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5篇]

时间:2019-05-13 18:20: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民生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民生建设》。

第一篇:民生建设

加强民生建设 构建和谐北镇

民生是当今社会的最强音,对于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北镇发展大讨论”中,“民生”既是热点,又是焦点,更是难点,熟话说“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如何“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一直致力于不断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关于北镇的民生现状,这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党员干部的集体努力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有很多存在的问题。

一、规范公交运行,使公交政府化

交通做为新时代城镇发展的新起点之一。就北镇目前的公交情况,北镇祥宇公交是由私人出资运营同政府归口管理相结合,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并且票价合理。但也有存在的问题,有一些公交线路并不方便,设计并不合理,比如:从西转盘到羊肠河小客没有直达的公交,从彩虹门到西转盘也没有直达的公交。对于公交线路的设计应加以改善。除了市里的祥宇公交外,还有羊肠河到北镇,北镇到青岩寺,北镇到沟帮子等,这些稍远的地区,远远超过了公交的票价范围,希望市场和政府相结合进行调整,例如北镇到沟帮子线,每天39趟车,有的时间段,近乎空车跑,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政府应加强交通上的补贴,降低票价。除此之外还应在稍远距离的公交车上增设一名售票员。比如:羊肠河到北镇,票价4元,大部分乘坐小客的都得现换成零钱,有时乘客着急没有零钱还得中途下车去商店买东西找零,特别不方便。还有安全方面的问题,司机要开车,注意道边等车的乘客,同时还要兼顾售票,启票。给司机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所以望有关部门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减少出行负担,方便群众出行,保障群众安全。

二、冬季确保“温暖”送进每家每户

眼下又要到供暖的季节了,冬季供暖是重大民生问题,涉及千家万户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很大一部分市民都还处于外面大棉袄,屋里小棉袄的状态,交着钱,受着冻。这个问题除了政策以外,还要落实到户,健全体制,规范管理,以便百姓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投诉有门。

针对此项问题市委、市政府应高度重视,各供热企业要始终把百姓冷暖挂在心头,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把供热保障作为头等大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确保今冬安全、平稳、达标供热;各级职能部门要履职尽责,密切配合,主动为供热企业排忧解难,加快技术和装备改造,提高运行效率。同时要加大对供热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千方百计确保百姓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政府应加大市场调控力度,供热市场要向供热质量好的企业倾斜。供热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必须让百姓满意。供热企业要通过社区在末端用户设臵监测点,定期测温,及时调整温度,解决好冷热不均的问题。

针对部分住户室内温度尚未达标的情况,需要供热企业和相关部门要加强热源调度保证热力供应,确保尽快达标。同时要深入社区帮助居民解决室内供热问题,普及用热常识。相关部门对非故障失水问题要研究制定规范性管理办法,严格管理减少损失浪费。做好供暖工作是政府和供热企业共同的责任,要把百姓满意度作为衡量供热工作的重要标准,决不能让一户百姓受冻。

三、提高基本工资在公务员整个工资收入中所占比重 普通公务员的生存状态也是民生的一部分。做为一名外地考入北镇的公务员来说,对公务员的工资水平深有感触,每个月扣除五险一金,再去除租房费用,取暖费,路费,人情往来,所剩几乎微乎其微。在我国,所有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都统称为公务员。在这支数量庞大的公务员队伍中,他们中80%以上或许一辈子都是科级及以下职务的普通公务员。这些普通公务员如今正面临着收入少,待遇低,标准高,管理严,社会骂,这样一个尴尬境地。不管承认与否,这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公务员队伍的现状是苦乐不均,不仅收入水平不平衡,而且工作量也极不平衡。

关于公务员队伍和公务员工资如何改革的建议。对此,能人志士不乏真知灼见,我仅提两点不成熟的建议。一是合理设臵机构和公务员编制。因为我国目前的体制是上下对口一条鞭,基本上中央有个什么部委,省市县甚至乡镇都有这么一个部门,甚至这个部门里的内设机构也是如此,并且不管单位大小,都有领导班子、人事纪检工会办公室等等,可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全国各地有情况各异,造成一些单位人浮于事、无所事事,并且公务员素质又参差不齐,而老百姓接触的又正好是这些最基层公务员,最容易以偏概全,这也是社会舆论对公务员评价不高的原因。建议有关领导,根据区域人口经济等因素,确立这一级公务员的总数,并且大幅度合并单位(即所谓大局制)。我觉得现在这种不管单位大小,人数多少,工作任务轻重,都一概一栋楼、一个院子、一套班子、而且各种内设机构齐全,是最大的腐败和浪费。二是调整公务员工资构成,并建立与GDP增长和物价增长水平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建议大幅度提高基本工资在公务员整个工资收入中所占比重,将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每个公务员都能依靠合法工资收入能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

