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洛杉矶留学生凌辱案: 在中国没所谓在美国是重罪
洛杉矶留学生凌辱案: 在中国没所谓,在美国是重罪!
近日,一则中国小留学生在美绑架、欺辱同胞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以“大姐大”、18岁的翟某为首的多名中国高中留学生绑架了两名同样来自中国的少女,拳打脚踢,甚至拿烟头烫一名女生的乳头。令人发指的行为让“大姐大”和同伙面临多项重罪指控。而翟某从未想过竟然闯了一个可能“终身监禁”的大祸,认为这要是在国内,顶多被教训一顿。真是这样吗?
极尽侮辱之能的校园欺负在美国加州是重罪
侮辱同胞“一时爽”,面对牢房难嚣张
这些小留学生都干什么了呢?美国《侨报》报道,受害者之一的刘某出庭作证时表示,对她的残暴罪行包括扒光衣服、用烟头烫伤乳头,用打火机点燃头发、强迫她趴在地上吃沙子、剃掉她的头发逼她吃掉等。主犯翟某直到4月14日出庭还没弄清自己所犯罪行的严重性。在她看来这不过是在中国校园司空见惯的学生恶作剧或打群架之类的小事,充其量被校长发现后训斥一顿,顶多是记过,连开除学籍都轮不到,更谈不上被警方逮捕,还要坐牢,甚至“终身监禁”。可事实是,“大姐大”和同伴不仅摊上事儿了,还是个大事情,看下图:
这张截图来自审理该案的美国洛杉矶高院网站,显示“大姐大”翟某面临着6项刑事罪名指控。它们分别是:一项折磨罪、三项绑架罪和两项殴打罪,前四项皆是重罪,尤以折磨罪最为凶猛,该刑罚最高能够判到“终身监禁”。翟某和另外两位成年犯刚满18岁,本案中还有未成年人参与,法官会先裁定这些15—18岁的学生走成人程序还是少年犯罪程序,再做相应处理,即使未成年也一样会被处罚。总之,每一个人都面临严厉惩罚,吓得共同犯案的12人中,3人逃回中国。
同样傻掉的还有开车望风的同伙和第一次赶上折磨罪的律师
本案中男学生张某引人注意,他没有亲自动手欺负,可“大姐大”面临的6项罪名他也一个没落下。张某是“大姐大”的男友,事发当日,他负责开车,在女生动手的时候,在旁望风看热闹。然而,根据加州的法律,他也是共犯。
傻了的不止中国人,也有美国人。《世界日报》报道,犯罪嫌疑人杨某的代理律师Rayford Fountai说,折磨罪在美国十分罕见,他执业30多年来,这是代理的第一起。可见在美国加州的法律体系中,这些学生的欺凌手段非常残忍。
中国有许多更为严重的校园侮辱事件,施暴人连行政拘留都不用
近3个半月,媒体公开报道了17起校园侮辱事件,手段之残忍,远超留学生“大姐大”
震惊过后,“大姐大”非常不服气,在庭上公然表达对原告证词的各种不屑和不满,引来法官训斥。翟某在法庭表现非常不好
那么到底在中国国内是不是如“大姐大”说的那样,不算个事儿呢?无奈国内校园欺凌的一手研究数据不多,更不提专门针对严重侮辱性质欺凌的研究了。为了得到答案,我们搜集了从今年3月(即“大姐大”案发的那个月)到6月14日期间发生或曝光的、媒体公开报道的严重校园侮辱事件。选取的标准是:1.双方当事人均以在校学生为主,排除社会青年、辍学少年;2.欺凌事件必须是带有严重人格侮辱性的,排除普通的打架斗殴、学生意气之争。结果,在这么严格的标准下,竟然有17起事件浮出水面。许多案例侮辱手段之残忍,让人瞠目结舌。下图是3—4月份的详细列表:
可以看出有的凌辱已经到了受害学生完全无法忍受的地步,以编号3事件为例,男生长期受欺负,最后去上厕所也遭遇围观取笑,受不了的他万念俱灰跳下楼去,好在捡回了一条命,大家才能够从口述中知道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罪。来到5月,校园侮辱事件有增无减,需要说明的是,报道往往是有滞后性的,6月目前只有一起,不代表6月减少了。5月到现在的情况如下图:
看谁长得丑就打谁、殴打至耳膜穿孔、扒光受害女生并拍多张暴露隐私部位的照片……桩桩件件都太疯狂了。这些案例中,中学生是绝对主力,很难想象十几岁的孩子会有这般“恶毒”。还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极端案例中,绝大多数的施暴者和受害人都是女生。一般人认为男孩比较淘气,爱打架,女生被欺负后也往往隐忍,家长也容易粗心大意。可事实是“大姐大”们不遑多让,并且,动不动拍裸照和视频的手段令受害者恐惧之至。
编号10案例中的被侮辱女生,看到这样的图片,还能对校园侮辱无动于衷吗?
