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办法
附件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依规治企,加强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惩处违法违纪行为,根据《环境保护法》、《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系统各单位,相关境外企业根据所在国家法律法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环境事件责任追究(以下简称责任追究)坚持党政同责、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分级考核的原则。
第二章 追究方式和适用情形
第四条 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环境事件,应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经济处罚,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约谈、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降级)至撤职的责任追究。
(一)集团公司内部环保监督检查或内部审计发现存在重大
— 3 — 环保问题的,提出的书面整改意见逾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
(二)因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被政府有关部门处罚或通报批评且情况属实。
(三)因违反环保法律法规,发生环保限批事件。
(四)发生《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中定义的突发环境事件。
(五)其他需要责任追究的情形。
被追责对象涉嫌犯罪,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五条 集团公司内部环保监督检查或内部审计发现重大环保问题,追究以下责任:
(一)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二)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第六条 集团公司内部环保监督检查或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环保问题未整改或整改不力,追究以下责任:
(一)处以责任单位10万元(含)至20万元罚款,取消责任单位评选年度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评选资格。
(二)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三)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至记过处分。
(四)若年度内发生所属两个及以上单位重大环保问题未整改或整改不力,对二级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进行约谈至通报批评。
第七条 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地市级及以下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批评且情况属实,追究以下责任:
(一)对责任单位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二)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第八条 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省级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批评且情况属实,追究以下责任:
(一)处以责任单位10万元(含)至20万元罚款,取消责任单位评选年度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评选资格。
(二)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三)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至记过处分。
第九条 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国家级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批评且情况属实,追究以下责任:
(一)处以责任单位20万元(含)至50万元罚款,取消责任单位评选年度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评选资格。
(二)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通报批评至记过处分。
(三)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四)对二级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通报批评至记过处分。
(五)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对责任人给予撤职处分。第十条 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政府有关部门罚款或折合处罚100(含)至1000万元以下,追究以下责任:
(一)处以责任单位5万元(含)至30万元罚款。
(二)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三)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至警告处分。
第十一条 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政府有关部门罚款或折合处罚1000万元(含)以上,追究以下责任:
(一)处以责任单位30万元(含)至50万元罚款,取消责任单位评选年度先进企业、文明单位(标兵)评选资格。
(二)对责任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警告至记大过处分。
(三)对责任单位相关责任部门(车间)负责人、相关责任人给予记过至降职(降级)处分。
(四)对二级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分管副职和相关领导进行通报批评至记过处分。
— 6 — 第十二条 发生环保限批事件,依据调查结论,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按照等同于相应级别政府相关部门通报批评的环境事件进行处理和处罚。
第十三条 发生国家认定的突发环境事件,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突发环境事件调查结论和处理意见,对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理和处罚。
第十四条 对被追责对象进行责任追究的同时,应并处相应经济处罚,从工资收入中予以扣除,具体标准如下:
(一)通报批评—扣减0.2至0.5万元;
(二)警告—扣减0.5至0.8万元;
(三)记过—扣减0.8至1.5万元;
(四)记大过—扣减1.5至3万元;
(五)降职(降级)—扣减3至5万元;
(六)撤职——扣减5至8万元。
第十五条 相关单位应根据本办法中的适用情形与项目合作方在相关合同中签订环保约束条款或补充协议,并对项目合作方进行考核。
第三章 职责分工及追责实施
第十六条 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是环境事件责任追究的归口协调部门,职责如下:
(一)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环境事件调查,编制环境事
— 7 — 件调查报告,提出责任追究的意见和建议。
(二)负责与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相关单位之间信息传递、沟通、协调、报告。
(三)负责督促相关单位提出整改方案,对环境事件整改落实和效果跟踪监督。
第十七条 集团公司监察部负责对环境事件的责任追究工作进行监督,并组织落实集团公司环境事件责任追究中的纪律处分意见。
