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服饰与风俗习惯

时间:2019-05-15 07:56: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少数民族的服饰与风俗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少数民族的服饰与风俗习惯》。

第一篇:少数民族的服饰与风俗习惯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服饰与风俗习惯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 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 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 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

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5.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 地,在现有

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6.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

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7.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

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8.畲族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住在山里的客户,传说畲族的祖籍是广东潮州。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安、浙江景宁、广东、江西、安徽等省,多数与汉 族杂居。198

4年6月30日建立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三月三”是畲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亦称“乌饭节”。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

维吾尔族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溯到公元 前3世纪游牧过生活的“丁零”人。融合了汉人以及后来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繁衍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节日大都来源于伊斯兰教,是用回历来计算的。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

10.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少数在广西。他们主要从事农业,有定期赶集贸易的习惯。彝族男子通常穿黑 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用长数丈的青布包头。女子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男女外出时都披“擦尔瓦”,形如斗篷,下缀长穗。彝族的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阿诗玛》是著名的彝族民间叙事长诗,在国内外广为流传。9.

第二篇:读《少数民族服饰》有感

读《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有感

江华职业中专学校谭海英

古语云:“人要衣装,佛要金装”。服饰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要素,是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而产生的、发展的。在人类初期,人类是裸体生活,到了磨制时期,懂得简易的遮掩,到了农业文明时代,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懂得纺织,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服饰产生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服饰不仅仅满足于装扮,而具有了文化气息,它能够反应当地的文化氛围、风土人情;有些甚至能够反应地位的高低。如平民百姓称“布衣将相”,官员则穿丝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服装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等,通过汉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不断的交融铸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才使得中文这幅画卷如此绚丽多彩!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就有着55个少数民族的着装,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等原因,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各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以及节庆礼仪场合穿用的民族服装从而形成不同风格,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

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阅读,我总结出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共性特点;

1、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分布广阔,且广大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交通不便,互相交流困难,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咨丰富,有取之不尽的服饰资源。

我国55种少数民族,居住在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的百分之七十的县,分布广阔。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有些民族又具有众多的支系,如苗族分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花苗五大类,其中的花苗又包括了大头苗、独角苗、蒙纱苗、花脚苗等,皆以不同的服饰划分。这样一来,不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使得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显得格外丰富。各少数民族服饰无论从质料、色彩来看,也无论从式样、塔配来看;都是十分丰富的。

2、根据本民族当地的气候、生活方式、习俗而设定服饰的样式。如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长袍、服带和靴子,因为蒙古族生活的地理位置比较的高,所以气温较低,常年穿长袍。蒙古族属于游牧民族,所以佩戴服带和靴子便于草原的骑马。黎族的服饰男士对襟无领上衣和长裤,妇女穿对襟圆领贯头式上衣,下着筒裙,因为黎族大多处于热带地处,那里天气炎热,所以他们的服饰有助于散热。

3、从各民族的服饰中可总结一般喜好黑色、白色和蓝色。黑色比较的深沉,能够彰显一个人的深度;白色纯净,代表这个人很纯朴,表明每个民族都是很纯朴的;蓝色即能表明纯净之意,又能增进视觉感触,代表永恒、坚贞和忠诚。

4、服饰的精简与布料的细软与粗糙代表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如果社会经济发展快那么人们的服饰就会更加的精致,布料的手感就会更好。

5、服饰中都会以首饰作为配件,特别是女士的服饰。如苗族的女士服饰为绣花衣、百褶裙,盘髻插簪,佩戴银质服物,一般一套比较浓重的苗服有5公斤左右。

6、中国少数民族服饰面临着社会全面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和改革的要求,一些传统服饰已经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要抢救服饰资源,另一方面要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服饰改革,努力做到既保持服饰的民族传统和文化特色,又能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新的民族服装,在保持基本的民族服饰特点的前提下力求大方,美观、简洁、适用,便于生产生活,便于今后组织大规模机器生产,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可以说,这既是现阶段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所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现阶段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特点。

