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1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调查报告
姓
名
陈柏龄 学
号
10071005 院系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电气信息 任课教师
李安辉
完成日期
2011 年9 月日
关键词:壮族 风俗习惯
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汉族越来越相似,不少少数民族直接摒弃本民族的一贯传统,学习模仿汉族人的生活。虽然是先进民族文化影响、带动了落后民族的生活,但少数民族中的风俗习惯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了解学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有利于保护我国民俗文化遗产。
我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但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8%。少数民族的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所以,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受汉族文化影响,正在慢慢地改变或消失。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受到很大的考验。
本次调查的地方是我的家乡广西横县那阳镇。虽然这里以汉族人口为主,但是有一部分壮族人口散居于此,他们仍有着自己的生化习惯。村民们的服饰、住房等都与汉族人无异,可见该村受汉族文化影响之深。但仔细调查下来,这里的风俗习惯还是带着浓厚的壮族风情的。
村落里比较神圣的地方有两处:祠堂和土地庙。这两处是村民们祭祀祈祷的主要地方,而什么时候祭什么神,村民们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惯例。
一、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这段时间的祭祀活动也最多。
除夕,一般从早上就开始准备祭品,杀鸡杀鸭,准备祭礼的饭菜。等到下午4点左右,家里的春联(壮族人贴春联,不同于别的地方,在壮家人眼里,家里的东西都要贴上红红的福纸,以示吉利,所以,水井,衣柜,碗柜,鸡圈,牛圈,窗户甚至饭桌都要贴上)贴上了,家里的男丁就带上祭品到祠堂祭祀去。祭品一般包括:十碗饭,十双筷子,一只鸡,一块猪肉,另加酒水和茶水。待等到全村的男丁都到齐后,开始祭拜。祭礼的主持一般为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祭礼之后,燃放鞭炮。等到一切静寂下来,祭拜的人才各自回家准备年夜饭。年夜饭菜肴丰盛,大家开怀畅饮,以酬一年的艰辛和合家之乐,而且这一餐的菜肴要有所剩余,以示“年年有余”。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即“压年饭”,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家家都要守岁,人们等待着子时的到来:姑娘描花绣朵、孩童盼放烟火、老人传授着新歌……子时一到,鞭炮齐鸣,往日宁静的山村僻壤顿时沸腾起来。
大年初一,村民们一大早就要起来准备新年祭礼。这次的祭礼一般为一个大粽子(约十斤左右)和各色果品以及一碗青菜炒猪肉,一碗青菜炒鸡肉。粽子是过年前就准备好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用当地特产的大粽叶,将十斤糯米、二斤猪肉、三斤绿豆、包扎成大年粽,放在大铁锅中烧煮三天三夜。其他的都要早起来弄。八点左右,开始新年祭礼。这次的祭礼要摆一整天,中午还有一次祭拜,到傍晚才能拿两个小素粽换回来。这小素粽却要初十才能拿回来,而且这期间,每天都需到祠堂去烧香,祈求一年平安富贵。这一天的禁忌很多,如不能挑粪桶,不能洗澡,不能洗头发,不能洗衣服,不能捡蛋(村民们从初一直到十五都不能吃蛋)。所以,这一天生活所需的用品,早在年前就准备好了。
大年初二,是祈宝福的日子。祭礼也是各色果品和一碗青菜炒猪肉,一碗青菜炒鸡胸肉。这次要到土地庙去。村民认为土地公是一个地方的保护神,既可保佑农业丰产,也可保护村寨平安,阻止猛兽鬼怪入村危害人畜。据说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诞辰日,各家各户都要杀鸡煮肉到土地庙祭祀土地神,祈求保佑农业丰产,人畜兴旺,生活平安。这个村的土地庙与别处不同,它没有庙宇,只是一座原生态的小山,山上藤萝缠绕,大树参天,在半山腰里,有一块大石头,面前一块空地,便是村民祭拜的地方。据村民说,碰上大的祭祀日,村里还要在这儿大办祭礼酒席,全村的男丁都要来这里还和土地公一起进餐,吃完后还要带一点回家里去,让家里的女眷都吃一点。带回去的饭菜经过祈福,吃了可以保平安,多祈福。女眷吃过后,会给家里的牲畜也吃一点,祈求六畜兴旺。若是平常的祭礼,就只是轮流的人家煮好,再分发到各家各户去。
大年初十,各家各户开了大粽子,盛上十大碗,去祠堂祭拜完,新年便过去了。
二、清明节
