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中的民俗

时间:2019-05-15 03:1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变化中的民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变化中的民俗》。

第一篇:变化中的民俗

变化中的民俗

——以妈祖文化为例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汉语言文学 宋凌颖 12140011049 sunshine_311@qq.com

摘要 妈祖信仰源于莆田湄洲,妈祖最初是庇佑渔民出海平安的海神,兼有战神、生育神等职能。每逢妈祖诞辰和妈祖升天日,各地的妈祖信众都会举行祭祀、妈祖节等活动。一些传统的妈祖民俗依然保留至今,而妈祖文化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发生了变化。现在妈祖文化的社会功能已大于妈祖信仰本身。中国人民借妈祖文化以维系同胞亲情,特别是海外侨民和闽台两岸。也有商人看中妈祖文化的商机借以赚钱。去发掘妈祖文化的内涵才是正确的对待态度。

关键词 妈祖 民俗 文化 变化

1妈祖其人

妈祖,女性,原名林默,福建莆田湄洲人,生于北宋初年,历史上确有其人。妈祖是林默仙化成神后,福建家乡人对她的一种尊称和亲切称呼,即福建话中娘妈的意思。关于妈祖的生平,多家古籍均有记载,众说纷纭。取较可信的资料经整理可得:妈祖是宋代督巡检林愿的小女儿,是里巷中的一位巫女,能言人祸福、拯人患难,会医术,善水性,号称“龙女”。多次海上救人,不到三十而终。她死后人们为纪念她而为她立庙,经过民间的反复加工和创造,逐渐将她神化。

宋代以后历代皇帝对妈祖的褒封有三十余次,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的“崇福夫人”到后来的“天妃”、“天后”,再到清道光十九年的“护国屁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上圣母”,封号越来越高,地位也越来越尊贵。使妈祖由民间神提升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

妈祖的传说涉及多方面内容。其中海神是妈祖神格的核心内容,她的神绩主要表现在保护航海者安全上。战神是妈祖神格中的另一重要内容。从宋至清,妈祖作为战神多次出现在战争中,如助涨潮水,收复台湾的斗争;维护百姓安全,抓捕贼盗海寇的斗争等。生育神这一身份是后来添加的。明《三教搜神大全》中记载:“凡有不孕者,随祷随应。”保护神是妈祖同其他神祗共有的职能,如捍灾御患,降雨开雾,造福百姓。

2传统妈祖信仰风俗

关于妈祖的习俗最主要的形式是祭祀。祭祀妈祖按日期来分,一种是固定的祭祀。一种是不固定祭祀。按祭祀主体来分,一种是宫庙祭祀,一种是家庭祭祀。

固定祭祀在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这两天被称为妈祖节,有隆重的庙会祭祀。各乡挑选结婚多年未有子嗣的或刚刚结婚的男青年作为抬妈祖骄的“轿夫”。先到妈祖庙请神像,安放在轿里之后,由马头锣鸣锣开道,接着是一抬大香炉,随后是妈祖大轿,然后是诸路神仙,再后是扮成各种故事的人物和锦标等。人们沿街观看,家中主妇设香案于路边祭拜,等妈祖銮驾经过时,祭拜者便取三根燃着的香,插在队伍前面的炉里,并放鞭炮以示欢迎。被选为轿夫的人,都争相去摸妈祖的神像或轿顶,如果能摸到,则象征今年必得贵子。游妈祖活动结束后,人们将神像送回庙时,要看那一台轿的神跑得快,快者新年就会更加吉祥如意。

每到妈祖节时,一些女性总是按照传统妆饰打扮,她们梳着扁平发髻的“妈祖头”,穿着一种特殊的外裤,上半截为红色,下半截为黑色或蓝色。因妈祖生前最喜欢穿红色衣服,她是神明可穿全红,世人为俗人,所以只取一截红。

