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与防范措施

时间:2019-05-15 02:2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疗纠纷与防范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疗纠纷与防范措施》。

第一篇:医疗纠纷与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与防范措施

摘要: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产生的医疗过错、过失、侵权等赔偿纠纷。这种纠纷当事人均对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民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医疗纠纷日渐增多,本文着重讨论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一、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问题 1.医疗纠纷释义及分类

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医学美容等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企事业法人或机构中,一方(或多方)当事人认为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在提供医疗服务或履行法定义务和约定义务时存在过失,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但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对所争议事实认识不同、相互争执、各执己见的情形。

医疗纠纷分为医疗事故纠纷和其他医疗纠纷。

医疗事故纠纷,指医患双方就具体医疗事件是否构成事故、应否赔偿、怎样赔偿产生的纠纷。

其他医疗纠纷包括经过医疗事故鉴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不申请医疗事故鉴定的医疗纠纷、医学会不予鉴定的医疗纠纷。

2.近年来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

近年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大增强,患者及家属处处注意维护自己的利益。医院和医务人员尚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从而处于被动局面,导致医疗纠纷增多。

首先,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更多的受到社会规范的强制性制约。而我们有相当多的人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

其次,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不能尊重并平等对待患者,而易出现纠纷。

然后,社会对医疗工作存有认识上误区,很多医学上正常的事情,却引起纠纷。

3.近年来医疗纠纷呈现很多新特点:

一是数量增加,投诉增多。过去在医疗活动中一般不会发生的医疗纠纷,现在往往形成医疗纠纷。

二是新技术、新疗法、新设惫的不当使用导致的医疗纠纷不断出现。

三是有了法律制约,1997年10月1日开始实行的修订后的刑法,明确规定医疗事故罪。

4.判断医疗纠纷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医疗纠纷等同于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而医疗纠纷通常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结果及其原因的认定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经济赔偿,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裁决才可了结的事件。

误区之二:病人进医院等于进“保险箱” 因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疗法导致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出现,人们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增加了受损害的风险。最高明的医生也不能包治百病,病人进医院不等于进了“保险箱”。误区之三:经济补偿等于经济赔偿

在众多的医疗纠纷中,有的已构成医疗事故,按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实施细则的规定,对鉴定为医疗事故的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

二、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正呈增加趋势,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也增加了医疗单位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医院合法的经济效益,挫伤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影响了医院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因此,调解和处理棘手的医疗纠纷成了门诊部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从临床调到门诊部办公室近三年,处理和经历了医疗纠纷四百多起,深刻体会到医疗纠纷的调解和处理工作,具有难度大、技术性强、环节多、工作量大的特点。面对形形色色、令人头痛的医疗纠纷,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也不论是何种类型的,更不论最终采取什么方式予以解决的医疗纠纷,均会对社会、医患双方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在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和处理的前提下,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了医疗纠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医疗纠纷造成的不良影响。

1. 医疗纠纷的防范

(1)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服务语言,积极提倡礼貌用语。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心理护理等,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努力提高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其次是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对违反诊疗护理规范的人员要认真查处,责任到人。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实习生、进修人员的管理,明确带教人员的责任。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技术质量的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从严把好质量关,使医疗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医疗活动中绝不能违反医疗卫生方面的国家法律或职业规范,杜绝失职行为是医院避免医疗纠纷的根本方法。

(2)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诊

积极改善诊疗区的医疗条件和基本设施,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门诊布局,方便病人就诊,努力创建“花园式环境,宾馆式服务”的现代化医院,彻底消除病人挂号、收费、取药排队的现象。建立便民服务措施,如供应茶水、免费邮寄化验单、设立健康教育咨询台、值班主任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等,形成便民服务流程和网络。