清明节是祭扫祖坟的节日。壮民族崇拜祖先,扫墓必以三牲供祭。大户人家则联宗祭祖;在坟山大摆宴席,凡过路者均被请去宴饮。一般扫墓,均在清明节前后十五天进行。扫墓主要分三种。首先是全村村民一起去扫的大墓,这个比较隆重,祭拜的都是村里的先祖;其次是同宗的亲友,祭拜的是宗族里的祖先;最后才是自己家里祭拜,祭拜的是比较亲近的祖先。
三、百草节
百草节是四月初八,传说这天药王显灵,百草的药力最强,所以村民在这一天采集百草,混在一起碾碎了,磨成粉末,和着米粉做成汤圆,吃了可以预防百病,强健身体。有的村民还把多余的药粉晒干了,留着过后有空再做来吃。
四、端午节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这里的村民比较兴碱水粽,端午前夕,村民就提前准备碱水。先挑选适合的树木,砍下来晒干,再把它们烧了,然后再把烧得的灰过滤,得到碱水。用这种碱水包出来的粽子,味道特别纯。端午节这天早晨,村民会用艾草搓的水来洗脸,据说可以驱邪。
五、鬼节
鬼节在七月十四。这天不仅要到祠堂去祭拜,还要用纸钱剪些衣服,鞋子,房子之类的,拿去烧,让那些孤魂野鬼吃饱穿暖,有个安身之处,不必到处流浪,祸害人间。
这些节日活动,从内容看,有预祝新年大吉大利的,有喜庆耕种开始、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有慰劳牲畜或农田劳作某个阶段胜利完成任务的,有欢庆好收成的,有纪念祖先和其他历史、传统人物的,也有其他特定好日子的。节日一到,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或者烹猪煮羊,用糯米做成五色饭、米花、糍粑、汤圆或粽粑,一家团圆,同餐共饮,而且还要请客走亲,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热爰生活,创造生活的良好愿望和感情,体现了壮族人民团结互助相爱如宾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壮族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多神(金、木、水、火、土等等方面)保佑的美好愿望上。与此相关联,壮族的节日活动形式就更十分多彩。供祭祖先,给先人坟墓烧香扫祭,舞狮、舞龙等,拜年祝寿,给房屋、社庙、大树、大石、大山贴红纸,或者集会坐龙灯会、装古事、坐歌堂、对歌等等都是从当地实际习惯出发,表示自己的信仰、愿望、情绪和追求。
第二篇:11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报告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报告
——壮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2010年9月 5 日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调查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与汉族越来越相似,不少少数民族直接摒弃本民族的一贯传统,学习模仿汉族人的生活。虽然是先进民族文化影响、带动了落后民族的生活,但少数民族中的风俗习惯文化,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了解学习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有利于保护我国民俗文化遗产。关键词:壮族风俗习惯新营关冲村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文化
我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但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8%。少数民族的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所以,很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受汉族文化影响,正在慢慢地改变或消失。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族文化受到很大的考验。
本次调查的地方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康熙岭镇的一个村庄——新营关冲村。该村人口1000人左右,以壮族人口为主,只有少数嫁进来的外族人,是一个壮族人口聚居地。村民平时以当地壮语为主要语言,但近年来外族人口嫁入的多,又常以钦州白话为主。村民们的服饰、住房等都与汉族人无异,可见该村受汉族文化影响之深。但仔细调查下来,这个村落的风俗习惯还是带着浓厚的壮族风情的。
村落里比较神圣的地方有两处:祠堂和土地庙。这两处是村民们祭祀祈祷的主要地方,而什么时候祭什么神,村民们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惯例。
一、春节
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这段时间的祭祀活动也最多。
