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招商证券 20年 公司发展历程
1,1991年7月,杨鶤组建招商银行证券部,8月8日,招商银行证券业务部在深南油试营业,9月16日举行正式开业庆典。
2,1992年2月,承销的第一只A股、国内第一支B股深南玻A、B股在深交所挂牌。6月开展债券自营业务,当年代理发行证券总额约7亿元。
3,1993年4月,第二家营业部开业,7月全面实现证券交易无纸化,首批获得从证券业务部转建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证券公司。
4,1994年4月29日,招银证券成立,招行为独资股东,注册资本1.5亿。5月27日,第三家营业部深保安营业部开业,6月,获1993年度深圳市,首届十佳券商称号。94年发行项目10余个,为深交所推荐上市项目最多的券商,营业部扩展至8家。
5,1995年5月,实现深圳地区交易联网,10月13日,公司作为上市推荐人推荐洛阳玻璃上市,实现公司在上交所一级市场零的突破。
6,1996年,在深圳收购农行营业部6家,营业网点增至16家。
7,1997年,公司率先推出证券保证金自助转账业务,年底人行对深圳券商资产风险年检中被评为A级,排名第一,注册资本增加到8亿。
8,1998年10月,公司更名为国通证券,设研发中心,首开行业研究先河。
9,1999年3月,推出国内第一张证券账户卡--牛卡,10月,公司电话中心启用,实现24小时电话委托等功能。
10,2000年,注册资本增加到22亿,营业部增至22家,同事核准为综合类券商,2月25日,牛网正式开网,5月20日,手机炒股正式推出。
11,2001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注册资本24亿元,7月19日呼叫中心E号通正式上线。
12,2002年5月首批获得资产管理业务资格,7月11日,更名为招商证券,12月,招商基金管理公司获批设立。
13,2003年5月获得代办股份转让主办券商资格,12月,杨鶤人公司总裁
14,2004年8月,8名分析师进新财富2004年最佳分析师排名,12月1日,获得创新试点类券商资格。
15,2005年4月4日,基金宝设立,6月收购招商证券香港公司,进入新财富2005年最佳分析师排名第三,11月成功创设权证。
16,2006年现金牛设立,4月第三方存管项目启动,6月股指期货项目设启动,8月8日,增资至32亿元,9月成功收购北京证券21家营业部,营业网点增至55个。
17,2007年3月与招商银行第三方存管全面开通,5月E号通95565正式开通。8月,公司获券商QDII资格,成为第二家获批此业务资格的券商。10月牛网荣获中国优秀财经证券网站券商类第一名。
18,2008年2月,招商期货成立,从此具有IB业务资格。7月公司获得AA级券商评级。10月招商证券客户服务中心荣获2008年中国最佳呼叫中心称号。
19,2009年11月,招商证券上市,股票代码:600999,IPO融资总额超过111亿元,成为有史以来全球规模第二大投资银行IPO交易,2月28日,招商证券大厦奠基。
20,2010年。。
第二篇:安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安徽证券行业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 2011-7-26 9:23:46 被阅览数: 149 次
11月26日,是中国股市20周年的时间节点。20年前的这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27家发起会员单位之一。由此开始,“股票”“红马甲”“大盘”等过去只在港台电视剧里听到的词汇,逐渐成了普通百姓的口头禅。股市沉浮,风云变幻。作为“先行者”之一,安徽证券公司在波折中蓬勃向上,安徽的股民在悲喜中执着向前,安徽的上市公司在努力中渐显身手。这一条路茫茫长远,甚至很多时候不见阳光,但走路的人却一如既往,风雨兼程„„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20年,我们将会看到如下的场景:
在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中,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他们脸上的表情或焦虑、或欣喜。有的蹲在那块写着股票行情的黑板前,用纸和笔写着算着,有的向柜台递单子,焦急地等着上海的电话,有的夹着一大捆钞票前来开户„„