第十八条 集团公司人事部负责落实环境事件责任追究中的相关人事安排工作。
第十九条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将环境事件纳入集团公司对二级单位的绩效考核,负责将对责任单位的经济处罚在核定工资总额时予以扣除。
第二十条 集团公司审计部负责对环境事件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集团公司各部门共同职责
(一)负责在职责范围内督办环境事件整改。
(二)负责建立长效机制,避免屡查屡犯。第二十二条 二级单位职责
(一)负责省级及以下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批评、因环保违法违规原因被政府有关部门罚款或折合处罚100(含)至1000万元以下等环境事件的调查,编制环境事件调查报告,提出责任追 — 8 — 究的意见和建议,并在10个工作日内报备集团公司认定后进行责任追究。
(二)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施环境事件的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针对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三)根据环境事件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经本单位总经理办公会或董事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完毕,并向集团公司书面报告整改方案和整改结果。
第二十三条 基层企业职责
(一)发生环境事件的单位,要在环境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向集团公司和上级单位发送环境事件即时报告,说明事情经过。
(二)配合做好环境事件调查,如实反映情况,落实环境事件整改工作。
第二十四条 在责任追究过程中,按照权责一致原则,充分考虑环境事件的历史背景、实际决策过程,是否签批文件、是否分管、是否参与特定事项的管理等情况,根据责任人在环境事件中所负责任,给予不同等级的处理。
(一)给予党委(党组)书记与行政正职同等或较轻一个等级的党纪处分。
(二)除党政正职、行政分管副职外的其他班子成员,依据环境事件与分管范围关联度和应负责任大小,给予不重于党组(党委)书记处罚等级的处理,或免于处理。
— 9 — 第二十五条 受到通报批评及以上责任追究的责任人,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受到撤职处理的,至少一年内不得安排职务,至少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职务;受到降职处理的,至少两年内不得提升职务。其他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后续任职等按照集团公司领导人管理办法和员工奖惩指导意见执行。
第二十六条 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按照上限进行处理:
(一)边纠边犯、累查累犯,在查处的同时又出现新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问题,出现两次以上环境事件追责问题。
(二)隐瞒不报、弄虚作假,发生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环保问题的,未及时上报上级单位,未进行责任追究的。
(三)干扰、阻碍、不配合环境事件责任追究的。
(四)对申诉人、控告人、检举人或责任追究承办人打击报复的。
(五)受到中央领导批示严查或被媒体进行大量报道、对集团公司形象造成恶劣影响,且确认严重违法的。
(六)组织机构不健全、不按照规定设臵环保监督机构(或未配齐环保监督人员)、环保投入不到位的企业,发生环境事件的。
第二十七条 被追责对象在同一年度中由于同一原因发生多次责任追究情形时,按照较重处理条款执行。
第二十八条 对本办法适用情形中的被追责对象,实行环保 — 10 — 事件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第二十九条 被追责对象对环境事件责任追究处理决定不服的,有权在20个工作日内申请复核和申诉,复核、申诉期内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第三十条 对于由政府部门或监管机构组织调查的环境事件,若对有关被追责对象的处理意见严于本办法,按照政府部门或监管机构的意见给予追责。
第四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中有关突发环境事件按《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规以及《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突发环境事件(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会同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附件:1.名称解释
2.环境事件责任追究管理流程
— 11 — 附件1
名称解释
一、内部环保监督检查发现的重大环保问题
1.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或数据不真实,反馈情况不真实; 2.存在违反项目环评或环保“三同时”法律法规行为; 3.未完成总量减排计划、重点减排项目计划、环保监测计划等重点年度计划;
4.环保设备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或环保设备健康水平差,污染物严重超标排放或恶意偷排偷放;
5.全厂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和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年度累计值低于75%、80%;
6.被环保部门依法出具书面整改要求后,提出的整改问题未整改;
7.存在其他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建设、生产或经营行为。
二、环保限批
指因集团所属企业环保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暂停审批企业所在区域或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或环保验收批复工作的事件。
三、突发环境事件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4‟119号),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和辐射污染事件。
分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较大突发环境事件和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四级,具体界定如下:
1.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万人以上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灭绝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并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3人以上急
— 13 — 性死亡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重大跨国境影响的境内突发环境事件。
2.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
(4)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该区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大批死亡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
(6)Ⅰ、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3人以下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较大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省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3.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上1万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
