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语言学的话语权危机
中国语言学的话语权危机
江结宝(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
有人指出,中国语言学在相关领域处于“集体失语”状态,换句话说,中国语言学缺乏应有的话语权。
什么是话语权?话语权,“朴素的理解无非就是说话的权力和权利、说话的资格和机会,还有说话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对于国际社会、政府大众、相关领域的。”⑴或说,话语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发言权,二是影响力,三是话题权。⑵
一、危机表现
初步梳理,中国语言学话语权的危机,可有如下表现:
1、学科上的附庸地位
在国家学科目录上,语言学不是一级学科,从属于文学。“语言学史把传统的语文学说成是经学的附庸,而今进入阶段,语言学在学科设置上又成了文学的附庸,仍然是处在附庸的地位。”⑵
2、语言规划中的失语状态
语言规划,又称语言计划。“政府和社会团体为了解决在语言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学进行的各种规范和管理工作和活动的统称。„„(语言规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划,即决定某种语言或文字在社会交际中的地位。„„二是语言文字的本体规划。即语言文字本体的改造和完善„„。”⑶从学术上看,语言规划可是地道的语言学的活儿,“但是不少学者感到,语言学界在国家语言规划中似乎处在一种失语的状态。”⑵
3、语言教育领域中的失语或弱声现象
这里说的语言教育领域包括母语教育、外语教育、对外汉语教育和国际汉语教育等。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勤指出:“近些年来,语言学家在语言教育领域对语言教育的某些语言政策问题和理论问题往往出现集体失语的现象。比如,关于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的关系问题,关于对外汉语教育50年与国际汉语教育的关系问题。有学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育时期,语言学家们还有点话语权,到了国际汉语教育时期,专家的声音却比较少了。”又说:“汉语国际传播问题不仅仅是汉语教育问题,它是涉及国家的安全和语言战略的重大问题,但是在这个领域,我们几乎听不到语言学家们的声音。”⑷
4、中学语文教育中弱化现象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语言教育在中等教育中很受重视,一度曾打算像前苏联一样,语 文教学实行文学与汉语分制开课。后来虽不分制,语言知识教学一直很受重视,直到九十年代中期,高考题仍然出现语言知识类题型。但是,自上世纪末以来,在“淡化语法”观点的影响下,语言知识的教学逐渐弱化和淡出,教材中虽然还有些相关内容,而实际教学几乎没人当回事,因为中考和高考都不考。高校讲授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师都明显感觉,现在的大学新生语言知识很贫乏,连语素、合成词、短语类型等基础概念都不清楚。
5、学术生态并不理想
学术发展需要良好的学术生态,这包括相关学科的互动、激励,包括政府及社会的扶植和支持。可是,语言学的学术生态并不理想。
1)在高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搞文学的往往轻视语言学,一些人公开声明:语言学的知识过去学过一点,现在早忘了!有的甚至说,“不学现代汉语,我还明白,会说会写;学了你的现代汉语,我反而糊涂了,不敢说不敢写了,说不好也写不好了。”⑸但是,搞语言学的人,从未有人公开漠视文学,而研究修辞学的学者,事实上十分关注文学,常常研究文学理论,阅读文学作品。笔者研究黄梅戏科浑艺术,必须研读戏曲理论;研究骂詈语言文化内含,必须研读社会学、心理学知识,研读文学作品和文学形象。
2)《新华文摘》是我国文摘类级别最高的大型学术刊物,它设有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教育、文学评论、文学作品等栏目,唯独不设语言。听说几年前,教育部有官员为此特与其主编商谈,建议开设语言栏目,但时至今日情况并未改观。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是我国最高级别的学术扶植和激励的体现,据查,2008和2009两年,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共获资助项目346项;语言学(包含古今中外语言学研究)共获资助项目237项,为文学的68.49%。即使是被认为冷门、现实应用性较差的历史学科,两年也共获资助项目217项。
4)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如建国后即1953年召开的全国第二届“文代会”(第一届于建国前召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会议代表。2006年召开全国第八届“文代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出席开幕式。
中国语言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于2010年8月1日在内蒙古大学举行,“内蒙古大学副校长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出席大会并致辞,他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来自祖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客人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⑹可见,出席开幕式上的官员,最高官阶为副厅级,这与全国文代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6、价值低估或者被忽视
在世界层面看,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1973年美国语言学会会长格林伯格(Greenberg)以‘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学科’为题发表论文。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说:‘语言学,无论就其语言结构而言,还是就其任务而言,都是在人文科学中最先 2 进而且对其他各种学科有重大作用的带头学科。’”⑺但是,在我国未能如此看待,往往低估其价值,乃至忽视其价值。语言学对于文艺学、美学、戏剧学、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民族学等的积极价值早有定论,西方人文科学的研究实践也充分体现了这一价值。在中国,虽然有不少文艺学家、美学家也关注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那是模仿西方学者的结果,骨子里面、思想深处真正把语言学融入他们的研究实践,恐怕为数不多,不然,搞文学的人为什么公然声称早把语言学忘掉了呢。文学研究中语言学气氛并不浓厚,艺术特征、艺术风格、艺术个性的分析,往往少有语言学分析的佐证,如,不少学者评论黄梅戏风格特征时,说是“田野的春风”、“人间仙女”等,但是给这些结论提供的论据很少有语言学性质的材料。其他学科对于语言学实际态度和做法这里不去一一陈述,下面看看有学者对于伦理学做法的分析:
