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电视广告传播失范现象及其应对措施(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5 02:4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下电视广告传播失范现象及其应对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下电视广告传播失范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第一篇:当下电视广告传播失范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探析当下电视广告传播失范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一、分析电视广告传播失范的表现

所谓“电视广告传播失范”指的是电视广告传播的内容、时间及波段违背了当前国家和广告业内的办法规定。这一方面对消费者消费态度及消费方式产生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受众观看电视节目的心情也有着极为消极的影响。

2010年3月4日,笔者对陕西二套都市青春频道中午10:15——11:15和下午15:00——16:00这两个时间段的广告进行记录分析。陕西二套都市青春频道属于省级电视媒体中的地面电视媒体,它主要以青春、时尚为特色,精品节目有“都市女孩”、“都市快报”、“都市碎戏”等,尤其是“都市快报”,它如滚动式新闻一般,一天三次(8:00,11:50,21:25)播报着陕西地区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及时而又新鲜,成功地攫取着观众的好奇心,这一栏目的推出使得陕西二套收视率稳居前列,广告投放额也不断增长,但同时广告作品的质量也逐渐下降。

(一)电视广告播放时间及播放波段失范的表现

据笔者记录材料显示:在2010年3月4日中午10:15——11:15这一小时中,陕西二套都市青春频道社区剧场播放电视剧《大秦帝国》(第9集),其中电视剧播放时间占45分钟,广告播放时间占15分钟。根据我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3年9月15日颁发的《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十八条规定:除19:00至21:00以外,电视台播放一集影视剧(一般为45分钟左右)中,可以插播一次广告,插播时间不得超过2.5分钟。而陕西二套在播放《大秦帝国》时,从序幕开始到片尾结束之间,插播广告四次,分别为10:15——10:20(5分钟);10:43——10:45(2分钟);10:55——10:57(2分钟);11:05——11:10(5分钟);广告播放时长共14分钟,占电视剧时长的33%左右,严重违反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规定,严重破坏了节目的完整性,电视剧播出的时间分别为23分钟、10分钟、8分钟、序幕2分钟、片尾2分钟,一集完整的电视剧被分为5个时间段,其中序幕之后片尾之前分别播放广告5分钟,极大地考验着受众观看电视节目的耐心。而在当今时代新媒体的冲击下,以这样的节目与广告投放方式,广告的巨额投资还能否达到广告主与广告商所预期的市场效应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电视广告播放内容失范的表现

根据笔者对陕西二套都市青春频道广告内容的记录,2010年3月4日中午10:15——11:15播放的十五分钟广告作品共有四十五篇,其中医药类广告占三分之二,主要有西安圣和医院、大唐奥舒、好视力眼贴、慢咽舒宁好爽糖、锄根牌胃舒宁、参阳胶囊、汉森四磨汤这七种药品或保健品广告,其

明显特点是播放频率高,广告内容平淡,无创意点,仅仅是简单的描述产品或企业的功能或特色、生产厂家或企业地址。针对陕西二套以上广告传播的现状,可以归纳出以下两点:

1、广告风格与电视栏目特色大相径庭

陕西二套为都市青春频道,这一频道以“都市青春”为特色,就说明其电视观众主要以青年群体为目标市场,是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群体,但是从其播放的广告内容来看,与频道特色反差很大,医药广告的泛滥传播,显然呈现着一个病态社会。广告是电视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从根本上说,电视台对广告的审核首先应该选择那些与频道特色栏目相一致的广告来同步播放,从而达到双赢的效益。

2、违法广告传播肆无忌惮

我国《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广播电视广告应当健康文明,不得播放含有色情或性暗示等内容的广告,不得播放治疗性病的广告。而陕西二套在一个小时之内插播的三分之二的医药广告中,西安圣和医院,参阳胶囊就占到其中的一半,广告播放频率极高,几乎每个插播阶段都有其四五篇相同或不同的广告作品。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四条规定: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有下列内容:(1)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者保证的;(2)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的;(3)与其他药品、医疗器械的功效和安全性比较的;(4)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机制的其他内容。在这五条规则中,陕西二套所播放的医药广告明显触犯了其中的第(2)、(4)条,七则医药广告中几乎都提及到了其治愈率或说明其产品的有效率。尤其是大唐奥舒,它是一种治疗胃病的药物,选用的广告代言人都是用过其产品的患者,而且广告内容中多个胃病患者陈述自己的病情严重程度,对服用大唐奥舒前后的身体状况做出对比,向电视机前的观众认可并赞同这一药品的神奇功效,号召广大胃病患者购买使用。

二、电视广告传播失范的影响

广告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活动,以其提供的熟悉方式和认知内容影响并塑造着社会的整体知觉,如果一些消极的,不合时宜的观念、意识如此露骨且肆无忌惮的展现在广告作品中,结果势必使消费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尤其是电视广告对人的影响尤为直接和明显。陕西二套都市青春频道是众多电视媒体的一个典型例子,在这种现象普及于电视媒体时,我们显然可以推测出受众是在被动的意愿中接收广告信息。受众观看一集四十五分钟的电视剧要被迫接收三十多则医药广告,对其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倒不如转向网络媒体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剧,既节省时间,又能全身心的投入剧情欣赏。因此,电视频道播放比例失调且没有创意可言的广告的话,只能是

浪费资金,甚至消费者会对所宣传的产品或企业产生抵抗心理。广告是产品最主要的形象代言人,广告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产品形象的失败,这是必然的。西安圣和医院是目前陕西电视台做广告时间最长且频率最高的一家企业,它主要治疗不孕不育,妇科疾病及男性性病等病情。为此笔者曾做过一次题为《西安圣和医院在您心目中的印象》的访问调查,调查对象为经常收看陕西电视台的人,选项有:A、好 B、一般 C、差。其中八人选择“C、差”,两人选择“B、一般 ”,无人选择“A、好”。所以说,陕西二套的这种广告投放方式一方面是电视台把关的失误,以至于影响受众对电视台的整体印象,另一方面,广告商制作的广告作品过于平庸与低俗,很难达到广告目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电视广告传播的失范会影响到三个方面即受众、电视台和广告主。其中对电视台和广告主的影响仅仅停留在收视率和企业的利润上,只要加以方法和技巧上的改善便可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它对受众的负面影响则是最为深刻和难以抹煞的。史高特说,聪明的广告运作者“必须是一名人性的学生,必须掌握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其实,在广告与人性的关系中,广告创作如何与人性特征相契合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还应包括广告将对人性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陕西二套为例,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归纳出整个电视广告失范现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

(一)受众被动接受信息,产生抵抗使用产品的情绪

广告的显性霸权强迫受众接受广告信息,使其产生厌恶心理从而抵抗使用产品。广告显性霸权是指广告对控制对象的信息接受和行为选择上的一种强迫,这种广告霸权是外在的,是通过观察就可以感受到的部分,它包括广告信息对受众感官的冲击,广告宣传对企业的压力和广告形式对其他媒介文化的制约。

