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古建筑 民居形式与装饰(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5 03:3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潮汕古建筑 民居形式与装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潮汕古建筑 民居形式与装饰》。

第一篇:潮汕古建筑 民居形式与装饰

民居形式与装饰

潮汕城市,都是从原来的县城、墟市、港口发展起来的。城内按中国传统城市格局,依大街小巷纵横列成直线,也有依地理环境或某些人为原因而弯曲的。大街多为店铺,小巷多为民宅。临街店铺多为单间或多间连体结构,面狭而进深,多为三合土的土木歇山顶瓦屋。上有阁楼,后半为客厅或卧室,前半为店面。店铺人家也有小巷内的住宅。小巷里有许许多多的建造单元:富户人家建三厅二天井外加包屋的大院;中户建造二厅一天井的四合院(即四点金)或一厅一天井的三合院(即下山虎);小户单间或多间连体的“竹竿厝”。城市宅地难觅,往往难以统一规格。潮汕各城市旧民宅墙体多为三合土夯筑,均较矮,砖砌楼房极少。揭阳、潮州、潮阳等早城和开埠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汕头市,两、三层以上的水泥结构楼房都是在本世纪20年代以后才有的。汕头市少数四、五层以下的楼房是30年代才兴建的。民宅也仍多是一、二层平房。从80年代开始,城镇的多层建筑日增,高层建筑(十层以上)才逐渐出现。揭阳至今保存着不少有名的古建筑物和古民居。如孔庙、关帝庙、双峰寺、城隍庙、丁日昌府、方耀故居、三山国王庙等。

农村民居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于沿海平原地带。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转寨格局。清府县志载,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这是200年间潮汕望族大村富人竞建祠堂大屋的记载,是有传承性的风俗现象。

聚落群不管是聚点散点,其中心是大宗祠,两旁是小宗祠,祠前是广场式的阳庭,庭前有照壁、围墙。大宗祠、小宗祠堂的两侧和背后是包屋和“四点金”(四合院)、“下山虎”(三合院)一类住宅单元。以宗祠为中心的村寨,三座祠堂并列的称“三壁连”,五座并列的称“五壁连”。此类村寨,排列整齐、巷道笔直、前低后高,屋脊高昂,颇有些小皇城的气势。村寨大都环东西北三面栽树种竹,前面是池塘、排水小溪。

小格局的住宅单元。除包屋外,都是以“四点金”(四合院)为基本形式增减。“四点金”,中轴线是:前厅——天井——后厅。后厅前厅两侧各一房,占居四合院的四角,这就是“四点金”名称的由来。天井两侧,前厅后厅之间是廊,既是走道,也是厨室。“四点金”减去前厅及两侧两间前房,便是三合院“下山虎”。一些诸如“四马拖车”、“五间过”大屋,都是四点金、下山虎这些基本单元组合而成的。这是大家庭或家族亲联合建造的堡垒式民宅,穷人只能在包屋营建单间连体屋。

潮汕各地建筑装饰的重点是门楼、厅堂和屋面。石雕、木雕、嵌瓷、泥塑、彩绘、油漆等装饰工艺品种,综合施用。

近年受城市楼房居室配套的影响及钢筋水泥的普遍应用,农村出现许多中西结合的住宅楼房,多是三合院的楼房化,二、三、四屋均有,有厨厕配套。

围楼土寨

在农村古民居中最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是围楼(俗称寨楼),主要分布在揭西的北部山区。其特点多数为圆形,寨体大,构筑时可就地取材。寨楼的布局适合群居,便于防护,圆形平面,结构性能好,通风透光,夏凉冬暖,具有防盗防风的作用。

第二篇:潮汕民居特色解析

潮汕民居建筑“下山虎”和“四点金”(图)

潮汕民居建筑“下山虎”和“四点金”

□中国易学堪舆学院院长 谢维成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这是潮汕村寨的大格局更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汕传统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天时、地气、顺风”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境。

“下山虎”(又称“爬狮”),是潮汕府第的最基本构成单位。顾名思义,“下山虎”(“爬狮”)的形状真有点如下山之虎双似爬行之狮,它以大门为嘴,二个前房为两只前爪,称“伸手房”,以后厅为肚,厅两旁的二间大房为后爪。总之,有如浑身是颈,张开大口,吸纳天地精气,时时蓄势待发的狮虎。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和贮藏“精气”,它的大门还被做成凹斗形式,使整个建筑成一个葫芦般的嘴阔、径窄(内门框)、肚大的富于变化的空间,以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

“下山虎”形制十分古老,在广州出土的汉代明器和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的传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中可见其前身,其格局与云南白族“一颗印”住宅也颇为相似。

如在“下山虎”的前面再加上前座,就成了四角上各有一房压角的四合院“四点金”。

“四点金”的建筑构造方式是中轴线:前厅——天井——后厅。后厅前厅两侧各一房,占居四合院的四角,这就是“四点金”名称的由来。

“四点金”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得名。后面的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的“大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门厅两侧的“下房”是晚辈与仆人的居室,天井左右有回廊的南北厅,有的还有两间小房,作厨房或柴草房,又称“格仔”。“格仔”与大房之间有通往外面的侧门,称“子孙门”,取多子多孙出入之间。

“四点金”形体庄重,极象一个以后座的厅堂为身,“大房”为两肩,“伸手房”为双臂,“下房”为交手的抱气入怀的人体,它中间敞开的庭院天井是其虚怀纳气的空间,这种格局和“风水学”中“山凹环抱”的“风水”美格是同构的。

“四点金”一般对外不开窗,窗只开向内庭。这是因为“凡屋以天井为财禄,以面前屋为案山。天井阔狭得中,聚财”(《阳宅撮要》)。“财气”从大门或从上天降临积聚于天井后,再通过各房门窗“吸”进屋里,若对外开窗就是葫芦漏气,财气外泄。

“四点金”方正对称的格局极易扩展为宗祠和家庙。潮汕的宗祠就是在“四点金”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如将“四点金”回廊两侧的“格仔”和天井与后厅之间的“隔闪”(隔断),以及后厅和左右大房的墙统统拆去,使堂与堂,堂与厅之间相连,成为一个以中庭为中心的上下左右四厅相向的“亚”字形空间结构,并在大堂放上祖先灵位及神器,就成了可以祭祖的二进祠堂。王国维在《明堂寝庙通考》中言古代宗庙、明堂、宫寝“皆为四屋相对,中涵一庭或一室”,指的就是这种布局。