除夕,一般从早上就开始准备祭品,杀鸡杀鸭,准备祭礼的饭菜。等到下午4点左右,家里的春联(壮族人贴春联,不同于别的地方,在壮家人眼里,家里的东西都要贴上红红的福纸,以示吉利,所以,水井,衣柜,碗柜,鸡圈,牛圈,窗户甚至饭桌都要贴上)贴上了,家里的男丁就带上祭品到祠堂祭祀去。祭品一般包括:十碗饭,十双筷子,一只鸡,一块猪肉,另加酒水和茶水。待等到全村的男丁都到齐后,开始祭拜。祭礼的主持一般为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祭礼之后,燃放鞭炮。等到一切静寂下来,祭拜的人才各自回家准备年夜饭。年夜饭菜肴丰盛,大家开怀畅饮,以酬一年的艰辛和合家之乐,而且这一餐的菜肴要有所剩余,以示“年年有余”。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即“压年饭”,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家家都要守岁,人们等待着子时的到来:姑娘描花绣朵、孩童盼放烟火、老人传授着新歌„„子时一到,鞭炮齐鸣,往日宁静的山村僻壤顿时沸腾起来。
大年初一,村民们一大早就要起来准备新年祭礼。这次的祭礼一般为一个大粽子(约十斤左右)和各色果品以及一碗青菜炒猪肉,一碗青菜炒鸡肉。粽子是过年前就准备好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但要有馅儿。馅儿是由去皮的绿豆、半肥不瘦的猪皮拌上面酱制成,挟在粽心里,煮熟后,其味之香堪称一绝。粽有大有小,大的一二斤重,小的二三两,还有一种叫“风莫”(特大粽子)的,重达一二十斤。用当地特产的大粽叶,将十斤糯米、二斤猪肉、三斤绿豆、包扎成大年粽,放在大铁锅中烧煮三天三夜。其他的都要早起来弄。八点左右,开始新年祭礼。这次的祭礼要摆一整天,中午还有一次祭拜,到傍晚才能拿两个小素粽换回来。这小素粽却要初十才能拿回来,而且这期间,每天都需到祠堂去烧香,祈求一年平安富贵。这一天的禁忌很多,如不能挑粪桶,不能洗澡,不能洗头发,不能洗衣服,不能捡蛋(村民们从初一直到十五都不能吃蛋)。所以,这一天生活所需的用品,早在年前就准备好了。
大年初二,是祈宝福的日子。祭礼也是各色果品和一碗青菜炒猪肉,一碗青菜炒鸡胸肉。这次要到土地庙去。村民认为土地公是一个地方的保护神,既可保佑农业丰产,也可保护村寨平安,阻止猛兽鬼怪入村危害人畜。据说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诞辰日,各家各户都要杀鸡煮肉到土地庙祭祀土地神,祈求保佑农业丰产,人畜兴旺,生活平安。这个村的土地庙与别处不同,它没有庙宇,只是一座原生态的小山,山上藤萝缠绕,大树参天,在半山腰里,有一块大石头,面前一块空地,便是村民祭拜的地方。据村民说,碰上大的祭祀日,村里还要在这儿大办祭礼酒席,全村的男丁都要来这里还和土地公一起进餐,吃完后还要带一点回家里去,让家里的女眷都吃一点。带回去的饭菜经过祈福,吃了可以保平安,多祈福。女眷吃过后,会给家里的牲畜也吃一点,祈求六畜兴旺。若是平常的祭礼,就只是轮流的人家煮好,再分发到各家各户去。
大年初十,各家各户开了大粽子,盛上十大碗,去祠堂祭拜完,新年便过去了。
二、清明节
清明节是祭扫祖坟的节日。壮民族崇拜祖先,扫墓必以三牲供祭。大户人家则联宗祭祖;在坟山大摆宴席,凡过路者均被请去宴饮。一般扫墓,均在清明节前后十五天进行。扫墓主要分三种。首先是全村村民一起去扫的大墓,这个比较隆重,祭拜的都是村里的先祖;其次是同宗的亲友,祭拜的是宗族里的祖先;最后才是自己家里祭拜,祭拜的是比较亲近的祖先。
三、百草节
百草节是四月初八,传说这天药王显灵,百草的药力最强,所以村民在这一天采集百草,混在一起碾碎了,磨成粉末,和着米粉做成汤圆,吃了可以预防百病,强健身体。有的村民还把多余的药粉晒干了,留着过后有空再做来吃。
四、端午节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这里的村民比较兴碱水粽,端午前夕,村民就提前准备碱水。先挑选适合的树木,砍下来晒干,再把它们烧了,然后再把烧得的灰过滤,得到碱水。用这种碱水包出来的粽子,味道特别纯。端午节这天早晨,村民会用艾草搓的水来洗脸,据说可以驱邪。
五、鬼节
鬼节在七月十四。这天不仅要到祠堂去祭拜,还要用纸钱剪些衣服,鞋子,房子之类的,拿去烧,让那些孤魂野鬼吃饱穿暖,有个安身之处,不必到处流浪,祸害人间。
六、岭头节
“岭头节“在八月十三,当地人称“岭头”,这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村民们在这天都通宵狂欢。因为接近中秋,所以在祭谷神的同时,也连中秋一起过了。所以村里嫁出去的人都会选这天回来和家人同庆,其他的亲朋好友也知道这村的习俗,也喜欢在这天来凑热闹。在农村,谷神是很重要的。所以,祭礼比其他的礼节都要隆重。因为谷神是大神,所以要请专门的人来做。早上开始,就有村民在固定的地方准备,那是一个小山头,顶上被削平了,铺上沙石,村民管它叫“岭头礅”。到了下午,专门的法事师傅到了,一路上锣鼓喧天,舞龙舞狮的,爱热闹的小孩子一路追着,那外地来的也很感兴趣。到了傍晚,由村里的老人带路,到“岭头山”上把“岭头神”请下来,祭礼开始。“岭头节”中最重要的祭祀活动是“跳岭头”,“跳岭头”又叫“岭头节”或“看岭头”,它由“设坛”、“开坛”、“跳日午”、“跳三师”、“扯大红”、“跳四师”、“跳忠相”、“灭妖精”等戏段组成,是一种为村屯辟邪收妖除瘟、祈求庄稼丰收、人畜平安、保护村屯清吉所进行的一种宗教活动,其多在村边缓坡岭头上举行。祭祀过程中一人击象鼓指挥全局,二人敲锣配合鼓声,老道公跟随音乐节奏,有次序地完成每一个程序。从现在还跳的几个舞蹈的特征动作一一击掌转身装山字头等舞姿看来,它与广西壮族花山壁画中的“乐舞”相同。这个要一直跳到第二天上午,师傅们吃了早餐后,把“岭头神”送回岭头山,才算完了。据1983年中国舞蹈研究所的人员到钦州对该舞蹈进行录像时说:“这种舞蹈传说产生于尧舜时,现在全国已不多见。”2006年,“跳岭头”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村在后半年节日较少,这与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有关。后半年,村民们要收晚稻,收番薯,木薯等农作物,为过年做准备。
