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辩律师出庭语言的规范化与职业化指引】
【刑辩律师出庭语言的规范化与职业化指引】
对一名律师、一名刑辩律师、一名刑辩出庭律师,语言的职业化和规范化是决定你成败的关键,更是决定案件庭审效果的关键!本指引系作者在多年的刑辩工作实践中摸索总结而来,也是卓安所刑辩律师系列规范化指引之一。你为你的当事人努力了多少,他又能从中获益多少?法官从中衡量你对他尊重多少?检察官对你诚服多少?你在其中提升多少?在此一搏!
“权利的争取”指引
1、“审判长,辩护人建议去除被告人的囚服和械具。”新刑诉法实施以来,从无罪推定原则、尊重被告人人格尊严考虑,部分法院法官会主动让法警去除被告人的囚服和械具,但还是有部分法官没有这样做,此时,辩护人可以提出前述建议。
2、“审判长,辩护人认为本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要求将该案移送XXX人民法院审理,若法庭坚持开庭审理,我尊重法庭的决定,但请书记员将我的意见记入笔录。”主要针对庭前已提出管辖权异议,但法院不予理会的情况,一般一开庭就要举手示意发言。
3、“审判长,辩护人认为本案不公开(或公开)审理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因此要求本案公开(或不公开)审理(并说明理由)。”主要针对除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当事人申请)外(内)的案件。
4、“审判长,辩护人申请XXX回避”(并说明理由)或“不申请回避。”主要针对合议庭组成人员、公诉人、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的回避。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公诉人的回避由检察长决定,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关于司法公开的六项规定》,可要求公开独任审判员、合议庭成员、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基本情况,以便切实实行回避权。
5、“审判长,辩护人对公诉机关的指控事实有异议。”当公诉人宣读完起诉书,问被告人对指控的事实有无异议时,被告人回答无异议,但辩护人又有异议而审判长又不询问律师意见的情况。
发问阶段[ 交叉讯(询)问 ]指引
6、“反对,审判长(举手),由于被告人在侦查机关先后进行过XXX次供述,无法了解公诉人的提问究竟是针对哪次供述提出的问题,请公诉人将问题直接化、具体化。”主要针对公诉人在问具体问题前的问话:被告人XXX,你在侦查机关作出的所有供述是否属实?
7、“反对,审判长(举手),公诉人威胁、恐吓我的当事人。”主要针对公诉人在发问前或发问中常说,XXX,今天是你最后一次机会,若不如实供述,仍然是之前的态度的话,我将建议法庭对你从重量刑之类的话(非常严厉、声音大、语气重)。
8、“反对,审判长(举手),反对公诉人问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与本案事实无关。”主要针对公诉人问与案件无关的问题,如:故意伤害案件中,公诉人问被告人父母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容易引起其情绪波动)。
9、“反对,审判长(举手),刚才公诉人的发问带有明显的诱导性。”主要针对公诉人发问诱导被告人、或暗示或提示其作出某种回答。何为诱导?法律没有明确的界定,辩护人只能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
10、“反对,审判长(举手),刚才公诉人的言语有损我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如公诉人说,你简直就是社会的垃圾、人渣等。
11、“反对,审判长(举手),反对公诉人边发问边举证(间问间证)。”主要针对被告人对公诉人的回答与其笔录不一致时,公诉人马上就说你在某年某月某日在哪的笔录可不是这样的,并宣读。
12、“反对,审判长(举手),公诉人刚才向被告人XXX披露了庭审中的信息。”如公诉人问第四被告人:刚才第二被告人说是你让他去购买的砍刀,是不是?