(3)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法律的学习应具备以下2点意识。

纠纷意识

医院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举证责任意识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使医疗机构承担了较大的责任。在医疗诉讼案件中,原告病人只需证明自己曾在被告处接受过诊疗并在诊疗后出现了人身损害后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举证责任。此后,举证责任的“皮球”就踢给了被告———医院,由医院提供证据来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如果医院不能提供充足有利的证据,即举证不利,将承担败诉的结果。因此,医务人员应当有举证责任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不能重治疗、轻病历,不能光做不记或光说不记。病历不仅是记载病人病情和医务人员诊疗理活动的医疗文书,也可能成为以后出现医疗纠纷时的法律文书,成为决定自己在医疗官司中命运的重要证据。

(4)要有预见性

医务人员面对不断增多的医疗纠纷,不仅要有高尚的医德和精益求精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预见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各种条件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以确保医疗安全及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我们发现以下的疾病种类和人群容易引发医疗纠纷:

酒后之人,患者或家属酒后,控制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争端。个别人发酒疯制造事端。

经济拮据者,对用药、治疗费用易产生怀疑,担心被开大药方或无关的治疗检查项目。

慢性、复发性疾病,因不能根治,花费较多,心情烦躁,对治疗效果不满,产生抵触情绪。

患者家中有从医人员者,由于医务人员熟悉医疗行业中的瑕疵,如某项医疗活动影响医疗效果,很容易引起纠纷。

应用激光、外科手术进行美容、整形的患者,因收费较高及期望值较高,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易产生纠纷。

本院职工的熟人,往往减少医疗程序,减少检查项目。因是熟人不做详细交待,不签协议书,留下了纠纷隐患。对于上述疾病和人群,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多和病人解释沟通,完整书写病历和各项记录,努力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 处理医疗纠纷的技巧

一些纠纷在现场燃起“战火”时,病人或家属往往情绪激动、大吵大闹并在现场引起围观,有时还会引起其他病人的打抱不平。这时首要的任务是想方设法让矛盾双方分开,以维护医疗秩序,保护医护人员安全。可让患者离开现场,或请病人到办公室坐下商谈,耐心倾听病人的投诉,使病人逐渐息怒。

对于病人由于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就诊不方便引起的不满,在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时,表示理解和赞同,这时病人的愤怒往往有所下降,我们代表院方向病人表示歉意,并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必要时由当事人当面向病人赔礼道歉。

对于医院没有过失,只是由于患者缺乏医学常识,对诊疗行为不理解造成的纠纷,我们耐心向他们讲解有关医学知识、诊疗的风险性、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副作用的预防等,赢得他们的理解和信任,使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些病人无论你如何解释,非要医院赔钱,否则就会曝光媒体。在医务人员没有过失的情况下,我们要据理力争,正告患者医院是不怕病人的胡搅蛮缠和媒体曝光的,可告知病人索赔的依据和方法,让病人通过法律等正常途径获得赔偿。

对于目无法纪、围攻辱骂、毁坏公物、行凶殴打、无理取闹的少数病人和家属,我们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处理此类纠纷,要协同保卫科、地方公安部门一起处理,对医务人员、财物造成损伤的,坚决要求赔偿道歉。对于重大医疗纠纷的处理,要上报医院领导。当然医院领导的态度非常重要。医院不要怕病人打官司,动不动就花钱息事宁人,这样既纵容了某些人的不法行为,又会损伤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对于重大的医疗纠纷的处理,一定要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依靠卫生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走法律的途径解决。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医院要做到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非常困难。因此医疗纠纷的发生亦在所难免。如何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给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思索。我们认为,作为医院应通过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就诊环境、加强法制学习等,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及时解决和处理医疗纠纷,防止医疗纠纷的恶化和扩大,使医疗纠纷逐渐减少。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机制

为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切实做好纠纷发生后处置工作,有效保障患者、医院及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特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机制。

一、医疗纠纷防范

(一)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执业意识和诚信服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

1、院科两级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范,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诚信服务,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体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辅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其思想觉悟及文化素养。