1990年,在合肥市四牌楼一个叫“安庆之窗”的地方,安徽证券市场伴随安庆特产的香味开始萌动。
最早的证券营业部
“安徽的证券营业部出现得非常早,在上证所成立之后,安徽就有了自己的证券营业部。安庆之窗那一家,就是我省首家证券营业部,也是全国最早的一批证券营业部。”1993年进入证券行业、现任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的蔡咏说。
这家安徽最早的营业部,就是安徽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营业部,也是现在国元证券的前身。在安庆之窗那个“蜗居”待了半年左右,该营业部就迁至现在的宿州路与寿春路口的国元大厦,也正式有了自己的交易大厅,可以容纳几百人同时进场。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安徽财贸职业学院金融学教授、从事证券市场研究20年的范西凡老师的证实。“安徽证券交易所的设立在全国都比较早,江苏的南京,以及中部其他省份都没有营业部的时候,经济并不发达的安徽就已经有一批人在炒股了。”范西凡介绍说。
红马甲的交易时代
范西凡回忆说,安徽第一家证券营业部交易方式是柜台委托代理,由股民先选好需要购买的股票和所买的数量,并填好表格,再交到营业部的柜台。当时,股票信息都写在营业部的小黑板上,没有大屏幕显示。营业部收集到一定的信息之后,通过电话报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 红马甲”。第二天早上一开市,红马
甲们再将这些委托进行交易,可能到第二天下午,合肥的股民才能知道自己的交易结果。
说到红马甲,陈晓俊可能比谁都要了解情况。陈晓俊现在的职位是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寿春路第一证券营业部总经理。20年前,他就是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派往上海的红马甲之一。
“当时大概半小时报一次盘,往往等上海的行情传到合肥、合肥的股民选好并传至上海下单时,行情的变化已非常大。”作为在上海接单的红马甲,陈晓俊能深刻体会到信息的及时对于股市的重要性。不少股民下单价格都有些赌的心理,碰到极端的情况红马甲也会把信息再返回合肥营业部,但一般都是按照股民要求完成操作。
时隔20年,再谈红马甲的经历,陈晓俊觉得十分平淡。但在当时人的眼中,红马甲可是个让人艳羡的职业。除了收入高,更有一种神秘感。
小黑板、柜台交易的模式并没有持续太久,随后的几年内,安徽的证券营业部逐渐增多,营业部开始推行电话交易,股民可以自己拨打电话进行实时委托交易,而网民也可以在交易大厅里看到卫星传送过来的股市行情。到了现在,股民们已经可以轻松地在手机或者电脑上进行股票交易了。
“杨百万”的进进出出
尽管当时的交易方式比较落伍,但股市的造富功能已经显现。“虽然有时候会亏,但因为当时的行情并不坏,也有很多人在股市中赚到了钱。”范西凡表示。杨百万就是其中一个典型。
杨百万,真名杨怀定,中国第一股民。1988年,国家开放国债市场后,老杨从合肥等地买下国库券,再到上海卖掉,从中赚取差价。折腾了大约3个月,他就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100万元。3个月后,他转而进入股市。
“安徽最早一批进入股市的,有不少都跟杨百万有着类似经历,之前都是买卖国库券的。” 1988年便开始在银行负责国库券交易业务、现为国盛证券合肥翠微路营业部老总的黄伟告诉记者。
黄伟有位姓卢的朋友,20多年前是上海至铜陵路段的火车列车员。“1988年的时候,他就借助工作之便,经常从铜陵买入国库券,再到上海高价卖出。”除了买卖国库券,卢先生还在股市倒卖新股认购证。“我记得他当时还找我给他开后门,买了两箱子铜陵有色的认购证,总价大概2 万元。后来,这批认购证大概升值了15倍。”现在,卢先生是上海某证券公司的核心客户,他的身家,已经达到5亿元。
“杨百万们”是股市的阳光一面,20年中,安徽股市中也不乏开宝马进场、打赤膊出场的个案。
因为做股评、做研究需要实战,1992年范西凡也入了市,也因此见到了许多股市中的悲剧。有位巢湖的年轻人,对于股市也很有钻研,曾经到合肥找到范西凡要拜其为师,被范婉拒了。后来,此人预测将有一轮大牛市,就打着范的名字四处融资。过了几个月,牛市果然来了,虽然比他预测的晚了一个月,但他也赚了一些钱。可是好景不长,熊市来了,他破产了,之后辗转到深圳。“听说现在已经把合肥的欠款还清,但他也变得谨小慎微了。”