13、“反对,审判长(举手),公诉人刚才的发问,是一个复合式问题,无论我的当事人如何回答,都会得到公诉人想要的另一个结果。”如公诉人问:你是何时停止了对张三的伤害?你是什么时候停止了对张三的非法拘禁?表面上问的是时间,无论如何回答,实际上都承认了伤害行为、非法拘禁行为。
14、“好,我尊重审判长的决定。”指辩护人在反对公诉人时,审判长口头表示反对无效时;或者辩护人发问时,公诉人反对,法庭认为反对有效时,辩护人要听从法庭的指挥,不能与审判长争论。
15、“审判长,我再重申一下我的反对(发问)理由。”指辩护人反对后,审判长一时难以决定,或者审判长假装没听见或者不予理会辩护人。此时,辩护人就要再详细地阐述反对(发问)的理由。
16、“被告人XXX,我作为你的辩护人依法维护你的合法权益,现在就本案相关事实依法对你发问,希望你如实陈述,请问你听清楚了吗?”针对律师自己的当事人,发问前的告知。
17、“被告人XXX,我是第XX被告XXX的律师,现就本案的事实对你发问,请你如实地回答,听清楚了吗?”针对同案犯被告发问前的告知。
18、“审判长,辩护人问的这个问题与本案有关,请允许我问完。”主要指辩护人对一组问题发问时,前面一两个问题看似无关,实际是有关联的,此时公诉人对前面的问题提出反对时,辩护人为了发问的顺利进行,要向法庭作好解释工作。
19、“审判长,辩护人暂时发问到此。”第一轮发问完以后,向法庭示明。
20、“审判长,辩护人要求继续发问。”指公诉人再次发问完后或者审判人员发问完以后,辩护人有新的问题需要继续发问的情况。
21、“好,请书记员将这个问题记入笔录。”当辩护人的观点与公诉人或审判人员的观点发生较激烈冲撞的时候。
22、“审判长,辩护人申请休庭几分钟。”在庭审过程中,遇突发情况,辩护人要争取时间处理或要与被告人简单沟通的情况。如被告人当庭认罪,庭前不认罪又同意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情形。
23、“审判长,庭前辩护人已申请了证人XXX出庭作证,现在请法庭传证人XXX到庭(简要说明证明的目的)。”庭前已申请证人出庭并被法院许可的。
24、“证人XXX,我是被告人XXX的律师,现就本案中你知道的、看到的或听到的情况如实回答本辩护人的提问,作伪证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听清楚了吗?”审判长问明证人的基本情况并在保证书上签字后,首先由辩护人发问。(其他与对被告人发问相同)
25、“审判长,被告人XX与被告人XXX(证人)陈述不一致,请允许双方到庭对质。”主要是指同案有多个被告人相互之间对同一个问题陈述不一致,或者被告人与证人之间陈述不一致,有必要对质的情况。
举证、质证阶段指引
26、“审判长,辩护人要求公诉人一证一质。”若案情重大、复杂,当公诉人打包出示证据的时候,辩护人可要求公诉人一证一质。
27、“审判长,辩护人对该证据还有意见(举手示意)。”很多时候,当辩护人质证完毕后,公诉人会针对辩护人的质证意见进行回击,或者审判长会问公诉人对质证意见有无新的意见。当公诉人回应完后,审判长一般不会给辩护人第二次质证的机会,此时我们辩护人就可以要求发表新的质证意见。
28、“辩护人认为,该份证据不具有真实性(说明理由)。”如受害人的陈述本身前后矛盾,与被告人、多名证人的陈述矛盾,与其他客观证据矛盾;再如某小山村故意杀人案中,证人说某月初或月未的晚上,皓月当空,亲眼看见被告人用木棒打死了张三。
29、“辩护人认为,该份证据不具有合法性(说明理由)。”如辩认笔录是承办案件的警察指着5号照片问辩认人,而不是让其从多张照片中找出5号照片;再如讯(询)问笔录是由一个警察(或协警)作出。
30、“辩护人认为,该份证据不具有关联性(说明理由)。”如证人说被告人前二年与某某人打过架并致对方轻伤,以证明现在张三的伤就是被告人造成的。再如警察在制毒现场,暂扣了两包毒品,只对A包作了成分鉴定和含量鉴定,证明B包的成分、含量与A包相同。
31、“辩护人认为,该证据没有证明力(说明理由)。”如证人与受害人系夫妻关系,作笔录的时间比受害人作笔录时间晚10天,夫妻之间有充足的时间串供,其证词不能采信。
32、“公诉人刚刚举示的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辩护人认为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说明理由)。”如村委会证明被告人XXX杀人、对已经不存在的烟酒进行价值鉴定、精神病人的证言、行政机关收集且没有转换的言辞证据;再如刑讯逼供的证据(要求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据)。
33、“公诉人刚才所宣读的言词证据,非常不完整,他(她)只选择了其中对被告人不利的部份宣读,有利的部份没有宣读,也可以说是断章取义,不具有客观公正性。”此时,辩护人可宣读对被告人有利而公诉人没有宣读的部份。
34、“审判长,辩护人要求法庭当庭播放视频。”视频内容往往较多,法庭为节约时间,一般会说庭后播放,此时辩护人要求当庭播放,可以只放关键的几分几秒。
35、“审判长,这份证据对本案非常重要,因为是新出现的,为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辩护人需要时间核实,故建议本案休庭延期审理。”公诉人当庭出示的而辩护人未撑握的证据,法庭当庭出示其依职权去调取的证据而辩护人不知情的证据。(若当庭能够应对的除外)
36、“这份证据是XX在X时X地收集的,合法有效,证明的目的是XXX。”当辩方举证时,要说明证据的来源、收集的方法和程序、所要证明的目的。
37、“审判长,辩护人举证完毕。” 辩论阶段指引
