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广西与越南体育教学训练互动的研究
我国广西与越南体育教学训练互动的研究
戴友胜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 南宁 53000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广西与越南毽球与藤球运动教学训练的交流与合作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广西与越南地缘相邻、文化相近,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为两地交往提供了平台,应充分利用广西与东盟国家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机遇,实现广西与越南体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广西与越南毽球与藤球运动体育教学训练水平的提高。具体可采用政府间签署体育合作协议、互派体育留学生、加强体育教师和教练员交流培训、举办国际赛事等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交往;广西;越南 毽球与藤球运动的概况
毽球运动起源于中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毽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完善了竞赛规则、竞赛制度,成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农民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全国体育大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比赛项目。毽球运动还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先后
【1】【2】 在亚欧美等多个国家开展,并成立了国际组织,建立了世界锦标赛制度。藤球运动是流行于东南亚的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的一种独特的古老体育运动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藤球的体积小、重量轻,要用脚去支配和控制球,但技术动作比足球更加精确、高难,比赛时两队隔网相对,观赏性、竞技性很强。现代藤球的产生仅有50多年的历史,泰国前教育部长科•乔哈利对推广藤球运动做出了一定贡献,被认为是“现代藤球运动之父”。乔哈利经过努力,使藤球运动于1965年被正式列为两年一度的东南亚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开始在东南亚国家中流行起来。1982年藤球作为表演项目进
【3】 入亚运会,1990年列入北京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 毽球与藤球运动在广西的发展 毽球在广西的发展极不平衡,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在广西南宁的一些中学和广西梧州的企业,曾经开展过毽球运动,达到了很高水平,并在全国的毽球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但因为普及程度不高,群众基础薄弱,后继人才的匮乏,造成了广西的毽球水平,始终处于全国的中 下游,无法跟上全国的发展趋势。
藤球运动从1987年引入中国开始,在中国的开展已有二十五年历史。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推动下,中国藤球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广西也开展起藤球运动,建立起体工队,也 曾在全国取得不错的成绩,1992年5月,广西南宁承办了世界青年藤球锦标赛。但随着国——————————————————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重大科研项目,名称:广西与东盟高校体育教学训练互动的研究——以藤球与毽球为例(项目编号:2010ZD006)题注:“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报告会录用论文。
第1作者简介:戴友胜(1969-),男(汉族),湖北襄阳人。讲师,学士,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Tel:(0771)3260115,E-mail:16804889@qq.com 家“奥运战略”的实施,“非奥”运动项目的发展受到停滞,1997年,南宁国家藤球训练
【4】【5】基地的撤销,广西藤球体工队的解散,使得广西的藤球运动完全停滞。毽球与藤球运动在越南的发展 毽球运动在越南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普及度非常高。越南每年都会举行中小学毽球比赛,全国毽球锦标赛,并列入越南全国运动会,还举行两年一届的越南国际公开赛,各地方上下都很重视和支持,发展力度较大。越南是世界上最早成立毽球国家队,发明鸭蹼式“毽球鞋”的国家,创新了正脚背踢球技术。通过借鉴藤球的倒勾球进攻技术,在毽球比赛中,以倒勾球进攻为主,充分利用鸭蹼式毽球鞋的优势,从不同的角度攻击对方,由于动作凶狠,速度快,往往能制服对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毽球技术上的发展。越南简化了进攻组织,变配合进攻为个体进攻,使进攻更加简洁、灵活和迅速。越南毽球国家队以“进攻凶狠、灵活、速度快,防守打不死”的打法风格,多次在世界毽球锦标赛取得冠军,成绩超过了传统强国中国队。
越南的藤球运动水平也很高,普及程度高,群众基础好,有完善训练体制和比赛制度,多次夺得亚洲冠军和世界冠军,在2010年广州亚洲运动会藤球比赛上,越南取得了女子团体第三名、女子单组第二名。
越南人发现了毽球和藤球两个项目技术之间有很多的相同之处,并加以结合与改进,促进了两个运动项目技术的发展。毽球与藤球运动教学训练在广西与越南间的互动 4.1广西与越南间体育教学训练所具有的优势
4.1.1 广西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与越南邻边邻海,具有文化相近,地缘相邻,海陆空交通非常便利,时间成本与交流成本都很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从国家战略高度把广西推向了全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广西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桥头堡和首选区域。
4.1.2 广西与越南在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培养方面也有长期的交流与合作。越南每年都选派运动员到广西集训,广西则派遣体育专家、教练员及运动员到越南进行体育教学与训练指导。越南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国‘灵、小、短、水’的体育发展战略,根据越南运动员身材相对矮小的特点,把发展体育运动的重心放在灵巧性要求较高的项目上,使越南有可能跨进
【6】诸如奥运会和亚运会这样世界重大体育盛会的门槛。2003年底,由中国教练员调教出来的越南运动员在第22届东南亚运动会上抢金夺银,使越南在金牌和奖牌总数上高居榜首,傲视群雄,成为地区体坛霸主。4.1.3 从2004年起,以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于广西南宁的契机,广西承办多项国际体育赛事,越南都派代表队积极参赛,加强了广西与越南的体育文化交流,增进了相互间的【7】了解,促进两国人民的感情。
4.1.4 广西与越南的教育交流合作十分活跃,留学培养模式成熟规范,2009年在广西留学的东盟留学生达到5224人,广西高校到东盟国家进行一至两年学习的学生每年接近5【8】千人。
