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化型”党建模式助力产业园区发展

时间:2019-05-15 02:4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化型”党建模式助力产业园区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化型”党建模式助力产业园区发展》。

第一篇:“六化型”党建模式助力产业园区发展

“六化型”党建模式助力产业园区发展

【摘要】深圳龙岗区是产业大区,众多产业园区云集。近年来,龙岗区围绕“六化型”园区党建模式,优化顶层设计,加大工作保障,着力抓好园区党建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发挥了园区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为落实深圳“东进战略”,打造“东部中心”提供了坚强保障。

【关键词】党的建设 园区发展 服务导向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抓工作机制常态化,工作格局由独立分散向统筹融合转变

坚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充分整合各部门在园区的工作服务资源,形成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部门参与配合的工作格局。一是理顺管理关系。龙岗区成立了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初步构建了区非公经济组织党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分级分类管理的工作机制。二是整合工作力量。龙岗区集中党工青妇和经促、科创、住建等政府部门在园区的服务资源,对接党代表工作室、人才服务站、党员志愿者服务站、法律服务站等服务平台,系统集成了园区“党群服务项目清单”,并不断增强园区党组织服务功能。三是落实经费保障。龙岗区把园区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按照每人每年500元标准核拨党员教育经费,按照党员数量安排3-20万元园区党建工作经费,为每个新成立的园区党组织提供开办经费。

抓活动场所一体化,党建阵地由内容单一向功能集聚转变

整合园区党群服务阵地和各单位在园区的服务场所,以政府投入和企业资助相结合的方式建成一批综合性、一体化的党群活动中心,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服务构筑了坚强保障。一是保障场所来源。龙岗区委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工业区改造升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将园区党群活动中心建设纳入工业区基础设施功能配套范畴,为园区党群活动平台建设提供了源头保障。二是完善设施配套。龙岗区制定了园区党群活动中心标准化建设清单,按照“五个一”和“十二个有”标准完善设施和配套,已建成的党群活动中心100%达到“五室一站”配备。三是丰富使用功能。龙岗区为保障园区党群活动中心日常运转,建立了以组织员为主、专业社工和党员志愿者为辅的管理机制,常态化面向党员、员工开放。

抓工作队伍专业化,党建力量由自发薄弱向专业健全转变

改变以往园区党建工作单凭“两新”组织党员兼职开展,系统性、有效性和持续性难以保障的做法,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推动园区党建的可持续发展。一是抓好“两支队伍”。重点抓好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两支队伍”的建设和配备。严格按照标准选优配强园区和企业党组织书记,推动园区业主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与党组织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双向进入”。二是提高工作待遇。将园区专职党建组织员纳入财政保障,参照社区专职人员发放工资待遇;进一步提高“两新”组织兼职党务干部工作补贴标准,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的补贴分别提高到500元/月、300元/月、200元/月。三是加强工作培训。建立全区园区党组织书记和党建组织员分级轮训制度。

抓组织设置科学化,组建模式和工作基础由单一松散向多元稳固转变

推动以园区为单元抓组织建设,解决党组织基础不牢、“边建边散”的问题,以“党带群促、各方共建”为原则抓提升,夯实了园区党组织组建基础。一是抓好“两个覆盖”。全区125家规模以上产业园区中,有52家成立了统管型党组织,其他73家园区也通过企业单独建支、零散党员纳入管理等方式,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二是推进党群共建。在园区同步成立工会、共青团和妇女组织,群团组织负责人由党组织班子成员担任,党群工作实现共同谋划、统筹推进。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群团组织的作用,支持群团组织按各自章程开展群众工作和群团活动。三是深化“结对共建”。为了加强园区党组织建设,组织区和街道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分别与园区和园区内“两新”组织结对共建,在园区开展“六访六问六帮”活动,通过到访、座谈、联谊等形式,助力园区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

抓党员教育多样化,活动方式由“外部推动”向“内部驱动”转变

针对“两新”组织党员特点,积极创新平台,灵活方式,把“我想给什么”和“你想要什么”有机结合,确保党员教育的实效开展。一是规范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与“党日”活动相结合。根据非公领域党员实际和企业生产需要,创新组织生活形式。二是探索智慧党建。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党员教育新模式,广泛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手机报、微博、微信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党员教育,建成了一批集政策宣传、党员教育、业务办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e站,增强教育工作实效性。三是开展“菜单式”送学。在园区成立了区委党校分教点,实施“菜单式选教”。四是提升志愿服务。在园区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志愿服务站。

抓作用发挥规范化,工作内容由简单无序向系统有序转变

立足发挥园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政治核心作用,积极搭建平台、拓宽渠道,促进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实现党建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共赢。一是双培双推提升地位。2008年以来,我们在生产经营管理能手和企业中高层骨干中发展党员,提升党组织和党员的地位,搭建了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二是激励关爱凝聚力量。区委开展“三个100”行动,即设立100万元“两新组织党员成才激励基金”、设立100万元“两新组织困难党员关爱基金”和开展“100名外来建设者困难党员”慰问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三是先锋模范促进生产。广泛开展各类岗位劳动竞赛、技术攻关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引导党员、员工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四是优化服务引领发展。在园区设置劳资关系调解室、法律服务站、员工诉求代理中心、心理调解室等,协调解决各类纠纷,引领和谐劳动关系。

