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改进的措施 正文

时间:2019-05-15 03:1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改进的措施 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改进的措施 正文》。

第一篇: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改进的措施 正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201 届)

题 目: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改进的措施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学位):

合作导师: 职称(学位):

完成时间:

201 年 月 日

成 绩:

黄山学院教务处制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年 月 日

黄山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正文

目 录 摘要·································································1 英文摘要·····························································2 前言·································································3 一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概述·········································3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的发展过程································3

(二)农村信用社加强内控建设的必要性······························4

(三)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的发展过程································3

(四)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的发展过程································3

(三)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的发展过程································3 二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5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不足····································5

(二)风险管理理念及手段落后······································5

(三)控制行为分散,控制措施不到位································5

(四)内审部门作用发挥不够,内审监督有效性还需提高················6 三

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对策·······································6

(一)注重内控建设,培养全员内控意识······························6

(二)强化内控,牢牢把住内部管理的关口····························7

(三)完善内部控制行为和控制措施,增强风险识别能力················7

(四)完善内部稽核审计体系,提高内部控制质量······················8 参考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改进的措施

****学院 ****专业

指导老师:

摘要: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近年来金融机构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治理机制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很大的缺陷。本文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简要介绍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情况,然后分析目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The Role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ternal Control and Improved Measures

********

Director:*********(College of Law, Political Science and Economic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RCC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financial institutions.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recent year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internal governance mechanism has taken shape, 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deficiencies.This articl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first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and then analyze the current main problems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finally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raise some improvements.Key Words: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Internal Control;Problem;Countermeasure

前言

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给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发危机的原因十分复杂,但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不善、内部控制不力始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无疑给我国金融企业内控管理敲响了警钟。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否能够做到稳健的运行,直接关系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和“三农”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入世保护期结束后,银行业将面临全面的开放,金融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农村信用社将是在这些竞争中处于非常弱势的群体。而在与这些金融行业的竞争中,如何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控建设,提升竞争力,已成为农村信用社面临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农村信用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巩固、拓展农村金融市场份额,获取稳定的利润外,还必须尽快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最终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一、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概述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的发展过程

1、我国农村信用社内控简介

我国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其间历经多次改革。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实施,农信社改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和热点。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把农信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以“三农”为经营方向的社区性金融机构,强调“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明晰产权关系”,促进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

农村信用社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及内控建设一直以来均是参照商业银行的规定来执行的。而我国银行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到内控的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1997年人总行出台《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指导原则》既“32条指导原则”中强调的“内部控制是金融机构的一种自律行为; 2002年人总行再次出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的动态过程和机制”;2005年2月1日中国银监会又颁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定义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为内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系统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改进的动态过程和机制。”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监督评价与纠正、信息交流与反馈五个过程构成,并将内控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2、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的实质

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实质上就是对其业务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超前的控制和防范的一种自律的约束行为。内控内控建设是农村信用社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作为一种过程形态、一种意识形态、一种制度和组织机构,是指内控实施群体在长期内控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共同认可、遵循,带有价值取向、道德作风、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及其具体化的物质实体等因素的总和。

其内涵不仅包括诚实、守信、正直等道德价值标准或行为操守为准则,还包含员工的价值观、风险意识、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与此相关的制度和组织结构等。它不仅具有导向和激励与约束功能,更具有重要的企业形象宣传功能。

3、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的意义

完善和强化农村信用社的内控制度是保障农村信用社安全的重要基础。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运行机制是农村信用社管理层的基本职责,是促进农村信用社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经营法制化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内控建设是农村信用社规范自身经营行为,以科学化、法制化为基本理念实行自我约束的制度性建设。是农村信用社为完成既定的工作目标和防范风险,对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风险控制、制度管理和相互制约的方法、措施和程序的总称。

(二)、农村信用社加强内控建设的必要性

1、是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需要。

农村信用社改革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服务功能。通过完善法人治理而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自我约束”在整个经营机制转换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涵盖了整个内控建设并最终将全面体现农村信用社的企业文化。因此,能否建立先进的内控建设,增强信用社自我发展能力将成必然。

2、是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需要。

目前,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入世保护期结束后,银行业将面临全面的开放,金融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加之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农业银行的股改业务定位回归农村经济建设等影响,农村信用社将是在这些竞争中处于极为弱势的群体。而在与这些金融行业的竞争中,如何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控建设,提升竞争力,已成为农村信用社面临非常重要而又十分紧迫的课题。因此,农村信用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巩固、拓展农村金融市场份额,获取稳定的利润外,还必须尽快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强化风险管理,最终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3、是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改造以及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国内金融大要案尤其是农村信用社的案件数量及涉案金额呈上升的恶性势态。这些充分暴露了国内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他不是偶然的现象。因此,内部控制及内控建设在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已不是一道简简单单的控制防线,而是贯穿了整个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防火墙”。随着金融市场的竞争加剧,农村信用社必须转变观念,创新思维,用现代管理和科技手段铸造内控建设和管理的铜墙铁壁。

4、加强农村信用社内控建设是金融监管的需要

“管内控”是中国银监会成立后提出的监管理念之一,而健全的内部控制、有效的外部监管和良好的市场约束将构成农村信用社稳健运行的三大支柱。而其中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提高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手段,是确保农村信用社稳健运行的内在动力。随着金融机构的监管部门对金融系统的内部控制监管体系的逐步明确和完善,尤其是从1997年到2005年人总行和银监会出台的三个文件的不断升华,对金融系统在内控体系建设的要求上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并强化了执行力度。从监管角度对金融系统内部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而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更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对象。

二、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不足

由于内控制度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然会受到各种相关因素和客观情况制约,使得现行的内控制度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不足,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内控的认识出现偏差 目前主要有三种不良的倾向:一是把信用社内部控制看成是执行信贷指令的单纯会计检查,无法综合反映信用社的经营目标和内部管理要求;二是把信用社的内控部门当作应付中央银行、上级部门及政府各检查人员的接待单位,内控机制流于形式;三是曲解内控机制的内涵,内部控制功能局限于事后,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2、内控制度本身建设的滞后

信用社现行许多制度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演变而来的,有些制度虽经不断修订,但尚未从根本上进行改革。现行会计报表没有严密反映出全部计息科目的积数、平均余额、平均利率,也没有反映一个行一年决算应该收到多少和付出多少利息的数据。没有利息收支总额的控制,就难免产生了隐瞒收入或扩大支出的行为。这是会计核算制度上的一个漏洞。

3、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信用社实行的是多级法人制,而且目前信用社的“三会”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因此,多数信用社实际上已演变成内部人控制,对信用社主任行使的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

(二)风险管理理念及手段落后

重经营合理性的控制和检查,重事后的检查和纠正,是目前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的重点,由合规性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的意识尚未真正形成,在风险控制手段上缺乏有力地措施。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一套有效识别风险的预警体系,干部、员工的风险鉴别能力,化解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存在经验管理强于制度控制现象;二是权利制约失衡,不能有效识别风险承担责任人,尤其是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相对软化,造成风险度集中;三是重制度建设,轻执行落实,重事后检查,轻事前防范;四是各项制度之间缺乏足够地相互制约性、缺乏整合性;五是考核机制不完善,突出各项任务指标完成,忽视内控管理要求。

