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摘要 总结了9例患者腹腔引流管意外脱管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制订了相应防范对策。认为腹腔引流管意外脱管的原因有医务人员因素、患方因素、管道因素、制度因素。认为加强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及护士培训,全面的健康教育,完善管道操作流程,强化质量管理,认真做好各种脱管的防控工作,可提高管道护理质量。关键词:腹腔引流管;脱管;原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2)06-0057-02工作单位:510288 广州
1.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南院综合外科;
2.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陈妙贤:女,本科,主管护师,科护士长夏菊兰:通讯者
收稿日期:2012-01-29 腹部手术后常需在腹部留置腹腔引流管,它主要的作用是为了排出体内渗液,通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和气味等情况来判断有无腹腔出血或渗血、感染、腹水或者瘘的发生。保证引流管有效引流是外科的重要工作之一,但在留置引流管过程中常发生引流管意外脱落,引起引流管脱出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做好引流管的护理,消除引流管脱出的危险因素,保持引流管通畅对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预防以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1]。
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发生腹腔引流管脱落患者9例,现对引流管脱落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发生脱管的9例患者中,男6例,女3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9.16±13.25)岁,其中肝癌3例,肝内胆管结石2例,结肠癌例,胰头癌
1例,腹腔脓肿1例,外伤肠瘘1例。其中,患者意识模糊躁动致引流管脱落1例,意识模糊自行拔管1例,夜间自行翻身脱落者3例,下床活动牵拉引流管导致脱落2例,引流管缝线松脱致引流管脱落2例。日班脱出3例,夜班脱出6例。2 原因分析 2.1
医务人员因素 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脱管风险隐患预见性不足,没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导致了导管脱落;护士健康教育不足,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和知识宣教,使患者及家属未掌握引流管的自我护理知识;对意识模糊、躁动患者未予约束;引流管固定方法不当或固定不够牢固;护士对患者整体状况未全面了解观察不仔细,巡视不足。2.2
患者因素 患者意识模糊、躁动;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及留置引流管配合知识,自我防范意不强,对引流管护理的意识弱,在下床活动、翻身或更换衣物时,因疏忽大意牵拉引流管导致其滑脱;患者家属夜间入睡疏于照看。2.3
引流管因素 引流管固定不牢或不妥当是意外脱管的主要因素之一[2]。医生术中留置引流管时缝合固定不牢固,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缝线松脱未及时重新缝合固定,导致引流管固定不牢而脱落。2.4
制度因素 护士人力不够,各环节未制定相应的操作流程和交接制度,对引流管脱管事件重视不够,发生意外脱管后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科内未组织集体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及整改措施,对当事人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都是导致脱管的危险因素。3 护理对策 3.1
强化护士安全防范意识 加强护理人员安全、法律意识的培养,鼓励人人参与护理安全管理,鼓励护士剖析工作中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加强护士对引流管脱管风险管理意识的教育,培养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对脱管风险隐患的预见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采取有效措施纠正。3.2
加强护患沟通及健康教育 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自护能力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护理界的重视