从这二进的祠堂开始,通过“四点金”与“下山虎”之间串联并联,即可组成大型民居群落。如在二进祠堂的蹭串联一“下山虎”就成“三厅祠堂”或“三厅亘”,这样不断串联下去可达“五厅亘”;又因中间的厅是通透的,只用木雕屏风和闪门格扇隔成客厅,以接待重要客人,故中厅也叫官厅(一般客人只在门厅接待),它是宗族聚会和举行婚丧寿诞家礼大典的主要场所。

祠堂后厅则是摆放列祖列宗的神龛,因此最为高大神圣。举凡族祭、社祭、醮祭、祖宗的生忌日等都要例行祭祀,每隔数年要举行一次大祭。大祭时摆上全猪全羊,其它供品,更是不计其数。老人们穿起了马卦,戴起了礼帽,随着主祭的号令,毕恭毕敬地叩头,经多次鞠躬祭酒和献供之后,鼓乐炮仗齐鸣,好不热闹。

为便于举办大规模的祭拜活动,祠堂厅堂必须阔大。然而,按照“小堂宜团聚,中堂略阔而要方正,大堂宜阔大亦忌疏野。”(《阳宅撮要》)的原则,太过阔大的厅堂就不免“疏野”而不聚气;空间过大阳气太盛,而祖宗的神灵属阴,从祖宗牌位所仰望所见到的天空(“风水学”称为“过白”)不宜太多。因此,为抑制过盛的阳气,潮人就在后厅与天井之间再建一“拜亭”这一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出发,上可抑制神灵前的阳气,使祖宗能够安亭祭祀,还可为祭拜的子孙遮日挡雨,又增加建筑气势。因而,“拜亭”的设置是潮人重宗法制的见证。

潮汕“四点金”和北京四合院比较,可看出二者文化底蕴的不同。它们同为四面闭合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院落圈较大但不一定在中心,宽大的庭院是由一系列房屋和联廊“围”合而成;而潮汕“四点金”则房房相接,左右对称紧凑简练,天井位于中庭,北方宽大的庭院被缩小为狭小方正的天井,好像是“挖”出来的。北京四合院大门都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上,这是因为京都之地皇权甚重制度严密,只有皇帝的宫殿和庙宇的大门能居中面南,故北京“四合院”不能在南面中央开门,而应依先天八卦(即伏羲八卦)将大门开在西北角(西北为艮,艮为山)或东南角(东南为兑,兑为泽)上,这样才能使“山泽通气”。

先天八卦宋以后才开始在北方流行,对宋以前南迁的“河洛人”影响不大。潮汕“四点金”还是依照宋以前古制,把大门开在中轴线上,且居中而面南。这一点可从“四点金”和唐宋四合院的相似性得到印证。传唐代王维所画的《辋川图卷》中的四合院住宅,以及北宋画家乔仲常所作的《后赤壁赋图卷》(美国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藏)中的苏东坡在黄州的宅第,就与潮汕“四点金”如出一辙,可以断言,潮汕“四点金”确实原汤原汁地保存了唐宋四合院的形制与格局。

第三篇:潮汕特色民居范文

明安里位于潮阳区西北二十公里处的铜盂镇洋美村,是近年来由旅港企业家吴镇明先生捐资兴建的一处规模壮观的潮汕民居,坐北朝南,背负苍翠的铜盂小北山,前濒练江,现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明安里既作为铜盂洋美村吴氏族人供奉祖先进行祭祀活动的祠堂,又是潮阳旅游一处新景点,两者功能合二为一,这是明安里的一大特点,可谓是新千年潮汕民居的杰出代表。

潮汕民居的建筑形式,就是潮汕传统文化的缩影,最能体现潮汕地区的特色和时代特点,传统潮汕民居的基本建造单元有“下山虎”(也叫跑狮)、“四点金”和“驷马拖车”几种形式,其装饰有两个特点:一是装饰的类型多,主要有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嵌瓷和彩画;一是装饰部位广,石木部件、门窗户扇、墙头屋脊、外墙檐下……都可以装饰。明安里的主体建筑以“玉声家祠”及其后库为主轴线,由八座“四点金”对称合抱,故俗称为“九龙吐珠”。整座建筑群外观呈方形,四周围墙,入口龙虎大门、长廊、照壁、池塘(也叫“兜池”)、花圃、广场绿地、通道,主体“九龙吐珠”建筑群布局相宜,空间变化韵味错落有致,以庭院相隔,长廊相连,组成了外封闭、内开放的院落式建筑群,采用抬梁式、硬山顶、封火山墙结构,建筑屋顶以灰木琉璃瓦结构格局,是潮汕典型的民间宗祠建筑,既体现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风格,又具有潮汕民居建筑的鲜明特色,整座建筑群就像一件大型精美的工艺品,让我们从各景点中欣赏吧!

明安里的龙虎入口大门,为典型的潮汕民居凹肚的石门楼,体现了潮汕民居建筑风格和气派,富丽而庄严,显示了中国传统礼仪的规范。正中是现中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所题的“明安里”门匾,两侧的“明泰鸿图宏展,九龙拱福星;安德世泽欢聚,八骏迎吉祥”门联则由原中国美协党组书记王琦题书,和盘道出了明安里这座艺术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一篇精辟导游词的开场白,门楼的顶端和屋脊还用潮汕地区特有的嵌瓷工艺作为装饰,这种华美艳丽的门面,具体地体现了潮汕地区人们的文化取向。

入门从左侧通道来到了一条笔直如线的长廊,只见照壁上刻着历代九十八位状元的墨宝。状元是古代科举“学而优则仕”杰出代表,能把诸多名家如椽巨笔会聚一处,各领风骚,实在是天造地设难能可贵,加之影印精确,刻工细腻,令观者抚碑而立,置身于碑廊,宛若漫步在书法历史的长廊中,使人感受到中华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自2005年春节开放以来,深受海内外游客的赞赏,这归功于设计者吴国龙先生的匠心独具,打破潮汕传统在照壁上塑麒麟等吉祥兽的理念而建成的,难怪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鉴赏家单国强先生观后感叹称:“这可谓是中华大地始创,因而,这又大大地提高了潮汕民居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档次。”

