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见证宜昌邮政沧桑
见证宜昌邮政沧桑
位于城区沿江大道老海关邮局与市政府之间的邮政巷今貌。
民国时期宜昌邮政局建筑局部。
1932年的宜昌大南门下首驿码头,邮划(木船)通常在此转运邮件。
宜昌海关邮局旧址。
晚清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宜昌汉文戳。
邮政巷,见证宜昌邮政沧桑。
春到江南,嫩绿在斑驳间绽放,一栋老旧的邮政楼伫立在江边,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这里是宜昌市沿江大道101号,被市民称为邮政巷。就是这样一条极为普通的巷子,却让外地人慕名而来,流连忘返;本地人如数家珍,津津乐道。
对于邮政巷的记忆,《宜昌文史资料》中有着清晰的记载:解放前这里是一条很主要的水巷子,过滨江路有一水码头,走石级踏步就可以直接下河挑水,枯水季节有水跳板。
关于邮政巷的得名,1912年6月,洋人掌管的宜昌邮局租赁英商隆茂洋行在滨江路海关上首(今宜昌市沿江大道101号)新建的一栋两层楼房里办公和营业,相邻的一条巷子由此被称“邮政巷”。
1938年3月,邮局迁至福绥路新邮政大楼。2006年4月,宜昌市文物局将位于沿江大道101号的邮政楼列入城区近代建筑保护名录,并于当年底按照历史文物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组织修葺。
宜昌邮政通信是我国近代邮政早期建立的地区之一,邮政巷也陪伴宜昌邮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回望历史,百年前的宜昌邮政事业见证了宜昌早期在全国领先的开放历程。
洋人当局长,中国邮务人员为信差、听差……
从“客邮”到海关邮政
“客邮”是鸦片战争后1861年到1922年间,外国在华设立邮局的通称。宜昌“客邮”最早始于1903年。这些所谓“客邮”没有任何条约依据,也没有取得清政府的允许,随意在各通商口岸甚至边疆重镇开设邮局。“客邮”实际上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
宜昌地理位置优越,商贸繁荣,帝国主义列强早已窥伺宜昌的战略地位。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使宜昌沦为商埠,各国“客邮”随之纷至沓来。1903年2月,德国驻宜昌领事馆于馆内开设邮局,处理德奥侨民的邮件。1906年6月,重庆的法国邮局委派普兰特为宜昌邮政代办,负责交换邮件。日本虽未在宜昌设局,但变相利用日清公司暗地受理邮件,然后用日本轮船运往沙市。此外,沙市的日本邮局局长每月还专程来宜昌一趟,揽收信函、汇款、包裹。“客邮”的侵略行径,严重影响了宜昌邮政创办初期的业务经营,致使财务收支连年亏损,入不敷出。收支比例系数一般在百分之二百至三百之间,故不得不依靠上级拨款补贴。至于房屋扩建更是无款可筹,宜昌辖区局房全部租自民间。据1913年宜昌所辖10个局的用房情况统计,除宜昌局本身租赁英商隆茂洋行房屋有四千六百八十平方尺外,其余各县邮局最多不过一千多平方尺,甚至还有几百平方尺的,狭窄的营业办公地点,其惨淡经营可见一斑。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其在华邮局亦随之宣告结束。其他各国,由于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并多次在万国邮联提出抗议,最终于1922年全部关闭各国在华邮局,宜昌“客邮”亦于此时寿终正寝。
海关办邮政起始于鸦片战争后。1863年英人赫德被委派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大权。1877年4月宜昌建立了海关,1883年3月,宜昌海关邮局开业。
海关办邮政,因没有奉到清朝皇帝的正式命令,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活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京设邮政总署,接着,便以海关管辖区域为依据,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在全国划分35个邮界、6个副邮界。宜昌邮界于1897年2月成立,将原海关邮局改称宜昌大清邮界总局,这便是宜昌创办邮政之开始。从此经历大清邮政和中华邮政两个阶段,历时52年,直到1949年宜昌解放。
宜昌海关办邮政历时15年。1912年6月邮局迁出海关后,因无局房,故不得不租赁海关上首英商隆茂洋行新修建的楼房一栋办公和营业。新址与海关仅一巷之隔,久而久之,人称该巷为邮政巷。1938年褔绥路邮局大楼落成,宜昌邮局才有了自己的房屋。邮局租赁隆茂洋行楼房26年,月租金关银200两,历年付出租金累计达62400两。