这些节日活动,从内容看,有预祝新年大吉大利的,有喜庆耕种开始、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有慰劳牲畜或农田劳作某个阶段胜利完成任务的,有欢庆好收成的,有纪念祖先和其他历史、传统人物的,也有其他特定好日子的。节日一到,家家户户杀鸡宰鸭,或者烹猪煮羊,用糯米做成五色饭、米花、糍粑、汤圆或粽粑,一家团圆,同餐共饮,而且还要请客走亲,充分体现了壮族人民热爰生活,创造生活的良好愿望和感情,体现了壮族人民团结互助相爱如宾的高尚品德,也反映了壮族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多神(金、木、水、火、土等等方面)保佑的美好愿望上。与此相关联,壮族的节日活动形式就更十分多彩。供祭祖先,给先人坟墓烧香扫祭,舞狮、舞龙等,拜年祝寿,给房屋、社庙、大树、大石、大山贴红纸,或者集会坐龙灯会、装古事、坐歌堂、对歌等等都是从当地实际习惯出发,表示自己的信仰、愿望、情绪和追求。
第三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占大多数,他们虽然都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但饮食习惯不尽相同。北方的朝鲜族、回族,新疆的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要食用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居住在高原、山区以及北方平原地区的民族主食品种繁多,五谷杂粮俱食。在食品做法上,各民族之间也不完全相同。佤族、黎族喜欢用竹筒做饭,做出的饭带有新竹的清香;流动性较大的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广西山区的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波斯语“面包”之意)作为日常主食;他们还特别喜欢吃“帕罗”,这是一种用羊油、羊肉、葱头、胡萝卜、葡萄干等做的甜米饭,用于捏团抓食,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此外,新疆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反映在恋爱婚丧方面,如深受男女青年喜欢的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和布依族的对歌“丢花包”,回族实行的无棺土葬和藏族实行火、水、天葬。这些习俗的形成受宗教信仰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着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我国民族风俗多种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以踢踏舞驰名,乐曲节奏悠扬、向以鼓钹、欢乐自在。蒙古族牧民精骑善射,射箭、赛马、摔跤是一年一度“那达慕”大会的精彩节目,传统的演唱形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好来宝”,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哈萨克族的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戴黑绒圆高统帽,女戴圆顶绣花棉帽等等。
满族
明朝末年,满族英雄努尔哈赤经过30年的努力,统一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初步形成满洲民族,即满族。他把满洲人分别组织在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族之中,实行全民皆兵。后来,满族政权还陆续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1644年,八旗铁骑入关,占领北京,席卷大江南北,建立了疆域辽阔的清帝国。
满族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女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女服饰,风靡全球。
我国的满族人有一半以上居住在辽宁省,其它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等省,以及北京、西安和成都等大城市。
朝鲜族
我国的朝鲜族主要生活在东北三省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居住最集中的地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他们居住的地区是我国北方的“水稻之乡”。