7、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长期以来缺乏科学而系统的研究,企盼着理论总结、理论概括、理论积累和理论突破。

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在对民族问题的研究中,偏重民族历史、民族政治、民族经济和民族政策等问题的研究,总把对民族文化的研究当作是“第二性”的问题而予以忽视。对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就更不用说了:或许,当识别民族需要时调查一下服饰;或许,讲到某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时列举一下服饰;或许,个别研究者出于个人兴趣专门调查过服饰。这样一来,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处在一种直观、零散、无序的无理论状态,服饰资料虽多但缺乏归纳整理和理论升华,许多有关问题缺乏科学而系统的研究。因此,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正企盼着理论总结、理论概括、理论积累,从而出现某些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

而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阅读,我还总结出几点少数民族服饰的不同点:

1、有些少数民族有包头的风格。如苗族、彝族、布依族等等、2、服饰有地位的差异。如蒙古族的黄色服饰代表至高无上的皇权,在封建时期除非**,或者受到过皇帝恩赐的皇公贵族,才有资格穿这种颜色的衣服,其他人是一律不能穿用。

3、每个少数民族服饰都具有各自的文化特点和地区差别。如苗族服饰是典型的女性文化瑰宝,苗族女性是其服饰文化的主要载体。同时,苗族服饰又是一种原始苗族人民的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一种无字的历书,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苗族服饰由于性别、年龄、婚否等情况而不同,并且有地区差别。现有的苗族服饰,主要以地域而定,分为黔东南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湘西型和海南型五种。

4、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民族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的不同,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显示出北方和南方、山区和草原的巨大差别,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也造成了不同的服饰风格和服饰特点。生活在高原草场并从事畜牧业的蒙古、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裕固、土等少数民族,穿着多取之于牲畜皮毛,用羊皮缝制的衣裳、裤、大氅多为光板,有的在衣领、袖口、衣裳襟、下摆镶以色布或细毛皮。藏族和柯尔克孜族用珍贵裘皮镶边的长袍和裙子显得雍容厚实。哈萨克族的“库普”是用驼毛絮里的大衣,十分轻暖。他们服装的风格是宽袍大袖、厚实庄重。

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宜于植麻种棉;自织麻布和土布是衣裙的主要用料。所用工具多十分简陋,但织物精美,花纹奇丽。因天气湿热,需要坦胸露腿,衣裙也就多短窄轻薄,其风格多生动活泼,式样繁多,各不雷同。总之,风格的多种多样,不同的特点十分突出,构成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另一个特点。

5、由于各种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原因,中国少数民族直到本世纪中期仍处于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相应的生产力水平上,由此而带来的差异十分深刻,至今仍未能完全克服,因而少数民族服饰中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容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在这方面,被民族学者称为“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的云南省,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解放前,在云南二十四个少数民族中,白、回和部分彝族中资本主义因素已经相当发展;广大的壮、哈尼、纳西、白、彝等民族都已进入了封建地主制;傣族进入了封建领主制;小凉山彝族是比较典型的奴隶制;而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如基诺、布朗、景颇、独龙、怒、部分傈傈族、佤族等却仍然停留在原始公社末期;至今,永宁纳西族(摩梭人)仍保留着母系制残余。在别的少数民族聚居省区,这种情况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只不过不象云南这样完整和典型而已。这样,少数民族服饰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内容也就具有层次性。同时,这一层次性还决定了少数民族服文化的层次性。有的人有一种误解,好象凡是少数民族服饰中的特出之处都具有“原始性”,都是原始文化的具体表现,是明显地不合乎事实的。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层次性,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具体分析