38、“尊敬的审判长(合议庭成员),根据刚才庭审查明的事实结合本案证据,本律师为被告人XXX作如下辩护意见。”在辩护阶段,律师发言前的开场白。
39、“审判长,辩护人辩护意见发表完毕。”当发言完时,要提示法庭,有时法庭误以为你发言没完;还有审判人员有时心不在焉,你已说了总结性的语言,但没被听见。
40、“公诉人所说的问题,辩护人的观点已经阐明,相信法庭会根据事实作出认定,辩护人不再重复观点或辩护人不再辩论这个问题。”当公诉人对某一问题反复纠缠,死不认帐等情况,辩护人要学会拒绝这种无味的辩论,果断地不再回应。
诚然,本规范指引还有一些不如人意之处,不足部份望各位同仁斧正!(本文来源:为你辩护网 作者:姚志刚)
第二篇:刑辩律师操作实务
刑辩律师操作实务
1.面对客户
2.面对被告人
3.面对证人
4.面对检察官
5.面对法庭
(一)面对客户
律师行业里有一句话:律师最大的敌人是当事人。
面对客户,很需要每一位律师磨炼掌握。对待客户的方式,个人认为就像写汉字,融进自己的性格,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律师风格,有自己性格特色地对待客户。
1.坚持“五不”原则:
(1)不私下收费
(2)不许诺判决结果
(3)不承诺打通公共关系
(4)不自己压价
(5)不贬损同行
2.第一次面对客户的地点,应当在律师事务所,而不应该在餐厅、酒吧、咖啡厅、茶座等其他地方。
3.要确认当事人的身份。要把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留在案卷里,并由本人当面签名。
(二)面对被告人
1.会见被告人时,首先精神安慰鼓励一下。
2.问清:被告人的具体监号;看守所所在地的邮寄地址、邮政编码;每月家属能送多少钱,有无数额限制。
被告人具有针对性的很具体的传话,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利用。
3.就案论案,做好每一次会见的记录。
4.不要私下替被告人传纸条,也不要把手机交给被告人通话。对此,作为律师不要心存任何侥幸,或者过于善良,要懂得保护自己。
(三)面对检察机关
在审查起诉阶段,面对公诉人,刑辩律师应提交:
(1)由家属委托的、被告人签字确认的授权委托书;
(2)律师事务所的函件;
(3)办案律师的律师执照的复印件。
检察机关应向律师提供:
(1)起诉意见书复印件;
(2)涉及本案的鉴定资料、勘验报告、鉴定文书。
此外,有的检察院还要开一个同意律师会见的函,或者在起诉意见书复印件上盖章,或者在要求到看守所会见的文书上盖章,看守所才接待。
注意:拿到这些文书以后,律师负有保密义务。起诉意见书并不是对外公开的法律文件,而是司法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准备进行起诉的一个很基本的法律文书,是一个草稿,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不要给家属看,顶多可以把相关内容给家属讲一讲,否则会给律师带来泄密罪的麻烦。
拿到上述文件后,会见被告人时,仅就起诉意见书指控的犯罪的范围进行沟通。这时由于没有侦查人员在场,律师取一份完整的被告人对于起诉意见书认定的几项犯罪事实的辩解,是非常重要的。
(四)调查取证
从此时开始,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律师作为辩护人可以调查取证,因为在之前的侦查阶段是不能调查取证的,防止反侦查。由于可以调查取证,所以律师就存在执业风险,典型如《刑法》第306条,每年都有律师因调查取证而被采取强制措施。
有经验的律师对于调查取证分出两部分:主观证据和客观证据。主观证据就是证人证言,侦查机关已经找过的证人,原则上我们不去做调查。如果认为情况有误或者有变化,我们申请法院让证人出庭作证。
证人证言如果不真实,往往是两种情况:一是在当时的侦查机关的压力下,他说了假话,侦查机关的调查取证中采取了威胁或者暴力或者其他的方式,使他没有客观作证;第二,没有全面作证。因此,虚假作证和片面作证都会使证言出现偏差,而辩护律师纠正这一切的唯一的办法是让证人出庭。只有在法庭上让证人必须履行如实供述的义务,然后控辩双方和被告人进行交叉询问,才有可能使整个案件的证据变得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相反,如果自己冒然去取证,出现了上述情况,很可能侦查机关在二次调查取证时黑白颠倒。所以,宁可抱残守缺,绝不能错。
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一个问题:侦查机关的工作谁来真正监督?这其实一直从来没有被真正监督的,都是侦查机关的内部监督,因为涉及到侦查秘密不能泄露。由于不能泄露,所以不能被公开监督,只能自我监督,提高干警素质,本着这样的目的,所以大量的错误其实揪不出来。由于侦查笔录中口供证言中的大量的错误揪不出来,成为后面很多冤假错案产生的源泉,这是我们侦查体制的问题。
案例:某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
作为刑事律师:客观证据大胆取证,主观证据谨慎取证。
《律师法》第35条关于调查取证的规定:“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
(五)鉴定问题
