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 上海

时间:2019-05-15 03:46: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 上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 上海》。

第一篇:2.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 上海

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

讨会 上海•金山”召开

时值三月,春回大地,地处杭州湾腹地的上海金山,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田野百花节,同时也迎来了一场关于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盛宴。

3月18日-3月20日,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上海金山这座海滨文化城拉开帷幕。作为全国首个以“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为主题的研讨会,也是上海市贯彻中央一号文件、落实两会精神的重要举措,此次研讨会特邀请了以色列、日本、韩国等代表世界休闲农业发展方向的先进国家的专家,也邀请了我国北京、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专家学者,来到金山共同研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路径选择、内涵外延、发展模式等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并实地参观考察金山区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示范点,一方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展示上海三产融合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三产融合发展的经验做法,共同推进三农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最终实现全面小康。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金山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战略,在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先后发布多个文件,明确了金山区推进“第六产业”的发展道路,大力扶持农业“一产”、“二产”、“三产”的融合交叉发展。

金山主动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着力发展“优质稻米、绿色蔬菜、名优瓜果、特种养殖”四大优势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以“一葡二桃三莓四瓜”为核心的优质特色地产农产品品牌,多次获得全市乃至全国专业评比金奖。

目前,全区已有23个农业领域的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上海著名商标和218家无公害、绿色食品获证单位。金山注重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把传统的农业种养拓展到生产、加工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农业附加值。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6家(其中6家达到规模以上),创成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区。2015年,全区农产品加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达34.19亿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鑫博海“中央厨房”,一直积极探索农副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产业链发展,建成集净菜加工、冷冻干燥农产品及有机健康食品于一体的加工产业体系,年产值近4亿元。

利用深厚的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等传统农业资源,金山注重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农体结合,重点打造形成了枫泾古镇文化休闲旅游区、廊下郊野公园休闲集聚区、吕巷农耕文化万亩水果公园休闲区、山阳金山嘴渔村滨海文化农业休闲区,4个年接待能力50万人次的农业旅游集聚区。廊下郊野公园改建20个观光农场(工厂)及其他一批现成的景观,建成以生态、生产、生活为主题“多功能农场”,在上海首批7个郊野公园中率先开园。金山坚持农业资源和农时季节相结合、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相结合,每年策划举办田野百花节、草莓节、西甜瓜节、蟠桃节等农业节庆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到金山采摘水果、体验农事、品尝农家菜、享受田园风光。围绕“互联网+农业”,拓宽农产品营销渠道,金山一直加强与1号店、菜管家、苏宁易购等合作,把金山优质农产品搬上知名电商平台,开设优质农产品金山馆。

在金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中,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都取得显著成效。2015年金山农业总产值达到34.9亿元,分别是五年前和十年前的1.1倍和1.5倍,金山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384元,分别是五年前和十年前的1.7倍和2.5倍,比上年增长10%,增幅位列郊区县前茅。

第二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摘 要】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完整产业链,形成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推进不同经营主体契约融合、共同发展,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探索农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其他有效形式,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功能转型等为核心,促进融合发展;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关键词】产业链;产业融合;城镇化;新型业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业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为切入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支撑,以生产经营合作或农村土地股份合作为主要方式,推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储存、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附加值,培育农村新业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探索建立农民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实现机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如何有效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完整产业链,形成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

以产业为依托,围绕解决一家一户面临的土地经营零散、劳动力不足、社会化服务难等问题,通过生产经营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等方式,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建立完整产业链。只有有效的整合土地、劳动力、社会服务、土地股份等要素,才能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才能实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共享,实现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推进不同经营主体契约融合、共同发展,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围绕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等,通过订单生产、合作协议、产供销对接等方式,强化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完整产业链。重点探索形成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和合理的农产品购销价格,逐步建立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保护农民利益,让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民充分分享产业链增值,价值链提升带来的更多收益。

三、探索农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其他有效形式,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总结已有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索,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的有机融合,稳步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健康养老产业等新业态,既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又弘扬农耕文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四、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产业功能转型等为核心,促进融合发展

(一)农业产业纵向型融合

通过订单生产、承贷承还、贷款担保、合作协议、产供销对接等多种方式,建立有效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生产经营合作,实现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培育等环节的有机整合,增加农业附加价值,促进农业生产、销售、加工管理智能化水平。