通过“六化型”园区党建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促进了全区非公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增强了非公经济组织的发展动力。

(作者为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常委、组织部长)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把抓落实作为推进改革工作的重点 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人民日报》,2014年3月1日。

责编/高骊 美编/于珊

第二篇:产业园区的发展建设

综合管理类案例

分析报告

(第一组)

组长: 李谦

组员: 白叶 汪明萍 云峰 刘烨 李慧芳 杜湃

时间: 2015年3月

第一部分

综合管理案例

鄂托克旗出口螺旋藻国家

级食品安全示范园区 创建过程

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区简介

内蒙古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是依托其丰富的天然碱湖资源和碱化工副产品,按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品位、完善功能、服务经济发展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为总体要求,以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技术产业规划建设为起点的螺旋藻专业生产区。

园区位于鄂托克旗乌兰镇哈马太嘎查境内,三面环草原,南临哈马太碱湖,园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水、电、路、讯、天然气、绿化、集雨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园区位于北纬39度螺旋藻黄金生长带,是世界上唯一低温螺旋藻产地,年日照平均超过3000小时;地下500米矿泉水;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特别有利于养殖中的螺旋藻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的积累;拥有48座天然的碱湖和中国自己的螺旋藻藻种—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藻种。

园区总规划面积12400亩,一期规划养殖面积6000亩,已入园企业26家,已建成养殖大棚3613亩(座),产能占全国产能的40%,已成为集螺旋藻养殖、加工、研发和销售为一体的世界最大的螺旋藻生产基地,2013年,年产螺旋藻粉1852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2以上,实现产值1.5亿元,已具备了螺旋藻下游精细领域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已入园的26家企业,有18家取得了

《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注册登记证书》

本案例取材于园区建设过程中申请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园区整个过程。

2011年2月-5月,W检验检疫局针对辖区出口食品园区特点及优势,积极与E旗政府、园区管委会联系,对食品工业园区未来发展方向、规划提出合理建议,通过多次协商,签订了《质量安全合作协议》,初步达成创建出口食品示范区合作意向。

2011年9月,W检验检疫局通过几个月的调研,向E旗政府递交了《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思路》,并与园区螺旋藻企业进行了座谈。

2012年8月,一份更为详尽、具体的《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计划及实施要求》送交了E旗政府。经过近1年的努力,工作进入了最后实施阶段。

在建设期间,直属局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多次深入一线调研指导,科学运用各地出口食品示范区的经验,扎实调研,广开思路,多措并举,对W检验检疫局的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与肯定。在各级领导的指导帮助下,W检验检疫局根据《初级农产品安全区域化管理体系要求》和《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考核指导意见(试行)》,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建立了由“政府组织协调、检验检疫引领、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的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示范区建设体系,切实提高检验监管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促进E旗对外经济的发展。

一、健全组织机构,合理整合行政资源

(一)部门联管,职责明确。自签订合作协议以来双方积极开展工作,建立协作监管工作制度,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明确了双方在建设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域化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双方采用联席会议等形式通报工作进度及重大疫情疫病防控、食品添加剂及农业投入品等情况,合理利用行政资源。

(二)园区管委会牵头,成立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的全面领导和协调工作,并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

设立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领导办公室,组长由旗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小组成员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管委会、农业、工商、环保、技术监督等部门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承担,负责示范区建设的具体事宜,包括执行管理和技术支持。

二、建立完善六大体系文件,有效助推示范区管理上档升级

(一)建立示范区管理文件。制定并发布实施《螺旋藻产业园区管委会岗位责任制》,争取国家促进示范区建设各项扶持政策,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工作;园区管委会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出台落实扶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推广使用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组织生产企业进行质量安全认证,进行种植备案管理,积极引导出口螺旋藻企业完善质量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建设。

(二)建立示范区生产投入品监管体系建设,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督促出口螺旋藻生产企业严格落实农业投入品采购验证、入库查验、领取投料等记录制度,要保证记录真实、完整、准确,票证保留完备。指导企业不购入无生产许可证企业生产的农业投入品;不超范围、超限量和滥用农业投入品;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三)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实现质量安全全程追溯。要求各生产企业规定产品批次号管理方法,编制《产品批次号管理规定》并实施。做好螺旋藻品种来源、养殖过程、收获、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记录,保证从产品的批次号可以追溯到养殖大棚和相关的生产和养殖工艺,包括养殖投入品。要求各企业建立撤回制度,制定并发布实施《螺旋藻产品撤回程序》,规定撤回的时机、有权启动撤回产品的人员、撤回的流程、撤回产品的安全评估及撤回程序的演练和效果评价等内容,并评价撤回方案的有效性。相关文件全部上报管委会备案,管委会对企业追溯系统和产品召回程序进行监督检查。

(四)建立示范区企业质量安全及诚信体系建设,规范运行。管委会组织开展道德、法律教育和诚信管理知识培训,提升企业诚信意识、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制定失信行为举报、诚信信息甄别、被惩戒者申诉及复核、守信企业鼓励和失信企业惩戒制度,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施《螺旋藻产业园区诚信管理制度》建立园区企业诚信档案、产品质量信誉记录、诚信企业表彰记录、失信企业处理记录等。