四、关于民生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对于个别资金结余较大补偿类项目。可能会出现资金使用与时间不同步等问题。反之,有一些项目会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如何进行合理的资源配臵,并且科学、合理的用好节余资金,做到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又能最大化的发挥资金效益,值得思考。

二是部分建设类项目施工进度缓慢。受资金来源、基建程序、施工工期等多种因素制约,加之个别责任单位对民生工程认识不够到位,工作措施不过硬,导致有的工程进展较慢。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坑洼地带硬化工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完工率都不高。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如期完成年度任务的压力较大。

三是地方配套资金筹集难、压力大。民生工程的资金配套,政策性强、纪律严、要求高。北镇市的经济总量偏小,财力有限,全市民生工程配套资金,占财政收入的百分比多。对于经济欠发达地方来说,配套资金规模过大、负担过重,咬紧牙关拿出配套资金,削弱了财政的可用财力,减少了用于发展的资金,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后劲造成一定影响。

四是发动群众筹资有一定困难。由于近几年民生工程的集中实施,需要发动群众筹资的项目较多,如,新农合、公路村村通等,都需要群众出资。少数群众的积极性不高,加之不少村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为了维护稳定并达到上级要求的覆盖面,有的村采取垫资的方式完成任务。

对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资金调度、加快项目实施 一是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和年度建设任务、施工规范等指导性要求,要尽快下达,以便县区能尽快实施,并在当年顺利完成;二是对尚未完工的建设类项目,市、县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调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民生工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三是对补偿救助类资金,要进一步改进服务,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针对新农合资金、城镇居民医保资金年末节余较多的问题,建议认真分析总结,结合实际,建立科学的基金统筹、调节与平衡的长效机制,研究按照序时进度发放的办法,实现补偿资金的支付比例与时间进度的基本同步,避免因年前节余过大,突击支出,造成资金浪费。

(二)进一步强化民生工程资金监管

一是严格资金发放程序,对补偿资金要规范资格确认,加强人员信息和资金管理,抓好调查摸底、审核评议、公开公布三个重点环节;对工程建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和报帐管理,将资金拨付与工程建设进度、竣工验收结合起来。二是针对北镇市的五保户未能实现应保尽保的问题,建议实行动态管理,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实事求是。三是实施民生工程的办公经费要予以保障,同时,民生工程资金的利息收入及使用情况要公开,并接受监督,以缩短上级补助资金的滞留时限。

(三)切实帮助解决配套资金难筹集的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国家在东北部地区安排的生态建设等公益性建设项目,逐步取消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为此,建议市委、市政府站在统筹发展的高度,贯彻响应省委文件精神,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北镇市的扶持政策,特别是对北镇目前资金配套负担重、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要采取切实措施帮助解决,努力实现全市的共同发展、均衡发展、和谐发展。