券商的抢客大战
安徽股市20年,除了锻炼了一大批散户,证券营业部也一步步壮大。
据安徽省证监局提供的最新数字,截至目前,安徽省股民开户数达到147万,安徽的上市公司66家(包括刚刚过会的洽洽瓜子),上市公司总数全国第十,中部第二。而安徽的证券营业部数量也达到了128家,安徽本地券商两家,国元证券及华安证券。
如此高密度的布点,势必引发对客户资源的争夺。“佣金战在所难免。”蔡咏表示。黄伟现在所在的证券公司开业只有三个月时间,开户数约在500户。说到佣金大战,黄伟称自己是“自食苦果”。因为1995年,黄伟当时所在的老博物馆附近的安信证券二部在全国开创了佣金打折先例,但他没有料到的是,15年后自己再开新的营业部,却依然要打佣金战。
除了佣金战,现在的券商也更讲究服务,亲情化服务和专业化服务。黄伟举了个例子,当年他在某营业部当总经理时,还曾经给客户接送过孩子。而专业化服务,则是为客户提供更多增值保值的信息和渠道。
在不少股民看来,既是上市公司,又是省内知名券商,国元证券颇有可以财大气粗的理由。不过,谁又能想象,熊市时他们也面临很多艰难,很多证券公司不得不大幅裁员。
“2001年到2005年的那段熊市,我们在外面交际都不敢说自己是证券公司的。因为那时,远离毒品、远离股市两句话是被放在一起用的。”熊市的遭遇同样让黄伟难忘。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采访末了,记者请蔡咏给已经入市或者打算入市的股民送点建议,就有了前面的那句忠告
(来源: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第三篇:公司发展历程演讲稿
公司发展历程演讲稿
19xx年,xx旅业集团从一家县政府招待所起步,经历了23年的历史洗礼,形成了如今遍布全国,拥有酒店业、房地产业、建材业等多项目的知名企业。2010年我们迎合集团十二五战略拓展规划,进军被誉为国际旅游岛的海南岛,并在海南省省会城市海口市,成立了开元物业首家分公司,并成功签订海口市政府第二办公区、昌江棋子湾和万海公寓的物业服务合同,圆满完成海口市第二办公区的交付工作。我记得物业公司总经理谢建军先生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海口分公司一定要服务好、服务精,在海南岛打出开元物业的名气,现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没有辜负谢总的期望!当然,这是我们海口分公司的兄弟姐妹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记得我们刚进驻的时候,安保部的兄弟每天都是吃在工地,住在工地,没有床,我们打的是地铺,<莲~山 课件 >没有食堂,我们吃的是同事送来的盒饭,没有很好的交通,我们靠步行的坚持,没有时间洗澡,我们只能忍受难闻的气味;尤其是我们安全部负责人,每次都是人没到,身上的体香味就先到了,他不想洗澡吗?不是,他是没时间;还有我们客服部的美女们,都是刚报道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当中,每天核对钥匙,开门、锁门,为了整理好钥匙他们贴标签,串钥匙环,一不小心就把手扎破了,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一句怨言。有一天,一位客服部女孩在串钥匙的时候说真累,真想好好躺躺,这是真心话,他真的累了,还好有一个开心果,他说,来躺在我身上,真皮大沙发,在场的人都哄堂一笑,一身的疲倦暂时得到了缓解,其实我心里也在说,我也很累,你的真皮大沙发我也想躺躺。经过客服部不懈的努力,2500个房间,7500把钥匙在交付的时候没有出现一例错误!还有我们的设施部,34万方的大盘,我们在10天的时间完成了全部的接管验收,我不得不说这是个奇迹!奇迹的背后是他们的努力,比如说:为了完成接管验收,他们都是夜里12点下班,几乎每个人的脚都有浮肿的现象,眼睛都是红红的,那不是红眼病,那是熬夜熬的!设施部的一名同事,在接管验收房间窗户是否完好的时候,被突然掉落的玻璃砸得露出了骨头,他竟然说没事,第二天照常上班,这就是我们开元精神。餐厅为保障3500名公务员和我们全体员工就餐,在厨房施工还没有完成,水电都不太正常的情况下,已经进入现场工作,他们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他们承载了太大的压力,在此我想说,餐厅的兄弟姐妹们你们辛苦了!
