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兴庆区掌政镇不仅仅是一个小城镇
掌政镇不仅仅是一个小城镇(大标题)
兴庆区掌政镇位于北纬38.38东经106.40。两千多年前,秦皇汉武,文攻武略,使中原文化早早就在这个边塞小镇扎根。在这里可以找到银川市的起源,也可以领略到塞上江南的风景。自汉代以来,小镇在历史中几经起伏,逐渐发展起了代表河套地区最高耕作水平的农耕文明。明清时代这里已经是成熟的渔米耕作之乡。“神河浩浩来天际,别络分流来汉(延)渠。万顷腴田凭灌溉,千家禾黍足耕锄”。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个儿子朱栴(靖庆王)在宁执政48年,他的诗句在追忆前人的功绩的同时,也对当时的农耕生活进行了写照。如今这里通过小城镇建设,迎来了又一春。完备的规划方案,具有前瞻性的建设,即将使这片土地染上新的色彩,为城乡融合,大银川建设拓展广阔的空间。
银川城的滥觞之地
在银川市北塔公园有一块石碑,上面有一段记述的铭文“银川建成公元前112年”,现通过媒体宣传很多人已经知道银川市建城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最早的城池到底建在哪里,知道的人并不多。2009年自治区党委常委、前银川市委书记崔波在银川建城2121年庆祝大会上,透露这样一个信息:汉武帝元鼎五年建北典农城就是银川市的最早起源。经过专家几十年的持续考证,认定当时北典农城的位臵在今银川兴庆区掌政乡洼路村一带。承载多元文化的历史名堡
据史书记载,汉代中央政权为了戍边固城,开始向今天的银川平原大规模的移民,开渠引灌、屯田殖谷。至迟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今银川平原黄河以西的数座屯田城堡先后建成。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兴起了一座管理屯田戍边、开渠殖谷事业的北典农城。此后,在中央政权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冲撞中,先前建设的城池历有沉浮。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公元407——431年)在前人饮汉城城址的基础上建立大夏国,并于413年(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在此建丽子园。南北朝时期,这里是著名的怀远县城址所在地。从饮汗城算起,历经隋唐,旧怀远县城在掌政镇洼路村一带存在了约有300多年的历史。此后经过3个多世纪的沉寂,到了北宋宝元年间,党项族拓拔氏兴起,经过三代首领的苦心经营,李元昊于北宋宝元元年(1038年)建立西夏国,建都在怀远新城(1020年李元昊之父李德明已将怀远县升为兴州)名为兴庆府。斗转星移,历史到明清时期。掌政堡成为宁夏14堡之一(清为24堡之一)。从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设臵张政堡至1949年宁夏解放,张政堡建臵存在了550余年。1949年解放后,张政改为“掌政”称掌政乡(文革时称公社)。2002年11月划归银川市兴庆区,称掌政镇。朝代的更替、民族的融合,使这里成了积淀了多元文化。与机遇失之交臂的种植之乡
解放后,掌政镇一直作为农业之乡在银川市出名。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全镇大部分人口以种植水稻和养鱼为生。进入新世纪,全镇建立了几个大的设施农业园区。蔬菜和奶牛养殖成了很多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农业生产依然有很重要的地位。由于这里不靠边境,不是重要的水陆码头,也不是旅游胜地。离银川近就成了缺点。在马车时代,刚过河的人可能在这里休整停留,但在汽车时代,大家都直奔银川市区。上世纪90年代,一度提倡“马路经济”(依托交通要道促进村镇经济发展)。宁夏境内一些国道沿线城镇,凭着特产和特色小吃换来了人气。但此时穿过掌政的银横路,却因另一条路——银古路的开通显得更加沉寂。2002年自治区提出建设“大银川”。当年银川市区划调整,掌政乡改为掌政镇。这一度激起居民的期望和盼求,但“重点建设新区”(即现在金凤区)致使各方再无资金和实力东顾。由于没有有力的支撑,此时的掌政在城乡融合的道路上慢慢挪移。
黄河金岸亟待加工的未琢玉石
掌政就像一个沉寂千年的璞玉等待着优秀的艺人雕琢。终于,2010 年4月8日,黄河金岸——这条180多公里、贯穿宁夏沿黄8县区的滨河大道开通,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在黄河金岸项目建设会战动员会上指出了滨河大道开通的意义。并提出“建设沿黄城市带”思想。提出要“要高起点、高标准设计一批层次高、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把黄河金岸建设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来”。“大力推进沿黄县城和10个特色示范镇(后为12个)建设,加快形成一批体现自然特色、地域特点和文化品位,同生态环境协调一致、相映成趣的商贸大镇、产业强镇、旅游名镇”。
在自治区领导的大手笔部署下,2010年6月掌政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全面开工。
承载希望的卫星之城
2010年启动建设的掌政镇特色小城镇是自治区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12个沿黄市县特色小城镇之一。镇区规划范围东至鸣翠湖,西至汉延渠,南至银古高速,北至永二干沟,面积3.97平方公里,设计人口规模5万人。小城镇建设定位于“打造宁夏塞上江南水乡、宁夏生态湿地旅游产业第一镇、宁夏农民工创业孵化园区”。在镇区设计中规划安臵区、农副产品加工创业园区、教育医疗文体和行政管理用地、商业金融集贸设施用地、公共防护绿化用地、道路广场和市政设施用地、旅游服务用地、水系用地等片区。
占地420余亩的安臵区建设使农民从原先的土坯房或砖混结构的平房搬出后就可以住进交通方便、环境优美、上下水连通,天然气配套,供暖设施齐全的楼房,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创业园既可以安臵镇内外从事加工的人员,也可以吸引企业家到此安家,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污水处理、学校、幼儿园等可以免去村民的其他后顾之忧。并通过土地“增减挂钩”等措施,优化土地资源的使用。拆除旧的(村宅),建设新的(项目区),腾出宅基地作为小城镇各项目区建设用地,一部分复垦,为发展规模化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市委常委、兴庆区委书记方勇在小城镇典农公园落成致辞时点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不仅于此——“标志着兴庆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了新突破”。通过小城镇、联合中心村建可以促使兴庆区4万多农村人口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身份转换,促使当地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得以优化升级。同时通过超前规划,建设超前硬件设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平台。
