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学案(DOC)

时间:2019-05-15 04:2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句子成分学案(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句子成分学案(DOC)》。

第一篇:句子成分学案(DOC)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语法:句子成分导学案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句子的定义;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2能力目标:⑴能正确掌握句子成分的划分;

⑵培养将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分析文言倒装句式,判断语句是否有语病。

3情感目标:热爱祖国语言,正确、规范地使用汉语。重 点:句子成分如何划分;

难 点:培养将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判断语句是否有语病。教学过程: 前言

语法知识目前成了我们学习中的一个盲点,是初中教材上的知识,但是初中毕业考试不考查;高中教材没有这部分内容,可是高中的语文学习中经常要使用.例如:判断病句中的搭配不当或者成分残缺,语言表达中的长短句互换等等,都需要使用语法知识.在这里简单整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和练习。学法指导

一、汉语句子成分: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六种 主语:

1、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3、符号:双行线 ═。谓语:

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单行线 _____。宾语:

编写:刘宗富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

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3、符号:小括号()。状语:

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补语:

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编写:刘宗富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绕口令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为状谓后补 学语文,有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学以致用:

用符号法划出下面句子成分。

1、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2、他努力地想记起他的容貌

3、周总理是一个健谈的人

4、后来,鲁班又陆续发明了木刨、钻、墨斗和进尺等许多木匠工具

5、一个衣服褴褛,满脸皱痕的年老水手在船上卖牡蛎

6、我诚恳地接受你的批评

7、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编写:刘宗富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8、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9、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10、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11、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12、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13、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14、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5、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6、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课后总结与反思:

编写:刘宗富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C、大会讨论并通过了总理的报告。(“讨论”与“通过”是联合关系)

D、你听懂了吗?(“听”与“懂”是补充关系)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A、你让我很失望。

(让我/我很失望)

B、我嫌这件衣服太花哨。

(嫌这件衣服/这件衣服太花哨)

兼语词组除了充当谓语组成兼语句之外,还可以直接组成非主谓句。例如:

谢谢你帮我修好了自行车。

有人来了。

兼语句有进容易和主谓结构作宾语的句子相混,例如:

A、张老师请都来。

B、张老师希望他们都来。

A、B两句的结构都是:主+V+N+V,但A是兼语句,因为V+N和N+V之间有一种逻辑联系,如“请他们/他们都来”,而B句的V+N和N+V之间没有这种联系,是主谓结构充当宾语。这两种句式的主要区别是: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这个句子的谓语是兼语结构和连动结构的混合:我带孩子+孩子去公园+我去公园,因而这个句子既是兼语句又是连动句。

三、存现句

存现句是表示人或事物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式。存现句有如下特点: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阿Q正传》的作者是鲁迅。

B、你是他最佩服的。

他最佩服的是你。

C、现在半斤不是八两了。

乙)表示归类,前后两部分不能互换。例如:

D、他是工人。

E、我是南昌大学中文系的学生。

F、他原是炮兵连的。

G、我是教书的。

H、马路两边是看热闹的。

I、那个骑自行车的不是送报的。

J、这本书是他在巴黎写的。

(2)“是”字不表示判断,主要有如下作用:

甲)表示特征或质料。例如:

A、他是健忘,不是懒惰。

B、阳历七月是最热的天气。

C、那两套茶具都是唐山瓷。

D、这声音是横笛。

乙)表示存在,作用相当于“有”。例如:

E、村西头是楼房,中间是平房。

F、窗子前面是一个小小的花园。

G、遍地是鲜花。

丙)表示比喻。例如:

H、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I、他是一棵独立支撑的大树。

J、生活是一张空虚的网。

丁)表示肯定。例如:

K、这孩子是很可爱。

L、这花纹是好看。

M、没错儿,他是走了。

编写:刘宗富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N、他是累了。

戊)表示强调,与语气词“的”连用。例如:

O、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关系是密切的。

P、这件事,他是知道的。

Q、大哥的为人是忠厚老实的。

这种结构中的“的”要注意与“的”字结构中的“的”相区别:

R、这本是我借来的。(“的”为结构助词)

S、账上是明明白白写着的。(“的”为语气词)

R句中“我借的”是“的”字结构,后面可以添加名词“书”,“的”字不可省去。S句是强调结构,“的”后面不能添加任何名词,“是”“的”都可以省去,而基本意思不变。

表示强调的“是”还可以出现在主语前,如“是谁告诉你的?”“是我关掉灯的。”这类句式可以转换为判断句,如“告诉你的是谁?”“关掉灯的是我”,也可以转换为非“是”字句,如“谁告诉你的?”“我关掉灯的”。

五、“把”字句

“把”字句是用介词“把”将谓语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提到动词前面的句式。“把”字句有如下特点: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把”字句的作用: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A、他被我们狠狠地揍了一顿。

B、不久,勤余米店的老陈同志突然被捕了。

C、他从来也没有被人辱骂过。

有的谓语动词本身含结果意义,如“采纳、接受、拒绝、理解、说服”等,这类动词如果前面有某种状语,后面可以没有别的词语。例如:

D、他的建议已经被董事会采纳。

E、你的行为不能被大家理解。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A、我们千万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B、大家都被他的真诚所感动。

C、他干了不少坏事,为人民所痛恨。

“被”字句与“把”字句在结构和语义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往往可以相互转换。例如:

A、香蕉被他吃掉了。

他把香蕉吃掉了。

B、我被他骗了。

他把我骗了。句子的特殊成分

句子是表达单位,它不但有与词组相同的句法成分(主、谓、宾、定、状、补),而且有时出于表达需要,还有自己的特殊成分独立成分和复说语。

(一)独立成分

句子中有一些词语,不同别的成分发生结构关系,位置一般比较灵活,这就是独立成分。

独立成分有如下三个特点: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A、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

B、这是什么声音,你听?

C、你想,他有这么大方吗?

D、我这个人,大家知道,从不做对不起朋友的事!

(2)按注性的

这种插说语对正文起注释、补充作用或帮助正文表达某种语气。常用的按注性插说语有:A、看来、看起来、看样子、我想、我看、依我看、说不定;B、充其量、大不了、少说、往少里说、少说一点;C、包括...、例如...、比方...、特别是...、尤其是...、即...;D、毫无疑问、不用说、不可否认、说真的、说实在的、老实说、不错、不客气地说、不瞒你说等等。A组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含有保留的口气,B组表示对情况的估计,C组表示对包括、解释,D组表示特定的口气,主要指肯定、强调等口气。例如:

A、看样子任务可以提前完成。

从前安徒生写过一篇故事,叫《皇帝的新衣》,想来看过的人很不少。

B、我看樱花,往少里说,也有几十次了。

这电影院充其量可以容纳一千人。

C、只有打下根底,才能真正纠正错误,包括纠正“左”的和右的错误。

要让群众监督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

D、毫无疑问,我们的宏伟计划一定能够实现。

说真的,你那两手就不坏。

(3)引述性的

这种插说语表示消息的来源。常用的有“听说、据说、相传、据报道,据...”等。例如:

A、我家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子,相传叫百草园。

B、据说南宋有许多书是用活字印的。

C、据本台记者报道,北约在三月二十四日对南斯拉夫进行了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B、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这里叫空洞抽象的调头少唱,有些同志却硬要多唱。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总之,有许多人把六中全会通过的报告当作耳边风,好象是故意和它作对似的。

2、呼应语

呼应语是用来呼唤人物或回答别人呼唤的独立成分。例如:

A、小李,你们快走哇!

B、小家伙,你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呀?

C、唉,这就来。

D、怒吼吧,黄河。(“黄河”不能看作主语,因为“怒吼吧”之前 还可以补出主语“你”。)

3、感叹语

感叹语是表示强烈感情和语气的独立语。作感叹语的主要是叹词,表示肯定或否定的独立语也可以看作感叹语,只是这种感叹语同时有关联上句的作用。例如:

A、咦,人哪儿去了?