广告信息对受众的强迫似乎并不总能成立,因为生活中并不缺少主动寻找广告的例子,查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听广播中的二手车信息,看电视上的节目报名征集广告。这些时候,我们是在主动寻觅和利用广告,这样的经历每个人都有,但是我们经历更多的是被广告所寻觅,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广告的追踪者,而是被广告追踪的对象。当然,激烈的竞争使市场的细分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区隔成了企业重要的营销策略,广告传播的大多数法则已不再适用于这种差异化营销,不同的产品都有自己的目标群体,并非所有的广告都要找到我们头上。广告信息与大众之间的冲突表面上看来已经解决,然而实质并非如此,这是因为一方面广告宣传的窄播化与产品本身的特殊性有关,如贵重饰品,高档服饰,名牌化妆品多选择面向白领阶层的杂志,但是这种产品的比例并不大,绝大多数产品是面向大众的普通消费品。产品宣传多选择大众化传媒。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媒介不断出现,其锁定的目标消费群的能力也日益提高,况且只要我们具备消费能力,总会有被划分到目标消费群体中的可能,广告主会凭借各种媒介穷追不舍,我们终究摆脱不了广告对感官的霸权。

广告信息对目标受众的感官霸权还不仅仅表现在广告的不请自来,还表现在广告信息诉求的霸气

十足上,如陕西二套播放的锄根胃舒宁,语速急语音大的广告语“治胃病,要除根,用锄根胃舒宁!”咄咄逼人,甚至这类广告在非黄金档的很多时候会连播三遍,带有明显的暴力色彩,使受众产生被强迫的心悸和由厌恶而生的愤怒。当然,愤怒是大众的权利,而广告商如何看待愤怒却是大众无法左右的,“由于公众对收音机上广告的喧闹、持久和频繁感到气愤,于是就做了仔细地测试,以判断广告在市场上的影响,结果发现,气愤具有很大的‘吸引注意力的力量’,在这方面,气愤的听众正是忠实的听众。因此,厌恶成了广告动态学的一条新原理,正如它成为美学的新原理一样。”这在脑白金广告上就是一大印证,脑白金广告在全国各个电视台投放,广告作品并称不上优秀,但它达到了广告目的,要送礼的群体,在购买物品时,第一个想到的是“送礼就送脑白金”,它对受众洗脑式的灌输了一种送礼思想,成功的打入其目标市场,获得巨大利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电视媒介的“地毯轰炸式”的广告投放方式,电视并不是没有任何作用,它至少让长期接受广告的受众记住广告产品的名称和主要功能,这在无形中强迫受众对其记忆。当受众在一种厌恶情绪下记住产品的名称,很容易产生抵抗使用产品的行为。

[3]

(二)媒介产品质量下降,致使受众社会价值观偏离主流

由于电视媒体对广告的过分依靠,导致媒介产品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受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使受众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偏离轨道。

从电视产生之日起,广告就如影随形,并成为电视台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我国,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人们开始意识到除了政治属性之外,电视还具有商品属性。观念的转变,使媒介开始向企业化经营过渡,媒介中广告部的地位也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广告成为媒介主要的收入来源并可以把握媒介的生死大权时,广告也就顺理成章地影响甚至控制了媒介产品。“电视台节目安排中布满了电视连续剧、比赛节目、情景喜剧或充斥暴力的成人节目,不管何种形式,许多节目都是可以预料的、重复的、缺少想象力的和全然单调无味的——这种文化产品是俗气的和平淡的,这些差劲的电视节目之所以能排斥好的电视节目,是因为这些差劲的电视节目为广告客户招来了大量受众。”如湖南卫视收视率较高的“超女”“快女”,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等栏目,都成功的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全民互动的**,收视率一下猛增,电视台也趁此在其中炒作,将其栏目明星变为全国明星甚至国际明星,而这也是现代受众所追捧和崇拜的,因此,媒介产品的制作考虑受众的接受心态和价值期待。但是我们主张的是通俗而不是庸俗,所谓庸俗,是迎合落后的观念和行为,而通俗则是小心谨慎地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那些庸俗低劣的节目无疑会降低人们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自身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对媒介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些一味奉迎娱乐需求的节目,首先将失去受众的顾盼,最终也必将失去广告客户的青睐。

[4]

另外,有些媒介为了拉拢广告客户,往往将公众的利益位置于不顾,以广告客户利益为依据进行栏目设置和内容选择。美国科学卫生委员会调查说:凡是纸烟广告收入超过全部收入5%的杂志、报纸,发表反对吸烟的文章就少得可怜,这是普通现象,几乎无一例外。我们不否认广告客户提供的大量资金对生产优秀的媒介产品的作用,但广告介入新闻机构后,很轻易使新闻机构丧失独立的品格,成为经济效益的奴,这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5]

(三)广告语的不严肃性影响话语再生

如今,广告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话语再生方式,进而影响主导文化。文化和语言相伴而生,一个社会的话语系统不但是特定文化的产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靠这套话语系统来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人们通过语言赋予这个世界以“意义”和“秩序”,我们在把握自己时代语言的同时也接受了这套话语所规定的社会秩序和文化模式。

话语系统对主导文化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语言对思维方式的影响上。这已经在心理学实验中得到证实。“你不仅可以思考你所说的,而且你必须思考你所说的,因为你根本不可能思考你说不出的东西。”一个社会的话语系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选择方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广告是商品经济和商品交换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告媒介花样翻新,广告传播形式日[6]新月异。尤其到20世纪上半叶,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诞生,突破了长期以来报纸对受众文化知识要求的局限,把大范围的人群变成自己的接受对象,从而使广告的影响更为深远。为了使更多的人接受这些广告,广告词作者还迅速地从发展神速的娱乐世界中吸取和使用新的术语和短语。他们经常将这些术语和短语与通俗文化中更为通用的语言相混合,与消费者所用的词语相混合。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广告语成了一种重要的话语再生方式。日本富士复印机公司1973年以1336名青年男女为对象,调查当年日本十大流行语的形成来源,结果发现,该年十种流行的口头语均来自广告。广告对儿童语言的影响更为明显,据说有些小孩学会说话以后的第一句话不是“爸爸”、“妈妈”,而是广告语。在我国也是如此,电视广告对受众的影响最为直接,现代社会的人们每天进门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打开电视,即使是一边做着手头的事情,一边还能听着电视里的声音,广告充斥着整个电视,简短押韵的广告语也便无形中在人们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如人们耳熟能详典型的“晶晶亮,透心凉”、“送礼就送脑白金”、“大宝,天天见”、“送长辈,黄金酒”等等。这些简短的语言不仅仅是朗朗上口的语句,也是对人们的无意识中消费意向的潜移默化的渗入,逐渐形成一种消费风气:送礼、品牌攀比、节假日消费等等,对年轻一代来说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这种风气成长:渴了累了喝红牛;旁氏美白,七天让你寻回自信;爽歪歪;看病人,送初元等,从而使年轻一代逐渐遗弃了传统的的那种简朴、吃苦精神。毋庸置疑,广告语已影响了话语再生方式,这与大众传媒普及和广告出现的频率有关,当广告语成为一个区域年轻人的权威话语时,就会对不了解这些话语的人产生一种压力,迫使他们去接受和了解这

些话语,以便跻身于“符号名流”之列而不被时代抛弃。更重要的是,人们在接受这些广告语的同时也接受了这些广告语负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最终“环境的广告化”必然导致主流文化的变异。同时,作为语言这种符号的“符号”之图像、音像、音乐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会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三、广告传播失范的应对措施