— 14 —(4)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物种受到破坏的;
(5)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断的;(6)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10人以下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小范围辐射污染后果的;
(7)造成跨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4.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突发环境事件:(1)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或重伤的;
(2)因环境污染疏散、转移人员5000人以下的;(3)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的;(4)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性群体影响的;
(5)Ⅳ、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臵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的;放射性物质泄漏,造成厂区内或设施内局部辐射污染后果的;铀矿冶、伴生矿超标排放,造成环境辐射污染后果的;
(6)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尚未达到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级别的。
上述分级标准有关数量的表述中,“以上”含本数,“以下”不含本数。
四、环境事件调查报告
环境事件发生后,由调查组进行事件调查,并编制环境事件调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一)基本情况,包括调查依据、实施调查的基本情况、被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环境事件的基本情况。
(二)被调查领导干部等人员的任职及分工情况等。
(三)调查环境事件中出现的主要环保问题和责任认定,其中包括环保问题的事实、被调查领导干部和员工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有关依据、调查期间对环保问题的整改情况。
(四)处理意见和建议。
(五)其他必要的内容。
五、约谈
约谈是指环保监督部门约见未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责任人,依法进行诫勉谈话、指出相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到位的一种行政措施。
— 16 — 附件2
环境事件责任追究管理流程
主办部门科环部张洁舒泽萍监控部门流程编号发布日期标题监察部环境事件责任追究管理流程起草人审核人基层企业(A)二级单位(B)集团公司(C)表单11发生环境事件124小时内,上报即时报告2分级调查23环境事件调查分析2环境事件调查分析210个工作日内,提出环境事件追究意见和建议4调查结果认定5落实追责持续改进落实追责持续改进环境事件处理通报364资料归档
第二篇: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暂行)
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暂行)
湖南省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办法(暂行)
湘办发[2015]1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环境保护责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是指对在落实环境保护职责过程中不履职、不当履职、违法履职,导致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上述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其他企业和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办理。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坚持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权责一致、尽职免责(减责)、失职追责的原则,既严格追究责任,又依法保护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积极性。
第二章 问责情形
第五条 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包括:
(一)区域环境质量未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且持续恶化(按国家规范监测,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或者省级以上重要环境功能区的大气、水、土壤三大类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中的两项连续 2 年下降,或者一项连续2年下降情节严重)的;
(二)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
(三)在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中严重失职渎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对已经发生的环境敏感问题不重视或者应对处置不当,导致事件恶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四)未完成国家和省人民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或者发生其他严重环境违法事件,导致国家对我省实施全省区域限批或者局部限批,影响我省重大工程建设的;
(五)不执行省委、省人民政府有关环境保护重大工作部署,情节严重的;
(六)其他需要问责的情形。
第三章 问责调查
第六条 发生本办法第五条所列情形,省人民政府启动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启动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时,省人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按照要求配合调查。发生不属于由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启动问责调查的其他环境问题(事件),由市州或者县市区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进行问责。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进行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问责调,应当成立调查组,调查组一般由省环境保护厅会同省监察厅、省公安厅、省审计厅和其他有关部门、有关市州人民政府以及环保、科技专家组成,省环境保护厅为组长单位。调查组组成人员由省环境保护厅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八条 调查组在省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对调查工作负全面责任,调查组的主要任务是:
(一)查清环境问题(事件)的现状、经过、人员伤亡等情况,对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以及生态毁损情况进行评估;
(二)查清造成环境问题(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