也许有人说,校园欺凌很难避免,美国也好,日本也好,都非常严重,所以不必焦虑。看完上面的统计图表还会坚持吗?事实上,普通欺凌和严重侮辱性质的欺凌是有区别的。一般而言,处于优势地位的孩子(比如是一个小团伙的中心),容易欺负弱势的孩子(比如刚转学来的新人)。如致力于家庭和儿童心理研究的美国畅销书作家迈克·汤普森的观察:“处在中间”的孩子大约占60%,他们追寻“小霸王”,大约20%的孩子是“牺牲者”,缺乏交朋友的社交技能,常常被排斥。可一般的欺凌也就是言语,严重侮辱人格和身体的欺凌还是极为少见的。以美国为例,媒体报道中常常称美国是校园欺凌盛行的国家,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从2005年开始做校园欺凌调查,最近一次结果是2013年,有21.5%的12岁到18岁受调查者称自己被欺负过。然而,细究起来,13.6%是言语欺凌,13.2%是被传流言蜚语,推搡等肢体欺凌仅占6%。
中国的校园欺凌研究起步非常晚,几乎没有整体研究,也缺乏统计工具。可是,不去研究发现,不等于能视而不见。三个半月有17起严重侮辱事件,说触目惊心不为过。
再进一步分析会发现,施暴者确实极容易逃脱惩罚
继续对这17起事件深入分析,会发现“大姐大”的“委屈之言”真是有据可依。先来看下图:
这17起严重侮辱事件中,一半都在教育机构内部解决掉了。甚至编号7事件,当地媒体稿件(很可能是学校给媒体的自吹通稿)还称学校“艺术处理,避免对学生的二次伤害”,“学校淡然面对学生的吵架和打架,既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又为老师智慧处理预留了空间。”乍一看,还以为发生了好事情。
即使事情闹到了公安机关,也束手无策居多。施暴人大部分是16岁以下的孩子,别说追究刑事责任,就算是治安处罚,也基本是没有的,因为按照相关法律,“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都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所以,不是公安机关执法不严的问题,而是对待这类型的事件,着实没有太好的办法。
即使是16岁以上的学生用极其恶劣的手段欺凌同侪,也依然没有太严重的后果。下面这张图里是去年山西吴起中学欺凌事件的一位受害者:
躺在床上的姑娘和其他四名女生一起经历了一场噩梦,同校高二六名女生拿着刀子逼这些女孩去“卖处”赚钱,最可恶的是,她们竟然用啤酒瓶塞受害者的下体。六名施暴人中,有五个是16岁以上。她们因“强制侮辱妇女罪”这个多为“色狼”准备的罪名而受到刑罚。统统判缓刑。而那些被严重伤害的女孩,活在巨大的心理阴影中。如此比起来,那位留学生“大姐大”还真是“冤枉”了,望风的男生简直“冤”到太平洋。
对于严重侮辱性的校园欺凌,再不开刀严惩就晚了
麻木是纵容犯罪,荼毒花朵
针对校园欺凌,有很多措施可以借鉴,也许需要耐心,构建反校园欺凌法律体系。然而,看过一桩桩一件件严重校园侮辱事件之后,起码应该形成一个共识——针对严重侮辱性质的校园欺凌,必须有所为了。以上17起事件,很多都是因为施暴者上传视频、照片“炫耀”,激起网络民愤,才曝光。令人沮丧的是,即便影响那么大,最终也能不了了之。但是,对于严重校园欺凌的麻木,是纵容,是犯罪。编号11发生在山东兰陵的那起校园欺凌事件,“大姐大”们正是在模仿网络视频,觉得很“酷”。对作恶者和潜在施暴者,难道不需要震慑吗?而那些受害者,往往绝望而战栗,难道不需要给他们“撑腰”做主吗?
