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实际工作谈如何加强民生建设
结合实际工作谈如何加强民生建设
为贯彻“以人为本”,以科技促进民生,笔者提出科技服务民生的新思路,以“平台”的理念,建立一种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有机集,构建具有公共和共用的科技服务性质的支撑体系,即服务民生的科技平台,将民生需求与科技发展、科技服务有效地互动起来。
民生大于天,民生无小事。改善民生除了抓好城乡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外,还要以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和大学生就业难、城镇居民、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看病难、农民工维权难、弱势群体增收难等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切实把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只有从宏观着眼,微观着力,从小事、实事做起,才能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布局当中,需要突出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关注民生,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为此,省科技厅研究决定,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之一,应当从人民群众当前最为关心的热点民生问题做起,进一步加大民生科技的工作力度,组织实施科技惠民工程,打造“民生科技”,真正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同时,省科技厅提出了科技惠民工程的三年奋斗目标。
围绕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安全、健康、环境、生态、富民等社会发展领域,组织实施20个使百姓直接受惠的民生科技示范工程,建设20个经济发展、环境美好、社会和谐的国家和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开展20个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富民强县”工作试点,着力突破100项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技术,构建形成服务于民生的科技工作体系,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对民生领域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主持人:省科技厅在社会发展领域开展的科技惠民工程可以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请问科技惠民工程主要服务哪些民生热点问题?
答:科技惠民主要针对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安全、健康、环保、富民四大民生领域,组织实施四大民生科技工程:一是组织实施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科技示范,为保障百姓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二是组织实施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科技示范,为改善城乡居民生命质量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组织实施促进农民生活富裕的科技富民工程,为农民生活富裕提供技术支撑;四是组织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示范工程,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主持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是民生的一大焦点,省科技厅如何组织实施生产生活安全方面的科技示范? 答: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提供技术保障,是民生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针对百姓最为关心的粮食安全、仪器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等问题,加强重大安全技术的开发应用与集成示范,组织实施安全领域的科技示范工程,着力提高解决生产生活安全重大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
主持人:省科技厅在工作部署上怎样围绕民生主题开展生产生活安全方面的科技示范工作?
答:在重点工作的部署上,我们围绕四个民生主题,确定了12项重点科技示范任务。
今年,我们着重在粮食安全、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方面,启动实施了一批科技示范工程。
一是在粮食安全方面,我们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口粮的需求为目标,在我省里下河地区的粳稻主产区,建立“优良食味高产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科技示范工程,开展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和安全生产的科技攻关及应用示范,通过三年的努力,建立起1万亩核心试验区、100万亩示范区和1000万亩辐射区,形成适合我省稻麦(油)两熟地区粳稻丰产优质高效技术体系,为保障我省口粮安全和水稻丰产提供技术示范。
二是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方面,首先是针对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方面的民生需求,以方便百姓使用为原则,加强重要大宗食品安全控制、跟踪和溯源技术的集成应用,组织实施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重金属、农兽药残留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快速检测先进实用技术的攻关,研制开发适宜流通市场质量监控的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器与试剂盒并进行产业化,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其次是加强超市食品安全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示范。围绕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超市生鲜农产品和加工包装食品的安全需要,选择苏果超市等大型连锁超市,针对采购、加工、储运、配送等供应链重要节点的安全问题,重点围绕食品安全生产、检测、控制、溯源和应急处置等技术,组织科技攻关和集成示范,建立形成以超市为平台的食品安全技术体系,为广大社区居民的食品安全提供技术保障。
三是在生产安全方面,针对我省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重大需求,以维护一线生产职工安全和防范重大事故为目标,我们在扬子石化公司,建立“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技术”科技示范工程,形成覆盖全厂8000多职工的安全生产监测预警与事故应急处置技术体系,并面向全省4000多家化工企业进行示范推广,努力为化工行业生产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四是在公共安全方面,针对冰雪、大雾、暴雨、台风等影响城乡居民正常生活的气象灾害问题,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与应急救助”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省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监测与信息发布平台,形成气象灾害预警发布、防御决策、应急救助联动指挥系统,为提高我省应对异常气象灾害的抗灾救灾技术能力开展科技示范。