4.2 广西与越南间毽球与藤球运动教学训练互动采取的措施
4.2.1 大力发展广西学校毽球与藤球运动,夯实广西毽球与藤球运动基础
4.2.1.1 针对广西毽球运动基础薄弱,水平低的情况,在广西的中小学推广和普及毽球运动,以毽球项目被列为广西中学生运动会和广西大学生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为契机,大力发展广西学校毽球运动,培养毽球人才,加强广西毽球运动群众基础,努力提高广西毽球运【9】动的水平。
4.2.1.2 在广西原有传统的重点中学中,开展藤球运动的教学与训练,大力培养藤球运动的后备人才,努力加强广西藤球运动的群众基础,为重新发展光大广西的藤球运动,创 2 造良好条件。
4.2.1.1 通过在学校中设置毽球与藤球运动专业的课程,培养毽球与藤球运动的专业人才,提高广西高校毽球与藤球运动水平,促进广西毽球与藤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同时,加强毽球与藤球运动师资的培训,实现毽球与藤球运动在广西的推广和普及。
4.2.2 通过政府间签署合作协议,实现广西与越南的体育交流 通过广西与越南政府间签署体育合作协议,实现双方培训所需体育领域的人才,在广西具有优势的奥运会体育项目上给越南提供帮助和进行合作,在运动医学领域上与越南分享经验、信息和相互合作,向双方的体育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承诺根据各自的具体要求派遣权威专家和教练,旨在提高双方在地区、亚洲及世界体育运动会上的成绩。广西将为越南体育团在广西大型体育中心与广西顶级运动员共同进行培训和切磋创造便利条件。
4.2.3 通过广西高校的留学培养模式,实现广西与越南间的毽球与藤球人才的交流 通过广西高校“3+1”的留学培养模式,向越南派出体育留学生,进行毽球与藤球运动方面知识学习,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同时,通过广西高校招收越南的藤球与毽球运动专业留学生,学习越南先进的毽球与藤球运动技战术,提高广西的毽球与藤球运动水平。
4.2.4 通过广西与越南间体育教师、教练员的交流培训,实现信息共享,发展提高 通过派遣广西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去越南培训和学习,邀请越南的高水平教练和教师来广西讲学培训,交流各自的教学训练经验,以提高广西毽球与藤球的教师和教练水平,实现广西毽球与藤球运动水平的提高。
4.2.5 依托广西的体育专业中心,进一步促进体育人才的交流,提高项目运动水平的发展
2010年中国—东盟体育人才培训基地和中国—东盟体信息中心在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挂牌正式成立,中国—东盟体育交流合作中心在广西民族大学挂牌正式成立,这为促进和深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体育的合作交流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为广西与越南在体育教学
【11】训练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4.2.6 依靠政府支持和协助,举办国际赛事,提高项目竞技水平通过邀请越南毽球与藤球运动队来广西实训,对广西的毽球与藤球运动队进行培训和切磋,通过举办与东盟国家的国际比赛,实现广西与越南体育交流,提高各自毽球与藤球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增进相互的了解。结论
广西与越南一衣带水,文化相近,地缘相邻,随着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于广西南宁,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建立,广西与越南的经济、文化、旅游、教育交流日益广泛,通过大力发展和促进体育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国的体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广西与越南的毽球与藤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达到服务中国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目的。参考文献
[1] 毽球.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2941.htm [2] 李泰鹏.毽球运动在新疆普通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3] 藤球.互动百科.[EB/OL].http:// 【10】[7] 范金玉.广西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D].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10.5 [8] 钟新.桂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N].澳门日报电子版.2011.12.[9] 宋卫.广东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路[J].体育学刊.2007.6:56-58 [10] 李玉华.广西高校与越南高校体育教育合作机遇研究[J].广西教育.2011.1:26-27
第二篇:体育教学与训练
体育教学与训练
花口初中杨占快
体育教学与训练是统一和有机联系着的,但也有区别。教学、训练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具体任务和方法不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青少年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技术、战术等;而训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技能、技术、战术等身体训练水平。由于任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教学和训练是在统一的教育过程中进行的。因此,两者不能截然分开,而只是各有所侧重而已。
进行教学时虽然是以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技术、战术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训练的因素;进行训练时虽然是以提高技能、技术、战术和身体训练水平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有教学的因素。无论是进行教学或是训练,都应贯穿一定的思想教育,体育教师、教练员应经常注意在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加强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使之渗透到知识、技能、技术、战术教学和身体训练的各个方面。
实验经验证明,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大致包括三个主要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改进、提高动作阶段;动作趋于巩固、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既反映了人们认识的逐步提高和深化过程,也反映出人们的体质机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粗略掌握动作阶段:这个阶段一般是通过讲解、示范、尝试练习,建立动作的概念,体会动作的过程和要领,从而粗略地掌握动作。其特点是大脑皮层的条件联系处于泛化阶段,动作表现紧张、牵强、不连贯,缺乏控制能力,并伴随着一些多余的动作。因此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作的能力,并利用各种方法,如徒手或各种教具给予保护、助力、阻力,以及固定和限制动作的方向、路线幅度、速率等,帮助学生迅速掌握动作。