(五)建立监控评估预警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应急能力。园区管委会建立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

制,制定产品质量安全和疫情疫病监控方案,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对重大食品安全隐患及国外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预警通报,提出整改措施。组织企业了解可能发生的影响螺旋藻安全的紧急情况和事故,如人为投毒、突发水污染、突发大气污染等情况应如何进行应急准备和响应,编制并发布实施相关的应急预案文件。

(六)建立多元化国际市场体系,增加产品出口能力。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加强出口能力建设,通过企业示范带动效应、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充分利用并积极开拓国际营销渠道、帮助企业促销等措施,带动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切实提高检验监管工作水平,推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转变

随着示范区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W检验检疫局将体系文件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大力推进检验检疫监管模式转变。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对出口螺旋藻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动态管理。积极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结合出口螺旋藻产品逐年递增的检验检疫工作实际,按照相关规定,W检验检疫局制定《出口螺旋藻安全风险监控计划》,对螺旋藻粉生产加工过程中添加使用的各种辅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对结果进行风险分析。不断促进出口螺旋藻产品企业质量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发挥其溯源与追踪的效能,促进出口产品始终处于可控、可查、可溯、可召回状态。

E旗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以来,螺旋藻生产加工企业的规模、管理水平、员工的素质在不断提高,品种也趋于多样化。多年来,产品先后出口到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卫生方面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深受国内外客户的好评。

2013年10月21—22日,国家质检总局专家评审组在直属局领导、W检验检疫局局长一行的陪同下,对W检验检疫局辖区E旗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进行现场考核。专家组一行在听取了E旗政府和螺旋藻产业园区管委会的情况汇报后,认真审核了申报资料,并实地检查了螺旋藻生产加工、周边环境、投入品及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审核专家组对示范区建设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致认为该示范区构建了系统科学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示范区组织机构健全,体系运行有效, 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符合国家级出口食品示范区认定标准,最后以99.5分的高分成绩通过了国家局评审组验收。至此, 历经两年多的努力,E旗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正式建成,成为全区首家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013年10月30日,在“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国家质检总局为该示范区授予“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牌匾,正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第一个出口螺旋藻质量安全示范区,全世界最大的螺旋藻出口基地。该示范区通过国家级示范区验收、授牌,对内蒙古自治区进出口食品安全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对E市创建“食品安全”城市,E旗打造“世界藻都”也具有积极意义。

第二部分

由鄂托克旗出口螺旋藻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园区分析我国部分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案例中螺旋藻产业园区建设过程的分析,我们得到一些结论如下:

决定一个产业园区发展建设的好坏、快慢的因数有很多,包括地理位臵、交通条件、基础设施、资源禀赋、历史文化、教育水平、政策环境、政府决策水平、主要领导魄力等等。在一个产业园发展建设的整个链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纷繁复杂,我们认为必须重点解决发 展定位问题、主导产业定位问题、开发建设和投融资模式问题、招商模式问题、管理与运营模式问题、传统优势与创新升级的关系问题、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问题、优惠政策推出时招商的现实需要与政策本身法理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归纳起来就是做好二个定位、确定三大模式,处理四种关系。这些问题解决好了,一个产业园区的发展框架和发展逻辑就清楚明朗了,取得好的发展结果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

一、解决好发展定位问题,是产业园发展建设的前提一个产园区的特色定位是关系园区未来发展全局的大事,一个因地制宜却又独具匠心的发展定位往往能够树立园区独特竞争优势,在 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个园区如何才能科学准确地为自己定位呢?首先要明确所在地区城市发展与周边大区域的关系。谋 “区”首先要谋“城”。产业园所在区域既是上级省市重要的城市之 一,也是周边大区域重要节点之一,所在区域发展必然与周边大区域 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站在

所在区域城市发展战略高度,谋划一个产业园区的发展,必须要考虑所在区域城市发展与周边大区域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产业园区在所在地区城市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明确产业园区所在地区的发展阶段,以及该区域发展与园区建设之间的关系,从而站在所在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去思考。一般来说一个产业园区发展会对城市的空间规模、形态、产业空间结构、人口与社会空间结构、城市化与郊区化进程等方面产生 显著的影响,需要明确一个产业园与中心城区和所在地区在要素分 配、功能衔接等方面的关系,实现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内蒙古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是依托其丰富的天然碱湖资源和碱化工副产品,按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品位、完善功能、服务经济发展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为总体要求,以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技术产业规划建设为起点的螺旋藻专业生产区。以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为例,园区位于鄂托克旗乌兰镇哈马太嘎查境内,三面环草原,南临哈马太碱湖,园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完善的水、电、路、讯、天然气、绿化、集雨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园区位于北纬39度螺旋藻黄金生长带,是世界上唯一低温螺旋藻产地,年日照平均超过3000小时;地下500米矿泉水;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特别有利于养殖中的螺旋藻蛋白质等有机物质的积累;拥有48座天然的碱湖和中国自己的螺旋藻藻种—鄂尔多斯钝顶螺旋藻藻种。