问:省科技厅如何组织实施生命健康方面的科技示范? 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提供技术支撑,真正让广大百姓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益处,是科技惠民工作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针对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生命健康问题,组织重大疾病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展农村居民和老龄人口诊疗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范技术能力,努力为改善人民群众生命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答:我们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需要,按照“富民优先”原则,以组织实施“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为重点,大力开展“科技富民”示范工作,为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富裕提供科技示范。在重点工作的部署上,我们围绕两个民生主题,确定了2项重点科技示范任务。
今年,我们专门设立苏北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倾斜扶持。其中,特别注重了科技帮扶和科技富民强县的工作力度。我们以“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活动为抓手,选择一批农民需求迫切、增收效益明显的先进适用技术,在苏北5市选择了30个省定贫困村开展“科技帮扶,百村示范”主题活动,加快培育形成“一村一品”,真正发挥出依靠科技改善民生的帮扶作用。同时,我们以科技为先导,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富民强县科技示范项目,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苏北特色产业,带动当地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今年,围绕科技富民,我们共组织实施了85个科技惠民示范项目,省级科技拨款1910万元。
问: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新的话题,请问省科技厅如何组织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示范?
答:我们针对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太湖水污染科技治理和节能减排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加快国家和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提供科技示范。
问:节能减排也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省科技厅如何在科技节能减排方面发挥作用并使之造福于民?
答:在社会事业领域的节能减排科技示范方面,我们今年重点组织实施了三个方面的民生科技示范工程。一是在苏州市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处置关键技术”科技示范工程,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与垃圾焚烧发电、餐厨垃圾处理等新技术应用和示范,大力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水平。二是选择扬州阳光美第和无锡水乡苑等住宅小区,建立“建筑节能节水节材技术集成”科技示范工程,开展太阳能热水、地源热泵、保温材料、太阳能照明、光伏屋顶幕墙、雨水回用等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形成一批节能达65%以上、运行成本降低30%以上的绿色住区。三是以农村面源污染科技治理为重点,在太仓、锡山、海安等地区,进行8个村成片的集中试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等技术的应用示范,建立覆盖1.25万户农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科技示范工程,总投入5720万元,省科技拨款1300万元,努力为改善广大农民的人居环境提供科技示范。
问:社会发展科技示范工程中的哪些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实施?普遍百姓能从这些项目中得到哪些益处?
答:今年8月21日,省科技惠民工程“生态型城市新型小区建设示范”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论证,正式启动实施。
“生态型城市新型小区建设示范”工程针对我省发达地区生态型城镇建设领域的现实需求,以无锡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项目为基础,以滨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有限公司在建的水乡苑住宅小区为载体,以同济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集成应用环保节能建筑材料使用技术、社区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等先进适用关键技术,开展生态型城镇建设与示范,引导居民绿色的生活理念,探索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生态型城市新型小区的道路,为我国城市新型小区或社区建设提供技术示范体系。
项目通过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可实现100%的雨水循环再利用,保证小区浇洒道路、绿化、洗车三项用水。通过安装太阳能路灯,每晚可节约电力180千瓦。太阳能集中供应热水系统将大大改善居民用水,节省50%的能耗支出。示范小区无锡水乡苑规划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受惠居民近30000人。答:十大民生事业领域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有:江苏省生殖健康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突发疫情处置技术平台;江苏省寄生虫病免疫诊断和预防技术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污染减排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宜兴环保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江苏省建筑节能技术中心;江苏扬州农业环境安全服务中心;江苏陈家港化工集中区化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桥梁质量检测及营运安全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问:怎么查看今年计划项目的承担单位?这些项目怎么申报?