改进提高动作阶段:主要是通过反复练习,以及深入动作的示范,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的质量,逐渐消除动作的紧张、牵强,以及多余的或错误的因素。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条件联系处于分化阶段,动作逐渐变得连贯、准确和轻快起来。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倦地钻研,掌握动作的内在联系,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例如:掷铁饼,不仅要求会掷,而且要求掷好;不仅要求懂得掷铁饼的一般技术要领,而且要懂得摆臂幅度、速度、出手角度,以及全身的有关部位的动作与提高掷铁饼成绩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采用比较对照、分析、综合的方法对于改进提高动作的质量有积极意义。例如:篮球动作中,对各种传球、接球、运球、投篮的技术作对比;田径运动中对急行跳高与急行跳远的助跑技术作对比;技巧运动中对鱼跃前滚翻与前滚翻作对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精密更准确地掌握动作。在完整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中,通过动作各个部分,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例如:游泳的划臂与打腿、呼吸的关系,幅度与速率的关系等)能使学生清晰了解动作与动作之间,局部动作与整体动作之间,动作的这一要素与另一要素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在练习过程中更自觉地掌握和完成动作。
动作趋于巩固和动作自如阶段:通过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使动作趋于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这一个阶段的特点是动作定型,已经形成和巩固。能高度准确熟练和省力地完成动作并能随机应变、轻快自如地加以运用。动作到了自动化阶段,活动技能和运动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而是将不断趋于更加完善的地步。其提高和完善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学生的健康状况,训练水平以及教学与训练的质量等条件。
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对于自动化的动作,仍然是要注意反复练习和经常运用,以便不断提高动作自动化程度和机体的能力。因为练习长期中断会使自动化的动作逐渐消退。在运动训练中创造各种条件(如利用电化及各种科学仪器进行教学)更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改进技术某些细节问题,以便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技能、技术的形成和提高的三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着的,也是相对而言的。教学与训练工作,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这个规律,以加速掌握和提高技能、技术。
第三篇: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差异性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工作已不能跟上时代步伐,急需进一步改善。体育教育工作正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内容特点进行分析,来探究两者具体差异,希望能够促进体育教育工作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差异性
随着新课标改革制度的发展,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重视。为满足体育教育工作的需求,以下主要结合体育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差异进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够给体育教育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并且在长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发挥出体育运动的优势,促进学生意志力的提高以及运动兴趣的提升。以下主要结合几点内容进行简要探究。
一、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活动和体育训练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体育教学活动的对象是进行教育工作的教师和从中学习的学生。教育工作者负责完成教学活动并且学生从中获取知识。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完成身体锻炼并让学生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道德思想观念,为满足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以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进行完成。根据体育运动训练的内容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运动训练的主体只在于满足运动员竞技和运动成绩提高的要求,在教练的指导中完成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运动员必须在教练员的指导下完成高强度的运动训练,组织合理有效的教育活动。教练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因此必须负责在运动训练中各方面的具体内容,所以为满足体育训练的要求,教练员可以让运动员来一块制定设计合适的锻炼计划,组织体育锻炼方案。
从两者的概念上我们大致可以对其进行区分,这两者都在体育运动的范畴中并且都属于育人的活动,需要一定的教育场所和器材才能够完成。两者在完成运动锻炼并且承受运动负担的活动中都要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完成。但是究其根本,体育教学活动属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与体育运动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对于体育教学活动而言其教学方式和手段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计划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二、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差异
(一)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异