针对电视广告的失范现象,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2003年9月15日就颁发了《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暂行办法》对其进行制约,但《办法》出台仅仅是国家对广告行业的一个重视以及大众对法律的一个呼吁,并不能代表广告行业因此而规范起来。中国广告市场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仅是电视广告的失范,各个媒介广告都存在着严重的失范问题。就广告审查制度来说,目前仍采用广告经营单位集经营与审查于一体的管理体制,故虚假广告现象严重。同时,我国广告市场也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经营秩序颇为混乱,广告经营除了服务质量和工作业绩的竞争外,还夹杂着权利、关系、价格等方面的不公平的竞争,使得整个经营秩序混乱而又复杂。

除此以外,中国广告市场还存在不规范的操作、盲目的投资、广告法规的空缺、经营意识与经营机制的滞后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中国广告市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这些问题,有的是发展过程当中必然出现的现象,问题的解决也必然有一个时间过程,有待于整体经济环境的综合治理,有待于广告行业的综合治理,不能操之过急。但问题存在就应该正是,就应该积极加以研究,并尽快采取相应的对策逐步加以解决,这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本文对电视广告失范现象的分析属于对中国广告市场存在问题的部分探讨,这一现象是电视广告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根据个人见解提出几点规范措施:

[7]

(一)完善法律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1、弥补法律空缺,加大保障力度

社会的良性运行离开不了法律的协调管理,我国广告业起步较晚,《广告法》于1995年才正式实施,但是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已经出现很多《广告法》中没有清晰界定的违法广告,比如名人虚假广告、伪公益广告广告、网络广告、烟草广告等。法律的滞后使工商部门处理新型违法广告无法可依。法律内容模糊不利于操作。比如,《广告法》中规定,广告不得“违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是,并没有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一宽泛的内容做出明确的界定,这就给很多“擦边球广告”提供了法律的灰色地带。又比如,《广告法》规定,烟草企业不能做广告。但是,现在一些烟草企业假借公益文化发布广告,却没有受到惩罚。比如“白沙集团”在电视上播出的“鹤舞白沙,我心飞翔”广告就可以被视为是烟草企业的广告,但是此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方电视台都通行无阻,这不得不说明,广告失范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缺位,保障无力。法律制度的完善是首要因素。

2、严格行政审查,做到严谨把关

在我国广告审查中实行的是“双轨制”,即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和兽药等重要商品广告发布前必须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而一般商品或服务广告则仍由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审查,某些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的违法电视广告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无疑意味着行政审查这关的不严谨。其中原因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显然,原因为以下几点:广告审查人员广告素质低下,缺乏最基本的违法性鉴别能力;广告人员玩忽职守;甚至更为严重的是广告行政主管机构基于受贿等原因放纵违法广告的发布。因此,进一步加强电视广告的执法力度,切实做到执法必严是我们在电视广告管理法治进程中不可松懈的职责。另外,广告主自身对广告代理机构制作的广告没有进行认真的审查也是导致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法律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广告主有义务审查由他人代理制作发布的广告,但是在电视广告涉嫌违法时,受到最大损害的往往时广告主。广告主为维护自身利益也应该提高自己的广告审查的水平,防止问题的出现造成损失。

3、借鉴西方先进经验

西方的广告业比较注重法律的制定执行和广告业的自律,美国是世界上广告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于各种违法广告,美国联邦政府贸易委员会可根据《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实行处罚。除了政府管理以外还有许多行业管理组织,其中最有权威的就是全美广告评议委员会。欧盟同样也制定了《误导广告条令、》《无国界电视条令》等一些欧盟各国执行的条令来规范广告行为,而且欧洲各国都有各自的广告自律组织。法国对电视广告的控制比较严格,在三家国家电视中只有两家电视台允许发布广告,而且每天的广告时间不得超过24分钟。我国在广告业的法律,条例制定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来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广告管理条例的制定过程中可以根据我国自身的特点借鉴西方的一些先进经验。西方广告业的行业自律尤为值得学习,“广告自律”并不简单是广告客户或广告公司的自我约束,自律体制通常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关于广告内容的行为准则或指导原则;二是建立、审查和实施广告行为准则的程序。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基本要素才可以建立一个自立组织来为负责人的广告业主提供服务,打击不负责的违法分子。

(二)提高广告人的法制观念和道德素质

要适应广告业形势的发展,必须配备重组的具有高素质的广告管理人员。同时应当加强人才的培养,在职的广告管理人员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可以定期进行专业广告素养的深造培训。广告业可以说是知识和技术都具有较高要求的行业,因此广告人必须具备较高的素养,在不断特高自身广告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加强学习广告法律知识,提高管理政策水平,不至于创作与发布出大量的被受众予为“垃圾广告”的头衔。现代社会处于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注意力经济时代,“所谓注意力经济,是指以注意力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为基础,所形成的经济关系以及商业模式”,它是“信息经济和

知识经济的实现模式。”因此,在这一时代,对广告信息的要求不仅仅是大量的铺天盖地,而也需要知识体系的注入,这种双重因素都是对当今广告人的一种极高的要求。

[8]

(三)倡导以文明向上为导向的广告社会公德

广告是黑暗里的一盏明灯,这是最初人们对广告赋予的功能。而在当今一个呈爆炸式发展的社会,广告似乎抹煞了消费者的判断能力,究竟是产品的多样化还是广告的多样化?广告能否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指示?在漫天飞扬的广告信息中,消费者看不到一片明净的天空,而是面对众多的信息盲目失措。

医疗广告、化妆品广告、食品广告大量出现,映射出一个浮躁的社会,它们竭尽全力挖掘着人们不必要的需求,将消费者带上一条盲目消费的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极为需要一个文明向上的社会,虽然这并不是广告行业独有的职责,但是广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要倡导以文明向上为导向的广告社会公德。

广告是一种高度开放性的大众传播行为,在信息时代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生活要素。广告失范与广告行为同时存在,在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之下,在我国社会的高速转型时期,我们必须积极开展对于广告失范对策的研究,以期建立有更有秩序和效益的广告市场,从而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广告业。

第二篇:刍议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刍议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

坚持会计职业道德的核心地位是财务会计的内在要求,是以德治国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针对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 失范原因 应对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其主要内容有八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会计职业责任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现状

(一)职业道德意识薄弱

不少会计人员缺乏道德意识,对职业道德的理解非常模糊,对其具体要求更是一知半解。他们责任意识不强烈,消极对待会计工作,难以做到以身作则遵循会计法律法规及职业道德。由于这部分会计人员对工作的懈怠心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屡屡出现。

(二)盲目追求个人利益

相当一部分会计人员在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不是用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而是为了寻求一己私利,违背会计工作的客观公正原则,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有的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不仅损害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更损害了国家及集体的利益,带来极其严重的社会后果。

(三)业务水平较低

在当前的会计人员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会计准则及其处理方法不甚了解,在日常的业务处理中疲于应对,采取错误的记账方法,导致较多的会计记录都出现不合规的现象。他们将领导的旨意作为工作的标准,伪造账目,极大的损害了国家及投资者的利益。

二、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

(一)部分会计人员素质偏低,会计行业准入标准较低

会计工作本身的专业性强,需要专业人员开展会计工作。但是目前会计行业准入标准偏低,会计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对参考人员的要求较低,许多非专业人员都通过该项考试并参与到企业的会计工作中,但是他们对会计工作缺乏较细致的了解,在实际处理中难以把握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增加了会计记录的错误率。更有一些企业违规聘用没有通过资格认证的人员参与到企业的会计工作中,这就难以避免地造成了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认识的匮乏。