答:今年科技惠民工程计划项目及承担单位已经刊登在了7月29日的《新华日报》上,网友可以查看具体项目。
另外,省科技厅会根据科技惠民工程的目标任务来制定明年项目的申报指南。届时,省科技厅将通过网站发布申报指南,请网友注意信息发布。
民生科技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环节多、投资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因此,在工作措施上,我们强调突出重点、加强集成,以科技示范工程来统筹各项工作,积极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参与的重要作用,努力以科技创新推动民生领域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一是要提高科技惠民工程的组织程度。各地科技部门要围绕科技惠民工程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各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有机衔接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与专项行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提高科技创新对民生工作的支撑能力。
二是要加大科技惠民工程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民生科技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省科技支撑计划的主导性作用,积极衔接国家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强各类科技计划的集成实施力度,大力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加大对民生科技的投入,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三是要加强民生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围绕科技惠民工程确定的重点任务,加强生命健康、公共安全、环境治理等民生领域的重大研发机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建设,提高民生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
四是要推动民生科技工作的运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惠民工程的实施,加强民生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培育发展环保产业、健康产业、医药产业等民生科技产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答:近年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把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调整科技工作部署,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不断加大科技惠民力度。民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批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取得突破,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完善,民生科技产业迅速发展,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民生科技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比,我省民生科技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民生科技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个别地区对发展民生科技不够重视,民生科技工作还没有真正摆上应有位置;科技经费投入比例不够合理,社会发展领域科技经费投入有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惠民项目比较少、水平比较低,群众得实惠还不够多;民生科技工作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制约科学发展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一批重大科技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主持人:省科技厅怎样以组织实施科技惠民工程为契机发展民生科技?
夏冰:科技发展服务人,科技发展为了人。让科技创新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宗旨,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江苏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特征。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科技难题,改善民生也需要科技在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以组织实施科技惠民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民生科技,切实增强科技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能力,使科技进步真正落实到体现人民群众利益、把握人民群众愿望上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打造民生科技 构建和谐社会
省科技厅 郦雅芳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民生问题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党的十七大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全省上下正朝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要实现江苏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用环保优先、科教优先的方针指导工作,以人为本,把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和感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幸福,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方向,加强社会事业领域的科技工作,全面推进民生科技工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举措。
一、推进民生科技工作的基本思路
根据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部署和改善民生、建设生态文明、推进和谐江苏的总体要求,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安全、健康、环境、生态等四大民生领域,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开展科技攻关,加强技术集成,组织示范工程,打造“民生科技”,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让科技成果更多地惠及千家万户。努力构建形成“民生科技”工作体系,培育发展“民生科技产业”,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对民生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使科技更好地惠及百姓生活。
二、需要开展的重点工作
一是组织实施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的科技示范。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安全问题,大力加强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等重大安全技术 的应用开发与集成示范,组织实施安全领域的科技示范工程,着力提高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重大安全问题的科技支撑能力。
二是组织实施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科技示范。针对危及人民群众安全的重大疾病防治需要,加强重大疾病临床规范化综合诊治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针对农民看病治病的紧迫需要,结合我省农村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布局规划,开展农村急病救治与卫生适宜技术的应用研究与示范。针对我省老龄化不断发展和慢性病患病率增加的趋势,开展社区常见慢性病医疗保健服务技术的集成研究与示范。针对突发性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与应急救援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三是组织实施关系农民生活富裕的科技富民工程。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需要,以组织实施“送科技下乡、促农民增收”和“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为重点,大力开展“科技富民”示范工作,为促进广大农民生活富裕提供科技示范。