(二)院科两级加强诊疗质量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考核,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1、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医务人员基本功训练。

2、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考核。

3、提高医疗护理文件书写水平,做到客观、真实、规范、及时、准确、完整并做好保管工作。

4、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对有创操作、抗生素使用、手术知情同意等内容,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及签字同意程序。

5、做好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指导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低年资医师、护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6、不定期选派科室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积极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不断开拓眼界,同时做好所学知识的讲授工作,提高全员业务素质。

7、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前,充分做好论证、预案、知情同意等准备工作,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加强院科两级质控,分析总结院内、外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1、院质控组织除不定期抽查外,每月对各科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考核。监督各科室和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法规、规章、职责、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的执行情况,同时对医疗工作中发现的医疗缺陷和问题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并制定改进措施,从严把好质量关,使诊疗全过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2、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至少对本科各项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检查两次,尤其是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发现医疗隐患,及时纠正,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科室每月召开质量安全管理会议一次,总结分析近期质量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4、医院及科室不定期的组织医护人员对近期院内外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分析讨论,找准主、客观原因,从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教训,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防范。

(四)加强医护患沟通,防范医疗纠纷。

1、转变观念,实施全员微笑服务:用真诚的微笑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给予家属良好的心灵抚慰,缓解医患、护患之间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与合作,为建立良好的医患、护患关系奠定基础。

2、加强培训,重视沟通技巧: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做到一个要求、两个多字、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从而在医护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建立一个心灵与心灵沟通的桥梁。

3、换位思考,了解患者需求,最大化满足患者需求,减少激惹因素:多方面多层次的满足患者需求,不断改进工作,例如改善就诊环境、提供便民措施、药品价格公开等。

4、加强医、护、患三者之间的沟通:以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术和对患者负责的工作态度为基础,以合适的沟通技巧为桥梁,就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三方及时取得沟通,达成一致,必要时护士长负责从中协调,减少和避免主观分析、判断的差异,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五)加强实习生带教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因实习生引起的医疗纠纷。

1、科教科做好实习生岗前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医患沟通、安全教育以及临床实践技能等。

2、各教研室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高年资医护人员负责带教工作,带教期间加强实习生的培训和考核,努力提高其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做好传、帮、带工作。

3、科室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加强对实习生的实时监控,做到“放手不放眼”。

(六)引导和规范患者文明就医。

1、医务人员有责任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的就医观念,将具体工作落实到位如加强医学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等。

2、规范患者文明就医行为。制定文明就医公约,明确告知患者及其亲属相关事宜。

(七)健全医疗纠纷预警机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医疗事故防范预案、程序等,便于医护人员掌握相关事宜,做好自我防护,并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扩大化。

(八)积极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二、医疗纠纷的处置

(一)处置原则:处理医疗纠纷,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合法、和谐、效率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二)处理途径:根据我院“医疗纠纷处理程序”,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及进展,处理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科室解释、协调:一旦发生或可能发生医疗纠纷时,医务人员要高度重视,以积极的态度妥善处理,同时在第一时间报告科主任、护士长,并协助科主任、护士长做好处理工作。科主任要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必要时汇同主管医务人员组成医疗纠纷处理小组,负责向病人及其家属作好解释、劝说工作,尽可能化解医疗纠纷。

2、纠纷办、医务科/护理部答复、协调处理:针对科室汇报或患者直接来信来访的医疗纠纷,负责调查、答复、协调。

3、依法处理:针对不能协商解决的医疗纠纷,患方或医院提出法院诉讼,纠纷办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司法鉴定和法院诉讼相关工作。

4、第三方协调: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医患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在司法行政部门指导下,作为独立第三方介入医患纠纷调解,为医患双方搭建平等对话的沟通平台,把医患纠纷纳入理性解决问题的渠道,推动医患纠纷更快更好地化解。

