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个伟大”重要概括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四个伟大”重要概括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概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里提出的“四个伟大”,即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把此前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这“三个伟大”,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联为一体,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重要理论概括,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应该看到,从“三个伟大”到“四个伟大”,不仅把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新阶段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更加全面完整地反映出来了,而且也有利于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更好地认识和揭示“四个伟大”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正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总书记把“三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同全面从严治党联为一体,使其成为了我们党指导全局工作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样,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的“四个伟大”也因其广泛涵盖了我们党在历史新阶段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而使其具有了覆盖全局、指导全局、引领全局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因此,紧紧聚焦和围绕这“四个伟大”的重要概括,就能把总书记“7·26”重要讲话精神领会好、领会透,把其中蕴涵的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要判断、重要举措把握深、把握准。关于进行伟大斗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是由总书记主持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的。在“7·26”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又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总书记反复提出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既要看到成绩和机遇,更要看到短板和不足、困难和挑战。”总书记反复告诫全党:如果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在国际国内面临的矛盾风险挑战掉以轻心,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导致矛盾风险挑战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局部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系统的矛盾风险挑战,国际上的矛盾风险挑战演变为国内的矛盾风险挑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矛盾风险挑战转化为政治矛盾风险挑战,最终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危及国家安全。总书记“7·26”重要讲话还强调:“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这就意味着,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同时也包括要同构成对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安全最大威胁的腐败现象作长期斗争,同可能导致我们党失去执政资格、被历史淘汰的党内突出问题作长期斗争,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和特权现象作长期斗争。这意味着,只有把这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行到底,才能把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而不懈奋斗的伟大实践进行到底。关于建设伟大工程总书记主持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在一个很高的政治站位上来认识和看待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在“7·26”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又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果,人民群众给予了很高评价,成绩值得充分肯定,经验值得深入总结。但是,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全党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对新形势下怎样建设伟大工程的问题,总书记在2016年10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作过更为详尽的阐述。他指出:“民族复兴梦想越接近,改革开放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党的建设。安不忘危,才是生存发展之道。”“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加强和规范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学习总书记“7·26”重要讲话中关于建设伟大工程的内容,同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相关论述结合起来,就可以不断加深全党对推进伟大工程的深刻理解和自觉实践。关于推进伟大事业总书记“7·26”重要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继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他还要求全党“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按照新要求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在这里,总书记既深刻阐明了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中,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明确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又深刻阐明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的问题,同时还深刻阐明了全党同志应当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问题,为全党同志指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团结奋斗的前进方向。关于实现伟大梦想党的十八大以后不久,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就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在“7·26”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又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就是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他要求全党同志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按照总书记主持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顶层设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经过“两个一百年”的持续奋斗。在“7·26”重要讲话中,总书记进一步具体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伟大”,是一个需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贯彻的整体。正如2016年10月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在“7·26”重要讲话中,总书记又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为全党同志精准把握、全面贯彻“四个伟大”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提出了理论上、实践上的高标准、严要求。(作者为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原标题:以“四个伟大”书写时代新篇章(1))——贯彻落实总书记在省部级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述评之四据新华社电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总书记日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奋斗历程,展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情况新使命“,四个伟大”内涵丰富而又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构成了当代中国最具时代特色的伟大实践,同时又对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呼唤:“四个伟大”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凸显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今非昔比。在经济总量方面,2016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4.9%,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4.7%,而1978年比重只有1.8%,贡献率为2.3%。在居民收入方面,2016年全国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分别超过3.3万元、1.2万元,而1978年只有300多元、100多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从大的历史背景看,中国创造了非同凡响的转型,这是伟大的成功故事。中国成为一个有责任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大国,中国看自己和世界看中国的态度都在改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正在推动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从严治党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81%提高到2016年的92.9%……这些历史性变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所取得的,是由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保障的,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坚定前进的,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感召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理解 四个伟大 ,要紧紧扣住党的十八大以来,时代和历史方位发生的转变。”