(二)农业多元化服务型融合

发展以测土配肥、统防统治、农机服务、产品营销、技术培训等为重点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总结推广农业综合服务站、信息服务平台、粮食银行、产业联盟等社会化服务有效形式,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运行市场化,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多元化服务的融合是农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惠民、富民的重要举措。

(三)产业聚集型融合

建立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平台,引导从事种植、加工、销售的各类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向优势区聚集,提高规模化经营水平,形成优质产业集群和品牌优势,提高种植效益。积极推进农业内部产业整合型融合,推进粮饲兼顾、种养融合、循环发展。

(四)农业多种功能型融合

通过规划引导,重点围绕打造都市休闲农业带,建设提升一批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示范点,开发农业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耕文化、科技教育等多种功能,拓展农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

五、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

六、大发展农业新型业态

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鼓励对大田种植、畜禽养殖、渔业生产等进行物联网改造。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进监测统计、分析预警、信息发布等手段,健全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阳台农艺等创意农业。鼓励在大城市郊区发展工厂化、立体化等高科技农业,提高本地鲜活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租赁业务,积极探索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七、引导产业集聚发展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和“星创天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

八、强化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基础作用

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家庭农场开展农产品直销。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领办农民合作社、兴办家庭农场、开展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优先承担政府涉农项目,落实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农民合作社、形成资产转交合作社成员持有和管护政策。开展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引导土地流向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

九、强化人才和科技支撑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农村创业,实施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鼓励科研人员到农村合作社、农业企业任职兼职,完善知识产权入股、参与分红等激励机制。支持农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产业融合发展的科技创新,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贮藏、分级包装等新技术。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征兵.中国农业发展方式应转向精细密集农业.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5):16~20.[2]梁晓东.我国的农业经营形式初探.天津社会科学,2013(4):15~22.

第三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研报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一个新亮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件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现结合实际,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要意义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科学把握农村经济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做好“三农”工作做出的重大决策。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经验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以农业为基本依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中带来的红利,有利于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县政府按照“果菜富民”战略和塬区苹果业、川道棚栽业、全县草畜业的发展布局,确立了“园区引领、龙头带动、项目支撑、服务优化、产业突破”的现代农业总体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持续实现了全县农业经济稳步增长。2014年,实现农业增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6%,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1.17%。农民人均纯收入8157元,同比增长14.5%。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3.65万亩,粮食产量4.2万吨。全县梨果总面积32.5万亩,其中苹果面积29.5万亩,实现苹果产量25.5万吨,产值8.5亿元,农民人均果业收入达到8500元。蔬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实现各类瓜菜产量13.6万吨,产值2.1亿元。全县生猪存栏14.5万头、牛存栏3.69万头、羊存栏7.61万只、家禽存栏32万羽。2015年1-5月份,全县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亿元,同比增5.8%,其中农业总产值0.92亿元,同比增5.7%。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4年,全县农业增加值由2009年的7.6亿元增长至13.12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1.73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484元增加到8157元,年均增长8.5%;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农作物播种面积23.65万亩,增加了5.51万亩,粮食产量4.2万吨,增加了0.37万吨;梨果面积32.5万亩,增加2.5万亩,产量由12万吨增长至25.5万吨,增长2.125倍,产值由3亿元增长到8.5亿元,增长2.83倍;蔬菜面积达2.2万亩,比“十二五”末1.7万亩增加了0.5万亩,各类瓜菜产量由4.9万吨增加12万吨,增加2.45倍,产值7932万元增长到2.04亿元,增长2.57倍。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持续优化。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比2009年4家增加了11家,其中省级5个,市级10个。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61家,比2010年72家增加了18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个,省级百强社2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3个。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十二五”时期,全县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进了果业、蔬菜、农机直补和农村沼气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工程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成效。十二五期间新建幼园4.5万亩,建成防雹网1.5万亩,护栏网8500米,集雨窖3260口;建大棚1910座,共建设沼气池7907口、养殖小区27个、服务网点90个、服务中心1处、综合示范基地1处、沼气示范村6个。

(四)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任务,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1.2万千瓦,农机保有量达到20930台(辆、部)。累计建成3000吨气调库3座,2000吨制冷库12座。