经广场绿地通道来到了主体建筑“九龙吐珠”的中间,以“玉声家祠”及其后库为中轴线贯穿上下,共有八座“四点金”分布左右两边,迎合潮汕宅居尚“中”的理念,这是儒家正统观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上的体现,在中华文化道德里,对外主张“中和”,对内讲“中平”,做事尊“中庸”,做人要“中正”,“玉声家祠”是整座建筑群的核心,门匾“玉声家祠”由现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先生题写。整座祠堂是一座三进大厅堂,分门厅、前厅、后厅,而且一进高于一进,这种前低后高的形式,是广东祠堂建筑的规矩,象征步步高升。前厅用来接待客人,这是吴氏宗族长老举行聚会议事的地方,后进大厅用于供奉祖宗神主牌位,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场所,室外屋顶采用潮汕民居特有嵌瓷工艺作为装饰,屋顶采用穿斗式梁架的硬山顶结构,室内红梁蓝桷、雕梁画栋,且题材多样,造型生动,这些杰作都出自了潮汕民间传统工艺高手制作。置身于这金碧辉煌的艺术殿堂之中,给人以“潮州厝,皇宫造”的感受,更宝贵的是祠内收藏了许多中国现代“重量级”的书画名家的丹青墨宝,著名的有:史树青、沈鹏、王学仲,王琦、孙轶青、刘大为、刘艺、郭雅君等名家书画,这潮汕传统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完美结合,正是明安里引人入胜的地方

第四篇:潮汕民居的发展轨迹

潮汕民居的发展轨迹

高二(1)陈彦宇 王 岚 郑洁芝 蔡育英 李元杰

郑春涛 陈海钊 陈奕霖 陈壮城

指导老师: 方庄澈 王锡澍(潮州市金山中学)

一、课题提出

潮汕地区,既有灵秀山川的孕育,又是“十相留声”之地。二千多年来文明历史的沉淀,使其拥有丰富的古典建筑。潮汕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受专家名流的赞誉。例如我国美学学会会长王朝闻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考察潮汕时,就对潮汕民居给予高度的赞美:“原以为徽州的民居最好,想不到潮汕的更有特点。”地灵人杰的潮汕大地,虽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历史的沧桑,但至今仍保存有一大批珍贵的民宅建筑。其中有被专家们誉为国内罕见的府第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附马府:有潮州木雕堪称一绝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略黄公祠;有石刻艺术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的从熙公祠;有清代爱国政治家丁日昌和清广东水师提督方耀故居德安里等大型建筑群。历史上的潮州,曾经有过辉煌。它是9个县的先民一起奋斗创造出来的,作为它的后人,我们有权利共享它那骄人的荣誉,也有责任探究和弘扬它那神奇的底蕴。

二、活动目的

许多人可能对古建筑知之甚少,然而当你走近它们,就象再次经历那些沧桑岁月,听它们倾诉过去的风风雨雨,犹如翻阅一本史书般抱着敬畏去看待。它们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漫漫历史的见证,在时光的长廊中显得庄严又质朴。以往我们从没如此贴切地感受,因此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去感知那座座古香古色的居所,获得更多课外知识。

- 1 -

三、研究进程

(1)开会讨论,确定课题,分配任务;(2)到图书馆、上网找资料;(3)筛选出有用的资料;

(4)写总结论文,先介绍一下潮汕建筑的总体情况,再根据现状探讨、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并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四、研究成果

(一)潮汕民居的历史沿革

潮汕民居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期,潮汕原住民的居住方式今已渺不可考。

汉代龟山遗址为现存较古老的古建筑遗址。它是澄海一处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大型建筑群。其中F1建筑基址的建筑平面为长方形,中间为夯土隔墙和柱础,似乎是条状排屋;F2建筑基址平面为圆形,垒石墙;F3建筑基址已破坏,但依然可辨出是一处三合院式建筑,后部为一堂二室,隔着过道,前部两侧是廊房,中间是庭院,整座建筑夯土作墙,出土柱础石较多;F4建筑基址长方形,用隔墙分成东西2间,建筑的外墙和隔墙都是夯土墙,同时还出土有地砖、瓦当、瓦顶、筒瓦等。上述出土建筑基址表明了汉代的建筑水平和中原建筑文化已向粤东传播,其中的三合院式建筑可以说是后期潮州民居发展的雏形。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平南越,岭南地区进入了国家版图。从这一时期起,汉文化直接进入本区,本区开始有了隶属中央政权的县郡建置。汉文化的输入,必定造成本区地理景观的变化。晋代的建筑遗构,今也难见实物,揭阳新亨镇九肚山发现的晋代全木构房屋,坐北朝南,平面方形,竖木为墙,屋顶盖木板覆以粘土。这可说明这一时期潮汕民居建筑形式和用料工艺已不亚于岭北地区。

唐宋两代是潮汕建筑迅速发展的时期。民居用料方面,在潮州发现的多座唐窑中,仅春光窑上埔就有26座,窑址出土了建筑陶瓷印纹砖、瓦当、筒瓦、板瓦。出土的印花瓦当有椭圆形和圆形两类,表面模印莲花瓣和菊花瓣纹,图案规整,手法熟练,竟与西安大明宫出土的瓦当一样。潮州唐墓曾出土一块莲花纪年砖。刻有“仪凤四年”(639年)铭文。北宋苏东坡《与吴子野书》云:“岭外瓦屋始于宋广平,自迩延及支郡,而潮尤盛,鱼鳞鸟翼,信如张燕公之言也。”从唐窑出土和东坡的描述,虽宋广平之说不能成立,但也可知民居已普遍采用砖瓦,且烧制水平已不亚于中原,宋代能见到实物且得到保护的最早期潮汕民居建筑要数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单位---许驸马府,该府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历代屡有维修,但至今仍然较好地保留原建年代的布局、构造特点和建筑风格。其平面布局明显是明清时期驷

- 2 - 马拖车的雏形。

这座宋代宅第,在明清两代曾经重修。现在的许驸马府,整座建筑面阔42米,进深47米,面积约1800平方米,是一座四合院式庭院。住宅正座三进,左右有火巷排屋,后包是楼房,称“御书楼”。主体建筑采用