四是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示范工程。针对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以节能减排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为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改善提供科技支撑。
三、主要的工作措施
1、提高工作组织程度。加强组织领导,上下联动,结合各地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有机衔接技术开发、工程示范与专项行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提高科技创新对民生工作的支撑能力。
2、不断加大对民生科技的经费投入,充分发挥省科技支撑计划的主导性作用,积极衔接国家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强各类科技计划的集成实施力度,大力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加大对民生科技的投入,努力形成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3、加强民生科技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围绕民生科技重点任务,加强生命健康、公共安全、环境治理等民生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的布局与建设,提高民生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4、推动民生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的运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积极吸纳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惠民工程的实施,加强民生领域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培育发展环保产业、健康产业、医药产业等民生科技产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
5、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努力拓宽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借助国际资本与技术推动我国人口健康事业发展、公共安全保障、环境污染治理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工作。充分吸纳国际科技人才资源,鼓励海外优秀人才回国创业,参与实施民生领域的重大科技示范项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支撑。科技改善民生、创新改变世界”
科技面向民生,科技服务民生,主要是指把科技的成果转化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活动之中去,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也就是通过实用技术的提成而形成一个技术体系,把这个技术体系推广应用到生产、管理以及民众的生活之中去。”
科技部与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关民生的科技行动,面向农村、面向社会发展的需求,把科技进步与管理结合、与管理的体制机制结合,与多个部门和地方采取联合行动的方式共同推动,目前是使科技成果的积累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取得实惠。比如说,科技部与农业部等部门联合推动的粮食丰产工程,突出了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重点在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三大平原加强技术的提升与示范,组装与完善技术体系带动了大面积的粮食生产,支撑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刘燕华举例说,又比如,科技部、交通部与公安部联合解释的国家道路安全的实施计划,围绕人、车、路在交通参与者行为干预,车辆安全、运输组织、道路基础设施安全、交通管理等方面采取联合行动,加快引导和推动相关技术的标准化、系统化,以期减少交通事故。再比如,科技部与发改委等五个部门联合推出了节能减排的全民科技行动方案,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每天做起、从周边做起的主题,量化了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各种行为的贡献与效益,并且组织、宣传和推广。这一行动既对全国的节能减排、改善消费模式产生了影响,而且会使全民在行动过程中受益。其中他提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
“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胡锦涛这话讲到了大家的心坎上。长期以来,一提科学技术,人们总觉得那是科技界的事儿、离得比较远。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已越来越多地俏然走进了千家万户,与人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不是吗?各种家用电器的普及,使人们生活上了一个台阶;纺织新材料的应用,让人们的穿着更舒适漂亮;互联网技术的推广,让人们颇感快捷、方便„„所有这些,哪一件不是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的好处?人们从这生活的点点滴滴,深切感受到科学技术就在身边,它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给大家众多的益处和方便。
生活改变着人们,也启示着人们,现在人们都迫切感到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强烈呼唤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特别要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这次胡锦涛在讲话中对此再次明确与强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欣和鼓舞。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指针。要切实做好这一点,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其中用科技发展的新成果来改善民生,是一个重要方面。现在民生方面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气候变暖、地震预测、大旱大涝、环境保护、交通管理、居民住房、医疗保健、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等,这些都有待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大量事实已经证明和正在证明,解决这些问题,仅靠拼人力、物力、财力很难见效。而科技成果的发明与应用,却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它能使难关得以冲破、能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得到大幅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在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现场,赵敏厅长向吉炳轩书记重点介绍了科技创新城总体规划、平台建设及共建情况。
吉书记指出,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建设是省科技厅、哈尔滨市落实省委“八大经济区之一的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符合我省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
吉书记要求,科技创新城要多吸引国内外知名的科研单位、大公司入驻,积极推介高新技术项目,大力培育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助推龙江经济健康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还大大促进了人们科技意识的觉醒与勃兴,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科学精神。
科技为人们造福,人们期待科技的大发展!