来海口的这近半年的时间,我们的团队走过了一段曲折与光明相伴,欢笑与泪水同在的漫长道路。这一路走来,我们曾有过艰辛,曾有过无奈,可是我们开元物业人不屈不挠,一代又一代把辛勤的汗水注,作为一个开元人,我们每天都会面临不同的事情,都会有很多感受,其中的苦辣酸甜,都谱成了一首首为业主服务的歌。“以诚待人,用心做事”,开元物业海口分公司的每一个开元人都在以实际行动验证着这句话,以我们的真心换取业主的诚心。一句贴心的问候,会换来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微小的动作,会得到业主发自内心的感谢。
我们每天都在做着平凡而伟大的事,我们每天都在平凡和高尚中度过,我们常常被每一件细小的事情感动着、温暖着,哪怕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让我们感到欣慰,哪怕再苦再累再委屈,也让我们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服务工作就像一个回声壁,你付出的笑脸并不是没有回报。当你快乐地面对工作,工作也能回报给你快乐。我们用真诚去服务每一位业主,用我们的真心去感动每一个业主,”这就是我们开元人。
第四篇:对太平洋证券发展历程的解析
对太平洋证券发展历程的解析
一、太平洋证券上市背景
2004年1月6日,太平洋证券设立,注册资本金6.65亿,由五个股东共同出资。从成立到2007年申请上市这3年左右时间里,前两年连续亏损。三年累计亏损额度达8482.47万元;2007年4月10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定向增资1.02亿元,注册资本1,503,313,349元人民币,定向增资的股东所增股份部分用于与云大科技股东换股,参与云大科技完成股权分置改革;2007年5月25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云大科技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太平洋证券四股东与云大科技股东实施差别换股,公司股东总数增至28,995人;2007年12月21日,中国证监会《关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有关问题的批复》:“云大科技股改与太平洋证券定向增发、换股并重组上市组合操作相关事宜已经经过证监会批准”;2007年12月28日,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二、太平洋证券是如何上市的
2007年12月28日,太平洋证券(601099)上市,但既不是经IPO,也不是借壳上市,惟一能在监管部门找到的批复其上市的文件却来自证监会办公厅—一一个没有上市审批权的部门。而且太平洋证券上市前的三年中,两年亏损,三年累计亏损超过8000万元。2008年3月1日,《证券市场周刊》刊登了《太平洋证券上市路径》一文,揭出太平洋证券上市审批程序法律依据不足,批复其上市的证监会办公厅不具有发文主体资格,太平洋证券的多家股东在上市前发生股东变更,以每股1元的成本换来太平洋上市后数十倍的财富增值的事实。然而,该文发表后,证监会和太平洋证券似乎不为文中披露的种种问题所动,公众并不见上市公司的澄清说明和监管部门的调查,而私下的暗流则不为公众知晓。
三、太平洋证券上市存在的问题
有关法律专家对太平洋证券上市过程中的问题总结为几个方面:1.太平洋证券增资扩股时,持股超过5%的玺盟置业、中储股份由于负债总额超过净资产50%而不具备股东资格。2.证监会在批复太平洋证券增资扩股方案的时候,明确要求修改公司章程并报证监会审批,至今未见证监会审批的公开文件。3.太平洋证券股东与云大科技股东权益交换,属于证券公司股东变更,应该上报证监会机构部批准,至今未见批复文件。4.太平洋证券上市前三年中连续两年亏损,三年业绩累计亏损8000多万元。5.太平洋证券上市保荐人安信证券是否有未尽主体上市资格尽职调查事宜之嫌。6.太平洋证券上市法律顾问德恒律师事务所是否有未尽主体上市资格审查事宜之嫌。
四、太平洋证券借壳上市是否合规分析?