五柱穿斗式梁架,夯土墙。屋顶为硬山顶,倾角小于20度,出檐平缓。这与明清时期潮汕民居屋顶的形式有较大的区别,据说是保留了唐宋时期的建筑风格。如果从营造方式方面去考虑,这种小倾角屋顶,大概是原来采用蝴蝶瓦砌盖方式。在铺盖瓦顶时,不使用胶结材料,第一层底瓦直接铺架在两桷之间,凹面朝上,第二层瓦将凹面朝下,覆盖住两行底瓦间的接缝。这种屋顶,就叫做蝴蝶瓦屋顶。蝴蝶瓦屋顶的透气性强,能防止梁木受潮腐朽,为南方民居所常用。到近代客家围屋的瓦顶还采用这种形式。采用这种营造方式,屋架不能太斜,否则瓦顶受大风雨或其他外力影响,容易发生溜泻危险。明清时期的潮汕民居屋顶的营造采用灰沙土做胶结物,瓦片粘连结实,倾角也就可以陡些。风格的差别也许能说明许驸马府的建造,确实在明代以前。许驸马府建筑装饰简朴。门簪为木制圆形,门槛较高。柱子多为圆木柱,门墙柱础均置于石基上。第二进厅前的拱斗有简单的卷云雕刻装饰。与明清时期潮汕大型民居的装饰风格,区别也很明显。该府建筑形式古朴大方,浑厚坚实,保留宋代住宅建筑的传统特点。1981年列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驷马拖车”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是“四点金”的复杂化。蔡泽民的《潮州风情录》对“三落二火巷一后包”的格局和功能作了详细描写:“‘落’是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洞,俗称‘门楼肚’。进大门,中间是过渡厅,有道‘反照’挡在正中。左右各一间房子,称为‘前房’。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通廊前端各有一门通火巷,左廊的门便叫‘青龙门’,右廊的门称‘白虎门’俗称为‘龙虎门’。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厅的前后各由八扇禅门隔起来。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天井左右各有一爿南北厅,南北厅前后两端都有‘厝手间’,相接前后进的大房。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后库’。后库左右有门通后包。主体建筑两边各有一列与它平行的房子称作火巷,由龙虎门及厝手间的内外子孙门连接主体建筑。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

明清时期潮汕民居建筑走向成熟。由于大量的八闽、江西移民迁居潮汕地区,活跃于全国的潮商带来了各地的建筑文化,使潮汕民居建筑走向成熟,民居建筑也已形成了保留古制、- 3 - 形式趋同、恪守礼制,讲究实用,突出兼容、轻巧通透、工艺精致等自己的诸多风格。这个时期的实例在潮汕遍处皆有,成为中华建筑文化一颗璀璨明珠。清代后期,因潮汕地区、濒临东南亚,跨国商贸活跃,潮州是著名侨乡,侨民甚众,且旅外潮人有于外创业,回乡建屋的习惯,在回乡建屋同时他们带来了侨居地的建筑文化,民居的建筑风格又融]入了东南亚和西方建筑的因素并逐步趋向现代化。这个时期的民居大量保存至今,且基本完好,是我们研究潮汕民居建筑文化的证例。

近代潮州骑楼建筑是中西合璧、美观实用的典范。是根据当地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参照古人以架木为巢,后发展为吊脚楼等檐廊式建筑借鉴开埠后传入的西洋券廊柱式建筑,并与当地的建筑特点相融合,加上大批华侨从南洋带来的大批建筑形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骑楼建筑一街、二面,底层部分架空;沿街连续建造而户界不断,集商业性与居住性为一体;注重商业步行街和人行空间的整体设计,可遮阳避雨,有效地利用了空间,形成和谐统一、丰富多彩的街景。它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遮阳避雨。方便商贸和行人,上世纪20~30年代在潮州大量兴建,使之成为主要街景而蜚声中外。

随着历史变迁、社会变革,昔日一度辉煌的潮州近代建筑,已渐渐被日新月异的新建筑所代替,有的早已遭受灭顶之灾,剩下的只是人们的昔日回忆。然而每当人们站在这些残存老建筑下,在深深的庭院间,在静悄悄的街巷中,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一抹浓浓的怀旧色彩都渲染在古城淡雅而幽深的文化画卷上。透过它们苍老的颜容和岁月的留痕,依然能感受到蕴藏在它们背后的丰富历史、文化和生活积淀。潮州近代建筑,是中西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一种典范。潮州近代建筑,为人们留下了多少难以磨灭的记忆。

(二)潮汕民居的建筑特色

“潮州厝,皇宫起”,这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句俗语。它用来形容潮汕民居的独特风格和建筑特色,意即谓潮汕民居是仿制京城皇宫宅院的体制而建造的,可与皇宫相媲美。这句俗话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建筑规模和建筑格局上看,潮汕民居与京城皇宫宅院有相似之处。潮汕人多地少,华侨众多,经济发达,人文鼎盛。潮人大多聚族而居,具有浓厚的宗族观念。这一观念,体现在村落建筑上,就是以宗族为中心的围寨格局。特别是富贵族望之家尤为重视此风,以建立规模宏伟的建筑群为荣。故清乾隆《潮州府志》云:“望族营造屋庐,必建立家庙,尤为壮丽。”民国三十三年《广东年鉴》曰:“粤有华侨,- 4 - 喜建造大屋大厦,以夸耀乡里。潮汕此风也甚,惟房屋之规模,较之他地尤为宏伟。”

潮汕“府第式”民居基本格局则千年未变,对潮汕人民心态和民性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府第式”民居最大特点是以大宗祠为中心,附属建筑按尊卑顺序围绕大宗祠展开,形成一个既抱成一团又可向外辐射的建筑整体。这种融血缘宗亲和建筑布局于一体的“府第式”民居,造就了潮汕人民重宗族、重乡亲、重家庭的传统伦理观念,富于凝聚力又勇于开拓的性格。潮汕人民崇尚谦直、中和、稳重等儒家所推崇的高尚美德,也与“府第式”民居的中轴对称、排列整齐、形体端严的感觉模式相一致。

总之,潮汕民居无论是从建筑格局、规模和内外装饰上都与京城皇宫有相似之处,“潮州厝,皇宫起”并不是过誉之词,而是恰如其分的表述。

在边远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制约,经济条件也较差,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村子又小,那里的村寨民居格局与平原有别。砌石为基,土砖作墙,上压金字架,再上瓦或草篷。砖石屋、土砖屋、石卵巷道,是山区民宅的特色。潮汕土楼的兴建年代,大多数在明代万历至清代乾嘉年间。这同樟林寨早期民居建筑形式一样,与当时多山贼海寇侵扰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潮汕土楼的外观有圆形、八卦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几种式样,圆形土楼数量最多。潮汕土楼的建筑规模一般不大,占地三四亩,24~28套二层房间环拱建成一围。规模较为宏大的,有饶平县三饶镇的道韵楼,东山镇的潮教楼,上饶镇的镇福楼。道韵楼外周长323米,内周长135米,共有56套三进堂屋和“套角屋,堂屋深29米,墙厚1.6米。土楼房间的后墙即为楼寨的外墙,厚度一般都超过1米,既坚实牢靠,有防御功能,又防潮隔热,使房间冬暖夏凉,居者安适。土楼显示出潮汕山民的气质,也显示出潮汕民居建筑的多样性和建筑匠师们的创造能力。饶平县还保留数百幢明清时期建造的土楼寨,是饶平县民宅的一大特色。