B、哎呀,你怎么这么瘦呀?

C、万幸,万幸,电话总算接通了。

D、嗯,就是刚才那位同志。

E、可不,嗨,我怎么没想起他来!

F、对对,是你妈,你姓田,你妈也姓田,一直住在娘家把你养大。

G、不,工作的目的不应该是不犯错误!

4、象声语

象声语是摹拟自然界声响的独立语,也包括人下意识地发出的呼吸声、鼾声等。象声语由象声词充当。例如:

A、砰砰,远处传来了枪声。

B、咯喳,车把断了。

C、然后呢,“嗵、嗵、嗵”,屋里的地面也跟着颤起来。

独立成分在结构上不是非有不可,但在表意上却不是可有可无的。

(二)复说语

两个词语同指一个事物,一个用在句首或句末,另一个用在主语或谓语里,这句首或句末不属于主语或谓语的那个词语叫做复说语,又叫外位语或提示成分。例如:

这碗酒,你把它喝下去。

“这碗酒”与“它”同指一个事物,“它”在句中作介词的宾语,“这碗酒”不充当结构成分,是复说语。复说语有两种类型:称代式和总分式。

编写:刘宗富

审核:赵健 课型:新授课学案.编号:01-02

2016--2017(上)高一语文组

1、称代式复说语

句中用代词来指称的复说语叫称代式复说语,一般用在句首,有时也用在句末。例如:

A、中国共产党这是个多么亲切、多么伟大的名字啊!

(“这”作主语,称代“中国共产党”)

B、我认识她,那位女校长。

(“她”作宾语,称代“那位女校长”)

C、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你怎么能随便把它糟踏了呢?

(“它”作介词宾语,称代“农民...粮食”)

2、总分式复说语

同句中相应的部分有总分关系的复说语叫总分式复说语。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复说语在句首,是总说,句中同它相应的是分说部分,作分句的主语。例如:

A、这些议论,有的是对李干表示支持,有的是对报纸表示不满。(“这些议论”是复说语,是总说;两个“有的”是分句的主语,是分说。)

B、吴天宝和姚志兰,一个是电话员,一个是火车司机。

(“吴天宝和姚志兰”是复说语,是总说,两个“一个”作分句主语,是分说。)

C、参加这项科研工作的人,年纪最轻的占百分之七十。(分说部分只出现一项“年纪最轻的”)

另一种情形是复说语出现在句末,是分说部分;总说部分 是句中的宾语。例如:

D、以后女孩子就学习纺织的全套手艺了:纺、拐、浆、落、经、镶、织。(复说语是“纺...织”,是分说,“全套手艺”是总说部分,是宾语。)

E、文科有五个系:中文、历史、新闻、哲学、经济。

(复说语是“中文...经济”,是分说,“五个系”是总说,是宾语)

F、他买了一大堆玩具:方的、圆的、高的、矮的。

复说语不能是主谓结构,否则就成为复句中的一个分句了。例如:

A、国家给了我们那么好的设备,你们怎么可以一直把它放在露天底下雨打日晒呢?

(“国家给...设备”是主谓结构,因而是个分句,与后一个分句构成复句)

B、调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马观花,一种是下马看花。

(“调查有两种方法”是主谓结构,因而是个分句,与后两个分句构成复句)

编写:刘宗富 审核:赵健

第二篇: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教学案_1_2014

现代汉语句子成分分析教学案

【 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的类型和划分成分的方法。

2、能正确划分各类句子成分。【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类句子成分的构成及认定 难点:正确划分句子成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

2、指出下列短语属于哪类短语:

好得很

去了几趟

非常高兴

工人农民

爱祖国

发射成功

极其清楚

明天星期六

慢一点儿

一扇神奇的大门

二、新授:

(一)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如:张师傅修机器。

(二)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1、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2、符号:主语 == 谓语---宾语 ~~ 定语()状语 [ ] 补语 < >