(三)按照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原则,界定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四)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提出处理建议。
第九条 根据调查进展情况,由省监察厅独立组成责任追究组,就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履行职责情况开展调查,并按照有关规定提出追责意见。需要进行党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商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等有关部门提出意见。
第十条 调查工作结束后,应当形成调查报告,报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调查报告应当包括调查情况以及问责建议(监察机关独立进行调查的,同时上报专题报告),经批准后,调查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决定,认真落实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省环境保护厅、省监察厅应当对处理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第四章 问责方式
第十一条 发生本办法第五条所列情形,经调查后认定有关单位以及领导班子负有关领导和管理责任的,按照以下两款处理,再进行问责:
(一)单位不得评定为综合性先进单位;
(二)单位主要领导人、相关分管负责人以及其他责任人不得提拔重用,不得在综合性考评中评先评优。
执行以上处理措施的时效,由调查组根据情况在调查报告中提出建议(一般为一年或者到问题整改到位验收合格前,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同时,根据调查认定的情节、性质以及责任,对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采取以下形式问责;
(一)对单位领导班子或者个人警示通报、约谈、责令整改;
(二)对单位按照规定采取追回、扣减或者停拨有关生态环保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等措施;
(三)对单位新上建设项目实行限批;
(四)对有关责任单位,情节较轻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处理。对有关责任人,分别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书面检查或者调离岗位、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降职等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合并使用。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二条 进行重大环境问题(事件)责任追究应当按照本办法第四条所提原则,从以下方面严格科学把握:
(一)对情节严重且主观故意失职渎职的,从严问责,主要包括:
1、违法实施行政审批的,以及利用权力强令有关部门违法审批的;
2、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不公,放纵违纪违法行为的;
3、制定的地方规范性文件违反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或者利用权力限制、干扰、阻碍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履行环境监督管理职责的;
4、违反科学民主决策程序,作出重大错误决定造成严重后果的;
5、对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不重视,不采取措施,导致问题恶化,造成重大损失的;
6、阻碍和干扰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的;
7、其他问题情节情节严重需要从严问责的。
(二)对因失职渎职造成重大环境问题(事件)的责任人实行终身问责。重大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组开展调查时应当对对造成重大环境问题(事件)的历史过程进行追溯调查,对本办法下发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严重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的责任人,不论其是否调离原单位、已提拔重用或者是否退休,都一并严格问责。对本办法下发前的问题,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有规定的,按照规定办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完整保存经济工作重大部署、重大建设项目决策审批以及贯彻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有有关资料档案,以便追溯调查。
(三)对为保护环境积极履职、依法行政的工作人员予以保护,在责任追究时酌情予以免责或减轻处分。主要包括:
1、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和上级以及本单位的部署安排认 真履行了工作职责的;
2、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错误决策或者违法干扰行为进行 了抵制或者如实反映了情况,提出了反对意见,但本人无权或者无力改变其结果的;
3、重大环境问题(事件)发生后,积极采取措施,有效避免了问题(事件)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损失的。
4、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发生重大环境问题(事件)的;
5、其他可以给予免责或者差事责的情形。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应注意区分不同层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的责任。对省直机关部门、市州党委政府及其部门,要着重查清其职责范围内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决策、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落实等方面履行职责的情况;对县市区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乡镇党委、政府,除查清其职权范围内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决策、行政审批和对上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外,还要着重查清其履行属地监管责任,查处、打击和上报环境违法行为,组织开展环境问题隐患整改以及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等方面履行职责的情况。
第五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第五条第二款所称重大环境问题(事件)是指符合环境保护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之重大(Ⅱ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标准的环境问题情形。本办法第十一条第二款所称相关分管负责人是指分管环境问题(事件)发生领域业务工作的地方和部门领导班子成员。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责任追究办法
药品稽查队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办法
为更好实行依法行政,促使行政执法人员切实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结合我队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行政执法责任,是指行政执法部门或其行政执法人员因行政违法、不当或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导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或行政责任。