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时代和历史方位发生转变。“四个伟大”的演进历程,折射出我们党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品格。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许多重要文献中把“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联系起来讲,意在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联系起来,把“打铁”与“自身硬”联系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与发展起来以后遇到更多的难题、挑战有关,与打的“铁”更加坚硬有关。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并提。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总书记完整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在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从 三个伟大 到 四个伟大 ,不仅把我们党正在做的事情更加完整地凸显出来了,而且体现了手段、路径与目标高度统一的内在逻辑。”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认为。时代变革对“四个伟大”提出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离宏伟目标越近,越是充满了艰难险阻。如果说追赶阶段还有一些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话,超越阶段则更多依靠自身的探索。”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东超说,“四个伟大”包含着对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以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开启的系统性、战略性安排,体现了大局意识、长远意识、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在新的发展阶段,会遇到新的问题和更多难题。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要补上短板、提质增效,要应对复杂环境、激浊扬清,离不开不断创新和突破,必须迎着矛盾向前走。“ 中国世纪 是完全有可能到来的,但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很多,包括经济下行压力、环保问题、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等等,要注意防范“颠覆性错误”。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未来要通过破解大矛盾赢得大发展,解决大问题实现大进步,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辛鸣说。有机整体:“四个伟大”各有侧重、有机联系、逻辑严密,需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贯彻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展现出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昭示出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的勇毅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宣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指引“中国号”巨轮的前进方向。迎战艰难险阻,保持昂扬斗志——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担负起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艰巨历史任务,面临着“四种危险”、诸多体制机制障碍、各种突出矛盾困难和挑战。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种伟大斗争,既是一种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又是一种攻坚克难且“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实际行动。五年来,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刘东超说,实践证明在充满着艰难险阻的前进道路上,最关键的是要克服精神懈怠,时刻准备战斗,始终保持昂扬奋发、勇于斗争的精神状态。打造坚强核心,提供有力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坚强有力,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才能成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强领导核心。”韩庆祥说。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克服“四种危险”,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从出台“八项规定”着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打虎拍蝇猎狐”组合拳重拳出击。截至2016年底,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不仅一批“大老虎”纷纷落马,一大批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贪”受到惩处。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党的战斗堡垒更加坚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明显提升。认清历史担当,明确“主题”——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道路决定成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央保持战略定力,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民群众需求,以及国际形势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继续推进这项伟大事业面临着新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展望未来,要按照新阶段的新要求制定完善方针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坚定前进方向,昭示奋斗目标——“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从老百姓容易感知的角度,最终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全党、全社会的奋斗目标。”辛鸣说,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是当前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有助于最大范围团结各方面力量,最大可能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经历了民族的沉沦与崛起,见证了历史的苦难与辉煌,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正因此,我们更需要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谋篇布局,举旗定向。施芝鸿认为,“四个伟大”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一个需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贯彻的整体,具有覆盖、指导、引领全局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总书记日前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仍然需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奋斗历程,展望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情况新使命,“四个伟大”内涵丰富而又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构成了当代中国最具时代特色的伟大实践,同时又对理论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呼唤:“四个伟大”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凸显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使命和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今非昔比。在经济总量方面,2016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4.9%,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34.7%,而1978年比重只有1.8%,贡献率为2.3%。在居民收入方面,2016年全国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分别超过3.3万元、1.2万元,而1978年只有300多元、100多元。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认为,从大的历史背景看,中国创造了非同凡响的转型,这是伟大的成功故事。中国成为一个有责任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大国,中国看自己和世界看中国的态度都在改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新常态的提出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践,正在推动一场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全面从严治党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从2013年的81%提高到2016年的92.9%……这些历史性变革,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所取得的,是由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保障的,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道路坚定前进的,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感召下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理解'四个伟大’,要紧紧扣住党的十八大以来,时代和历史方位发生的转变。”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时代和历史方位发生转变。“四个伟大”的演进历程,折射出我们党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品格。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许多重要文献中把“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联系起来讲,意在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联系起来,把“打铁”与“自身硬”联系起来。