(三)控制行为分散,控制措施不到位

一是农村信用社内部的总体控制力不强,一些岗位上职责不清或未按规定相分离现象较突出,尤其是较小的信用社由于人员小,一人兼多职现象普遍存在,无法满足职责分离,相互制约的需要。尤其是在指标及业绩考核的压力下,就造成了一些领导或负责人缺乏诚信品质,违规经营,越权放款,钻制度空子,甚至弄虚作假,触犯法律。二是风险管理分散于各部门,衔接和制约不充分,集中与统一欠缺。内控各类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关键性、整合性。不少制度规定粗略化、大致化、模糊化、缺乏执行力。三是控制措施方面反应式,应付式控制活动多,主动性、预见性控制活动少,制度执行刚性不足,有令不行,管控不严的现象时有发生。四是责任追究制度不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树立从从严治社的思想,对各种违规违章行为,不是从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发展的大局出发,依照规定严肃处理,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包庇隐瞒,搞内部消化,有些经济案件发生一年多,没有对当事人、有关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进行处理,从根

本上动摇了制度的严肃性,导致规章制度无法落实,助长了违规违章的歪风邪气。

(四)内审部门作用发挥不够,内审监督有效性还需提高。

根据《商业银行法》对银行内审基本职能的认定,农村信用社的内部审计应是农村信用社内部的一种独立的评价功能,以检查和评价其内部控制系统为主要工作方向,同时并兼有建议或咨询职能。内审部门应当通过对信用社内部各部门及分支机构的定期专项稽核,了解内控制度及各项政策的执行情况,发现内控的缺陷,向管理层报告,同时根据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提出改进内控的建议。而目前的农村信用社内审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明显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各职能部门上下自成体系,各自为政,工作指导只针对本部门,相互之间缺乏协调、制约和监督。本来计划部门通过计划报表可以制约信贷部门的违章拆借,计划部门可以制约会计部门的利率执行。但各部门没有真正发挥相互制约和监督的作用。另外,信贷岗位的审贷分离制度、会计岗位的交叉复核、储蓄岗位的事后监督制度必须严格执行,而且各岗位之间没有真正做到相互制约和监督。

三、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建设对策

(一)注重内控建设,培养全员内控意识。

1,领导重视、组织推动是强化内控意识的根本。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体制,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只能停留在字面的一句空话,因为内控制度能否真正得到落实,与各级领导是否重视、是否带头遵守规章制度和正确履行职责有密切的关系。一是加强各管理层对内控的关注和指导。因此,对内控工作必须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制,实行“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方式;明确各级内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履行对内控工作的直接领导职责,以身作则,按制度办事,将内控管理工作常态化,并关注工作中每一个时点和要点,注意内控中每一环节和细节。二是要培养员工内控意识。因此组织学习培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学习培训中应认真研究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要坚持理论知识培训与业务技能培训相结合,业务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因为我们的任何监控手段都需要成本的投入,如内控文化培育得当,每个员工都能很自觉地遵守内控制度,形成“全员抓内控建设,全员参与内控管理”的良好局面,并主动报告内控的隐患,使内控环节前移,内控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内控效果将大大提高。

2,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为完善内控搭好框架

一是根据《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导》要求,按照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和独立性的原则并结合业务特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使决策权力,业务过程,操作环节和员工行为,都置于严密的内部控制之下。同时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自身的经营状况、市场变化、组织变化等情况,对现行的一些内控制度要进行梳理和修订;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各项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等进行全面完善,对开办新业务应事先制定相关的内控制度,特别是票据、消费信贷、货币市场等风险相对较大的业务,要按照“内控先行、制度先行”的要求,形成完整、系统的内控制度体系。二是完善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约束和制约机制。一方面要明确理事会、经营班子、监事会的职责、运行程序和议事规则,充分发挥理事会、监事会的作用。全面建立并实行授权、授信制度,健全贷款审批委员会、财务管理小组等决策组织,规范决策程序;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横向监督制约机制,明确各部门、各专业、各岗位之间的横向监督制约关系,落实监

督责任,使每一项业务及其各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的监督制约之下,增强事中控制能力。

(二)强化内控,牢牢把住内部管理的关口。

1、首先认真抓好四个控制,对业务处理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控制的重点是(1)岗位控制。关键是科学设置劳动组合,应当有利于执行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凭证传递,方便客户和内部操作;有利于明确责任和监督制约。(2)业务控制。按照制度规定对业务处理过程进行即时、即日、定期的监督和审核。(3)财务控制。年初应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对全年业务收支进行科学预测,每季开展详细的财务分析,为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每天注意库存现金的占用情况,注意开源节流,探索降低成本费用的途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促进资源合理分配。

2、建立健全风险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和内控信息传导机制,提高风险管理综合能力。

一是实行风险动态监测。重点要对操作风险进行动态管理,提高对各项业务的操作风险进行预测、监视、识别、分析和研究的能力,及时提出操作风险监控重点,定期收集指标数据,搞好风险分析报告,逐步实现对主要操作风险点的监测。二是督促落实风险管理责任。遵循“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专项报告,统一监测;严格问责,落实奖惩”的风险管理原则。将风险管理的责任分别落实到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三个方面。并以工作成效作为奖惩依据,从制度和管理上解决屡查屡犯问题,有效消除高频率的操作风险事件,避免风险损失。三是建立内控管理信息报告和反馈机制。各农村信用社、各部门及各联社要对本单位(部门)内控现状,内控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以及加强内管的措施等相关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向上一级管理部门汇报。

3、建立健全内控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内控执行力。

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奖惩制度,采用资金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工作激励、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荣誉和提升激励等多种方式。二是实行严格的内控问责制,建立起覆盖每位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责任追究体系。三是将内控管理成效与考评机制相结合。把内控管理成效纳入高管人员考核和离任、责任审计中,并与干部使用、薪酬分配相挂钩;积极探索内控评价结果与各部门目标考核,与各联社理事长、主任等绩效考核挂钩的方式,来引导和推动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目标实现。建立奖惩激励体系。四,是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并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签订内控制度执行及案件防范责任书,把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单位、部门、职员,年末在考核考评的基础上,逗硬奖惩,并与评先、晋资、晋级等挂钩。五是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要对直接责任人、相关制约岗位人员、检查人员、领导人员追究连环责任,出现损失的要连环赔偿,依法依规严处。

(三)完善内部控制行为和控制措施,增强风险识别能力。

1、完善操作流程,规范经营行为。针对业务品种创新和操作流程的变化,及时梳理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补充、修订和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和办法,要确保规章制度能覆盖各项业务控制的关键风险点。切实规范业务流程。尤其在农村信用社的电子化办公系统建成以后这方面将显得尤为重要,要动态的按业务品种研究制定标准业务操作流程,细分业务操作过程中的风险点,将各种规章制度、风险防范措施嵌入到每个操作岗位中,使