[3],朱胜春等[4]调查显示家属与患者对引流管的自护能力影响着意外脱管的。因此,要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引流管的自护能力,本科在病区的健康宣教栏定期张贴引流管相关内容的宣传资料,使患者能直观了解相关内容,并将引流管的相关知识制作成宣传小册子,结合图片,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使其易于理解和接受,于术前1 d发给患者,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及陪护人员说明引流管引流目的及重要性,使患者及家属能够积极配合。术后应对清醒患者多次解释引流管的目的、作用及自行拔管的危险性,指导其翻身、坐起时应先检查引流管有无牵拉,下床活动时动作应缓慢,并将引流袋用扣针妥善固定于衣服上。
如发现引流管固定不牢固或脱出等情况,及时通知护士给予处理。3.3
完善引流管操作流程 加强引流管的管理,建立预防引流管脱落管理制度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术后接手术护士应对引流管做好标识,内容包括引流管名称及置管日期,并于床头挂防脱管标识;正确固定引流管,引流管近肢体端用胶布固定于腹壁,外接的引流管长度适当,用扣针固定于床边,并留有一定的活动度,便于患者在床上活动。进行各种治疗、更换床单、翻身时,先松开固定部分,留有一定长度,做好各种护理后再妥善固定并检查腹腔双套管,防止压迫、打折、扭曲、脱落和移引流管。加强引流管观察及交接班,尤其在夜间和中午患者拔管的高危时间段应增加巡视次数,如发现固定胶布有松脱、潮湿应及时更换,发现缝线松脱及时汇报医生予重新缝合。
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患者合作程度,对神志模糊、躁动、记忆力减退、解释无效、有拔管倾向者给予肢体约束,并要求陪护必须提高警觉,如有需要可按呼叫铃请护理人员给予协助,陪护人员需暂时离开患者时应告知医护人员。
带管患者过床时,搬运前先检查患者携带的所有引流管,松开床旁固定,夹闭引流管,确定引流管固定牢固,并对引流管进行妥善放置,确定所有搬运者均已经处于准备状态后喊口令同时搬运,过床后应立即整理所有引流管,并再次检查引流管的固定情况[5]。3.4
加强业务学习及培训,强化质量管理 定期组织科室护士尤其是轮转护士、低年资护士、护生学习外科引流管护理理论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专科知识培训及技术操作训练;示范带管患者过床、翻身、更换床单时预防引流管脱落的方法,使其掌握引流管护理风险的预防方法与技巧,做到有效预防;讨论与患者沟通的技巧,改进肢体有效约束的方法;制定引流管脱管应急预案,让其熟悉事件处理程序及方法,定期组织考试,护士长应对科内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及时予以监测及评价,保证护理质量。3.5
完善导管脱落管理制度 对有导管的住院患者进行及时、准确的导管风险评估,对存有导管脱落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进行导管脱落预报,并建立监控表进行跟踪。设立引流管意外脱落登记本,对引流管脱落相关资料作详细登记,对各种原因导致的导管脱落给予高度重视,组织全体护士进行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护理缺陷,探讨预防对策、方法,总结经验,并落实改进措施。
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管控,增加护理人员,合理排班,注意新老护士搭配、能力强弱互补,有导管的患者每班交接,做好预见性护理。
加强护理质量监督,实行三级监控,加强对导管患者的管理。4 小结
引流管意外脱落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病情延缓愈合,还可能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护士安全防范意识,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加完善引流管操作流程,强化质量管理,认真做好各种脱管的防控工作,可将意外脱管率降到最低限度,以提高引流管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参 考 文 献 苏梅蓉,吴芬芬.外科引流管意外脱出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9):1159~1160.2 蔡冬梅,刘文莉,沈小洁.神经外科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15(4):67~73.3 沈犁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 [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68~71. 朱胜春,金钰梅.住院患者意外拔脱管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3):256~258. 李怀英.带管患者过床意外脱管原因分析及对策 [J].临床护理杂志,2010,9(4):37~38.