(三)潮汕民居的工艺特色

明清以后潮州民居建筑进入了成熟时期,故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建筑装饰手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其一是实用与艺术和谐结合,在关系到建筑结构、特别是屋面上最显眼部位,如屋脊、墙头、不同墙面的转角处、细部收口等部位,通过装饰手法使之不至于单调,而且更加坚固。

- 5 - 潮州乃多雨地区,对于屋面结合部的屋脊防漏要求很高,屋脊做得较大,在最为突出的屋脊饰以灰塑、嵌瓷、彩画,不怕日曝雨晒,历久如新。在大面积的外墙面墙上嵌以石雕,墙头饰以彩画,避免了单调的直角,丰富了立面。大中型祠堂采用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结构,多数采用彻上露明造以求建筑空间敞大,同时在梁架、照壁、额坊、柱头斗横、雀替等部位精雕细琢,使这些举目可见的部位给人以美的感受。为了防潮、防洪和防白蚁,潮州民居一般采用石构柱础,而且比北方明显更高,因而将柱础雕刻成复杂的几何形状,造型饰样几乎逾百种。室内一般追求良好的采光、通风,采用精致的通雕屏风、隔扇。同时,潮州民居十分注重门面装饰,集中对石柱、屋脊、外墙门框、匾额楹联、檐头、抱鼓石、石狮乃至门前之亭子、旗杆等均予以精美的装饰,使建筑物门前徒增华贵之感。檩木要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故称“红桁蓝桷”。单是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水、土、火五种不同的造型。造型优美的五星脊饰,连同山墙、屋檐都用瓷来镶嵌。嵌瓷是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用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屋顶一些主要部位贴出各种立体形象,有花草、鸟兽、虫鱼、还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十分传神。除了嵌瓷,还有雕刻,在建筑物的一些木质结构上镂刻各种形象,使整座建筑物富有艺术气息,古色古香如皇宫建筑。

其二是装饰题材广泛,潮州民居的装饰题材几乎囊括传统的民间题材,如历史故事、神话、戏剧题材、吉祥图案、虫鱼鸟兽、亭台山水、以至名人名家诗书画,同时善于表现地方特色,如潮州八景、岭南佳果等地方题材,晚期尚出现了一些西方花纹图案。

其三,装饰工艺丰富多彩,博采众长以为我用,最突出的是石雕、木雕、灰塑、嵌瓷、琉璃、彩画等工艺。

其四,精益求精的营造思想,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和装饰内容使潮州艺人大显身手,注入了竞争机制,使明末以后的潮州民居装饰日显细腻繁复。

(四)潮汕民居形式的发展

潮州古城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古城内文物古迹700余处,古桥、古寺、古塔、古祠、古府第、古民居遍布老城区,可谓“步步见古、步步有故(故事)”,建筑和人文景观基本上都保留着唐宋时期的遗风。老城区并不大,依次是打银街、西平路、太平路贯穿南北。而东西走向的从北到南依次是中山路、西马路、开元路。而那些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府第,大多位于甲第巷、铁巷、义察巷、灶巷。潮汕民居建筑,古今城乡均有差别,贫富差异甚大;但相沿成习,无论大格局与小单元,既有个性,更有共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民居形式

- 6 - 不断发生变化,近年变化尤大。

潮汕城市,都是从原来县城、圩市、港口发展起来的。城内按中国传统城市格局,依大街小巷纵横列成直线,也有依地理环境或某些人为原因而弯曲的。大街多为店铺,小巷多为民宅。临街店铺多为单间或多间连体结构,面狭而进深,多为三合土的土木歇山顶瓦屋,上有阁楼,后半为客厅或卧室,前半为店面,店铺人家也多有小巷内的住宅。小巷里有许许多多的建造单元,富户人家建三厅二天井外加包屋的大院,中户建二厅一天井的四合院(即四点金)或一厅一天井的三合院(即下山虎),小户单间或多间连体的“竹竿厝”。城市宅地难觅,往往难以统一规格。潮汕各城市旧民宅墙体多为三合土夯筑,均较矮,砖砌楼房极少。潮州、揭阳、潮阳等旧城和开埠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汕头市,二三层以上的水泥结构楼房,多是在清末民初时间出现,汕头市少数四五层以上楼房是30年代才兴建的。民宅多是一二层平房;此一情况,一直延伸至20世纪80年代后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80年代开始,城市和一部分镇,多层建筑日增,高层建筑(10层以上)逐步出现。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住进了楼房,都是配套组合。住宅装修、布置,其特点是重厅面装饰,阳台多装上花架。城市扩大之后,原来城郊都成了市区,出现一些城中村。村里民宅改建很不统一,有些为楼房,有些仍是旧屋,巷道狭窄,旧祠堂多无拆除,这是城中村的特有现象。近年受城市楼房居室配套的影响及钢筋水泥的普遍应用,农村出现许多中西结合的住宅楼房,多是三合院的楼房化,二、三、四层均有,有厨厕配套,有的有庭园,相似别墅。

近代潮汕建筑的类型亦十分丰富, “中庭式”的布局及其组合则显示出潮汕侨乡建筑的地方特色。需要强调指出,装饰装修艺术是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最大特色。而其装饰艺术的特色和风格乃至近代潮汕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和文化地域性格的形成,又是近代潮汕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近代潮汕建筑的装饰艺术反映出时人的强大经济实力和炫富心理。特别是一些有钱有势的富家望族,相竟豪奢,争夸壮丽,不惜破费。故在潮汕地区,素有“京都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民谚。近代时期,潮汕建筑装饰继承了传统的手法,以木雕、石雕、嵌瓷和彩画四种工艺为主。无论木雕还是石雕,都讲究“勾勾、杂杂、通通”,构图饱满,虚实有致,精雕细刻,形神兼备。庆瓷和灰塑更是就地取材,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独特工艺。

其次,近代潮汕建筑的装饰艺术表征了时人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长年累月的商贸经营培育了潮汕人的务实品格和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潮汕建筑在技术上的务实性是这种文化地域性格的写照。潮汕地区林木资源不丰,采用石材、泥土、贝灰,表现出取材上的因地制宜。

潮汕地区临海而多台风,往往使用硬山式山墙以减小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脊饰多用嵌

- 7 - 瓷而少用砖雕灰塑,既增强了的气势和美观,又适应了海风侵蚀的气候特点。在民居、饲庙等各类建筑中,广泛采用石门框、石门脸、石柱、石台阶、石梁架,增强了建筑的稳固度,也大大抵御了海风的侵蚀。此外,为了强调通风透气、抗风防震的效果,潮汕建筑的结构方式亦很有特点。在一些大中型堂屋采用了两端山面穿斗式、中央诸间抬架式的混合结构法。这样既宽敞实用又防风抗震。