每位员工明确自身岗位的内控职责和内控要点,最终形成统一、标准、完善的业务流程岗位操作手册,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水平。

2、积极完善规章制度,满足控制要求

积极探索符合农村信用社管理与发展的内控制度、操作流程,明确关键岗位、特殊岗位、不相容岗位极其控制要求,形成职能分离,相互制约,稳健高效的业务运作关系,以控制业务流程中的风险。要以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规范业务行为为标准,对现有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内控机制查遗补缺,充实完善并建立健全考核处罚制度,强调执行制度的严肃性。通过建立分岗管理、相互制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运行机制严格岗位制约,建立、完善、落实、预防信贷风险的防范机制,对行政干预贷款用法规制度进行规范,对大额贷款要把好投放关,对人为因素形成的贷款风险要用经济赔偿、行政法律等手段予以责任追究,通过建立严格有效的规章制度,切实规范经营行为,防范经营风险。

3、认真落实岗位设计,明确职责 只有建立严明的岗位职责,利用互相之间的牵制、制约才能有效地加强内控机制。制定完善了内部责任体系,一方面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划清了部门之间的责任,避免出现部门之间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健全岗位责任制,实现业务运营过程中责任的适当分离,如业务审核、审批与经办相分离、前台交易与后台结算相分离等,同时通过实行柜员制、客户经理制等,对内、外部岗位进行了职责划分,明确了每个员工的岗位责任,使人人在其岗、负其责。

4、实行两个防线管理,堵塞漏洞

即自控、互控防线和监控防线相结合。自控、互控防线以堵为主,表现在事中控制,属预防形,是由信用社领导、主办会计和一线牵制人员执行;监控防线以查为主,表现在事后的控制,属纠错型,是由职能科室和监督部门来执行。两个防线相互配合,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协同作战。这就要求改变审计和监察部门执法翻阅传票,记帐规范,核算差错为主的工作方式,而是要分出层次,要有侧重,突出“内控”的重点,强化内控。同时审计和监察执法的权威性、超脱性,独立性要得到充分体现,一旦查出了问题,认真对待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四)、完善内部稽核审计体系,提高内部控制质量

1,改进稽核工作,完善组织柜架和职能定位设计.提高内部稽核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推进稽核管理改革,建立垂直的架构体系;明确稽核的地位,工作范围,权利和责任,使稽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稽核工作的作用。农村信用社也应认真按照银监会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合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的稽核工作架构,要真正实现业务与监督分理;加大稽核频率,拓宽稽核工作面,强化稽核内牢的独立性,建立稽核责任追究制,彻底革除旧体制稽核工作存在的弊病,使稽核的权威性和力度明显增强。同时要严格依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有规定实现农村信用社内控管理由“自律性”向“强制型”提升。建立健全事后监督、会计检查辅导、稽核监督机制,明确和落实检查监督人员的责任。

2,建立健全独立高效的监控队伍,提高稽核队伍的稽核工作质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内审队伍,将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责任心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稽核队伍中来,为审计工作打牢基础。对审计人员定期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岗位业务培训,提升内审工作质量和层次。稽核监督部门应该由省、市

联社牵头成立稽查大队,大队成员由省联社稽核部门的人员和市联社稽核及业务骨干组成;市联社成立稽查大队,县联社成立稽查分队,县市区信用联社的大队、分队成员分别上挂一级,保证了组织建设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工作时间由稽查大队、分队安排和调遣,负责完成对各县市区信用联社的各项内控审计任务。稽查分队除了要按计划完成辖内信用社的常规审计外,还要按稽查大队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完成序时审计,专项审计、离任审计和其他内控审计任务。解决了以往协调难的问题。构筑有效的内控监督机制。

3,建立健全具有充分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监督体系。

建立健全具有充分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内部监督体系,实行内部控制全方位、全系统管理,在业务职能相关部门之间建立权力制衡、程序约束的内控机制,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此外,还要正确处理授权与监督的关系、信任与岗位制约关系。如果只授权、不监督,则容易出风险、个人会腐败,如果不授权,只监督,则会死水一潭,影响业务发展。履行内控监督职责,层层抓落实。事后监督要做好对一线临柜人员的监督检查,信用社主任、主办会计要落实对一线临柜人员和事后监督工作的监督检查,联社职能科室要对信用社主任、主办会计、员工落实内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联社审计和监察部门对联社职能科室和信用社主任、主办会计、员工履行内控监督职责的再监督检查。在监督上既要注重个人自律性监督,岗位间交换性监督,同时也要补充起领导人员的突击性抽查监督和上级部门“回头看”监督,多筑几道监督防线,确保万无一失。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强化责任约束,实行程序化、规范化、责任化管理,将责、权、利结合起来进行绩效考核。对审计、监察人员建立审计监察工作登记制度和岗位考核制度,以增强其工作责任感,提高审计和执法监察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坚红,《改革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必由之路》,《南方金融》,2001.3.[2]李文素;农村信用社内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北金融;2005年12期;53.[3]乔亚军,柏淑玲,金鑫;加强农信社内控体系建设的对策[J];黑龙江金融;2005年08期;68.[4]徐战勋;加强农信社内部控制的建议[J];黑龙江金融;2005年09期;77.[5]丁春慧;农村信用社的金融风险与防范[J];河南科技;2005年08期;40.[6]李虹;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47期;33-34.[7]钟红涛;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缺陷及其再造[J];金融会计;2005年07期;37-38+34.[8]李虹;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的措施 [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47期.[9]钟红涛;农村信用社内控机制的缺陷及其再造 [J];金融会计;2005年07期.[10]张明,田海林, 农村信用社内控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J];金融纵横;2005年05期.[11]张义勇,邱建平;对当前农村信用社落实内控制度的思考 [J];金融与经济;2003年.[12]闫信钢;浅议农信社内控制度的监督与管理 [N];河南城乡经济报;2007年.[13]沙甲先;构建和完善农信社内控制度体系 [N];金融时报;2005年.

