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临床医学(1002)
第二部分 本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一、学科方向与特色
1.学科方向。具有支撑本一级学科所需要的主干学科方向10个,在地方病的研究独具优势的学科也可作为一门主干学科。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麻醉学、病理学为基本的学科方向。各学科方向水平均衡,能够相互支撑,能够引领该领域发展。
2.学科特色。根据国家、本区域的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学校定位,制定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学科特色和发展应能够促进国家和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二、学科队伍
3.人员规模。专任教师不少于120人,每个学科方向不少于15人。
4.人员结构。有合理人员梯队和结构,45岁以下的青年专任教师不低于40%;获硕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不低于30%,获博士学位的人员比例不低于20%。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学位授权点至少有10名学术造诣深厚、治学严谨且具备指导硕士生能力的副高级职称的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近5年,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承担过省部级研究课题至少一项,并有能力继续承担研究性课题。学科带头人研究人均经费5年50万以上,学术骨干研究经费人均30万以上。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在5年内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科带头人至少协助指导或参与培养相关学科硕士生3人;学术骨干至少协助指导或参与培养相关学科一届完整的硕士研究生。
三、人才培养
6.课程与教学。拟开设的硕士生课程应紧密围绕授权点的培养目标和学科特色制定完善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硕士生的课程既体现传统的教学内容,又能够开设体现当前研究前沿的方法介绍或学术发展动态;至少开设1门科研系列高水平课程,定期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7.培养质量。本学科的本科生培养已形成一定规模,质量较高,毕业生应从事相关职业。学生毕业后职业发展良好,用人单位评价较高。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
8.科学研究。近5年,专任教师年人均纵向科研经费不低于10万元;有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参与的科研项目。
9.学术交流。每年主办或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备案的会议不少于1次。学校积极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过国内外学术会议。10.支撑条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科研平台、实验室和研究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数据库、标本与种质资源。有藏书丰富、条件完备的图书馆。要有供学生查阅文献资料的电子阅览室、丰富的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有规范的导师选聘、培训和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奖、助学金体系。学科点有完整组织机构,实行学校-医院-导师分级管理。学校具有专门的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对不同类别的研究生培养能够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与管理机构。
五、其他要求
11.其他要求。至少具有1所直属的三甲附属医院。本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
172
第二篇: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点简介
社会学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一门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研究社会中人的行为、观念,探求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
我校在长期开展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宗教、民俗生活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以及从事相关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特色与优势。在此基础上,于2000年获准设立社会学本科专业,2003年获准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准教育部社会学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获准社会学一级学科授权点。
具有民族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城乡社会学三个研究方向。主要开设课程:社会学原理、社会研究方法、国外社会学学说、社区概论、民族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等。采用课程学习、社会调查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注重实地调查研究、学术实践创新。学习年限3年,总学分不少于31学分。
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厚。承担国家、省部级、国外合作交流项目多项,在社会文化变迁、流动人口、生态移民、城乡民族社会、宗教研究等领域颇有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第三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简介
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点(MSW)简介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在相应价值观的指导下,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专门学科。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美国家发端,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20世纪20年代以后,我国部分大学开始设立社会工作专业课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得以恢复重建,此后获得快速发展。
我校在长期从事社会学专业本科与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的基础上,于2007年获准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10年获准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MSW),形成了比较坚实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基础。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点由具备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教师组成师资队伍。具有社会服务机构管理、民族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三个研究方向。根据教育部规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MSW)课程设置开设了专业课程,主要开设课程:社会工作理论、社会研究方法、高级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伦理、社会政策分析等。开展相关社会服务,采用课程学习、实习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学习年限2 年,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第四篇:1202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标准
1202 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标准
(2016年 5 月 14 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本学科研究方向与特色
工商管理学科是一门以社会微观经济组织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其管理活动及决策的一般方法和普遍规律的科学。本学科在多年研究和实践积累中,形成了如下主要研究方向:
(1)战略管理(2)营销管理(3)生产运作管理(4)会计与财务管理(5)人力资源管理(6)企业信息资源管理(7)创新与创业管理
本学科面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创新需求,不断用新的理论和技术提升学科品质,形成了深度融合工商管理理论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鲜明特色。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学分要求
本学科着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牢固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方向领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了解工商管理学科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持续创新的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本学科硕士生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
(1)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理论,掌握统计学、运筹学等数理分析方法,掌握相关管理软件工具的使用;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对管理变革的影响,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本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商管理理论或实践中的重要问题。
(2)系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某学科方向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把握该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熟练应用管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或工具,包括理论模型、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并形成独到的学术见解。
(3)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文献,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并撰写规范和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硕士生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讨论专题、实践环节,并获得规定的学分。其中,学位课程成绩不低于 75 分,非学位课不低于 60 分。应具备的学术素养
(1)具有综合人文素质,掌握基本哲学原理,了解本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研究伦理,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掌握系统方法论,尊重客观事实,遵循客观规律,遵守研究伦理,维护知识产权,保持严谨的求是风格。