(三)处理医疗纠纷时应注意的问题

1、与患者及家属发生纠纷后,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查明真相,分清责任。属于医方责任的,绝不推诿、敷衍,甚至包庇、纵容,要勇于承担责任,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属于患方责任或患方提出无理要求时,则一定要坚持原则,据理力争。对侵害医院及医务人员个人合法权益的言行一定要依法解决,切忌感情用事。

2、发生纠纷后,医院要争取主动,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与患方接触、沟通,对纠纷中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要依法严肃处理。

当有媒体介入时,要主动与媒体联系、交流,让其全面了解事情真相,以求报道客观、公正。当纠纷最终需要通过诉讼来解决时,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

3、妥善收集、保存好证据。从纠纷一开始就要注意收集各种相关证据,如患者的病历资料、被打砸的现场、有关证人的证言等。要向有关专家、法律工作者咨询,对整个纠纷过程、性质,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等做到心中有数。

(四)根据客观事实及处理结果,明确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我院《医疗纠纷处罚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相应处罚。

三、全院形成齐抓共管防纠纷的共识,科室之间、人员之间发现问题要在内部搞好监督、提醒、协调、支持、帮助,不能发现问题绕道走,不管、不问、不说。齐心协力做好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置工作,警钟长鸣,不断搞好我院医疗质量建设,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二篇: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制的健全和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步增强。患者的健康水平日益提高,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值逐步增大,维护个人利益的观念越来越强,导致纠纷的发生率逐年上升。现在总结2009年医疗纠纷的基础上对纠纷产生的原因及下一步应积极采取的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一、原因分析:

㈠、医疗技术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医疗行业本身的风险大、难度高,尤其是新开展的诊疗项目更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如副作用、后遗症、确实难以预料的事件等。我院虽为三级医院,在青州市称得上是医疗技术水平最高的医院,但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知名医院相比医疗技术水平仍较低,尤其是个别科室、个别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甚至还达不到一个普通三级医院医务人员的水平,而凡是因医疗技术水平较低而引发的纠纷都必然会产生较大额的赔款,这无疑对医疗安全来讲是最根本的隐患。

㈡、责任心不强

医务人员因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的医疗纠纷在临床上很多见。集中表现在:

1、询问病史不细致,入院查体不够认真、仔细,导致误诊、漏诊。

2、没有根据病情需要及时、全面的进行辅助检查。

3、不按时查房,未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4、没有及时、积极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导致患者及家属不理解。

5、病危病人没有及时下达病危通知单,延误最佳抢救时机。

6、手术病人术前讨论不认真、全面,知情告知制度落实不到位。㈢、违反规定行医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违反核心医疗制度及国家、医院规定的其他相关规章制度,致使医疗纠纷发生,如:

1、没有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及手术审批、准入制度,尤其是新技术的引进及开展。

2、没有严格执行病历管理制度,没有严格按照《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书写病历,导致病历中出现漏洞和错误。

3、没有严格执行术前讨论、知情告知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4、没有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度及查对制度,致使出现手术部位错误、检查部位错误等严重失误。

5、没有严格执行会诊制度,致使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

6、没有严格执行医疗纠纷预警制度,致使某些本可以消灭于萌芽之中的纠纷发生并产生较大不良影响。

㈣、忽视患者的权益,缺乏与患者的沟通

临床上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不能很好地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对医患沟通不重视,缺乏沟通观念和技巧,只重技术操作,而轻沟通和理解; 只重视患者的躯体疾病,忽视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以致于出现了侵权行为,但始终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医务人员对病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估计不足,没有及时向患者或家属发布病情。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时,应急措施跟不上,以至于工作处于被动状态,服务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影响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从而导致医疗纠纷。

㈤、服务态度欠佳

医院现在从主体上来讲也属于一个服务性的部门,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要求越来越高,而我院现在部分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服务态度仍较差,尤其是高年资质的医务人员,服务观念仍没有转变过来,对病人大吼大叫,不屑一顾,最终导致病人投诉。事实上,近几年,因服务态度而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每年都能占到全年医疗纠纷的一半以上。