再次,近代潮汕建筑反映了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潮汕建筑的开放品格表现在对外来建筑文化的逐步吸收融合,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明中叶以前,主要受阅文化及中原文化的影响;明中叶以后至清前朝,受江南文化影响;近代则较早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在近代潮汕众多庭园中,钢铁、混泥土等材料以及西方柱式、外廊式建筑、地下室等一些外来形式得以广泛采用。如建于1898年于1909年竣工的潮阳棉城西园,大门西向,进门就是开阔的水面,布局明显区别于传统造园手法。水面上设一扁六角亭正对大门,左侧为两层高的钢筋混泥土居住用房,平面为外廊式,正立面饰以四根多立克叠柱。右侧庭园布置亭台楼阁,假山真水,情趣盎然。山上建有圆亭,山下造有水晶宫。园内景点处处,题名极富诗意。

整个庭园意境高远,小中见大,展现了中西合壁的庭园风采。又如汕头市市中心道路系统的扇形扩散布局,卫异于传统棋盘式街道格局,呈现出吸收西方城市建筑规则设计方式的新型商埠城市面貌。

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县处古今中西文化之争,表现出不同的人文品格和美学特征。潮汕侨乡建筑面对“中西之争”在城镇和乡村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抉择。前者更开放、更主动,融合性更强;后者相对保守,行动迟疑。这正好说明了潮汕侨乡建筑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了近代潮汕建筑进行理性选择和文化轻型的矛盾性、复杂性和艰难性。潮汕侨乡建筑的性格特征与商贸繁荣及从商心理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潮汕建筑装饰艺术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潮人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和对闽南文化、海洋文化博采众长的开放融通品格。

五、现实建议

潮州市作为一个已有1600余年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往观光游览。为引客入潮,潮州市一方面对城内原有的一批省级重点文明保护单位开元寺、韩文公祠、古城墙等景区景点进行修缮改造,一方面又增建潮州八珍楼、潮州名茶馆、潮州商贸城等10个“休闲度假好去处”和“假日观光新亮点”。据了解,开元广场投资8600万元,韩文公祠一、二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另外,还在一些新增景点,如百鸟长廊、神奇果园、明鸿山庄等等。这些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

据潮州市旅游局统计,截至今年10月止,全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5.5万人,比去年同

- 8 - 期增长19.8%;全市旅行社有组织接待海内外团队6796个,人数17.66万人,旅游业总收入8.1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对潮州旅游今后的发展前景,潮州旅游局根据潮州自身的特点及文化特色,提出“全面建设古城风貌,积极开发建设新区,尽快把潮州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古城风貌,侨乡特色旅游胜地的繁荣、整洁、文明、优美的新型城市”的建设要求。经过几年的名城建设,潮州恢复一批又一批的景点,使其风貌日新、风华重著。但潮州古建筑的修复开放,必须与潮州古民居文化的整理弘扬同步进行。希望我们这次研究能进一步推动着人们对潮汕文化了解、研究和需求热潮,从而发掘潮汕民居的内在潜力,加大对其修葺力度,保护先民留下的宝贵遗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古城的文化古迹将不断得到充分利用,我们应该依靠自身优势,开发旅游资源,使这座城市更富活力。那些扎根于潮汕大地中的传统艺术也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它将会以传统、完整的历史特色展现在世人面前!

进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建设的需要,考察研究古建筑历史文化及其艺术价值已成为当代人的一大课题,潮汕古民居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已不单单是简单的古民居,而是考古学家眼中的艺术品。不断创新发展的文化资源,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依托。一个失去文化依托的族群,是没有精神家园的“吉普赛人”,是注定要没落和没前途的。潮汕具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积淀,这是潮汕重树形象、再创辉煌的重要支撑力量。因此,必须继承、发掘和发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方针,不断丰富、充实和发展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探索文化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有机载体,始终保持潮汕地方文化的先进性和创造力,为潮汕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对潮汕经济的振兴仍然有实际的意义。还有一些要争取、抢救的急切工作,像樟林古港的景观摄影、说明、编撰成为专著,其价值不在徽州等地之下,不要游移因循不前,过一些时候环境变迁,宝贵仅存的遗迹,归于澌减,岂不可惜!如饶平城内的古建筑、南澳及柘林的明代海防遗物与南明碑刻都应编写成为引人入胜的报告,对于目前尚存的文化遗产,做出有意义的整理工作。

【文献信息】

《潮汕文化源流》黄挺 《广东文化地理》司徒尚纪 《潮汕考古文集》陈历明编 《潮州日报》

《汕头都市报》 潮汕民俗网

- 9 -

第五篇:潮汕民居的发展轨迹(定稿)

潮州市古建筑设计--潮汕民居

一、课题提出

潮汕地区,既有灵秀山川的孕育,又是“十相留声”之地。二千多年来文明历史的沉淀,使其拥有丰富的古典建筑。潮汕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既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深受专家名流的赞誉。例如我国美学学会会长王朝闻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考察潮汕时,就对潮汕民居给予高度的赞美:“原以为徽州的民居最好,想不到潮汕的更有特点。”地灵人杰的潮汕大地,虽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历史的沧桑,但至今仍保存有一大批珍贵的民宅建筑。其中有被专家们誉为国内罕见的府第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许附马府:有潮州木雕堪称一绝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略黄公祠;有石刻艺术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的从熙公祠;有清代爱国政治家丁日昌和清广东水师提督方耀故居德安里等大型建筑群。历史上的潮州,曾经有过辉煌。它是9个县的先民一起奋斗创造出来的,作为它的后人,我们有权利共享它那骄人的荣誉,也有责任探究和弘扬它那神奇的底蕴。

二、活动目的

许多人可能对古建筑知之甚少,然而当你走近它们,就象再次经历那些沧桑岁月,听它们倾诉过去的风风雨雨,犹如翻阅一本史书般抱着敬畏去看待。它们是先人智慧的结晶,是漫漫历史的见证,在时光的长廊中显得庄严又质朴。以往我们从没如此贴切地感受,因此要通过深入的研究去感知那座座古香古色的居所,获得更多课外知识。

三、研究进程

(1)开会讨论,确定课题,分配任务;(2)到图书馆、上网找资料;(3)筛选出有用的资料;

(4)写总结论文,先介绍一下潮汕建筑的总体情况,再根据现状探讨、预测其未来的发展,并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

四、研究成果

(一)潮汕民居的建筑特色

“潮州厝,皇宫起”,这是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一句俗语。它用来形容潮汕民居的独特风格和建筑特色,意即谓潮汕民居是仿制京城皇宫宅院的体制而建造的,可与皇宫相媲美。这句俗话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从建筑规模和建筑