第二篇: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措施

会计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会计信息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以手工为主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1.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这种“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然而,我国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却不高。一方面,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2.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适应现代管理体制的要求。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两权”的分离,政企职责的分开,仍旧沿袭现行体制,继续让会计人员在同一事务中履行多种不同的职责,同时担任经济活动的主体与客体,这实际上是将会计人员置于左右为难的两难境地。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作为企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在企业领导权力压制下,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维护本单位利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二)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1.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存在安全隐患。传统手工会计授权下,对于每一项业务的每个环节都有相应工作人员的签名或印章。签名或印章的访写、仿造具有一定的难度。会计电算化系统授权方式是口令授权,口令授权存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口令对于稍懂计算机操作知识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秘密,因为可以绕过财务软件的相关控制措施,通过打开计算机财务。2.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出现新的问题。网络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任何信息在理论上都有可能被访问到。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通过物理通信线路传输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业务人员可以利用收买公司业务人员,通过非法途径取得他人口令,获得某种权利或运行特定程序进行业务处理,从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二、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以手工为主传统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是通过加强人工管理来实现的,无法有效地控制授权失误,确保会计信息安全。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已被融入企业次源计划系统,其内部结构更为复杂,克服这些弊端尤其重要。1.会计信息系统开放化。传统会计管理主要是对会计事项本身进行记账、算账与审核,执行核算与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信息系统局限于财务部门内部,不能有效地将其信息与生产、采购、销售等部门的信息相连接。例如,企业可在网络环境下及时掌握下属部门、分支机构的固定资产、存货的分类及明细资料,并通过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之间的系统的映射关系来实施和加强内部控制,新的管理部门因而可以代替原有的固定资产、材料、物质等管理部门。2.手工会计转为手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传统会计内部控制基本上以手工控制手段为主,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会计人员也可将一些会计数据、资料储存于计算机中操作,但其作用只是辅助会计人员更好地操作。在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计算机程序控制已经占据了内部控制相当的比重,并且网络化程度越高,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比重就越大。但是网络会计信息系统并未完全舍弃手工控制手段,起码数据的录入、计算机的维护保养、会计人员必须的一些职业判断仍然需要。也就是说,网络会计信息系统中内部控制的方式和操作手段是手工控制与程序控制相结合进行。

(二)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内部控制的对策。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实际执行了一部分审计工作,它是一项技术性强并相当复杂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和完善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财务数据的安全可靠,消除可能发生的危害。1.完善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机制。加强会计主体内部控制。财政部已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会计内部控制规范文件,如“会计信息内部控制规范”,但我国有关部门颁布的电算化方面的政策法规还不多。财政部和主管部门应制定内部控制工作指南,对单位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工作提出指导和建议。实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单位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信息内部控制制度及方法。建立完备的机房管理制度,明确哪些人能上机操作、操作次序如何,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电算化机房,还要按有关规定记载上机日志等。为了防止舞弊行为,程序员不得参与操作,操作员不得接触参与程序设计、不得更动软件和打开数据库修改数据;操作员不得随意更换计算机所配置的系统参数及所安装的软件、并且不得在工作计算机上做任何与会计核算业务无关的事情。2.强化内部会计系统应用和管理的自身建设。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各级领导和财会部门、信息部门人员都应对会计信息化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营造风险防范氛围,加强自身建设。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往往是“人机”对话的特殊形态,对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审核必须运用更复杂的查核技术,只有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熟悉审计财务程序的人员才能胜任此项工作。内部审计制度是保障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电算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审计人员对会计业务处理等工作进行评价和检验,有利于检测财务软件的可靠性,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校:白水)

第三篇: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根据 现代 内部控制 理论,高校内部控制可以理解为高校为了提高 经济 管理效率、保证管理信息质量真实可靠、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 法律 法规有效遵循以及 发展 战略得以实现等,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高校内部控制不仅是 会计 系统的内部控制,而且是整个高校管理体制和管理框架内的控制。可以说,在成本效益原则下,内部控制必须向管理的每个环节延伸和渗透,并将经济管理环节和资产管理环节作为控制重点,从根本上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但是,当前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与现代内部控制的要求差距比较大,一些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带有普遍性。认识这些缺陷,制定相关对策,以完善内部控制机制,对于提高高校经济管理水平,保证高校资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缺陷高校的内部控制环境是高校的管理制度与组织架构,影响 高校经济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高校的组织文化氛围并影响内部控制参与者的控制意识,是实现具体内部控制的基础。当前高校内部控制环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整体风险意识比较淡漠。近几年,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各高校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但机遇与风险是一对孪生姐妹,由于高校管理层不同于 企业 管理层,很少经历过市场经济的洗礼,风险意识比较淡漠,在决策上缺少 科学 的风险评估机制,在追求“一流”的道路上过分强调“大楼”等硬件建设。伴随着求大、求新、求洋高标准的往往是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资金瓶颈,为此,许多高校以某项收费权作为抵押,通过向银行借贷的形式筹集资金,并由此背上沉重的利息负担。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对高校收费的政策稍有变动,看有可能给高校带来巨大的风险。同时,“高校合并”使许多高校的院系重新组合,内部空间布局发生调整,造成一部分校区资源紧张,另一部分校区资源闲置。所以,资金严重不足和资产严重闲置成为许多高校比较典型的现状。

(二)决策机制有效性和决策制度的完备性等较薄弱。高校一般都是专家治校,但经济管理专家在高校管理层担任职务的并不多。虽然有的高校设有总会计师职位,但总会计师在决策中的影响力有限,在重大经济决策过程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高校主要领导兼任校内重要法人单位法人代表或董事长职务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必然会造成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执行,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对该类校内法人单位进行真正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以致有些校内法人单位游离于高校内部控制机制之外。

(三)决策机构权力和职责不明确。许多高校设有校(院)务会议、财经领导小组、基建委员会、收费领导小组等决策机构,这类机构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职责重叠、权力和职责分配不明确现象,集体决策只是形式,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无法体现。例如,很多高校为了建设新校区而成立“新校区建设指挥部”,但由于缺乏授权机制,对指挥部与校基建委员会、校务会议、财经领导小组、招投标领导小组、基建处等机构的权限没有合理划分。指挥部的总指挥一般为主要校领导之一,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容易在工程预算、招投标、工程变更、工程决算等控制环节上出 问题。

(四)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高校组织架构中地位偏低。高校资产基本上都是国有资产,高校的经济实体也都属于国有,但是,由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归属于财务部门,在人员编制、管理权限等方面都受财务部门影响,对国有资产安全的监控力度不强,对高校或其下属经济的投资行为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五)组织文化对内部控制影响不够。内部控制受高校管理层道德价值观、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等组织文化方面的因素影响,如具有领导集体决策传统的高校,内部控制效果明显强于领导个人决策的高校。但是,当前高校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多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很少将内部控制提升到组织文化建设层面,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一般只局限于高校会计系统内,认为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如此必然影响到内部控制在高校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二、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上的缺陷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上的缺陷主要有:

(一)合同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缺陷。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高校内部职能管理部门、二级单位的自主性经济活动越来越多。这些经济活动涉及各类经济合同,许多高校对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可能隐含的风险认识不足,对各类经济合同没有制订统一的规范。如某高校下属经济实体没有经过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对外签订了一份加盖系行政公章的技术协议,后因不能正常履行合同而使该校遭受五百多万元的经济损失。高校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没有建立订立合同和管理合同的内部控制制度;二是没有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对合同实行归口管理,擅自对外签订合同;三是合同的文本不规范;四是印章的使用权限不明确,有的甚至未经批准私刻公章。