㈥、法律知识淡薄

部分医务人员只重视学习专业知识,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对医疗行为缺乏从法律层面去认识和思考,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违反医疗行为操作常规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

㈦、医德医风较差

医德医风是衡量一个医务人员是否合格最基本的准则,然而我院仍有个别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较差,只顾个人利益,金钱至上,全然不顾病人的安危及负担,一旦产生医疗纠纷无论对医院还是对个人的影响都是致命性的。

二、防范措施

㈠、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

1、进一步加强全院业务学习及三基三严培训,在全院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继续选派医务人员到北京各大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将最新的医疗技术带回医院。

3、继续鼓励各科室努力开展及引进新技术、新项目,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4、进一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做好后备人才培养及人才梯队建设工作,确保我院医疗技术水平持续、稳步提升。

㈡、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尽量避免差错发生。

1、通过全院学习、院周会及科务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教育,科室内努力营造出一种对病人认真负责,工作积极上进的良好工作作风。

2、医务处通过定期对病人及家属进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各科室医务人员对病人是否认真负责,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到相应科室并限期整改。

3、对因责任心不强而引发纠纷的医务人员和相应科室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

㈢、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力争按制度行医。

1、严格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告知制度、查对制度、首诊负责制度等核心医疗制度及医院规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坚决按制度行医。

2、严格按照医院新修订的“质量评价体系及实施细则”定期对各科室、各部门进行督导检查,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3、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医疗纠纷预警制度,高度重视高危人群和高危疾病以及易误诊、漏诊而导致纠纷的疾病,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及时发现纠纷苗头,努力把医疗纠纷消灭于萌芽状态。

㈣、强化沟通意识

医务人员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善于用热心、诚恳、宽容、和谐的语言,把深奥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术语通过深入浅出、让人易懂的科学方法,圆满答复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做到有应必答。

㈤、强化服务观念

要把握新时期医患关系特点,加强医护队伍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服务观念,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环境,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从医院、医护人员方面最大限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㈥、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通过学习与教育,使医务人员充分认清医疗行为的“高技术、高风险、高期望值”性质,严格依法执业,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常规,认真按规章制度、临床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常规开展各类诊疗服务,消除安全隐患,依法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㈦、抓重点方面和重点环节

1、重点之事,即急危重症和疑难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对急危重症或涉及到多学科的病例,要严格实行首诊负责制,疑难疾病要及时组织会诊,明确诊断,实施有效治疗,增强护理力量。

2、关键之时,即在节假日、夜间、交接班之际要配足力量,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要严格交接班制度,以免出现脱空断档。

3、多事之地,即对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症监护、急诊、外科、妇产科、儿科、手术室等科室要加强领导,重点管理。

4、关键之人,即对急诊人员、外科人员、妇产科人员以及业务技术较差人员要重点教育,重点防范。

5、重要之物,即要定期对药品器械、急救物品进行全面检查,使药品器械、急救物品保持良好的应急状态,要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和临床使用管理,确保临床合理用药、规范用药、安全用药。

总之,引起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往往是多种因素和原因所造成的,但从医护人员自身角度来讲要把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降低到最低限度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两点:①服务态度要热心、耐心、细心、爱心。②医疗技术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医务处