少数民族服饰是整个中国服饰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少数民族才能和智慧的体现,都寄予着一个民族的理想和追求,是一个民族审美观的具体表现。它直接或间接地反应着各民族共同的认知心理、传统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所以,中国服饰要想走向世界,不可忽视少数民族服饰的挖掘和发展。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透过服饰的种种,可以领悟到现象各少数民族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风尚和社会面貌等深层次的东西,把握一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民族思维倾向。少数民族服饰工艺精湛、色彩斑斓、图案丰富、寓意深刻、装饰点缀变换无穷,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深层次的文化含义、意韵非凡。所以研究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的特点,吸取其精华,提高服饰的文化水准,突出民族特色,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补充完善古已有之的工艺技法,一定能走出一条民族特色浓郁、民族风格鲜明的现代民族服饰的发展道路。

2014年8月15日

第三篇: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考察报告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考察报告

一,简要说明

莎士比亚士比亚说过:“如果子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各民族服饰或因生存环境、生产生活发展水平。或因图腾标识、纪念宜先、追忆历史等文化传承与审美趣味等原因,在色彩、饰物,纹样等方面层层叠叠地堆积着自然、社会、历史等诸多内质。服饰以最为直观的穿戴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民族特征。比如居诠在高寒山区的民族服饰对繁冗,偏重深色,注重刺绣,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纹样繁多;而生活在坝区的白族、傣族等衣饰则较为简便,偏好浅色,色彩趋于协调相爱,不尚纹样。彝族小孩的虎头帽、虎头鞋,侗族的龙蛇银质背牌等衣饰与其民族的图腾崇拜相关。苗族服饰中千年不变的每一个传统纹样,均记载着一段或伤感或激越的故事传说,折射着民族的行徙征战史。

二,考察实录

在这次的民族服饰采风过程中,见到了很多民族的服饰。头服与头饰体现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习俗,审美心理和生存状态。各民族间其他部位的服饰装饰尚可能有相似之处,但头饰一般不会相同。有的地区以头饰作为一个民族或某民族支系的称谓,如红头瑶,大头花腰傣,大头苗等。头服与头饰在民族服饰中占有重要位置,历来就有少数民族服饰“重头轻足”之说。究其原因,少数民族认为头部代表人体最神圣的部位或有的民族以头部作为识别民族的标志等。在这里,我将主要谈一谈头饰部分。

头饰主要分为头巾和头帕,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形式非常灵活,穿戴十分方便,可以防尘挡风、保护头发脸面,因而格外适用。许多头巾和头帕,色彩艳丽,刺绣精美,还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以包长帕为主,包头巾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民族,如部分彝族妇女、白族妇女、傣族妇女、布依族妇女、侗族妇女和仡佬族妇女等。云南傣族少女有时戴色彩鲜艳的头巾,质料多为绸子和尼龙纱。侗族妇女包对角头巾或三角头巾。仡佬族男女都有包头的习惯,用深蓝色或黑色布作包头巾,这种包头巾长六、七尺,也可以说是头帕。有的妇女不包头,只顶一块花帕,其实这才是花头巾。

第四篇:少数民族服饰调研报告

少数民族服饰调研

导言: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我们调研小组特选黔东南几个代表性地点千户苗寨,郎德上寨,镇远进行调研。实例:

一、千户苗寨博物馆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如今千户苗寨本地人平时以休闲装为主,节日时换上盛装,博物馆里的服装很好的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苗服的精美做工,款式多样,韵味十足。

二、郎德上寨迎客服饰

吹芦笙

芦笙场锦鸡舞 十二道拦路酒

朗德上寨以魅力无穷的苗族歌舞,绚丽夺目的苗族银饰,独具匠工的吊脚楼,古色古香的鹅卵石道,抗暴英雄杨大六故里,热情好客的民族礼仪迎接海内外宾客。我们在那里体验了热情的十二道拦路酒,领略了悠扬婉转的吹芦笙,欣赏了苗族人土色土香的锦鸡舞等表演,享受了视听味觉上一道经典盛宴。期间,苗族服饰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人的眼球,渲染升华着欢乐美丽的氛围。