第二篇:结合实际工作谈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浅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科学决策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没有科学的决策,我们的工作就会无章可循。科学决策在今天的现实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浅谈一下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一、影响决策的客观因素日趋复杂化,科学决策在政治经济生活中至关重要近几十年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化大生产进程,社会生产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管理内容不断更新,社会各个方面的变化使决策基础也发生了变化,使决策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也相应改变,作出正确决策的难度增大。当今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新情况、新问题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要求决策必须做到及时准确才能保证不出现失误,这就要求我们进行决策时,必须对事物综合分析,找出整体与局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的关系,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一句话,只有运用系统、预测、控制等多种科学方法,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二、正确的决策就必须以系统的科学知识作坚强后盾
任何一项决策都有预期目标,同时又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否达到初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项决策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否有相当的民意基础。因此,进行重大决策时,先要进行周密的科学理论论证作为保障,这在实践中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决策。如,近几年国家财税、金融、投资、外贸、物价等进行了综合改革,政策涉及面广、决策内容重多、形势变化快,是巨大的系统决策。在这种情况下,靠经验决策、常规决策、个人决策都是不奏效的,必须依靠科学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选择最佳方案进行决策。
三、必须用科学方法来规范和消除决策者个人自身的局限性
我国历来重视和强调民主决策和程序的重要性,并制定了许多的制度进行规范,在决策的民主化和程序化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也不能否认,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决策“一言堂”、主要领导拍脑袋决策的现象,导致许多的决策失误。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与部分领导干部不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和决策能力、决策水平有关,也与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缺乏有关。即使有些决策者由于个人决策能力较高,做出一些正确的决策,但是由于不符合决策程序,虽然能在短期内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长远来看,并无好处。因此从长远看,只有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集中集体的智慧,在一定的民主监督之下进行决策,才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减少失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实践证明,要防止决策失误必须推进决策的科学化
建国以来,我们在行政决策中既有正确决策的经验,也有决策失误的重大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吸取了经验教训,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抓住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适合于我国的国情。因而在这个科学正确决策指引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开创了新时期,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就改革开放中的决策失误进行过总结,他说:“回过头看,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要不然,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正是有了邓小平同志的这个深刻总结和指示,我们国家确定了开发浦东的重大决策。今天,上海浦东正日新月异快速发展,对全国的改革开放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在重大决策中由于对一些复杂问题的分析、判断程度不够准确,决策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
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防止重大失误,必须研究决策的科学理论,把决策建立在现代科学决策的理论体系上,运用现代科学决策理论规范我们的决策行为,这样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我们伟大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篇:结合实际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结合实际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共2篇)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和高度概括。要学习好、实践好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要着重理解和把握好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内涵。胡锦涛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我们有理由说,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而且是科学发展的最终归宿。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自主活动和实践出发,并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情为民所系是以人为本的前提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因此,真心诚意而不是虚心假意地关心群众生活、体恤群众情感、维护群众利益,实现群众愿望是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实践科学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要依靠群众,首先是要情系群众。其次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前提。
二、利为民所谋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这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基础所在。
三、权为民所用是以人为本的保证党员干部是实践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能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达到权为民所用,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郑重回答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权为民所用,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来为小集团和个人谋私利。做到权为民所用,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自己只是人民的公仆的观念,自觉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可靠保证。
四、益为民所护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党的十七大要求“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凸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美好理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争取享有充分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显著特征。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人权是历史的全面的具体的,包括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经济权益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生产活动、劳动报酬、财产所有、物质利益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它关系人的生计和生存质量,是最根本的权益;政治权益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表达政治意愿和见解等方面的民主权利和利益;文化权益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社会权利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权利和利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各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如何进一步保障人民权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广义上讲,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最根本的要靠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狭义上讲,更好保障人民权益,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只有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而有效地保护,才能进一步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五、质为民所提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心理和健康素质的提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六、绩为民所享是以人为本的目的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最好诠释。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切实保障人民各项合法权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更要清醒看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不同部门和单位、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方面是不同的,部分群众因为各种原因生活还有一些困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最终目的
[结合实际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共2篇)]篇一:结合实际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结合实际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共2篇)]得体会
结合实际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前提。
二、利为民所谋是以人为本的基础
党的十七大指出:“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最广泛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和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这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基础所在。
三、权为民所用是以人为本的保证