美国官方反校园欺凌网站,整个防控体系很完善了
该行动了!现有的少年司法体系,是大有问题的。多数的犯罪违法少年,法律只要求他们的父母严加管教,问题是孩子的“暴戾”很多时候正是拙劣的家庭教育产物。不管是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还是构建未成年人犯罪矫正制度,都是当下急切的。而校园欺凌往往是共同犯罪,学习美国的做法对帮凶们也加以责罚是应当的。当然,那些失职的教育机构和人员也该得到严厉的惩罚。值得借鉴的经验一箩筐,就看决心了。
结语
有人说中国的法律教育不了这帮“无法无天”的“小霸王”,所幸美国法律帮忙了。可中国国内还有那么多更恶劣的校园侮辱,还得靠本国法律来。这时候,只能呼吁、呼吁、再呼吁,中国的法律什么时候能够对校园侮辱行为有所作为?经典视频:【解密档案】罗斯福的原子弹梦 绝密“曼哈顿”
第二篇:在美留学生如何结婚
全文摘编如下:
对于两个并不富裕却想要结婚的留学生,最经济的办法就是在美国结婚,带着一点想要与“到了就吃,吃完就走”的铺张婚礼做抗争的心态,我们在美国办了一场小型户外婚礼。
在法律上,国际学生若想要在美国结婚,只需要两个人的护照就可以得到marriage license, 然后经由政府工作人员,或牧师签字,这段婚姻就合法了。
事 实证明,在美国结婚也是一样,如果你愿意大操大办,各种婚礼服务同样存在,小到婚礼摄影师,大到整体筹措婚礼的wedding planer,这些服务都要花大笔美刀购买。而众所周知美国人工费十分惊人,因此如果想要布置和装饰结婚礼堂,这些钱加在一起再乘以6(美元和人民币汇率 约为6),总预算并不会比在中国结婚便宜。而在美国,我们既见过在小河边除了新郎新娘牧师不超过5个人的简单仪式,也听说过花费几十万筹办的婚礼。
至于我自己,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就想要一场简单的户外婚礼。于是婚礼的地点就定在了学校的大草坪上。一开始想到一切从简,匆匆定下草坪和婚礼用到的大帐篷,我就悠哉自在地接上提前到美国准备参加婚礼的爸妈去旅游了。这一度导致在婚礼前一周,有天半夜忽然想到诸如婚礼音乐,要请多少朋友等这些鸡毛蒜皮的问题时,着急得坐起来然后再也没有睡着。礼物
首 先一个问题是礼物,在美国有个传统,为了避免新婚夫妇同时收到好几个咖啡机或是餐具的问题,新娘可以选择一家她所心仪的商店在那里开具新娘清单,明确列出 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亲朋好友则可以直接在网上了解哪些东西已经被购买,还有哪些选择等信息。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自明,但我个人实在觉得厚着脸皮去要礼物不太 好意思,于是当所有人问我新娘清单在哪里的时候,我只能摆摆手说想送啥送啥。庆幸的是,由于婚礼很小,宾客没有超过50人,因此也没有收到重复的礼物,而 很多美国朋友则非常实在地写了支票或直接在贺卡里付了现金。牧师
第二个头疼问题是牧师的选择,在美国传统婚礼中,牧师是不可 或缺的角色,因为他将是让你的marriage license合法化的直接签名人。虽然到了现在,通过网络注册,让朋友为自己签字证明也是家常便饭,但这个人必须是美国公民,而恰好我们的美国朋友又是 传统基督徒,相比网络注册,他更相信牧师口中的结为夫妇的神圣性,因此谢绝了我们邀请他做婚礼见证人的请求。而即便去美国教堂邀请,也并不是所有牧师都愿 意为你主持婚礼。比如很多传统右派牧师,他们只为基督徒夫妇,甚至是每周去自己所在教堂做礼拜的年轻人举行婚礼。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在政治上持自由 左派意见的牧师,而在婚礼的誓词中,为了表示尊重,他还非常体恤得把具有宗教色彩的词句拿去,让从小在共产主义红旗飘飘下长大的我们俩更容易接受。
按 照美国习俗,新郎在婚礼前一天是不能看见新娘的,因为美国人相信这会带来坏运气,只有当我穿着婚纱在宾客的注目下走向他时,新郎才能第一次看见我。于是几 乎从不穿高跟鞋的我,“扯”着爸爸的手艰难得迈向他,而一看到在路边帮我拍照的小伙伴眼圈红了的时候,我也忽然控制不住情绪留下眼泪。虽然在电视剧上看到 过无数片段,但当我们自己真正要握住对方的手,看着对方的眼睛说出那些承诺时,我必须很克制自己的眼泪鼻涕不在脸上混作一团才行。请客