目前,安臵区一期工程
12.5万平方米32栋楼,大部分已封顶,第一批安臵村民已经领导钥匙。创业园工程A区9栋楼、B区22栋楼主体完工。公建项目幼儿园、道路等大部分工程也已经完工。住区、商业街区项目开发也在按计划进行。11月19日,小城镇规划区的典农公园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这天兴庆区在公园举行了庆典仪式及运动会。期间12对来自掌政镇和大新镇的新人在这里举行了集体婚礼,接受了银川市和兴庆区领导及现场群众的祝福,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待。龚万国
第二篇:掌政镇环境卫生整治集中大检查2011
查找不足重点治理突出效果
掌政镇开展春节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春节期间,放鞭炮以及过年期间不劳动已是农村形成的春节传统习惯,节后,马路上鞭炮爆炸的残留物以及人们的生活垃圾堆积较多,为认真落实兴庆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春节市容环境卫生整治的通知》精神,积极配合银川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巩固我镇环境优美乡镇荣誉成果,保证环境卫生水平不反弹,不回潮。
初七上班第一天,掌政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和环卫所工作人员,把掌政镇13个村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集中起来,对全镇各村所有的主干道和整治庄点卫生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整治和检查评比。整治现场,镇党委书记黄俊强调各村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环境卫生工作,确保让老百姓有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通过一天的整治和镇领导的现场点评,使得各村书记、主任对自己村的环境卫生整治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更加明了,掌握了自己村的卫生死角和问题重点地段,为2011年的环境卫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统计,在本次卫生大整治过程中,全镇共出动清理人员1200余人,清运车辆20余辆,清理卫生脏点100余处,清理、填埋垃圾40余吨,节后全镇环境卫生得到彻底改观,为银川东大门继续奉献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赵吉刚)
第三篇:民生问题不是一个新问题
民生培训感想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对于民生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认识到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民生问题是今年政府工作的核心之一,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就是民心,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追根寻源是因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的宗旨所在。世界上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立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亲笔为它写了一个纲领性的文件,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公开向全人类宣布,共产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谋利益求幸福,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没有自己任何的私利。我们中国共产党把这种理念,叫做党的根本宗旨,就是毛泽东概括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思想和行动准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改革和发展,都是沿着这条路线进行的,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之路实际上就是民生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进程,更是民生问题不断得到重视发展的时期,是民生问题改善最好最快的时期。新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判断我们一切工作和是非得失的三条标准,其中一条就是看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他强调我们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脚点也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最核心的权力观,它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诠释得更加清晰、更加真实、更加务实,更具时代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执政,是我们党的全部追求,是我们党永恒的精神家园。