(二)职业道德教育与继续教育的缺失

我国会计教育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对职业道德的要求较低,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及继续教育中都没有对素质培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长期弱化职业道德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大背景下,会计从业人员也就放弃了对自身素质的提升。

(三)内外监管不到位

内部审计的设立旨在企业自我监督和审查,但是事实上内部审计机构通常由于在人员聘用、薪金发放等方面受单位管制而难以发挥独立审计作用,弱化了审计效益,无法进行事实有效的监督。

会计行业协会的监管是会计活动的重要监督力量,是会计信息真实公允的重要保障。但目前会计行业协会仍流于表面,不能真正在会计监管工作中发挥实际作用。同时,外部法定监管机制不到位,会计审计税法监督标准不一致也导致各部门监管活动的不协调,给会计人员的违法违规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解决措施

(一)加快法治建设步伐,完善法律法规,大力加强执法力度

法制建设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状,将职业道德规范加入会计法律法规中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尚待完善,需要法律强有力的执行力来加以辅助。面对部分道德要求在法律条文中缺失的现状,我国法律政策制定机构需要进一步规范会计规章政策,出具更多具体会计职业道德准则,提升有关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以保证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各企业需要对违法违纪行为必须给予强有力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强化会计人员职业素质,提升会计队伍的职业修养

在对会计专业在校学生的培养中,要把对职业道德的教育放在与专业技能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中,各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定期进行形式多样的教育,宣传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同时将对职业道德的评价纳入会计人员考核的内容中,促使其自觉自愿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建立强有力的内部监督机制,形成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

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企业健全运转的保障之一,各企业应建立实施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真正做到对会计人员有效监督管制,抑制会计造假的现象发生。政府及有关执法监督机构应真正从源头上遏制造假现象的发生,并呼吁并支持单位职工和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到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监督管制中去,提升会计监督工作的透明度。

岗位轮换制度是有组织有计划的按照既定期限,让职工轮换从事不同工作岗位的一种制度。会计工作本身存在一定特殊性,一个人若长期从事同一项会计工作极易给企业的资金安全带来隐患。因此,企业应建立会计岗位轮换制度,通过会计人员的相互监督制约降低会计人员舞弊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在职业技能及道德修养上相互促进,互通有无,从本质上完善企业财务工作,为其创造更多财富。

奖惩机制是组织对员工进行奖励或惩罚,以强化人事行政的制度。通过奖励与惩处的激励与控制的双重功能,可以提高职工积极性,培养是非观念。各企业应建立奖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加大对舞弊者的惩罚力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责任,并将其纳入考核制度。

四、结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的今天,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这是一项长期建设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以及会计人员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在建立各项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的同时,加大职业教育力度,从根本上提升会计人员素质,会计人员自身也应积极参与职业道德培训工作,为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李欣(1990.8.21-),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主要研究会计学方向。

参考文献:

[1]王燕.浅议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科教导刊,2011,(32).[2]胡朝举,林珊玉.会计职业道德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综合版,2011,(12).[3]王秀果.浅谈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问题及建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0).

第三篇: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的思考

摘要: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状况如何,直接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作为高学历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理应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存在的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与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人们相互交往日益频繁,社会公德在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保护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传奇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社会公德即公共生活准则,它是一个社会全体公民所公认的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与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也是社会成员为了调节社会公共生活关系所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种最基本的道德。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的素质如何,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形象,而且事关国家发展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他们的社会公德状况如何,可以说直接反映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作为高学历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理应成为遵守社会公德的模范,然而现实中大学生中存在的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已经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社会公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高校基础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高校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从近几年来的情况看,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德意识和道德整体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现代公德观念、公德意识、公共这游戏这一点真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并能在行为层面上有所实现。绝大多数学生在观念上认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认同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大意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的缺点和弱点。比如:公共卫生习惯差,随地吐痰,乱丢杂物,在课桌椅上乱涂和乱画现象比较严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就餐时任意插队,不满者吐脏话打架斗殴、偷窃等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考试作弊屡禁不止诚信意识淡薄,助学贷款久拖不还基础文明行为失范,不能尊老爱幼,乘坐公共汽车抢占座位、见到老师和长辈不予理睬,公共场合男女生谈恋爱时行为有失分寸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缺乏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差,享乐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不讲节俭,互相攀比,时有酗酒、抽烟等不良习惯浪费资源不注意节水节电肆意践踏草坪、破坏绿化不能爱护公共财产,图书失窃,教室、实验室、宿舍等公共场所财物损毁严重等。上述行为虽然不是大学生的主流,但它产生的消极影响令人忧虑,因为它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生活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新收稿日期2008一0229f作者简介余爱华(1977一),女,江苏东台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74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

二、导致大学生社会道德失范的主要因素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不断变化。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处在尚未最后形成阶段,较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但市场经济的一些消极观念,如个人利益至上、金钱万能、损人利己、惟利是图等,严重影响大学生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使得大学生价值取向向世俗化、功利化发展,社会公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大学生行为的约束力弱化。2.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公德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反映,是基础文明修养的重要内容,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去网游中社会公德是学校教育的应有内容。

但传统的学校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多数学校往往过多地关心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和得失,以此来评判学生素质的好坏以及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等重视不够,特别是对社会公德教育缺乏计划性、长期性,即使重视和加强了这方面的教育,多数学校也存在公德教育目标空泛、理想化,教育内容重理论、轻实践,公德教育过程抽象、空洞,学生中普遍缺乏道德实践,道德行为能力不强,进而造成道德愿望和道德行为相矛盾的现象。3.学生自身因素。作为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活跃、积极向上、富于想像力、勇于创新的特点,另一方面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思想上活跃与混乱、单纯与复杂、自强与脆弱、理性与盲目等相互矛盾的状态在他们身上同时存在。一些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得不到老师同学赏识等,加上对社会的某些弊端和不良风气不能够正确认识,使人生价值发生倾斜,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逐渐突出,厌倦、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也随之产生,很容易沾染打牌、抽烟、破坏公物等不良恶习,生活中消极处世、冷漠待人,造成道德观念淡漠。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矛盾、生活挫折、贫困等出现了多种心理问题,孤独、沉默、消极、冷漠,甚至性格扭曲,这也影响到了他们正确地待人处世,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公德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对策1.并q用“思政课”教学阵地,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思政课”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是自发实现的,需要“思政课”教师做大量的教育工作。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加以剖析并给与正面引导。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和强化社会公德意识,自觉抵制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

高校要重视社会公德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把社会公德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在教学的内容上,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待人礼貌、宽厚、诚实、守信、谦逊、恭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克己自制等优良传统。同时要努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时代精神来教育学生,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

在教育方式上,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避免硬性的说教。促使他们利用认识到的社会公德规范,运用到日常生活、学习中去,有意识地不断实践,使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受到抑制,高尚的思想、行为得到强化。2.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为人师表。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而且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者本身的道德形象如何,不仅影响学生,而且对教育起着强化或弱化作用。要求学生如何去做,自己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做好。教师的身教作用,表现在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榜样。