内蒙古鄂托克旗螺旋藻产业园,是依托其丰富的天然碱湖资源和碱化工副产品,按照“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品位、完善功能、服务经济发展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为总体要求,以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技术产业规划建设为起点的螺旋藻专业生产区。

二、解决主导产业的定位问题,是产业园发展的核心问题选择恰当的产业发展领域和方向,构建产业体系是实现产业园区 总体发展定位的核心支撑。从某种意义上讲,产业发展的成败决定了 园区发展的成败,离开了产业发展,一切发展都失去了依据。为此,必须对其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重点、重点环节和产业链条等进行过详 细的研究和深入的剖析,构建了富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规划设计一个产业园区的产业体系,做到发挥优势、着眼长远、切实可行,是一项涉及因素非常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既要充分考虑园区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区域分工协作等因素,还要考虑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等的重要因素。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园区产业定位的模式主要有:基于资源优势的产业定位、基于区位优势的产业定位、基于产业基础的产业定位、基于区域分工协作的产业定位、基于产业升 级的产业定位、基于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等。比如临港可以发展大进 大出的钢铁、石化等产业,所在区域科技资源丰富可以发展文化创意 产业;也可指园区现有的优势产业,它可以是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规 模化产业(可能大而不强)、具备一定技术优势的高

成长性产业(可能强而不大)、能够享受上位政策扶持的产业(可能不强不大),还可指与周边园区的竟合优势,如对接“大哥级”园区的产业发展需求,补强兄弟园区没有发展起来而本区具有发展优势的产业。纵观国内外发展好的产业园区,无一不是寻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结构后才步入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的。比如著名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抓住了中关村周围有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国内最顶尖的学术科研机构,研发能力强大的区位特点,大力发展尖端的软件及软件服务、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新一代生物医药、新材料研发等高科技产业。

三、寻找合适的开发建设模式和投融资模式是产业园发展建设的关键。产业园的发展定位、产业定位解决后,具体的问题就接踵而至:选择什么样的开发建设模式,采取什么用的投资融资模式,资金从何而来?园区开发建设模式主要是要解决谁来开发、如何开发、开发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等一系列问题。综合当前国内园区的开发模式,比较典型的开发模式有“穷开发模式”和“富开发模式”两种。所谓“穷开发模式”,是指开发区启动开发资金并不充裕,比较“穷”,这决定了其开发方式必定是“逐片开发”、“滚动开发”,即用初期有限的资金先开发一小片土地,等有了收益,再用收益投入到下一片土地的开发中去。早期的苏州高新区、天津开发区等开发区都曾采用这种方式。由于开发资金并不充裕,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更深地介入,这导致初期的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往往合二为一。由于开发资金不充裕,逐片

滚动开发,受外界影响因素比较大,从而导致开发区总体规划不明朗或经常修改。所谓“富开发模式”是指启动开发资金比较充裕,从而能够将土地一次性大片连片开发,对管理架构和开发规划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招商模式的效率直接影响产业园区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园区前期招商主要是从保障质量角度,从利用强度、投资效益等 方面研究制定企业入园标准,以及相应优惠政策,有效吸引目标行业企业进驻。现在的产业园区的发展都讲求产业聚集,以求形成规模效 应。这就要求产业园区要具备足够的品牌号召能力,要做到“一呼百应”。经验表明,一个好的园区,一定要有几个有影响力、有感染力 的龙头企业,并由他们在园区内进行重大项目的开发和建设。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作用,能够盘活带动一个功能分区和园区的发展,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产业的发展格局。所以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高效率的招商模式,对于一个产业园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作为后发园区,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园区,招商面临着招商团队经验不足、目标企业对园区缺乏了解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强调与传统招商模式的差异,强调速度、服务、关 系等个性诉求,切实解决入驻企业的实际问题。

五、产业园区的发展要想长治久安,必须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和运营模式。我国一些高新区经过探索,在借鉴国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园区组织管理模

式。一般说来,我国的开发区组织管理模式可以分为行政主导型,公司制以及混合型三类。开发区建设的早期,往往采取行政主导型的管理模式,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工作力度。园区逐渐进入正常运营和管理阶段后,混合型政企分开的管理模式,则为我国大多数园区采用。各类企业的行业管理由原政府部门负责,管委会只起到协调作用。管委会在许多职能部门的多重管理下,造成相互推诿和相互扯皮的现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集中管理型管委会全面管理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具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应的行政职能。容易脱离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公司制以企业作为开发区的开发者与管理者。行政协调能力不强。混合制政企合一管委会下设开发公司,管委会负责决策、职能管理以及服务性工作,而开发公司则负责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管委会和开发公司在人员设置上相互混合,负责人通常是互相兼任。政府的管理不仅行使审批、规划、协调等行政之前,同时还负责资金筹措、开发建设等具体经营事务,开发公司基本上没有自我决策权。容易导致政企不分,管委会精力分散,降低管理的效力;开发公司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公司缺乏活力,形同虚设。

政企分开管委会行使政府管理职权,不运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只起监督协调作用;开发公司作为独立的经济法人,实现企业内部的自我管理,从而实现政府的行政权与企业的 经营权相分离。在初创阶段,难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建设,有可能与政府的职能部门产生矛盾或相互推诿的现