三、芦笙场盛装表演

男子务农服饰

女子下田服饰

女子上山短裙

男子上山衣饰

节庆服装

婚嫁盛装

节日盛装

有苗族发展史诗露天博物馆的千户苗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苗族人以舞蹈、歌曲以及服装表演的方式向世人们传递着苗族风情,同时更是将苗族服饰的美丽大方、精致优雅展示的淋漓尽致。一.苗族服饰特色

苗族服饰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和传承苗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其色彩值丰富、图案之华美、银饰之精美、款式之繁复,在中国56个民族中首屈一指,独具特色。

1色彩美

从众多的苗族服饰中我们不难看到,在色彩的选择上,苗族服饰喜用红、黑、黄、绿、蓝五种色彩,并且经常多色映衬,错落有致,类似苗族典型的“五色”衣,也正因如此,苗族曾以服色被分称为“红苗”、“黑苗”、“白苗”、“青苗”和“花苗”。苗族服饰异彩纷呈,使得其风格也多种多样,非常鲜明艳丽,同时,各个色块之间以及整套服饰搭配非常协调自然,给人以一种了然悦目的审美感受。如苗族服饰的织锦纹样,一般都是在素底上织彩,或在彩底上织素,大胆运用红绿、白黑、赤蓝、黄紫等色;有的以红色为底色,配以白色,兼套蓝、黑、黄、紫等色;有的以黑色为主,辅以深蓝色,套用红、白、黄色;有的已红、绿、黑为底色,套以白色、桃红、黄色,或以红、绿、黑三色为基础,套用粉红、深蓝、橙黄等色,同时巧妙地运用各色复线、金银线,构成明快和谐的艺术效果,进而形成了苗族服饰色彩对比强烈、和谐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尤其体现在黔东南一带的苗族妇女在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盛装上面:喜用高纯度的红、蓝、黄等色彩,刺绣纹样多用蓝、绿、青、桃红、橘红等高纯度色彩进行图案配色处理,以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去表现追求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集中体现了额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通过对苗族服饰用色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苗族服饰的配色具有强烈的夸张色彩。苗族人民在用色上,常常不按事物的原来色彩去表现,而是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进行搭配,大胆组合冷暖色调,从而呈现出一种明快华丽、典雅和谐的审美风格,反映了苗族人民的心理需求和审美爱好。苗族服饰这种用色风格,充分体现出了苗族人民在自己长期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所逐渐生成的审美观念。

2图案美。

服饰是苗族文化的一种独特载体,服饰中的图案是苗族人民传情达意、传承历史的重要手段。如果说苗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史书”,那么苗族服饰上的图案则是记载苗族历史的篇章。勤劳聪慧的苗族妇女以其独特地审美眼光善于将自然界的事物抽象化、具体化,将历史的传说与社会的变迁,以及一切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都绣制成图案穿戴在身上,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深重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

苗族服饰图案题材十分广泛,纹样丰富多样,有逼真的模拟自然物象或定型在人们心中的神话传说形象,也有抽象的几何图形。前者如日月星云、山川河流、花卉草木、鸟兽虫鱼等具象性图案,后者主要是运用点、线、面按不同的方位、方向使之排列、交错、重叠、连续等来构成图案。这些服饰上织绣的纹样往往线条流畅,图案缜密完整,各种纹样穿插组接,使得整幅图案结构和谐一致,给人以繁复瑰丽之美感。由于苗族服饰软大都以历史传说和自然事物为主,因此画面生动,富于变化,所表现出的对象的基本形态,或淳朴纪实或华丽典雅,都会抓住形象的主要特征,在写实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同时借助长短不一的线条、大小不等的画面和似是而非的形状加以组合,使服饰图案在整体上既富于变化又和谐统一。如黔东南清水江流域的苗服图案:“那纹样中的人物或长着翅膀,或骑着神马牛鹿,或驭着盘龙长风,或人首蝶身、人首蛇身、鱼身鸟翅,或卷曲于动物腹中......苗绣图案上那些流变着的鸟纹、云雷纹、水涡纹、蛙纹和其他动物纹,可以说是一种活跃的生命机能的尽情发挥,他们让人感到一种充满着运动和力量的令人振奋的美。