三次邮界划分及邮路的扩张
从“飞毛腿”到水陆空联运
宜昌邮政的机构设置及演变,前后经历三次邮界划分。1897年第一次划分邮界,宜昌设邮界总局,辖万县副邮界(设副总局),根据当时交通状况,万县副邮界分管川东及鄂西的施南(即恩施)、鹤峰等州县,负责该地区邮政网络建设与业务经营。
1910年第二次划分邮界,改以行政区域为依据,将全国划分为49个区,其中邮界16个、副邮界33个,宜昌定为副邮界,改称邮政分局,隶属湖广邮界,将所属万县及川东邮局、所划归四川邮界管辖,宜昌只负责鄂西一带的邮务管理工作。此次调整邮界前后,正值民国初建,川汉铁路动工,交通发展,商旅繁荣,邮政业务亦随之大增。宜昌辖区内,1908年前仅有宜昌、施南两处邮局,1910年增至9处;邮政代办所亦由 1908年前的 13个增加到1910年的46个。
1913年第三次划分邮界,基本上达到以各行政省为一邮区,各省省会所在地设邮务管理局。邮区下设一、二、三等邮局。邮区通过三次划分与调整,至此基本定型。湖北邮区设三个一等邮局,在一等邮局中又分甲、乙两级,宜昌为一等甲级邮局,沙市、武昌为一等乙级邮局。
随着三次邮界划分,邮政网络建设亦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发展。清末和民国初年,宜昌上至重庆,下至武汉、上海以及宜昌沙市之间,除官办轮船招商局经营轮运业务外,还有多家民营公司轮船以及外国的商船、炮艇等,皆可载运邮件;特别是民生公司的创办,长江轮运规模大为改观,邮运亦随之改善。
1897年7月,宜昌邮界开辟一条宜昌至重庆的步班邮路,沿长江北岸,经归州、巴东、巫山、奉节、云阳、万县、长寿到达重庆,全长905公里,邮程13天,鉴于这条邮路峭壁陡崖、十分艰险,邮运人员不得不翻山越岭,涉水绕道。在这条步行邮路上,也追求传输效率。宜昌邮差艾守正第一个按时到达,随后分别达到12天、10天纪录,可谓邮差中的“飞毛腿”。
1920年,中美航空邮运合同规定,成立中美合营航空公司,在中国内陆开设水上飞机场。1929年10月,宜昌邮局开始办理航空邮件业务,是通过水陆联运后再转航空的。据《宜昌邮政志》记载,“1931年初,中国航空公司在宜昌滨江路18号(今沿江大道二马路附近)设立宜昌航空事务所,在宜昌美孚油栈(今十三码头)设立水上飞机场,并建有趸船和邮件仓库,用于接转往来航空邮件,1931年3月31日,中国航空公司沪汉线延伸至宜昌,中途停落南京、芜湖、安庆、九江、汉口及沙市等处。同日,宜昌步入航空运邮历程。”10月,这条航空邮运线又由宜昌延伸至重庆。
为加快邮件传递,1932年2月将入川邮件全部由陆运改为轮运,同时将宜万邮路调整为宜昌至恩施步班邮路,作为省内邮运干线。1936年2月及5月,宜昌邮局配置钢质趸船及“鸿达”邮轮各一艘,用以存放和转运邮件。至此,上下来往轮船邮件,可以快装快卸,大大加快了经转邮件的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川鄂邮运演变不仅有步班轮运,最初还辟有宜昌至万县的邮划(木船)班。1905年有5只邮划行驶,1909年增至55只,是邮划运邮的鼎盛时期。随着川江轮运的改善,邮划班日渐式微,到1934年仅有一只邮划行驶巴东,但不久便被撤销。
福绥路邮政大楼与邮界传奇
毛泽东周恩来亲切接见林卓午
1936年4月,富有传奇色彩的林卓午调任宜昌一等邮局局长,上任伊始即操持建设福绥路邮政大楼。这栋西式二层建筑,与汉口、沙市邮局同为建筑师奚福泉设计,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钢筋水泥结构,耗资10万元,上海公利营造公司承建。1938年3月,宜昌邮局告别相依为命26年的旧址,穿越古朴的邮政巷,搬迁至福绥路新邮政大楼,才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局房。林卓午在宜昌担任局长期间,最大限度地争取到邮政总局的支持,为宜昌配置了具有30吨位、220马力的“鸿逵”邮轮,使宜昌港内邮件转运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为疏通宜渝长距离邮运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林卓午,福建人,早在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林卓午即被军管会后勤部授以“少将”军衔,任命为设在西安的中华邮政第三军邮总视察段总视察,管理晋、陕、甘、宁等省军邮通信及普邮通信工作,在此期间林卓午作为极力主张国共合作抗日的爱国人士,频频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接触,洽谈国共两区通邮问题,最终卓有成效地冲破国民党当局封锁,达成边区通邮协议,由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于1942年1月14日共同签署发布了《关于邮务问题的通令》,为此林卓午受到过叶剑英、毛泽东等同志的亲切接见。1940年5月9日,周恩来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接见时任中华邮政第三军邮总视察的林卓午,挥笔题写“传邮万里,国脉所系”条幅相赠,自此传为历史佳话。