司法鉴定专业性很强,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鉴定人进行鉴定后,要有鉴定结论,要有本人签字。鉴定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作虚假的、不真实的鉴定作为言词证据要承担伪证罪的责任。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案件鉴定人因为出具虚假鉴定以伪证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是什么原因?搞坚定的是人,鉴定同样可以被买通,出具的鉴定往往由于专业性过强,使控辩审三方包括被告人专业水平和素质都达不到能够跟专业鉴定人员相抗衡的程度。比如伤害罪,到底是重伤还是轻伤,这里就有很大的学问。
错误的鉴定会直接导致不公正的裁判,我们只有找同样专业的专家证人出庭,让两者相互进行专业层面上的到庭质证,才可能得出一个比较公正客观的鉴定结论。所以在今天,律师一直呼吁专家证人出庭。
要做好专家证人出庭的工作,要把专家证人的身份、与此案件无关的说明,以及这个人在学术领域里的方方面面的造诣,提交给法庭,申请法庭传他出庭作证。根据司法实践,专家证人出庭作证,收效显著。
(六)面对法庭
1.庭前准备
(1)列一张大事年表
(2)画一张几何图
(3)摘出与本案有关的所有法律条文的原文、司法解释的原文、部门规章的原文,打印在一张纸上。
(4)除事先准确好一份辩护词外,准备好一张白纸,通过法庭调查,及时写下新的辩护思路,列个提纲,最后的发言按照提纲,紧贴法庭调查的事实。
(5)不要使用电脑,不如一支铅笔头。案卷中对被告人有利的证言贴上口取纸。重点地方用黄色笔划下来,因为黄色笔划过的纸复印以后没有痕迹。
2.法庭调查
对待同案被告人:不到万不得已,不直接把矛头指向同案被告人,以免引起两线作战,尽量不主动引起两方战争。有时就某一事实,需要调查清楚时,作为律师要维护当事人权益,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同案被告人发问,要向法庭直接做出阐述。
对证人的发问,尽量不要使用诱导性发问。对于控方证人,为了减少对立情绪,尽量引导他说明他当时的证言没有说全,而不是没有说对,然后一点一点地发问,直到最后一个问题,才是真正归纳总结的问题,可能他的证言根本站不住脚。
3.法庭辩论
眼神、声音、措辞等细节:
(1)发言时,无论有无麦克风,声音必须笼罩在整个房间里,保证距离自己最远的人能够听到。
(2)眼神要把语言传导出去。
讲法理时,眼睛一定要看着法官;讲人情时,眼睛要对着听众;在某些时候,要和被告人的眼神碰一下,以示鼓励;抓住公诉人破绽时,眼睛要看着公诉人。
当法官、公诉人向被告人发问时,被告人对自己的回答是否准确、是否应该回答没有把握,经常把眼光投向辩护律师,此时辩护律师的眼睛一定要看着被告或者微微点头,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即使被告人说错,也不能对他摇头。如:迈克尔·杰克逊案中女律师Susan Yu对杰克逊的支持。
(3)措辞:
优秀的刑辩律师不但要掌握开庭前案卷的全部事实,而且在法庭调查结束以后,还能把法庭调查的相关内容归纳总结,这样就占领了案件的制高点。
公诉人的口误、证据中的小瑕疵等点到为止,不要去纠缠,这些不影响大局,关键是罪名是否得当、是否准确。
案例:2003年“非典第一案”——张月新寻衅滋事案。
公诉人越是重要案件压力越大,宁可抱残守缺,不能有任何的闪失,这恰恰是其最大的弱点,相反律师很自由,有进有退。公诉体制最大的问题是,公诉意见都是检委会定的,公诉人自己又不能改一个字,所以他会对法庭调查过程中已经证明是错误的、不存在的东西严防死守,这恰恰是律师可以打击的点。
法庭辩论的主导思想是“田径赛”,而不是“拳击赛”,我们不是驳倒公诉人,其实公诉人是不会被驳倒的。我们不需要驳倒公诉人,我们只需要向法庭充分阐述我们的辩护意见,对法律的理解,对案件的理解,最后归纳出我们认为被告人无罪、罪轻的观点。讲清楚了,法庭听懂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在法庭辩论中阐述观点,根据不同的情况,有“虎头蛇尾式”、“均衡发布式”。
目前刑事司法环境还没有真正达到理想的法治社会,刑事辩护律师应学一学《犹太法典》的教诲:有耐心容忍我们不能改变的事情,有勇气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事情,有智慧区分前二者。
第三篇: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刑辩律师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刑辩律师
1.刑辩律师要敢于怀疑一切
2.刑辩律师要有坚忍不拔的品格
3.刑辩律师要有胆识
4.刑辩律师要有正义感
5.刑辩律师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6.刑辩律师要有开放的办案思维
1、说服的对象是法官而不是公诉人
2、选准角度
3、换位思考、避免对立
4、教被告人说话
5、深挖证据
6、要用好媒体
如何避免和减少刑辩风险?
1、把委托人省份证复印件留下
2、不要再会见室会见
3、摆正位置,端正心态
4、严守法度,勿越权
5、不得泄露机密
刑辩律师代理再审案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此罪与彼罪的辩护
2.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辩护
3.情节方面的辩护
4.立功方面的辩护
5.程序性辩护 风险:
1、易激化矛盾;2.违反程序责任 缺失
6.程序性辩护可转化为量刑上的辩护
量刑辩护注意事项:
1、注意前期调查
2、注意和解的促成3、提出量刑意见附情节
4、公诉方从重情节的反驳与质证