既然是“云大科技股改与太平洋证券定向增发、换股并重组上市”,那么它必须获得中国证监会重组审核委员会的审核通过,但它没有。无论是太平洋证券借壳上市的模式,还是从股改方案上都是合法的。证监会105号文没有作出具体要求,而只要是监管部门批准了的,就是合规的,不存在违规等方面的问题。
五、太平洋证券上市的路径分析
1、上市的法律依据
2、上市的模式
一、太平洋证券上市背景(1)2004年1月6日,太平洋证券设立,注册资本金6.65亿,由五个股东共同出资。从成立到2007年申请上市这3年左右时间里,前两年连续亏损。三年累计亏损额度达8482.47万元。
(2)2007年3月28日,太平洋证券通过了规范类券商的评审。
(3)2007年4月10日,经中国证监会《关于太平洋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及增资扩股的批复》(证监机构字〔2007〕81号)批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定向增资1.02亿元,注册资本1,503,313,349元人民币,定向增资的股东所增股份部分用于与云大科技股东换股,参与云大科技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4)2007年5月25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上字〔2007〕112号文批准,云大科技实施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太平洋证券四股东与云大科技股东实施差别换股,公司股东总数增至28,995人。
(5)2007年8月上交所向证监会提出的关于太平洋证券上市的请示,〔2007〕168号《关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增发、换股并重组上市有关问题的请示》。
(6)2007年12月21日,中国证监会《关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有关问题的批复》:“云大科技股改与太平洋证券定向增发、换股并重组上市组合操作相关事宜已经经过证监会批准。”
(7)2007年12月28日,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上市交易的通知》(上证字〔2007〕220号文)批准,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二、太平洋证券是如何上市的
2007年12月28日,太平洋证券(601099)上市,但既不是经IPO,也不是借壳上市,惟一能在监管部门找到的批复其上市的文件却来自证监会办公厅—一一个没有上市审批权的部门。而且太平洋证券上市前的三年中,两年亏损,三年累计亏损超过8000万元。2008年3月1日,《证券市场周刊》刊登了《太平洋证券上市路径》一文,揭出太平洋证券上市审批程序法律依据不足,批复其上市的证监会办公厅不具有发文主体资格,太平洋证券的多家股东在上市前发生股东变更,一些背景特殊的公司借增资扩股之机进入,以每股1元的成本换来太平洋上市后数十倍的财富增值的事实。然而,该文发表后,证监会和太平洋证券似乎不为文中披露的种种问题所动,公众并不见上市公司的澄清说明和监管部门的调查,而私下的暗流则不为公众知晓。
三、太平洋证券上市存在的问题
有关法律专家对太平洋证券上市过程中的问题总结为几个方面:
1.太平洋证券增资扩股时,持股超过5%的玺盟置业、中储股份由于负债总额超过净资产50%而不具备股东资格。
2.证监会在批复太平洋证券增资扩股方案的时候,明确要求修改公司章程并报证监会审批,至今未见证监会审批的公开文件。
3.太平洋证券股东与云大科技股东权益交换,属于证券公司股东变更,应该上报证监会机构部批准,至今未见批复文件。
4.太平洋证券上市前三年中连续两年亏损,三年业绩累计亏损8000多万元。5.太平洋证券上市保荐人安信证券是否有未尽主体上市资格尽职调查事宜之嫌。6.太平洋证券上市法律顾问德恒律师事务所是否有未尽主体上市资格审查事宜之嫌。
四、太平洋证券借壳上市是否合规分析?
