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法官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法官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云南高院谈男子杀2人获死缓案》报道引发了外界强烈的争论,法官们为此作出了许多自己认识的理由来辩驳外界的质问;试想:法官们的解释与律师的辩护有什么样的区别,难道云南省高院的法官们在向全国公众辩护么?
2009年5月16日,云南省巧家县茂租乡鹦哥村19岁少女王家飞与3岁的弟弟王家红被村民李昌奎残忍杀害。2010年7月15日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犯罪分子李昌奎把王家飞掐晕后对其进行了强奸,之后又用锄头打击其头部致死,并随后被拖至内屋,发现年仅3岁的王家红也在家时,又将其活活地摔死,在担心王家姐弟未死亡时,又用绳子勒二人的脖子,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恶劣让人们心寒。据此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判处李昌奎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但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判处李昌奎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终审判决。等于说云南省高级人民法官发给了罪犯一张“免死牌”。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赵建生、田成有并解释说:“李昌奎一案判决符合程序,没有黑幕,也不存在任何徇私舞弊。对于二审改判死缓的原因,我们认为李昌奎与受害者是邻居,之前有感情纠纷,两家有民间纠纷,其犯罪有一定的原因,该案属于民间矛盾,社会危害相对较小,说判“死缓”有利于缓和罪犯与受害人两家的关系。”还说:“当法官要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时,必然要慎之又慎。同样是死刑,社会危害不同,就要区别对待。‘我在想,家属是不是非要用杀人来治疗创伤?网络上一片喊杀声是否是一种进步的意识?’赵建生说,‘你杀了他,他的家人又来杀你,冤冤相报何时了?!’”
这种论调不就是罪犯李昌奎自己所要讲的话嘛。
“杀人偿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的铁律,是这个社会最起码需要维护的社会道德底线,是最基本的原则。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赵建生、田成有以“人道主义”、“以人为本”为借口发出了“免死牌”。难道罪犯李昌奎的犯罪手段不够残忍么?杀二人的社会危害性不大么?罪行还不够严重么?试问赵建生、田成有的职业道德底线在哪里?
第二篇: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
曾看过一所重点中学的德育问题的问卷调查:
如果你赴校考试,看见拖把、扫帚凌乱地倒在学校门口,是扶起还是视而不见?考后能不能把椅子恢复原样?考生吃完点心后,包装纸乱扔还是放进垃圾箱?„„
从统计结果来看,70﹪的考生不能把拖把、扫帚扶起来,30﹪的考生离开教室后不能把椅子放会原处,20﹪的考生乱扔了包装纸„„
以上数据实在令人担忧。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体现。我无法想象一个人如果失去了道德品质,怎样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基本的道德规范,又怎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仔细想想,这些都无疑是一个习惯问题。古罗马西塞罗说过:“习惯是第二天性”。就像你早上起床就想到刷牙,这本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为什么现代中学生连这些起码的道德习惯都不能做到,这实在是值得众人深思的。
事实上,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勤俭节约本是一个民族的道德底线的体现,然后当今社会竟沦落到谈及习惯问题,实在是有失社会的形象。
一日,沈阳的杨女士在超市购物,不慎钱包被小偷盗走。翌日,杨女士在自家的邮箱中发现了自己的钱包,其中除了几百元钱不见了,身份证、工资卡以及其他如名片、口红之类的小东西一样不少,还多了一封致歉信,信中说:“来沈数日,衣食无着,又找不到工作,不得不与盗贼为伍„„,您的身份证、工资卡和票据对您很重要,对我却无用,现完璧归赵,并致歉意。”杨女士由此免去了重办身份证、工资卡的奔波之苦,对这个小偷也颇为感激。
偷盗是不道德的,甚至应该是人人喊打的事。但只偷钱不害命又能为失主着想主动归还失物使受害者免受最大损失的小偷似乎又是道德的。当今社会是复杂的,多样化的。如果现在你硬要把人分为好人或坏人,硬要说某件事是道德的或不道德,这似乎有些落伍了。人不可能都有舍己为人的完美或一下子坠落成一无是处的社会的残渣,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消灭干净这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就出现了上面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来说,这种现象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规律的。
但是,我们不能屈从于这些现象,更不能长叹甚至承认这种现象已经成为我们的道德底线。我们是命运的主宰,相信努力会得到回报,道德车轮将碾过无数个丑陋的个体而滚滚向前!