伦理学,为什么语言学很重要呢?因为伦理是规范人伦关系的社会规范,尤其是法律刑事以外的那些道德规范。我们知道人与人之间交际的很大一部分是靠语言完成的,而我们人伦关系的建立更需要语言来完成。……国外有很好的伦理语言学研究,包括语言交流的那些话外之音对于构建和维系伦理关系的重要性,伦理学家都要受很好的句法学的训练和语义学的训练,但是我们伦理学在这方面没有什么语言学的声音。⑻
2009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次推出“2010中国大学星级排名”,排出最高的六星级的大学三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五星级十来所,有复旦、南大、浙大、人大等。刘丹青说:“我关注的是下面的一个解释,就是这几所大学里面强项学科有哪些。被列到的学科里面,包括清华大学在内,文学都算是强项了。„„(而我们语言学)在大学里面的地位,就是寄人篱下的地位,语言学再好再差,跟星级排名无关,星级排名只关注文学的地位。”⑻
7、还没有到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地步
语言所胡建华说:“我们语言学还没到去争国际话语权的地步”。他的意思,要争还只在国内争,甚至在本学科内去争。因:其一,国际主要语言学刊物,像language等,少有中国内地学者论文;其二,真正有价值的国际会议少有中国学者声音,许多在北京开的所谓国际会议,那是中国人操纵下的会议,主要是我们和我们自己玩的国际会议;其三,我们的研究主要是提供汉语材料,很难有普遍理论的贡献;其四,提不出学术话题,不管是功能主义的、认知的、形式主义的、语法化的、语言接触的等各类新兴语言学话题,基本上是我们跟着人家走。⑼
二、对策断想
1、生态改善
呼吁:如,尹洪波撰文《赋予语言学一级学科地位》,“认为,无论从哪方面看,语言学都完全地、绝对地满足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第三章第七条所规定的设定一级学科的条件。”“主管部门应该与时俱进,尽 快调整我国相对滞后的不合理的现行学科设置体系,把语言学调整或者恢复为一级学科。”⑺
奔走:语言学界和关心语言学发展的人士,要寻找机会、利用一切机会宣传游说。
2、提升理论水平
无论本体研究还是应用研究都要敢于提出话题,不甘于跟着别人走;要敢于打出旗号,建立学派。中国人很少提出话题,很难提出话题,特别是世界性话题。中国学者凡事都愿意沿用外国人的话题,不屑于依据中国自己人的话题,这也大大挫伤了中国人提出话题的积极性和成功率。中国人对于建立学派好像很忌讳,总怕被人说成搞山头、搞宗派。其实不然,真正的学派和学派论争对于学术发展是大有裨益的。真正的学派,有鲜明的理论体系,有强有力的学术领袖,有团结高效的学术团队,有宽大的学术胸怀、民主气氛,还有良好的学术承传等,决不是什么山头、宗派。
3、强化服务 1)树立服务意识
求得社会认可,必须紧密联系社会,服务社会,象牙之塔的理论要做,做得越深入越细致越好,但是一定要有走出去的一部分,以拓宽天地,形成影响,树立形象,赢得尊重,如若一味夜郎自大、孤芳自赏,终将被社会所抛弃,憋死在塔底一隅。
2)拓宽应用研究面,提高服务水平
语言学服务面宽广,服务功能强大,对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生活等各个领域都有价值。语言无处不在,语言服务无往不胜。
比如,中文信息处理需要开发和建设汉语言文字知识资源,但是就是这个方面我国“还得从外国输入”。⑴我们应该开发和建设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语言文字知识资源。
比如,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日益提高,汉语国际传播日益兴盛,但是汉语国际传播的标准,外国人制定的却比我们更加科学。王建勤说:“我们现在发布的汉语国际传播标准在学术竞争力上要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没有办法和人家对话„„虽然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但将来汉语传播的标准很可能并不是由我们制定,很可能我们要屈就于洋人制定的汉语标准。”⑷
提高服务水平,我们认为加强领域语言学研究或许是有效门径。
就目前状况而言,信息处理和教学领域的语言研究较为成熟,已经成为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法律、广告、日常交际、新闻出版等领域的语言研究也有不少成果,但是还有很多领域的语言研究几乎还是空白,或者刚刚有所涉及,例如刑侦语言、医患语言、行政语言、商业语言、军事语言、新闻发言人语言、媒体演讲语言(学术演讲、政治演讲、艺术演讲、科普演讲)等等。
服务社会的语言研究,也可以选取其他角度,如职业语言、性别语言、阶层语言等等。应用语言研究一定要有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方法,罗列现象的就事论事式研究虽然也有必要,但深度远远不及。
以上话语权危机表现大都引自权威资料,个人决不敢独撰。对策断想却是个人陋见,极不成熟,甚至荒谬,这里说出来求教各位同仁,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⑴ 袁毓林《中国语言学在信息科学的话语权》,《中国语言资源动态》2010年第1期第10页。
⑵ 李宇明《语言学在国家语言规划中的话语权问题》,《中国语言资源动态》2010年第1期第3、4页。
⑶ 蔡富有、郭龙生主编《语言文字学常用辞典》第347页,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⑷ 王建勤《中国语言学在语言教育中的话语权问题》,《中国语言资源动态》2010年第1期第5、6页。
⑸ 王希杰先生引用的某个“搞文学的人”的话。见江结宝等编《现代汉语学习与研究·序》(内部材料)。
⑹ 王彦军《中国语言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在内蒙古大学召开》,中国高校人文科学信息网http://www.sinoss.net/2010/0803/24572.html。
⑺ 尹洪波《赋予语言学一级学科地位》,中国高校人文科学信息网http://www.sinoss.net/2010/0708/23652.html。
⑻ 刘丹青《谈谈中国语言学在相关学科的话语权》,《中国语言资源动态》2010年第1期第9页。
⑼ 胡建华《中国语言学在国际语言学的话语权问题》,《中国语言资源动态》2010年第1期第14页。
第二篇:中国互联网已经失去了话语权
中国互联网已经失去了话语权?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最大的移动互联网、最大的电子商务网、最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等。
习近平“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四项原则、五大主张,引起全世界的强烈共鸣。
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却是被美日资本操控的隐忧。
一、美国资本的温床
如今,中国一些重要的行业网站,都被美、日的资本布局,有的甚至被绝对控股。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媒体、金融、人才都被美国资本家所掌控。
这意味着中国人民,不仅要永远为美国资本家打工,而且也会永远丧失了话语权!
