经验总结加升华。对教育科研过程中的教育日记和获得的所有材料及时进行总结分析,透过现象抓本质,透过局部看整体,从偶然的背后发现必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规律性的结论,撰写行动报告或经验论文。
二、单元备课——规划局部,中观安排,承上启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个别教师对单元备课重视不够,存在应付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单元备课虽然环节齐全,但是在科学性、实用性、充实性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教材重点、难点的分析,对教法学法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改进建议
单元备课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本单元的教材内容,领会编排的目的及意图,根据每节课在单元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拟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2、根据本单元的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定主次、先后、详略,选择教的方法、学的方法、测试方法,配备习题,安排授课时数。
三、课时备课——研究细节,微观落实,实地脚踏
(一)存在的问题
教学目标缺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制定;教法学法、学生活动和板书设计简单笼统,缺乏可操作性;教学后记要么敷衍了事,要么不合要求,起不到反思、改进课堂教学的作用。
(二)改进建议
1、教学目标
首先,对教学目标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学目标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尤其要定位在学生的学上。教学目标是带有策略性和条件性的,是具体的,是可操作、可观察、可评价的。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只考虑自己如何教转变为考虑学生如何学,重点考虑学生通过学习有什么变化、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其次,对“三维教学目标”要有正确的理解。知识与技能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应理解和掌握哪些具体的学科知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学,即学生在这节课上运用什么样的技能和方法来学习和探究学科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即学生在这节课上思想、观念、认识等方面应有哪些提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不是三种类型,三个维度指的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它们是联系在—起的。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教学目标都不是完整的教学目标。
再次,要用正确的方法表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必须明确说明学习什么、掌握什么;二是必须用可以检测、或者能够评价的词语来界定。如“说出……的名称”、“用自己的话说明……”、“对……进行解释”或“陈述……之间的关系”等。根据这样的要求,规范的目标表述必须考虑以下四个要素:(1)谁?(行为主体);(2)做什么?(行为动词);(3)做到什么程度(行为水平或行为标准);(4)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如:“在3分钟内(行为条件),学生(行为主体)能算出(行为动词)至少5道题(行为水平或行为标准)”。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教学重点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包括认知价值、迁移价值和情意价值)的内容,即学科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和核心思想观点等。教学难点,就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一般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者知识基础很薄弱;(2)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3)学习的内容需要转换 4 思维视角(如从宏观到微观、从平面到立体);(4)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具有上述一个或多个特点的内容,都可能成为教学难点。教学关键点是指教材中最本质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关节点。
3、教法、学法、教学过程
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人地位。如杜郎口中学的备课要求:杜绝抄袭教学参考及现成的教案,主要把上课的措施显现出来,体现学生为主体,活动的形式多样,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把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提炼出问题,还要善于设计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问题的情景,并提供鲜活的、丰富的学习资源。
第二,根据问题设计教学程序,把教学环节和步骤显示出来。
第三,根据问题预设相应的教和学的方式。如: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可以预设引导学生学;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就可以预设诱导学生学;学生难于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就可以预设指导学生学;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就可以预设互相帮助学,等等。
4、板书设计
(1)要有鲜明的目的性。即要充分体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2)要有一定的针对性。即要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3)要有高度的概括性。即要简明、醒目、凝练、集中。(4)要有清晰的条理性。即要眉目清楚,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次序井然。(5)要有独创的艺术性。即要结构新颖,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要有适当的灵活性。即要有变化,要不断创新。
5、教学后记。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是教师责任心的具体表现,是教师教学自我反馈的一种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使教学内容 5 更全面、教学设计更合理;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实现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关于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有一句话堪称经典——“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会成为名师”。教学反思是一个大课题,这里只对课后反思(教学后记)进行详细建议。
第一,记教学中的“得”。一堂课下来,教师在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总有感觉得意之处,或教师角色转变的好,教学手段运用的好,或学生学习方式应用的好,或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或授课过程中“灵感”顿生……,不论是哪方面的收获,都要记在后记中,经过不断积累、归类整理,对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将大有裨益。
