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问题如下:
1.常见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2)不能维持自主呼吸 与颅内出血致颅内压增高压迫呼吸中枢有关。
(3)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摄入量减少和呕吐有关。
(4)焦虑 与家长担心患儿预后有关。
2.护理措施
(1)保持病室温度在22℃~24℃,湿度55%~65%。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噪音。
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使用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输液,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2)体温大于38.5℃时,应在30min内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降温的方法可用解开包被松开衣服,还可头部枕凉水袋。宜平卧保持头正中位,避免头偏向一侧,以免压迫颈动脉而造成意外。
(3)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少量多餐,每日4~6次,保证患儿热量及营养物质的供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皮肤弹性、黏膜湿润的程度。15~30min巡视病房一次,每4h测T、P、R、BP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4)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5)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如有异常(脉搏减慢、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遵医嘱给予脱水剂(20%甘露醇每次0.25~0.5g/kg 30min内静脉推人)。
(6)备好吸痰所用物品。
(7)保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8)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t、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控制出血,贫血患儿可输少量新鲜血浆或全血,静脉应用维生素C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9)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给予安慰,减轻家长的焦虑,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发现有后遗症时,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减轻脑损伤影响。遵医嘱服用脑复康、脑活素等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协助脑功能恢复。
第二篇:HIE及颅内出血教案
三 峡 大 学 医 学 院
教 案
课 程 名 称 儿科学 授 课 教 师 黎 明 教 师 所 在 部 系 三峡大学医学院 授 课 对 象 2014级临床医学 总 学 时、学 分 88学时、5.5学分
第5次授课教案
第七章(第5及6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
一、教学目的
了解HI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HIE的临床表现;了解HIE的辅助检查;熟悉HIE的诊断;熟悉HIE的治疗;了解颅内出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掌握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熟悉颅内出血的治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颅内出血临床表现与治疗。难点:HIE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分度;颅内出血诊断、不同部位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
三、学习者分析
三峡大学统招本科生,已系统学习相关医学课程,达到学习和掌握《儿科学》相关内容的水平。
四、教学内容
第5节: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缺氧是HIE发病的核心,新生儿窒息是HIE最常见的原因,可发生在围产期各阶段,和胎儿在宫内环境和分娩过程有密切的关系。
2、发病机制: 脑血流改变
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 脑组织代谢改变
3、病理改变 脑水肿
选择性神经元坏死及梗死 出血
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二、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肌张力: 原始反射改变:
惊厥:惊厥常发生在出生24小时内
脑水肿、颅内高压:则在24~72小时内最明显 HIE临床分度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2.脑电图
3.实验室生化检查
四、诊断
1、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100次/分,持续5 min以上和(或)羊水Ⅲ度污染),或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