业界人士对太平洋上市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质疑太平洋上市的理由为,既然是“云大科技股改与太平洋证券定向增发、换股并重组上市”,那么它必须获得中国证监会重组审核委员会的审核通过,但它没有。如果太平洋证券是借壳上市的话,其也只能“套用”原先云大科技的代码,而太平洋证券使用的却是新代码。股票新代码一般是新股IPO时使用的,但太平洋证券又没有经过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而且,太平洋证券2004年到2006年净利润在三年之中两年出现亏损,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33条的规定,太平洋证券不符合新股IPO时“最近3个会计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的条件。但太平洋证券不仅上市了,而且还占用了代码资源。但有的专家认为太平洋证券借壳上市不存在违规的现象。无论是太平洋证券借壳上市的模式,还是从股改方案上都是合法的。证监会105号文没有作出具体要求,而只要是监管部门批准了的,就是合规的,不存在违规等方面的问题。
五、太平洋证券上市的路径分析
1、上市的法律依据.在我国,证券发行与上市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从太平洋证券的上市历程看,公司严格遵守并灵活运用了我国《证券法》的相关规定。例如,在证券发行方面,太平洋证券通过与云大科技股东换股,实现了股东结构的公众化,满足了“向累计超过二百人的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的要求;在申请股票上市方面,股改实施后,原云大科技的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成为太平洋证券股东,总股本为150331.3349万股,其中持股比例在10%以下的股东所持股份为65,330.3533万股,占太平洋证券总股本的43.46%,符合《证券法》第五十条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的有关规定。
2、上市的模式.一般而言,企业上市的模式主要有控股公司上市、整体上市、合并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以及借壳上市等几种,从中国证券公司实际采用的模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IPO上市,即证券公司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并直接上市;上市公司业务重组转型,即上市公司通过自身的业务重组和转型,将主营业务由其他业务变为证券业务;借壳上市,通过收购或置换的方式剥离目标上市公司原有资产,将证券公司的资产置入从而间接实现上市。目前借壳上市模式是证券公司实际采用最多的模式,从目前市场上已公布的证券公司借壳上市方案来看,所采用的借壳方式既有共同之处,又有明显差异。相比之下,太平洋证券采取了与现有中国证券公司不同的一种独特上市模式。根据云大科技《股权分置改革说明书》的披露,公司通过向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差别派送换股权的方式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公司的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以所获得的换股权将所持股份按不同比例与太平洋证券的换股股东进行股权置换(即换股)成为太平洋证券股东,非流通股换股比例为流通股的50%;同时对不愿行使换股权的流通股股东可以申报将所持全部股份向第三方转让获得现金,转让股权的股东将不再具有换股的权利;第三方将受让的全部云大科技股份与太平洋证券换股股东进行换股。股改实施后,原云大科技的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成为太平洋证券股东,太平洋证券通过换股实现股东结构的公众化,太平洋证券的股权分布符合《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上市公司股权分布问题的补充通知》(2006)的规定,经中国证监会和上证所批准而挂牌上市。