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资本的温床。
二、外资机构大股东
中国互联网的主要企业都是股份公司,而且大多数在美国、少量在香港上市。这些公司无一例外的都是美国、日本等西方资本。
如今,中国互联网的大股东,几乎清一色都是外资机构。
例如:
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人人网、新浪、搜狐、网易、携程、去哪儿、优酷、土豆、完美环球、畅游、陌陌、前程无忧、中华英才、智联招聘、搜房、当当网、唯品会……。
中国所有重要的互联网公司,都被外国资本主要是华尔街资本渗透。大部分公司外国机构控制的股权都有相当的比例。最少的也有20%~30%,有的已经绝对控股。
三、股权就是发言权
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宰着一切,包括话语权。
明白了中国互联网公司外国资本的背景,就不难理解中国的舆论被操纵的事实。
“中国互联网公司被外国机构控股”是整个网媒沦陷的标识,是网媒操控社会舆论、挟持民意的最有力证明。
如今,“中国的网媒”配合美国遏制中国,制造舆论。
于是,网络黑手出现,企图压制爱国网民,难怪看到宣传毛泽东思想,以及伸张正义的文章,一上去就被秒删!
原来,审查微博、微信等的“生杀大权”,掌握在外资机构手里。微信,已经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普及率极高。谁控制了微信,谁就控制了网民的言论!
四、资本操纵舆论工具 一个大国的言论自由,被外国资本控股的私有公司控制,这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
令人震惊的是某些网络公司,公然私下监控政府官员之间、爱国人士之间和情报人员之间的私密对话。
这不仅仅是侵犯隐私的问题,这完全是在危害国家最高安全利益。土耳其利用社交媒体平息了政变。但是,倘若社交媒体控制在政变者手中,土耳其或许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对此,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及其他情报机关,应予以高度重视!而今中国的新媒体,显然正成为资本操纵舆论的工具。
五、防止颠覆关键领域
这个严峻的现实,需要爱国企业,尤其政府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互联网资本的进一步西化!
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通过法律途径,集中资本掌控国家的重要行业。特别是:各类媒体、影视文化、金融、人力资源等,这是中国保持独立,不被颠覆的关键领域。
第三篇:中国危机
1、1988年10月何新在香港《明报月刊》发表文章《当代中国政经危机与成因》,预言中国将发生**。此文震撼内外。
19**年,中国发生事变。
2、1988年何新在《中国金报》撰文称戈尔巴乔夫改革必定失败,苏联东欧帝国体系将解体。1990年6月12日,何新给国家当时最高领导同志(邓公)写信,预言苏联即将面临解体。
1991 年8月,苏联“819”政变发生,何新应某高层领导(丁关根同志)问询而写了一封信分析形势并报中央领导。何新认为此次苏联政变不会成功。并预言:此次政 变失败后苏联政局的崩盘趋势已难逆转,苏联体系将崩溃,叶利钦必将掌控实权,戈尔巴乔夫将仅成为象征性人物和下台。
12月21日,前苏联11个加盟共和国首脑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告苏联体制的彻底瓦解。
这年圣诞节之夜,叶利钦从戈尔巴乔夫手中接过了前苏联的最后一项权力——核按钮控制权。1991年12月25日18时40分许,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辞职。
3、1991年,何新在《对我国十年改革的反思》一文中指出:美国对华进行其意识形态和政治渗透的具体方法大略如下:
(1)培育一个代表美国及西方在华利益的代理集团——新买办阶层。
(2)美国以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为工具,以现代艺术、美国文化和消费模式,作为催化媒介,诱导中国青年和知识分子,在中国培育迷信和崇拜美国的社会心理。
(3)在倡导“开放主义世界观念”的旗帜下,以“世界主义”观念,来否定以民族国家利益为本位的爱国主义观念。(即“普世价值”)
(4)试图彻底破坏中国人的民族国家观念,让中国人将来心安理得地接受国家分裂的事态,为此而作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的准备。
(5)以民主、人权为两大道义锁链,约束社会主义国家机器的手脚,削弱和解除中国国家制度的自卫机能。使这种自我防卫机制,丧失道义性的基础。
(6)美国及西方公开策动中国的少数民族分立运动、并伺机准备插手支持区域性的自立运动。
美国对华进行大规模意识形态攻心和政治渗透。它要求中国政治制度按照美国标准,实施美国模式的“民主化”,在经济上实施私有化、市场自由化,以此作为引导中国改革的三大目标。
回看我们的历史,私有化(下岗改制)、普世价值、西藏拉萨事件、台海问题、否定岳飞、李银河的所谓性革命,一一发生,难道是偶然的吗?