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即句子主干

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是句子的枝叶

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划开。

(三)分析句子主干 主语、谓语、宾语。

1、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主语可分为名词性主语和动词性、形容词性主语。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例如:(1)今 天 晚 上 ‖ 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

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1)笑

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

谓语

(2)公正廉洁

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短语)谓语

2、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谓语通常由动词、形容词短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用名词性词语充当,这跟主语的构成材料正好相反。用做谓语中心的动词、形容词等通常是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中心,因此认准谓语中心以及它跟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就十分重要。(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 谓语(状语+动词+补语)高碑店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主语

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主语 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

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

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

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

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臣本布衣

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

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

主语

谓语(名词)她 ‖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 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3、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1)名词性宾语。这种情况较普遍,多数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如:给、读、写、讲、修建、交流、挖、交换、校对、跟随等。例如:

我 给 你 们 俩 十 朵玫 瑰 花,给 你 紫 红 的,给 她 粉 红 的。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近宾

远宾

(2)动词性宾语。例如:

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动词作宾语)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

2、课堂小结: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①.写人格式:“谁” + “干 什么” 例: 杨亚 ‖ 写 字

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②.写物

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

例: 猫 ‖捉鱼

例:一只小猫‖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

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例如: 他 ‖ 是学生

以上三种是句子的主要成分,是句子的主干。

(四)分析句子枝叶 定语、状语、补语

例: 画眉唱歌

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原句是 “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1)(两只美丽的)画眉

“两只美丽”是 “画眉”——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2)[高兴]地唱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3)(一首)歌

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一首”为“定语”。(4)歌唱得<好>

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好”为“补语”。

1、定语:在名词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次,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助词“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1)村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

(2)风平浪静的港湾里停泊着许多船。

(3)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吸引力世界各地的游客(4)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静静地伫立在那里。

2、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附加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在句子里状语主要由副词充当,还可由时间名词、能愿动词、形容词、介词短语、量词短语、及其他一些短语充当。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例如:(1)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2)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3)[午后],天很闷,风很小。(4)她的身上[净]是水。(5)我们[在教室]学习

3、补语:在动词性谓语后形容词性谓语之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助词“得”是补语的标志。例如:(1)这个字写〈错〉了。(2)她哭〈红〉了双眼。(3)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4)心里痛快〈极〉了。(5)这几天真是烦〈透〉了。(6)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小结:句子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的”定“地”状“得”后补,宾语只受谓支配。

现代汉语中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和标示符号一般是:(定)→主

+[状]→谓←<补> +(定)→宾

三、课堂练习:找出句子的主干,划分句子成分

(1)她的身体很健康。

(2)她一直战斗在紧张而又繁忙的建设工地上。

(3)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

(4)她像雕像一般伫立在山顶。知识的迁移运用

用找主干法分析病句成分残缺及搭配不当

(一)主语残缺

1、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

a.经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文化水平。

b.由于她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c.当他经过住院治疗回家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d.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2.暗中更换主语导致

a.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多次受到省市教委的表彰。

b.比赛地点在天安门金水桥前,沿着长安街、二环路等规定的路线跑完全程。c.张海迪的报告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教育。3.主语的修饰语过长,忘记了中心词,导致主语残缺。a.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今天,任何脱离国际化市场需要去谈志愿、兴趣、理想,都是不恰当的。

(二)谓语残缺

1.首句话说半截,只说主语,缺谓语,后边就另起炉灶,写另一完整的句子,也称中途易辙。

a.南堡人民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一道四米高七米宽的拦河大坝巍然屹立在天目溪边。

b.炊事员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购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2.缺少与宾语呼应的谓语中心词

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难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三)宾语残缺

a.校党委讨论了发动全校师生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b.记者从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获悉:国家已安排专项经费一亿元,加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科技攻关和相应研究。

(四)搭配不当

1、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2、各种读书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支动人的歌声。