格局上看,潮汕民居与京城皇宫宅院有相似之处。潮汕人多地少,华侨众多,经济发达,人文鼎盛。潮人大多聚族而居,具有浓厚的宗族观念。这一观念,体现在村落建筑上,就是以宗族为中心的围寨格局。特别是富贵族望之家尤为重视此风,以建立规模宏伟的建筑群为荣。故清乾隆《潮州府志》云:“望族营造屋庐,必建立家庙,尤为壮丽。”民国三十三年《广东年鉴》曰:“粤有华侨,喜建造大屋大厦,以夸耀乡里。潮汕此风也甚,惟房屋之规模,较之他地尤为宏伟。” 潮汕“府第式”民居基本格局则千年未变,对潮汕人民心态和民性的形成有深远的影

响。“府第式”民居最大特点是以大宗祠为中心,附属建筑按尊卑顺序围绕大宗祠展开,形成一个既抱成一团又可向外辐射的建筑整体。这种融血缘宗亲和建筑布局于一体的“府第式”民居,造就了潮汕人民重宗族、重乡亲、重家庭的传统伦理观念,富于凝聚力又勇于开拓的性格。潮汕人民崇尚谦直、中和、稳重等儒家所推崇的高尚美德,也与“府第式”民居的中轴对称、排列整齐、形体端严的感觉模式相一致。

总之,潮汕民居无论是从建筑格局、规模和内外装饰上都与京城皇宫有相似之处,“潮州厝,皇宫起”并不是过誉之词,而是恰如其分的表述。

在边远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制约,经济条件也较差,建筑材料多就地取材,村子又小,那里的村寨民居格局与平原有别。砌石为基,土砖作墙,上压金字架,再上瓦或草篷。砖石屋、土砖屋、石卵巷道,是山区民宅的特色。潮汕土楼的兴建年代,大多数在明代万历至清代乾嘉年间。这同樟林寨早期民居建筑形式一样,与当时多山贼海寇侵扰的历史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潮汕土楼的外观有圆形、八卦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几种式样,圆形土楼数量最多。潮汕土楼的建筑规模一般不大,占地三四亩,24~28套二层房间环拱建成一围。规模较为宏大的,有饶平县三饶镇的道韵楼,东山镇的潮教楼,上饶镇的镇福楼。道韵楼外周长323米,内周长135米,共有56套三进堂屋和“套角屋,堂屋深29米,墙厚1.6米。土楼房间的后墙即为楼寨的外墙,厚度一般都超过1米,既坚实牢靠,有防御功能,又防潮隔热,使房间冬暖夏凉,居者安适。土楼显示出潮汕山民的气质,也显示出潮汕民居建筑的多样性和建筑匠师们的创造能力。饶平县还保留数百幢明清时期建造的土楼寨,是饶平县民宅的一大特色。

(二)潮汕民居的工艺特色

明清以后潮州民居建筑进入了成熟时期,故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建筑装饰手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其一是实用与艺术和谐结合,在关系到建筑结构、特别是屋面上最显眼部位,如屋脊、墙头、不同墙面的转角处、细部收口等部位,通过装饰手法使之不至于单调,而且更加坚固。潮州乃多雨地区,对于屋面结合部的屋脊防漏要求很高,屋脊做得较大,在最为突出的屋脊饰以灰塑、嵌瓷、彩画,不怕日曝雨晒,历久如新。在大面积的外墙面墙上嵌以石雕,墙头饰以彩画,避免了单调的直角,丰富了立面。大中型祠堂采用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结构,多数采用彻上露明造以求建

筑空间敞大,同时在梁架、照壁、额坊、柱头斗横、雀替等部位精雕细琢,使这些举目可见的部位给人以美的感受。为了防潮、防洪和防白蚁,潮州民居一般采用石构柱础,而且比北方明显更高,因而将柱础雕刻成复杂的几何形状,造型饰样几乎逾百种。室内一般追求良好的采光、通风,采用精致的通雕屏风、隔扇。同时,潮州民居十分注重门面装饰,集中对石柱、屋脊、外墙门框、匾额楹联、檐头、抱鼓石、石狮乃至门前之亭子、旗杆等均予以精美的装饰,使建筑物门前徒增华贵之感。檩木要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故称“红桁蓝桷”。单是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水、土、火五种不同的造型。造型优美的五星脊饰,连同山墙、屋檐都用瓷来镶嵌。嵌瓷是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用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屋顶一些主要部位贴出各种立体形象,有花草、鸟兽、虫鱼、还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十分传神。除了嵌瓷,还有雕刻,在建筑物的一些木质结构上镂刻各种形象,使整座建筑物富有艺术气息,古色古香如皇宫建筑。

其二是装饰题材广泛,潮州民居的装饰题材几乎囊括传统的民间题材,如历史故事、神话、戏剧题材、吉祥图案、虫鱼鸟兽、亭台山水、以至名人名家诗书画,同时善于表现地方特色,如潮州八景、岭南佳果等地方题材,晚期尚出现了一些西方花纹图案。

其三,装饰工艺丰富多彩,博采众长以为我用,最突出的是石雕、木雕、灰塑、嵌瓷、琉璃、彩画等工艺。

其四,精益求精的营造思想,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和装饰内容使潮州艺人大显身手,注入了竞争机制,使明末以后的潮州民居装饰日显细腻繁复。

(三)潮汕民居形式的发展

潮州古城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古城内文物古迹700余处,古桥、古寺、古塔、古祠、古府第、古民居遍布老城区,可谓“步步见古、步步有故(故事)”,建筑和人文景观基本上都保留着唐宋时期的遗风。老城区并不大,依次是打银街、西平路、太平路贯穿南北。而东西走向的从北到南依次是中山路、西马路、开元路。而那些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府第,大多位于甲第巷、铁巷、义察巷、灶巷。潮汕民居建筑,古今城乡均有差别,贫富差异甚大;但相沿成习,无论大格局与小单元,既有个性,更有共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民居形式不断发生变化,近年变化尤大。

潮汕城市,都是从原来县城、圩市、港口发展起来的。城内按中国传统城市格局,依大街小巷纵横列成直线,也有依地理环境或某些人为原因而弯曲的。大街多为店铺,小巷多为民宅。临街店铺多为单间或多间连体结构,面狭而进深,多为三合土的土木歇山顶瓦屋,上有阁楼,后半为客厅或卧室,前半为店面,店铺人家也多有小巷内的住宅。小巷里有许许多多的建造单元,富户人家建三厅二天井外加包屋的大院,中户建二厅一天井的四合院(即四点金)或一厅一天井的三合院(即下山虎),小户单间或多间连体的“竹竿厝”。城市宅地难觅,往往难以统一规格。潮汕各城市旧民宅墙体多为三合土夯筑,均较矮,砖砌楼房极少。潮州、揭阳、潮阳等旧城和开埠仅有百余年历史的汕头市,二三层以上的水泥结构楼房,多是在清末民初时间出现,汕头市少数四五层以上楼房是30年代才兴建的。民