第二,记教学中的“失”。“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过程,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师对教材处理不当,教学方法运用不合适,对教学中偶发性因素估计不足,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不恰当,学习效果不显著等情况,要及时、客观地予以记载,并分析其原因,制定出弥补措施,避免在以后的教学中重蹈覆辙。
第三,记教学中的“疑”。有些疑难问题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遇到的,有些是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等形式反馈出来的,往往反映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某些不足,记下来,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特别注意。
四、集体备课——汇集智慧,资源共享,取长补差
(一)存在的问题
不少学校的集体备课实用性不强,并没有体现集体智慧。教材的挖掘、教法学法的研究、学生活动的设计不到位、不充实,实用性差。
(二)改进建议
这里所说的集体备课,指的是任教同年级同学科的任课教师的集体备课。有的学校、有的年级、有的学科只有一位任课教师,他自己就是小集体,不适用这 6 种集体备课形式,他应该参加不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教研活动,加强与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以弥补这一缺失。
1、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和主备人。每学期开学初,备课组长就要制定出集体备课的计划,确定本学期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并把主备任务分配给组内成员。
2、集体备课的内容。一是总结上一周教学的得失,教学中有哪些成功之处,存在哪些不足,哪些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弥补和强化。二是讨论下一周教学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即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
3、集体备课的要求。主备人提前一周完成自己的备课任务,在集体讨论两天前把备课稿发给组内每个成员,每个成员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对主备人的备课稿进行研究。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发言,参与人员共同讨论,并发表补充改进意见。然后由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形成本次集体备课教案的书面材料,分发给备课组成员。每个成员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进行添加,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案”。集体备课一般要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提倡“四统一”并不是“一刀切”,而是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经集体分析,作出合理安排。
第三篇: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实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基于对当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系统思考,着眼于21世纪个人、企业、社会的发展,关注实习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题,对目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通过对企业、实习生、学校的全方面调查,分析了目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影响,然后通过文献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帮助企业、学校、实习生本人正视实习生和其他员工不同和特点,根据实习生的身份的差异性进行相应的制度的完善,从而解决企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的概述 1.实习的界定。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它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缓冲阶段。
2.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校的大学生们也纷纷投身到“实习大军”中,期望为将来的就业增加一些筹码。但是,在当代的社会中实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①实习生实习一职难求。
二、造成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2.1企业方面
2.1.1企业招聘实习生的目的与学校不一。据调查,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目的来看,8成企业的主要目的都是储备人才;此外,实习生还能够满足企业填补简单的工作空缺(42.5%)缓解短期业务高峰的压力(28.8%)、精简人力成本(11.7%)等方面的需求。而对学校而言,让学生实习是为了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得以实践和应用,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于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实践者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2.1.2企业对实习生的培训制度不够完善。企业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实习生培训制度,就没办法把实习生的工作计划好、安排好、指导好,这也就导致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除了“端茶”、“倒水”、“拖地”、“擦灰”也就没有了其他的工作。这样几个月下来,实习生会感觉到学不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知识等内容,而且企业也会产生实习生不会给企业产生价值的表象认识,甚至当企业领导总是发现实习生在无所事事地上网、看杂志时,便更不会认可引进实习生会给企业的带来实际意义。2.2学校方面
2.2.1学校未能重视学生实习阶段。目前很多学校未能重视实习问题,不能灵活、有效的管理实习,对实习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较为单一,评价体系亦相当不规范。大学生在实习期间被分到各行各业,去到不同的地方,较为分散,这对于本来就要完成学校教学重任的老师来说无法全程参与和指导他们所带学生的实习工作。
2.2.2学校重理论、轻实践。许多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课堂上,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忽略了实践教学对人才创新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对实践工作上的投入不足,社会实践活动和设施偏少,实践环节的建设也相对落后。2.3学生方面
2.3.1环境适应能力差。一方面,个别学生对异地实习生活不习惯,恋家思想严重,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管理不同,个别学生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违犯实习纪律,出现中途离岗等现象。