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训练在教育活动上属于同样的体育教育范畴,但两者在实践活动中有着很大的区别。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以身体锻炼为主,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希望学生能够在长期的体育活动中逐渐适应努力培养自身的运动兴趣,并且形成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主题活动。在不同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选择合适的运动训练并且根据体育教学活动来树立良好的体育活动观念。相对来讲,体育运动训练的本质是给以后的竞技活动做出必要的准备,来确认体育运动员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其根本目的在于让运动员不断超越自身,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具有严重的淘汰性,需要运动员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这对于运动训练活动而言非常重要,能够让运动员不断追求其本身的高素质,达到运动员的极限。
(二)在内容上的差异
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我国的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将不同种形式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达到教书育人目的。为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需求,各级学校需要将体育教学的内容列入到教学大纲中,它们能够包含体育卫生环境观念以及教育基础知识理念,并且让教育教学活动通过锻炼的形式不断充实学生的身体。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运动训练活動的需求进行专门性的组织训练。为满足运动训练的需要,教练员需要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制定合适的训练方案,并且训练活动的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在整个运动场地中所包含的训练内容也是有很多个角度的,包含身体、技能以及技巧等方面的训练。所有的训练项目都需要为专项的训练项目所服务。为构建良好的体育运动训练活动,各组织单位需要在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完成运动员的针对性指导训练。
(三)在方法手段上的差异
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身体,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体育活动计划,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因此体育教学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教学课程的标准较为低下。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进行繁重的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满足可操作性的教育活动要求,达到真正的体育活动的适应性发展。而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体育教学活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方案。体育教育的方式多半要随着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变化,在进行运动性的教学时,要能够让教育方案适应普遍性的教育规律,并且在达到体育教学训练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基础教育素质。让体育教学能够真正简单易懂便于让学生们掌握。而运动训练则是符合普遍性的规律,训练必须要能够让运动训练具有更多的专一性,因此更多的将任务转向知识技能的培养方面。为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方式,可以采用知识和运动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发展。并且对于体育教学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上。运动训练更加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运动训练的方法有语言法、练习法以及直观法。
例如在课前运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当进行跑圈运动训练,可以以两三圈为限。否则就会让学生在课堂运动中丧失斗志身体疲惫。因为学生如果承受太重的体育训练就会导致超出学生本身的负荷,难以进行以后课堂中的体育活动。而运动训练则不同,其需要教练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让运动员始终维持高强度的训练,才能够不让身体的肌肉松弛而失去其作为运动员应有大的身体素质。
(四)在运动负荷上的差异
对于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而言,两者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运动负荷。但是因为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训练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教师和教练员在制定任务时有着很大的不同,两者的运动负荷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身体素质,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本身所需求的运动负荷较低,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自身的身体状态并结合身体素质及时做出合适的计划,因此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相对比较低下,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的身体素质并安排适合的体育锻炼。而运动训练则不同,其目的在于促进运动员在体育锻炼中努力发挥自身素质,并按照运动训练的需求来达到高强度的运动负荷。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进行运动计划的制定时,必须要考虑到运动员本身的身体素质,并针对其实际情况做出高强度的运动训练。相对而言,运动训练的运动负荷是相对较大的,并且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量教练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运动计划做出更加高强度的运动。
五)在运动场馆和器材上的差异