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惩处与责任相适应、惩处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三、下列行为定为行政执法过错:
(一)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职责的行政失职行为;
(二)超越职务权限的行政越权行为;
(三)在自由裁量权限范围内不正当、不适当行使行政权力而违反法规所设定目的的行政滥用职权行为;
(四)作出没有合格事实依据(主要事实不清或主要证据不足)的行政行为;
(五)实施没有正确地适用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具体行政行为;
(六)违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为;
(七)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依法必须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侵权行为;
(八)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政行为。
四、发生了过错行政行为的科室和当事人,应在7个工作日内自我纠正,构成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侵害的,依据《国家赔偿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
五、行政执法责任人应将行政执法过错及自我纠正情况在10个工作日内如实报告法制处,由法制室根据其引起的法律责任,提出行政执法责任人及执法当事人应承担的责任,报局长办公会议决定。
六、行政执法责任的追究方式:
(一)诫勉教育或书面告诫;
(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通报批评;
(四)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五)暂扣行政执法证件,停止行政执法活动;
(六)取消行政执法资格,调离行政执法岗位;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责任追究方式。
以上责任追究方式,既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第四篇:审判责任追究办法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法官审判责任追究办法
(征求意见稿)
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要求,按照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改革试点的要求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贵州省司法改革试点方案》、《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结合我院 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条 法官在审判、执行工作中,不严格公正司法,违反法律规定、法定程序办理案件,违法造成错案应当问责的,适用本办法。
第二条 实行法官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法官对办案质量承担责任。
第三条 实行法官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造成错案的,法官承担错案责任。
第四条 法官责任追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二)权责统一原则;
(三)公开公正原则;
件;
(八)通过媒体曝光等线索发现的涉错案件;
(九)在司法巡查或审务督查等过程中发现的案件;
(十)通过其它途径发现的案件。第二章 差错案件的认定和追责
第八条 一般差错案件是指案件处理结论正确,但在审理程序、文书制作等方面明显不规范、有瑕疵的案件。
案件处理结论被改变,但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审理程序方面尚未达到重大差错的程度,又不符合免责情形的,可视情形确定为一般差错案件。
重大差错案件是指认定事实严重偏差或适用法律严重错误,导致案件处理结论错误的案件,或者审理程序严重违法的案件。
第九条 因下列情形导致案件处理结论被改变的,不属于差错案件:
(一)当事人放弃或部分放弃权利主张的;
(二)对关键证据的审核认定有较大争议的;
(三)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
(四)在法律规定范围内正常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但明显违背一般规律和常理的除外;
(五)法律规定修订或相关政策调整的;
(六)其他可不认定差错的情形。
责任。
如果合议庭意见不一致,原少数意见与最终认定差错的审查理由一致的,该合议庭成员不承担责任,其他合议庭成员承担的责任份额相应增加。但如果该少数意见与认定差错的审查理由并不一致,或者少数意见的评议理由过于简单的,该合议庭成员仍应在上述规定的责任范围内酌情承担责任。
主审法官对独任审理的案件承担全部责任。
第十五条 因程序问题或文书质量问题导致案件被认定为差错的,合议庭成员根据其参与程序的职责、参与程序的具体情况、文书制作、校对、审核的职责分工等具体情形来承担相应责任。
第十六条 法官在办案过程中,应坚持抵御干扰,明知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但不能抵御干扰,导致案件出现重大差错的,法官应承担审判责任。
第十七条 法官在一年中多次被追究案件差错责任的,可对其暂缓提请晋升法官等级或提请降低法官等级,或将其调离审判岗位。如系主审法官的,可报党组审查后由院长免去其主审法官资格。
第十八条 由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的案件被认定为差错的,合议庭不承担责任,由审判委员会持决定意见的委员承担差错责任。但因合议庭汇报时遗漏主要事实、重要证据,法官在现等级期间,因违法审判受警告处分的,解除处分后延期6个月提请晋升法官等级;受记过、记大过处分的,解除处分后延期12个月提请晋升法官等级;受降级处分的,同时提请降低法官等级;受撤职、开除处分的,同时提请免去法官职务。
第二十四条 院、庭长违反规定干预合议庭依法独立办案,导致违法审判的,院、庭长和违法法官均应承担相应责任。
第四章 免责情形
第二十五条 法官在案件审理的各个阶段,除确有证据证明存在徇私枉法、滥用职权等违法审判行为外,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不受追究。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处理:
(一)情节显著轻微的;
(二)危害后果不严重的;
(三)能主动说明问题,认错态度好的。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官不承担责任:
(一)因出现新的证据而改变裁判的;
(二)因国家法律的修订或者政策调整而改变裁判的;
(三)因裁判所依据的其他法律文书被撤销或变更而导致案件被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的;
(四)其他依法履行审判职责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形。
第五篇:学校责任追究办法
安全责任追究办法
**学校
2014.09
学校安全责任追究办法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加强学校(含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和减少小学、幼儿园安全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维护小学、幼儿园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小学、幼儿园实际,制定本办法。