2.3.2职业素质低。实习生的职业素质欠佳、工作态度不踏实、思想上不够重视。有些实习生对本职工作并不热心,认为自己留下来工作的可能性不大,因而不能安心实习和工作,缺乏职业所必备的责任心。不严格遵守实习生规章制度,自由散漫,迟到、早退、请假现象严重。
2.3.3缺乏主动性。大多数实习生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依赖性大,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不知道积极面对工作,有效处理日常工作的琐事,在实习期间不知道主动学习新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不知道请教,导致了整天无所事事的局面,到实习结束什么也都没有学到。
三、改进实习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3.1企业方面
3.1.1建立实习生实习管理制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实习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要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认识实习制度,从而制定一套规范、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持续、有计划地发掘与储备人才。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把实习生工作作为自己储备人才的一部分,建立完善的招聘、选拔、测评、奖励体系。这样可以节约自己寻找人才的成本,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寻求自己需要的合适的员工。
3.1.2改进薪酬管理。企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再想着利用实习生这样的廉价劳动力,要改进薪酬管理和住宿条件,为实习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现在很多企业接受实习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实习生的薪酬低。3.2学校方面
3.2.1要时加强实习生管理。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实习动态,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不要将对实习生的考核简单停留在实习报告上,要选派老师具体深入到实习单位考察实习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动态,以便实习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随时了解实习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好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完善实习的教育指导工作,使实习工作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
3.2.2要重实践。学校要重视起实践的重要性,不要光把教育停留在理论上,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校期间要多组织一系列与实习相关的活动,提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些高等学校可以与学生实习比较集中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建设实习用房。
3.3学生方面
3.3.1提升自己的能力。实习生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注重实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争取把自己培养成全方位的人才。平时,可以加强交流,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2主动学习。要树立良好的心态,摆正自己的姿态,虚心向企业的各位同事学习,遇到问题要主动积极的思考,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填补自己操作能力的空缺。同时,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一定会有挫折和失败,这种时候不能消极,要学会总结和自我调节,积极主动地面对工作。
四、结论
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需且重要的环节,实习能够提供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并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而如今实习生却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因此,企业、学校、学生都应该重视实习,共同努力,以最大限度地改变目前实习生现状,给实习生提供一个宽松、舒适的实习环境。
第四篇: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摘要:实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必要途径。它可以验证学生的职业抉择,让学生了解目标工作的实际工作内容,学习工作及企业标准,找到自身职业的差距,可以及时的纠正和反馈自己的职业发展轨迹。然而,在实际中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和规范。本文在当前实习生一职难求、实习效果不佳、实习生权益难以保障的背景下,对实习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作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实习生;实习;问题;改进措施
基于对当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系统思考,着眼于21世纪个人、企业、社会的发展,关注实习生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本文以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题,对目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解读。通过对企业、实习生、学校的全方面调查,分析了目前实习生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后果、影响,然后通过文献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探讨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帮助企业、学校、实习生本人正视实习生和其他员工不同和特点,根据实习生的身份的差异性进行相应的制度的完善,从而解决企业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的概述
1.实习的界定。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践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践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所以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它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大学生进入职业生涯的缓冲阶段。
2.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校的大学生们也纷纷投身到“实习大军”中,期望为将来的就业增加一些筹码。但是,在当代的社会中实习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①实习生实习一职难求。
二、造成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2.1企业方面