3、今年这个县的水稻生产,由于合理密植,加强管理,一般长势良好。

4、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第三篇:·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例如:

(1)中国人民 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1)满天乌云 顿时消散了。

(2)树叶 黄了。

(3)小王 今年十六岁。

(4)鲁迅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 星期日。

(6)什么书 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 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第四篇: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

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汉语: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英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表语七种

编辑本段

一、现代汉语句子成分

主语 Subject1、定义: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 “什么”。

例如: ⑴中国人民志气高。

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3、符号:双行线 ═。

谓语 predicate1、定义:用来说明陈述主语。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例如: 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⑵树叶黄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⑸明天星期日。

⑹什么书他都看。

3、符号:单行线 _____。

4、谓语(predicate),是句子中的必不可少的成分。谓语是由简单动词或动词短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主要动词)构成。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

宾语 Object1、定义:表示谓语动词的涉及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

“是什么”。

3、符号:波浪线 ﹏﹏。

4、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宾语处理。

定语 Attribute1、定义:用在主语和宾语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B、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

连接。

3、符号:小括号()。

状语 Adverbial modifier1、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B、一般状

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3、符号:中括号 [ ]。

补语 Complement1、定义:谓语后面的附加成分,对谓语起补充说明作用,回答“怎么样”、“多久”、“多

少”(时间、处所、结果)之类问题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B、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3、符号:单书名号〈 〉。

一般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排列为:

定语(修饰主语)主语 状语 谓语 补语 定语(修饰宾语)宾语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状语 [ ]

补语 < >

顺口溜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名词:

人和事物各有名,万千名目可辨清。表示名称即名词,具体抽象有不同。

时间空间和地点,方向位置有专称。主宾定谓都可作,名词具有多功能。

动词:

世间万物皆运动,于是动词相应生。行为动作和发展,存在消失与变更。

心理活动及判断,一概可作谓语用。能愿趋向两动词,配合谓语意更明。

形容词:

人有特征物有形,修饰动名靠形容。事态动作有性状,描摹性状用形容。

形容词语极丰富,准确修饰需深功。形容词语功能多,主要充当状谓定。

数词:

数词即为表数目,确数概数和序数。确数包括整分倍,不定数目是概数。

整数前加老第初,排列顺序是序数。分数倍数表增加,减少只能用分数。

量词:

表示单位量词全,单位各异按习惯。事物行动作统计,物量动量分两款。

量词数词相结合,数量短语功能全。动量短语居动后,物量短语在名前。

代词:

代词代替人事物,按照作用分三族。人称代词我你他,咱们自己和大家。

疑问代词谁什么,进地性状数如何。提示代词这和那,每名某另别其它。

副词:

副词修饰动与形,范围程度与时间。肯否估计与情态,语气频率用法全。

稍微没有全都偏,简直仅仅只永远,已经曾经就竟然,将要立刻刚偶然,渐渐终于决忽然,难道连续又再三,也许必须很非常,最太十分更马上,越极总挺常常再,屡次一定也不还。时名副名看加在,名前可加副不来。

前很后名都不行,单独回答更不能。

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用在名词代词前,修饰动形要记牢。

助词:

结构助词的地得,时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啊吧呢,他词后边附加义。

连词:

成分连词难分辨,换位不变才是连。

编辑本段

二、古代汉语句子成分

句式特点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1、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进行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2、古代汉语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而在谓语后面加语气词“也”帮助判断。

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几种形式:

1)“主+谓+也”,如:此王业也。

2)“主+者+谓+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3)“主+者+谓”,如:兵者,凶器。

4)“主+谓”,如:兵,凶器。

5)“主+副+谓+(也)”如:“身非木石”、“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6)“主+谓+宾”,如:“余为伯倏。”

4、有些判断句主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

1)表比喻。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2)表因果关系。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被动意义的表达方式

1、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2、被动句:主事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即受事者,如杯子打破了。

3、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1)“于”(“乎”)字句……

及物动词+于+施事者 如: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省略“于”字,动+施事者。如:大树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于”字句经常用于主动与被动对比的复句里。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为”字句。