朝鲜族的房屋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房屋正面开三扇或四扇门,室内用砖或石平铺成炕,进屋脱鞋,席炕而坐。朝鲜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是短衣长裙,以长布带打结。男子也穿短衣,外罩坎肩,裤腿宽大。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和在跳板上飞腾,小伙子则喜欢一对对扭在一起摔跤,似猛虎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他们散居全国各地,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他们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河南、河北、山东、云南等省也有聚居区。
回族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我国也称回教。回族喜欢环清真寺而居,在农村往往自成村落。他们的生活习惯有较深的宗教烙印,婴儿出生要请阿訇(伊斯兰教教士)起名字,结婚要请阿訇证婚,去世后要请阿訇主持葬礼。回族忌食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欢戴白帽或黑帽。
壮族
壮族过去有20种称呼,1949年以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改称为壮族。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聚居地区多山,他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壮族人信仰多神,除祭祀祖先外,最早还膜拜巨石、高山、土地和龙蛇等。壮族人有歌圩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赛歌台,参加唱山歌的男女青年们先唱“见面歌”、“迎客歌”。唱过山歌之后,就开始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等娱乐活动。大的歌圩有上万人参加,他们常以唱山歌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壮族在两三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瑰丽的文化艺术。壮族的先民在广西左江两岸的陡壁上绘制了大量的崖壁画。从战国时期开始,壮族人民就能铸造铜鼓,它既是乐器,又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独具民族风格的壮锦久负盛名,远销国内外。
苗族
秦汉时代,苗族的先民聚居在“五溪”(今湖南省西部和贵州东部地区),后来不断迁徙,分散到南方各省。现在,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海南等地。
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系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妇女大多穿大领短衣和百褶裙。山区苗族的住宅建筑大多是“吊脚楼”,它是按照山坡的自然地势,在下方和上方分别竖立较长和较短的木桩支撑,在桩上铺楼板建筑。楼上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关家畜。
苗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能歌善舞,芦笙是他们最喜爱的乐器。苗族的芦笙舞蜚声国内外。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少数在广西。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有定期赶集贸易的习惯。彝族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用长数丈的青布包头。女子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男女外出时都披“擦尔瓦”,形如斗篷,下缀长穗。
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阿诗玛》是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土家族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北部、湖北省恩施地区和四川省东部等地。在唐宋时期,土家人手工生产的溪布、水银和朱砂远近闻名,成为贡品。“西朗卡铺”(土家铺盖)是土家族的两朵艺术之花之一,它编织精巧,色泽绚丽,有100多种图案。土家人的另一朵艺术之花是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
土家妇女爱穿左襟大袖短衣,滚花边,下着八幅长裙或镶边筒裤,头挽发髻,喜欢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男子穿对襟衣,多扣子。衣料多用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布依族