五、加大殡葬改革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如今,在我镇农村的公路沿线、农田、林地中,甚至在县道、省道两侧,随处都能看到一座座新旧坟墓“拔地而起”,静静的“抢占”着有利的位臵和有限的土地资源。农村这种乱埋乱葬现象日趋严重,最终将严重的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影响我镇作为特色农业大镇的形象。在土葬的群体中,很大一部分甚至是耕地和林地。而且,占用的这部分土地往往位于省道县道、农村交通干道沿线,风景区、集镇村庄周围、饮用水源附近等重点部位,这对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农村土葬方式确有改革的必要,本来,实行火化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农村殡葬改革,有利于环境和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推动经济和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于此项问题,我建议:市政府应继续制定限制农村土葬的地方规章,鼓励实行树葬、花葬、草坪葬、江河葬等先进、文明、生态的殡葬方法,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文明殡葬方式的宣传、对乱埋乱葬现象的监管、对殡葬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等。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为治理乱埋乱葬推进北镇市城乡殡葬改革,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明确事权,夯实责任,建立健全殡葬改革和管理的有效行政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工作制度建设。四是抓好源头治理,严禁村组和村民私下出售墓地行为。五是采取有效措施,对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整治。六是积极引导规范殡仪活动,坚决杜绝在乡镇街道搭建灵棚、治办丧事现象。七是规范殡葬行为,发挥公职人员在殡葬改革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八是建立殡葬执法机构,加强日常监管工作。九是加强公墓建设,完善殡葬服务设施,满足乡镇百姓的殡葬需求。十是加强配合协作,确保殡葬改革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六、扩大社保覆盖面 提高社保运行水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强调“要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为着力点,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对于促进实现社会社会公平,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目前群众要求最强烈的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更多的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结合我镇实际,最迫切的是做好以下几两件事:第一,解决没有土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对于没有土体的这么一批人,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农民,再就业很难,社会保障问题就十分迫切。从全北镇看,这方面还缺乏比较规范的制度安排,还在探索的过程中。第二,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在灵活就业的人员中,或是到个体企业,或是打零工、小时工等,收入不稳定,工作单位不固定,这些人员群体内部差别很大。现在的主要问题,灵活的就业方式和原有固定的社会保障模式发生矛盾。所以对待灵活就业人员如何设计更好的,更灵活的制度也是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民生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性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尚书·五子之歌》有这样一句话“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实际上,翻开中国历史典籍就会发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北镇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篇:民生建设[推荐]

阿合奇县深入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

作风服务群众活动

——采取“四项措施”,千方百计加快民生建设

阿合奇县认真落实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五个一”要求,将“深入开展各级干部赴基层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与“继续实施的民生建设年”相结合,采取“四项措施”,千方百计加快民生建设,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积极做好维稳工作。赴基层干部坚持把社会稳定作为最大的民生,确保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一是大力开展“五百服务”,详细登记工作台账,通过分类汇总研究,结合实际确定整个地区的民生大事和一家一户的民生实事,帮助解决了15件急事难事;二是与各区域维稳力量团结合作,严格落实“网格化”巡逻制度,加强流动人口登记,社会稳定风险点防治工作等;三是配合基层人民调解员做好矛盾纠纷的调节工作,认真解决群众来访问题26件,化解群众矛盾6个。

二、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重点解决零就业家庭、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三类群众的就业问题。一是在走访中认真开展“零就业家庭24小时内动态清零”活动,本着发现一户、解决一户的工作态度,组织8户零就业家庭的21名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了就业技能培训,鼓励他们自谋职业或扶持他们到公益性岗位就业,现已消除零就业家庭8户;二是详细登记了16名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情况,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顺利开展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普通高校未就业大学毕业生赴无锡市的培训工作;三是通过入户走访,掌握了153名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组织11名技术人员开办了2期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班,努力提高他们的汉语和技能水平,促进了劳务经济的发展。

三、大力宣传惠民政策。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讲活动,做到让每户群众都能更好的享用惠民政策。一是用柯语编印了群众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宣传资料10000份,包括教育惠民政策、城乡医疗救助政策、保障性住房、安居富民和定居兴牧工程政策等,现已发到群众手中6066份;二是入户5727次与群众面对面宣传教育;三是在巴扎天设置服务台,开展集中宣传教育118场;四是利用广播全覆盖式宣传累计15天;五是组织群众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收看学习42次视频节目。

四、积极谋划经济发展。与村委会、社区共同努力,认真做好“一村一品”和“一户一项增收项目”工作。在色帕巴依乡开展活动的干部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该乡地膜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由于秸秆还田机械的匮乏和费用的过高,秸秆还田未能被农民广泛采用,致使大量的秸秆被农民当做柴火烧锅做饭,极大的浪费了资源。赴基层干部积极联系畜牧局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调研5次、与上百名群众沟通交流,制作了详细的青贮窖项目计划书,帮助群众更好的发展牲畜养殖。目前,已制作了6本项目计划书供村委会参考。