庙会期间还有分身妈祖回娘家的习俗。旧时各地的妈祖庙要到湄洲屿进香、朝拜妈祖,香客举着旗,抬着神像挑着香炉,浩浩荡荡去湄洲祖庙。在湄洲屿以外的地区,人们则把妈祖神

不固定祭祀即求行船平安、求子、求雨等祭祀活动。宫庙祭祀是指庙会活动。

家庭祭祀包括:第一,船仔妈祭拜,就是渔民和航海者在船上供奉妈祖神像,祈求航海安全。渔民造船,要先造一个船的模型供在妈祖庙内,以求神灵保佑航行平安。凡是出海的海船,必在船上供奉妈祖,作为航行海上的保护神。如果海浪恶起,渔船危险,船工就抱着妈祖像呼叫,许愿妈祖保佑。这是妈祖信俗最原始的形式之一。第二,对海祭拜,就是湄洲和其他地区的渔民、船民在海边或沙滩上摆上供桌、贡品面对大海,向妈祖祭拜。第三,家中供奉,就是渔民和居民在家中的神龛上供奉妈祖像点香、祭拜。第四,汽车上挂妈祖像,祈求出入平安。妈祖习俗除了祭祀妈祖外,还有妈祖舞、妈祖灯笼、妈祖节后禁捕杀、龙舟挂彩、九重米稞、偷妈祖鞋等。其中最有意思的当属偷妈祖鞋。已婚未育的妇女若想生育可到妈祖庙偷妈祖脚上的一只鞋,就能怀孕。偷时要先掷篙杯,若为一阴一阳,表明妈祖同意偷,否则不能偷。偷后三个月如怀孕,应到庙中拜谢。孩子生下满月,应去还愿,并做一双新鞋为妈祖穿上。

3变化之一——妈祖信仰被提升为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能维系中国民众之间的感情。闽商遍布世界各地,在国外的闽商以妈祖文化形成一种文化归属感。在日本,长崎成为华侨最集中之地,移居长崎的各地船主们发起倡建佛寺。泉漳帮建了福济寺,福州帮建了崇福寺。到长崎经商的闽人持续增长,“八闽会馆”、“福建会馆”应运而生,其中都供奉妈祖。至今长崎的华侨还称坐落在馆内町的福建会馆为天后宫。其主要功能是供福建商人再次共祭妈祖,同时交际宴饮。

妈祖文化源于福建,传播至中国整个沿海地区,以及港澳台。妈祖文化是台海两岸的同源文化,维系着两岸的感情,能增进闽台两岸的关系。

1987年农历九月九日,莆田市举办“妈祖千年祭”活动,海内外前来参加的有十万余人。1987年以来,到湄洲岛观光朝拜的台胞每年估计有十万人次。1989年5月间,台湾省宜兰县南澳天后宫组织二十只轮船两百二十五名台胞,浩浩荡荡直驶湄洲,首开封闭四十年的海峡两岸直接通航的先河。

台湾香客分两种,一种是以庙团或联合组团,其团队规模少则几十人,多至两三千人;另一种是散客,多为结合到大陆探亲、旅游或经商而顺道谒湄洲祈愿或还愿。以个庙组团的一个庙最多来过20次,迄今湄洲祖庙已同台湾1200多家分灵庙建立联系。以个人来的典型是一位名叫杨卢玉英的老太太,她从1987年到2000年共到过湄洲52次。

对妈祖的共同信仰,对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共同的民族心理,沟通和促进海峡两岸人民骨肉亲情,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变化之二——妈祖文化的商品化