为+施事者+及物动词。如:(吾子)今为赤帝子斩之。

“为+及物动词。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见”字句。

见+及物动词。如:人皆以见侮为辱。

见+及物动词+于+施事者。如: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南北朝后,“见+动词(主动句)”表示“对我怎样”,如“慈父见背”(慈父背弃我),不是被动句。

(4)“为……所……”句。

为+施事+所+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为+所+及物动词。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5)“被字句”。

被+施事者+及物动词”。如:臣被尚书召问。

先秦“被”是及物动词,意为“覆盖、遭受、蒙受”,如:光被四表。

汉代后至今,“被+及物动词”表示被动意义。

(6)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如“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位置

1、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置于动词之前,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宾语前置。

2、宾语前置的种类: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作动词的宾语前置。如:吾谁欺,欺天乎?在介宾结构中,作介词的宾语前置。

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需要注意的是:“何如”语义同“如何”,译为“怎么样”,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结构。“奈何”“若何”情况同“如何”一样,何不是真正的宾语,不前置。

(2)否定句中,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臣未之闻也”。

(3)有两种不能前置的情况: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性成分。

如“吾不能早用子”。两个否定词构成双重否定,其中的代词宾语一般不前置。

如“莫弗称之”。

另外,还有两种固定结构:“惟(唯)+宾语+是(之)+动词”,这种格式使宾语表达的事物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如“惟余马首是瞻。”意思是“惟瞻余马首”。

这类前置宾语也可以由代词充任,如“其斯之谓与”。“此(是)之谓……”,意思是“说这个是……”。

代词“是”作宾语有时直接置于动词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3、谓语前置: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称之为谓语前置。有两种句子里谓语前置的现象比较多见。

(1)表示疑问的句子。如:何哉,尔所谓达者?

(2)表示感叹的句子。如:贤哉,回也!

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省略

1、主语的省略:

(1)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

如: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

(2)蒙下省略: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

如: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2、宾语的省略: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

有:(1)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

如: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2)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俱去。

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就叫作词类活用。如“从左右,皆肘之”,句中的“肘”是名词,在此临时用作动词,意为“用肘撞”。

1、动词的活用: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时,一般是用作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发生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或行为,如:“庄公寤生,惊姜氏”,“惊”意为“使……惊”。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这种情况较为少见。及物动词本来就可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只能是“使……跟从”。

2、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如果形容词在叙述句里充当谓语,就是活用为动词。如:“益烈山泽而焚之”,“烈”形容火大,这里是“放大火烧”。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使它所带的宾语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洁”“美”“饱”原是形容词,在句中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清洁”“使……华美”“使……饱”。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的“甘”“美”“安”“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认为……香甜”“认为……华美”“认为……安逸”“认为……快乐”。

3、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中“目”是“用目光示意”的意思。

(2)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者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如:“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腊”原义为“干肉”,动词,在此句中用作使动用法“使(之)成为干肉”。

(3)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友风而子雨”意为“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儿子”。

(4)名词用作状语,在古代汉语中相当普遍,类型有:

表示处所。如“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道”意为“在道路上”。

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如“失期,法皆斩”,“法”意为“依照法律”。

表示对人的态度。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多奴虏使之”,“奴虏”译为“象对奴虏一样”。

表示比喻。如“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句中,“蛇”译为“象蛇一样”。

4、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识别:

(1)名、形、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而只有名、形可以有意动用法,动词无意动。

(2)使动是使宾语“做什么、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念。如:“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两句很相似,但从上下文意的分析中可知前句是客观行为,是使动,后句是主观看法,是意动。

编辑本段

三、英语句子成分:

简介

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表语、同位语七种

主语是句子叙述的主体,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谓语说明主语所发出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和状态。谓语由动词来承担。