5、对量刑效果与风险进行评估
6、综合所有情节来论证被害人的社会危害性
7、找到法官的量刑理由作为上诉依据
8、疑罪从轻
第四篇:我国刑辩律师的执业困境分析与改善路径
我国刑辩律师的执业困境分析与改善路径
摘 要:刑事辩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水平,其价值在于对人权和民主思想的尊重与保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刑事辩护律师的执业环境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刑事辩护过程中律师的会见难、调查取证难以及阅卷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律师在刑事辩护中发挥的作用,因此,对导致刑辩律师执业困境的原因进行剖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该困境的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刑事辩护;律师;会见权;调查取证权;阅卷权近日,继”李庄案”之后,”北海事件”中的四律师”伪证罪”再次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四名律师因替犯罪嫌疑人刑事辩护涉嫌”辩护人伪证罪”而被逮捕,逮捕人数之多为全国首次。从”李庄案”到”北海四律师案”,律师的执业环境令人堪忧。自律师制度恢复以来,中国的律师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改革转轨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利于律师业甚至制约律师业健康发展的因素,如律师辩护的风险大,回报少,辩护难,律师调查取证权的缺失、个别司法机关的执法不公效率低下对律师业的制约等。
一、问题的展现
2011年1月28日,北海四名律师杨在新、杨忠汉、罗思方、梁武诚在代理一起故意伤害案的过程中因教唆、引诱当事人和证人作伪证,妨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已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6月13日,北海市公安局依法对杨在新、杨忠汉、罗思方、梁武诚四人
实施拘传。同日,对杨在新、杨忠汉依法实施刑事拘留,对罗思方、梁武诚两人实施监视居住。6月29日,杨在新律师被逮捕,其他三名律师取保候审而释放。由于证据不足,指控四律师伪证罪罪名不能成立,经多次延期审理,本案已于11月14日庭审完毕,暂未宣判。
据不完全统计,新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几年里,有百余名律师因从事刑事业务而锒铛入狱,蒙冤受屈,事后又证明大部分人是被冤枉的,是受到了职业报复。[1]据全国律师协会刑辩委员会秘书长韩嘉毅介绍,在西部某省,法院刑事案件快速增加,2008年为12235件,2009年为12887件,2010年为13547件。而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数量却逐年减少。调查发现,这个省刑事案件的代理率为12%。即100个刑事案件当事人中只有12人聘请了律师。究其原因在于,刑事辩护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风险太大且回报小,辩护难度大且作用小,甚至在执业过程中,人身权利将受到侵害,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一)会见犯罪嫌疑人难
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律师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然后,实践中却不容乐观,律师在代理刑事案件要求会见当事人时经常被监听,或者不合理地限制
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时间和次数,或者以各种理由为借口,直接剥夺律师会见的权利,甚至有的要求律师安检,反复搜身,最后像对待犯人一样抽下腰带提着裤子接受检查,最终未能会见。
(二)调查取证难
调查取证权时法律赋予律师的核心权力之一,对于律师正常的开展辩护工作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查取证。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证据,应当保密。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毁灭证据的,无论属于何方,必须受法律的追究。”《刑事诉讼法》第37条又规定: “辩护律师经证人或其他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相关的材料,或者经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对比上述法条可以发现,辩护律师只有经过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同意才可以调查取证,而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向个人和单位调查取证,个人和单位必须予以配合。由于相关单位和证人担心受到牵累,不愿意向律师提供证据,辩护律师又没有要求其提供证据的强制力,致使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