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与发展起来以后遇到更多的难题、挑战有关,与打的“铁”更加坚硬有关。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并提。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总书记完整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在我国进入决胜全面小康、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从'三个伟大’到'四个伟大’,不仅把我们党正在做的事情更加完整地凸显出来了,而且体现了手段、路径与目标高度统一的内在逻辑。”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施芝鸿认为。时代变革对“四个伟大”提出新要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行百里者半九十。离宏伟目标越近,越是充满了艰难险阻。如果说追赶阶段还有一些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话,超越阶段则更多依靠自身的探索。”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刘东超说,“四个伟大”包含着对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冲刺,以及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开启的系统性、战略性安排,体现了大局意识、长远意识、整体意识、全局意识。在新的发展阶段,会遇到新的问题和更多难题。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要补上短板、提质增效,要应对复杂环境、激浊扬清,离不开不断创新和突破,必须迎着矛盾向前走。“'中国世纪’是完全有可能到来的,但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中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很多,包括经济下行压力、环保问题、国际地缘政治变化等等,要注意防范“颠覆性错误”。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未来要通过破解大矛盾赢得大发展,解决大问题实现大进步,确保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为第二个百年目标打好基础,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辛鸣说。有机整体:“四个伟大”各有侧重、有机联系、逻辑严密,需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贯彻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展现出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昭示出中国共产党领航中国的勇毅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宣示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指引“中国号”巨轮的前进方向。迎战艰难险阻,保持昂扬斗志——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担负起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艰巨历史任务,面临着“四种危险”、诸多体制机制障碍、各种突出矛盾困难和挑战。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提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种伟大斗争,既是一种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又是一种攻坚克难且“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实际行动。五年来,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担当,带领全国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成绩。刘东超说,实践证明在充满着艰难险阻的前进道路上,最关键的是要克服精神懈怠,时刻准备战斗,始终保持昂扬奋发、勇于斗争的精神状态。打造坚强核心,提供有力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坚强有力,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才能成为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坚强领导核心。”韩庆祥说。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克服“四种危险”,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从出台“八项规定”着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打虎拍蝇猎狐”组合拳重拳出击。截至2016年底,中央纪委共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给予纪律处分223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不仅一批“大老虎”纷纷落马,一大批在群众身边、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贪”受到惩处。通过不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党的战斗堡垒更加坚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明显提升。认清历史担当,明确“主题”——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道路决定成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央保持战略定力,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人民群众需求,以及国际形势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继续推进这项伟大事业面临着新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严书翰认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展望未来,要按照新阶段的新要求制定完善方针政策,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坚定前进方向,昭示奋斗目标——“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从老百姓容易感知的角度,最终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全党、全社会的奋斗目标。”辛鸣说,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是当前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有助于最大范围团结各方面力量,最大可能调动社会各界积极性。经历了民族的沉沦与崛起,见证了历史的苦难与辉煌,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正因此,我们更需要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谋篇布局,举旗定向。施芝鸿认为,“四个伟大”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是一个需要贯通起来理解、结合起来把握、协同起来贯彻的整体,具有覆盖、指导、引领全局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继往开来:“四个伟大”关键在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永葆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引领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宏伟目标催人奋进,实现蓝图考验能力。专家们认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推进“四个伟大”,朝着目标坚定前行。——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推进好“四个伟大”提供根本保证。作为一个有着8900多万名党员、在13亿多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牵动全局。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总书记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也应清醒看到,解决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管党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惩治腐败只是第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加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是进一步的要求。”辛鸣说,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加强学习教育和监督、建立长效机制入手,把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路、举措搞得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施芝鸿表示,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推进好“四个伟大”提供力量源泉。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生领域重大改革持续推进,一系列惠民举措密集出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彰显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副主席阿克拉姆·扎基说,中国共产党的成功源于紧紧依靠人民。“我给中国共产党打高分,因为他们确实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并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要准确把握民心所向。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才能汇聚起实干兴邦、共襄伟业的磅礴之力。未来必须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下真功、求实效。当务之急就是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在过去近40年让7亿多人脱贫基础上,未来3年让4000多万群众告别绝对贫困,确保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同时,大力推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新需求。——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推进好“四个伟大”提供清晰指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要跟上并指引实践发展的脚步。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始终坚持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重大成果。严书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国梦为目标、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关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正在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一场深刻变革。新的发展阶段呼唤理论创新的指引。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新阶段有新特征和新要求,需要理论创新支撑和指引,我们要做好理论准备、拓展、尝试、概括。”韩庆祥说,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当前理论创新要回答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四个伟大”。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展望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我们党必将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奋斗姿态,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 刘铮、罗争光、谭谟晓)