(二)货币资金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缺陷。高校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主要是针对会计系统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包括财务部门及其下属经济实体的货币资金。货币资金的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防盗窃、防贪污、防诈骗等方面。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证货币资金安全性的前提,特别是出纳与银行对账职能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但有的院校由于会计人员编制不足,安排同一个人担任出纳和对账工作,为货币资金安全带来隐患。为了保证货币资金的安全,教育 部和财政部规定高校实行银行对账单“双签”制度,即高校财务部负责人必须对每月的银行对账单审核签字,然后再交由审计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并报经主管财务工作的校(院)长或总会计师审核签字。“双签”制度有利于明确货币资金安全责任,但很难真正执行到位,因为很多高校的货币资金流量非常大,有的一个月就有上万笔货币资金流进或流出,审核和复核工作量太大。

(三)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缺陷。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主要在采购、日常管理、报废处置等环节。仪器设备是高校固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一些“211工程”、“985工程”院校,将经费主要投资在仪器设备上。由于许多高校盲目追求仪器的先进性,对仪器采购缺乏科学论证,造成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不高,甚至闲置。而且,由于设备采购工作量庞大,许多高校设备部门将主要精力投在采购工作环节上,很少关注设备的使用状况,使设备管理成为薄弱环节。在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只需报给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书面汇签,很少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到现场堪验和核实,内部控制漏洞明显。

第四篇: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

摘 要: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地方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发挥其支持“三农”工作职能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金融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只能提高不能削弱。目前,一些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控制比较薄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措施

加强内部控制,是农村信用社为减少工作失误和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经营效益的有力途径。近年来,企业管理的内控制度普遍运用到农村信用社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内部控制的效果还是出现了偏差,一些问题暴露出来,从而引发了一些潜在的金融风险。因此,加强农村信用社的内部管理,也显得更加重要。

一、农村信用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1.内控思想认识不足。信用社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实施已久,但是部分信用社人员还是在思想认识上不够,内控意识较为薄弱。一些人认为,内部控制就是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实质性作用没有,反倒因为过多的复杂程序,影响工作的开展,降低了工作效率。一些信贷工作人员认为,因为农村信用社工作的特殊性,应该“特事特办”,因而把内部控制忽略,在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审查、资产评估等问题上放松了要求,资料不完善,分析不到位,甚至一人集审、贷一体,严重缺少约束力,给信用社的信贷资金留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个别信用社职务较高的工作人员在业务上盲目求大或者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宽于律己,严以待人,在部分信用社主任面前,制度沦为摆设。

2.内部制度不完善。一些农村信用社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基本制度,不清楚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规划,违规经营、粗放经营现象严重,不按照规定开展信贷业务。有些虽然有了基本的规章制度,但是都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的制约机制。突出表现在:一些制度过于陈旧,跟不上新的金融形势和要求;一些新的金融业务,没有相应的控制制度;有些控制制度只注重纪律的约束,而缺少了对操作上的控制,有些制度太过空洞、空泛,实践性、指导性不强,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作用的发挥。3.缺少必要的稽核手段。稽核是对业务最好的监督检查方式,但是在目前的一些农村信用社,在稽核方面还很薄弱。有的因为分支机构业务量小,工作人员少,很多人都身兼数职,自然没有专门的稽核人员;有的虽然有相关设计,但是往往身兼数职,要么就是缺少相关的稽核知识,在位不在岗,根本不履行稽核的职责。不少稽核部门,虽然开展了稽核工作,但是对于下级的一些行为往往是以下不为例、知错就改、为了工作犯了点大家都会犯的错等为理由,对犯错者只是进行小小的惩罚,而没有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办事,严重违背了稽查的原则,客观上起到了包庇纵容的作用。

4.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有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程序不到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比如,贷款程序是层层审批,但是一些借款人依托关系,走后门,直接联系了信用社领导,更有信用社领导告知具体承办信贷业务人员直接进行办理,使得信贷人员被动违规,无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一些必要的审查程序流于形式,走了过场。

二、完善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措施

1.要健全人员管理和培训。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人员的思想认识,让他们知道,内部控制制度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遵循,没有所谓的特殊情况,也不是单纯的规章制度,而是具体业务的指导。其次,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管办分离的原则,将办理和审批进行权限分离,以严格的制度管人管事。再次,要加强业务经办人员的业务培训。一方面,提高业务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风险研判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其政治思想素质的培训,使其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任何时刻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按规定的做好本职工作,不徇私舞弊,也不包庇纵容他人。最后,要建立内控体系。建立健全日常业务处理的程序规定和监督机制,堵住制度的漏洞。

2.加强内部稽核工作。目前,内部稽核职能作用无法充分发挥的最大原因,就是稽核人员的管理权限受到限制,受制于机构负责人。因此,加强内部的稽查工作,一是要建立新的稽核工作体制。信用社机构的稽核领导人直接对上级稽核机构负责,人事、工资、考核、提名等都收归于上级稽核部门,形成垂直管理系统,从而真正释放稽核人员的工作权限,使其能够更好的开展稽核工作。二是要配齐配强稽核队伍。要对农村信用社的稽核人员进行整理,缺配的配齐,兼职的要专职,同时,通过思想教育、业务素质培训等手段加强稽核人员的能力提升,加强稽核队伍的日常管理,促进稽核队伍向高、精、尖的人才队伍迈进。三是要开展好稽核工作。

第五篇:现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正文

目录

摘 要...............................................................1

一、财务报表分析理论................................................2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和特征....................................................................2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和目的....................................................................2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2

二、财务报表及其分析的局限性........................................4

(一)现行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自身存在的局限................................................4

1、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4

2、分析理论、分析方法的局限..................................................................5

3、分析过程的局限......................................................................................5

4、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局限......................................................................6

(二)财务指标体系的缺陷................................................................................6

(三)财务报表披露方面的局限........................................................................6

1、内容披露不全面......................................................................................6

2、信息披露不可靠......................................................................................6

3、信息披露不透明......................................................................................7

三、针对财务报表局限性问题的改进措施................................7

(一)对财务报表的完善....................................................................................7

(二)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8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8

2、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8

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9

(三)财务报表计量基础的改进措施................................................................9

(四)财务报表披露的改进措施........................................................................9 结 论.............................................................11 参考文献...........................................................12 Abstract...........................................................13 致 谢.............................................................14

现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摘 要:鉴于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的单一性,财务分析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文章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首先充分认识财务报表的局限性;尽可能保证财务报表分析对象—财务报表披露的内容充分、可靠和透明,使财务报表分析更具有效率和效果;在目前的财务指标体系中修改或增加一些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完善财务报表分析的指标体系;其次运用改进后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克服原有杜邦财务体系短期化局限,对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的营运效率以及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分析,从长远来评价企业;“现金”为王的理念表明了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因而对现金流量进行着重分析,包括总体流量、结构层次以及指财务指标体系的分析,同时结合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将权责发生制和现金收付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为了与国际接轨,引进了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理论以求提高分析效率、作出科学决策,同时进一步发展了了我国财务报表分析体系;最后为使报表分析者正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要对财务报表附注中的重要项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自由现金流量