体育教学活动对场馆和器材的要求和体育运动训练有着很大的区别。体育教学对场馆和器材的要求要更加偏向于安全性,因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重点在于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达到发展身心的重要目标。场馆和器材的数目不够充足,安全性不能够得到保证,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活动就会一直流于表面,这对于体育活动来讲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活动中,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来增加运动场馆和器材。运动训练场对场馆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保证其场馆内的所有器械都能达到使用的标准,不会因为器械本身的问题影响学生们的锻炼效果,更不会影响到学生们的身体健康。高校不单单对体育器材有极高的要求,对学生们运动的场地体育館也有相应的要求。运动训练在体育馆和使用器材都合格的前提下才能正常的开展体育活动,所参加体育活动的比赛规则也要严格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运动员在参加专业的体育运动时想要发挥更高的身体素质,就要依靠强有力的运动器材,运动器材要更加偏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训练以及身材的培养。而对于体育教学活动来讲,如果不能保证运动器材的安全性,那么将会很难顺利开展教学活动。运动训练对场馆和器材的要求是高标准的,符合运动规则的比赛要求。
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体育器材多半是简单的单杠、双杠、篮球框等,没有太多的运动难度,能够让学生从中锻炼自身。学生通过简单的体育锻炼就可以获得更为强健的身体。而运动锻炼则需要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器材,其对运动员本身是一种很大的考验。运动员需要通过强力的锻炼来从中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教练员也必须在其中通过详细计划的制定帮助他们提高专业的运动技能。
(六)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差异
体育运动训练更加注重技能的多样性,体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作为体育教学活动的承担者,教师必须能够掌握田径、篮球、排球以及足球等多个基础的体育项目,并且对于体育知识及技能的培养以及方法上有着不同的内容。体育教育工作者通常将目光投放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提高上,并且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体育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同样要具备一项能够考验学生全面素质的体育运动。被教育者的身体素质和接受水平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在进行体育训练时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来获取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相对来讲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则要培养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单一性,但是技能要更加多样化。运动训练的目的和方法 都要求教练能够采用专项的知识技能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并融合多种专项运动训练内容的方案进行训练,让运动员能够充分在体育训练活动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并且教练员可以通过专业的知识技能来培养运动员,促进他们专项技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来获取相对完整的专项训练工作,并且在运动训练和运动器材的选取上更加注重专项训练。
体育教育本身是教育者承担教育工作的任务,而被教育者通过教育者的教育方案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其重点放在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促进学生整体运动素质的提升可以依靠体育教学进行完成。而运动训练则相反,其需要教练员帮助运动员来提高整体素质,并且在训练中提高专项运动的活动水平。两者之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差异无疑是很大的。
三、结束语
结合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训练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来明确两者之间相互独立的观念。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活动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差异性,并且体育教学活动要能够改变以往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采用多层次训练手段。改变体育教学的训练方式,让学生能够深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晨玉.体育课程教学与体育运动训练协调发展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6):163-164.[2]张桐语.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J].智库时代,2017(15):124-125.[3]张军.体育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及对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09):155+157.[4]董传升,孙夕鹭,赵宏雯,张麟寰.基于体育认知差异性的体育院校非体专业学生体育理论教学过程设计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9):94-100.[5]闫慧民.体育运动训练原则及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2(09):135-137.
第四篇:我国普通中职体育教学环境研究
我国普通中职体育教学环境研究
摘 要 随着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也在快速改革,整体环境也在朝着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体育教学作为个性化的前沿学科,在中职学校学生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硬件和软件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教学环境现状,并研究了教学环境对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我国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 中职 体育教学环境 现状 影响 措施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教学环境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硬件环境如教学场地、教学器材等等,和软件环境如教育氛围,教育文化底蕴等。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硬件环境为软件环境的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软件环境提升了硬件环境的教学。