(2)对工商管理学科抱有积极的求知欲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研作风,拥有严密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合作精神,具备人际交流、信息获取、知识更新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系统的工商企业管理理论、方法和技能,熟悉相关学科知识,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能正确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方法等,解决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4)具有坚实的管理与经济理论基础,能够跟踪、了解本学科发展前沿与学术动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研究视野,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从事本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
(5)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阅读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文献和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一种主要外语撰写学术论文。应具有的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能熟练查阅和使用工商管理学科重要的相关学术期刊和数据库;具备基本的文献搜集、整理和评析能力。硕士学习期间,研读国内外高水平文献不少于 60 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 1/3。
(2)科学研究能力。深入了解和认识工商管理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理解和掌握工商管理学科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扎实掌握工商管理学科规范的、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提炼科学问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或合作开展理论或应用研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同时善于以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或口头方式,清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展现研究成果。
(3)管理实践能力。通过实习或项目研究,深入实际部门或企业,注重观察、跟踪和总结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并运用管理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此开展研究,以提出有价值的政策性建议,并能够胜任某一相关管理岗位的管理实践工作。
(4)学术交流能力。具备基本的学术交流能力,能在自己研究的领域,无障碍地与其他研究者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具备简明、清晰、系统地表达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的能力;另一方面,具备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项目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能力。硕士学习期间,应至少参加校内外学术活动(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并进行分组报告 1 次;参加校内举办的各种学术报告和学术讲座等学术活动不少于 8 次。
(5)其他能力。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交能力;具有良好的中文写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批判精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应完成的学位论文(1)选题与文献综述的要求
硕士生的学位论文选题与综述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硕士生应能够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研究文献,把握本领域国内外学术动态和前沿问题,或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以独特的研究视角,提炼和明确研究的主要问题,预期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应用价值。硕士生选题应符合学科研究方向,体现学科特色,具有一定的新意。硕士生应根据自己所选定的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要求,对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分类、汇总、分析和评价,形成文献综述报告,文献综述报告不少于 5000 字,查阅国内外重要学术文献数不少于 30 篇,其中外文文献数不少于 1/2。
(2)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是一篇系统、完整、规范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应该是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科研成果,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成果。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明确,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资料翔实、充分、可靠,研究方法规范,分析和论证逻辑严谨,文字流畅,格式规范,结论不仅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硕士学位论文撰写应符合《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学位论文一般主要由封面、独创性声明及版权授权书、中文摘要及关键词、英文摘要及关键词、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主要符号表、引言、正文、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和作者简介等部分组成并按先后顺序排列。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必须规范化和标准化。标题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各类标题层级分明;正文必须文字表达流畅,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排版整齐规范;图表和公式标准;参考文献齐全并按标准编排;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
(3)成果创新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体现出硕士生在本学科已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在管理理论或实践的研究中,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较好地解决工商管理学科或企业管理中的某一具体理论或实际问题,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所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必须得到导师及其指导团队的认可,能够通过论文评议专家、评审专家、答辩专家的评价。论文评阅与答辩按照《合肥工业大学学术型研究生授予硕士学位工作办法》执行。硕士论文的创新性能通过研究过程中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申请相关发明专利、获得相关科技奖励等成果加以佐证。应取得的学术成果
本学科硕士生在学期间须取得下列成果之一,才能授予硕士学位。
(1)发表 SCI/SSCI/EI/ CSSCI(含扩展版)/CSCD(含扩展版)收录期刊论文≥1篇;或在校定核心期刊(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以北京大学发布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准)或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为准)上发表论文≥1 篇;或发表被 EI、ISTP 或 CPCI 收录的国际会议论文≥1 篇;或在管理学科的国家一级学会、国家二级学会或其他学科的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 篇,且必须到会交流。
(2)获受理国家(国际)发明专利≥1 项。
(3)获省部科技成果(含社科类)三等奖及以上奖励(有效获奖人)≥1 项。注:申请学位的所有学术成果均应与学位论文内容密切相关,且符合学科研究方向;论文成果可包括专辑,但不含增刊;论文或专利成果,必须以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申请者为第一作者(发明人)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发明人)、申请者为第二作者(发明人)。应遵守的学术道德
尊重他人的科技劳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法规以及研究伦理,恪守《合肥工业大学学术道德规范》;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诚实守信,学风严谨;遵守论文写作规范,严禁任何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伪造或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擅自使用他人署名、他人实验数据或未公开的学术成果,未参加创作而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反对投机取巧,敢于同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不良的学术风气作斗争,自觉维护学校学术声誉,不做违背国家各项法纪之事。
第五篇: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基本条件
附件二—2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基本条件
一、学术队伍
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能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其整体学术水平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前列;学术队伍中有若干名60岁以下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并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学科、专业点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均有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治学严谨、为人正派的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学术带头人中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者)至少有1位具备了指导博士研究生的水平和能力。
二、科学研究
有较宽的学科研究领域和较好的科研基础,有3个以上相对稳定的主要研究方向,其特色突出,优势明显。
科研工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学术水平较高,贡献较大,在国内同一学科中居于先进行列,并在国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近5年来科研成绩显著,有较多的高水平的学术专著、论文,或取得较多的重要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工程技术和实践性强的学科、专业,其科研工作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直接贡献。
目前承担有较多国家、省部的重要项目或其它有重要价值、学术水平较高的项目,有比较充足的科研经费。
三、教学与人才培养
一般应已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比较丰富的培养研究生的成功经验,培养质量比较好。能够开设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设置合理,能够指导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掌握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的最新成果。
四、工作条件
有培养研究生的实验室和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具有及时获取开展研究工作所需信息的技术和设备,有必要的国内外图书资料,能满足培养博士研究生的需要。
五、相关学科条件
学科、专业点所在一级学科或与其紧密相关的其他学科领域,有较好的学科基础和较强的学术力量,已有硕士学位授权覆盖的学科面较宽。具备按宽口径培养研究生的学科条件。
六、管理工作
研究生考核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