4、1991年11月,何新在《90年代世界战略斗争的焦点区域》文中预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东已很难再结聚为威胁美国及西方石油利益的战略性整体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动荡状态在这个地区仍将长期延续下去。但是从整体看,此地区已能够被美国和西方政治经济力量所主导和把握。因此,此地区在90年代以 后将不再世界战略斗争的焦点地区。
何新说:全球战略中心未来将东移,中国大陆及沿海边缘区域将是未来世界战略竞争的中心焦点,成为矛盾的敏感区和触发点——在中国大局维持稳定而无内乱发生的前提下——中国的边缘区域将事变不断。即:
朝鲜半岛、中南(印支)半岛、港台海区、南中国海区域以及环邻西藏、新疆的西部区域。这些区域目前蕴涵复杂经济、政治、主权领土争端和民族、宗教问题,因此随时都可能成为突发矛盾、冲突激化的国际争端区域。
此后,朝鲜问题、南海问题、台海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不断涌现。
何新还针对美国开始大规模向台湾销售武器,认为这是一种信号。
何新预言:李登辉掌控台湾局面后将搞台独,台、陆关系未来面临急剧裂变。
何新建议以中程导弹威慑台湾。
5、1997年3月(亚洲金融危机前夜),何新写报国务院领导《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研究报告,建议警惕金融行业出现危机,此后,中国明显地放慢 了关于人民币自由兑换及金融自由化的改革进度,由于中国金融市场没有与国际金融市场直接接轨,所以不久后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未能祸及于中国。
6、1997年3月,何新在《对我国金融领域问题的分析与建议》中指出,实施分税制改革,建立中心与地方税收分流的新税收体制,使得地方政治与地方民营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因为事实上只有民营经济才能为地方政府提供丰厚的税收(而多数国营经济均濒临亏损或破产)。
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官员以权力对私营经济的保护和支持,一部分官员借此获得个人经济收益。在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下,导致腐败现象日益严重。干部阶层因而将发生分化:
(一)形成了地方官僚与地方财阀相结合的地方主义势力。
(二)出现为民营经济利益集团直接提供政治服务的买办官僚。
7、2001年3月,何新政协小组发言《论股市泡沫、统计失真与下岗问题》并致信朱某公,称被媒体大肆吹嘘的新经济是莫须有的神话。预言香港不久还会发生第二次金融危机。
2002年,香港股市恒生指数由年初的11397点下滑到9072点,前三季度累计下跌2325点,跌幅达20.4%。
8、在上文中,何新还认为:决定自由市场中竞争成败的根本因素,不是靠经济效益,而是靠累积资本的实力和规模。资本炒作决定商品价格,而不是竞争或市场需求决定价格。
9、在此文中,何新反对对国企私有化和让工人下岗失业的政策。他尖锐抨击:将工人驱赶下岗,使企业私有化,表面上似乎改善了企业效益;实际上是将国有(社会)资产廉价地赠送给私人(老板及管理者),同时把失业者抛向社会,制造了社会不稳定的祸乱之源。
2002年以后,改制下岗政策终于有所减缓和收敛,失业引起的社会不稳定问题以及相关的社会保障问题开始得到高层的重视。
10、2003年2月20日,何新对伊拉克局势发表评论,预言美国攻击伊拉克根本不会有大型的、有意义地对抗性战争。伊拉克即将发生坍塌性的崩溃。萨达姆政权的 生存期限屈指可数。这种论点与当时央视评论等主流媒体的论调截然相反。
然而伊战迅速结束的结果惊人地验证了何新的该预言。
11、2003年3月,何新发表著名《论某公》文,历数某公执政时期改革政策之误,断论其种种私有化及盲目市场化之激进改革如王安石新政利近害远,竭译而渔,必 遗患后来。
如今,教育、医疗、房改等新三座大山压得国人透不过气,两极分化、贫富对峙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问题。
12、在2001年出 版的《新国家主义经济观》序言中,何新预警:种种迹象明确显示,我们正处在爆发新的大规模国际金融危机的前夜。危机的焦点将集中在日元——美元——欧元的 汇率上。如果美元暴跌,一旦引致美元泡沫崩破(这个泡沫大得惊人),就必将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大灾变。何新还肯定地说:在某种意义上,这一突变已经具有不可 避免性。
13、2008年,何新发表《中国人该有过苦日子的精神准备》一文,预言:国内物价和社会就业问题,未来将极其严峻。发生企业 大倒闭、高失业,同时伴随高物价的经济时代,即将到来了。过去几年的国内经济的表面繁荣,奢靡挥霍,廉价货物充斥于超市的时代,就要结束。
这些话在当时仿 佛是“唱衰论”而受到讥笑。但现在对这一点,想必一切工薪阶层已有切肤之痛而感同身受。
14、2008年4月何新在提交中央高层的《人 民币升值是物价上涨全球通胀的原因之一》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引发恶性通胀》等文论中提出:人民币持续升值会吸引外汇热钱大规模流入,导致兑换人民币 过量发行流动性资本失控。同时人民币估价的一切国内商品普遍升值,也就势必带动中国商品对于世界其他货币和商品发生普遍的物价上涨。换句话说,伴随人民币 升值,自然意味着中国物价节节高涨。
由于中国也是世界消费品的主要出口国家,因此中国出口品的价格上涨必然拉动全球通胀。中国作为全球廉价商品供应商的时 代即将结束。
——如今伴随着人民币大幅升值发生的,正是中国与世界物价的不断上扬。、2008年6月,何新在《谈国际通货膨胀与美元贬值》中指出,弱美元、高油价,这是美国国家当前核心利益的现实选择,其工具就是非政府跨国对冲投机基金。就是这些基金在石油期货市场兴风作浪导致油价飚升。
油 价上升是美国解决其庞大的国家负债的重要选择,这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是美国政府未来制订一切政策的定位点。
经过2008年下半年短暂下跌后,尽管 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始终呈负增长,油价仍然从2009年2月初的34美元/桶上升至超过90美元/桶。一直以来美联储实施近乎零利率的大放水政策,美 元汇率连年持续走低。
16、2010年夏季,何新发表博文《想到中国未来有时想哭》。2011年春,何新发表博文《2011年中看内外 大势》预言:预料国内物价,主要是民生用品物价在今年7月以后将会飞起来。
何新又针对当时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唱好美国经济以为即将复苏的论调,预言:这场 国际金融危机方兴未艾,仍远未结束。金融大海啸会在未来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以意想不到的形态突然发生。
何新还预言:10年之内,中国与世界必有非常之变!无内变则必临外战。
中华民族已再次迫近最危险的时候!