在苗族服饰的百花园中,广泛流传于贵州的“骏马飞驰”、“江河波涛”、“天地”、“山川”、“田园”、“城池”、“蚩尤印”、“盖霞”等图案,是苗族服饰图案中又一束绚丽壮观而又古老珍贵的奇葩。“图案的构思、设计、造型不仅凝聚着苗家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还表现出苗族人民对历史祖、故土迁徙的回忆和缅怀之情凝聚着巨大的心理容量和强烈的感情色彩的诸多原型”。它们是一种社会意识的积淀,一种深厚的符号积累,具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同时,也体现了苗服的传承者——苗族妇女的审美理解。

3款式美。

就视觉艺术而言,苗族服饰主要是用线条、色彩图案积极事物等元素按某种特定方式排列组合起来的固定关系。线条指的是服装的结构线,构成了点、线、面甚至是立体的形式;色彩图案则是指在服饰的不同位置采用不同的装饰手法而形成的颜色组合;饰物指衣服上面不同部位装饰的各种物件,多为银饰。苗族妇女不自觉地在服饰上引用了各种形式美的原理,使得苗族服饰的款式符合形式美的法则,因而具有均齐与平衡、对称与呼应、对比与调和、比例与权衡、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的特征。苗族服饰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局部结构方面都很注重点、线、面、体、色彩、图案以及银饰的搭配与组合。从总体上看,苗族服饰式样丰富美观、协调统一,保持者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并且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染中带绣,或者挑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居特色,具有整齐美、统一美、变化美、对称美、均衡美、协调美、旋律美等形象特征。

同时,由于苗族支系庞多,每个支系的服饰都各不相同,服饰式样繁多、各具特色。据《百苗图疏证》可知,贵州境内的苗族可分为五大支系,分别是黔中南支系、黔东南支系、湘西支系、川黔滇支系、滇东北支系。上述每个支系的服饰或按照聚居地及遵循历史传统又分为多种样式。以黔东南支系苗族服饰为例,该窒息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服饰中特色最鲜明、式样最复杂的一大支系。概括地说,这一支系的特点是:以自织土布为衣料,服装的基本形式为焦领上衣和百褶裙,上衣多绣花,银饰特别丰富。由此可见,贵州苗族服饰的款式之繁复,同时也正是由于如此多样的支系服饰,因此才构成了苗族服饰独有的名族风格特色,展示了起独特地审美特征。

二、苗族服饰文化历史和神话传说

据说,贵州苗族以前没有“花衣”,是后来才有花衣。民间流传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后生到坡上去打了一只金鸡回来,交给了妈妈,老妈妈觉得金鸡很好看,变照着金鸡的羽冠,玩起了高高的发髻;照金鸡的翅膀,绣成美丽的花袖;照金鸡的尾巴,制成长长的裙子,叫姑娘们照着打扮自己。从那时起,苗家姑娘便打扮的像金鸡一样美丽。

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屡经迁徙的民族,在饱尝战乱和颠沛流离中,他们始终把服装作为一条联结这个民族的纽带,作为族群识别的标志和条码,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 标杆,作为情感宣泄的具象符号,激励着苗族人民以不屈的意志和美好的期盼顽强地生存下来。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苗族女性倾其心去绣,用来展示她们的风采和情怀,服饰制作也成了黔东南女性毕生修炼的“功课”。