2、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min≤3分,并延续至5min时仍≤5分;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
3、排除电解质紊乱、颅内出血和产伤等原因引起的抽搐,以及宫内感染、遗传代谢性疾病和其他先天性疾病所引起的脑损伤
4、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24h以上
五、治疗
1、支持治疗
2、控制惊厥
3、治疗脑水肿
4、新生儿期后治疗
(1)最初复苏步骤(要求在生后 15~20 秒内完成):
(2)建立呼吸 :
(3)维持正常循环 : 如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30 秒后,心率 <60 次 / 分或心率在 60~80 次 / 分不再增加,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4)药物治疗:
① 肾上腺素
②扩容剂
③碳酸氢钠 颅内出血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早产 缺血缺氧 外伤(产伤为主)其他
二、临床表现
1、常见症状
神志改变:激惹、嗜睡、昏迷
呼吸改变:增快或减慢、呼吸不规则或暂停 颅内压增高:前囟隆起、脑性尖叫、惊厥 眼征:凝视、斜视、眼球震颤 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肌张力:增高、减弱或消失 其他:不明原因苍白、黄疸、贫血
2、分 型
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硬脑膜下出血
小脑出血
脑实质出血
三、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 辅助检查
四、治疗
1、支持治疗
2、止血治疗
3、控制惊厥
4、降低颅内压
5、治疗脑积水
五、预后与预防
五、教学方法
应用幻灯片结合板书的形式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提问、讨论、见习。
六、教学时间分配
(一)、理论教学 80分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1、HI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0分钟
2、HIE的临床表现 8分钟
3、HIE的辅助检查 6分钟
4、HIE诊断 8分钟
5、HIE治疗 8分钟 颅内出血
1、颅内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0分钟
2、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 15分钟
3、颅内出血的诊断 5分钟
4、颅内出血的治疗 8分钟
5、颅内出血的预后与预防 2分钟
(二)、互动(10分钟)
七、教具准备
八、自主学习
1、HIE不同时期的影像学改变
2、HIE后期治疗新进展
3、颅内出血分型、各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
九、选用教材
儿科学/王卫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
十、参考资料
实用儿科学 第八版 诸福棠主编
实用新生儿学 第四版
第三篇:新生儿护理措施
题目:
XXXXX学院 毕业论文(设计)
新生儿的手术护理措施
姓名: 学号: 专业:
新生儿的手术护理措施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的手术护理措施。方法:对我县人民医院6例新生儿手术护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对新生儿手术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护理保证了患儿的手术安全,配合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合理科学的护理能够防止新生儿并发症的出现,确保患儿的手术安全。
关键词 新生儿;手术;护理
新生儿由于器官各方面都发育不完全,因此在手术方面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多,尽管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新生儿的外科手术技术也得到了相应提高,但是新生儿具有抗病能力差、术中抢救次数比较多、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因此新生儿外科手术护理和普通病人有很大的区别,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才能更好为新生儿进行护理,确保新生儿的健康。通过对我县人民医院16例新生儿手术护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将护理重点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6例。男性4例,女性2例。出生日龄3~20 d。肠套叠4例,先天性肛门闭锁1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3例患儿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1例合并肺炎;2例合并两种以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最长4 h,最短1.5 h。
2.术前护理 2.1控制体温
新生儿刚出生各种器官还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皮下脂肪比较少,皮肤薄,体表面积相对比较大,体温很容易下降。因此在手术前应注意新生儿体温的控制,手术前进行皮肤消毒或体腔暴露都很容易造成新生体温的下降,手术中输入库血,摄入热量不够,也可导致体温下降。此外,手术前一日应与新生儿父母沟通交流,尽可能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及各项指标,以及对手术的特殊的要求,能够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2.2术前禁食