何新说:如不改弦易张,通盘检讨过去10年来改革方向的失误,未雨绸缪;则未来会如何——也许只有天知道„„„„
从此何新基本失语,很少发言。但是在2010——2011两年,何 新出版了《汇率风暴:中美金融战争揭秘》、《统治世界:神秘组织共济会揭秘》、《命运与思考》等著作。
在2011年于香港出版的《命运与思考》一书中,何新说:我不讲假话。但我并没有讲出所有的真话。
[附注:以上预言见何新有关著作:《新战略论》、《致中南海密札》、《论政治国家主义》以及《何新论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何新看中国经济》等书中。]
--------------
1.预测到东欧、苏联剧变及对中国影响;
2.判读出 当今世界商品经济向资本经济过渡;
3.认为战略中心由中东转移到中国;
4.预言2008金融危机,其后通货膨胀时代,再之后的金融大海啸;
5.揭示出 隐蔽的共济会组织
我想这五点足以奠定何新先生的当代地位。
第四篇:中国语言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语言学史
一、1.研究对象: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语言学现象和理论,中国
语言学发生发展的历史
2.中国语言学史是中国文化史的一部分
二、中国语言学史的特点
1.小学:传统语言学,相当于广义语言学,只要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部分组成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汉字三要素:形(文字)、音(音韵)、义(训诂)含义:①小儿学习的学校②学科(见《汉书》)③除字书外,又包括训诂类书籍(音韵《尔雅》放入了经部,未入小学,(隋书)④《尔雅》入小学⑤宋代,小学又被称为“文字之学”,晃公武《郡斋读书志》,“文字之学,凡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横竖曲折之书(形);其二,训诂,谓称谓由古今雅俗之志(义);其三,音韵,谓呼吸有轻浊高下之不同(音)。音韵—《四声谱》字形—《说文解字》训诂—《尔雅》
2.传统语言学与西方语言学对比:传统(音韵、训诂、文字)西方(语音、词汇、语法)
三、中国语言学史分期
六个时期:1.先秦(公元前三世纪以前),诸子著作涉及语言问题,语言学萌芽时期2.两汉,重点讲文字词汇,语言法确立时期3.魏晋南北朝,语音研究的开始阶段4.隋唐宋,语音研究趋向稳固5.元明,语音面向实际(今音)6.清代,古音古义研究为主,传统语言学的大总结时期
四、中国语言学史是世界语言学史的一部分:国外语言学史,古印度,古希腊,中世纪阿拉伯 中国语言学在国际上未受重视的原因:①语言文字上的障碍②长期闭关自守③缺少介绍
第一章 先秦语言研究(公元三世纪以前,包括秦代)
有语言学的证据:①有方言调查②词义辨析③有修辞④出现训诂(《尔雅》)⑤语言理论⑥汉字
第一节
1、先秦诸子的语言观(见于诸子哲学观点,不系统的,片段的)1.孔子—正名论(名不正,则言不顺)2.老子—名的产生(道可道,非常道)
3.墨子的语言学理论①交际过程(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②谈论事物名称的分类
2、事物的分类:名:达(通称,物)类(马)私(专用名,臧)荀子的语言学思想:《正名篇》
1.论词和概念语言思维的关系 异:目异,耳异,口异,鼻异,形体异,心异
☆人们有了抽象的语言思维,就可以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来认识社会、自然界的规律,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语言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工具。2.谈语言的社会约定性(名—实的关系)荀子第一个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正名篇》(名称与事物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本质的联系,名称是为了命名各种事物的假定符号,语言有相对的稳定性,名和实是一种辩证关系,名对于实既不是本质联系,也不是个人意志的武断符号。)
3.论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言语异声)南北两系:南系楚语,越语
北系夏语
第二节
一、训诂学(解释学)1.训诂的产生:
2.方式:训诂的方式基本齐备 ①同训:(天帝皇后群公,皆君也)把具有相同意义的词放在一起,用另外的词解释 ②递训:(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用几个词递相解释 ③形训:(蛊,皿虫为蛊)分析汉字的结构来解释字义 ④因声求义:顺着字的读音线索,探索字义
二、《尔雅》(我国最早的而又保存下来的按意义编排的词典)1.名称:《汉书·艺文志》古文读音尔雅,故解古今语可知也。尔:接近雅:正确、准确 2.作者:最早为《尔雅》作著的是晋代郭璞,说“兴于中古,隆与汉氏”,成熟于战国末年,无准确作者
3.内容:原有20篇,现存19篇,共收1091条,4300多个词
《尔雅》前三篇,收录2000多个词,释诂第一,释言第二,释训第三
①释诂:将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列在一起,用一个当时通用的词来解释(卬、吾、台、予、朕、甫、余、言:我也)
②释言:被解释的是常用词,有时是两三个(贸、贾:市也)③释训:解释描写事物形貌的词,多是叠字(穆穆肃肃,敬也)
④释亲:解释事物名称为主,收集专用名词,又分小类别,关于亲属(夫为考,母为妣)⑤释官:解释人们所居房屋的道路名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⑥释器:解释一切日用器物、饮食和兵器的名称(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⑦释乐:解释各种乐器及演奏各种乐器的名称(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⑧释天:解释天文、历法、地理的词(穹苍,苍天也)
⑨释地:有关地理方向的名词(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⑩释丘:指自然形成的高地名称的解释(坟,大防)⑾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 ⑿释水:“浒,水厓”
⒀释草:解释草本植物(卉,花卉;荼,苦菜)⒁释木:解释木本植物(灌,木族生为灌)⒂释虫:蚬,缢女 ⒃释鱼:解释各种鱼类名称 ⒄释鸟:解释各种鸟类名称和形体(仓庚,黄鹂)⒅释兽:羆,如熊,黄白文 ⒆释畜:獒,狗四尺为獒 4.《尔雅》的体例
A.1用一个常见词解释另一个词;2把许多词义相同的词归纳在一起,用一个词来解释 释诂第一条是“始”,第二条是“君”,最后一条为“死”(可能是后人后加)倒数第二条为“终”。
畯:农夫也
B.属中求别:近义词强调不同(岁、祈、年、载)C.描写:狒狒,如人披发,迅走,食人 D.互训,递训,声训:贵之为言归也 5.《尔雅》的局限