一、财务报表分析理论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和特征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晴雨表”,而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企业基本经济活动为对象,以财务报表为主要信息来源,采用一系列专门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及分析程序,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等角度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从而系统地认识和掌握企业全貌的过程,它是财务报表的延伸,是财务报表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必要条件,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系企业的组织和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财务报表分析是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财务管理学和会计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旨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做出科学决策:第二,财务报表分析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的体系正日趋成熟;第三,财务报表分析有健全的方法体系;第四,财务报表分析有系统、客观的资料依据,它的最基本资料是财务报表;第五,财务报表分析有明确的目的和作用。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和目的

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包括内部管理者、现行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者、原材料供应商及其他债权人、客户、政府部门和公众等,他们通过财务报表来满足对不同信息的需求;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主要指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说的详细一点就是报表中的财务数据和相关指标;同时包括了财务报表附注和审计报告;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提供某一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变化情况的信息,这种信息在许多报告使用者做经济决策时都是有用的;而财务报表分析依据报表使用者不同侧重点也各不相同,但总结起来,财务报表分析的作用是:总结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做出决策;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过程。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1、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将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金额进行对比,得出一系列具有一定意义和逻辑关系的财务比率,以此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的一种分析技巧;比率分析法是报表分析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目前很大一部分财务指标就是通过比率分析而得到的:如运用比率分析法来

评价企业的资产的流动性和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

2、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不同的数据,从而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找出预备比较对象差别的一种分析法,用于比较的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其主要作用在于揭示指标间客观存在的差距,并为进一步分析指出方向。比较形式可以是本期实际与计划或定额指标的比较、本期实际与以前各期的比较,可以了解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也可以将企业相关项目和指标与国内外同行业进行比较。

3、趋势分析法

为了深入认识企业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对比几个的财务报表并研究和揭示其发展趋势,这就是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计期间的财务报表中的相同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其变动方向和变动原因,以揭示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动趋势,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期间同一项目的变动情况,它刻画了财务报表项目随着时间而变化。趋势分析是降低不确定因素的唯一方法:因为单一的财务报表可以由管理当局自己做出完美解说,但连续几年的不佳或恶化的记录,自己便已说明问题。对财务报表进行趋势分析要有个前提条件:分析的各个会计数据在时间上必须连续,中间没有间断。

4、图表分析法

图表分析法是指将企业的经济活动的数字采用图表的形式列示出来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图表分析法具有一目了然、思路清晰的优点。严格说来,图表分析法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财务分析方法,而是各种财务分析方法的直观表现形式,直观反映了财务活动的过程或结果,将复杂的经济活动及其效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现出来。目前,随着电脑及网络技术的完善与发展,图表分析法的运用基础范围和种类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5、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最终目标是全方位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的经营效益的优劣、财务状况的好坏做出合理的估价,做出正确的决策;但是,单个的分析方法和单个的财务指标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即不能从整体上对企业做出的全面评价,而财务报表综合分析能在改善这种情形。在我国目前阶段,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法主要是沃尔比重评分法和杜邦财务

分析体系,沃尔比重评分法是亚历山大妖尔发明的,他选取了了种财务比率,分别给定了其在总评价中占的比重,总和为100分,然后,确定标准比率并与实际比率比较评出每项指标得分,最后求出总得分来评价企业的各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其他指标都是围绕这一核心,通过研究彼此间的依存制约的关系,查明各项主要指标变动的影响因素,来揭示企业的获利能力及前因后果,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也为企业优化经营理财、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提供了思路。

二、财务报表及其分析的局限性

(一)现行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自身存在的局限

1、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

在分析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前,先看下面一个例子,以美国总统胡佛和小布什的工资为例。1932年美国总统胡佛的工资是7万美元,而2002年小布什的工资是40万美元,乍一看,觉得美国总统工资上升不少;但是如果将物价变动指数考虑进去,则1932年的了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100万美元,由此可见,美国总统的工资不是上升了,而是下降了。对于财务报表分析来说,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这是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给报表分析者带来的模糊和困惑,因为财务报表是会计的产物,会计有特定的假设前提和计量基础,企业按规定执行统一的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和编报,这样就避免不了自身的局限。对于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以历史成本计价相对可靠但缺乏相关性,表现在:忽视物价变动水平的影响,不能反映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收入、成本、费用的实际价值: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币值变化己是一个普遍现象。货币计量假设进一步松动,不但冲击历史成本,还冲击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2)以货币计量历史成本,不能反映非货币的财务信息,也没有对机会成本在报表中进行反映,而机会成本往往是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必考虑的因素之一:(3)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可选择性影响可比性和财务报表反映经济业务自身的真实性;偶然或粉饰可改变报表内容,影响分析结果:(4)比较基础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比较标准;(5)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

2、分析理论、分析方法的局限

在我国,财务报表分析理论研究缺乏[1-4],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尤其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大型跨国公司出现,财务报表分析理论和分析体系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

分析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受到影响;

分析工作不能专业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专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师出现较晚,财务报表的分析工作没有专业化,在目前的许多企业里,财务部门既是编报者,又是报表分析者;

比率分析法作为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除了要看到它的适应性强外,还要充分认识其局限性的一面,具体表现在:没有可比性基础的财务指标没有意义(如零售商与家具厂相比较;大城市中的超级市场与农村中小商店相比);属于静态分析,对于预测未来并非绝对合理可靠;孤立对财务比率进行解释十分困难:仅是一种衡量手段,并不能反映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通货膨胀率、行业种类及环境问题;各项指标缺乏统一评判的标准等等;

报表分析者在进行项目和结构分析时,注重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对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不注重;同样,在采用比较分析法是,仅单单对财务报表进行纵向或者横向分析,没有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这样,会削弱报表分析的效率和效果。

3、分析过程的局限

比率分析法使用的各种数据都是过去资料,虽对预测未来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判断的绝对标准的一个过成而造成的这也是先有经济业务发生、再编制财务报表、再对报表进行分析这样具有“滞后性”[5]。

在实践应用中,对现金流量表只重编制,不重视分析。一谈到财务报表分析,最让人想到的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这可能基于两个因素:第一,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相比,现金流量表引进我国的时间比较晚,我国是1998年1月1日起才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第二,现金流量表本质上也是一种财务状况变动表,而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变动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来分析,但是现金流量表与以前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有本质区别,它的编制基础是现金制,计量基础的不同决定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意义非常重大;

缺乏对企业的长远和整体分析。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人,财务报表分析的主

体各不相同,包括内部管理者、现行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者、原材料供应商及其他债权人、客户、政府部门和公众等,基于各自的目的对财务报表分析的重点也不同,但总的说来,分析的效果与企业的长远发展不是很吻合;然而,绝大多数报表分析者更愿意与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保持密切关系[6-9]。