“三大板块”成就大型企业
宜昌邮政谱写新篇章
1938年10月26日,侵华日军攻占武汉,湖北邮政管理局撤至宜昌,办事处主任许季珂率员乘船抵达,穿过邮政巷来到福绥路邮政大楼办公。
1940年6月12日,侵华日军侵入宜昌城区,宜昌邮局人员乘“鸿逵”邮轮撤至巴东,福绥路邮政大楼被日军占用,直至战败撤退。沦陷区仅设临时邮局维持一般通信。
1945年9月7日,宜昌、沙市、武汉三地邮政接收人员及随行家属200余人,乘坐“鸿逵”邮轮由巴东抵达宜昌,次日恢复宜昌一等邮局,进驻福绥路邮政大楼,直至宜昌解放。
1949年7月16日宜昌解放。8月8日,宜昌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宜昌邮局,军代表罗瑞琏任局长,宜昌邮政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跨入了中国人民邮政历程。
建国后半个多世纪以来,宜昌邮政发展变化、分分合合、几起几落,邮政巷均可以佐证。1970年1月,宜昌邮电分设,电信划军管,邮政并交通,直到1974年1月邮电合并。1982年9月,宜昌邮电分为地市三家,宜昌市邮政局在城区“单打独斗”,直至1992年4月宜昌地市合并。1998年11月,宜昌邮电分营,宜昌市邮政局真正开始独立运营。短短十几年时间,邮政改革稳健、业务发展迅猛,现已成为拥有邮政企业、邮政金融、邮政速递“三大板块”的大型企业,为切实履行国家赋予社会普遍服务职责、为服务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夯实了基础。
第二篇:海关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见证百年沧桑
海口海关前身为琼州海关(简称“琼海关”,俗称“洋关”),1875年12月31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命英国人——博朗出任“琼海关”首任税务司。1876年4月1日,由外籍税务司管理的琼州海关在海口正式成立,同时成立琼海关税务公署(设址于今海口市中山路尾南侧)。
“琼海关”全面推行洋关制度,当时除管理进出海南岛的国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际轮船贸易、办理海关业务外,还兼办了港务和邮政业务。1945年以前,税务司一直由洋人担任。解放后,“琼海关”才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琼海关”见证了海南近代对外开放史的发展,成为研究海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937年—1992年,海关人就是在这栋“骑楼”内60年如一日地为海口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海口海关旧址:海口的一张历史名片
从海口市长堤路上望去,这栋只有三层高的小楼并不是很显眼,但金字屋顶,红瓦,灰白墙面的独特建筑风格,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记者采访当天,三位前来海口旅游的外国游客就在这栋楼门前驻足欣赏,并用相机拍下了这张“海口历史名片”。
在熙来攘往的人群中,海口海关办公楼旧址与海口钟楼遥相呼应。据一些老海关人告诉记者,海关是一个城市的主权象征,钟楼则是纪录海关发展的重要标记,海口的钟楼原来的位置是在得胜沙路中间,原海口海关大楼正门前,后来才搬迁到现在的长堤路上。
这栋造型独特的海关原办公大楼内,没有钢筋水泥,全是靠石灰和砂浆建起,用砖头砌成拱形作支撑搭成的。走进楼内,四根大理石石柱与三扇拱门通道交错而成,沿着保存完好的木制朱漆扶手直上,二楼和三楼由左右两边分道而行,每层用绿色琉璃镂花栏杆点饰其间。每间房的百页门窗一直沿用至今,宽于一般阳台的石头护栏延伸至整个走廊通道,与老街上的一片繁华形成了刚与柔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看来,楼内的许多细节都透着一股“洋味儿”。
一至三层的瓷砖地板,给这栋海关旧址平添了一些时代的气息。据了解,因海南气候潮湿,木地板的保存时间有限,在翻新修葺大楼内部时,施工人员按要求将原来的木地板全部更换成了瓷砖。但在三楼上的一间小阁楼内,记者意外发现了一间保存完好的木质结构屋子,昏黄的灯光下,往昔海关人忙碌的身影依稀可见。如今这间房已被作为储藏室,存放着一摞摞的文件和办公文具。