象。

要制定规划,制定制度规范和落实政策。开发功能由中新合资开发公司来承担。不管采用哪种管理和运营模式,其实质都是要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其选择正确与否,与园区发展好坏、快慢息息相关。我国大多数产业园区管理模式仍然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在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干预很大。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关键是从转换角色、转变职能入手,将服务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园区管理者是主体,客商是客体。正确定位好两者的关系,建立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必须做到主体服务于客体、服务好客体。凡是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关系的园区,服务自然就会好,服务好,发展就快,就能创造奇迹;凡是靠行政手段,以“统治者”自居的园区,服务跟不上,“外商”被 打成“内伤”,客商变成仇人,矛盾激化、纠纷不断、精力分散,成 天忙于应付,就会停滞不前。这是我国产业园区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以苏州工业园为例,园区服务理念是“亲商、安商、富商”,实施了 “一站式审批”的政策,如果哪个环节的失误导致业务无法按时办结,那个环节的负责人将受到处罚。园区管委会定期走访企业,及时发现企业遇到的困难,搜集企业对管委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真正将服务 做到位。

六、解决好传统优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为产业园发展的提供内在动力。传统优势往往是一个产业园发展的基础,创新能力是一个产业园发展的内生增长机制和和核心竞争力。如何解决

好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通过产业转化、产业升级、技术革命来不断创新发展这个问题是产业园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重大课题,事关产业园发展的生死存亡,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一个有着强大生命力的产业园区体现出来的特征应是:区内创业企业大量涌现;不断汇聚专业领域的高级要素资源;拥有一批专业领 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成为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源地,走向 产业高端,引领世界;能从创业企业中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公司;聚集大量高端要素和专业要素,形成集群;创造新时代前沿的模式、制度和文化。美国硅谷能够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在于其无与伦比的创新能力。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硅谷就在高新技术领 域通过新技术的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引领世界产业发展潮流。硅谷的产业结构不断向服务转型,创意和创新服务业成为产业增长的新亮点。硅谷向全世界输出的不仅仅是产业,更为重要的是,产学研、风险投资、孵化器等创新模式经由硅谷产生、发展、推广,在全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一个产业园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缺少了创新能力,将成为无源之水。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近年来发展遇到严重危机的东莞经济。东莞曾经是10年前与深圳齐名的中国最著名的加工贸易产业基地,但近年来缺乏创新、吃老本,没有像深圳一样及时通过法律、政策手段,促使一般加工业 向外转移,提高产业的技术标准和门槛,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而是仍然维系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的“三来一补”产业体系。

所以一旦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立即呈现发展疲态。现在东莞出现“用工荒”,一个产业工人工资低的800 元,稍高点的1200 元,怎么能不出现“用工荒”?而招工老板也在谈,他们是低附加值的产业,提高工资,企 业就没有了利润空间。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创新将越来越成为增强园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创新能力主要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观念创新是园区发展的前提 创新的事业需要创新的观念。纵观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以思想观念的进步和更新作为先导。入世后,观念创新的意义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谁能首先转变观念,谁就能抓住社会大变革的宝贵机遇而求得生存和发展。

2.体制创新是园区发展的推动力 任何一个园区的生存和发展都与制度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体制创 新作为支撑,再好的技术也难以与经济结合实现产业化。改革开放以 来,园区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虽然都尝试了一些改革,但都仅仅从局 部或某一具体园区内部管理制度下手,都是浅层次的,没有突破原有的旧框架。因此,尽管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长期困扰园区发 展的深层次问题,始终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如果说郊区园区前一轮的开发和建设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那么在新一轮的建设和发展中,必须依靠体制创新,才能再造新优势。

3.技术创新是园区发展的生命力园区的发展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保持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能力,避免由于技术革命

造成园区产业的衰弱。在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占据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已经成为园区建设发展中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七、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问题,是产业园和谐 发展的关键建设一个产业园区,实现园区的发展目标,就需要保增长、保投资,这讲的是发展的速度问题;在强调发展速度的同时,必须解决发展中不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这讲的是发展质量问题。两者之间是一对矛盾的关系,必须处理好,否则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影响园区的和谐发展。这要求我们的园区管理者以“又快又好”,“好”字当头为基本原则,转变既有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处理好“两保”和“两转”的关系。一方面要从满足所在地区战略目标发展需求角度进行超前谋划和布局,避免因规划不到位、布局不合理而限制某某园区发展的空间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所在地区当前扩大城市规模、提升经济总量、升级产业结构等的现实要求,合理安排开发建设的节点和实施步骤,防止因超前开发、过度开发而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八、处理好优惠政策推出时招商的现实需要与政策本身法理 性的关系问题,是产业园发展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我国在产业园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都会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以引导、扶持某些经济活动,刺激投资意愿,吸引企业入驻,实现 合理的资源配置。这些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土地批租、财政、税收、融资、人才引进等方面。根据过往经验,这些优惠政策对于招商引