妈祖民俗融合于妈祖文化旅游节。妈祖文化旅游节的表述从策划、规划、投资建设、布置到投放市场等一系列环节都着眼于活动在市场中所具有的交换价值而进行的。省、市财政对每届妈祖文化旅游节都予以专项资金补助。组委会还聘请省内一些知名导演,在全市范围内选拔演艺人员,先后创作编排了祈福乐舞、湄女风情、林默娘等节目,在两岸引起巨大反响。此外,还引进省内和天津、台湾等地的特色民俗节目参与节庆活动。整个活动具有高度的组织化特征,其核心目标就是要集中多方力量共同表述妈祖特色的民俗。1994年湄洲岛上首次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是比较成功的一次大型节庆活动。湄洲岛当年接待的游客突破100万人次,2004年则达到1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46亿元。

旅游商品意识在妈祖文化旅游中的渗透力越来越强。大型庙宇的香火钱收入一年近亿元。庙与庙之间也产生了商场性的利益竞争。湄洲祖庙被当做摇钱树,各行各业都想借弘扬妈祖文化之名敛财,却忽略了如何提高妈祖庙文化品位的深层次问题。

5变化的原因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人们更注重个体的力量。道教尊妈祖为海神。神是对人而言,是统治,管理人的,人有社会系统,包括子系统,神也有社会系统,子系统。在中国,天上有玉皇,地下有阎王,水中有龙王,还有西天佛国,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都是封建的组织结构,和人的封建组织结构是对称的,所以信神在一定程度上是封建性的表现。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民民主在人类中发展起来,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要有自由、民主、平等和幸福的生活还得靠自己。

神是古时候科技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不科学而拟出来的存在。当人们对社会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对自然灾害无能为力的时候,便拟出神来庇佑自己。而21世纪是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对事物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观念得到更新。所以人们对神,包括妈祖的虔诚的信仰都已经淡化,转而强调它的社会功能。例如海外闽商以妈祖庙为聚集地、官方和民间都大力借妈祖文化来增进台海感情等。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人们的逐利心理。现代人对商机有着敏锐的发现力,不会放过一切有利可图的因素。妈祖文化旅游或是妈祖周边商品自然成为商人聚财的方式之一。所以妈祖文化的商品化日益增强。

6对策

且不说求妈祖信仰,因为笔者认为中国人的信仰大多的带有功利性的,求神多是为了保佑自己,与西方虔诚地遵守一些宗教的规矩,净化心灵不同。而且我们都是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受教者,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才是正确的。

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社会应该去发掘它的文化价值。从时间角度来看,从宋代妈祖文化起源之初,一直到今天21世纪,妈祖文化具有惊人的延续能力。从空间角度来看,从莆田湄洲屿诞生的妈祖,借福建商人和移民的传播,已覆盖中国整个海岸线以及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聚居地。妈祖文化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角度来讲,影响都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借此去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等妈祖的文化内涵。

当然做任何事都离不开经济基础的支持,保持妈祖文化的纯洁性,不要让妈祖文化的商业性大过文化性,正当地利用妈祖文化区沟通中国人民的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剻大申,祁红.中国人的民俗世界.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9 [2]许长荣,石颍川.最美丽的民俗与中国文化.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7 [3]佘志超.细说中国民俗.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8 [4]福建省文明办编.福建节庆习俗.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11.1

第二篇:春节民俗变化情况调查

春节民俗变化情况调查

摘要: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是中国人民最重视的一个节日。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过春节的习俗。这些习俗伴随着中国人走过一年又一年,其中有很多的习俗消亡了,也有很多新的习俗诞生了,因此春节的习俗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键词:春节、习俗、传统文化

正文:

五六十年代,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市场物质匮乏供不应求,许多的食品有钱也买不到,有些还要凭票供应,收入较低的家庭只有在春节才能吃到鸡、肉、鱼„„在春节前一个月,家门口的街坊邻居们,在煤饼炉子上,把花椒和食盐放在铁锅里反复炒,等闻到花椒的香味,盐变成黄色,等冷却以后用来腌鸡、腌鸭、腌肉,腌制十天左右,拿出来晾在阴处风干,等到春节时再食用。每家窗户外多多少少都能看到有风干的家禽和鱼类。那个年代提倡多子多福,一般家庭生育5、6个孩子,春节主妇们要给孩子准备做新的衣服,尽管那时人们穿的衣服比较单调,但经济条件不好的,也只能把旧衣服洗干净过年再穿,你听说过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新的衣服给老大穿,新年过后就脱下来洗干净放好,等明年再穿。条件好的家庭一般到春节会给孩子添置新的衣服。除夕夜当孩子们进入梦乡的时候,父母把做好的新衣服或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枕边,有的还用红纸包压岁钱,有的用红纸包几只红枣或蜜枣、云片糕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初一早晨起床就把红枣吃了才能开口向家里的长辈们磕头拜年。这意味着来年红红火火,甜甜蜜蜜,高高兴兴的象征。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这种习俗城市里已少见,但在农村还是很流传。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再谈“春节”习俗,已是今非昔比,改革开放三十年给中国带来经济的飞跃和社会的进步,百姓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繁荣、物质丰富、应有尽有,以前要过年才能吃鸡、吃肉,现在随时都可以买了吃,因此平常和过年一样。如今新年亲戚碰面,老朋友相见一改以前的恭喜发财的口头禅。大家都恭祝对方体健康,平安快乐。所以人们对过年的习俗观念随之也改变许多。在这次的寒假实践中,我和几个要好的朋友趁着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去走访了几个居民区,询问人们一些关于“春节习俗”的问题。

一、您眼里的“春节”?

1.在一些儿童和青年人的世界里,他们的春节就是放鞭炮、贴对联、收红包、和家里人一起吃团圆饭。他们觉得春节就是热热闹闹的,有很多同龄的伙伴们一块玩耍。

2.大部分的中年人则认为,春节是回家和父母团圆的日子,一年中在外奔波劳累,回到家了就可以吃到热喷喷的饭菜,陪父母聊聊天。而有一些中年人则觉得春节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特别的意义,而且还有一大堆的人情世故需要送礼。

3.老人们则觉得春节是祖宗传下来的节日,千百年都一直传承着,当然要热热闹闹的过。大多数老人的孩子在外工作,一年都不得回来,趁着春节老人们可以见见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在他们的眼里,春节比什么节日都要来得珍贵。

二、您的春节怎么过?

1、大部分人选择在家休息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好不容易能放个年假,大多数人选择在家休息。既能调节疲劳的神经,又有了难得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间。调查数据表明,在本次调查中有65%的被采访者选择在家休息,而计划春节期间走亲戚的只有30%,选择旅游的更是少之又少,仅占被采访者的5%。

2、在家吃年夜饭已成趋势

虽然大大小小的饭店早就开始推出各种年夜饭的订餐活动,甚至增添了各种优惠、特色服务和娱乐活动来吸引顾客。不过从调查结果看,被访者中有90%的人还是选择在家做年夜饭,而只有10.00%的被访者选择到饭店吃年夜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人们选择在家做饭主要是想和家人在一起共同完成这意义不同的“团圆饭”。

3、上班族选择打电话拜年

现代通讯的发展使人们的交流方式更加多样化,拜年方式也从传统的“走亲串友”多元化成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方式。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上班族由于工作没办法回家,只能通过打电话或网上视频向家人拜年。

4、祭祀的传统习俗正在逐渐消失

按照习俗,过年都要祭祀。调查表明,31.78%的被访者表示过春节会祭祀,22.20%的被访者说无所谓,而46.02%的被访者却表示过春节不会祭祀。一些古老的春节习俗还是随着时代变迁在淡去。

三、春节习俗过时了吗?