①没有注意到词义间的差别②解释的有的不是词而是句子③有的词列出了却未解释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汉字的起源:仓额造字
二、周秦时期书同文
第二章 两汉时期语言学(前2世纪—前3世纪)
第一节 汉代方言学 杨雄的《方言》
《方言》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方言著作,也是世界语言学史上比较方言著作。1.方言的体例: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全书现存十三卷,669条,11900多字
卷一、二、三、六、七、十、十二、十三解释一般性词语
卷四(服制)卷五(器物)卷八(动物、家禽)卷九(兵器、车、船)卷十一(昆虫)第十二、十三卷体例与前十一卷有所不同,此二卷内容达到全书38%,多达251条,因此有人推测此两卷为四卷所合 2.《方言》的成就:
⑪杨雄注意到语言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地域上的转移,正确认识方言的地位 ⑫杨雄提出了汉语方言的分区问题,划分方言所用词语①通语:共同的或流行较广的语言②某地之间语:某些地方之间所用的语言,范围较通语较窄③某地语:某一地方的方言词(大方言区、次方言区、小方言区)杨雄所调查的地方东北到朝鲜、西北到西秦、东南到吴越、南到桂林(具有广阔性)
⑬杨雄注意到词的语义差别(耸、耳宰:聋也;生而聋,双聋,谓之耸;听而不聪谓之耳宰)⑭在收集材料的方面,杨雄采用了调查的方法,并使用了现有的材料,这一点受到罗常培的称道。
3.《方言》的局限:
①杨雄采用了调查的先进方法,但其记音工具有先天的缺点(运用汉字记音,反切还未发明)②杨雄仅靠自理力量去记,有遗漏 ③点差的主要记载是方言词汇 第二节 汉代文字学
一、汉代的文字整理
司马相如《凡将篇》 杨雄《训纂篇》 杜林《苍颉故》
二、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 1.许慎在图书馆工作过
2.许慎编写《说文解字》的原因
⑪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汉代重视识字的教育,与仕途相结合)⑫由于汉代经学发达,古今文经增长
⑬许慎从语言文字的实际出发,具有正确的语言学观点
①许慎对语言文字的看法具有发展的观点,开始有八卦、后有结绳,再有仓颉初造书器,秦统一文字
②许慎对繁杂的汉字进行分析,发现其内部严密的系统:六书。许慎运用六书分析字形,并对其下了定义,取了例字,大规模使用六书 ③能联系社会实际,来看待语言问题。“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主要因为国家不统一。《说文解字》的地位极端重要,标明中国传统语言学已经成熟的建立起来 3.《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如今所见的《说文解字》是宋初的徐铉校对本,共十五卷,每卷分上下,共收9353个字,重文1163个字,13441个解说文字,分成540个部首 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结构和使用情况,而归纳出的字体分类 4.《说文解字》的贡献
①创学科(汉字学从许慎开始)许慎第一个编汉字字典,建立部首是许慎的重大发明,很好处理了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说文解字》中先列小篆字头,然后解释意思,最后再说明读音,注音多为形声字(占80%),方法为“从**声”其余为“读若*” ②通百科。“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 ③存古篆。对篆书保存有功,基本保存原貌
④达神恉(神秘的旨意所在)努力将字的本义解释出来 ⑤存古音。珍贵且准确 ⑥对文字统一起了规范作用 5.《说文解字》的不足:
在字义解释上,有的太笼统,有的没做解释,有的利用封建说教解释字义 6.《说文解字》的影响: 大小二徐(徐铉、徐锴)清代“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推举说);桂馥《说文解字义正》(说解根源);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解释条例、体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第三节 汉代词源学
一、词源学与汉代声训
1.词源学又叫语源学,任务是探索词的形式和意义的来源及演变历史 ①本质论:认为词和所反映事物具有一致的本质的联系
②约定论:认为词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是一种这回约定 2.声训:用音同、音近词去说明被解释词的来源(词源学);以声音为线索来解释词义的方法(训诂学)
两汉声训的特点:理论性;政治性;主观随意性;普遍性
二、刘熙和他的《释名》
1.作者:说法不一,最后认定是刘熙 2.《释名》的内容和体例
⑪共八卷,27篇,共收1502个词,大多用声训办法 《释名》与《尔雅》比较:
①在分类上,与《尔雅》大体相似,但更为详细(尔雅19篇,释名27篇)
②收词原则和解释方式不一样,释名中没有动植物名称,但是有形体、姿容、疾病、丧制等 ③在宗旨上有所不同,尔雅收集的是前代的故训,释名主要探讨事物命名由来,是词源词典 ⑫类型:①同字为训②同音为训③同韵为训④同声为训
⑬声训的评价和《释名》的局限①王力《中国语言学史》认为声训需要批判②局限:思想倾向上,有一些是有封建思想和神秘色彩;语言上,对于复音词的解释是错的,因为他将其拆开了;语源学上,在解释词的来源时,与不同的词建立了词源关系 ⑭《释名》的价值
①有一些解释比较到位的例子②对我们了解东汉的词汇面貌有重大作用③对考证东汉时的语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④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释名》与《说文解字》比较:
①所收字数较少②收词原则不同③说文收单字,释名收词,所以说文中无双音节词,而释名中有很多双音节词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语言学
第一节 反切与四声
一、反切
1.反切的释义:近现代吴承仕《经籍旧音序录》中说:反切是古人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来拼出另外一字的读音,利用双生叠韵,如丁,当经切,丁叫做切字,当经为切语 2.反切的产生:①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创始人为孙炎②认为从西域传入我国③认为是中国自周朝以来就固有的 3.反切的价值:①在注音字母正式公布以前,反切一直是汉语汉字注音的重要工具,孙炎《尔雅音义》是第一个使用反切的②反切法的创造,为韵书的产生装在了条件③反切不仅有注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海有统一读音的作用④反切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相当大的作用,一是研究上的作用,我们根据反切可研究语音体系,建立一个时期的语音系统。二是编纂字典词典,对词典的审音,定音,反切有巨大的作用 二、四声