(三)阅卷难
《刑事诉讼法》第38条规定,”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
料。”辩护律师只有在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才能对本案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进行查阅、摘抄、复制,而在侦查阶段,辩护律师没有权力进行对相关材料进行查阅、摘抄、复制的权力,在实践中,公诉机关仅仅只是有选择地向法院提交不利于被告人的证据材料,律师常常看到的也只是一些程序性的诉讼文书,即使进入了审判阶段,所接触的也只是一些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的复印件,其他的重要证据材料很难见到,再加上取证方面的困难,辩护律师更加无法客观、全面地了解案情,而影响了辩护意见的真实性。
二、刑辩律师执业困境的原因
刑事辩护是律师最基础、最传统的业务。从词源看,”刑事”和”辩护”有不同的来源,”辩护”又早于”刑事”。从历史上考察,辩护可以追溯到古希腊。[2]我国古代没有律师制度,我国现代的律师制度是清末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而进入中国社会的。由于律师制度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是舶来品。在中国建成法治社会之前,律师制度在几度兴废,始终水土不服。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律师制度完全被取消。1979年以后,随着我国法制的重构,律师制度也得以恢复,刑事辩护就是律师制度恢复以后从事的主要职能。随着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我国律师的刑事辩护职能有所强化,但在现实中律师辩护制度仍然困难重重。[3]可以说,我国刑事辩护制度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历史上看,民主意识不强
从历史上考察,辩护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希腊也出现了许多辩论家,这与当时古希腊浓厚的民主意识有关,”我国学者在描述古希腊刑事辩护制度的产生时指出:刑事辩护制度之所以发轫于古希腊,与当地发达的民主意识和浓厚的辩论空气密不可分。”[4]中国古代社会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民众处于被统治地位,行政权和司法权的高度合一,司法权由行政机关行使,一般由地方的行政长官兼任,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社会,中国古代社会难以形成民主意识和人权思想。没有民主、人权思想做保障,难以形成与官方相抗衡的辩护制度。
(二)从立法上看,立法存在重大不合理与缺失之处
我国《刑事诉讼》和《律师法》都规定了律师在辩护过程中依法享有会见权、调查取证权以及阅卷权。然而”《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对律师的调查取证权作了不适当的限制,使得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实际上成为一种不完整的、非独立的权利。如刑诉法第37条规定律师对证人或其他有关单位或个人调查取证,需经证人及有关单位或个人同意方可进行,以至于证人或其他有关单位或个人不同意,律师就无法取证。各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取证更需得他们和司法机关的双重同意方可进行,因而导致律师取证举步维艰。”[5]此外,我国立法制度上存在重大缺陷,制度设计不完善,对于违反《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侵害律师执业权利的行为没有保障性措施,一旦遇到司法机关的阻碍时,律师所享有的权力得不到应有的保
障,形同虚设。根据《刑法》 第306条的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不得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否则,就构成妨害作证罪。但是,何为’引诱’,法律并未作详细界定。如果律师调查证人时,证人改变了以前的证言 ,这是否属于’引诱’。”[6]对于是否属于”引诱”完全取决于检查机关的认定,只要证人的证言发生改变,就可认定律师对证人进行了”引诱”,从而认定律师涉嫌引诱证人作伪证,对律师进行职业报复,这种立法制度使得”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仍是律师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7]。