苗族史诗《苗族古歌》中,蝴蝶妈妈是生于枫香树心,与水泡“游方”生12个蛋,孵化出人类始祖。苗族自称“嘎闹”,意为“鸟”,当时苗族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因此,尽管台江苗族服饰种类繁多,装饰图案不胜枚数,但不论是长裙系、中群系还是短裙系,蝴蝶、水牛和锦鸡图案和造型是必不可少的。“蝴蝶”是苗族血缘始祖的符号,“水牛”是苗族这一部落和这一部落各氏族的“徽章”。在苗族观念里,鱼是繁殖能力最强的生物,是苗族心目中的“生殖神”,用鱼作为服饰图案,寄托的是苗族期盼子孙繁衍、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同时,鱼也是苗族祖先最先食用的食物,用鱼作为服饰图案,还表达了苗族不忘祖先、不忘故土的情节。在这些图案中,“蝴蝶”和“牛角”是对称造型的典范,五彩斑斓的锦鸡色彩亮丽,彰显了苗族人民以对称、和谐为美的审美情趣,也成为了台江苗族服饰的图腾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完美契合的特征。

苗族的裙子有24条飘带象征着24个节气;横着共有5圈横纹象征着苗族历史上的5次大迁徙,迁徙过5条江河分别是黄河、淮河、长江、赣江、湘江,表明苗族最早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经过5次大迁徙去往世界各地。

三、苗族服饰现状

在西江,你可以很平常的看到苗族姑娘们脚上穿着高跟鞋,下身穿着紧身裤或百褶裙,上身穿着姊妹装,头上挽着漂亮的发髻,正中插着一朵大花,后面插着一把木梳。一身打扮跨越千年。苗族服饰分类很多,有年龄差异,有平装和盛装之分,还有地域差异。贯首服、无领服、圆摆服、方摆服等服饰种类数不胜数。

但它们多少还是有些共同点的。比如平日里,男多穿深蓝黑色大襟短衣,下穿宽脚长裤,鲜有花纹,或穿对襟亚麻长袍,下有绑腿,不过更多的穿现代汉族服饰。但苗族女子显然就更为突出一些了,因为不论老少她们平日里都盘着头,老年人透过方巾,上穿右襟开短衣,下穿宽脚裤或百褶裙。这里的百褶裙是最为有特色的,有长裙及踝,中裙及膝,最短三寸短裙,只及大腿根部。总结:

苗族服饰蕴含了苗族人民的审美理想,苗族人民的集体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大体上决定了苗族服饰的内容与形式、审美倾向性和艺术方法。一方面,苗族服饰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历来接受着各个时代审美风尚的影响,并或多或少地融合其他民族或其他支系的审美情趣,体现了苗族人民传统审美的积淀;另一方面,由于审美理想本身不等同于其中任何一种具体的美,而是所有经验之美的最高范式,融合了许多经验之美的特征,因此苗族服饰也提现了审美主体对美的向往和期待,从而,苗族服饰需哦蕴含的审美理想便类似一种“原型”,成为引导作为审美主体的苗族人民选择美、创造美的一种典范。

苗族服饰中所蕴含的审美理想及其的形成,给我们从苗族文化历史和苗族审美情趣方面,更全面地理解苗族建筑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也使我们的审美观得到了完善,此次苗族之行,收获良多。

四、研究服饰的意义

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我们为什么研究服饰呢,苗族服饰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懂得欣赏美就不能创造美,研究美丽的苗族服饰,有助于我们审美观的行程。

研究苗族服饰有助于我们了解名族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让我们去探究苗族服饰对现代设计的重大意义及启示。

刺绣图形中折射出的几何美,有益于我们从中学习几何变换知识,让设计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还有助于我们学习色彩搭配,进行东西方文化对比等。