2010年3月2日

第三篇:加强防范措施 减少医疗纠纷

加强制度管理 减少医疗纠纷

摘要: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生存的生命线。特别是当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与落实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石,对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阐述了处理好医疗纠纷,加强宏观管理的重要及现实意义,并提出减少医疗纠纷的措施:加强法制教育,努力维护患者及医生的合法权益;加强核心制度管理,严格落实理念,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健全并落实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关键词:制度管理 医疗纠纷 医院管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法治社会的建立,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与法律意识在逐步增强。与此同时,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日益凸现,病人及其家属对医院的侵权事件也屡屡发生,医疗纠纷越来越成为社会和百姓关注的焦点、困扰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和发展的焦点、政府部门极力想解决的难点。减少医疗纠纷的最根本对策是预防其发生,结合我院近几年来解决医疗纠纷工作的实践,把我们所采取的预防措施总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1.充分认识处理好医疗纠纷的重要意义,加强宏观管理 医疗纠纷逐年上升的趋势、处理难度的加大及处理手段的单一等原因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脆弱。由此引发的社会治安案件不断增加,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成为当前困扰医院的难题之一。

在医疗纠纷中,医务人员遭受打骂、医院公物任意被毁屡见不鲜,甚至停尸要挟,聚众闹事、打杀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能否把医疗纠纷处理好,直接关系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

现各医疗机构的领导每年都要把安全行医工作纳入领导的议事议程,把安全行医的各项指标纳入各院院长任期目标之内,各院领导班子每年都要专题研究安全行医,通过加强医院管理,强化安全行医的意识,保证安全行医,减少医疗纠纷。

2.加强法制教育

努力维护患者及医生的合法权益当前,随着我们国家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医疗纠纷的法律处理已广泛地开展了,相关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民法通则》、《刑法》等相继出台了,原有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已经满足不了当前的需要。法律本身,对医生、对患者都是要保护其合法权益,从既要保护人民的利益,又要保护医务人员的自身利益出发,医务人员都应该学习有关法律,熟悉法律条文,要使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时时刻刻都要想到我们的工作是受法律保护的,搞不好也会触犯法律。加强了同司法部门的联系,从事医政工作的人员经常与司法部门的有关人员及法医在一起研究医疗纠纷的法律问题。同时请司法人员给医院领导及医务人员讲课,以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丰富法律知识。

3.加强核心制度管理,严格落实理念

3.1 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培训

医院在制度管理过程中,常存在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意识不 强,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医院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和术前讨论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病历书写规范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问题,导致医院经常发生医疗纠纷,整体医疗质量堪忧的情况。为此,在医院层面应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培训,将核心制度印制成册下发,做到人手一册。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与医疗密切相关的核心制度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定期邀请院外医疗质量管理专家、法律人士来院就医疗核心制 度落实与医疗质量安全等方面内容进行专题讲座,促进医务人员医疗安全素养的提高,增强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医疗安全责任意识,把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和诊疗规范落实到医疗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按规程依法行医的良好习惯。

3.2 加强“三基三严”培训考核

“三基三严”培训是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夯实基础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医院可采取医务人员个人自学与科室集中学习相结合、三基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全员集中培训考核与重点人员分层分批次考核相结合等方法,让医务人员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巩固医学基础知识,学习新理论、新技术。科室还可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科内业务学习等方式学习新知识,加强临床技能操作的现场演练。医疗核心制度可同步嵌入到“三基三严”训练中一并考核,在此基础上核心制度考核还可采用“时时提、天天学、周周问、月月讲”的方法,促进医务人员在掌握临床基础的同时熟练掌握核心制度。相关考核结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与医务人员个人绩 效和科室质量绩效挂钩,实行奖优惩劣。

3.3 加强纠纷案例分析,强化核心制度执行力

医疗纠纷的根源在于管理不善,制度落实不严,人员素质不高。医院在对人、财、物进行合理调配的基础上,应强化制度建设与管理,特别是针对医疗纠纷,应强化案例分析,通过流程回溯、根本原因分析等方法,查找纠纷问题根源,发现核心制度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强整改落实。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对医疗纠纷要持公开透明的态度,不掩、不捂、不盖,每例医疗纠纷涉及的科室都要参与根 本原因分析,吸取经验教训,确保医疗过程各环节严格 按核心制度规范来执行落实,做到预防在先,防患于未然。