(三)司法机关不严格依法办案,导致律师辩护难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理论,控辩审三方独立,法院保持中立地位,控诉方和辩护方诉讼地位平等。然而,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作为对犯罪行为的控诉机关,代表着国家行使控诉权,处于刑事诉讼的主导地位,辩护律师接受被告人的委托,为了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代表被告人参加诉讼,在诉讼中处于支配地位。司法机关本身素质不高,执法能力不强,不严格依法依程序办案,常常会出现执法违法等现象,办案人员将律师视为”异己力量”,对于律师的正常诉求进行无理的干涉,对其辩护意见也不予采纳。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官本位”思想依然浓重,办案人员对于律师有一种优越感,对于律师的工作不尊重,甚至故意为难律师,导致辩护律师难以正常的开展工作。
三、刑辩律师执业困境的改善路径
刑事辩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对人权和民主意识的尊重与敬畏,因此,完善我国的刑事辩护制度,对于保障人权和发扬民主具有重大意义。
(一)完善相关立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
《刑事诉讼法》中对于辩护律师会见权、调查取证权及阅卷权进行了不合理的限制,限制了律师在辩护过程中发挥作用,应对这些不合理之处进行必要的修改,扩大律师会见权、调查取证权及阅卷权时,应当严格依法保障律师的会见权、调查取证权及阅卷权,以确保律师全面、客观地了解案情,提出针对性强的辩护意见,使法官兼听则明,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做到定性准确、量刑适当。《刑法》第306条规定了”辩护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使得刑事辩护律师在代理、辩护案件时明哲保身、裹足不前。于是,律师们只能在检方提供的现有的证据材料之中寻找漏洞 ,组织辩护,[8]使得辩护律师难以组织有效地辩护,因此,有学者主张废除这种带有职业歧视性的规定,已更好地发挥律师在刑事辩护过程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律师们素质良莠不齐的司法环境下,还不适宜废除该规定,但应用司法解释的形式对本罪的构成要件进行限定,明确”引诱”“威胁”、故意内容等的具体含义,避免法律用语的模糊,使律师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最后,立法上还应完善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和证人权利保障相关配套等制度”。[9]
(二)转变执法观念,严格依法依程序办案。
司法人员在办理案件中不严格依法、依程序办案是导致律师难以开展工作的重要原因,要改善辩护律师的执业困境,必须加强思想教育,严格依法办案,改变形成已久的”重实体,轻程序”的观点,必须坚持实体程序并重的思维模式,在办案过程中重视程序公正的作用,消除群众对司法不公的疑惑,树立正确的办案观念,全面的提高司法人员的办案素质。改变浓重的”官本位”思想,正确认识律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作用。对于司法人员违反《刑事诉讼法》、《律师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行为,一律调离工作岗位,严格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其中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提高律师执业能力和执业素养
律师的执业能力关系到刑事辩护作用大小和质量好坏,律师应努力学习,掌握认识研究能力、法律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基本的职业技能,法律知识是法律技能的基础,但仅仅是基础。必须实现从法律知识到法律技能的跨越,以法律技能实现法律知识能量的释放,真正实现法律知识的价值。因此,必须建设一支职业能力强、富有使命感的律师队伍,通过律师的努力,与司法人员和当事人进行有效地沟通,消除司法人员对律师的抵触心理和当事人的疑惑心理,以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律师应认真培养诚信、谦虚、勤奋、认真品质,恪守职业操守,信奉法律至上,时刻保持一颗谦虚的胸怀,勤于学习,坚持认真的工作态度,追求司法公正的梦想,为实现司法公正独立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贵芳.刑事辩护指南[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2] 同上注
[3] 陈兴良.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辩护权[j].法学,2004(1):5 [4] 同上注
[5] 蔡新文、刘德宏.律师辩护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9):10.[6] 孙万怀.从李庄案看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认定[j].法学,2010(4):7.[7] 同上注
[8] 刑辫律师的惑与祸 执业困境渐落端倪 [n].上海法治报,2010-03-29(10).