因此游戏,教师在平时必须注意自我修养,完善自我韵人格,加强身教意识,言谈举止做到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并在爱校爱班,关心集体、遵纪守法、遵守秩序、爱护公物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表率。这样,教师的身教就可以在学生心目中得到确立和认同,最终达到示范教育的目的。3.重视实践环节,加强社会公德日常行为的训练。

社会实践是学生以自己的知识服务社会、锻炼能力、增长才干的大课堂,也是学生了解社情民意、增强责任感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节假日与平常相结合,科技75社团与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相结合,勤工俭学与公益劳动相结合,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渠道,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学校可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科技咨询、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增强他们得到的需要,使学生在社会活动实践中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社会公德重在日常养成,道德修养必须以具体的、有形的载体为依托。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能培养人的集体意识,调节个人的行为新开传奇,改善人际关系,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活力。因此,应当把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要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投入,努力发掘校园文化底蕴,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结合社会公德教育要求,利用现代化设施、手段、校园传播媒体,加大社会公德教育宣传力度。一是要花大力气抓好校园、教室、宿舍、食堂的秩序管理和环境卫生,这些地方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道德养成实践的主要环境,养成教育只有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二是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以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作为社会公德日常良好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比如开展“告别陋习,做文明大学生”活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等,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对学生公德素质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作用。5.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德氛围。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并形成一定的思想道德观念,都要受到环境氛围的各种影响。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是搞好社会公德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生活中许多丑恶现象的大量存在和蔓延,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无疑会产生各种示范效应,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可见,大学生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整个社会的社会公德水准得以提升。首先,要充分发挥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76体的作用,以正面宣传为主,弘扬正气,为社会公德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其次,要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扬善惩恶的社会伦理机制,利用道德的约束力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是无形的然而又是非常有力量的,在人人讲道德讲礼貌的氛围中,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第三,要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在全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以此促进和保障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发展。如把社会公德劝戒、约束难以奏效的严重危害社会公共秩序的“缺德”行为,纳入法律法规调整范围,予以强制执行。6.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建设,坚持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齐抓共管、重在落实。

要求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习惯,还离不开严明的规章制度。纪律条例是高校社会公德教育的保障,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的同传奇时,一定要把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写进《大学生守则》、《宿舍管理条例》、《大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里,使学生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各个场所都时刻注意文明礼貌的习惯养成,一旦失范,也应根据相关条款进行相应的处理。社会公德的形成和发展是充满矛盾的过程。我们应坚持正面教育和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社会公德规范。另一方面,对违反社会公德规范者,应视具体情况给予必要的批评和处分。如果对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言行持放任自流的态度,学生就会觉得所犯错误并不严重,反而会助长错误思想行为的滋长。学校对德育工作在组织上有庞大的德育工作网络,如“思政课”主渠道、党政工团系统、班主任队伍等在内容上,有抓思想、抓纪律、抓文明规范等在形式上,有正面灌输、制度约束、奖惩结合、多管齐下。社会公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次成功和一劳永逸。而且,社会公德建设过程又具有反复性,只有反复不断地抓,才能长久地树立起学校的文明新风。

第四篇:大学生道德失范及矫正措施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大学生道德失范及矫正措施

姓名:卜佳琪

学号:11141207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班级:11计2S

大学生道德失范及矫正措施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人类最需要的努力,是在我们的行为中追求道德;我们内心的安定,甚至我们的生存都离不开道德。只有道德的行为才能给生命以美好和尊严。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表现在社会道德领域就是道德严重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势必影响到大学校园内的莘莘学子。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正日趋严重。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代大学生道德水平下降?除了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外,更关键的是当前大学生道德观的缺失。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失范,矫正措施

引言: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只有德才兼备,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部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出现了缺失,并且由此而引发的不良事件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小到大学生公交车上不让座位、该排队的不排队,大到打架、做二奶、杀人,都引起了社会的大讨论。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的很多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是不敢恭维的,也不能否认那些媒体的报道是真实的,其实只要你到校园里一走,你就会发现道德失范的行为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满地皆是”。但是这仅仅是少数的人,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这样,个别学生的道德水准是让人担忧的,但总体上来说,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思想较以前来说还是有所下降。一.什么是道德失范

道德失范的含义有很多,而大学生道德失范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现象。[1] 二.大学生频现道德失范现象案例

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社会上是高层知识分子的一面旗帜,是我们社会的精英,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都离不开大学生的努力与拼搏。大学生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人们将他们定位为“祖国的花朵、民族振兴的力量”。但是,或许是应了那句老话“不堪承受之重”,如今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人们评价大学生的诟病中最严重的一种。(1)诚信缺失

据《中国青年报》的一次调查统计表明,在校学生中未说过假话的平均只有6.2%,其中,幼儿园小朋友占84%,小学生占51.3%,中学生占20.1%,大学生占0.48%。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净洁无瑕。随着接触社会,童心受到社会的玷污,诚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匮乏,到大学阶段达到了不诚实的最低点。

山西大学一位辅导员说,一名2010年入校的学生为申请贫困生名额,谎称父母双亡。因时间紧迫,辅导员未来得及核实就将该生认定为贫困生。不久这名学生请假,称父亲生病住院,老师追问他所谓的“孤儿”身份,他才实话实说。

“有些同学是非观、价值观淡漠,社会不良风气在校园里也明显增多。”山西某高校一名学生说,计算机、英语等各类等级考试作弊行为已屡见不鲜;评优、选干和贫困生评选中,有些学生弄虚作假欺骗组织,有的甚至让家长出面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

(2)被推三阻四的隔离宿舍

曾被评为山西省高校十佳的某高校张老师深感对一些“90”后学生束手无策。甲流传播高峰时,部分“90”后学生对隔离宿舍安排一事群起抵制,令他至今仍感愤愤。

2009年甲流传播高峰期学校发烧病例较多,由于学校医院容量不足,校方决定每个学院的每个年级设一个隔离宿舍,以集中发烧学生,避免交叉传染。

这件原本简单、在以往大学生看来“义不容辞”的事,在“90”后大学生们身上落实起来却格外艰难。“80”后为主的三四年级积极响应,“90”后学生们则推三阻四。

“质问不是问题,但大学生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平日里和蔼的张老师不由得火冒三丈,因时间紧迫,他强制执行。

难题并未结束。隔离宿舍内未发烧的3名学生不愿搬离,张老师再三劝说才搬走;之后,接收这3人的宿舍又纷纷抗议,拒收来自发烧宿舍的同学。

“这次事件折射出一些‘90’后大学生自私、集体观念差等问题。”张老师说。(3)马加爵事件

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6幢317号宿舍发现4具男性尸体,经查死者是该校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的4名学生,唐学礼、杨开红、邵瑞杰和龚博。云南省公安厅和昆明市公安局在之后的现场勘查和调查访问后认定,4人的同学马加爵有重大作案嫌疑。而此时马加爵已失踪数天。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出生,今年不到23岁,杀人手段却极其残忍。警方发现尸体死亡原因都为脑部钝器击打所致。