2.1.1企业招聘实习生的目的与学校不一。据调查,从企业招聘实习生的目的来看,8成企业的主要目的都是储备人才;此外,实习生还能够满足企业填补简单的工作空缺(42.5%)缓解短期业务高峰的压力(28.8%)、精简人力成本(11.7%)等方面的需求。而对学校而言,让学生实习是为了让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得以实践和应用,反过来还能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有利于融会贯通。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实践者对本专业知识形成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从而不与社会现实相脱节。
2.1.2企业对实习生的培训制度不够完善。企业没有一整套完整的实习生培训制度,就没办法把实习生的工作计划好、安排好、指导好,这也就导致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除了“端茶”、“倒水”、“拖地”、“擦灰”也就没有了其他的工作。这样几个月下来,实习生会感觉到学不到自己想要学习的专业知识等内容,而且企业也会产生实习生不会给企业产生价值的表象认识,甚至当企业领导总是发现实习生在无所事事地上网、看杂志时,便更不会认可引进实习生会给企业的带来实际意义。2.2学校方面
2.2.1学校未能重视学生实习阶段。目前很多学校未能重视实习问题,不能灵活、有效的管理实习,对实习工作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较为单一,评价体系亦相当不规范。大学生在实习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间被分到各行各业,去到不同的地方,较为分散,这对于本来就要完成学校教学重任的老师来说无法全程参与和指导他们所带学生的实习工作。
2.2.2学校重理论、轻实践。许多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课堂上,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忽略了实践教学对人才创新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对实践工作上的投入不足,社会实践活动和设施偏少,实践环节的建设也相对落后。2.3学生方面
2.3.1环境适应能力差。一方面,个别学生对异地实习生活不习惯,恋家思想严重,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要求与学校的管理不同,个别学生适应不了企业严格的规章制度,违犯实习纪律,出现中途离岗等现象。
2.3.2职业素质低。实习生的职业素质欠佳、工作态度不踏实、思想上不够重视。有些实习生对本职工作并不热心,认为自己留下来工作的可能性不大,因而不能安心实习和工作,缺乏职业所必备的责任心。不严格遵守实习生规章制度,自由散漫,迟到、早退、请假现象严重。
2.3.3缺乏主动性。大多数实习生为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依赖性大,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不知道积极面对工作,有效处理日常工作的琐事,在实习期间不知道主动学习新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不知道请教,导致了整天无所事事的局面,到实习结束什么也都没有学到。
三、改进实习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3.1企业方面
3.1.1建立实习生实习管理制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实习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要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高度认识实习制度,从而制定一套规范、完善的实习管理制度,根据组织的发展战略,持续、有计划地发掘与储备人才。企业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把实习生工作作为自己储备人才的一部分,建立完善的招聘、选拔、测评、奖励体系。这样可以节约自己寻找人才的成本,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寻求自己需要的合适的员工。
3.1.2改进薪酬管理。企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要再想着利用实习生这样的廉价劳动力,要改进薪酬管理和住宿条件,为实习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现在很多企业接受实习生的一个原因就是实习生的薪酬低。3.2学校方面
3.2.1要时加强实习生管理。学校要密切关注学生实习动态,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不要将对实习生的考核简单停留在实习报告上,要选派老师具体深入到实习单位考察实习生的思想、工作、生活动态,以便实习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随时了解实习生的动态,及时处理好实习过程中的问题,不断完善实习的教育指导工作,使实习工作能够持续、有效的开展。
3.2.2要重实践。学校要重视起实践的重要性,不要光把教育停留在理论上,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校期间要多组织一系列与实习相关的活动,提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些高等学校可以与学生实习比较集中的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建设实习用房。
3.3学生方面
3.3.1提升自己的能力。实习生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要注重实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争取把自己培养成全方位的人才。平时,可以加强交流,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等,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2主动学习。要树立良好的心态,摆正自己的姿态,虚心向企业的各位同事学习,遇到问题要主动积极的思考,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填补自己操作能力的空缺。同时,因为没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经验,所以一定会有挫折和失败,这种时候不能消极,要学会总结和自我调节,积极主动地面对工作。
四、结论
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必需且重要的环节,实习能够提供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并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而如今实习生却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因此,企业、学校、学生都应该重视实习,共同努力,以最大限度地改变目前实习生现状,给实习生提供一个宽松、舒适的实习环境。
关于大学生毕业实习问题的思考
一大学生毕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对毕业实习环节的认识不足
大学生毕业实习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平台,是学校检验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过程。但是不少大学生并没有认真对待专业实习,在实习前,对实习的具体知识缺少相应的了解,缺乏必要的实习准备;在实习时间里,部分学生常常忙于各种与就业相关的事情,将实习与就业完全割裂开来。有调查表明,46%的人看实习单位是否有名气,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若不满,则主动放弃实习。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更多的学生持散漫的态度,认为只要实习结束就可以了,找工作与实习完全没有关系。
2.实习场所相对不足