第二篇:试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试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分析和理论描述中,内在地包含着关于社会和谐的深刻而丰富的思想。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有助于我们对正在进行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作出理性的和规律性的把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贡献,它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以重大判断是人们长期探索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同时,“构建和谐社会”大大提高了党的执政理念的科学性。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党长期坚持的核心执政理念。能够更加集中地体现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更加充分的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实践的大发展必然带来理论的大繁荣。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过程和实践活动的结晶。社会和谐是人类社会实践生活的开展形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构建和谐社会”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新的深刻变化,全面分析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而所有这些思想和任务的实践结果都不约而同地向着促进社会和谐这个总的方向迈进。这就使我们党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通往高度和谐的未来社会的必由之路。“构建和谐社会”将推动社会治理实现新的跨越。
也将充分激发社会创造力。国泰民安、政通人和是一个国家社会治理成功的重要标志。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在明确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公民个人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责任,这对于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具有重要的动员作用。
为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供新的平台和载体。新的实践呼唤新的理论,实践的大发展必然带来理论的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将为党的理论创新打开广阔的思维视野,积累崭新的实践经验,提供密集的理论生长点。
第三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摘 要: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抓住并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鲜活的时代内容;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重大成果。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揭示了我们党搞好执政的力量源泉与未来的发展的方向及途径,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中要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关键词:三个代表;理论贡献;实践意义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贡献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不仅创立了科学的理论,而且塑造了这一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品格。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创新品格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坚持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蕴含着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普遍真理,揭示了共产党治国安邦的真谛,反映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品格并将其发扬光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根据客观实际的发展推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保持其科学性的根本原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强调要善于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其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并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每个深刻变革的时代,都要有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反映该时代本质要求的理论思考和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邓小平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
样建设党”的问题,从而准确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客观需要,并把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揭示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的系统理论,成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其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重大成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不断总结新经验,不断做出新的理论概括,形成了“三个代表”这一最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观,阐释了先进生产力的涵义,揭示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内涵,运用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阐释了先进文化的涵义,揭示了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本内涵,运用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能动性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于群众史观,揭示了我国当前利益主体的广泛性,阐释了当代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内涵,运用并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的基本原理[2]。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典范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不仅每个方面都具有新的深刻内涵,而且三个方面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揭示了我们治党和治国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认识的新的理论体系。
第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的层次上、从唯物史观最基本的逻辑层次上,诠释了党的先进性的最深刻本质和永远保持先进性的目标取向。
第二,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树起了党在思想上精神上保持先进性的旗帜。把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关系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来认识,是意义深远的理论升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得益彰,深刻揭示了党的先进性的丰富内涵。
第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结合社会变化的新实际,对党的根本宗旨做出的新的理论概括,是对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做出的深层的本质揭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第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理论整体,它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史上重大的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创新[3]。“三个代表”作为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基础和根本;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灵魂和先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本质和归宿。这三者的理论综合,构成了新世纪指导我们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构成了我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针。
3、发扬“三个代表”的创新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世纪初,中国和世界都在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理想信念产生了难以回避的影响和冲击[4]。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研究和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是历史赋予我们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
从国内来看,深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巩固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了;建设和弘扬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保持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巩固了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等等。