布依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黄果树瀑布周围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兴义、安顺地区的几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布依族男子大多穿多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绣花围腰,也有穿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腊染百褶长裙的。在节日里,妇女还戴各种银质首饰,腊染是布依族珍贵的手工艺品。
布依族居住区风景秀丽,除了黄果树瀑布外,还有被誉为“贵州高原之花”的花溪。那里土地肥沃,适宜农耕,盛产木棉、剑麻、竹笋、香蕉、黄果以及松杉、青冈等建筑木材。
侗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两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兼营林业。鼓楼是侗族村寨中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形似宝塔,是村民聚会、休息和娱乐的地方。各村寨都有鼓楼,有的高达13层,颇为壮观。逢年过节,侗族人民便聚居在鼓楼前的广场上,尽情歌舞。
侗族人大多穿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喜青、紫、白、蓝色。村落依山傍水,住房一般用杉树建造木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或堆放杂物。饮食以大米为主,普遍喜食酸辣味,好饮米酒,用油茶待客。
白族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意思是“白人”,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四川西昌和贵州毕节等地也有少数白族人散居。白族聚居区地处云贵高原,气候温和,适宜农业,号称“粮棉之区”。
白族服饰以蓝、白、黑色为主,男女都包头。他们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哀牢山区。他们善造梯田。元江南岸遍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有的高达数百级,从河谷一直延伸到山顶,梯田内还养鱼,堪称哀牢山区的鱼米之乡。
哈尼人喜欢用自己染织的藏青色土布做衣服。男人穿对襟上衣和长裤,以黑布或白布裹头。妇女穿右襟上衣,下穿长裤,胸前挂成串的银饰,头戴圆帽。哈尼人的住宅大多在山腰,依山势而建。房屋多为土墙草顶楼房,分上、中、下三层,上层堆放杂物,中层住人存粮,下层关养牲畜。
哈尼人大多信奉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以“龙树”为保护神。几段打了结的绳子作为账本,被哈尼人珍藏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1957年,哈尼族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傣族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自治县。傣族人大多居住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常春,盛产稻谷、甘蔗、樟脑、咖啡等农作物,经济作物,出产柚木、紫檀、铁力木等珍贵木材,还有野象,犀牛、金丝猴、孔雀等珍禽异兽,被称为“孔雀之乡”。
傣族男子上身穿短衫,下着长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有纹身的习惯。妇女穿窄袖短衣和筒裙。住房是干栏式建筑,西双版纳、德宏瑞丽一带的竹楼别具风格。傣族信奉佛教,过去西双版纳未成年的男子几乎都要过一段僧侣生活,识字念经,才能还俗回家。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黎族
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这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钱铃双刀舞、打柴舞、舂米舞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宋末元初,著名纺织家黄道婆高超的纺织技术,就是在黎族地区居住了40多年学到的。黎族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薯等,还盛产橡胶。
黎族妇女在脑后梳髻,上插用箭猪毛或金属、牛骨制成发簪,披绣花头巾,上衣对襟开胸无扣,下穿无褶织绣花纹的统裙。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男人上穿无领对襟衣服,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幨。部分地区的黎族人保留着纹面、纹身风俗。黎族人喜欢吃水饭。肉食用火烧或生腌,腌肉掺加米粉、野菜等,酸渍后长期保存。
蒙古族