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富裕和贫穷,可以说是当代人类最为感性的一种认识;对此,我们却曾长时间陷入了理性的迷茫。邓小平针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未得到改善的局面,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论探索。他曾从不同的角度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共同富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意义,不管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所以,邓小平把自己对社会主义的思考最终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坚持走全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坚持共同富裕的道路,也就是最重要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道路。
正因为民生工作的重要,我也感受到了加入民生建设队伍的荣幸和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牢记学习到精神,坚持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在工作中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好民生工作的一枚螺丝钉。
第四篇:**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汇报
**镇位于南安市东北部,属泉州半小时经济圈,晋江东溪横贯全境,省道307线穿越沃野,与南洪、洪
四、洪六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镇面积8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9.2万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其中社区4个,人口总数8.4万多人,海外侨亲5万多人,历来是闽南商品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曾以福建省五大商贸集镇之一闻名于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集镇本身商贸条件难以适应大流通的需要,街道狭窄,甚至停车都困难,管理滞后,配套服务跟不上,商品贸易出现萎缩,**商贸优势日渐削弱,同时,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镇区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社会各界人士到**投资兴业的信心。为此,镇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决定按照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结构合理、具有高生活质量的现代工贸中心集镇的要求加快镇区改建步伐,工贸并举,参照“打开城门、拓宽空间、建改并举、提高品位”的城市建设思路,进一步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走好经营城市的发展路子,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构筑南安东部中心城镇。
在总体发展要求的大框架下,实行改造与扩大并举,从提高城镇品位入手,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品位发展,拓改并举,积极推进“一线三区”(一线即东溪风景线,三区即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区)建设步伐,完善功能配套,把镇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形象做美。1998年,聘请了天津规划设计院对镇区按高起点规划设计,分步滚动实施开发建设,镇区规划规模从3.2平方公里拓展到9.2平方公里。2003年,聘请江西规划设计院对镇区范围再进行较为完善的规划,同时,经市政府批准,出台了《**镇人民政府关于镇区规划建设管理的规定》,规划扩大了镇区规模,将镇区规划调整面积为10.2平方公里,进一步了规范镇区范围内的土地的房屋建设手续,完善城镇建设管理制度,使镇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有章可循,推进了具有**特色的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从1998年开始,镇区改建进行总体规划,1999年进行动员搬迁,2000年实施改建。经过这几年的运作,(1)完成洪东、洪南片区一期和二期改建,其中:一期共拆迁旧区面积5.4万平方米,拆迁500多户,新建面积8.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计500万元;二期改建拆迁旧区4.7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547户,建筑面积13 万平方米,总投资达9000万元。(2)投资2300万元,建设镇区东溪防洪堤2.1公里,评定为优质工程,经受了较大的洪峰的考验,在防堤内配套建设沿防洪堤休闲设施,成为东溪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和人们休闲的好去处。(3)总投资650万元,新建面积5600平方米的美食街一片繁荣,有力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4)规划建设规模150幢的江滨花苑别墅区初具规模,区内水电、道路、电信、有线电视、排水排污等设施陆续完成,竣工和正在兴建的已有100多幢,进一步提高了镇区品位。(5)总投资700万元,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滨州商住楼已完成两幢大楼外装修。(6)投资650万元,迁建**第一中心小学。(7)完成瑞基广场建设,配套建设150泊位的地下停车场、灯光篮球场、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环形跑道。(8)投入800万,共有摊位200多个的中土炉市场及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杰诚大厦的已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镇区沿街店面乱排摊设点、占道经营的混乱秩序,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镇区现有的商业网点布局,扩大了镇区商贸规模。(9)投入120多万元,完成镇区东大路车站至新大桥段0.8 公里的排水沟扩改工程,从而有效地改变东大路段积涝堵车的现象。