第三篇:民生工程建设

昌南新城加快工程建设 大力保障改善民生

经济越发展,越要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昌南新城(东新乡)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施好重大民生工程,必须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切实把工作重心放到基层,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把增投入与建机制结合起来,可持续促进民生工程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真正实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础,要努力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昌南新城(东新乡)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完善昌南新城基础教育设施配套。在昌南新城抚生西路以东,象湖三路以南,抚生路以西,象湖路以北座落着一座现代化的学校,它就是昌南新城基础教育设施配套的重点亮点工程---东新学校。该校设计风格新颖,设施配套完善,占地120亩,规划建筑面积39551平方米,总投资约6000万元,建成后可容纳小学生1600名、初中生2400名就读。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建设的原则,该项目拟分三期建设,新建教学楼2栋、教室84间,其中小学教室36间,初中教室48间;综合实验楼6028平方米;体艺馆、图书馆、科技楼等共4935平方米,学生宿舍5760平方米,食堂4630平方米,教师公寓4609平方米,400米标准运动场1个,以及围墙、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新教学楼教室宽敞明亮,环境优美,教学环境和配套在全县范围也是数一数二的,为东新乡老百姓子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读书学习的条件。乡政府领导也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在大洲安居工程中心的大洲幼儿园已经建成,正处于紧张后期装修中。新城配套学校已经形成从幼儿园、小学、初中的全程公办学校,另外还引入南昌市民办基础教育界的航母----南昌百树教育集团,创办了“南昌外国语九里象湖城学校”、“南昌外国语九里象湖城幼儿园”,给群众带来更多的选择,享受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你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这是东新乡便民惠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的动力。为了更好地服务百姓、方便百姓,东新乡打造了便民惠民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一次性办理好所有事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昌南新城(东新乡)紧紧抓住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这个龙头以方便群众和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为宗旨,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积极搭建便民服务平台,强化优质服务,构建长效机制,着力于改善民生,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坚持“百姓至上,服务第一”的工作理念,做好“便民、富民、惠民、亲民”八字文章,服务中心窗口设置了综合、返乡农民工、劳动和社会保障、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惠农、公共资源交易等12个窗口,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的一站式服务,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

随着昌南组团昌南新城重大重点项目的强力推进,东新乡许多农户的房屋需要拆除,尤其是大洲村近三年来拆迁了500多户,面积近20万平方米,因此农户拆迁安置房的建设成为农户安居乐业的民生工程。大洲安居一期工程位于昌南新城八月湖路以南,抚生西路以东,抚生路以西,占地162亩,建筑总面积13.9万平方米,共900套住房,总投资1.6亿元,分两批进行建设。一期第一批360套房已经分配到拆迁户,安置拆迁户796人;第二批540套住房预计今年五月份可分配到户,可安置人口1106人。小洲安居工程、东岳安居工程已陆续动工。小洲安居工程一期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预计今年7月完工,可安置农户800人。东岳安居工程一期建筑面积达9.7万平方米,预计今年12月份完工,可安置农户1600人。安居工程投入使用,必将快速推进昌南新城城市化开发建设。要致富,先修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工程是昌南新城开发建设的重大工程,今年年底之前,就有东莲路、象湖路、象湖四路、汇仁大道、芳湖路、桃花东路、抚生西路将陆续竣工,形成“五纵五横”的路网体系。要发展经济,带动老百姓致富就要打造快捷的交通网络,而通畅快捷的交通,也会促进物流、商贸等产业的兴盛。在新的交通网络形成后,昌南新城将与南昌城区、莲塘和小蓝无隙对接,人们出行更方便,商业物流更便捷,为昌南新城带来更多的人气,财气、商气。

家门口的医院,东新乡新卫生院占地9亩,已于2009年交付使用。它的建成极大方便了全乡老百姓看病就医,使东新乡医疗保障水平站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桃花东路西南面将建设占地达890亩的南大一附医院昌南新城院区,院区分以医疗、科研、保健、康复为主要内容的医疗区和生活配套区。该院区建成后必将进一步完善新城配套功能,为老百姓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和保障。昌南新城(东新乡)将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和服务。不断发展教育、文化、卫生、公共交通等社会民生公共事业,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群众。

规建局 钟敏

第四篇:民生建设演讲稿

我们小组确认的演讲主题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句话出自《尚书.五子之歌》,在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采取分封制,当时的“邦”相当于如今国的概念,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民是国家的本体,人民安宁了,国家才能安定。