1我国普通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并不高,经调查表明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较为沉稳,但是更多是因为中职学校专注于技术教育,对体育教学建设较少,学校的环境无法满足他们的运动需要,例如出于健身的需要,学生需要教师一对一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指导,还有对于专业的健身环境如健身设施,小型化的运动同伴,但是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还较为缺乏。下面是对这方面的具体介绍。
1.1硬件环境现状
硬件环境主要包括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目前,我国体育教学发展还较为缓慢,篮球和乒乓球仍作为各大中职学校的主流体育活动内容。曾有人对各中职学校室内外教学场地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室内教学场地中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武术、篮球的场地依次分别排在前五位;而室外场地排前五位是:排球、篮球、田径、网球、乒乓球场地。
体育教学设施是教学硬件环境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保证。体育教学设施的发展水平不仅能影响该校体育教学的安排和内容,而且还能影响教师及学生的行为。因此,以满足教学需求为目的,配置符合教学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设施,可以有力推动体育教学的开展。
1.2软件环境现状
中职学校的师资力量是衡量软件环境的重要标准,调查表明中职学校中师资力量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为22%,基本能满足需求的为41.5%,而未满足则为17.1%。可以看出,我国体育教学的师资力量有待改进和提高。
2体育教学环境对教学的重要意义
?w育教学环境对教育具有导向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接受不同种类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融入社会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心理个性,规范他们的行为。
体育教学环境对师生关系和同学友谊具有凝聚作用。教学环境作为一个大的媒介,将教师与部分学生联系在一起。并通过这个环境,学生展现展现自我的风采、实现自我价值,教师与学生的不同思想和文化的碰撞逐渐融合进而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得体育教学的作用得到最大化体现,也让大学的教育目标一一“人与人的和谐、团结协作”得以实现。
体育教学环境对学生自身具有激励的作用。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不仅仅对学生自身的运动提供物质基础,同时由于体育运动本身就带有竞争和自我挑战,还会使学生产生和加深“更高、更快、更强”的信念,激励着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认真练习,并在每一次竞赛中寻找不足和成功,实现自我超越,同时,也在一次次的竞赛中,其美的思想信念、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体育行为习惯逐渐地形成。
3教学环境的优化
对体育教学软件环境各要素进行优化的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体育教育人才和体育教学环境优化
3.1增加教师资源,优化体育教学软件环境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领导者和设计者,其是否可以充分电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具有专业丰富的体育知识是中职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或者完善的基础。所以需要加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和引进,另一方面体育教学的人才不拘泥于教师这个行业,健身,养生方面的达人都可以进行不定时授课。
3.2设计教学方案,增加教育经费,优化体育教学软件环境
在进行体育教学优化时,首先考虑教学的内容,跟上时代的潮流,更新教学内容如除了基本的球类运动还要根据减肥,健身,兴趣等原因增设瑜伽,舞蹈,滑冰,游泳等课程。
然而这些新增课程教育的硬件环境较为缺乏,所以必须要加大体育教学经费投入以完善我国普通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硬件环境,改善体育教学参差不齐的现状的支撑基础。教育经费的来源有两个途径:
(1)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主体。我国体育教育环境较为落后,需要进行大量改动,所需资金较大,紧靠国家经费不足以支持中职学校紧跟社会发展。所以为了提高改革效率,可以接受多种主体共同分担教育成本的投资方式,最终实现教学环境的优化。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主体主要包括企业、社会公众、受教育者家庭、个人等。
(2)充分运营我国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硬件环境。
目前社会环境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硬件环境的运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空间。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兴起,现有的社会健身运动的场地、设施等不能满足社会的健身需求,而中职学校却有着相对完善和优越的体育教学硬件环境。所以可以扩大中职学校的社会化程度,可以为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一定的体育场馆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以获得体育教学硬件环境的经费。同时随着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中职学校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所以也可以提供学生兼职岗位,丰富社会实践。随着相应的中职学校体育教学硬件环境运营、保障机制等举措的实施,也实现了资源共享。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环境是构成体育教学系统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对于体育教学更注重的实践,而体育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较少,阻碍了学生体育技能的突破和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体育教学也要与时俱进,拓宽体育教学环境,设立体育网络课程,克服常规教学传授体育知识的弊端,提高了体育理论知识的深度、广度,进而更有效进行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旭光.体育教学中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团队精神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2] 畅小军.体育教学环境对教学主体的影响与优化[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6(10):43.[3] 刘扬.“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方法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7.