婚 礼结束后,和中国习俗一样,要请大家吃饭(reception)。婚礼前一个月,当我怀着一丝期待去宴会服务处(catering service)询问是否可以照顾双方父母,提供中餐时,对方迟疑了一下,问我能否把菜谱发给他们,于是我顿时放弃了想法,决定改成传统西餐。最后,也是 意料之中,所有在场的美国人都一脸满意得看着桌山的食物,而中国人则迟疑得对着生涩的整块牛肉和烤过的三文鱼不知从何下手。
在婚礼宴席上,除了正式的前餐正餐,甜点则要直接由新郎新娘从切蛋糕开始,如果愿意,对方还可以互相把蛋糕涂抹到对方身上以示亲昵。Reception的饭后活动有很 多,比如我们所熟知得新娘扔捧花。相应的,新郎和伴郎们也有类似活动,新郎需要把新娘穿的吊袜从新娘腿上取下,扔给单身的男士们,接到的那个将是下一个交 到爱情好运的人。舞会
最后,标志着reception结束的,是舞会,传统的舞曲有基督教青年会会歌(YMCA)和小鸡舞。另外,在婚礼上,除了新郎新娘跳第一支舞外,也常常有新郎和自己的母亲,以及新娘和自己的父亲跳舞的习惯。最后,宾客们撒花或吹泡泡目送新郎新娘去度蜜月。虽然现如今真正开车去度蜜月的夫妇很少,但在交通并不发达的七八十年代,新郎新娘往往都是在婚礼结束之后就开着车,车上写着“just married”(新婚)的牌子,车子后面拖着一两个瓶瓶罐罐就幸福出发了。婚 礼结束,感觉像是打完了一场仗。我们明白,在哪个地方举行婚礼,哪些传统要遵守,哪些创新想开拓,最终的原则都是,这是一场你自己的婚礼,双方也就有充分 的自由做一切决定。而虽然此前一直坚持结婚的形式和排场并不重要,但当自己很认真的去筹备这一切时,仍然觉得,即便是形式,在自己真正去执行时,仍然会因 为那被赋予得神圣感而更有责任意识得想要去体会这其中的重量。
以上正文内容系作者闻音所写的个人经历,本网不负责其内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温馨小贴士(来自百度经验):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如何办理结婚
留学人员结婚,不论是在美国登记还是回国登记,均须先办理无配偶证明书。在美国结婚的,持经美国州政府认证的无配偶证明书的到使(领)馆签证处、组登记。回国结婚的,也须持经使(领)馆签证处、组认证的无配偶证明书回国办理。留学人员回国结婚,要持护照和上述未婚证明及未婚配偶所在单位的婚姻状况证明,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回国处办理转换证明的手续,然后到当地民政局涉外婚姻登记处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未婚配偶系国内在读学生(包括研究生、大学生等),不予办理“婚姻状况证明”。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如何办理离婚(虽然我们不希望你会用上)
所 有留学人员(不论公派还是自费)的离婚,若当初是在使(领)馆登记的,则双方可到使(领)馆的签证处、组办理离婚手续。若是在国内登记结婚的,则需当事人 到使(领)馆的签证处、组办理委托书(须本人亲自前来)。委托书办好后,可寄给国内的亲友或律师(被委托人)代为办理。
第三篇:中国80后留学生-活在美国是半梦半醒之间
中国80后留学生:活在美国是半梦半醒之间
“Time and time again you ask me 问我到底爱不爱你?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self 问自己是否离的开你?Time and time again you ask me 问我到底恨不恨你?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self 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好在哪里?”