“蒙古”最初只是众多的蒙古地区部落中的一个,后来演变成民族的名称。他们的生活方式独具特色。他们冬季穿皮衣,外罩丝绸或布面,夏季穿布袍,袍身肥大不开叉,俗称蒙古袍。他们居住的是圆形的蒙古包。蒙古族人民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新疆、青海、甘肃、河北和东北三省等地区。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自称“维吾尔”,有“联合”、“协助”的意思。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多聚居于天山以南的各绿洲,也有少数分布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
维吾尔族很早就从游牧畜牧业转向定居农业了。南疆干旱而温暖,北疆寒冷、雨雪充足。在盆地边缘和戈壁上开发绿洲,是维吾尔族农业的一大特色。维吾尔人一般穿棉布衣,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袷袢”,妇女在宽袖衣裙上套黑色对襟背心。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未婚少女梳十几条发辫,以长发为美。饮食方面以面为主,喜欢喝奶茶,吃用玉米面或白面烤制的馕。抓饭是节日和待客不可缺少的食品,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制成,用手抓食,别有风味。
哈萨克族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哈萨克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他们的服装多用皮毛制成,长袖肥身,便于骑乘。男子在冬天穿皮大氅,腰系皮带,右侧佩挂小刀。妇女穿连衣裙,天冷时外罩对襟棉大衣。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哈萨克人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食。哈萨克牧民按季节转换牧场,春、夏、秋住圆形毡房,俗称“宇”,冬季住平顶土房。
哈萨克人热情好客,进餐时,主人献上羊头,客人要将羊头右面颊上的肉割下来放在盘中,再割一只羊耳给座上的年幼的人,这是表示接受的礼节。
藏族
藏族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他们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区,从事高原畜牧业。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过去,喇嘛教的上层人物与各地豪强结合,在西藏、青海等地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统治。15世纪以后,尊崇**和**两位**。以前,藏族地区实行封建农奴制,占人口95%的农奴被剥夺了一切生产资料,过着奴隶的生活。新中国成立之后,西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作了主人,开始了民族的新生。
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脚穿牛皮长靴。为便于活动,袒出右肩或双臂,两袖系于腰间。男子将发辫盘于头顶上,女子将发辫披在肩上。农区女子大多在腰间系一条图案绚丽的围裙。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欢喝酥油茶;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西藏大部分地区不吃飞禽和鱼。献哈达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礼仪。哈达是特制的丝织长巾,一般分白、黄、蓝三色,在拜访谒见时双手献上,表达敬意。
高山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岛的山地、东南沿海纵谷平原和兰屿上。由于地区、语言的差异,内部有阿美人、泰雅人、排诱人,雅美人等不同的名称。高山族有本民族的语言,但各地语言差别较大,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高山族的衣服主要用麻布、棉布制成,样式各地不一。一般男子穿披肩、背心、短褂、短裤。妇女穿短上衣、围裙和自肩上向腋下斜披的偏衫,在衣服上加刺纹绣,并佩戴用贝壳、兽骨磨成的装饰品。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高山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种植水稻、旱稻、粟、黍等。雅美人以捕鱼为主,同时饲养鸡、犬、猪。排诱人主要养牛。
第四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
第五篇: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精选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饮食习惯:北方的朝鲜族、回族、维吾尔族和南方大部分民族主食粳米,而傣、侗和水族等嗜食糯米。佤族、黎族竹筒饭,游牧民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还特别喜欢吃“帕罗”,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也都各具特色。