从国际上看,经济上,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以新的科技革命为先导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政治上,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向前发展。我们努力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在文化上,东西方思想文化之间碰撞、融合和激荡,少数西方大国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大搞文化霸权,以配合其谋求经济、政治和军事霸权的努力。以“三个代表”为指
导,创造性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国内国际重大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意义
江泽民同志关于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论断,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第一,“三个代表”是对我们党的先进性的新概括。
共产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始终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南,代表运动的发展方向。
第二,“三个代表”是对党性要求的高度概括。
所谓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列宁曾强调指出:“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的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在新的条件和实践的基础上,对党的性质及其任务和宗旨,通过综合、梳理和提炼,形成了一个更为鲜明、集中、概括的统一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
2、“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党搞好执政的力量源泉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及途径。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面向新世纪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党的建设以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5]。“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执政党的建设及各项工作中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创造力和战斗力。
第一,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必须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坚持改革开放,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投入新的动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科教兴国,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精神。
第二,我们党要始终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必须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要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还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
第三,我们党要成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集中反映了党在当时的中心任务,集中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才能实现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深入思考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
第一,“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立党之本,力量之源,执政之基。第二,“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一致的。第三,“三个代表”对广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所以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因为它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6]。“三个代表”实质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动员令,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设起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培养和选拔好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一批接班人。“
三、结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首次回答了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三个代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推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对我党的建设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建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方法论意义[J].西南师范大学.2003(03)
[2].史家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J].河北大学.2004(04)[3].武慧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创新[J].吉林大学.2004(04)
[4]范卉敏.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理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J].东北师范大学.2003(02)
[5]彭汉琼.“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世纪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J].武汉大学.2004(04)[6]王观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探索[D].武汉大学.2006(11)
第四篇: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强调从实际出发,用全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认识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的没有止境的过程;这些思想都充分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党的政治路线是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它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命运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的政治路线必须以正确的思想路线为基础,必须建立在对客观情况的深刻了解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因为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自觉深人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实事求是还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第五篇:“文化惠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化惠民”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赵江滨
(宁波大学教授 《宁波发展蓝皮书》特约撰稿人)
党的十七大以后,“文化惠民”的提法和做法迅速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各地发展和繁荣文化的一个新的举措。应该说,文化建设是为人的,人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对象,然而这个常识性的问题却在我们以往的文化建设中缺失已久,所以“文化惠民”这个生动而朴实的口号一经提出,人们就在蓦然之间感受到一股久违的如沐春风的感觉——文化建设终于不再仅仅是外在于百姓的社会宏大工程,社会大众自己的精神生活真真切切成为文化建设需要首先予以关注的重要内容。
“文化惠民”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进步。它的提出,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民生思想在文化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因为“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的根本着眼点在人,只有文化才能赋予人的活动以价值和意义,也只有人本身才是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要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表明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文化建设探索中文化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文化建设从此前片面强调抽象而宏观的“引领提升”层面进入到具体而微观的“针对满足”层面,文化建设比以往更加人性化,更具亲和力,也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文化惠民”真正使发展与繁荣文化的主体,同时成为发展与繁荣文化的受惠对象。
深究“文化惠民”的理论蕴含和回顾我国当代的文化建设实践,我认为,“文化惠民”在三个方面体现了鲜明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首先,“文化惠民”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文化建设实质内容的认识,即对人和文化建设(文化活动)之间关系的认识。从本质上讲,文化涉及人的最本质属性,因为只有在文化的范畴内,人的本质才能获得最充分的说明。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的突出的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归根到底,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的活动”,并且人在这种活动中也把自己塑造成了“文化的人”。所以文化是属于人的,只有人拥有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哺育造就了人。在这个意