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主语和谓语是英语句子的两大成分,除少数句子(如祈使句和感叹句等)外,一句话必须同时具有主语和谓语所表达的意思才能完整。主语是针对谓语而言的,是一句话的主题,谓语用来说明主语的情况,为主语提供信息。例如:They are working.主语是they(他们),那么他们在做什么呢?看来没有谓语are working 是不行的。在正常情况下,英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与汉语一致,也就是说主语在前,谓语紧跟其后。那么,哪些词语可以做主语,谓语,何时主谓倒置,主语与谓语的一致情况如何,我将一一讲述。

主语

定义: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表示句子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

哪些词可以充当主语

1,名词

例如: A mooncake is a delicious, round cake.The first truck is carrying a few baskets.The temperature will stay above zero.The doctor looked over Mrs.Brown very carefully.China does not want to copy the USA’s example.2,代词

例如: It’s a young forest.I don’t know if it will grow.That’s a bit expensive.You’d better buy a new pair.I’m afraid we haven’t got any black shoes.3,数词

例如:One and two is three.One is not enough for me.I want one more.One of them is English.Suddenly one of the bags fell off the truck.Two will be enough.4,不定式(常以 It’s adj.to do sth.形式出现)

例如: To give is better than to receive =Its better to give.I found it difficult to get to sleep.It’s glad to see you again.It was difficult to say.But it’s good to swim in summer.5,IT 作主语,有如下情况:

1)指代刚刚提到的事物:What’s this ? It’s a bus.(指代what)

2)指代一个你不知道或判断不清性别的人:Who’s knocking the door? It’s me.(指代 who)

Who’s the baby in the picture? It’s my sister.(指代 who)

3)表示时间,天气,距离:

What’s the time? It’s eight o’clock.(时间)

What’s it going to be tomorrow? It’s going to be rainy.(天气)

How far is it? It’s about one kilometre away.(距离)

6.THERE 引起的There be 句型中,be 作谓语,主语位居其后。如: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mooncakes.There will be a strong wind.谓语

谓语由动词构成,依据其在句中繁简程度可把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两类。不论何种时态,语态,语气,凡由一个动词(或动词词组)构成的谓语都是简单谓语。例如:

I like walking.(一般现在时主动语态)

I made your birthday cake last night.(一般过去时主动语态)

It is used by travellers and business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

复合谓语也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由情态动词,助动词+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构成的复合谓语:

What does this word mean?

I won’t do it again.I’ll go and move away the bag of rice with Lin Tao.You’d better catch a bus.第二种是由连系动词+表语构成的复合谓语。例如:

You look the same.We are all here.The weather gets wamer, and the days get longer.Keep quite and listen to me.He looked worried.We have to be up early in the moming.Is Bill in?

School Is over.Let’s go home.My pen is in my bag.I feel terrible.I* fell tried all the time.He seemed rather tired last night.连系动词和表语在意思上紧密联系,不宜分割;有关动词的种类这方面知识在课本中已有介绍,此处不多说了。

宾语

宾语是谓语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它是动作的承受者,宾语可以由名词或起名词作用的成分担任,宾语一般放在谓语动词后面。

I saw a cat in the tree.我看见树上有一只猫。

I want to go shopping.我想去买东西。

He said he could be here.他说他会来的。

We think you are right.我们认为你是对的。

有些及物动词可以有两个宾语,其中一个宾语多指人,另一个宾语指物,指人的宾语叫做间接宾语,指物的宾语叫做直接宾语,可以带两个宾语的动词有 bring,give,show,send,pass,tell等。间接宾语一般放在直接宾语的前面,如果强调直接宾语可把直接宾语放在间接宾语的前面,但间接宾语前须加“to”。

My father bought me a book.我父亲给我买了一本书。

Give the rubber to me.把橡皮给我。

please give the letter to XiaoLi.请把这封信给小李。

有些及物动词除跟一个宾语外,还需要加上宾语补足语,否则意思不完整,它们一起构成复合宾语,复合宾语中宾语和后面的宾语补足语有一种逻辑上的主谓关系,这也是判断是两个宾语还是复合宾语的依据,宾语可以由名词或起名词作用的词担任。