4、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局限

在综合分析体系(一般指杜邦财务体系)中,现行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由财政部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指标组成,它们均参照杜邦财务分析系统以利润及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指标,而杜邦分析体系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着重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在当今社会由于高科技的引入,资金周转速度加快,对资金的变现能力要求更高,运用这一体系很难预先判断企业财务风险,且具有短期性行为,没有考虑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真实现金流[10]。

(二)财务指标体系的缺陷

在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中,财务指标是分析和决策的主要依据,报表分析者主要依据这一系列关键的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但财务指标有“酌定性”行为,可导致财务指标“监控”作用弱化[11];一些财务指标和财务项目的划分及指标的内在含义不符合实际情况,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行不通;财务指标体系不完整;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以及全球化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诸如产品质量、人力资源、市场占有率等非财务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客观上要求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考虑和评价。

(三)财务报表披露方面的局限

1、内容披露不全面

不能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在一些前瞻性、不确定信息以及一些潜力巨大的企业巨额的无形资产及人力资源、技术创新、品牌和智力因素等“软资产”在财务报告中得不到反映:之所以对这些信息不进行披露,管理当局是基于成本效益因素考虑,而且认为这些信息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今天,完全有必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披露[12]。

2、信息披露不可靠

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还受制于上市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操守。众所周知,办企业的目的都是为了营利;然而,营利的方法和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有人通过正当的艰苦经营来谋取利润,也有人专想通过不正当的操作来谋取私利。

上市企业的利润操纵正是由此而来[13]。因此,在分析上市企业的财务报表之前,先要对该企业管理当局的道德水准进行评估,以判断该企业财务报表数据的可信度,把握其相关的风险。

3、信息披露不透明

财务报表的披露一直与财务报表的分析紧密相联。纵观财务(信息)的研究发展,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讨论,90年代对财务报表披露的普遍关注,到最近几年的透明度研究。“透明”是财务报表披露需要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高透明度意味着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即企业所提供的信息,报表分析者能作为据以进行分析的真实来源,从而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风险程度等;但基于自身利益,根据“不对称信息”的原理,占信息较多的一方—管理当局往往不能对财务报表进行充分透明的披露,这样会使报表分析者作出错误的决策[14]。

三、针对财务报表局限性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对财务报表的完善

我国现行会计指标体系,虽然比较全面,具有可比性,但尚未形成一个科学的、完整的体系,许多重要问题如指标的完整性、指标的科学分类、指标的汇集方法,以及会计指标与计划、统计等有关指标的衔接和口径的统一等;针对这一情况,可以考虑修改某些财务指标和增加一些新的必要财务指标。

1、增设“每股费用”

作为上市公司披露“每股收益”,也应该将“每股费用”作为对每股收益的一个补充财务指标,从而与“每股收益”形成配比[15]。这是因为,按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费用互相配比,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总是联系着相关的成本费用,也就是说,一定的收入总是由一定的费用转化而成,正如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一样,每个企业都寻求最低成本与最高的收益,作为投资者而言,主要关心钱的投向和投资的效率,每股收益没有反映投入产出的比例;再有,基于现实的考虑。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向社会广大投资者筹资称为“圈钱”,得到钱后则表现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等开支巨大,没真正用于为股东谋利益和其他相关利益人的项目。除此之外,财务报表所披露的每股收益不能反映各种稀释可能性的影响(稀释的影响,指假定可转换债券持

有者行使了转换权而转换成普通股,或假定认股权证人行使了认购权利而使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有所增加,从而使得每股收益有所减少。基于种种考虑,为了更好地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每股费用”这个指标对做出决策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增设自由现金流量指标

作为一种组织形式,企业设立的资本来源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权投资者(股东)对企业的投入即权益资本:另一部分是来自债权人的债务资本,债务资本主要是向银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长短期借款和发行的企业债券。企业通过债务方式获得的资本与通过股东投入及留存的方式获得的资本虽然来源有别,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同的,比如都可用于购买材料设备或是支付工资费用;因此,企业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在扣除对库存、厂房设备等资产所需的投入及缴纳税金后,其余额应属于股东和债权人,应提供给企业资本的所有供应者,这部分剩余现金流量就是自由现金流量,它更能体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企业的价值,不仅可以衡量企业扩张性发展,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和股票回购能力,还可以增强不同企业和企业兼并后的可比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正因为它的可比性和分析性强,所以该指标在美国财务分析界一直广为使用,如2012年上半年GE的经营业绩中,它向外界披露企业的经营活动创造的自由现金流量为创纪录的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47亿美元增长了25%。鉴于自由现金流量比较强的综合性和国外应用效果,在我国的财务报表分析中应该将其作报表分析指标体系一个重要指标[16]。

(二)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现代企业都面临着风云突变的国际和国内环境这些外部环境对企业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这些外部环境很难定量因此在对企业进行内部定量分析的同时还需要对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定性的判断,再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和判断。充分发挥人的丰富经验和量的精密计算两方面的作用使分析结论精确化。

2、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相结合

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我们所看到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的反映过去的情况。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经营形势,进而恰当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17]。

3、个别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财务分析的指标数值具有相对性,同一指标在不同的情况下反映不同的问题,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在进行财务分析和评价时单个指标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就要对多个相关联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比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但是在企业季节性经营、销售不均衡、大量使用分期付款结算方式、大量的销售为现销等情况下这两个比率往往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需要和其他财务分析相结合。

(三)财务报表计量基础的改进措施

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为了弥补现行财务报告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不足,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利用“时价会计”,即在财务报表补充资料中,调整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相关报表,作为正式报表的补充资料。大概思路是这样的:对现实实物中有关核心资产、负债仍按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予以计量,而对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核心资产和负债改为按公允价值计量,或按一定的物价指数对相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进行调整和评估。引进时价会计,是一种既保持历史成本原则又能对以有价证券为主的货币性资产进行时价评论的会计;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并不是要对记入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进行评估[18]。对于“土地”这种性质特殊的非货币性资产,也要进行时价调整;如果不调整,报表分析者便很难根据分析结果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当今,对财务报表历史成本计价的局限性,很多学者提的最多的是历史成本与现时成本、公允价值并列,但又有主次之分。这样,在坚持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上,尽量避免通货膨胀或物价变动而使财务报告数据失去作用,防止财务分析丧失现实意义:同时,也考虑增加一些非货币性指标,如生产量指标、销售量指标、单位产品的生产工时等。

(四)财务报表披露的改进措施

正因为报表分析的资料绝大部分来源于财务报表本身,外部财务报表中的信息的表达方式以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将影响财务报表分析的结果,因而要力求改进财务报告披露的局限性,建议可以从以下凡个方面来考虑[19-20]:

(l)增加披露内容。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总裁兼财务总监(CFO)巴瑞C.麦肯兰说:为了与信息时代接轨,需要在财务报表中反映无形资产和软资产。对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表外融资风险、企业软资产(如人力资源)、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披露太少,改进后的财务报表附注应包括承诺事项、或有事项、期后