第五篇:少数民族服饰里的优秀文化

少数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服饰里的优秀文化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已经有几个年头了。当年轮不断向前滚动,我们以几乎跑步的速度向前发展时,不知有几人还能忆起我们的历史,我们的传统,不知有几人还能坚持我们血液中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是的,如今民族传统的缺失甚为严重,生活中标志着民族传统的各种符号也在一天天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民族服饰就是一个佐证。由于人们的忽略,当有人来收购这些古老的服装时,当朴实的村民发现箱子底那些“没用”的衣服也可以卖钱时,这些记载着一个民族特性的精致服饰开始流失,开始在人们的记忆中被深深埋葬!一个优秀的中华民族难道要彻底丢掉过去,丢掉鲜明的个性而“泯然众人矣”吗?我们该怎么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的积淀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然而现如今,它们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反而在“FETION”一词的背后,渐行渐远,几乎要被我们忘记!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每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一个重要的标志,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的一切形式和表现无不打上文化的烙印,成为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文化的发展推动民族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促进民族的繁荣,文化的落后制约民族的进步。民族文化的兴盛,能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推动民族走向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衰落,则会削弱民族发展的动力。因此,了解一个民族,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尊重一个民族,必须尊重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一个民族,必须发展这个民族的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以“崇尚道德”和“礼义之邦”而著称于世界民族之林。爱国、诚信、厚仁、重义、敬亲、贵和、求新、好学、勤俭、奉公等道德要求,经过数千年的不断陶冶、实践和发展,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极其重视“精神生活”、“道德人格”、“崇高境界”、“理想信念”、“诚实守信”在人的生活中的导向功能,这对于克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目光短浅、低级庸俗、自私自利、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来说,有很强的针对性。

民族传统文化既是人心中的文化,也是一种“标志”文化。在民族文化的形

少数民族服饰

成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标志,而民族服饰就是其中极为鲜明极有代表性的一种。然而,正如大部分传统文化所表现的那样,我们在水泥森林中更偏爱于流行,偏爱于潮流,那份关于传统的记忆在心中越埋越深,直到彻底遗忘„„

法国一家民俗博物馆的馆长近日说:“100年后,中国人要研究苗族的服饰文化,或许要到我的博物馆来研究。”

此话貌似不恭,却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存现状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些年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服饰引起了国外收藏者的兴趣,以民族服饰为对象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大量珍贵的传统民族服饰外流。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若再不引起重视,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资源将不复存在。

作为我国苗族服饰中最为雍容华贵,工艺最为精湛,造型最为独特,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服饰系统,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服饰被誉为苗族人民的一部“无字的史书”。近年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嗅觉灵敏的商人纷纷涌到黔东南的苗族山寨,劝说、利诱当地群众出售家传的各式传统服饰,然后再以高价转手卖给他人,其中最终的买家以外国人居多。法国巴黎的一家私立民俗博物馆就已经收藏了180多套苗族服饰。此外,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外就有一些人先后40多趟来贵州收购苗族的刺绣。他们最后还留下了这样一句话:“以后你们要研究苗族刺绣就请到我们国家来,我不收你们的门票。”

苗族服饰共有130多种款式,其中,以苗族女性穿着的百褶裙最具代表性。这种衣服图案色彩斑斓,多以刺绣、织锦、蜡染、挑花作装饰。衣裙颜色以红、蓝、黄、白、黑为主,保持了苗族先民“三苗”的“五色衣服”的传统。服饰用料则以居住地出产的原料为主,多以棉、麻、毛等经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不同支系、不同地域的苗族人群,还依据习俗的不同,保留了各自的独特风格。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民族审美心理的物化,苗族服饰是一本“穿在身上的书”,是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苗族历史文化的成熟与极致。一部苗族的服饰史,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一部感性化了的民族文化发展史。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偏僻的山村、草原和海岛,它们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受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小。这种封闭式的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民族文化特色的保存。但随着对外开放的