2月24日,公安部发出A级通缉令,3月1日又向社会公开发布了通缉令,悬赏20万,查缉马加爵。此后,曾有10来个“疑似”马加爵,经指纹指认或DNA测试后被否定。

据介绍,马加爵平时爱踢足球和打篮球。四个死者中,除龚博住在另一幢楼外,马加爵和唐学礼、杨开红同住第6宿舍楼317房间,邵瑞杰则住在隔壁的316室。五个人同级,常在一起打球。据同学说,马加爵生性比较粗暴。平时打球,只要有人踢不好或无意间踢到他身上,他便会动怒,有时甚至翻脸骂人。马加爵有几个广西老乡以前常来找他玩,后来渐渐不来了。还有同学回忆,马加爵以前经过316室,只要听到里面的音乐声大一点就会破口大骂。有一次同宿舍的一位同学动了马的东西,马发现后便一直记恨在心,从此不再理睬该同学。同学都说他性格孤僻,不太好处。

广西当地媒体记者案发后曾到马加爵的家中———广西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一队12号。马加爵的父亲马建夫年已六旬,母亲则因病重卧床多日。自从马加爵涉嫌云南大学4人被杀案后,其家人一直心神不宁。该媒体记者在马加爵母亲做衣服的桌子上发现了一叠近期的报纸,或许是翻阅过多的缘故,报纸已经破旧。马加爵的母亲提起儿子,只说了句“我现在只想对儿子说一句话,就是希望他能早日自首。” 4名被害学生多为贫苦农村家庭的孩子,事发后,家人悲痛欲绝。在警方和校方安排下,4人的家属到云南大学处理后事。(4)女大学生做二奶

二奶,小三,情人,这些名词现在是大家耳熟能懂了。每个时代都会弄潮翻新,词语也是一样,不间断的总会蹦出几个来,弹弹你的神经,乱乱你的思维。每个新词的出现,后面必然会有相对应的方程式来求证。正所谓有因必有果,相互是牵系着的。

目前,就大学生来说,有很大一部分人群都喜欢去当二奶,做情人,更愿意做小三。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社会进步太快了,还是人心在慢慢堕落了?

大学生做二奶很普遍,北京某知名艺术高校的飘飘同学介绍说,她们学校这种现象已经很普遍了,她身边就有10几个去当二奶的,不过现在她们都过得很惨,被抛弃了。同样,北京另外一所某高校的萍萍同学也介绍说,我身边也有几个同学,有的是没毕业就当二奶,有的是毕业后工作不到半个月就去当二奶的。

二.道德失范现象原因分析

(1)从根本上讲知行矛盾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导致的人的认识的多元化,不同的世界人生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影响的结果。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多元的社会,在社会中存在不同道德认识,相互间联系日益增强,必然产生不同的道德行为,这是知行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2)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是相当重要的,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生理能力,外表看来已经是男人或女人了,但是心理还不够健全,大学生自控能力差,道德意志不坚强。在受到社会种种诱惑,腐朽落后思想面前无法保持足够的理智,易于冲动产生各种道德行为。

(3)家庭学校的教育对大学生的知行矛盾产生也是非常大的影响,家庭是教育最初的场所,俗话说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持久深远的。不少家长教育说的和做的不一样,无法使学生信服,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脱离,一方面是传统的学校教育观念注重知识的识记,不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到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在现实中很少有得到实践的机会。给学生一种学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学习只是升学的工具。给学生形成了一种学校学到的东西只是理论上的大道理错觉,真正的实际生活中可以不管不问。按照自己需要行事个人主义。

(4)道德发展的相对滞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变化面前人们产生了不安,不仅有人们对未来变化的无知产生的,也有些是对一些传统文化由于社会发展巨大变化与人们的需要不相适应。比如说人们对婚姻观念的传统认识是夫妻白头偕老,婚前性行为传统道德不容得,而随着的大学生性成熟,有这方面的需要,要求有婚前性行为。而传统的道德观念无法解决这一矛盾,也就是传统道德与现代人得生活方式有冲突,传统道德没有与时俱进,发展相对滞后。

四.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分析

(一)道德失范问题经济基础上的解决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解决要实现既包括实现社会财富分配上的公平,大学生基本上很少收入谈不上收入的公平,这里主要说的是指,大学生的家庭收入的公平。俗话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物质基础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

1.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要大力发展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满足广大人们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人们生活提供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

2.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应该继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挥作用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注重国家宏观调控,发挥国家财政的作用,初次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形成良好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

3.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规范化,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统一管理和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与监督等问题。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

4.从大学生角度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多种形式就业为大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保障,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安全感,帮助解决大学生物质基础问题。

(二)大学生道德认识培养

大学生道德认识是社会是一种知识,一种技能,来源有两种,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所以大致有两种道德认识培养途径。

1.从具体实践角度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道德实践中获得道德知识和加深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比如:参加社团活动,大学生下乡等活动。

2.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应该积极的指导学生进行道德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的理解道德,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通过道德行为体验,更好的理解道德认识。

(三)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育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同时普通心理学课程中还认为:“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2]所以要注重满足学生的社会需要。

1.加强家庭情感教育

使每个学生在爱心的关怀下成长,在生活中让学生明白父母的爱心,教育学生要多为别人考虑,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关注他人,关爱生命。热爱生活,多进行换位思考,让学生明白,自己和别人一样重要,引导学生与他人相处,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加深对道德情感的理解。

2.在学校教育中加强道德教育

(1)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在教育的同时应加强道德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课堂为主阵地激发大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中通过以理服人以理孕情的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在课堂中根据不同德育教学内容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能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感情,在课堂中通过情境教学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诱发大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

(2)以活动为主要方式强化道德情感体验,实践活动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强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3)以教育者高尚的情感人格感化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加强情感的沟通,敏感发现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问题,用开放的教育理念教育大学生。

(四)道德意志的培养 1.学校教育方面

用理想信念来引导他们,用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关于人的价值理论来影响他们,使学生明白做事的目的,让他们不会迷茫。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课选老师,教师在教学应该多联系实际,在班级管理方面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把体育教育放到重要的地位。改变不合理的升学制度,高考不能只考知识的多少及运用,鼓励高校自主招生。

2.家庭方面

从小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不要溺爱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自立意识,多参加社会实践,个人的意志培养要从小事做起,每一个要克服的障碍,都离不开意志努力,面对着所执行的每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靠的是内心的力量。事实上,意志力并非是生来就有或者不可能改变的,而是一种能够培养和发展的技能。我们可以通过正确制定计划明确计划的目标,目标要合理不要过高。计划定完了关键也在于执行,为了让执行起来更有动力,更容易完成,要注意计划要前紧后松,先难后易,订计划的时候都是最有动力的时候,俗称三分钟热乎气儿。计划分阶段进行,一个长达一个月的计划,分成四周进行,每周分别地明确任务和明确目标,非常便于检查进度,阶段数以三至五个为宜计划要有修改和弥补的余地。并且这个余地不能影响计划整体的实现进度,如果你时间紧,就要自己加把劲,把计划订得更紧一点,好歹的留一点时间在最后一两天,复习完了还能看看有没有什么遗漏。工作更是如此,要有了解全局的能力。去主动的做事情不要懒惰,要尽量的能今天做的不要拖到明天。不要把做事看成痛苦的事情,其实它是人的需要。首先,下决心去做事情,做事要有动力,不仅仅是人的需要方面的,而且要意志的努力才可以实现。其次,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要有实际的行动来证明,不能老说空话。[3]再次,情感体验,要从自己的行动,自己的感悟中发现自己取得的成果,及时给自己心理暗示,让自己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自我效能感。