1.四声的发现:南北朝之前,汉语有音调之实,而无声调之名。南朝齐时,周颙、沈约明确提出四声。《四声指归》中记载:宋末以来,只有四声之目,沈氏乃注其谱论,曰起自周颙。2.四声发现的原因:陈寅恪认为和佛音的转读有关 3.四声的调值:古代四声,平上去入 4.四声说是为建立五言诗的格律服务的 第二节 韵书与辞书
一、韵书
定义:韵书是一种按音续编排的字典(查韵字用的)
二、辞书
1.张揖《广雅》,仿《尔雅》而作 2.吕忱《字林》,是《说文解字》体系的字典 3.顾野王《玉篇》,是此时期的重要字典 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概括出五大特色:①引证悉出原书②证据不孤③按语明白④广收异体字⑤保存古书之材料 《玉篇》以楷书为字头,是第一部以楷书为正体的字书,有反切注音
4.陆德明《经典释文》 音义之书,全书共30卷 一卷序录为纲,二卷至三十卷为十四部书所作音义(周易、尚书、毛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
第四章 隋唐宋语言学
第一节 《切韵》系韵书
一、陆法言和《切韵》 1.作者:陆词,字法言
2.《切韵》内容和体例: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韵书,因“唐韵行而切韵废,广韵行而唐韵废”而失传。按“平上去入”分卷;共五卷,分为193韵,收字12158个;收字较为简单;不正字形;成书目的:诗文用韵;审音
二、《切韵》系韵书
王仁熙《康谬补缺切韵》 孙愐《唐韵》 李舟《切韵》
三、陈彭年《广韵》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带有法律性质 1.《广韵》内容和体例:
共五卷、平(两卷)上去入各一卷,全书收字26194,191692个注解,引用270多种古籍,206个韵部;按韵部收字,同音字放在一起,每个字下有注释,有反切,有同音字的统计数字
2.《广韵》的地位:①由于官修,编写的人多,手机材料也多,印刷数量多,发行数多,所以《广韵》成为切韵系书的集大成者,宋以后传统音韵学便以《广韵》为研究中心。《广韵》是研究古音字的阶梯②《广韵》是研究等韵所必须的参考书,一部分析发音原理、发音方法的著作③后世编纂韵书,以及研究各地方言,也要以《广韵》作为重要的依据。第三节 唐宋文学
一、正字形之学(帮助大家辨别字形,避免写错字)
1.颜元孙《干禄字书》2.张参《五经文字》3.玄渡《新加九经字样》(九经:三礼、三传、诗经)
二、说文之学(对《说文解字》进行订正,发现错误)1.李阳水《刊定说文》,研究《说文解字》三十年,著书三十卷
2.大小二徐,宋代研究《说文解字》的专家,徐铉(兄)徐凯(弟)徐铉奉召校订《说文解字》,现行的《说文解字》皆为“大徐本”,较原本有几处变化:①改分卷,正文十四篇,序目一篇共十五篇(十五卷),徐铉将美卷分为上下,改成三十卷②增加了反切③增加了注释(有明确标明“臣铉等曰”)④在正文中补充了19个字(如诏、志、鉴)⑤增加了新附字(增加402个)小徐《说文解字细撰》四十卷,“小徐本”有研究性质,阐释《说文解字》的义例 3.郑樵《六书略》,在例字上做进一步分析,对部首分布进行调整,540个部首分成330母(母部)和子部
三、右文说
形声字(一个形旁,一个声旁,最主要的构型安排是左形右声)
右文就是指形声字左边的声旁,认为声旁是表义的(这是右文说所持的观点)
右文说的评价:左文(形旁)没有问题,但右文表义作为普遍规律来看待是不科学的,不是所有形声字声旁都表义或都表相同意义,汉字不受汉语的制约,而是受到汉字系统本身的制约。
四、古文字研究
1.六艺文字(孔子笛子用来写经的文字)2.钟鼎文字
第五章 元明语言学(13世纪中叶—17世纪初)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周德清根据元曲音韵,把音韵归为19部,收5866字(另有说收5869字),无反切、无释义,首创“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为乐府而作,周德清认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六章 清代语言学(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
全面总结的时代,总结性著作较多 清代语言学特点:
1.抓住上古音这个中心环节,也涉及到其他分支 2.有一个整齐、强大的学术队伍
3.有一个好的社会条件(有利于语言学研究的社会条件)学术成就多出于苏皖一带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清代语言学不足;1.有严重的复古主义倾向(由于对明朝的怀念)2.理论上有片面性,具有门户之争 3.对现实问题漠不关心
4.在研究方法上,过分强调考据 马建忠《马氏文通》:第一部我国系统的语言学的专著。马建忠精通多国外语,且小学基础好,有良好的汉字学根基,所以有撰写《马氏文通》的条件 我国系统研究语法从《马氏文通》开始 目的:揭示语言的规则,便于语文的学习研究对象:古文
不足:太模仿西方语言学,有时与古文不合适
第五篇:中国语言学史试题
中国语言学史试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古代最早分部首的字书是汉代________(人名)的________。2.___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书,也就是最早的一部词典,现存
篇,是我国第一部按
编排的综合性辞书。
3.汉代谈“六书”的有三家,我们采用的是
(人名)的名称和
(人名)的顺序,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训诂方法分为三种,《尔雅》主要采用的是义训,《说文解字》主要采用的是
,《释名》采用的是。
5.远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童蒙识字课本
。6.传统的语言学包括三个分支
、、。
7.《尔雅》对后代辞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它是以“雅”为书名的一系列辞书的鼻祖,请列出2部后代雅书的名称。如
、。
8.童蒙识字课本除
的 完整保存,还有残简外,其余都失传了。9.毛亨的(全称)是现存的最古老的完整的传注。在训诂上,其具有
、、三个重要的特点.10.郑玄的 的内容主要是阐发、补充、订正毛传。
11.《方言》的作者是
。《方言》的全称是
。这个全称包含了两方面内容,对古代词语的解释和别国方言的释义。
12.部首“间“
”的编排原则。
13.《尔雅》和《方言》最大的区别是主旨不同。《尔雅》旨在明词语的古今异同,是以今言释古言;而《方言》主要目的在于
,是以通语释。
14.《说文》说解文字,主要是通过字形的分析来肯定字的性质和类型,阐明文字形、义、音三种要素和三者的密切关系。说解也是有次序的,每个字先说解
、次说解
、最后说解。
15.汉字起源于图画,其构形是有理据的,正是因为汉字具有
的特点,《说文》才据此“以形说义”。
16.《说文》通过分析字形解释的是字的,只有抓住这个意义,其他引申义就有条不紊了。