新生儿各种器官都比较弱,食道和胃运动也比较薄弱,并会不间断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反流现象,且1周岁以前的婴儿前贲门括约肌功能也为发育完全,40%的食物都会在胃内存储2h。新生儿在手术之前禁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禁食过程中应注意患儿容易出现低血糖或失水现象,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术,也会对患儿的生命造成危险。因此,在手术前的4h可以给患儿一定量的奶水,或者是在手术前2h给患儿一定量的水。手术前2h给患儿4—6ml的清水不会降低胃内的ph值,也不会增加胃内的溶液容量。
3.术中护理 3.1体位的摆放
新生儿比较小,长时间手术对患儿影响比较大,因此患儿的体位摆放很重要,不仅要确保患儿呼吸通畅,还要保证患儿循环系统功能正常,同事也要讲手术部位充分显示在视野之内。患儿平卧时,肩下垫一软垫,头偏向一侧并稍向后仰,保持呼吸通畅; 患儿侧卧时,注意循环系统的变化,腋下垫一个软垫,确保心脏不受压,骨盆两侧用软垫固定放置患儿扭动,上面一条腿下垫起,保持患儿腹式呼吸正常;俯卧位时,由于新生儿胸腔比较小,主要是靠膈肌运动来完成呼吸,腹部不能受压,以免影响呼吸。总之,手术体位的摆放在新生儿手术中非常重要,在手术中要不定期检查患儿的呼吸状况,且不可为了手术操作方便而顾此失彼。
3.2科学的麻醉
由于新生儿的面部器官及呼吸道等方面都和成人有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在进行麻醉时,面罩、喉罩、气管插管等都应该与婴儿相匹配。在给患儿实施麻醉前,护理人员应协助麻醉师提前准备好合适的输液泵、血压袖带、新生儿复苏器、脉搏血氧探头、吸引器及一些急救药品。详细询问患儿情况,包括禁食情况、体重等身体状况。手术中协助麻醉师检测患儿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体温、血压等,确保患儿安全。
3.3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
新生静脉比较短、细,而当患儿有较严重的疾病时,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脱水、营养不良等现象,导致血管充盈程度不够,术中尿量你尿比重测流量不便,且与血容量状态关系不大,这时候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及静脉通道非常重要。手术过程中又有可能大量失血,婴儿代谢旺盛,耗氧量比较大,少量的出血都有可能给患儿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术前应充分考虑到出血情况,配足合适的血量,以便能够技术补充失血。
3.4避免皮肤损伤
新生儿的皮肤比较嫩,很容易碰伤,导致细菌感染。因此患儿手术中皮肤护理也非常重要,一不小心手术中的电灼器使用不当就会引起皮肤烧伤,冲洗水的使用也会导致患儿皮肤损伤。新生儿肢体比较小,电极板基础面积小很容易引起烧伤,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应采用双极电凝止血,而尽量少用电灼器止血,确保皮肤没有损伤。为防止药液浸泡损伤患儿皮肤,可在男性患儿尿道口接一个保险套收集尿液。在女性患儿会阴部贴上小儿尿袋收集尿液。在手术部位的下方也要垫上防湿尿布,避免手术过程中各种水浸泡损伤患儿的皮肤。
3.5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新生儿比较小,器官比较若,手术中的麻醉会对患儿的中枢、循环和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干扰,加上手术损伤的直接刺激,患儿的生命体征随时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护理人员应时刻守在手术室旁边,发现患儿有异常及时通知手术医师或者麻醉师,并立即采取相关措施。新生儿手术的中突发急救比较多,手术护士应高度集中思想,时刻关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应急措施,主动将术中所需要的器械或临时要用的物品准备到位,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4.术后护理
手术后依然要注意新生儿的呼吸系统护理,患儿经过手术之后,麻醉药物有可能还有残余作用,可能导致患儿通气不足,抑制患儿的呼吸。患儿手术之后,在转送途中应该将患儿的头部转向一侧,并加强脉搏的检测,同时给予吸氧设备的准备。还应时刻检测患儿的体温变化,手术之后立即将患儿置放暖向内。总之,新生儿护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对患儿的爱心。
第四篇:颅底骨折的护理措施
颅底骨折的护理
1.预防颅内感染,促进瘘口早日闭合
(1)体位:嘱病人去半卧位,头偏向患侧维持特定体位至停止漏液后的3~5日,借重力使脑组织移至颅
底硬膜裂缝
处,促使局部粘连而封闭瘘口。
(2)保持局部清洁: 每日清洁2次,消毒外耳道、鼻腔和 口腔,注意棉球不可过湿以避免液体逆流入颅。劝告病人勿挖耳抠鼻。注意不可堵塞鼻腔
(3)避免颅内压骤升:嘱病人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涕或打喷嚏,以免颅内压骤升导致气
颅或脑脊液逆流。
(4)对于脑脊液瘘的患者,不可经鼻腔进行护理操作,严禁从鼻腔吸痰或放置胃管,禁止耳鼻滴 药、冲洗和堵塞,禁忌做要穿。
病情观察
(1)明确有无脑脊液瘘:鉴别脑脊液、血液和鼻腔分泌物。脑脊液鉴别方法:a.将血液滴于白色的滤 纸上,若血迹的外周有月晕样淡红色浸润圈则 为脑脊液。b.行红细胞计数并与 周围红细胞比 较。c.根据脑脊液中含糖而鼻腔分泌物不含糖来鉴别。
(2)准确估计脑脊液外漏的量:在鼻前庭或外耳道口松
松的放置干棉球随湿更换记录24小时浸湿的棉球,数估计脑脊液的量。