(五)良好道德行为培养

道德行为是道德的最终的体现形式,是道德的关键,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及对道德的评价是依靠道德行为产生的效果来认识和评价的。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是道德最终环节,但是道德行为的产生是道德其他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包括道德知情意。还有道德外部制约因素。

1.从制度方面推进道德法制化

我们知道道德是没有国家强制力保证的,靠的是人们的舆论约束,信念的约束,而人的需要如果超过社会能提供的需要量,有些人可能为了生存不顾道德约束,因而光有信念和舆论约束是不够的,使道德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是必不可少,也就是道德法制化。比如在我们学校周围的网吧里乱吸烟大学生非常多,严重影响了自己和其他人的身体健康,大学生都明白不应该。我也曾经试过制止,一般他们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他们不会停止,问原因他们会说别人也在吸是的大家都在吸,于是我也就沉默了,是的大家都在吸烟,我能说服谁呢,他们形成了一定违背道德的力量,单个人已经无能为力了,这个时候要靠什么,只有国家法律国家强制力,要有强力的制度保障。把具体的不道德行为纳入法律制约之下,使其受国家强制力的约束。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自2011年1月起,中国内地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它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这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提出的目标。[4]相关的法律出台中,比如,三审通过的《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办公室、会议室、礼堂、公共走廊、电梯以及本单位的餐厅、咖啡厅”也明确为禁烟范围”。[5]

2.个人信念上要求树立高尚道德观念,促进观念向信念转化(1)树立高尚的道德观念

道德是具有崇高性的,这种崇高性指的是道德的对于人们的有用性而言的,道德本身只是一个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工具,本身不是说好的或者是坏的,关键在于人们怎么用它,它的使用价值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的就是高尚的道德,不满足的就是不道德的,或道德失范。下面是一些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的普遍的道德,对大学生道德失范有一定帮助,尊重生命生命存在是人们的第一需要,即安全的需要,只有大家生命安全又保证了才有可能进行更加进步的需要;不恶意伤害道德的这一原则是处理与人,人与社会最重要的原则,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我们的存在不能去否定别人的存在,要尊重别人的存在,要尊重他人的利益。不恶意伤害不是说不伤害,人们为了生存,生存资料是有限的,你的获得必然会伤害他人获得,因此伤害要有原则。就是不恶意伤害他人,一般的说来就是明知道这样会伤害她人,就不要这样做,古语:“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共同发展发展是人的重要需要,大家在竞争中和谐发展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这些原则要通过道德内化作用,转化为道德信念。

(2)促进观念向信念转化

上述的道德观念虽好,但是要不能转化为道德信念,其效用就会大打折扣。实现道德观念向道德信念转化要重视道德的内化作用,把道德观念内化为我们的信念,把上述的道德观念转化道德信念,从而指导我们的道德行为。道德内化要在日常行为中树立良好的榜样模仿学习,和通过认知加工,角色扮演,认同自居和自我强化等方式实现。

3.从学校家庭教育的角度分析(1)加强道德的制度建设

道德作为人于人之间的规范,本身道德形成靠的是道德社会约束力,也就是每个人保护自己的力量,集中起来就是社会的力量,这种力量本身是没有的,他是依赖于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不可避免的和其他人产生冲突,冲突的避免靠的就是大家都放弃一定利益,形成一定规则,避免他人伤害。道德行为的形成离不开校规校纪及家规等规则的影响,形成良好的校规校纪及家规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应该注重校规校纪的制定和执行,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注重道德外化作用。

(2)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不需要外在监督和意志努力既可自动实现的道德行为。它可使道德行为经常化、巩固化和自动化,因此它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标志,是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的基础上养成的。

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实践中教给学生学生合理的道德行为方式,使学生懂得在什么场合应该怎样去做;第二,坚持长期的练习与实践,不怕行为出现反复;第三,为学生创设良好行为情境,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第四,可采用一些具体方法如活动替代法、铭记警句等办法来巩固好的行为习惯;第五,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树立对良好道德行为形成有重要意义,对学生道德行为行为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引导学生。

五﹑总结

总之,在大学生泛滥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不良思想的影响,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从而提升自己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来迎接更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文.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探析[J].江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28卷(第2期).14-16.[2]潘宗秋.大学生日常行为道德自律及相关情境研究[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09年,第4卷(第2期).23-26.[3] 史玉玲.道德发展认知理论对当前学生道德发展中知行矛盾冲突解决策略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77-80.[4]李建华.道德情感培育的个体之维[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1卷(第5期).1-8.[5] 贾乐芳.当代青年的道德失范与重构[J].北方经贸,2009年,第7期.139-140.

第五篇:当下大学生毕业季行为失范的分析与对策0.

当下大学生毕业季行为失范的分析与对策

又到了毕业生离校之际,部分高校或多或少会出现毕业生不文明行为,如酗酒、破坏学校公物、寻衅滋事,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等恶性事件,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影响非毕业班学生正常的生活作息和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文明离校教育,从根本上消除毕业生离校前的不文明行为,确保毕业生顺利离开学校,既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毕业生的离校失范行为的心态分析

(一)失落感普遍存在

毕业在即,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虽然大学生活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但其中不免有些伤感和失落,或感慨自己在大学里没有充分的利用好时间,以致理想与现实严重脱节,或感慨自己感情生活不丰富,不完美,或者眼前就业,考研不如意,于是一些毕业生在心理上无法承受,感觉“大学没意思”、“生活没意思”,因此出现低迷和失落的情绪,其行为极易出现失范,有的“借酒浇愁”,有的“小赌怡情”,更有甚者,用暴力发泄,砸东西、打架斗殴。

(二)现实角色定位模糊

大学毕业了,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意味着十几年的学生时代的结束。他们都要步入社会了。告别过去,投入社会,对每一位毕业生来说,多少有些兴奋和紧张。一方面,毕业生因为自己在大学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而谋得自己比较满意的职位而兴奋,另一方面又以激动紧张的心情期盼社会工作的成功。这样,他们不免在学生与职业两个角色之间摇摆。他们虽然没有从大学生这一角色完成社会人角色的转变,但往往在学校里以社会职业人自居,因此对现实中扮演的角色产生了一定的模糊,主观上不再考虑学校规范,导致行为失范。

(三)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

众所周知,各个大学都会有自己的校规校纪,大学生在校期间难免会觉得有束缚感,大学三年或是四年下来,逆反情绪被累积;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不佳可能在宿舍和班里生活得不是很如意;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可能工作尚未敲定,恋爱失败,感到前途渺茫,各种情绪的累积,在毕业离校这个情绪敏感期极易爆发,导致违反校规校纪、对抗管理人员等不良行为的频发。

(四)存在严重的补偿心理

有些毕业生因为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较差,经过多次补考才取得毕业资格,或因在校期间违反了校规校纪而受到学校的处分,心理上有怨恨情绪;或因为在大学学习期间各方面表现都很一般,因而从未引起过大家的关注;或因为人际沟通能力较差,同学关系不和睦;或因为毕业前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自己认为就业前景渺茫,以上种种原因导致这些毕业生心理失衡,自尊心受损,从而降低自我评价,滋生自卑心理。因此在毕业离校之际他们想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期许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补偿。一部分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文化活动和积极的帮助老师同学做事情而重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关注,这些属于补偿心理的积极表现。另一方面,有一部分同学矫枉过正,对自己的毕业鉴定和各种奖惩看的过重,他们一改过去的循规蹈矩的形象,以极其夸张的行为引起他人注意。更有甚者,极少数的毕业生故意损毁公共财物,冲撞管理人员和老师以泄私愤,这些就是补偿过度,导致的补偿心理出现的消极表现。