1、近九成的被访者认为年味犹存

不可否认,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的很多环节都在淡化并且趋无。于是,很多人认为年味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然而,这次调查多少给我们一些信心,调查表明,88.57%的受访者认为年味没有变淡。

2、八成多被访者愿意完全按照传统习俗过年

按照老规矩,过了小年,直到初五,每天都有相关的安排,一些程序已经日渐简化。调查表明,只有17.14%不愿意完全按照传统习俗过年,这说明,大部分人还在延续着老的传统。春节的生命力还在。

结论:

然而,传统休闲方式、生活方式的衰微和传统文化的变迁,并不必然意味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适应。而是意味着,要么先前存在的模式必须改变,要么人们必须采纳受到现代化影响较早的社区人群用较长时间所形成的新的生活模式。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实际相伴而生的还有社会成员对文化生活空缺的不适应,以及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还未建立起来时,人们对休闲、消费方式的盲目选择。比如春节期间县城居民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明显减少,人们不再热衷于家庭交流和各种文体活动。而近三、四年来,春节期间大人们赌“六合彩”、小孩到网吧玩电脑游戏的现象不断增多,这不能不让我们重新思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以及传统文化变迁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心理缺失。从节日文化的变迁反映出来的生活方式变迁让我们意识到,由于旧有文化正在瓦解,新的更适应于地区和人群的文化尚未确立下来,这种文化上的断层无法满足社会、居民在现代社会的需要,寻求可行的替换制度显得越来越必要。传统文化可能成为现代化的阻力,也可能成为现代化的动力,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对待两者的态度。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引发的社会认同感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凝聚作用,也即文化的内核部分,长期以来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提供动力,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引导以使其发挥功用。当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需要重新解释和转换人们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物质、制度和文化的发展。认识社会中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的变迁,科学地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整个社会系统平衡发展,这正是研究者面对文化变迁时需要反复思考的。

民俗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关变迁的内容、方式取决于各种不同的情况,很难用某种理论简单概括。因此,关于民俗变迁的原因,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社会

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传统文化需要从其内部进行调整以适应物质技术环境的变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等各项社会制度的变化相协调。从这个意义上说,春节作为传统社会精神层面的一部分,无法逃避变迁浪潮的冲刷。另外,随着人口流动、现代交通的发展、大众传媒的交流传播,各种现代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接触,进而发生互相取代、增添和同化。现代生活和传统文化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因此,传统春节年味变淡,是社会发展必然规律。植根于传统农耕社会的春节,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加快了生活节奏,独生子女政策带来家庭结构变化,外出务工导致家庭生活方式变化,思想观念及娱乐方式呈现多元化,这些都推动了社会变迁。传统春节正在移风易俗的重大变革之中,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要用发展的观点正确对待春节习俗的变迁。

致谢:对本次开展调查工作的同学以及配合我们本次调查的群众表示感谢。

合肥学院管理系11级中德物流管理专业罗丹学号:1113131047章梅琴学号:1113131029姚梦云学号:1113131024

第三篇:春节民俗的变化

春节民俗的变化

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之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之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之春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

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研究缘起

公元六世纪中叶,梁朝宗懔(公元约498~561年)在《荆楚岁时记》中记录了荆楚之地过年的习俗,学者们盛赞这部典范性的岁时志一改先前月令式的政教体例和文人式的玩赏究奇,是“一种动态的古代田野记录”[1]。时至今日,起源于年终“腊祭”的春节仍然是中国人头等重要的节庆。然而,《荆楚岁时记》所力图规避的两点毛病却依然存在。介绍春节习俗的文章汗牛充栋,内容虽繁简不一,侧重不同,但其叙述模式不外乎年节传说、溯源、历史记载、各地习俗事象及其解释。研究性的民俗著作或是孜孜不倦地梳理古籍,或是思索节庆习俗背后的深层涵义。但无论是介绍性还是研究性著作,都参照一个固化的春节前设。这种既群象化又无时效性的记述模式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即芸芸众生几乎是毫无二致地进行春节实践的,并且这一“传统”看似如磐石般牢固。