这是1993年中国第一部移民题材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片头的主题曲《千万次的问》,反映了上世纪1990年前后中国掀起的出国潮,演绎了那一批移民和留学生的美国淘金梦—办绿卡、买房子、买车子、赚钱培养孩子,在餐馆和衣厂之间沉浮打工,透露着对美国无奈的爱与恨。
然而十年过去,进入21世纪,资本主义老大哥美国却陷入失落的十年,中国则进入崛起和快速发展的十年,但有趣的是,在过去十年中,来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却快速增长,并在2010年跃为目前在美国际留学生中最庞大的一个群体,而他们许多人都出生在80和90年代后。
本文将以单身族、已婚族、科研族、创业族和镀金族五类带读者走进80后留学生的生活,了解这一代人是否还怀有美国梦,他们对美国生活的理解,以及他们的奋斗故事。
单身族
熊先生是2006年来美读书的80后,在中国读大学三年级时他就确定了未来出国的方向。来到美国后他勤奋读书,相继取得了会计和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后也很快找到了工作,从事审计工作。接着就在所在城市最好的区域拥有了自己的房子,然而回首这一切,他“突然觉得一切太快了”。
熊先生笑说,刚来美国时,他并没有想太多所谓的美国梦,就希望自己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是随着就业后生活快速的推进,一方面生活逐渐变得安逸,一方面随着中国逐渐变强大,他却有些徬徨,“是留守美国还是回去发展呢?”他坦言既舍不得美国的自由平等,也因无法分享祖国与时俱进的那种荣誉感而觉得脱节,而作为独生子女一代,最割捨不下的还是“亲情和友情”。
和熊先生相似的张小姐是一名会计师,2005年出来的她想要“拓宽视野,体验在不同国家的生活”,她坦言传统定义上的美国梦和身分并不是她所追求的,她当初更在乎是求学的目的;进入职场以后,她觉得在专业上进步的空间较小,虽然曾经有过念经济学博士的念头,但她也坦言,“转行会有一定风险,而且之前的热情已被慢慢消耗,缺乏动力”,对于现在的状态,她觉得没有什么不好,已学会享受,她觉得美国给她的最大财富,就是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已婚族
随着结了婚,有了孩子,80后也渐渐扛起身上的责任,虽然生活的担子在慢慢加重,然而心底做一番事业的愿景仍旧在他们当中一些人心中萌动。
2006年来美念书的张天师(化名)是一名工程预算师,凭藉其数学优势,还没毕业就拿到公司的Offer,工作后还利用业馀时间拿下工商管理硕士,他表示,当初想法很简单,想来美国提升一下自己,喝点洋墨水,工作几年就回去发展,可是慢慢觉得现实很残酷,已在美国五年,中国的机会虽然很多,但却需要人脉,现在回头看看有些不切实际;而已经结婚生子的他表示,如果还是单身,“看着国内热火朝天,也许一鼓作气就回去了”,但是已经有了家庭,就觉得“男人再怎么去冒险,也不应该把老婆孩子都拉进去”。
谈起美国的好,张天师认为是人际关系简单,不过在美国公司上班的他也指出,相对于本地人,想得到上司的青睐和升迁机会也难一些;而从生活层面上讲,他坦言美国太无聊,没有亚洲的氛围,娱乐活动少,朋友圈子也较小,“在南部连想出去唱歌娱乐一下,都没有个像样的地方”。他肯定表示,未来一定会回国发展。
科研族
为在新时期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留学政策,中国国家留学基金会管理委员会2003年设立“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来自河北的贾璋和湖北的罗诗静名列纽约区2010年的获奖者,今年他们分别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学位,顺利毕业,目前贾璋就职于波士顿公司的科研部,罗诗静则马上要到纽约作博士后研究,他们都很喜欢美国做科研的氛围,说起美国梦,他们笑说,“更在意自己的梦,以及是否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贾璋喜欢工程专业,他希望未来能在这一行做得出色,有一定的影响力,而因为就职公司的国际化,他表示也不会把自己局限在美国,而老一辈有房有车的美国梦并不是他所追求的,他觉得周围很多朋友也跟他是类似的想法,更关注的是“自己内心的感受、是否开心、真正喜欢做什么”。贾璋表示,美国最吸引他的是人才很多,且多才多艺,而且科研体系也相对完善。