先说点题外话吧,我们先来谈谈伴随我们一生的户口的问题。现如今,只有中国和我们北边的金氏王朝也就是朝鲜两个大国有户口制度。所以这个词已经和“no zuo no die”等词一同入选牛津英语词典。户口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问题,在当时毛主席为了防止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所以设立了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把农村人口牢牢禁锢在了土地上。身份证只能查到我们自己,而户口能够查到我们祖宗三代,所以毫不夸张的说,户口把人分为了三六九等,现在大家讳莫如深的很多问题,比如高考分数的明显不平等,上海,北京等地户口有多难入,大家也都应该有所耳闻。至于为什么不废止,这就跟计划生育有直接关系了。碍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再展开讲了。

当然,不平等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对我们的国家抱有很高期望的,我上述的户口的问题,再上推二十年,是更为尖锐的社会矛盾,比如说孙志刚事件,一个大学生在广州街头因为只因为没带暂住证和身份证就被抓到警察局,辗转到收容所救治站,三天后就被毒打致死。这在现在还是挺难想象的吧。任何制度都会有它的缺陷,但是只要这个国家还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就有理由期待更为民主法治的明天。

好了,现在进入我们的正题,“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而《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也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来源问题。

民生联系到如今,也就是就业、教育、分配、社保、稳定五大现实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工作了才能赚钱买饭吃。教育是民生之基,是富国强民的基础。分配是民生之源,是人民休养生息的源泉。社保是民生之依,就是使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有其屋,衣食无忧。稳定是民生之盾,大家最近应该深有感触,各种恐怖袭击事件还是搞得人心惶惶的。

解决了民生的概念问题之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觉得幸福吗?这是两年前的统计数据,相信在今天,也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所在的中国内地,在全球156个国家中排到了112名,我们高呼着GDP多少多少倍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又创新高的中国被狠狠扇了一巴掌。

那么,我们为什么幸福度如此之低呢?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对于我国目前民生建设上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通俗了说,首先是人的观念上还是存在一定问题,毕竟很多流浪汉都能觉得自己是幸福的。第二呢,大家应该还是对中国人的生活压力大有一定共识,现在已经不仅是买不起房了,连买墓地都够呛,而这个现象再往深里说就是发展方式的问题了。最后官员腐败这一点,是大家都深恶痛绝的,也不用再阐释了吧。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段子,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了,中国人喝牛奶结石了。到现在,食品安全,暴力袭击等问题还是层出不穷。中国在今天面临的根本危机是道德危机。最近各种事件的密集爆发,也说明了中国已经到了道德亏空的密集还账期,我们的上一辈人经历了太多糟蹋道德底线的政治运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文明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房地产从一开始就被认定为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最主要的来源。在GDP主义构架内,房地产的唯一考量是利润,而非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长期以来,各级政府的卖地财政提高了土地价格,为了消化高价土地,开放商就抬高房价。与泡沫和空置房平行存在的现实是,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最新调查,中国85%的家庭无力购房。

说了问题之后,也应该肯定中国近年来在民生建设上的功绩。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习主席在公开讲话中提到过的一句话。

历史的潮流永远不会停歇,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必然是不断变化着的。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我们的习主席上任之后关于民生建设又干了些什么呢。

第五篇:民生建设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民生建设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最基本生活状况的基础性建设,它涉及到人们的就业、教育、收入、医疗、居住等多个方面。努力抓好民生建设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维持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全市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改革成果得到更有力的保证。

一、民生建设取得骄人成就

(一)民生之本——就业

1、就业和再就业形成长效机制

五年来,先后建立了公共就业免费服务制度;健全了再就业的援助机制及就业困难对象扶持制度、再就业职业培训制度、创业培训制度等,形成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工作机制。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2.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05%-4.19%的较低水平。

2、职业培训创业体系建立健全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职业培训体系,技能人才队伍稳步壮大,劳动者素质普遍提升,形成以培训促就业的良性机制。坚持以订单式培训、岗位培训和委培等形式开展再就业培训,培训后再就业率在78%以上。启动全民创业意识教育活动,愈万人员获得相关培训,联合各大媒体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理念,努力打造创业文化,营造全民创业氛围。年,我市组建了市创业指导小额担保贷款服务中心,为中小型资金困难企业和有创业愿望的创业者提供服务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全市共发放小额贷款6002.2 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小额担保贷款264笔1762.2万元,发放企业小额贷款 30户4240万元。