上海市嘉定区丰庄中学九年级 蔡明珠
第三篇:道德底线作文
道德底线作文
(一)在几千年“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中国搞市场经济,才搞了十几年整个经济秩序就陷于混乱。毒大米、黑心棉、劣质奶粉„„假货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其坑害百姓之烈,可谓触目惊心。经营者没有道德底线,没有守法意识,唯利是图,见钱眼开。时代呼唤我们遗失已久的“坚守”,呼唤我们坚守住已被物欲之流冲击得残破的道德之堤!
坚守道德底线,首先要做到坚守高尚的品格,司马光在《交趾献奇兽赋》中有言“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可见自古以来,修炼正直的高尚的品格就被视为安身立命的基石。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年轻时代,贴手书警句于大立镜旁,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旬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纵观周恩来一生,不论局势如何动荡、严峻,他都照镜自勉、坚守高尚的品格,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周总理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坚守高尚品格的榜样。
坚守道德底线,更要做到坚守道义。正义是道德的核心,是一切社会准则的灵魂。作为真正的人,在面对强暴、威逼、利诱之时,必须毫不动摇地为正义而战!南宋末年,宋都临安被元军攻破,文天祥面对元军高官厚禄的诱惑,毫不动心。元军没办法,只得把他囚禁起来,折磨他,但为了民族大义,他始终没有屈服,反而写下了令人感佩的《正气歌》,最后英勇就义。文天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扞卫民族大义。
坚守道德底线,最关键的是坚守个人和民族的尊严。尊严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最崇高的信物,也是一个国家得以高昂头颅,不被侮辱的脊梁。天津有两个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刚毕业就被日本某软件开发公司邀为程序员,开发一个以日本二战为题材的大型游戏,公司答应给予他们丰富报酬。但在得知此游戏的宗旨含有美化侵略的成份,他们毅然辞职。公司加酬谢,他们严辞拒绝:“我们是程序员,但首先是中国人!”就这样,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坚守住了自己的尊严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不论多么优厚的物质回报,都无法腐蚀他们自己坚守的那一方心灵的净土。
坚守道德的底线,应该作为我们对社会的承诺!不论我们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都应坚守住高尚品格,不使之同流合污;坚守住公理和正义,不使之泯灭于利益和强权;坚守住尊严之碑,不使之有丝毫撼动!在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时,如果说法律是铁壁铜墙,森严不可撼动,那么道德就是青青小草,绿物无声。和谐呼唤坚守道德底线,时代呼唤我们坚守道德底线,先哲们的光辉指引着我们—让我们呵护好心灵的“青草”,使之绿遍十三亿同胞!
道德底线作文
(二)有一种信念叫坚持、是带你走向永远的唯一途径。——题记
在几千年“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中国搞市场经济,才搞了十几年整个经济秩序就陷于混乱。毒大米、黑心棉、劣质奶粉„„假货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其坑害百姓之烈,可谓触目惊心。经营者没有道德底线,没有守法意识,唯利是图,见钱眼开。时代呼唤我们遗失已久的“坚守”,呼唤我们坚守住已被物欲之流冲击得残破的道德之堤!