但今天,我们赫然发现,“捍卫春节”的呼声此起彼伏。需要“捍卫”,即意味着这一“传统”有遗失的危险。团年饭搬到酒楼,拜年用短信了事,越来越多的人在春节旅游、上网,潇洒自在;对此,老人们哀叹年将不年、淡而无味,而一部分民俗学家则宣扬回归“传统”。但春节“传统”是什么样子的?从文献到文献的抄录、对内在涵义的穷索将春节变成了专家学者的“内部知识”。研究者们忽视了的问题是,所谓的春节“传统”在普通的民众当中呈现出什么样的实践形态?他们的春节实践都是整齐划一的吗?是什么导致人与人之间在春节实践上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人的春节实践是否随着时间而变化?是什么影响了这些变化?他们如何看待这些不同和变化?

2、研究方法与理论

在二十世纪的后半期,随着政权交替、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政治运动的影响,春节习俗的变迁尤为剧烈。然而在历史的宏大叙事当中,离散的个体的声音却常常被淹没。因此本文拟使用与文献研究相别的另一种史料——口述史材料,主要以个人及其家庭实践的视角来观察1949年~1989年之间的春节习俗变迁。

1)口述史

本文的研究材料是212份关于春节习俗的口述记忆文本记录。口述记忆,通常被称作“口述史”(Oral History)。“20世纪60年代末叶以来,由于口述史特别适于阐述新近的社会史,它在英国及其他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一般认为对重复性经历的调查访谈更适合口述史研究,如日常生活史就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在中国,口述史在应用上也非常灵活,除了史学,在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学等多个学科中也备受青睐,至今方兴未艾。不过这种以口述史为主要材料的研究目前以事件研究为主。[3]

无庸讳言,口述史材料的真实性在理论上是无法验证的。这也是为什么历史学家仍然就口述史材料的使用持疑虑的态度,“其原因部分在于史学家不愿突破史料必须具有当代性(Contemporaneity)[4]这一原则,而口述材料却难免带有一种事后认识的因素。”[5]的确,受访人的感情、态度、兴趣会导致记忆被有重点地剪裁,这往往出于事后经历的形塑,而不能完全呈现访谈内容发生当场的情境。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实际上的“真实”,但至少是从现在观察过去的心态真实。这些受访者如何吸收、储存、解释自己的个人经验与历史政治的关系这本身就是研究的对象之一。如方慧容的一项关于土改时期农民社会生活的口述史研究,就展示了“无事件境”记忆与权力关系下被重塑的心态之间的错位,对以发现现实“真相”为目的的口述史调查进行了反思。其次,口述史材料往往与个人生活史相勾连,比起文献材料来,其经验更生活化,更富有个性,变化更加详细,认知也不容易受到政治权力的屏蔽,作为逸散的平民叙事同样具有研究的价值。而反过来,也有研究指出,成年早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对个人心灵影响尤其深刻,即当时的体验也会影响事后对其它经历的看法和现在的认知框架。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第四篇:变化中的工作性质

变化中的工作性质

------------------

发布时间: 2005-7-24 12:11:57 被阅览数: 590 次 来源: 读者文摘

文字 〖 大 中 小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1984年,派瑞曼(Pemlmm)说过:“到下世纪初,美国将有3/4的工作是创造和处理知识。知识工作者将意识到:持续不断地学习不仅是你得到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是一种主要的工作方式。”扎波夫(zubof,1988)则指出,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对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的基本看法。她说:“高度信息化的组织是一个学习机构,它的一个基本目的就是拓展知识一一不是学术意义上的知识本身,而是使组织怎样更有效率的核心。学习不再是在教室里或者上岗前的孤立的活动,人们不必撇开工作专门抽出时间来学习,相反,学习就是工作的核心,学习与效率是同义词。一句话,学习将是劳动的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足,人们的工作观正逐渐改变。正如美国著名民意测验专家杨克洛维琪(Daniel yankelovtch)所称,人们的工作观正逐渐由“工具性”工作观(工作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转变为较“精神面”的工作观(寻求工作的“内在价值”)。汉诺瓦保险公司总裁欧白恩(B 0'Brien)说:“当你工作两天所赚的钱比你的父辈们工作一周挣的钱还多时,大家开始渴望建立比遮风挡雨及满足物质需求层次更高的组织,而这种热望将不竭止,直到理想实现。”这是促使我们朝向学习型组织迈进的深层次的社会动力,而这种变化也是工业社会演进的一部分。