少数民族服饰

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懂得服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山外人纷至沓来,他们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挨家挨户地收购这些物品。祖祖辈辈深居大山的苗族同胞们恍然间明白,原来这些陈旧的衣衫也可以卖钱,而且是越“旧”越值钱。于是,很多人毫不犹豫地把祖辈们压在箱底的衣服,甚至是奶奶辈的嫁衣都拿出来卖了。在他们手上,这些古老的稀世之珍最终变成了电子手表、化纤时装、塑料制品和现钞。而由于缺乏严格的传统文化资源保护机制,加上博物馆和政府有关部门又缺乏足够的征集经费,很难在市场博弈的平台上与外商竞争。因此,珍贵的苗族服饰就这样大量地离开了故土,流失到海外去了。

我国少数民族的衣冠服饰多彩多姿,其设计与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欣赏和研究这些民族的传统服饰,可以认识到各少数民族、各地区独特的文化风俗和历史传统。法国作家法朗士就曾经写过这样一段颇有意味的话:“如果我获准从我死后的一百年出版的那些书中进行选择,你知道我会选择什么样的书吗?在这未来的书库里,我要买的绝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书——虽然能够提起人们兴趣的还是小说。朋友,老实讲,我要买份时装报,我要看看在我死后的一个世纪里,女士们是怎样穿戴打扮的,这些服饰所提供给我的关于未来人类的信息超越了所有的哲学家、小说家、布道家和学者所能给予我的。”

事实上,以服饰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很多都是不可再生的民族财富。如果就这样放任它们大量流失,几十年后,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学者恐怕真的要到外国的博物馆去看真品了。

那么我们该怎样保护、怎样继承这些先辈遗留下的宝贵财富?大家一定都能想到利用节日。是的,那些华美的服饰可以在传统节日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喜庆、节俭的节日理念,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展示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重要渠道。要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根本目的,让各族各界群众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中充分享受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要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好重要节庆活动,特别要组织好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

少数民族服饰

最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节庆活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宣传民族传统节日的导向作用,切实加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舆论宣传,积极营造尊重民族传统节日、热爱民族传统节日、参与民族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要积极开展传统节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使传统节日不断传承和发展。要切实加强对传统节日活动的管理和引导,及时总结推广各地运用传统节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扩大传统节日的社会影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政府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如此,民族传统、民族传统服饰定能回到人们心中,重新植根其上,蓬勃发展。

更多少数民族服饰知识,详情可参考:http:/www.xiexiebang.com/

下载少数民族的服饰与风俗习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少数民族的服饰与风俗习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族服饰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 2.能够辨别南北民族服饰。 3.根据服饰判断属于哪个民族。 4.了解民族饰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欣赏......

    《民族服饰》教案

    《民族服饰》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对民族服饰的热爱。 2、增长学生有关民族服饰、装束设计和民间美术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一套服饰。 难点:学习民族服饰的特点......

    民族服饰报告

    民 族 服 饰 报 告 一、我们选择的题目是民族服饰,选择原因如下: 1、历史是社会的影子,它完全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兴衰存亡,毫无保留的记录着人们在不同时期内生活状况;而服装,也堪......

    风俗习惯

    风 俗习惯(1)、简单的食九寨沟藏胞以青稞、玉米、小麦为主食。青稞炒熟后磨成面、做成糌粑,或酿制成青稞酒,是藏胞最喜欢的食品和饮料。玉米做成的炒炒饭、烧馍、搅团和小麦做......

    少数民族的服饰与风俗习惯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服饰与风俗习惯 1.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

    少数民族的服饰与风俗习惯

    中国部分少数民族服饰与风俗习惯 1. 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

    民族服饰演讲稿(配套)

    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第一组的***,我们组的成员有***,***,***,***,***还有我。介绍完毕进入正题,下面我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各朝的的女子服饰。 我们华夏有五千年的历史,自然服饰的历史也......

    中华民族服饰展览会

    编号:00564513 中华民族服饰展览会 策划公司:广西国际会展策划有限责任公司 策划人员:、 策划完成日期:2009年12月30日说明 本人毕业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会展策划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