1、小学(含幼儿园)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学校(含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负责。学校(含幼儿园)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2、小学、幼儿园安全责任,是指在管理学校、幼儿园校舍、饮食卫生、传染病预防、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校车管理、危险化学药品、锅炉、换热站、消防设施配备、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含学校、幼儿园组织的校外活动)、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环境等校园安全工作中出现失职、渎职行为应担负的领导责任,直接责任、及相关责任。
3、安全责任追究的范围:在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校舍建设、维修、使用与管理,学生、幼儿预防传染病管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与管理,危险化学药品使用与管理,锅炉,电子监控设施的使用与管理,微机的使用与管理,消防设施配备使用与管理,学生、幼儿课外文体活动管理(含学校、幼儿园组织的校外活动),学校周边社会治安环境治理等校园安全管理中出现失职、渎职行为,形成安全事故隐患或引发一般安全责任事故的,由学校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取样,由上级执法部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责任追究。
4、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分以下几种情况:
(1)、不重视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安全工
作流于形式,责令整改。
(2)、学校安全工作存在疏漏,或发生安全事故的,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人、第二领导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诫免谈话、取消当年评优树先资格。
(3)、对单位聘用的责任人员,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书面检讨、扣罚奖金(工资)、辞退等相关处分。
(4)、对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触犯法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5、学校(含幼儿园)安全责任追究的办法:
(1)校长全面负责本单位的安全工作。
①建立健全学校(含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安全工作的文件要求和会议精神,按要求设立安监办公室,明确安监办主任及办公室工作人员,并配备学校安全设施装备。
②认真制定落实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主持召开学校安全工作例会,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安排好安全工作周查活动,经常听取学校安监办的工作汇报,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落实整改措施、资金、人员,规定整改时限,并带领学校安监人员及时复查验收。
③对学校、幼儿园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事故抢救和妥善处理,把损失降至最低限度,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积极协助上级机关进行事故调查。
④组织本校教职员工经常学习有关学校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强化教职工安全工作意识,要求教职员工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积极做好自己职责内的安全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
⑤不将学校房屋、场院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⑥不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以外的商业性活动。⑦教育学生不得乘坐车况不好、证照不全的汽车,不得乘坐农用三轮车、载货汽车等。
(2)学校安监办主任(安全管理人员)对学校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①按照上级领导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工作计划,年底写出工作总结。起草拟定学校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制定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编制各种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档案。
②策划安排好学校安全工作“一周一查”或“一周多查”活动。③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向学校领导汇报并提出整改方案。对安全隐患的整改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复查,并做好复查记录,存入档案。
④认真组织开展对师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知识宣传活动。⑤组织有关人员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⑥协助领导对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把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⑦及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安全工作,及时向教办报送各种材料及安全工作信息。
(4)学校教职员工对安全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其承担的主要安全责任是:
①教职员工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安全管理,发现学生携带凶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品或从事危险活动、游戏,要及时收缴或制止,并予以告诫。
②班主任要经常加强对学生的安全警告、安全知识方面的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学生离校班主任要签发离校通知单,并及时通知学生父母和其他监护人。
③任课教师要组织好课堂秩序,发现学生擅自离校、旷课及其他生理心理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并告知班主任,及时通知学生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教师不得侮辱、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④体育教师组织学生户外活动或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性体育活动时,应当首先提出安全要求,并且采取防护措施。
⑤实验室管理员要妥善保管教育教学仪器设备,对各种电器、线路、危化品要经常进行检查、维护,对实验教学进行细心指导,防止发生教学事故。
6、安全责任追究
安全管理人员、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工作疏漏或出现重大过错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第一责任人、第二责任人书面检查、诫勉谈话。给予安监办主任及直接责任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警告处分。学校发生重大事故或特大安全事故的,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由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