同时,每个人与生俱来都有学习的天性,对学习充满渴望,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天性与渴望将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每个人不仅直接从事与知识、信息有关的工作,从工作中学习,而且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这也将成为我们的生存方式。

第五篇:古诗词中的清明节民俗

古诗词中的清明节民俗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这首唐朝羊士谔所写的诗就画意般地歌咏了人们在清明这一天走出家门,到青山远村折柳、踏青的情景。“上巳”,指的是农历的阳春三月。据史料记载,踏青之俗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兴起了。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宋代吴惟信所作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当时清明踏青的盛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代欧阳修的《踏青》则动静结合:“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爱不释手。

踏青春游固然是必不可少,但苏轼却显得格外冷静。他在《东栏梨花》的诗里写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告诉我们,这美好的时光当然是令人陶醉的,但人生几何,切莫因为沉湎于此而忘记了珍惜时光。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这一天要禁动烟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人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过。唐朝诗人韦应物有一首诗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毬度阁来”。说的是清明寒食之际,人们在园中“蹴鞠”玩耍的事。“蹴鞠”,就是踢皮球。汉代刘向在他的《新序》一书中曾有所谓“寒食塌青蹴鞠”的记载,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仲无颜在他的《气球赋》中更生动地记录了人们蹴鞠嬉戏的场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丸走,乍凌空似月圆”。这颇具现场感的描述,正是我国足球运动端倪的一个形象写照。放风筝是清明前后人们最喜爱的习俗。唐代高骈的《风筝》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描写了风筝竞放的情景。清代吴友如的《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就是清明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写照。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唐人韦庄的诗句,说的是“荡秋千”。南北朝时,从后宫逐渐传到民间。梁朝宗懔所撰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说:“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

明朝王磐在《清明日出游》一词中写道:“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反映了清明时节除了要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下载变化中的民俗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变化中的民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大”活动中的变化

    “四大”活动中的变化 自4.28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按照路局、段的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立即行动起来,迅速开展安全大教育、大反思、大检查、大整顿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段、车间两级......

    变化中的华为企业文化

    变化中的华为企业文化 ★★★ 目前,华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人才培训体系。新员工入职后,首先要在华为大学进行一个星期的入职培训。为强化华为文化,新员工到华为6点半起来跑......

    在变化中寻找自我

    在变化中寻找自我——《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则寓言故事,主要写了四个人物(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两只小老鼠,匆匆和嗅嗅)在迷宫中寻找奶酪。两只小老鼠......

    记忆中的祖国变化

    记忆中的祖国变化 南雄市邓坊中心小学 欧勇 偶尔遇上儿时的伙伴,总能聊出些现在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往事:七十年代末,也是我刚上小学的日子。隔壁的伙伴坐在石板上吃午饭,碗......

    《变化中的中国人》有感

    读《变化中的中国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班陈侑文41311029 《变化中的中国人》是由美国社会学奠基人E·A·罗斯在20世纪初旅居中国后根据所见所作。全书分为10部分,分别为......

    物态变化中理化教案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多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和物态变化。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

    春节民俗变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安庆怀宁)范文合集

    春节民俗变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摘要: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它也是有历史,有内容的。春节的发展过程是悠久而又......

    饮食民俗-在旅游活动中作用

    饮食民俗是指人类选择食物和饮料、加工制作的方法,以及食用方式等的风俗习惯。即民族食事活动中所积久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也称饮食风俗、食俗。“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