资、对于园区的产业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但任何事情必须掌握“度”,过犹不及,这个“度”,主要体现在优惠政策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上。优惠政策的合理行,主要指优惠政策必须考虑当地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坚持当前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产业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难。财税政策的支持只是缓解科技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能全部寄希望于财政。要通过制定优惠的财税政策把全社会的各种资金吸引进来,而财税支持要以不冲击各级财政平衡、不影响各级财政必需的 公共支出为限。优惠政策应与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协调配套,坚持“有所为、有所 不为”的原则,不能不分产业、行业、企业,眉毛胡子一把抓,统统享受优惠扶持政策。要根据国家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大的背景,对于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产业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而对于那些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应取消政策优惠。坚持优先发展国民经济急需的关键技术和适用技术,要有超前意识和跨越式发展意识。在设计支持产业园发展的财税政策时,必须把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作为基本依据。对于不同层次的产业实行不同的财税优惠政策;对于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重大项目和关键的高新技术研制、开发和转化,给予力度较大、长期的财税政策支持;对于重大技术开发项目,政府组织专门力量联合攻关,采用直接投入与长期政策优惠相结合。优惠政策的合法性主要指优惠政策扶持要符合WTO 规则的要求。我

国已加入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财税政策支持重点产业发展时必须按照WTO 的规则办事。根据WTO 的协议,补助金只能用于支持技术开发、地区开发、环境保护的规定,我国应调整和改变现行 分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变为分项目的优惠政策。按照WTO 关于“国民待遇”的规定,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必须取消对不同经济性质市场主体实行不同待遇的做法,内外资企业实行平等税收待遇。同时,为了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根据WTO 保护民族幼稚工业的有关条款,适当推行反倾销关税政策。

九、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是产业园可持续 发展的保障

中国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进步,但同时也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包括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和破坏。我们这一代人考虑自己太多,竭泽而渔的发展模式考虑子孙后代太少,注定无法持久,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物资基础,如果没有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也就没有工业园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总是要以资源消耗为代价,但不同的发展模式因为其利用资源的方式和效率不同,对资源的消耗程度也不相同。一个好的产业园区的发展,应该用科学的发展观 来指导经济决策和规划,引导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主要方法有:

(1)依靠科技进步,不断降低资源要素的消耗水平。

(2)制定和建立资源考核制度,提高资源利用率。(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出路。由“资源—初级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发式经济过程,进入“资源—初级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再生产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经济过程,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苏州工业园在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上走在了全国同类产业园区的前面。他们十分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管理,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争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 好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区。园区以构建生态文明为核心,全方位引入了“功能分区”、“项目分类”、“产业引导”、“雨污分流”、“清洁能源”、“废污控制”、“景观绿化”等先进环保理念,建立了“污染禁入—生态缓冲—雨污截流—集中供热—垃圾处理”五道环保防线,建设了覆盖全区的环保基础设施,安装污水管网成分构成(TOC)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区域污水处理水质远程监控,从源头上消灭和减少了污染,大大节约了末端治理成本,初步建立以环境保护规划为龙 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兼顾源头控制与全过程治理的环境保 护体系。坚持从污染预防、总量控制入手,强化环保前臵审批,推行绿色招商,对能源、资源消耗高、环境风险大的项目实施一票否决。开展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试点,积极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中水回用、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等循环经济

试点和15014001 环境体系认证等活动,区内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和固废综合利用率分别达 92%和95%,大力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实 施“碧水、蓝天、绿地”工程,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屏障,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式的绿地生态系统和城市景观水系。注重加强对重点排污、排气单位的监管,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工地产生的废气、扬尘控制管理,加强湿地保护,不断优化空气、水体等环境质量。积极保护和开发利用园区特有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构建独特的城市人文环境,形 成自然、清新、生态的城市环境风貌。

第三篇:广西北海产业园区发展态势

北海产业园区发展态势

1、整体情况

北海目前出现的跨越发展态势,主要在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这三个产业向千亿元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三个千亿元产业,关键在于:

(1)新材料产业的核心是诚德项目,要确保项目二、三期冷热轧项目如期建成达产,保证企业按期投入。

(2)石化产业以20万吨聚丙烯/年项目为重点,围绕着项目推进的节点,研究下游产品技术承接、配套跟上的问题。

(3)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是中电北海产业园、出口加工区和高新区。

2、电子产业整体布局分析

(1)北海出口加工区

在北海出口加工区里,建兴光电科技(北海)有限公司于2010年1月正式投产,预计2011将完成产值50亿元以上,进出口额6.9亿美元以上。而在附近,永昶科技(北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部分产品都用来供应建兴。广西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开拓东盟市场的需要,成为吸引永昶科技在此设厂的主要原因之一。

北海出口加工区自2003年3月10日批准设立以来,紧紧把握东部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契机,抓住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带来的机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努力培育产业集群。截至2011年3月,北海出口加工区累计批准入园企业(项目)67个,累计实现进出口额约18亿美元,园区就业人数超过15000人,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除了日本三洋、台湾光宝集团、广东永昶集团等,台湾建准集团、深圳惠科电子、韩国双赢洋工、模雅特电子等都是园区代表性的投资商。

2010年,加工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3.78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67.5亿元,占北海市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的45%;同年,建兴光电公司在广西企业中进出口额排名第一。