第五篇: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的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的研究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演进中,经历了由嫁接到互动发展的漫长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传统节日是连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是其文化的共性所决定的,它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 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共同发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077-05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宝库中,都蕴藏着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这些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风俗习惯,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促进人民身心健康,加强民族团结,活跃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P129-133)。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民族传统节日是连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为此,两者的交融是其文化的共性所制,它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互动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不断更新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普及提高,如何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已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某一民族或几个民族在一定范围所开发的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传统体育活动。在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中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而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中一棵璀璨的明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它深刻地反映着各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征、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在漫长的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被融入了年发节庆的活动中,成为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使节日活动的内涵更加充实,而且使节日的内容更加健康丰富。
1.起源
传统节日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结构,又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现象[2](P195-295)。每个节日的起源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独特的情趣和神秘的色彩。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农业国家,在远古时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少数民族聚居山区,固守一地,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活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着缓慢但具有很强季节性的农耕生产,形成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和生活节奏,人们在一年四季的辛勤劳动中,获取丰收的成果。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们需要寻求欢快的娱乐来满足心理的愿望,以求得上天的保佑,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身心健康,于是形成了诸多含意不同的传统节日和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传统节日类型主要分为祭祀性、纪念性、社交性等等,而节日中的传统体育有娱乐观赏性的、强身健体性的和赌胜竞技性的等等。传统节日即有一定的风格模式,又有不同的礼仪活动。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族人民传统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内容,而各种传统节日则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提供了最佳的活动场所。
2.民族传统节日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良好的展现平台
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与民族传统体育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演进中,经历了由嫁接到互动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两者的互融性和互促性更加明显,这是因为:①在人类诸多的文化现象中,体育是一种最容易沟通人的思想、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以及促进相互认同的社会文化形式,而民族体育更具特色[2]。为此,在现代文明社会,体育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高度重视的青睐。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余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到风景优美的边塞,去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和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及趣味醇真的民族体育。②现代民族传统节日内涵不断丰富,层次逐渐加深,覆盖面增大,对节日中的体育活动提出了多功能和大众化的更高要求,使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内容即丰富多彩,又突出节日主题,充分显示出民族的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③在民族欢乐的传统节日里,要举行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盛大的经济贸易活动。如彝族民间的“火把节”,是彝族人民进行体育活动和节日庆典的民族传统盛会,精彩激烈的摔跤、跳火绳比赛与民间歌舞引来了四方宾客,同时举办的各种经贸易活动更是热闹非凡,欢乐的体育文化氛围为民族地区经济贸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种以民族传统体育为桥梁,“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内外经济贸易交往,而且使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由一种文化形式变为一种有效资源,直接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充分发挥了体育社会功能的效应,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多功能和大众化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促使民族传统体育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全方位进行重塑和改造,从而来满足传统节日中对传统体育的内在需要。
在民族传统节日中,为扩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民族文化宣传力度,要着重在活动项目上增强其健身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使节日气氛更加活跃。所组织的大型体育表演,体育比赛和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学习和培训,起到扩大影响、广泛宣传、普及推广,提高知名度的作用。民族传统节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这种需求,实际上是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可展现的平台,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通过民族传统节日内容的不断更新从而实现:改造――重组――展现――再改造――再重组――不断完善的互动式发展。
3.民族传统体育丰富了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
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史表明: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各族人民为了适应生产力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因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各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节日和具有民族传统风格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藏族“那达慕”的骑马射箭;赫哲族“乌日贡”的游泳、拔河;白族“三月街”的斗牛、赛马;彝族“火把节”的摔跤、跳火绳;苗族“龙船节”的抢花炮、踢键子等等。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伴随物,滋养于各民族的社会风习、生活方式的土壤中,具有民族性、地方性、传承性、实用性等特点。民族传统体育不仅有较高的技击性,而且还表现出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情,其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趣味醇真,简单易行,在民族地区得到广泛开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节日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活动起主导作用,其内容的丰富程度限制着传统节日对其它活动的可选择范围,因而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有效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节日的体育活动。如:被誉为“洱海边上的广交会”的“三月街”,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白族传统节日,在这个欢乐的民族传统盛会里,威武的霸王鞭和精彩的赛马、斗牛以及具有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深深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宾客和世界各国朋友,这些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极大地丰富了民族传统的节日内容。由此可见,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只有符合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需要,迎合世界体育发展潮流,以满足大众的多功能需求为目的,对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进行超前性发展,才能为民族传统节日提供更加丰富的活动内容。
三、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互动发展思考