在实施镇区改建中,我镇特别注意将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区建设结合起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相继规划开发650亩的红宫山工业区、2000亩的东溪工业区、1200亩扬西科技工业园三个工业项目区。东溪、红宫山两个工业区建设,聘请泉州设计院进行道路、排水、排污统一规划,其中东溪工业区按泉州乡镇工业小区示范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并规划建设东林、扬美2个生活小区,以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目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镇注重整合工业区资源,积极做好**、康美工业园区之间的连片衔接,形成新的空间优势。至2004年底,(1)扬西科技项目区已投资1800万元,征地近900亩;红宫山项目区投入360万元,征地60亩。(2)扬西大桥投资250万元,正在吊装桥板,2005年4月份可完工;总投资320万元的洪滨大桥于2005年1月12日完成招投标工作。(3)投入400万元完成省道307复线**扬美至东林段1公里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总长6.8公里公路项目的测量工作。(4)投入330万元完成了镇区C3标段1.8公里防洪堤建设。
在过去的五年多里,我镇共投入资金5亿多元进行小城镇建设,镇区改建成绩显著,昔日破旧不堪、污水横流的旧区不见了,代之以设计美观、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的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群,镇容镇貌涣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日益优化,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定中心镇。同时,**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同步协调的发展。一是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我镇实现企业总产值42.8亿元,比增10.1%,工业产值31.15亿元,比增17.3%,上缴工商税收6800万元,比增 12%,连续三年工商税收完成指标位列南安市第三名,综合实力进入福建省乡镇50强,率先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镇建设;二是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通过镇区改建吸引镇区周边村、周边乡镇的部分群众向镇区聚集,或居住生活或经商贸易,转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我镇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流通,推动第三产业较大发展;三是促进镇区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镇区规模的扩大,消费需求扩大,为周边村落群众发展农副产品生产,增加就业机会创造了条件;四是科教文卫事业协调发展。我镇先后通过省“双高普九”和泉州市创建小学“十配套”达标乡镇的验收;学校危房改造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卫生院住院部“群建楼”和门诊大楼相继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医疗条件。
在未来的三年,我镇将继续坚持扩城区、兴工业、振商贸、扶农业、强文教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镇区改建步伐,以东溪为城镇发展的中轴线,撑大城镇支架,扩大镇区规模,为全镇经济持续发展提供跃升平台。计划三年内投入资金3亿元拓建镇区,按照条件成熟、依法拆迁、有序安置的原则稳步推进城镇改造。其中2005年计划:
1、重点推进镇区三期改建项目的建设,计划从郊一路口至规划洪梅路口的接口处建设一条24米宽、800米长的福庆街、后廍街,拆旧3万平方米、新建15万平方米,并且,结合镇区第三期拆迁改建,配套建设占地10亩,建筑10000平方米的**镇多功能文化体育娱乐中心,将电影院、老年人活动中心、工人俱乐部、镇文化站的建设合为一体;
2、加大力度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推进洪六公路拓改工程建设;
3、做好总投资额5000万元的明发商业中心的项目建设,今年重点做好手续报批及征地拆迁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
4、继续做好**扬美果蔬批发市场的建设,2005年计划投资500万元,完成项目建设的手续报批、征地及土地平整工作,并完成配套设施建设;
5、筹划在街头片区建设占地60亩,总投资3000万元的日用品批发市场,为商品流通搭建便捷交易平台,重振商贸古镇雄风;
6、新建扬美至西林南洪路段长2公里,宽16米,总投资2000万元的西环路,计划投资1700万元,完成路基征地、路坯平整及完成扬西大桥建设,并在十字交叉路口环岛中配套建设投资50万元镇雕;
7、投资320万元,建设洪滨大桥;
8、是推进扬美村至东林村段50米宽、2.5公里长的东环路路基建设;
9、为促进南晶针织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的技改项目的实施,我镇计划在年底前建成西市场往上游长520米,宽23米,投资额180万元的三期防洪堤建设;
10、投入100万元继续做好扬西项目区的防洪堤防浪墙、道路及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篇:**镇小城镇建设工作汇报