(二)民生之基——教育

1、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五年来,对教育的支出力度不断加大,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落实。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的支出达到24.48亿元,五年累计支出80.73亿元,年均增长30.94%,保证了教育优先发展。

2、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工作稳步发展

不断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寄宿制建设,改善学校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条件,切实抓好适龄儿童入学,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全面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年,初中入学率达到94%,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3、学前教育、普通高中发展迅速

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309所,比年增加93所;在园(班)人数达6万人,比年增长26.3%。市普通高中137所,在校学生12.06万人,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到86%。

4、职业教育不断壮大

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共有21所,在校生达4.24万人,初步改变了全市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比例不均衡的局面。

(三)民生之源——分配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突破万元大关,年达15842元,五年来年均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突破5000元大关,到年达到6634元,年均增长17.6%。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五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积极抓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城乡协调发展渐显成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连年缩小,从年的3.16:1缩小到年的2.39:1。

2、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年城市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17894元,其中作为主体的工资性收入为9963元,占总收入比重由年的59%下降到55.68%;经营性收入为1113元,比重提高0.26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为6727元,比重提高3.26个百分点,经营和转移性收入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年农村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为7811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41.39%,比 年降低14.19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比46.64%,提高11.69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占比7.19%,提高4.91个百分点,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得到提高,收入来源多样化趋势明显。

3、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城镇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差距由年的3.23:1缩小为年的1.65:1。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年城市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从年的3辆提高到5辆,交通和通讯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0.82%,仅低于食品和衣着支出。

(四)民生之依——医疗

1、医疗卫生基本投入不断加大

随着市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市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断加大,医疗卫生总体规模不断扩大。年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医疗卫生支出为11.35亿元,是年的5倍,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由年的6.6%提高到7.6%。

2、医疗卫生综合功能不断增强

五年来,我市各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城乡医疗条件明显改善,基本形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补充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以“县为龙头、乡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卫生服务质量明显提高,防病治病的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和提高,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快速发展,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11个,比年增加258个。

3、医疗卫生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居民参保意识发生实质性的转变,由“要我参保”转变为“我要参保”,目前参保居民已达36万人,18万个家庭。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逐年提高,医疗费报销比例逐年增加,医疗保险政策范围内平均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最高封顶线提高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或居民可支配收入)6倍左右。

(五)民生之居——住房

1、城乡居民居住面积大幅增长

住房问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事关发展和稳定大局。市积极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改善广大市民居住条件。年,全市住房保障方面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到23.20亿元,较上年增长3.5倍。城市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由年的24.72平方米增加到25.78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27.50平方米增加到37.05平方米。

2、农村居民住房质量明显提高

近年来,农村居民在住房宽敞的基础上,住房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中,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住房面积达到24.63平方米,占人均住房面积的66.5%。同时,许多农户不断加大对住房的装修设计,装潢所用的材料档次也不断提高,年市农村居民人均购买装修生活用房材料达到315.24元,增长53.1%。

二、民生建设尚需改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改善民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将更加突出。

(一)资源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消耗量将不断加大,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成为全社会的难题。市目前资源配置正逐步趋向合理,但仍有部分领域需进一步加大对资源配置的监督力度。医疗方面,全市资源布局仍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医院。小医院设备差,技术薄弱,大医院人满为患,另外城市大医院药价高、检查和重复检查费用贵,造成“看病难、看病贵”。教育方面,全市整体教育资源保持充足,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师资素质、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均衡问题,形成强校愈强、弱校愈弱的马太效应,助长了家长择校风气。

(二)部分领域人才缺乏较严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改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上采取了大量措施,但整体而言,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仍然较为艰苦,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措施,吸引、引进和稳定人才成为难题。年共有农村卫生室931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共计1311人,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为209人、中专学历及中专水平691人、在职培训合格者129人,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仅为15.9%,高学历专业医师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城乡医疗卫生保障一体化发展的重大瓶颈。

(三)部分领域距人们期望值尚有差距

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改造工程,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人民生活状况得到大幅度改善,但部分领域距人们的期望值尚有差距。比如说学有所教,期望加大教育投入,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劳有所得,期望能保证充分就业,而且是有尊严的就业,这个标准就是老百姓应该获得和他付出相匹配的收入;病有所医,期望更加完善我们的医疗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老有所养,期望完善各项养老保险,免除后顾之忧;住有所居,期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能与家人共享温暖。