(五)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优质专用粮面积占粮食总面积的20%以上,玉米、豆类等作物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优质苹果、优质瓜菜、优质花椒、优质干果、小杂粮生产等多种经营全面发展,产业经营初具规模,优质高效农业快速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比重提高,2013年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2013年9月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建成了试验室,现已投入使用。初步建成了以苹果、大棚蔬菜为主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

(六)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全面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探索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切实提升了农民的科技水平,增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农村沼气、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在北京、深圳、内蒙等地共开设延长苹果直销窗口13处,年销量达到2.5万余吨。基本实现了生产有基地、储藏有企业、营销有组织、流通有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依托延长农业信息网和建成的村级信息服务站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服务。

三、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全县现有耕地面

262496亩,受自然地理环境及农民思想认识因素影响,大量的农业土地资源仍由农户分散经营,规模小、利用率低。靠分户经营的市场主体与全球化市场竞争,既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民与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建立,龙头企业与农业基地对接不够,带动本地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加上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政策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化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模不大,联系农户有限,服务半径小,带动能力弱;另一方面,大多数农业合作社运作程序不规范,社员联系不紧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完善,吸引和凝聚农户共创品牌、抢占市场的能力也不够,直接影响到全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抵御自然、市场两大风险的能力。

(三)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都市农业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与城市发展紧密融合,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现代新型农业,尤其需要一套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近年来,虽然我县按照省、市的部署,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由于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知识老化、技术能力低,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等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与发达地区相比总体上科技普及水平不高。

(四)农业标准化生产相对滞后。现代农业要求没有标准化生产,就谈不上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由于受土地经营规模的制约,农民缺乏标准化生产的热情。近年来,虽然农业、质监等部门努力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但总体而言,农业标准化生产进展不够快,难以在短期内取得长足进展,与生态型、健康型、高效型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五)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比较落实。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较差,高标准农田比例低,农机化、农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不够强。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和制约我县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以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解决。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一是加强优质苹果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老果园改造,狠抓幼园管理,继续实施“提质增效”工程,全力抓好人才培养、技术管理、市场营销三个体系建设,狠抓节水灌溉和有机肥源建设两个关键,全面推广六大技术,由按季管理向常态管理转变。二是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按照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抓好新建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加快完善蔬菜种苗繁育体系,着力推广工厂化种苗,提高蔬菜种苗集中繁育和统一供应能力。全面推行棚栽产业无公害、有机化生产,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三是扎实推进粮食增量提质。坚持“稳面积、调结构、提单产、保总产”的粮食生产总体思路,抓好以地膜玉米生产为主的春播工作,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结合治沟造地项目,组织实施好粮食高产创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点,确保我县粮食生产安全。

(二)精心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按照“园区带基地”的发展思路,努力提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质量和水平,带动主导产业基地建设上规模、上水平。积极谋划建设乡镇示范园区,大力提倡传统产业新型化,发展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区,努力打造一些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果业、蔬菜等产业相配套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选择有实力、比较成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作为建设主体,保证园区建设要素投入和发展内生动力,建立起合作共赢的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不断创新融资机制,增加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信贷资金投入,并通过制定优惠条件,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延伸和完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产业链条和经营体系,建立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园区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三)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建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培育生产大户和家庭农场。积极探索实践承包土地经营权和果园、设施大棚、农业示范园区入股合作等土地流转方式,开展土地银行等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建设试点,促进兼业农户土地加快向专业大户集中,培养一批苹果、蔬菜、粮食生产大户和家庭农场,促进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支持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承担现代农业园区、生产基地和贮藏库建设、品牌创建及农产品营销、加工等项目,促进合作社快速成长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支持企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四)强力推进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科技支撑。围绕苹果、蔬菜、粮食产业,整合技术力量,组建专家+技术员+试验示范基地负责人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推广团队,解决我县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方式,加强基层农技人员培训。认真实施好乡镇农技推广站条件建设项目,年内完成所有乡镇站建设,实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全覆盖和“四有”目标。

(五)坚持不懈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安全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成县级检测机构建设项目,建成9个规范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按照《延安市有机农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切实维护品牌公信力,促进优质优价机制形成。