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等,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习俗。
各民族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让我带你去认识一下他们吧!满族信奉萨满教,男人留发梳瓣,妇女穿旗袍
朝鲜族能歌善舞,姑娘们爱荡秋千,小伙子喜欢摔跤角力。朝鲜族的传统食品有冷面、泡菜和打糕等。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忌食猪肉、动物的血和自死的物。男子喜欢戴白帽或黑帽。
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有歌圩的习俗,铜鼓和壮锦久负盛名。苗族的吊脚楼、芦笙、蜡染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阿诗玛》广为流传。土家族的摆手舞,它是土家族流行的古老舞蹈,古朴优美,生活气息浓厚。布依族腊染、侗族鼓楼
白族男女都包头,喜欢吃酸、冷、辣味食物,还爱喝烤茶。白族信奉佛教,洱海地区寺院遍布,曾有“妙香古国”称。
哈尼族有层层叠叠的梯田,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傣族竹楼别具风格,傣族信奉佛教,傣族人民能歌善舞,尤其是孔雀舞具有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深受我国各族人民的喜爱。
黎族生活在海南省最南端“天涯海角”地区。黎族人喜欢吃水饭。肉食用火烧或生腌,腌肉掺加米粉、野菜等,酸渍后长期保存。
蒙古有蒙古袍、蒙古包。喜欢吃牛羊肉和奶食品、喝红茶。
维吾尔族男子穿的对襟长袍称“袷袢”,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俗称“尕巴”。
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少数分布在甘肃和青海等地。
哈萨克族姑娘们的花帽上常用猫头鹰羽翎做帽缨,十分美丽。妇女们所戴的白布披巾绣有各种图案。哈萨克人热情好客。
藏族人信奉喇嘛教,即藏传佛教。藏族人身穿长袖短褂,外套宽肥的长袍,右襟系带,袒出右肩或双臂,两袖系于腰间。男子将发辫盘于头顶上,女子将发辫披在肩上。农区以糌粑为主食,喜欢喝酥油茶;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大部分不吃飞禽和鱼。献哈达是藏族一种独特的礼仪。哈达是特制的丝织长巾,一般分白、黄、蓝三色,在拜访谒见时双手献上,表达敬意。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台湾,高山族人民能歌善舞,精于雕刻和绘画。
景颇族,中国云南世居少数民族之一,由唐代“寻传”部落的一部分发展而来。近代文献多称为“山头”、又分别称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称“景颇”、“载瓦”、“喇期”、“浪峨”。
景颇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的山区,少数居住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芒马、古浪、岗房以及耿马、澜沧等县。缅甸有克钦邦,克钦族即中国景颇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纳西族纳西歌曲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其中纳西净地最为有名风靡古城。
丧葬自古通行火葬,清末后部分地区开始盛行土葬。
纳西族男子的服装大体与汉族相同。丽江纳西族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围腰,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刺绣精美的七星、旁缀日、月,表示勤劳之意。宁蒗纳西族妇女着长可及地的多褶裙、短上衣、青布大包头,佩大银耳环。
纳西族热情好客,每当猎获归来,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
阿昌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南方云南省一带。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闻名。居住在边疆的阿昌族,饮食以大米为主,掺以薯类、玉米。
阿昌族以米饭为主食,也常用大米磨粉制成饵丝、米线作为主食。饵丝食用方便,食用时只需在沸水中稍烫一下,捞出配上佐料即可食用。如果盖上焖肉,(火+巴)肉、鸡丝等配料,可做成各式不同的饵丝;米线除同饵丝一样热食外,还可凉拌,或在米线里加一勺热稀豆粉(豌豆面与水合煮),再加油辣椒、蒜姜泥、味精等调料,做成稀豆粉汁米线,辛辣滑嫩,是阿昌族入夏之后经常食用的小吃。阿昌族喜吃芋头,传说古代庆丰收时,杀狗和吃芋头必不可少。阿昌族妇女大都会做豆腐、豆粉,常用豌豆做成凉粉供食。肉食主要来源于饲养的猪和黄牛。猪肉喜欢用来作火烧生猪肉米
这些就是我们各民族同胞的最具特色的风俗习惯,还有好多好多呢!真正是丰富、有趣、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