义上讲,文化就是“人化”,文化赋予人的存在以特殊的价值,就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中国文化背景中,“文化”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中的“人文化成”一语,西汉刘向在《说苑》中说:“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因此,“文化”在古汉语中一般泛指人的所有精神文化现象,尤其指人的伦理教化现象。因此,不论在中国还在西方,“文化”都指向人的特有的精神活动领域。或者也可以说,无文化无以成为“人”。
文化对人具有本质的属性,正因为凭藉“文化”人才提升了他与自然界的界限。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提高人的文化程度和文明程度,就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对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人对文化的依赖是其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贵禀性使然,拥有文化是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漠视人的文化建设无疑是片面的。文化惠民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进程中的被提上议事日程,是对文化建设“人”的主题的回归,它必将会促进中国文化建设走向自觉和深入。
其次,“文化惠民”的提出是我们党建国后数十年文化建设实践在文化理念上的深刻转变。文化建设在建国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屡经曲折,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几经更迭和多方调整。文化建设尽管在国家宏观发展框架内一直予以强调,但由于对发展文化的客观规律未能准确把握,于是对发展文化的具体路径在很长的时间里并不明朗。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民众,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缺失。回顾建国后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即可认识“文化惠民”被提上文化发展的议事日程,实属来之不易。
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的三十年间,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基本呈现泛意识形态特征,文化建设基本被纳入意识形态建设的轨道,几乎所有的文化建设都围绕当时的中心政治任务而展开,文化其实处于政治的附庸地位。如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谈到文化教育政策时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表现了建国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们的文化建设往往被意识形态建设所取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因人为的政治斗争的频繁开展而处于事实的悬置状态。建国以后为数众多的政治运动都往往假文化的名义而展开。到了“文化大革命”,“文化”真正
成了被“革命”的对象,国家的文化建设不但处于停顿状态,而且遭受了重创。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的文化建设才开始了重新起步,1979年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致词中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文化建设任务的阐述,此后文化建设出现了复苏和初步繁荣。
1997年10月我国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2月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了该公约。2003年6月,中国政府首次向联合国提交了此公约的履约报告。在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文化权利的概念得到了多方面的阐述,基本内容为“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和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权利,享受被保护之权力。”签署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意味着我国的文化建设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将文化权同生存权、发展权一样视作是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文化惠民”的思想已不言而喻包含其中。此后我国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基本都渗透着这一基本理念。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在文化发展的方针原则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命题。自此,“文化惠民”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同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建设惠及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因为文化建设服务人民惠及百姓,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文化发展的成果也理应由人民群众共享。因此,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文化惠民”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它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在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获得了长足的提高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相应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明显的、大幅的和多元化的诉求,这是一个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得不予以重视的现象。虽然建国后发展和繁荣文化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强烈愿望,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发展繁荣文化的方针政策的偏颇失当,我国的文化建设始终步履蹒跚,不尽
如人意,而且在文化体制上也左右掣肘。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公共部门整体建立起来的文化事业单位,实际上是在物质资源极度稀缺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特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的发展文化事业单位的“双轨制”——一轨为国家扶持的文化事业单位,另一轨为多种所有制的文化事业单位,这实际上是在经济体制转型、公共财政尚未建立起来的特定条件下,发展文化事业的迫不得已的过渡性政策选择,“双轨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强化了文化建设的市场意识,但淡化了文化建设的社会公益职责。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成型,物质生产超越短缺阶段,公共财政基本建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同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百姓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显著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高涨。经济学范畴的恩格尔系数在宏观的社会层面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当一个地区人均收入较低时,恩格尔系数较大,也就是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支出(食物支出)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一旦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就会显著降低,这时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等项支出将大大超过基本的物质生活支出。因此,人的需求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善而逐步变化的过程,即如鲁迅所说:一生存,二温饱,三发展。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城市家庭为57.5%,而到了2003年,这一比例已降至45.6%和37.1%。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快的宁波来说,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3.08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51元。也就是说,宁波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事实上已经超过3000美元,而恩格尔系数据分析也基本处于35%左右,相对富裕起来的民众已经摆脱了温饱的困扰,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位,因此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政府加大文化精品生产和文化普及方面的工作,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和各种资源,来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和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可以说,“文化惠民”的举措实际上是对民众文化需求的适时的积极的回应。
当然,“文化惠民”在大力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文化建设要进入大发展大繁荣阶段有赖三个条件的实现:一是经济的发展为民生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二是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了充分的闲暇,三是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极大的丰富。具备了前两个条件,群众的文化需求就日益高涨,发展文化的社会基础就非常坚实。应该说,前两个条件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中初步具备,而第三个条件或者因为文化产品的相对匮乏、或者因为文化产品的消费成本过高、或者因为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事实上未能充分具备,这就使得作为文化建设主体和对象的民众无法充分享有文化的基本权利,因此,尽管其“文化惠民”的做法初衷是好的,也确实促进了阶段性的我国的文化发展和繁荣,但却不应该成为文化建设的长期做法。因为只要“文化惠民”的做法存在,就说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尚未完善,未能有效覆盖社会的各个角落和不同的社会人群,这使得民众的正常的应该享有的文化基本权利在客观上无法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实现。要想真正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面,创新服务形式,丰富社会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全体民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