在现代文明社会,体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民族体育是国家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民族传统节日的内容不断更新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进一步普及提高,如何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为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有利的条件,已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要实现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首先要站在全局发展的高度,用科学的理论对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更新和转化,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关系。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注重对两者的生存与发展进行客观辩证的分析,要清楚的看到两者的互融性和结合点,树立正确的互动发展观念,加强政府与体育、文化等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并达成一定的共识,统一思想。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组织要以促进两者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在正确统一的思想驱动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两者的互融、互动和互促,使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向科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2.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其最终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无论是民族传统节日活动还是民族传统体育,最终的目的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一般来说,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具有加强民族团结,促进身心健康,繁荣经济、宣传民族文化,迎合民俗民风等多种功能。加强民族团结主要是通过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统一的民族爱国战线;而促进身心健康主要是在传统节日中,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达到增强体质,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实现经济繁荣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提高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宣传民族文化主要是提高人们的民族文化素质,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迎合民俗民风就是为了满足各民族人民的精神需求。由此可见,传统节日的体育活动是直接服务于人的健康与体质。为此,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对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以政策导向为支持
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效果,政策的支持力度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传统节日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直接受到经济的制约。为此,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大力支持,采取加大对民族地区文化、体育经费的投入,实行国家、企业、集体、个人等多种渠道集资,减免民族传统节日中某些活动的相应税收等措施,实地解决经费问题来激活民族传统节日活动,大力扶持民族体育事业,为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对节日活动的组织宣传、场地设施、节日用品提供充分的保障,并发动各部门、各单位、各团体及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体育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利用进行总体规划,并对其所开发的项目进行安全检查,以保证节日活动的有序进行与规范的执行。另要抓住传统节日中体育活动的机遇,在政策支持和提供人力、物力、财力、场地设施等的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培训、推广和普及工作,建立建全基层的体育机构,完善管理体制,培养一批具有对民族体育进行实际操作的专业人才(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失时机地通过节日体育活动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普及推向高潮,努力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跨越式发展。
4.以开发社会效益为出发点
研究民族传统节日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选择、重构、改造与创新和民族传统体育对民族传统节日的作用与价值,必须站在发展的高度,以市场经济为向导,本着体育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传统节日与民族体育彼此改革及相互吸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既有本土体育的主要成分和精髓,也包含着外来文化的因子,具有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双重性。改革与创新的着重点应放在开发其最大的社会效益上,在不影响节日内涵的前提下,去劣存优,增加社会价值大而效益高的成分,提高节日的社会效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选择、重构、改造与创新,更要突出它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吸收、转化及创新性开发,使节日所选择的内容既能有效地满足节日的需求,发挥其功能作用,又能最大限度地显示体育的社会价值,达到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体育的目的。在民族传统节日的规模上,要大小结合,以小型多样为主,尽可能使大众都能直接参与活动。在传统节日活动的组织上,要结合实际,突出社会效益,即可组织各种形式的民族体育表演和竞赛,也可组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符合节日内涵和民俗民风的民族传统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供大众参与健身娱乐,从而实现以民族传统节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更新与普及,同时又以民族传统体育的蓬勃发展来推动民族传统节日的兴旺繁荣。
5.形成产业组织结构
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产业经济的互动发展,必须改革重组管理机构,形成规模宏大的民族产业经济,建立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竞争制度,使民族产业经济的经营者与投资者都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合理的配置资源。要利用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优势,将分散或面临衰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进行商业包装,推向市场。要把具有较强潜力的经济价值高的如新疆的“达瓦孜”、傈僳族的“上刀山”、“下火海”、蒙古族的“赛马”“摔跤”、满族的“珍珠球”、侗族的“抢花炮”以及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具有实战对抗的“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形成民族体育产业经济,以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在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初期,作为政府职能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鼓励各投资主体进行民族传统节日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商业性开发与利用,并建立一定规模的产业组织。产业组织应具有独立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法人资格[3],成为体育市场的主体,负责在传统节日中组织规模较大的民族体育比赛和运动会、发行体育彩票、组织观众有奖竞猜活动,既承担体育经济人的职能,他们的经营行为从微观上保证体育产业具有内在的市场动力,而在宏观上则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6.培养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专业人才
要促进民族传统节日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就必须提高民族传统节日活动的知明度,营造节日气氛,突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增加运动项目的对抗性、技能性、惊险性和表演性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消费,体验传统节日中的民族体育哪原始古朴、趣味纯真、具有民间风情的刺激动态。为此,要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从少数民族中选派出一批优秀人才进行本民族的体育项目训练[4]。这些优秀人才不仅具备高超的技能和技巧,而且要具有非凡的组织观众积极参与能力,使观赏者在回归自然、欢乐而惊险刺激的气氛中心旷神怡,积极参与和尽情消费。
四、结论
1.在人类诸多的文化现象中,体育是一种最容易沟通人的思想、最容易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以及促进相互认同的社会文化形式,而民族体育更具特色。在现代文明社会,体育是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民族体育是国家民族强盛的重要标志。为此,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体育,是本世纪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重要途径。
2.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的互动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存在。民族传统节日是连接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形式,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为此,两者的嫁接是其文化的共性所决定的,它伴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中互动发展。
3.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只有正确认识两者的互动发展关系,坚持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进行研究改革,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两者的互融、互动和互促,才能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节日向大众化、科学化、高效化方向发展,才能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亚琼.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2(3).[2] 周伟良.民族传统体育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李 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 王亚琼.贵州少数民族体育产业化的发展与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6(6):80-82.(责任编辑:石 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