(五)追求感情的满足

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成熟,然而性心理却不太成熟。两性之事,是大学生的神往之事。在毕业生中这个问题表现的比较突出,男女同宿的现象比较严重。究其原因:其一是对感情发展的不可把握造成的。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调查显示,40.6%的毕业生有恋爱关系的朋友,其中,只有32.6%的人能在毕业后走在一起,有59.6%的人正在为走在一起而努力,7.8%的人则没有可能走在一起,即恋爱中的毕业生有67.4%的情感问题是不可把握的,这就造成他们在情感上的焦虑和困惑,用可把握的行为来对待现实的不可把握,来满足自己的感情需要。其二是离别的伤感。对未来不可知和眼前的离别,使有些毕业生在情感上认为一切都将要失去了,只有抓住最后共度的时光,才能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由此整天在一起,同宿现象就容易发生。

(六)行为从众严重

行为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之中常常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在知觉、判断、情绪、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相一致的现象。当个体在受到的压力大,焦虑情绪越重时,从众心态就越明显。毕业生的失范行为也表现了从众倾向。在毕业生离校之际,当第一个人失范行为发生时,它往往有明确的原因。在他的示范和行为暗示下,其他人也会受其影响,效仿他的行为。在毕业离校这一敏感时刻,毕业生心态不稳,不易把握好自己的情绪,稍微受个别人的失范行为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毕业生漠视学校的规范认同,群体失范行为的发生。

二、学校管理工作的失误与失效

毕业生离校前夕的种种失范行为的发生,与毕业生离校之际的种种敏感心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我们也看到学校的管理工作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是导致毕业生失范行为发生的潜在因素。

(一)高校管理工作的松懈

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管理上几乎都奉行前紧后松的原则,大学生刚刚入学时,一般管理比较严格,学生也比较遵守学生规则。当大学生进入大三以后,老师一般会认为学生已经比较成熟,对学生的管理相对放松,更倾向于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教学计划的安排也是这样,大学期间的大部分课程都放在了大一大二,毕业班一般第一学期还会有为数不多的课程,第二学期基本不再有课程安排。在毕业论文或者是毕业设计过程中,许多学校都采取了“放羊式”的管理方法,规定好交论文的时间,其余由学生自己支配、安排,论文指导老师往往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做简单指导。另一方面,进入毕业班以后,老师在考勤、试卷难度、试卷批改中都会不同程度的降低要求,以免影响学生的正常毕业。最后,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对毕业生往往采取特殊对待,包括宿舍管理、文明行为和违规违纪的处理中,都会适当放宽标准。而我们看到即使学校领导很重视毕业生的离校工作,每年都出台文件,下发通知,然而基层的管理人员在工作意识,工作态度上表现放松,从而导致离校工作的失效,而目前大多数的毕业生在自觉性和自律性上的表现都令人堪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放松管理,那么,毕业生的行为处于一种相对失控的状态就在意料之中了。

(二)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心理负担过重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正处在深化改革的时期,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压力过大,这些客观的原因容易导致毕业生将工作难找的责任推卸到学校的就业管理工作上,给学校的就业工作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加之,各高校的就业工作都处于一个不太完善的阶段,因此,学校在就业推荐,就业手续办理等就业保障方面的措施就难免会黔驴技穷,这极易引起毕业生的不满。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即将离校前还尚未找到满意的工作,从心理上会觉得自己前途渺茫,无依无靠,一些贫困生可能还要面对家庭的生存困境,心理压力过大。这时,如果学校在这些问题上采取简单处理的方法,就会成为导火索,点燃毕业生心中的不满之火,将矛盾激化,做出一些失范行为。

三、毕业生离校失范行为的预防与对策

(一)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中国的素质教育已经开展了很多年,从幼儿园到大学,处处都在讲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而且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并没有根本的改变,所以,实际上在学生的骨子里很多人都认为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甚至把个人的优秀与否定位在成绩上,因此忽视了其他能力的发展。毕业生在离校前的迷茫,工作不如意,其根源也在此处。因此,高校教育要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真正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努力调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正常的文化课之外开设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在总学分中的比重,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上学期间多与社会接触,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二)采取多方面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自制力。

高校管理的成败与否,与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息息相关。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大多数的行为—学习、生活、感情等等更多的要靠自己来完成,而不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下进行,因此大学生自制力的提高对于高校学生管理至关重要。有些高校仅仅在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上下功夫,却往往把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给忽视了,使大学生的自尊、自主、自爱、自律意识不能发挥积极主动作用,反而容易激发大学生对校规校纪的逆反情绪。大学生在校期间总是被动遵守校规校纪,这样长期以往就会滋生对老师、校领导等管理者的敌对情绪,不正当的情绪发泄就会频频发生。因此,改变现有的管理办法成为当务之急,把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灵活的管理办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主动遵守校规校纪,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学校对于行政管理效能的水平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和潜力,在处理毕业生离校的问题时,明确学校各个部门、各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能和工作目标,采取下级组织对上级组织负责的制度,自下而上的抓好毕业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全校各部门齐心合作,齐抓共管,才能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三)加强学校高层领导和中层干部与毕业生的对话

毕业之前,校领导和相关中层领导干部可以加强与毕业生的对话交流,可以深入宿舍,食堂,班级与毕业生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切实了解毕业生的实际困难,真实想法,认真倾听毕业生的心生,了解他们的愿望以及他们对学校管理制度和长远发展的建议。这样不仅可以了解毕业生的真实想法,同时也能让毕业生从心理上得到安慰,并且把闷在心里的一些不良情绪宣泄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增进毕业生与母校的感情,让他们感到自己在被学校关注和关心,这样一来,毕业生的不良情绪就会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将会是自己对母校的眷恋之情。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调整毕业生的身心状态

大学生在毕业前因为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身心难免会感到疲惫,心态一般会比较复杂,或是情绪低落,或是感叹命运不公,或是愤然不平„„情感上存在易爆发、易走极端的特点,处于心理动荡期和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学校针对毕业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仅可以缓解他们的紧张、低落情绪,转移他们的情感注意力,同时,一些有特长的毕业生还可借机展示自己的才华,重塑自己的形象;而且,这些文体活动还可以增进师生、同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毕业生能获得情感的交流和共鸣。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毕业生的失落感、补偿心理和逆反心理。

(五)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制度

毕业生在离校之际,心理问题凸显,如果处理不好,将导致毕业生行为失范的发生。高校心理咨询制度的建立完善就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展开服务,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与咨询,建立起学生心理档案。这样一方面可以发现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为心理咨询提供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使辅导员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依据。这样,在毕业前夕,根据已掌握的毕业生的心理资料,辅导员可以有针对的对个别学生采取心理咨询的服务,帮助其心理减压和心理疏导,避免其因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失范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预防的效果。

总之,学校应高度重视离校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和特点,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予以疏导,控制,从而减少失范行为的发生。

下载当下电视广告传播失范现象及其应对措施(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下电视广告传播失范现象及其应对措施(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