三、民生问题至关重要 经验启示务必牢记

五年来,民生建设成绩斐然,也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启示,科学总结并合理运用这些经验启示,对于今后更好的推动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市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把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和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现代化中心城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采取积极措施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加强改善党的领导是根本。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加强和改进对经济社会重大事务的综合协调,努力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工夫、上水平。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前提。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民生问题要解决,坐等政策行不通,重走老路靠不住,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深入挖潜,寻求科学发展之路。五年来,民生明显改善的重要前提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后要继续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各种大环境大形势,特别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本着科学发展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进一步研究细化推进民生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鼓足干劲,形成合力,共同解决好科学发展大背景下的各种民生问题。

(三)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是基础。“小河有水大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不仅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物质前提,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反过来,民生的改善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又会对经济发展以有效推动。市委、市政府深知这一发展要义,五年来在大力推进经济科学健康发展的同时,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增加投入,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民生改善发展取得实效。今后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创造性地启动实施民生工程,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真正实现富民强市的新跨越、新发展。

(四)构建民生长效机制是关键。改善和发展民生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想真正彻底的解决好民生问题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用制度加以约束和推动。五年来,市民生的改善发展与相关体制的配套完善相伴相生、相互促进,成为民生发展的一大亮点。今后要继续健全完善民生投入机制,确立民生改善发展的可靠保障;改革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确保更多的人享受到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同时,还必须深化就业、社会保障、城乡救助等制度改革,确保民生改善发展的公平正义。

(五)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是重点。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属于社会公共事业范畴,需要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确保社会保障的公开透明。五年来,民生改善的过程就是一个投入增加的过程,就是社会保障逐步走向公开、公平、公正的过程。今后要在统筹考虑财政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付倾斜力度,争取把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上,特别是大力支持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更有力地支持农村地区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六)确保居民得到实惠是目的。改善和发展民生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保证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数字和实践已经证明,五年来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政策措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使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科学发展的实惠,得到了全市人民的肯定和拥护。今后需要继续抓住居民得实惠这个目的不放松、不动摇,一切改善和发展民生的措施都要经过认真调研,仔细分析,充分酝酿,积极实践。这些措施的成效好不好、是不是得当,重要标准就是要看人民群众是不是愿意接受、拥护和答应,真正实现听民意、察民情、惠民生的重要目的。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五年来,民生发展硕果累累,亮点频现;五年来,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困难群众的生活更有保障。应该说,面对解决民生问题的诸多重任,面对服务对象的热切期盼,交出了一张比较满意的民生答卷。今后,将在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经济发展更好地为改善民生服务,让民生发展更好的体现经济发展成就。

下载民生建设[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民生建设[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生建设年总结

    2011年新鑫矿业阜康冶炼厂民生建设年 工作情况总结 2011年是自治区党委确定的“民生建设年”, 在两级公司的领导下,新鑫矿业阜康冶炼厂认真贯彻落实“民生建设年”各项要求,深......

    乡镇年度民生建设工作总结

    乡镇年度民生建设工作总结 2015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按照中央......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县政协委员 武学书 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稳定器”、经济运行的“减震器”和社会公平的“调节......

    民生项目建设情况半年总结

    XX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2011年“民生改善年”半年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民生改善年”的各项工作部署,结合实际,从制定工作方案,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

    行风建设惠民生(精选五篇)

    “五大工程”暖民心清风蔚起满杏林 柘城县人民医院强力推进行风建设惠民生 本报讯(郝传信 邵伟 王利萍)日前,柘城县人民医院传来喜讯:该院继多次被评为“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加强民生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民生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2014.04.23) 主讲人:李培林 主讲人简介 李培林,著名社会学家,1955年生,山东济南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第......

    民生建设典范县宣传材料

    倾心为民谱新曲春风化雨润心田 中共彬县县委 彬县人民政府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近年来,陕西彬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断......

    结合实际工作谈如何加强民生建设

    结合实际工作谈如何加强民生建设 为贯彻“以人为本”,以科技促进民生,笔者提出科技服务民生的新思路,以“平台”的理念,建立一种包括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有机集,构建具有公共和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