(3)注意有无继发性的颅脑损伤:颅骨骨折病人可合并脑组织、血管的损伤。导致癫痫、脑出血、继发性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脑脊液外漏则可推迟颅内压增高的症状的出现。一旦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救治较为困难。因此,应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生命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及时发现颅内压 增高和脑疝的症状
(4)注意颅内低压综合征:若脑脊液外漏较多可使颅内压过低引起颅内血管扩张,出现剧烈的头痛、眩晕、呕吐、厌食、反应迟钝、脉搏细数、血压偏低。头痛在立位时加剧,卧位时缓解。若病人出现颅压过低时,可遵医嘱补充大 量的液体以缓解症状。、健康教育
1颅底骨折病人要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和擤鼻涕,勿挖耳、抠鼻或屏气排便,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颅内,引起气脑或颅内感染。
2告诉门诊病人和家属若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发热、意识模糊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颅底骨折病人要避免颅内压骤然升降的因素。
第五篇:颅内肿瘤护理
颅内肿瘤护理
颅内肿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分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包括: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鞘瘤、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及转移瘤等。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可拌有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感觉掌碍、视力减退、精神症状和语言掌碍等。严重时可发生脑疝危及生命。听神经鞘瘤早期可出现耳鸣、耳聋、随后出现三叉神经痛,面神经掌碍和小脑病变等症状。颅咽管瘤以生长发育延缓、多尿等分泌症状为主要特征,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助以放疗、化疗等。
一.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当病人出现意识掌碍,瞳孔不等大
缓脉、血压生高等症状时,提示有发生脑疝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保
持呼吸道通畅,迅速静脉滴注脱水剂,并留置尿管,以了解脱水效果。做好术前特殊检查及手术准备。
(2)颅内压增高的护理:颅内占位病变随着病情发展均会出现颅内高压症状。严重着可由于呼吸道梗阻、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导致颅内压聚然增高而发生脑疝。因此病人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适当应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另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以降低颅内压:1)使用脱水剂以见轻脑:2)床头抬高15~30度,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3)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4)控制液体摄入量1000-2000毫升每天;5)高热者立即降温,防止肌体代谢增高,加重脑缺氧。
(3)注意保护病人: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应视具体情况加以保护,如防止健忘病人走失;督促癫痫病人按时服药;运动掌碍病人应卧床休息;躁动病人给予适当约束,放置床挡防止坠床,摔伤和自伤。
2.术后护理
(1)卧位:一般病人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症及肢体活动,特别是意识及瞳孔的变化,术后24小时内易出现颅内出血及脑水肿引起脑疝等并发症,当病人意识由清醒转为迟钝或消失,伴对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同时出现脉缓、血压升高,要考虑颅内出血或水肿的可能,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保持出入量平衡:术后静脉补液时,注意应控制液体的入量在1000-2000毫升。
(4)脑室引流的护理;脑室引流发的病人按脑室引流护理常规进行护理。(5)应用脱水剂注意事项:见脑出血外科护理常部分。
(6)骨窗的护理:胶质瘤术后,为了起到减呀的作用,一般将病人颅骨骨瓣祛除或游离,成为骨窗或游离骨瓣。骨瓣祛除后脑组织外只有头皮保护,易受伤,应加强保护。通过骨窗还可以直接观察到颅内压变化情况,如
骨窗处张力较大或脑组织膨出,说明颅内压增高,应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
(7)功能锻炼:术后病人常有偏瘫或失语,要加强病人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协助病人肢体被动活动,按摩肌肉,防止肌肉萎缩。耐心辅导病人进行语言训练,指导病人从简单发音开始,逐步练习多音节词,鼓励病人家属建立信心,平时给病人听音乐、广播等,刺激其感觉中枢。
二、主要护理问题
1.脑组织灌输异常----与肿瘤压迫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与手术有关 3.疼痛----与手术伤口有关
4.清理呼吸道无效---与长期卧床有关
5.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手术后长期卧床有关
7.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卧床及躯体运动障碍有关 8.焦虑----与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