3.4 注重医患沟通

并不是所有的医疗纠纷都起因于医方的缺陷,但几乎可以说,所有的医疗纠纷都缘自患方的不满意。研究患方为什么不满意,特别是在医方零事故、零缺陷的情况下,为什么患方依然不满意,正确的态度是注重医患沟通,摸清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误区,解释医疗服务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征得患方的理解与配合,对于有创操作和经济耗费较大的开支要履行告之义务。也就是在医患之间通过沟通,搭建起相互信任的桥梁。泌尿外科专家吴阶平教授曾语重心长地告诫青年医师“提高服务艺术”,足见良好医患沟通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发生。

面对医院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和繁重的医疗工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往往思想上容易产生懈怠,从而忽略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医疗核 心制度是保障医疗质量,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防范医疗风险,避免或杜绝医疗差错与事故的重要制度,也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应长期坚持,持续抓好。只有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到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每一个诊疗行为上医疗质量才有根本保障,医院才能够屹立于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服务市场中。对于医院的发展,医疗质量安全与核心制度落实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二者应共同推进,互促发展。医疗质量无止境,核心制度建设永远在路上,切实抓好医疗质量安全与核心制度落实两个要点,处理好二者关系,医院的质量发展之路才会走得更加通畅、长远。

第四篇: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医疗安全防范预案

为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发生,及时有效的处理医疗纠纷。根据国务院令第351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由院长,副院长,医疗组,护理组组成。负责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监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的实行情况。

2、成立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副院长、护士长、医疗负责人组成。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负责对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进行分析、论证和定性工作,提出整改意见,修订和完善医疗安全各项制度。

3、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小组,由业务副院长、医务科、医疗和护理负责人、保卫科等组成。受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直接领导,及时受理并处理各种投诉及医疗争议。

二、医疗事故防范

1、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院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的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及时传达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各项规定。

2、建立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有章可循的关键,尤其是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死亡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保管规定,规范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植入物注入的管理。

3、落实各科室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科室成立医疗安全小组,制定相应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经常开展以科室为单位安全质量活动,规定每月底向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办公室报告一次医疗缺陷,差错、事故或存在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医疗事故处理:

1、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者立即向科室负责制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在24小时之内向医院领导汇报,并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情况向院长汇报。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2、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由科室或院部组织最强技术为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过大。

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者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4、对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48小时,如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缓7日)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签字,如拒绝签字,院方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5、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经科室讨论,分析原因,写出定性结论,并以书面形式在2天内交医务科,并提交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予以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6、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事故处理小组人员要及时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告之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向责任人了解情况,当事人和所在科室负责人务必积极配合。有处理期间,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不准请假外出,并有责任在鉴定会和法院审理时出庭,必要时当事人暂停执行行为。

7、发生较大医疗纠纷时,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保卫科有关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如遇矛盾激化或事态扩大,立即报警,同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医疗投诉、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1、医疗纠纷处理不组接待投诉者,将投诉的情况填《登记表》并告知答复时间(一般一周内),而后向科室责任人了解情况,由责任人写出详细书面说明书(2日内)反馈科室经讨论后由科主任写出书面说明书并予以定性,上交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定性后,由医疗纠纷处理小组告知投诉者。

2、解决双方医疗纠纷争议途径:

①告诉患者或家属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②也可以通过医学会鉴定后解决;③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第五篇:儿科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儿科医疗纠纷防范预案

为提高我科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预防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发生,及时有效的处理医疗纠纷。根据医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由科主任,副主任,医疗组,护理组组成。负责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培训和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监督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规章制度的实行情况。

2、成立医疗安全管理小组,由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组成。定期和不定期召开会议,负责对医疗缺陷、差错和事故进行分析、论证和定性工作,提出整改意见,修订和完善医疗安全各项制度。

3、成立医疗纠纷处理小组,由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组成。受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委员会直接领导,及时受理并处理各种投诉及医疗争议。