实习基地建设困难、实习场所的缺乏仍是大学生毕业实习面临的一大难题。首先,从实习单位来看,由于实习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很难为公司带来利润,所以公司的积极性较低,同时对实习生进行培训也要花费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更加剧了企业的困难,这是造成实习场所缺乏的主要原因。其次,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所以大学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从而导致大学生实习场所的紧张。最后,大学生对实习单位持挑剔的态度,非好单位不去,大部分学生蜂拥到好的工作单位,也导致实习单位不足。
3.学校及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缺乏管理
实习是大学生由学校步入社会的第一步,相应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多数学校及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缺乏相应的管理与指导。首先,学校与实习单位并没有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多数实习单位在上岗前对实习生缺乏相关的专业培训与指导,实习生对工作的流程缺乏相应的了解。其次,由于实习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很难兼顾教学岗位与实习指导,因此很多教师不愿意指导专业实习,即使指导也是敷衍了事。再次,学校缺乏科学的实习评价标准,对实习的内容很难做出评判,有的学生放弃学校集体实习的机会,选择自主实习,最后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习,最后只要有实习证明即可,仍可通过学校的实习考核。最后,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期间未能与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学生的安全、薪酬等得不到相应的保障。
4.实习生的权益难以保障
学生作为一名工作人员在实习单位实习,应当享有必要的权益,但是多数实习单位未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很多大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在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并不注重报酬,甚至不要报酬以得到实习机会。一些实习单位抓住实习生的这种心理,不给劳动报酬或压低报酬,变相使用廉价劳动力。其次,很多实习生干的都是跑腿活,根本学不到东西。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最后,大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基本上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实习生权益保护失去了依据,同时在实习过程中因工受伤也得不到赔偿。
二解决大学生毕业实习问题的对策
1.大学生对实习应持正确的态度
大学生应端正实习的态度,转变实习的观念。首先,在思想上要把实习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了解实习的过程,在思想上为实习做好准备。其次,在校学习期间,始终要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认真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力,同时珍惜每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协调组织和管理能力。最后,在实习过程中,坚持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向有工作经验者学习,把实习当成学习经验的过程,不断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2.建设充足的实习基地
首先,实习单位作为大学生实习的主要承载者,需要认识到大学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潜在动力,认识到接收大学生实习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份社会责任。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尽可能争取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合作,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努力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实习单位应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实习管理办法,严格按照实习管理办法执行。对实习生进行培训指导,使其更快地适应公司模式。其次,实习单位应当与学生签订必要的劳动合同,制定明确的实习生工作纪律和薪酬待遇。最后,实习单位应当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共同促进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3.学校给予实习一定的支持
首先,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应当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与指导,加强其对实习过程的了解,以便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学校应委派专业教师进行实习指导,经常与实习生及实习单位沟通交流,了解实习生的工作状况,协调实习单位的工作,解答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次,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实习评价体系,完善各项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实习表现给出评价,并设立相应的惩罚与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去。最后,学校应当提供相应的实习经费,保证大学生实习的顺利进行。
4.国家制定或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国家应当建立健全大学生实习管理的法律法规,通过这些条例来保障大学生实习的权益。如培训权、人身权和获得基本薪酬待遇的权益。同时,在法律中明确指出将企业接纳大学生实习转变成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如无特殊情况,企业必须接收部分实习生,并保障其基本权益。近年来,我国某些大城市相继出台了一些针对实习生的相关文件,但没有上升为法律法规,效果仍需进一步提高。国家应在《劳动法》及《合同法》中作明确的规定,将实习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解决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
5.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保障实习的顺利进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多种就业方式应运而生,如承包就业、自主就业等,因此也给大学生实习增加了压力。政府管理部门应当根据经济发展的趋势,制定出相应的实习政策,促进学生更好的实习以及学校和实习单位更好的发展。首先,政府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学生、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的联系,促使学校和实习单位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良好的学生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其次,政府管理部门应采取相应的积极政策,鼓励企业主动招收实习生,并将其划入优秀企业的考核体系中。例如,把接纳大学生实习转化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把接纳大学生实习纳入优秀企业的考核体系,激励其为创建更多的实习基地而努力。