显然,太平洋证券采用的是一种全新的上市模式。一方面,因为太平洋证券在重组上市过程中未涉及发行问题,也没有融得资本,因而,太平洋证券不应被纳入IPO的承销上市;另一方面,因为太平洋证券没有借用ST云大的壳,而是采用新的交易代码挂牌上市。实际上,太平洋证券的上市模式与通常的借壳上市方式是显然不同的。例如,对通常的借壳上市而言,股改前的借壳,重组方只能取得壳公司的股权流通;股改后,重组方除此方式外,还可以用通过壳公司定向增发方式获得股权流通。但本次太平洋证券借壳上市的方案完全不同,其重组方股东只出让了不到5%的股权,自己剩下 95%的股权就取得了上市流通的地位。另外,太平洋证券换股实施后,与S*ST云大并无任何资产及经营上的关系,未涉及到借壳上市产生的资产收购或置换等问题。
实际上,太平洋证券这种全新上市模式有些类似于海外市场的“介绍上市”即是把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的一种方式,该方式不需在上市时发行新股,因为寻求上市的证券已有相当数量,且已被公众广泛持有,故可推断其在上市后会有足够市场流通量。介绍上市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区别在于介绍上市在上市时不涉及发行新股或出售现有股东所持股份。太平洋证券通过与云大科技股东换股,一方面实现了股东结构的公众化,另一方面也将公司股份相应转化为已发行证券,因此,在股权分布符合《关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上市公司股权分布问题的补充通知》(2006)的规定条件下,不增发新股,直接将换股后形成的已发行证券申请上市。
第五篇:招商证券实习报告
招商证券
实
报 告孙凯琳
2010.08.09-2010.10.11习
时间:两周技能:开户指导(A股、B股)、转三方、修改密码、休眠户激活、证券账户查询补打、下
载手机客户端、销户(转托管、撤销指定)调佣引导、开通创业板、风险测评、致远理财财富管理计划介绍、期货业务介绍等
感悟:“三要三主动”:要勤快,要有记性,要机敏、主动关怀、主动致歉、主动营销
建议:
1、设置专门的资料填写台(中间放样本,左右两边设置座位给客户填写资料),填好
资料后客户即到大堂经理台进行电话验证和风险测评,最后柜台办理相关业务,同时我们的工作人员可以借此等待机会向客户营销并下载手机证券,这样一应流程清楚,大堂秩序井然。
2、另外,客户经理时有抢现场客户和肆意挑选牛卡的现象,影响了大堂秩序。抢现
场客户的情况已经通过大堂经理主动迎接客户等措施得到一些改善,而客户经历挑选牛卡号的现场一直未能杜绝,如果在客户填写资料时,牛卡号一栏先空缺,等到客户做风险测评时由大堂经理一并填写,或许有助于这种情况的改善。
岗位:投资顾问
时间:两周技能:客户分流(资产、周转率)、撰写投资周报、异常证券(日涨跌幅偏离值达到7%的前
三只证券、日振幅值达到15%的前三只证券、日换手率达到20%的前三只证券、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涨跌幅偏离值累计达到20%的证券等)分析、证券业协会考试(基金销售等),客户资料整理
感悟:客户分流是一切营销的基础,逻辑清楚有因有果,要做“九段秘书”,在荐股的路上
任重道远
建议:
1、扩充股票池内容,每一只推荐的股票都要有完备的推荐档案,包括推荐理由(如:
预计明年业绩快速提升一倍)、支撑材料(如:国泰君安***研究报告)、预计行情持续时间(如:11月之前)、推荐等级(如:一星、两星)、适合投资类型(如:长期投资)、目标价位(如:20元)等;
2、现有的投资周报格式内容不统一,若能够制定统一的栏目(比如政策指引、行业动
态、个股精选等)和统一的字体格式,会更加专业和清晰。另外也可以利用投资周报来营销手机证券和财富管理计划。
时间:两周技能:满意度回访、反洗钱补职业学历、可转债发行提醒、服务系统基本操作
感悟:杜绝口语化回答(比如不好意思、很抱歉);不仅要懂得倾听和适时回应,还要懂得委婉拒绝,应付自如重在基础知识要牢固
建议:暂无
岗位:业务助理
时间:一周技能:客户挽留、客户资料整理
感悟:情绪引导,耐心倾听,提出最简单方便的解决办法,摆事实讲困难,挖掘真实原因 建议: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