房间角落里摆放着的几个大红脸盆令记者感到好奇,目前仍在此楼办公的海口海关缉私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栋楼冬暖夏凉,采光通风都非常好,只是一遇到雨季,楼顶因无法翻修会经常出现漏水现象,只好拿脸盆来接水。“我们找了很多装修单位过来维修,但他们仔细考察研究后都表示这栋楼结构独特,不敢随便改变”。
再往上是一层专门为了升旗而建的小楼塔。顶楼上飘扬着的五星红旗与楼前的国徽彰显了威严。
海口海关办公楼旧址,就是以这样一种特有的风格成为了当时海口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海口海关沧桑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当年处于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南海上经贸发展的屈辱史。同时,也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掠夺我国资源的见证。
骑楼“坐标”里的那些事儿
骑楼,指楼房与楼房之间,跨人行道而建,在马路边相互联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一般分楼顶、楼身、骑楼底三部分。它是西方古代建筑与中国南方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建筑形式,可避风雨防日晒,特别适应岭南亚热带气候,其商业实用性更为突出。
海口海关办公大楼旧址作为海口骑楼的“坐标”,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还深藏着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2005年海关大楼旧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清理,现在海口海关就职的黄发忠就从四层的小阁楼上发现了大量日文书籍,经过研究考证,这些书籍足以证明当时的琼海关是由日本所控制的。当年恰逢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黄发忠将这份珍贵的海口海关历史资料分别捐献给了中国海关博物馆和海南省博物馆。
另据一位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关于海关大楼旧址的许多故事,他们都是从一位老海关那里听说的,但这位老海关已经移居广州多年,目前无法联系上。
在海口海关大楼内,至今都保存着一件让海关人感到好奇和神秘的东西——水文地理装置。该装置埋藏在海关旧址原大门口石阶右侧,伸手可触及一个球状的小模子。据现在的海关人介绍,水文地理装置是类似海拔零点的东西,海水的潮起潮落是以这个装置为参照物来记录的,是海南水文历史的见证。当初海南建设松涛水库时,有关部门就参考了海关利用该装置所记录的资料。
记者手记:如今海口“老街”仍是一片繁忙景象,但因年久失修,大部分骑楼都显得破败不堪,斑驳的墙体墨淡色消,摇摇欲坠的现
穿越1999 极品异能宅男 野蛮控卫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状令人担忧,一些骑楼还因朽坏而成了危楼。尽管如此,骑楼为海口历史画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不会被世人遗忘的。如同海口海关办公楼旧址一样,她们见证过海口的百年沧桑,也传承了这个城市的文化血脉,承载着几代海口人挥之不去的历史记忆。
尽管海口的高楼商厦在不断地建起,但是包括海口海关旧址在内的“骑楼”建筑群仍没有被遗忘,那一世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如今走进深巷,静静地仔细端详,仍能领略“骑楼”当年的风光。日渐斑驳的灰白墙面、古旧的窗页、已被岁月腐蚀得若隐若现的浮雕,都已成为海口历史沧桑的见证。
穿越1999 极品异能宅男 野蛮控卫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沧桑岁月
沧桑岁月
沧桑以后,曾经畏惧的我已征服,不堪回首的我已经历,接受了生命本身的重大考验,那是怎样的一种骄傲。
沧桑以后,生命的色彩不再眩目光耀的迷人,而是趋于平静单纯,内心充实坚定,有一种深沉扎实的美。
沧桑以后,时间之手,为我们抹去悲痛,留下的是艰辛坎坷的启发和生存的智慧。
活着,开始愉快地寻求生命的乐趣。
沧桑以后,我们在叹惋韶华易失,感慨人生艰难时,回头看自己辛勤的足迹,但见家园的琼楼玉 宇已打下了坚硬的基石,只待我们进一步添砖加瓦去把大厦建成。