(六)积极推进农机、信息、生态、防灾减灾等农业物质装备条件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一是着力于农机装备、机械化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机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认真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深入开展农机安全监理创建活动,强化农机安全普法宣传和培训,确保农机生产安全。推动农业信息服务终端建设向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园区加快延伸,建设延长名优特农产品网,做好农业信息的及时采集、编排和发布,维护好网络建设。实施好沼气建设工程,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提高“三沼”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工作。密切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强化灾害性天气的预警和灾害防御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和统防统治体系,加强苹果蠹蛾等重大农业疫情监测和防控网点建设,推动专业化、社会化防控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苹果防雹网和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七)突出生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低碳农业。以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和农业资源的循环集约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快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农业资源节约体系、农业生态保护体系和农村新型能源体系等“四大体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项目建设,重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切实抓好畜禽排泄物的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的循环利用,推行生态健康养殖,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等各项工作。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充分发挥现代都市农业洁、净、美、绿的特色,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和谐发展的环境。

(八)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要做好规划。要着眼于我县城乡经济、社会、自然和人的协调发展,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统筹规划、新农村建设空间规划,认真搞好区域村庄布局总体规划,高标准编制集镇和中心村、农村新社区规划。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强化对口帮扶、小康建设、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创”、城乡一体化试点等多个平台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张天佐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新发展,面临的挑战之大、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爬坡过坎实现翻番的目标,必须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激发产业链、价值链的分解、重构和功能升级,形成新业态、新组织方式、新商业模式和新经营机制等,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配置。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注重四个方面:

一是纵向延伸,健全和完善农业产业链条。目前,我国农业产加销连接不够紧密,仍未形成高效完整的产业链条。农产品加工业起步晚、基础差、技术装备落后、加工转化率低,特别是农产品产地预冷、烘干、储藏等初加工发展滞后,产后损失严重。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现代营销方式应用不普遍,运输流通成本高、损失大。农业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品牌意识欠缺,大路货多、精品少,效益不高。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就是要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在纵向上推行产加销一体化,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城市和乡村、现代工业和农业的有效联结,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要重点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支持合作社发展加工流通和直供直销;完善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通过一系列积极行动,健全完善农业的产业链、就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效益。

二是横向拓展,挖掘农业价值创造潜力。农业除了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等基本功能,还有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这一鲜明特点在大国表现得尤为突出。我国地域辽阔,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丰富且有特色。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观光休闲、农耕体验等需求日益增加,为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些年,许多地方依靠独特的自然资源、产业特色、历史文化等,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和乡村旅游,带动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成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新亮点。今后,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农业非传统功能的挖掘,最大程度地提升农业的价值创造能力。要采取以奖代补等多种方式扶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扶持农民发展休闲旅游业合作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通过盘活农村资源资产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通过支持和引导,培育发展一批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业态新产业,农村的绿水青山将会变成农民的“金山银山”。

三是深度融合,提升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产业融合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它能够引发产业功能、形态、组织方式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化。我国探索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有益尝试,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产业融合水平还不高,产业结构简单化现象比较普遍,产业各主体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健全。为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高度重视促进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将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提高产业发展的统一性、协调性。要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化;着眼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统筹考虑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将产业与生态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体制机制,采取政策扶持、PPP等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各方主体投入农业、加强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提高产业融合的规模效应;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产业之间的线上融合,增进经济效率。要通过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共同努力,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让农业焕发勃勃生机,成为发展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

四是创新制度,让农民成为共享利益的主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立足农业、依靠农民、惠及农村,任何时候都不能剥夺农民的主体地位。多年来,我国努力探索完善农业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尚未完全破题。比如,一些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后,代替了农民而不是带动农民,导致农民在农业发展中被边缘化。从基本国情和农情出发,一定要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要按照1号文件的要求,支持供销社创办领办合作社,引领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订单农业,密切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系;积极发展股份合作,建立农民入股参与农业经营、合理分享收益的长效机制;探索有效办法,实现财政支农资金帮助农民稳定分享产业链利益。要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利益作为推进产业融合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赢得农民的真心支持和广泛参与,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一二三产业融合总结

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结报告

一、企业基本情况

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梨树县经济开发区霍家店经济园区内,是一家专业致力于电子商务、果蔬食品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

公司总共有两个场区,其中:加工厂区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绿色生态产业园区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245平方米,总资产6620万元,固定资产4285万元,年销售收入5667万元,税金150万元,税后利润451万元。企业产品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QS认证,年加工速冻蔬菜、净菜、保鲜菜能力20000吨,其中:主营产品加工能力7200吨。