第二篇:肝硬化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肝硬化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摘要:目的 通过总结2013年~2014年16例肝硬化腹水腹腔置管术患者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 对16例肝硬化腹水腹腔置管术患者意外脱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与患者自身的意识状态以及依从性差、医院的管理制度以及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不到位、护士的防脱管的相关知识告知不到位等有关。结论 对患者进行有效约束与安置舒适的体位、对加强护士专科技术培训和管理、正确可靠的固定等是防止意外拔管脱管的有效预防措施。
关键词:腹腔引流管;意外脱管;原因分析;预防
肝硬化合并大量腹水的患者,当大量腹水挤压腹腔使横膈上抬产生呼吸、循环障碍时,通过抽取腹水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其生长迅速且持续存在,需反复抽液,传统穿刺针一般因其孔径较大(一般穿刺针为12号不绣钢针),穿刺中不易固定,穿刺点易渗液,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本文通过对意外脱管病例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3年及2014年期间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152例,发生意外脱管16例,占10.5%。脱管患者诊断均为肝硬化失代偿,肝性腹水,年龄42~76岁,男性11例,女性5例,文化程度由文盲至大专学历不等。其中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者8例,气促、需吸氧者3例,生活自理、可离床活动者5例。因翻身离床忽略引流管致牵拉脱管4例;因下床上厕所导致牵拉脱管4例;因腹压过大胶布固定无效导致脱管7例;伤口敷料渗液无及时更换致脱管1例。意外拔管脱管的原因分析
2.1患者相关
2.1.1躁动与意识障碍是引起患者自行拔管的重要因素,原因是在于谵妄状态的患者清醒期与谵妄交替出现,昼轻夜重,夜班护士忽视脱管的可能而未进行有效的约束,导致患者自行脱管[1]。
2.1.2缺乏相关疾病知识及留置引流管自我保护知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家属未能床边照看或患者家属、陪护人员提供照顾时动作粗暴、疏于照看。
2.2医务人员因素 由于护士自身在临床工作中对置管患者脱管的潜在风险认识不足,认识程度不同,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未宣教到位导致了引流管意外脱落;尤其对自理能力高的患者宣教松懈,使患者及家属未掌握引流管的自我护理知识;其次引流管固定方法不当或固定不够牢固;对病情巡视不足,未有及时发现穿刺伤口渗液,外敷料松脱,导致引流管滑脱。
2.3引流管固定因素 医生术中留置引流管时缝合固定不牢固,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缝线松脱未及时重新缝合固定,导致引流管固定不牢而脱落;由于患者皮肤不适宜缝合的情况下,胶布固定方式不妥导致脱管。
2.4制度因素 护士人力资源不够,未能执行相应的操作流程和交接制度,对引流管脱管事件重视不够,发生意外脱管。意外脱管的危害
3.1导致反复置管增加患者痛苦、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
3.2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
3.3造成患者对疾病治疗缺乏信心,会加重其心理负担;当班护士担心意外脱管造成医疗纠纷从而产生心理压力。预防措施
4.1加强管理,提高护士对引流管意外脱管的防范意识 鼓励人人参与护理安全管理,认真培训低年资护士剖析工作中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强化护士对引流管脱管风险管理意识的教育,新增住院患者管道滑脱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表、患者生活能力评定表,及时评估置管患者的安全隐患和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4.2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的管道自护能力近年来,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自护能力逐渐受到国内护理界的重视,有文献报道,家属与患者对管道的自护能力影响着意外脱管的发生[2]。因此,为降低意外脱管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管道自护意识。
4.3完善引流管操作流程,采取正确方法妥善固定 加强引流管的管理,术后护士应对引流管做好标识[3],标注引流管名称及置管日期,并床头悬挂防脱管标识,各班重点交接,评估管道长度,及时发现危险因素,立即干预;正确固定引流管,将导管刻度向外,呈一小竖S型弯曲,3M透明敷料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固定,透明敷贴下缘与引流管垂直处贴一条5cm长的绸子胶布,再用一条绸子胶布蝶形交叉覆盖在上面,在其上面与引流管垂直方向再覆盖贴一条5cm的绸子胶布固定[4],在敷贴下缘3cm处按上述方法再固定一次,用扣针固定于床边,或患者衣服上,便于患者在床上活动及离床;加强巡视,及时倾倒引流液,发现固定胶布有松脱、潮湿应及时更换,发现缝线松脱及时汇报医生予重新缝合[5];搬运患者时,先检查患者携带的引流管,松开床旁固定,夹闭引流管,确定引流管固定牢固,并对引流管进行妥善放置,过床后应立即整理所有引流管,并再次检查引流管的固定情况。
4.4正确、合法使用保护性约束 对存在肝昏迷、躁动、不合作的患者,征得家属同意后,将进行肢体合理的约束[6]。约束带放置位置不能离头面部太近,约束时要注意舒适性,采用附有软垫的约束带。小结
在经过上述预防措施有效落实的同时,我科今年肝硬化腹腔置管20例,无1例脱管患者,大大降低了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当然导致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7]。只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8],管理者将意外拔管列入质量管理范畴,将意外拔管原因记录并进行分析,拟定预防措施,加强细节管理[9],既减少了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也让患者、医生、护士都得到了满意[10]。