第五篇:初中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初中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近年来初中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我区初中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谈谈我的一点认识:
1、班级学生学业成绩前后差距大,甚至成垂直落差。学习尖子生不少,但学困生亦不少。课堂教学教师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非常困难,普及与提高的矛盾突出。
2、初中生处在成长发育期,思想波动大,初中生打架斗殴、吸烟喝酒、逃学、上网、早恋等问题在很多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有上升趋势,德育管理难度加大。
3、教研活动的质量不高,流于形式。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研活动表面化、形式化,在观念上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活动的实效性欠缺;活动随意性大。课堂教学改革应摒弃功利主义,形式主义,应加强与传统教学的整合研究,传统的并不一定是坏的。
4、课堂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的实效性有待提高,学科发展不平衡。应加强有效课堂的探索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加强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和水平。
5、教育浮躁现象,工作流于表面,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现象。
二、对今后初中教学工作的建议
1、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研究,“兵教兵”,一起成长,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教育方法上,切实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和良好行为习惯、优秀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结合起来,将德育工作贯穿和渗透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项学校活动、学校环境的每个角落和每个教职工的一言一行之中,做到潜移默化、循循善诱。(1),主题班会、团队会、综合实践等活动形式,是学生增强德育体验、积累德育感受、提高德育内化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开全开齐。(2)壮大优秀德育工作者群体。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二是建立全员参与的德育制度。(3)是学校要严格执行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育人规律的培训。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德育无小事,育人有我责”的意识,努力克服以罚代教,简单粗暴,流于形式,失之表面的方法,不断总结和提升德育工作经验和特色,树立一批在创新方法、提高实效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先进典型。
3、抓住教学中心,抓好常规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要进一步统一实施素质教育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认识,树立“质量立教”的观念,把“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理直气壮抓好教学,紧紧围绕教学这个中心,认真抓好教学的各项措施。必须扎扎实实地把教学常规管理落到实处,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益。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的建设,收集、整理、归类,做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具有真实性。
一是管理抓落实。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增强问题意识,要经常深入一线把握教学情况,敏锐地发现本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扎实的措施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校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明确责任,奖惩分明。二是备课抓实效。备课要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课前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课后及时反思,总结补充。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努力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提高教学设计的整体水平;同时,结合教师的自身优势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倡导教学设计的多样化,促进教师教学特色的形成。三是课堂抓效益。课堂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关键,抓好知识落实,守好课堂主阵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关爱了解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以学定教”,有针对性开展课堂教学。四是作业抓规范。作业布置要科学、合理,增强实效性。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改。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作业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五是辅导抓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注重个别辅导,做到定时间、定对象、定内容,要注意采用集中上课、面批、谈话等多种形式。六是考试抓科学性。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努力提高各种检测、考试命题的规范性和科学性,重视其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作用。
教学研究要服务教学质量,加强实用研究,注重应用实效,强化成果推广。开展教学研究必须做到与学校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学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确立一些有研究价值、有现实意义的课题,注重研究实效,在研究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当前,几个研究的重点:一是研究教材。二是研究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三是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使学校成为研究型学校,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4、转变工作作风,要重点克服教学工作中的功利型、浮燥型、虚假型、形式型等不良倾向,一切从现实工作出发,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工作,解决问题,促进教育教学发展与进步,引领教师树立职业理想,提高工作积极性,做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