未来北海将加快建设规划面积不少于20平方公里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海电子产业园(新城),同时充分发挥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政策优势,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特色,加快建设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计算机整机及零部件板块,光电显示板块,电力电子板块等五大板块。

(2)中国电子科技园

2009年12月30日,作为广西首个专业电子产业园“开园”,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招商,当年投产”的“北海速度”。至此,以中电产业园为核心的北海电子产业园创造了多个“广西第一”,填补了全国的一批空白,成为北海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强大引擎。

广西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台海量存储器、第一块笔记本电池、第一台电脑电源、第一台LED自适应显示器、第一台液晶电视在园区相继下线,第一条固态钽电容生产线投产,第一个全数字网络架构监控系统及模拟数字地球系统演示中心建成,广西电子行业SMT表面贴装工艺最大规模的无尘生产车间在园区投产。截止2010年底,园区累计投资50亿元以上,开竣工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实现产值50多亿元。

另外,自治区政府已经决定把北海电子产业园作为基础,向东拓展,准备规划一个20公里的产业园,从园区来讲,下一步就是要夯实基础,通过打造产业链来夯实发展基础,把北海打造为北部湾信息产业的基地,在西南沿海地区建设一个立足西南、面向东盟区域性的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制造和贸易中心。

(3)整体跨越发展态势

在北海工业园和北海出口加工区双轮驱动下,北海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工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76.78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187亿元,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已占据广西电子信息产业的“半壁江山”,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的亮点。

北海电子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态势,吸引了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企业选择到北海投资发展。今年以来,更多的知名企业把北海视为发展电子产业的宝地,三诺数码、朗科科技、清华同方、雅图视频、浙江家电产业园等加紧了接洽兴建项目的步伐。这些行业品牌企业、领头企业的青睐,壮大了北海电子信息产业的“军团”,呈现出扎堆发展的集聚效应,产业链不断延伸,辐射力不断增强,为北海成为广西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奠定了基础。

3、北海市工业园区产业布局

按照“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规划,到2012年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将实现产值300亿元。北海工业园区是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阵地,园内的企业是北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北海工业园区规划的发展目标是统筹推进北海电子产业园,包括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台湾(北海)电子产业园区的建设,产业项目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利用三年的时间,到2012年,园区综合配套得到较好完善,物流配套、医院、学校、商场、住宅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得到较好完善,园区特色的企业融资平台、人才交流平台、技术交流平台、市场信息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等基本形成。成为北海市的产业集中区和城市副中心。

而为了实现“三年跨越发展工程”,园区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强抓招商,依靠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台湾(北海)电子产业园共招商。并将依托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的龙头带动作用,与中国电子开展联合招商,倾力引进电子信息关联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打造“三个基地”,即存储研发生产基地、软件研发生产基地、整机研发生产基地。

另外一个是筹划建设好台湾(北海)电子产业园,依托广西北海工业园区及北海出口加工区的产业基础和保税物流功能,建设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台湾、台资企业)转移、投资的主要平台,形成电子产业集群,成为支撑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注重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园区的宣传与推介,努力使园区成为东部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之一。

第四篇:产业园区开发模式操作步骤

产业园区开发模式操作步骤

(来源:招商通)

产业园区开发模式要结合当地的发展情况、当地的政府态度以及当地的发展潜力,通过综合衡量,确定最佳的园区开发模式。那么,我国产业园区开发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主要包括下面四个方面:

一、要在当地市政府领导下,组成产业园区领导小组,负责园区的纲领性、政策性等的制定工作。

二、在园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园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具体负责园区的各项工作,包括制定园区整体规划、落实开发政策、组建各部门、园区招商引资以及日常管理工作等。在集聚区领导小组之外,成立由关键政府部门领导、核心行业专家、关键驻商代表组成的顾问委员会,顾问委员会与集聚区领导小组共同对园区管委会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建议。

三、园区管委会下面要设置管理办公室和产业园区开发公司,引进现场办公的政府部门,同时还要组建民事办公室。

四、管理办公室的作用主要是实现产业园区内部的管理功能,包括规划、财务、内部人力资源、网络建设以及公共关系等。

下面,这对一些部门机构,我们了解下这些部门机构的主要工作职能。园区开发公司在早期负责产业园区的一级土地开发与招商工作,在成功招商引资后,与引进的企业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园区的不同区域,共同完成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以及部分区域的房地产开发等。

政府性开发公司下设招商办,在产业园区发展早期主要负责开发公司的合作招商工作,在园区发展中后期则主要负责产业的招商工作。

现场办公部门,是指办理企业注册登记和建设立项手续所涉及到的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同时还涉及到企业运营中所涉及到的其他政府部门,将这些部门统一引进产业园区的特定办公场所,为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办公服务。

而民事办公室,则要负责产业园区的基本民事功能,同时还要负责园区的创新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培育。

第五篇:六大产业园区招商模式-6

六大产业园区招商模式

2017年,随着招商引资被提升为国策,各地先后将招商引资列入一号工程,纷纷在招商机构上着力变革、招商模式上创新求变,而粗糙、低效的传统坐地招商模式渐渐走上穷途末路。

橙园区给大家总结了六大先进招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也预示着2018年招商引资的重要趋势。