参考文献:
[1]兰美娟,沈富女.对Icu护士组织意外拔管知识培训及临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1(09):168.[2]朱胜春,金珏梅.住院患者意外拔管(脱)管临床特征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9,3(44):256-258.[3]苏梅蓉,吴芬芬.外科引流管意外脱出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09):1159-1160.[4]蔡冬梅,刘文莉,沈小洁.神经外科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04):67-73.[5]李怀英.带管患者过床意外脱管原因分析及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0,(04):37-38.[6]沈犁.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6,(01):68-71.[7]陈妙贤,夏菊兰.卢彩霞腹腔引流管意外脱落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2(6)
[8]步惠琴,王黎.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防止非计划性拔管[J].护理与康复,2007,(02):133.[9]范婉仪.胸腔闭式引流管意外脱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药前沿,2013(29).[10]刘远金.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9例原因分析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5,(20):2830-2831.编辑/哈涛
第三篇: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评估患者病情、伤口情况,检查引流管位置、标识、外露
长度,掌握引流目的。
2、正确连接并妥善固定引流袋,卧位时固定于床边,下床前固定于衣角,引流管不得高于引流口水平。
3、保持引流管通畅,翻身时留有足够长度,防止脱出、折叠、受压,每1-2小时挤捏一次,手法正确。
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如术后每小时引流量大于100ml或引流量突然增多、引流液温热且呈血性,则可疑内出血,须及时汇报医生。如引流液出现黄绿色、白色混浊、脓性或引出食物残渣、引流液有粪臭味或引出粪便,则可疑有胆瘘、肠瘘等,应通知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5、普通引流袋每日更换,抗反流引流袋2-3日更换1次,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6、一般当引流量小于10ml/天,且引流液非脓性、病人无发热、无腹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考虑拔除腹腔引流管。
第四篇: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1.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取半卧位,使腹腔内渗液流至盆腔,避免或减少膈下感染。
2.要告知病人及家属有关引流管的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引流管不宜过长或过短(50~60公分为宜),过长易扭曲,过短影响病人翻身甚至脱出,脱出易发生弥漫性腹膜炎。行走时引流袋应低于引流管的出口,防止逆流引起逆行感染。带有多根引流管者,用胶布注明该管名称以利辨认,同时需注意体位与压力等的改变,保证引流效果。
3.引流管是人为建立的体内、外通道,渗血和脓性分泌物可通过引流管引向体外,而外界的细菌等亦可由此逆行入体内,因此,更换负压盒或引流袋时,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并妥善放置。引流管周围敷料一旦渗湿必须立即更换,以防新的感染。
4.保持引流管有效引流,经常由上至下捏挤引流管,防止堵塞,注意勿折叠、扭曲、受压。估计引流量,了解引流液颜色和气味,观察有无沉淀、脓栓,防止渗液在体内留存。如一小时有200ml血性液体流出为活动性出血,引流液混浊伴脓栓为感染,引流液变清并逐日减少为好转,增多应查明原因,同时应作好详细的纪录。
5.掌握拔管指征 引流管拔除过早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过晚会影响愈合,增加感染和粘连的机会,甚至形成瘘道经久不愈。一般橡皮片引流放置1~2天,腹腔引流管放置3~5天,安全引流则放至7~9天。腹腔灌洗者如排出液减少或死腔缩小,应逐渐将引流管退出或拔掉。
第五篇: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1.腹腔引流目的
(1)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2)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2.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缩小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3.腹腔引流并发症
(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4.腹部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另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疼痛,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是病变所在。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高度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注意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
(6)每1周更换2~3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