17.《说文》除了用形声系统注音,也用专门的术语来注音。许慎专门用来注音的术语主要是。
18.《说文》的字头是用
字体写的。除此之外,《说文》还兼
、、或体和俗体等异体字。
19.《说文》中的古文主要来源于
。从时代地域看,其应该是
时代
(地域)文字。
”编排在一起,体现了《说文解字》部首之
20.部首是东汉
首创。他根据当时对文字形音义关系的理解,按照六书的原则,把篆文的形体构造加以分析和归类,从中概括出
个部首。
21.部首按其功能性质略可分为两类,一为
原则的部首,一为
原则的部首。一种旨在揭示
;一种重在检字快捷。《字汇》和《康熙字典》采用的是
原则的部首。
22.说文第一个部首是
,最后一个部首是
。这是按照体现了汉代阴阳五行家“
”的哲学思想安排的。
23.“斤、斗、矛、車”这几个部首安排在一起,体现了许慎
的编排原则。24.《说文》凡东汉皇帝之名讳,必列于一部之首。但并不加以分析,只用两个字说明,也即。
25.《说文解字》为上古音研究提供两方面珍贵的资料,一是
资料,二是声训资料;段玉裁根据前者,并结合先秦韵文,得出了“
”的结论,也就是声符相同的字,在造字之初韵部应该是相同的。
26.下面三条分别出自《尔雅》的前三篇,请按照材料的顺序写出该篇的篇名。
、、。
①明明、斤斤,察也。
②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③降,下也。
27.《方言》提出了
、等概念,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共同语。28.按照顺序说出下列词条的出处。书名分别是
、、、。
①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 ②佥、咸、胥:皆也。
③森,木多貌。從林,從木。讀若曾參之參。④扇,自关而东谓之箑。自关而西谓之扇。
二、简答题
1.从今天的角度看,许慎的代表作是《说文解字》。但是,在《后汉书·儒林传》当中,许慎的另外一部著作《五经异义》是列在《说文》之前的,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方言》的贡献和影响。(答出任意三点即满分)
(1)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用个人力量进行全国性方言词汇调查的一本书。
(2)扬雄对方言区的划分方法,即使今天也有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他对方言区的划分,与当时的地理形势和行政区域密切相关,大致有三类:
▲大方言区。以关(函谷关)、山(崤山或华山)、河(黄河)、江(长江)为界。书中所说的“自关而东”、“自关而西”、“自山而东”、“自山而西”、“自河而北”、“自江而北”,▲次方言区。有以古国为界线的,如秦、晋、赵、魏、燕、郑、宋、齐、鲁、陈、楚、吴等;也有以州郡为界线的,如青、幽、雍、梁、益、荆、扬、蜀、凉州等。
▲小方言区。以河流为界,如淮、泗、沅、澧、湘等,也有以古地名为界的,如洛、郢、湘潭等。
(3)《方言》为我们了解汉代普通话的词汇提供了重要依据。
扬雄明确提出了“通语”(又叫“凡语”、“通名”)这个概念。书中标明为“通语”或“凡语”的有二三十处。如:
娥㜲,好也……好,其通语也。
(4)是沟通古今词汇的桥梁。
从《方言》中,上可以了解先秦古词,下可以用来研究现代词汇。
3.郭璞的《方言注》在语言学史上的贡献。
他为《方言》作注,并举出晋代方言来和扬雄所记方言比较,“触事广之,演其未及”:在词义上,或者证明古今语义相近,或者说明语同而义不同或义同而语不同;在地域上,或者指明某些古语依然在某地存在,或者指出某些古语不在当地保存,而转在别处遗留,而有的地方方言又进一步发展成为通用语。郭璞能体会《方言》的精神,突破文字框框,以口头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用晋代语言来注扬雄所记的汉代语言,这就为汉语的历史发展留下了一份极为可贵的语言材料。
郭璞注释《方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以晋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词——语言思想、观念明确,以当代语言从发展变化、对比研究的角度进行注释,重视当时活的语言,以口语、方言释词,反映了晋代词汇、方言的一些发展情况:
二、注释《方言》中由于时代久远而后世不明的词语——避免单字释义不确的弊病:
三、以复音词注释单音词——反映晋代语言复音化趋势:
四、以通用语解释方言特殊语词或特殊文字:
五、对“转语”加以说明:
4.简述《说文》成书的背景与基础。
1.2.为了配合经今、古文斗争的需要 前代和当代学者已有析字之先例
3.4.其它著作也已开创释词的先例 《仓颉篇》等书已将文字作了汇总
5.《尔雅》的贡献和影响。(答出任意三点即满分)贡献: 1.首创了按词的义类编排词汇的体例;《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编纂的词典。
2对词义进行解释时,态度比较实在,故释义较科学;
3.在保存古义、记录词义的发展变化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影响:
1.《尔雅》是我国训诂学史上最早的训诂专著,对训诂学发展有开创之功。
2.《尔雅》是我国现有传世文献中最早的一部辞典,它的辞书学价值,它对以后辞书学发展的贡献,是应该肯定的。
3.它不仅是中国古代训诂学的第一部专著,还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的第一部专著,在中国古代语言学研究中影响很大,不仅形成了“雅学”一派,还对《方言》、《释名》、《说文解字》等后来的语言学专著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三、材料分析题
1.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这段材料出自
(人名)的(书名)。试分析这段材料反映出的语言现象和规律。
2.简述“若有王者起,必有循于旧名,有作于新名。”这段话反映出的语言学理论。
3.庄里丈人字长子曰“盗”,少子曰“殴”。盗出行,其父在后追呼之曰:“盗!盗!”吏闻之,因缚之。其父呼殴喻吏,遽而声不轉,但言“殴!”“殴!”,吏因殴之,几殪。
4.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曰:“使齐人傅之。”(《孟子·滕文公下》)
四、论述题
试描述汉代的今、古文经之争及其对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古文经与今文经由于来历不同,自然会存在差异。这差异不仅表现在一是古文字写成,一为今文字写成,而且表现在小到句,大到篇章,都有较大出入。
古文经书的出现,遭到了“俗儒”的激烈反对。
斗争的原因,除了双方都认为自己握有真理之外,还存在着门户之见和待遇不公两个因素。
今文学派主张阐发圣人的“微言大义”,强调经世致用,惯于以经世致用、唯心主义的态度解释经学,进而用来穿凿比附时政。
古文经学派则力求保持先秦儒学的史官文化传统,反对随心所欲地解释古代文献。主张对古书的解释一定要从字句出发,有来历、有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