宅多是一二层平房;此一情况,一直延伸至20世纪80年代后才发生了重大变化。从80年代开始,城市和一部分镇,多层建筑日增,高层建筑(10层以上)逐步出现。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住进了楼房,都是配套组合。住宅装修、布置,其特点是重厅面装饰,阳台多装上花架。城市扩大之后,原来城郊都成了市区,出现一些城中村。村里民宅改建很不统一,有些为楼房,有些仍是旧屋,巷道狭窄,旧祠堂多无拆除,这是城中村的特有现象。近年受城市楼房居室配套的影响及钢筋水泥的普遍应用,农村出现许多中西结合的住宅楼房,多是三合院的楼房化,二、三、四层均有,有厨厕配套,有的有庭园,相似别墅。

近代潮汕建筑的类型亦十分丰富, “中庭式”的布局及其组合则显示出潮汕侨乡建筑的地方特色。需要强调指出,装饰装修艺术是近代潮汕侨乡建筑的最大特色。而其装饰艺术的特色和风格乃至近代潮汕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和文化地域性格的形成,又是近代潮汕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首先,近代潮汕建筑的装饰艺术反映出时人的强大经济实力和炫富心理。特别是一些有钱有势的富家望族,相竟豪奢,争夸壮丽,不惜破费。故在潮汕地区,素有“京都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民谚。近代时期,潮汕建筑装饰继承了传统的手法,以木雕、石雕、嵌瓷和彩画四种工艺为主。无论木雕还是石雕,都讲究“勾勾、杂杂、通通”,构图饱满,虚实有致,精雕细刻,形神兼备。庆瓷和灰塑更是就地取材,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独特工艺。

其次,近代潮汕建筑的装饰艺术表征了时人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长年累月的商贸经营培育了潮汕人的务实品格和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潮汕建筑在技术上的务实性是这种文化地域性格的写照。潮汕地区林木资源不丰,采用石材、泥土、贝灰,表现出取材上的因地制宜。

潮汕地区临海而多台风,往往使用硬山式山墙以减小风力对建筑物的影响,脊饰多用嵌瓷而少用砖雕灰塑,既增强了的气势和美观,又适应了海风侵蚀的气候特点。在民居、饲庙等各类建筑中,广泛采用石门框、石门脸、石柱、石台阶、石梁架,增强了建筑的稳固度,也大大抵御了海风的侵蚀。此外,为了强调通风透气、抗风防震的效果,潮汕建筑的结构方式亦很有特点。在一些大中型堂屋采用了两端山面穿斗式、中央诸间抬架式的混合结构法。这样既宽敞实用又防风抗震。再次,近代潮汕建筑反映了博采众长的开放品格。潮汕建筑的开放品格表现在对外来建筑文化的逐步吸收融合,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发展时期:明中叶以前,主要受阅文化及中原文化的影响;明中叶以后至清前朝,受江南文化影响;近代则较早受到海外文化的影响。在近代潮汕众多庭园中,钢铁、混泥土等材料以及西方柱式、外廊式建筑、地下室等一些外来形式得以广泛采用。如建于1898年于1909年竣工的潮阳棉城西园,大门西向,进门就是开阔的水面,布局明显区别于传统造园手法。水面上设一扁六角亭正对大门,左侧为两层高的钢筋混泥土居住用房,平面为外廊式,正立面饰以四根多立克叠柱。右侧庭园布置亭台楼阁,假山真水,情趣盎然。山上建有圆亭,山下造有水晶宫。园内景点处处,题名极富诗意。

整个庭园意境高远,小中见大,展现了中西合壁的庭园风采。又如汕头市市中心道路系统的扇形扩散布局,卫异于传统棋盘式街道格局,呈现出吸收西方城市建筑规则设计方式的新型商埠城市面貌。

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县处古今中西文化之争,表现出不同的人文品格和美学特征。潮汕侨乡建筑面对“中西之争”在城镇和乡村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抉择。前者更开放、更主动,融合性更强;后者相对保守,行动迟疑。这正好说明了潮汕侨乡建筑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了近代潮汕建筑进行理性选择和文化轻型的矛盾性、复杂性和艰难性。潮汕侨乡建筑的性格特征与商贸繁荣及从商心理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潮汕建筑装饰艺术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潮人经世致用的商业意识和对闽南文化、海洋文化博采众长的开放融通品格。

下载潮汕古建筑 民居形式与装饰(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潮汕古建筑 民居形式与装饰(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潮汕古建筑 古遗址研究[精选]

    潮汕古建筑 古遗址研究 指导老师:陈泽蔚 2007级高一(四) 王思达 张伟文 【研究背景】 潮汕地区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悠长的民族底蕴,在中华历史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盘点潮汕地区最有名的古建筑

    潮汕的建筑艺术颇具特色。承袭历朝建筑形式,推陈出新,古朴典雅。以巨木、贝灰、岩石、陶瓷等为材料,有防热、防风、防湿、防寇的功能,并突出南方木雕、石雕精致艺术品作为建筑物......

    寺庙、古建筑彩绘形式风格

    古建筑寺庙彩绘形式风格 彩绘原是为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宋代以后彩画已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 和玺彩绘 是等级最高的彩画......

    中国古建筑小品装饰特点

    中国古建筑小品装饰特点中国古代建筑中对大木、小木、砖、瓦、石、油诸作的装饰手法和式样,也包括为创造艺术环境而设置的建筑小品。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建筑的......

    园林与民居

    园林与民居 教材园林与民居分析: 中国古代的园林与民居艺术与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的,园林与民居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

    园林与民居教案

    园林与民居教案 课题:园林与民居 年级: 高一年级 课型:艺术欣赏类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中国园林艺术与民居建筑有基本的了解; 2.通过对园林与民居形式上的分析研究,......

    《民居与饮食》教案

    民居与饮食 (别具风味的饮食)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地方,饮食有不同的特点。 2、了解家乡饮食的主要特点。 3、初步认识饮食和当地环境、气候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地方......

    梁思成与赵县古建筑

    梁思成与赵县古建筑 (一) 华北有四宝“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这句歌谣将华北四大胜迹串在一起,流传甚广。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营造学社工作的梁思成诸君循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