坚守道德底线,最关键的是坚守个人和民族的尊严。尊严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最崇高的信物,也是一个国家得以高昂头颅,不被侮辱的脊梁。天津有两个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刚毕业就被日本某软件开发公司邀为程序员,开发一个以日本二战为题材的大型游戏,公司答应给予他们丰富报酬。但在得知此游戏的宗旨含有美化侵略的成份,他们毅然辞职。公司加酬谢,他们严辞拒绝:“我们是程序员,但首先是中国人!”就这样,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坚守住了自己的尊严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不论多么优厚的物质回报,都无法腐蚀他们自己坚守的那一方心灵的净土。
坚守道德底线,首先要做到坚守高尚的品格,司马光在《交趾献奇兽赋》中有言“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可见自古以来,修炼正直的高尚的品格就被视为安身立命的基石。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年轻时代,贴手书警句于大立镜旁,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旬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纵观周恩来一生,不论局势如何动荡、严峻,他都照镜自勉、坚守高尚的品格,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周总理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坚守高尚品格的榜样。
坚守道德底线,更要做到坚守道义。正义是道德的核心,是一切社会准则的灵魂。作为真正的人,在面对强暴、威逼、利诱之时,必须毫不动摇地为正义而战!南宋末年,宋都临安被元军攻破,文天祥面对元军高官厚禄的诱惑,毫不动心。
第四篇:坚守道德底线
坚守道德底线
道德是党性的基础,党性是道德的升华,也就是说:道德的核心是党性,党性是升华了的道德。因此,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党性坚强的基本内容。
一、做一个有道德的好干部
值得我们沉思的是,做一个好干部、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的根本是什么,答案可以说是两个字:道德。
1.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
德才兼备,要求既不能只重德而轻视才,也不能只重才而轻视德。因为有德无才成不了大事,有才无德必定坏了大事。而在德和才当中,德是第一位的。
2.严格按“20字”标准选人用人
总书记还提出来了好干部的“20字”标准,即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勇于担当、清正廉洁。
二、党员干部的道德结构
1.政治品质——处于道德结构的核心地位的
看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主要看其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纪律、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方面的表现。
其一,政治方向是党员干部政治品质中第一位的要求,是干部政治品质的核心。
其二,政治立场是政治品质的根本。其三,政治态度是政治品质的基础。其四,政治纪律是政治品质的保证。
其五,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这是共产党人党性觉悟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党员党性觉悟高低的一个标准。
2.社会公德——社交和公共生活中的行为准则
一是文明礼貌;二是助人为乐;三是爱护公物;四是保护环境;五是遵纪守法。
3.职业道德——党员干部的官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 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一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二是热爱祖国、勤政为民。三是公道正派、廉洁奉公。四是谦虚谨慎、勤奋学习。五是求真务实、注重效率。六是科学决策、作风民主。七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八是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4.个人品德——培良良好的道德基因
一是明是非,二是知荣辱,三是培育阳光心态。
看一个党员干部的个人品德,主要是看其是否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情趣健康。在这里情趣健康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不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走上犯罪的道路都是从情趣不健康开始的。
5.家庭美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细胞
一是尊老爱幼,二是男女平等,三是夫妻和谐,四是勤俭持家,五是邻里团结。
看一个党员干部的家庭美德,主要是看其是否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严格要求配偶和子女以及其他亲属。
三、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总书记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三靠群众支持。
1.明确方向,不偏不邪
一是以德修身,二是以德服众,三是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
2.对党忠诚,服务人民 一是对党忠诚,二是服务人民。3.加强自律,清正廉洁
一、坚持理想信念,夯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思想基础。
二、不断完善制度,提供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制度保证。
三、时时防微杜渐,打造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现实条件。
四、营造廉政文化,创造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社会环境。
五、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第五篇: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
在学校
这里充满欢笑
是我们健康成长的乐园
幸福在哪里
在家庭
这里充满温馨
是我们心灵永久的避风港
幸福在哪里
在城市
在街道
在社区
这里
楼房林立
马路宽阔
街道明亮
市场繁荣
这里是文明和谐的自由空间
幸福
如淡淡花香
沁入心肺
似高山流水
源远流长
像陈年老酒
回味无限
怀
一颗感恩的心
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
幸福
会
如影随行
伴你成就梦想
江苏盐城滨海县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五年级:老好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