资本招商

作为2017年风头正劲,风光无限的资本招商而言,其魔力正在进一步蔓延。政府出资成立引导基金,需要体现一定的政策意图,这种意图一般并不在于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引导基金扶持当地产业发展。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本地可以投资的项目并不多,而传统粗糙、低效的坐地招商也难以满足欠发达地区的招商任务。

一些政府开始借助政府引导基金去做招商引资,利用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以股权投资和其它优惠政策,吸引其它地区的优质企业转移至当地。

飞地招商

2017年6月,国家部委层面首次就“飞地经济”和“飞地园区”进行联合发文和高调支持。这个办法打破了招商中的行政界线,意在促进各市县之间的资源流动。由于土地资源紧张,区域中心城市普遍面临着寻找产业外溢空间的诉求。当经济发展和资源局限形成矛盾时,飞地经济模式可以让某些发达区域在不改变行政体制框架的情况下,把一些项目、资金、技术从发达地区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园区。双方在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税收分配等方面制定某种合作机制,实现双赢。

招商中最早采用“飞地经济”的是江苏省常州市。上世纪80年代,常州便开始尝试该模式,数十年间,也不乏此类项目。但由于是跨地区合作,在利益分配上往往难以达成一致,各方掣肘颇多。

如今,有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保驾护航,飞地项目的实施将会更加顺利。这对于欠发达地区承接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无疑是个巨大的利好。

产业生态链招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生态链招商更像是产业链招商的进一步探索。一般来说,产业链招商是指以产业链为分析基础,再针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进行“补链”的一种招商手法,包括重庆、昆山在内的许多城市,都是产业链招商的受益者。

与产业链招商相比,产业生态链招商更加注重整个产业生态的培育以及产业内部各种资源的流动。通过引入研究院所或高精尖人才作为种子,吸引上下游企业主动靠拢,并不断孵化新企业,共同形成高新技术的生态圈。

校友招商

2017年4月8日,武汉市成立招才局,聘请了陈东升、雷军、陈宗年等16位武汉“知名校友”为“招才顾问”和“招才大使”,利用校友 资源,吸引校友将资本、智力带回武汉,提升城市发展环境;并把大数据招商和人才服务结合起来,形成了招才引智特有的“武汉模式”。

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一种颠覆性的思路,并非“武汉环高校”,而是“高校哺武汉”,校友经济,开始将大学学科优势,经由“校友”这个桥梁,转化为城市产业优势。校友企业家、产业领军人才,带着丰富的产业经验回归,大大缩短了产学研的时间,也超越了割裂的地理空间。

大数据招商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认为,大数据将会成为未来招商引资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大数据引起了企业界、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许多企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精准营销或提高内部管理效能。

相比于企业,政府拥有更为庞大的数据资源基础,这为政府招商提供了难得的创新机遇。

2017年,有些园区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招商引资决策平台,通过对数据的统筹和分析,已经可以做到精准筛选潜在投资企业、以及分析出企业的投资概率,让产业园区实现专业化、精准化招商。臣通顾问推出的大数据园区招商系统,就直接为合作园区提升了30%的招商率。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数据运营还将由“数据分析”向“人工智能决策”转变,真正实现智能招商、精准招商。委托招商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部分政府园区开始探索实施“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专业化运作”的园区新机制,将园区招商运营工作或园区整体工作委托给有品牌、有实力的机构代为管理(即园区委托运营模式),政府则退居幕后,当起“指挥员”。

比如,义乌市政府在2014年把30多万方的义乌科创园区整体托管浙大网新睿研运营管理。三年时间,通过运营商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园区的品牌形象、产业服务、项目质量等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成为县域打造高品质科创园区的标杆。

构建市场化招商机制,或将成为拓宽园区招商渠道与资源,提升园区招商业绩的有效途径。

下载“六化型”党建模式助力产业园区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化型”党建模式助力产业园区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园区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我镇共有基层党(总)支部31个,其中党(总)支部1个,全镇党员人数为992人。近几年来,我镇党建工作以“三级联创”为总抓手,以“双带”为核心,以“为党增光辉”为主题,在全镇全面开展“......

    中国食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食品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地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

    三型六化目标规划

    “三型六化”建设目标规划 一、坚持科学规划,抓好“三型”建设。 1、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规划。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安全工作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的思想,真正把......

    “四边三化”助力绿色发展

    “四边三化”助力绿色发展 绿色生态发展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选择。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践行“两山”重要思想,不断推进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重拳出击治环境,重典治污修......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模式

    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模式化创意产业园区按产生方式有四种模式:1、利用原有建筑物改造成创意产业园区主要是依托旧厂房、旧市场等废弃建筑物,通过建筑空间改造、增建或扩......

    产业园区资本运作方式和园区运营模式

    产业园区资本运作方式和园区运营模式 目 录 第一部分概况篇 ..............................................................................................................

    南京创意产业园区基本运作模式

    南京创意产业园区基本运作模式近两年文化创意产业在南京取得飞速发展,2007年该产业增加值占南京GDP总产值比重已达18%,截至2007年12月,南京市正在建设或开园开街的文化创意产......

    中国电商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电商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 近日,aFocus(灵狐科技)电商研究中心对外公布《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研究报告(2012)》,同时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指数50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