第五篇:绍兴律师法律咨询之充分发挥律师刑辩作用防止冤假错案
绍兴律师法律咨询之充分发挥律师刑辩作用防止冤假错案
综合网络消息:随着浙江张氏叔侄冤案等几起案件的曝光和纠正,社会各界呼吁防范冤假错案、加强司法公正的声音再度高涨。中央政法委近日出台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针对执法司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现行有关法律规定,对审判环节疑罪从无原则、证据裁判原则、严格证明标准、保障辩护律师辩护权利等作了重申性规定,并就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提出明确要求。
据新京报报道:河南高院院长提出:庭审流于形式易致冤假错案,这个论点由高院院长提出,也是比较真实反映冤假错案发生的真实原因,是由目前的刑事司法体制造成的。如果要防止冤假错案,那么就要从制度安排上着手,消除产生冤假错案的一些制度上的漏洞,比如说建立疑罪无制度,建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建立全程录音录像制度,还有要建立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制度,让公务人员对其行为负责,极大的制约了冤假错案发生的机制。这是必要的,也是一个科学的防止冤假错案发生的制度安排。同时对于判决书上网公开,也要从制度上去规范裁判文书的书写,为司法公正作最后一个把关,有利于阳光,有利于公平、公正。
但作为一个高院的院长,其发言还是有一定的缺陷的。他只强调了司法工作人员的自律,与制度上的约束,但并没有指出律师在防止冤假错案发生上的作用。新的刑事诉讼法也对律师的权利与义务进行了重新的构建,规定律师可以在侦查阶段作为嫌疑人的辩护人,把辩护律师的介入时间提前了,有利于依法、真正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把住案子判决的公平、公正,真正办成所谓的铁案。从法律对律师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来看,律师作为公权力一方当事人所聘的当事人,其地位为辩护律师,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事实与法律,独立作辩护。所以律师的辩护意见,应当通过制度安排,由公检法依法采纳律师在刑事程序阶段提出的各种意见,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实现。
从目前来看,冤假错案的发生,还与律师的地位高底成一定的正比的关系。一般地,在以往的刑事司法制度上,律师的地位不高,律师的意见没有人听,公检法的权力很难得到制约,很容易形成一条龙,造成刑事诉讼流于形式,易致冤假错案发生。时间长了,十年、二十年,有些不公正的判决导致冤假错案浮出水面,使整个社会面临司法公正的质疑,这是制度设计上的滞后,也就是说,十年、二十年发生的冤假错案有可能在十年、二十年后才被曝出,使公检法系统承受巨大的压力。由于制度的滞后性,一旦日后曝出冤假错案,则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的。
通过制度安排,律师在法律上有了执业的保障,接下来,就要对律师的业务技能提出重大的挑战,律师要能辩,敢辩,善辩,在法院审判阶段,能让法院真正
通过中立审判,依法独立作出公正的判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也是让刑事诉讼不再流于形式的很好的一环。
新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律师已经作为公检法之后的第四极,则在以后的司法实务中,要改变对律师的认识,真正让律师成为刑事诉讼一极,让刑事诉讼具有真正的对抗性,而不再流于形式。
绍兴律师法律咨询之轻纺法律网供稿
本文参考了新京报、长安网等网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