公司为了增强带动能力,先后成立了华利电子商务中心、华利食品研发中心、华利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金正农产品批发市场、绿色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梨树创业孵化基地等六个独立实体。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健全,现有职工132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5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6人,种植类和食品类技术员35人。公司采取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生产,截止目前,基地发展社员1326户,分布于全县8个乡镇的52个村,带动社员果蔬种植面积3000亩,年销售果蔬2万吨。带动基地社员增收达2万元以上。公司主要以生产加工农产品为主,产品有速冻豆角、粘玉米,保鲜蔬菜、净菜等10余个品种。产品主要供应国内超市和连锁店。近两年,企业生产经营业绩呈显著上升态势。企业注册商标2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为。。。。。。省级龙头企业、。。省。。示范单位。二、三产融合发展现状

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程生态化,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物流、农村广大用户为平台,推进农产品业绿色增效开展试点示范,建立以农产品加工为目的主导产业。以生产基地、加工为主体,创建生态型企业,推进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实现地域范围内的复合式循环。

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推进农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要是以种植基地带动种植业,以种植业带动加工业,以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冷链服务业,有效的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产业: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县X个乡镇XX个村布局种植产业,自建规模种植基地XX个,带动基地XX多个,主要开展粮食、蔬菜种植。截至目前。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种植基地XXXXX亩,基地着力构建粮蔬兼顾、循环发展的新型种植结构,二产业: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机器(农产品加工),年可生产XXX,加工XXXX。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种、加、贸工农一体化,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全程生态化,时间地域范围内的复合式循环。

三产: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有X个万吨级冷冻冷藏库,拥有冷链配送车X辆,每日配送农产品XXXX公斤,覆盖吉林省四平地区XX个乡镇。农产品速冻品冷链配送发往哈尔滨、北京、天津等全国各城市。

三、下一步实施计划及存在的问题

(一)下一步实施计划

1、“稻鸭共养”、“鱼鸭混养”和林下养殖等生态循环模式的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在高标准水稻种植区推广实施“稻鸭共养”、“鱼鸭混养”和林下养殖等生态循环模式,生态循环养殖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设施建设、防疫体系、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制定。

2、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饲料加工、定点销售的产业建设:“稻鸭共养”、“鱼鸭混养”、“猪-粪-沼-草-鱼”等多种生态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合的模式。家禽无害化处理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购置。病死家禽及粪便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建设无害化处理和有机肥加工设施,购置无害化处理设备和有机肥加工设备等。

3、电子商务平台及互联网建设:利用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网店,试点建立联合体电商馆。

(二)存在问题

一二三融合产业发展过程中设计到产业链长,带动面广,投资规模大,示范效应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遇到两方面问题:一是融资难,产业发展很大部门在农村投入的基础设施不能申请银行贷款抵押,造成企业资金困难。二是才难求,大中专人才现在都不愿意前往农村就业,宁愿留在城市待业,造成县域农业企业引进入才困难。

为此希望,政府加大农业农村投资的基础建设给予实际性的政府扶持,例如根据农业生产基础投资规模给予“先建后补”资金和政策性贷款等方面政策的支持。政府加大多人才下乡创业就业加大予以相关鼓励和扶持政策。

四平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下载2.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 上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三产融合 强农惠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 上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部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部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后,农业部按照“基在农业、利在农民、惠在农村”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

    一二三产业融合 助推转型发展

    一二三产业融合 助推转型发展 粮油集团 (2015年3月) ****粮油集团是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下辖**实业、**食品科技、**生态农业、**种业、**臵业等38个经济实体,公司......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贵在创新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贵在创新近年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迅速推进,有效带动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也为推动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做出了重要贡......

    中国摸索出多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中国摸索出多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赵建华 2017年03月20日18: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20日对外公布消息说,去年中央财政专......

    对大竹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调查与思考

    摘 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三产融合将成为新常态下拉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本文通过对大竹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

    天津农业科学:天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天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史佳林,张磊 (天津市农村经济与区划研究所,天津 300192) 摘要: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背景下,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发......

    2017年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指南(五篇范例)

    2017年国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7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财发〔2017〕1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就2017......

    广西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最新)

    广西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最新)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推进广西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