上海复旦大学毕业的罗诗静回忆当时决定出来念书,是因为生命科学研究从水平来看,还是美国先进,而她也从大二起发掘自己对科研的兴趣,慢慢确定未来的学术之路。来到美国后她也把心思花在专业上发展,从未想过什麽美国梦,但她承认确实很喜欢美国的学术环境,“我很享受研究的过程”,未来她希望做完两年博士后,在美国或是中国的大学找一个科研性方向的教授职位,不过谈到绿卡,罗诗静持“中立态度,毕竟从签证等角度来看很方便”。罗诗静已结婚,老公是哥伦比亚大学博士,两个博士在一起,“我们经常谈各自研究领域的问题,也更有共同的话题,理解对方”。
创业族
现在美国的80后群体目前大都都进入了职场或科研单位,而有生意头脑的一些人则慢慢走上创业道路,上班给别人打工,下班给自己打工,而有些人还通过网络,建立起社交群,寻求广阔人脉和资金机会。
朱捷是一名电力工程师,高中时就随母亲移民美国,说起美国梦,他一肚感慨,原本以为“三到六个月就能把英语说得和本地人一样,真正融入主流”,等他来了一段时间后梦就粉碎了,发现根本脱离现实,经过一路磨练,如今的他更加务实,懂得利用自己双语和电气工程师的优势。
从20岁还在读书时,朱捷就开始创业,身上很有浙江人的经商细胞,但朱捷也表示,创业并非一帆风顺,他失败过很多次,他曾经作过珠宝生意,“折腾一场下来,既没赔,也没赚”。2007年,纹身开始在纽约流行,他开始经营纹身器材的进出口生意,最忙时,雇过七个临时工,但因为自己没有多馀时间管理,再加上行业间的跟风和压低价格的恶性竞争,他现在已慢慢澹出,下一步他希望开一家注册工程师事务所,因为门槛较高,相对竞争不会太激烈。业余从事大型生物仪器配件进出口生意的苏祖琦表示,房子和车子对他都不是最重要的,他希望利用未来三到五年时间,取得工商管理学位,然后转入金融行业,最终完成创业目标。苏祖琦指出,身边以有创业想法的人居多,但是真正了解“自己能做什么和能把什么做好”的并不太多,而面对挫折,是否能坚持梦想也是一个问题。
镀金族
通常80后的留学生一族,都基本上是从校门到校门,大学毕业没多久就直接出国,没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但也有少数是在国内拥有一定工作经验后,来美镀金,寻求更好的发展,林小姐就是一个例子。出国前,她在深圳等地已积累五年工作经验,出国并不是“突发奇想”,她身边有很多金融行业的朋友都是海归,在公司比较受重视,而比较可留学的国家之后,她觉得美国是最佳选择,希望以后能进入华尔街,以此为跳板找到更好的平台。
林小姐说,车子房子这些东西在出国前她都已经拥有,也积累一些财富,但是她觉得“再多的财富都会消耗掉,人不能坐吃山空”,她意识到自己专业技能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便下定决心要投资把自己打造成专业性的人才。
目前林小姐在曼哈坦一所语言学校上课,她表示她并没有特定的美国梦,她的概念就是“明天一定要比今天过得好”。
第四篇:在美中国留学生叹求职难 语言身份成最大难点
在美中国留学生叹求职难 语言身份成最大难点
据美国《侨报》报道,洛杉矶近日举办的亚洲人才招聘会吸引了2500名学生来参加,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学生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口的职位不少,但是由于签证问题选择不是很多。新航道英语 也有学生抱怨,明明大部分来应聘的都是没有身份的国际学生,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不支持工作签证的公司来参加。
在南加大传播学院读书的姚同学因为男朋友在美国读博,她也打算下半年毕业之后留在美国工作。姚同学说,类似的招聘会已经参加过几次,但是由于签证和语言问题,一直也没有找到心仪的工作。“毕竟如果想到美国的传媒公司上班,英语就是一个问题,我们英语说得再好也比不上那些本身英语是母语的人。”姚同学认为,比起参加这种招聘会来说,个人和学校的关系网对于找工作更有帮助。