沧桑以后,青春时的无知空白,已被人生的经历所填满,曾经的理想象刀子一样悬置在心间,逼我们拼搏逼我们奋进,要求我们在人生新的生命疆场,有所奉献也有所获取。
沧桑以后,生活的大潮仍旧一浪浪堆上来,转眼看这个世界的模样,已大不同于我们当初的想象。
曾经认为世界太复杂了,那是因为我们用了太简单的思维方式思考它;
曾经认为世界太黑暗了,那是因为我们用了太清纯的目光来面对它。沧桑以后,我们学习不再迷恋幻想带给我们的欢乐,当我们不再去开采虚妄夸大的痛苦忧伤时,我们也阻止了有毒的情节思绪传播蔓延。
人世沧桑,世事坎坷,它教会我们看到自身承受力的伟大,人类潜力的无限,又逼迫我们承认自己的卑微,承认个体的种种局限。它教会我们有所放弃,又向我们明示了我们为之辛勤经营的平凡事业,它们有着真实永恒宏伟重大的意义。
沧桑,它使我们在欢乐之外有了稳定的渴望,在众多的选择之上有了明确的方向。
沧桑,使我们的生命在经历风霜的浸泡后,凝聚了回味无穷的甘甜,凝聚了盛开着朵朵香花的希望。
生命,无论你怎样的孤独和凄凉过,无论你怎样的无奈和伤悲过,无论你怎样的哭过,怎样的笑过,无悔的是你生活过。
刻骨铭心的生活过,那是一笔多么丰富宝贵的财富。
人生需要你去经历,需要你去升华沉积,需要你去领悟感受,需要你去忙碌奔波,需要你去沉浸在其中苦痛悲欢,需要你用生命去实现。成长,就是一步一步突破自己对自己的局限,一步一步突破环境对你的阻挡,去自然进取的发展自己,去尽力的实现自己,去坦然的面对生命的成熟和消亡。
第四篇:岁月沧桑
那个冬天
风甫住,花落尽,只有尘土中蕴藉的恬谈芬芳依稀传来,如同记忆的氤氲往事,轻轻掠过鼻尖。——题记
冬夜下的旧时光
百合花的园地那般优美,莲花是那样的高傲。古人云:“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你是那样的清洁高傲、不慕荣利。可这又勾起了我的一线回忆,想起了莲花也是那样不慕荣利、洁身自好、清洁高傲。你就如同莲花,拥有莲花的美好品质。
你为我流逝年华光阴。
昏暗的灯光下,你给我缝补毛衣。看着泛黄的灯光下,你那双粗糙的的手拿着那细小的针头,一针一线的缝着、补着。看着你是那样的认真,细心,犹如那年轻的女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夜晚的灯光下,你那布满银丝的头,脸上泛着黄光,显得苍老许多;又想起白天的你在阳光的照耀下,你是多么的年轻貌美啊。曾经的你是那样的年轻,美丽;可是现在却是那般苍老,无精打采。
那年初冬的那个夜晚,你冒着寒风雪飘去为我买布料给我缝补衣服,可是现在你躺在病床里一动不动。
旧时光里的记忆
在这天的夜里,一个不幸的消息瞬间打破了成功的希望。病房里开始沸腾起来,有的失声痛哭;有的责骂自己……你走了,打破了闻所未有的家庭气氛。
你再也不能为我缝补衣服,再也看不到你的背影了……
那年的冬夜,是最寒冷的一夜。
没有你在的日子仿佛没有温暖,我是那么的寒冷,孤独,寂寞啊!在我的脑海里,你是那么的清洁高傲,如今你走了,家里的那片莲花无人打理。你拥有莲花的品质,可我却再也闻不到莲花的香味了。
你走了,莲花死了,打破了曾经的快乐。
莲花虽离去,但莲花的品质永不凋落。
风住尘香花已尽
还记得去年的冬天吗?我因为考试考差了而悲伤,哭泣。因为你给了我一个甜美的笑容而打破了这忧伤的气氛。你用眼神告诉我该如何去做;用手势告诉该从何下手。
风住尘香花已尽。
你为了能够快乐的生活,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你对我的好永远抹不去,和你在一起的的时光犹如一本册子,翻也翻不完。
奶奶,我爱你,再见!
那年冬天是我最快乐的日子。
第五篇:家乡宜昌
家乡宜昌
我的家乡在宜昌,它位于湖北省西部。这里风景优美,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就坐落在这里。
宜昌有很多名胜古迹,比如:三游洞,昭君故里,屈原祠和猇亭古战场。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游洞。据说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一同游过此洞,被称为“前三游”。到了宋代,苏洵,苏轼,苏澈父子也一同游过此洞,被称为“后三游”。宜昌的著名人物有:王昭君,爱国诗人屈原等等。我的家乡有这么多名人,生长在这里,我感到十分自豪。
宜昌有两个全世界著名珍稀野生动物,分别是金丝猴和中华鲟。而且,在宜昌神农架,科学家还发现了野人的脚印。不过他们还在不停地探究。
宜昌盛产脐橙,椪柑,蜜桔。每年,这些水果都被运到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
宜昌还有许多美味的小吃。如:萝卜饺子,凉虾,矮子馅饼等。吃过的人总说:“再来一杯,再来一个......”
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