二、医疗事故防范

1、强化安全医疗教育。每年定期组织全科职工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培训,不定期的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意识教育,及时传达医院及上级卫生部门的有关医疗安全方面文件和各项规定。

2、建立健全各项医疗规章制度。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有章可循的关键,尤其是首诊负责制,急诊抢救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死亡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等。重视病历书写质量,病历保管规定,规范填写病人知情同意书。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医疗植入物注入的管理。

3、落实科室医疗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首要负责人的医疗安全管理小组,制定相应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定期开展安全质量活动,月底向院医疗服务质量监控办公室报告一次医疗缺陷,差错、事故或存在不安全因素、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医疗事故处理:

1、当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医疗事故可能引起医疗争议时,当事者立即向科主任报告,科主任在24小时之内向医院领导汇报,并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并将情况向院长汇报。发生医疗事故的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发生患者死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2、已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的,当事人在按规定程序上报同时,由科室或院部组织最强技术为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过大。

3、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对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有关人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并组织有关人员会同患者对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需检验的,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检验。

4、对发生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患者死亡48小时,如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延缓7日)内提出尸检申请,拒绝尸检的,应让患者家属签字,如拒绝签字,院方应当如实记载,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5、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必须将事情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经科室讨论,分析原因,写出定性结论,并以书面形式在2天内交医务科,并提交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予以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6、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医疗事故处理小组人员要及时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告之处理程序;另一方面向责任人了解情况,当事人和所在科室负责人务必积极配合。有处理期间,当事人和科主任不准请假外出,并有责任在鉴定会和法院审理时出庭,必要时当事人暂停执行行为。

7、发生较大医疗纠纷时,为维护医院正常秩序,确保医护人员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需及时保卫科有关人员要迅速到达现场,如遇矛盾激化或事态扩大,立即报警,同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医疗投诉、医疗纠纷处理程序

1、医疗纠纷处理小组接待投诉者,将投诉的情况填《登记表》并告知答复时间(一般一周内),而后向科主任解情况,由责任人写出详细书面说明书(2日内)反馈科室经讨论后由科主任写出书面说明书并予以定性,上交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定性后,由医疗纠纷处理小组告知投诉者。

2、解决双方医疗纠纷争议途径:

①告诉患者或家属可以通过医患双方协商解决; ②也可以通过医学会鉴定后解决;③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下载医疗纠纷与防范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疗纠纷与防范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5篇

    产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3年对326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医院科室是外科和产科,而更有人形容产科的职业风险犹如在高空踩钢丝。......

    医院医保办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医院医保办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冉明宇 边冬林 邢庆蓉 苏杨 (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成都 610083)关键词 医保办 医疗纠纷 原因 防范措施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医改的不断......

    诈骗类型与防范措施

    诈骗类型与防范措施 利用手机短信、电话和网络等通信手段实施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十分突出,犯罪手段科技化,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广大同学一旦轻信骗子的谎言,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

    第九章 案例分析与防范措施 ▲案例一 某建筑工地新安装了一台搅拌机,上午电工接上线就走了,下午工地开始使用搅拌机,发现转向错了,工地没有电工,工地负责人就自己摆弄电门,他边弄......

    存在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

    存在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设备检修) 作者:互联网文章来源:互联网点击数: 518更新时间:2007-1-14 存在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设备检修)——引言(1)山西铝业公司供电分厂生产系统已投运多年......

    事故处理与防范措施

    事故处理与防范措施 一、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2、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险情况不采取......

    《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包头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医疗纠纷的预防 第三章 医疗纠纷的处理 第四章 医疗责任保险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一章......

    医疗纠纷报告制度与报告流程

    医疗纠纷报告制度与报告流程 一、医疗纠纷,通常是指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后果的认定有分歧,必须经过行政或法律的调解或裁决才能解决的医患纠葛。 二、医疗纠纷的分类:引起医疗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