**镇位于南安市东北部,属泉州半小时经济圈,晋江东溪横贯全境,省道307线穿越沃野,与南洪、洪
四、洪六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全镇面积8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9.2万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其中社区4个,人口总数8.4万多人,海外侨亲5万多人,历来是闽南商品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曾以福建省五大商贸集镇之一闻名于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集镇本身商贸条件难以适应大流通的需要,街道狭窄,甚至停车都困难,管理滞后,配套服务跟不上,商品贸易出现萎缩,**商贸优势日渐削弱,同时,由于基础设施落后,镇区脏、乱、差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社会各界人士到**投资兴业的信心。为此,镇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决定按照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良好、产业结构合理、具有高生活质量的现代工贸中心集镇的要求加快镇区改建步伐,工贸并举,参照“打开城门、拓宽空间、建改并举、提高品位”的城市建设思路,进一步树立经营城市理念,走好经营城市的发展路子,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构筑南安东部中心城镇。
在总体发展要求的大框架下,实行改造与扩大并举,从提高城镇品位入手,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品位发展,拓改并举,积极推进“一线三区”(一线即东溪风景线,三区即商贸区、居住区、工业区)建设步伐,完善功能配套,把镇区规模做大,功能做优,形象做美。1998年,聘请了天津规划设计院对镇区按高起点规划设计,分步滚动实施开发建设,镇区规划规模从3.2平方公里拓展到9.2平方公里。2003年,聘请江西规划设计院对镇区范围再进行较为完善的规划,同时,经市政府批准,出台了《**镇人民政府关于镇区规划建设管理的规定》,规划扩大了镇区规模,将镇区规划调整面积为10.2平方公里,进一步了规范镇区范围内的土地的房屋建设手续,完善城镇建设管理制度,使镇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有章可循,推进了具有**特色的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
从1998年开始,镇区改建进行总体规划,1999年进行动员搬迁,2000年实施改建。经过这几年的运作,(1)完成洪东、洪南片区一期和二期改建,其中:一期共拆迁旧区面积5.4万平方米,拆迁500多户,新建面积8.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计500万元;二期改建拆迁旧区4.7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547户,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总投资达9000万元。(2)投资2300万元,建设镇区东溪防洪堤2.1公里,评定为优质工程,经受了较大的洪峰的考验,在防堤内配套建设沿防洪堤休闲设施,成为东溪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和人们休闲的好去处。(3)总投资650万元,新建面积5600平方米的美食街一片繁荣,有力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4)规划建设规模150幢的江滨花苑别墅区初具规模,区内水电、道路、电信、有线电视、排水排污等设施陆续完成,竣工和正在兴建的已有100多幢,进一步提高了镇区品位。(5)总投资700万元,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滨州商住楼已完成两幢大楼外装修。(6)投资650万元,迁建**第一中心小学。(7)完成瑞基广场建设,配套建设150泊位的地下停车尝灯光篮球尝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环形跑道。(8)投入800万,共有摊位200多个的中土炉市场及总投资1500万元,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杰诚大厦的已投入使用,有效地改善了镇区沿街店面乱排摊设点、占道经营的混乱秩序,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镇区现有的商业网点布局,扩大了镇区商贸规模。(9)投入120多万元,完成镇区东大路车站至新大桥段0.8公里的排水沟扩改工程,从而有效地改变东大路段积涝堵车的现象。
在实施镇区改建中,我镇特别注意将小城镇建设与工业区建设结合起来,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相继规划开发650亩的红宫山工业区、2000亩的东溪工业区、1200亩扬西科技工业园三个工业项目区。东溪、红宫山两个工业区建设,聘请泉州设计院进行道路、排水、排污统一规划,其中东溪工业区按泉州乡镇工业小区示范区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并规划建设东林、扬美2个生活小区,以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目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镇注重整合工业区资源,积极做好**、康美工业园区之间的连片衔接,形成新的空间优势。至2004年底,(1)扬西科技项目区已投资1800万元,征地近900亩;红宫山项目区投入360万元,征地60亩。(2)扬西大桥投资250万元,正在吊装桥板,2005年4月份可完工;总投资320万元的洪滨大桥于2005年1月12日完成招投标工作。(3)投入400万元完成省道307复线**扬美至东林段1公里路基路面工程建设和总长6.8公里公路项目的测量工作。(4)投入330万元完成了镇区C3标段1.8公里防洪堤建设。
在过去的五年多里,我镇共投入资金5亿多元进行小城镇建设,镇区改建成绩显著,昔日破旧不堪、污水横流的旧区不见了,代之以设计美观、高质量高标准建设的富有现代气息的建筑群,镇容镇貌涣然一新,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环境日益优化,先后被评为泉州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省定中心镇。同时,**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同步协调的发展。一是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乡镇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我镇实现企业总产值42.8亿元,比增10.1%,工业产值31.15亿元,比增17.3%,上缴工商税收6800万元,比增12%,连续三年工商税收完成指标位列南安市第三名,综合实力进入福建省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