事项和其它重要事项的披露:同时,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量的“软资产”出现,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品牌等也要进行披露;此外,企业的员工素质、企业的组织机构、市场网络等也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从而实现从货币计量到货币计量与非货币计量并重,这是一种新的趋势。也可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职工人数、平均工资、职工培训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增加的这些披露内容,有很多是些非财务指标和非货币性指标,它们能够弥补财务指标的某些不足,更有利于报表分析者从整体上把握企业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适用的多样化呈报,多种形式披露。目前,财务披露的手段和方式主要是数字和文字主,为了满足报表使用者的多种需求和利于比较,可以采用数字、文字和图表结合的多种方式和手段,也可借助于“网络”这一日益广泛使用的媒介,提高报表分析者分析的效率。

(3)及时披露。由于交易、事项等要得到会计的确认,从而在财务报表内表述,必须满足这些交易或事项必须是已经发生或完成,从而使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是面向过去而不是面向未来的,也即现行财务报告属于事后反映,具有时滞性;对于报表分析者来说,他们不能长期忍耐资本市场上的财务报告只反映大量复杂的“过去时”信息,这影响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时效性和分析的正确性,他们更需要正在发生和未来将要发生的相关信息来作出决策,因而财务报表信息要尽量由“过去时”向“现在时”转变;并同时要求企业披露更多的能够据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的相关信息,即所谓的“流动性趋势”。财务报表的披露必须及时有效,不得延误,并强调分析的重点应放在内容实质的揭示上,而不是表面形式上。

(4)建议在我国实行“全面损益表”。很多国家已把“全面损益表”作为第四财务报表,我国结合实际也可以借鉴。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复杂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传统会计收益与真实全面收益日益扩大。全面收益是除了现行损益表中己实现并确认的损益外,还包括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如未实现的重估价盈余,未实现的投资利得或损失、外币折算差额等。通过编制全面收益表,除了使财务报表披露的内容全面外,更重要的是遏制企业操纵利润或粉饰业绩,如将利得或损失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转变为本期损益。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工程,报表分析着要想取得最佳分析效果、作出科学决策,首先所依据的分析资料必须真实可靠、充分透明;最重要的是财务报表分析者要借助财务报表体系中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分析技巧和分析方法如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和图表分析法等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整体和动态的分析。在目前阶段,财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虽然对报表分析有一定的影响,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其进行改善,将三大财务报表连接起来进行完整分析,包括财务指标体系的变动分析、财务项目和结构层次的分析;尤其是随着“现金为王”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着重分析。在前辈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在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和实践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当然,财务报表分析的发展还需待更深层次的研究,例如实证分析法,它尤其对分析上市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性和防治财务舞弊方面值得推崇,但是基于实证研究在报表分析中的运用及研究由于实证会计的相对研究成本远高于规范研究,而收益却没有明显差距,理性的研究者出于成本效益的分析,使得实证分析法的向前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有待于突破阻力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不断发展财务报表分析,使得报表使用者通过系统全面分析、作出科学决策,促进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繁.上市公司财务分析——以苏宁电器为例 [D].2012.

[2]程晓君.试析企业财务报表分析[J].品牌(理论月刊),2010(09).[3]李宝忠.怎样看待企业财务报表所揭示的信息[J].天津经济,2008(06).[4]曹军,刘翠侠.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5]宗绍君.浅谈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J].现代商业,2013(06).[6]王德发.财务报表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赵治刚.财务报表分析的九大误区[N].中国会计报,2012-4-1(16).[8]沈荔.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及其改进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11(08).[9]任志红.企业会计报表分析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2(02).[10]李克红.财务报表的国际比较[J].中国宣武红旗业余大学,2009(02).[11]朱学义,王建华,吴江龙,任艳杰,曹荣兴.财务分析创新内容与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4).[12]闫立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新探 [D].2011.[13]张新民,王秀丽.企业财务报告分析[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4]李海.怎样分析财务报表[N].财会信报,2008-08-25(C03).[15]徐锋.现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及策略[N].财会信报,2009-06-08(B02).[16]刘天明.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报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08).[17]桑士俊.从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勾稽关系看财务报表分析[J].财会通讯,2003(05).[18]冯海虹.财务报告改革与财务分析体系重构的互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19]夏菱.改进财务报表分析的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2).[20]王治安[等]著.现代财务分析[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Research on the Limit and Improvemen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bstract: The accountant, as a language of busin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branch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And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the important carrier, it can comprehensively and systematically reflects an enterprise'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te.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But, just pure and simple from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Numbers and words difficult to draw substantial results, and to use certain analysis method and strategy, follow the normative analysis process and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ation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itself and abnorm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balance sheet, profit, and cash flow, and the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 whole system of the enterprise of the past and future business conditions give clear judgment, help investors and the enterprise's economic management of home-textile form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This system dynamic process is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put forward some new views and perspectives: Firs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to ensure that the content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fully disclosed, reliable and transparent as far as possible that to mak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more efficient and effective;we can improve the index system of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by modify or increase the number of financial and non financial indicators;Secondly, Using the improved indicators of the enterprise's overall profitability, solvency, assets operation ability and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from the long-term to appraise enterprise;Cash is king concept show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ash flow statement, so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zed the cash flow statements, including overall flow, the levels of the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dex system analysis, to further perfect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Keywords: 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Statement of cash flow;Analysis of free cash flow

转眼间,我在大学的学习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这几年的求学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从论文选题到定稿这段时间里,我深深体会到从事学术研究的艰辛与喜悦。最终论文的完成得益于很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教师对我的指导和教诲。本文的整个写作过程都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无论是从选题、研究思路和方法还是篇章结构的安排,直到最后的定稿,都凝聚着老师的辛勤劳动。受本人学识和能力所限,难免有粗漏之处,还请老师斧正,以便我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下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改进的措施 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的作用及改进的措施 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论出版社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

    陈 舸 (中华地图学社,上海 200063) 【摘要】随着我国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版社的内部控制也成为其核心管理的问题。文章对出版社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

    论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范文模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专业论文 论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论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摘要:煤矿企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改进物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

    改进物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 风险是无处不在的。企业的投资、融资及经营活动中都存在着风险,虽然风险是不可消除的,但却可以加以减轻,企业通过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企业发生......

    论基于风险管理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公立医院面临着内外部各种风险的挑战。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进行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

    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成本控制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利润增长点,也是企业提高市......

    内部控制财务比率的分析及改进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内部控制财务比率的分析及改进对策 作者:吴富中 来源:《财会通讯》2005年第10期......

    农村信用社第四期内部控制与审计试卷

    2008年度安徽省农村信用社第四期会计主管培训班 《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与审计》试题 序号--------------单位--------------班级--------------姓名--------------成绩------......

    浅谈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作用的发挥

    怎样发挥稽核部门的作用 农村信用社内部稽核工作是一项没有直接价值体现但潜在效益巨大的特殊工作,有效发挥其内审监督职能,是农村信用社 “堵塞经营漏洞,防范经营风险,提高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