刚刚从加州州立会计专业毕业的丛同学告诉记者,他已经找了好几个月的工作了,但是还没有一点进展。“许多用人单位在申请的时候就直接说明不帮忙办理工作签证,因此无论背景多符合工作能力多强也还是找不到工作。”丛同学告诉记者,之前他在一家公司实习了4个月,上次对他的工作能力很满意,但是当得知他需要办理身份的时候,转正就遥遥无期了。“在美国没有身份真的太不容易了,现在很多华人公司虽然能够帮忙办身份,但是工资给的特别低,像会计专业有的公司月薪还不到2000美元,但是为了留在美国也没有办法。”
但是也有的中国留学生对于身份并不看重,反而更加重视工作经验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在洛加大读精算专业的魏同学表示,这次来招聘会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那几家专业对口的大银行。魏同学说,因为专业原因,他毕业之后的OPT签证有29个月,他打算用这29个月在美国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积累经验,之后回国发展。他表示,他身边的留学生朋友们,大部分都打算回中国发展,认为国内的机会更多。尽管已经来美6年,魏同学认为自己的英文仍然是找工作时的短板,他认为这跟个人经历有关,如果可以从更小年级接触英语或者小时候就有出国经历的话,语言就没有问题了。http://qd.xhd.cn/ielts/
第五篇:在美中国留学生毕业季去向难定 家长盼回国发展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在美中国留学生毕业季去向难定 家长盼回国发展
据美国《侨报》报道,5月15日下午在南加州大学(USC)盖伦中心(Galen Center)举行了全校研究生毕业典礼。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中国留学生及其家长了解留学生毕业归属问题。
在盖伦中心举行的毕业典礼中,不同专业的学生身着不同颜色的毕业礼服,研究生及少部分博士礼服款式略有不同。毕业学生按照专业不同分区域进入会场等待南加大校长完成拨帽穗仪式。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十个不同专业的中国留学生,除了机械工程的夏彬打算去德州继续完成博士学位以外,其他留学生大多选择留美寻找工作机会或回国。
夏彬告诉记者,据他了解,研究生毕业以后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不是很多,大部分留学生还是打算找工作或者直接回国。他本人现在已经申请到了德州的一所大学,而且德州在机械工程方面机会比较多,相信在那里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在南加大学习金融工程的留学生唐诚告诉记者,中国留学生学金融的比较多,几乎占到一半左右,毕业以后找工作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唐诚说,自己之前在美国曾经创业做生意,不过目前还是希望能够找到稳定的工作,在找工作过程中身份问题是很大阻碍。
工业系统工程的研究生杨晓晖告诉记者,工程类学生的OPT时间为29个月,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在美国积累经验,因此在毕业以后所做的第一份工作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中,他不会太在意是否能解决身份问题,更多地是希望能够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杨晓晖说,家长还是希望他能够回国发展,毕竟自己是家里的独子。
记者了解到,今天有很多留学生父母专程从中国赶来,参加孩子的毕业典礼。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美国,有些家长时差还没有倒过来。一位从新疆赶来的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自己还是希望孩子能回国尽量回国,不过也会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如果孩子愿意回国不会强求回到家乡,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发展都可以接受。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