党员干部是实践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能不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达到权为民所用,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郑重回答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权为民所用,集中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国家和社会主人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始终认为自己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来为小集团和个人谋私利。做到权为民所用,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自己只是人民的公仆的观念,自觉做到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可靠保证。
四、益为民所护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党的十七大要求“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凸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享有充分的人权,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美好理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争取享有充分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显著特征。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
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人权是历史的全面的具体的,包括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经济权益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生产活动、劳动报酬、财产所有、物质利益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它关系人的生计和生存质量,是最根本的权益;政治权益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表达政治意愿和见解等方面的民主权利和利益;文化权益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社会权利主要包括人民群众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权利和利益。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各方面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仍然存在,如何进一步保障人民权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从广义上讲,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最根本的要靠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从狭义上讲,更好保障人民权益,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只有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而有效地保护,才能进一步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五、质为民所提是以人为本的要求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心理和健康素质的提高。要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
六、绩为民所享是以人为本的目的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最好诠释。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质量,切实保障人民各项合法权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更要清醒看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不同部门和单位、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方面是不同的,部分群众因为各种原因生活还有一些困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实现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最终目的篇二:结合工作实际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结合工作实际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通过前一阶段支部组织的学习和##副院长对我所的专题辅导研讨,重点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的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我所来说,人力资源与其他各种资源相比,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和保持我所在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是关系到我所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所里要舍得投入,并且长抓不懈。要在所内形成重视、关心、爱护人才的氛围,合理使用各种人才,使得人尽其才。要敢于提拔重用表现突出的青年人才,逐步形成自己的核心团队,并且利用各种手段提高核心团队的战斗力。
3.完善制度、机制。坚持、并进一步完善我所的激励机制,鼓励职工在各人的岗位上多作贡献[结合实际工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共2篇)],鼓励多劳多得。建立岗位竞争机制,鼓励职工公平竞争,做到人员流动规范、有序。
4.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信息平台是搞好信息服务的基础,也是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信息平台建设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把信息平台列入工作重点。要提高主动性,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加快信息平台建设的步伐。
5.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搞好开发。搞好开发是提高职工收入,促进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开发中也要注意坚持科学发展。我认为判断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开发项目是否结合和我所的优势,是否可持续,能否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促进我所自身的发展。我所在开发方面已经有所突破,好的、有效的就要继续坚持下去。同时仍要进一步挖掘我所的优势,不断地培养、建立新的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篇:结合本职实际工作 争取做合格党员
结合本职实际工作
争取做合格党员
在现实生活中,党员怎样才能符合标准、保持先进性,以实际行动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呢?共产党员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
一是做与时俱进的模范。
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和发展;增强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紧迫感,在工作不断创新中,发挥表率作用。二是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技能。
共产党员无论从事何种行业工作,都要立足本职,奋发进取,潜心学习专业技能,创造一流业绩,努力成为建功岗位、促进本单位发展的模范。认真调查研究,能把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三是树立高尚情操。
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高尚情操,努力在各个方面成为全社会的表率。在业余时间和社会活动中,党员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以高尚的人生追求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并担负起引领、影响和带动他人的表率作用。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四是在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
共产党员不仅要在日常工作中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出现困难和危险的关键时刻更要冲得上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共产党员要能够挺身而出,英勇奋斗,包括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五是要加强党员主观世界的改造。
广大党员干部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才能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更好地保持先进性、发挥创造力。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紧密联系自己思想实际,不断增强党性锻炼与党性修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无论是什么职业,首先最要求做到的就是坚持正确政治立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在思想与政治中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坚持立党立公,执政为民。在自己从事的工作中,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察民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格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远保持共产党人朝气蓬勃、昂扬斗志、浩然正气,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以实际行动争取做一名合格的党员。
第五篇:3、结合实际工作,简述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3、结合实际工作,简述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答:答:农业机械化就是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机械代替手工和畜力作业,减 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农业装备作为具有科技含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工具,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目标 的提出,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经济已由过去农业支持 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转向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工业与农 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阶段。同时,现代农业装备的科技含 量和性能也在大幅度提高。
首先,农业装备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 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其次,大型高效农业装备的应用,可以使农村劳动力得以向城市 和二、三产业转移,具有促进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作用。
第三,保护性耕作几句,低牌坊、低噪音和低震动的农用动力,农村新能源和农业循环经济等“绿色”农业装备的开发利用,有
利于环境保护,对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和意义。
第四,增加和有效使用节水灌溉、设施农业、农田水利建设装备 和大型高效农机具等现代农业装备,可以有效的提高物质装备对 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对于低于自然灾害和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加强和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只有对现代农业装备和农业机械化及其地位有了全面、正确 和科学地认识,并且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才能始终树 立正确和科学的思想观念,才能指导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并将其推向高潮,从而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