We all call him LaoWang.我们都叫他老王。

please color it red.请给它涂上红颜色。

We found the little girl in the hill.我们在山上找到了小女孩。

定语

用于描述名词,代词,短语或从句的性质,特征范围等情况的词叫做定语,定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和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短语担任。如果定语是单个词,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词组,定语放在被修饰词的后面。

That is a beautiful flower.那是一朵漂亮的花。

The TV set made in that factory is very good.那个工厂生产的电视机很好。

This is my book,not your book.这是我的书,不是你的书。

There are more than twenty trees in our

school.我们学校里有二十多棵树。

I have a lot of things to do.我有好多要做的事情。

Our country is a developing country.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状语

1、说明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目的,结果方式,条件或伴随情况,程度等情况的词叫状语。

2、状语的功用:状语说明地点、时间、原因、目的、结果、条件、方向、程度、方式和伴随状况等。

3、状语一般由副词、介词短语、分词和分词短语、不定式或相当于副词的词或短语来担当。其位置一般放在句末,但也可放在句首或句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A、副词一般在句子中做状语。

He speaks English very well.他英语说得非常好。

He is playing under the tree.中的under the tree是地点状语。

B、不定式在句子中可以作目的状语。

I come specially to see you.我专门来看你。

C、介词短语

Ten years ago, She began to live in Dalian.The boy was praised for his bravery.D、从句作状语

When she was 12 years old, she began to live in Dalian.If I am not busy tomorrow, I will play football with you.E、分词作状语

Having had a quarrel with his wife, he left home in a bad temper。

Inhibited in one direction, it now seems that the Mississippi is about to take another.补语

英语中补语的作用对象是主语和宾语,具有鲜明的定语性描写或限制性功能,在句法上是不可或缺的。补语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最常见的是宾语补足语。名词、动名词、形容词、副词、不定式、现在分词、过去分词都可以在句子中作宾补。

1、主语的补语

它用在系动词后,是句子的一个基本成分。常用主-系-表结构。

1.I saw her with them, at least, I thought it was her.我看到她和他们在一起,至少,至少我认为是她。(her做宾 语,them做介词宾语,her做主语补语)--Who broke the vase?--谁打碎了花瓶?

--Me.--我。(me做主语补语= It's me.)

3.John hoped the passenger would be Mary and indeed it was she.(she做主语补语)

约翰希望那位乘客是玛丽,还真是她。

2、宾语的补语

1.不定式(to do)

Father will not allow us to play on the street.父亲不让我们在街上玩耍。

We believe him to be guilty.我们相信他是有罪的。

We made him copy the sentence.He is made to copy the sentence.I felt my hands tremble.2.名词

At the meeting we elected him monitor.I think your brother a clever boy.3.形容词

What you said made Xiao Wang angry.I found the classroom empty

4.副词

please call the students back at once.He was seen to take his cap off.5.现在分词

We hear him singing in the hall.I found him lying in bed, sleeping.6.过去分词

He saw his face reflected in the water.I heard it spoken of in the next room.表语

表语是用来说明主语的性质,身份,特征和状态。表语须和连系动词一起构成句子的复合谓语。表语一般放在系动词之后。表语可以由名词,形容词或起名词和形容词作用的词和短语担任。

These desks are yellow.这些桌子是黄色的。

I am all right.我没事。

We are happy now.我们现在很幸福。

It's over.时间到了。

She is ten.她十岁了。

My work is teaching English,我的工作是教英语。

The dictionary is in the bag.词典在书包里边。

My question is how you knew him.我的问题是你如何认识他的。

同位语

当两个指同一事物的句子成分放在同等位置时,一个句子成分可被用来说明或解释另一个句子成分,前者就叫做后者的同位语(appositive)。这两个句子成分多由名词(代词)担任,同位语通常皆放在其说明的名词(代词)之后。

This is Miss Chen, our English teacher.这是陈小姐,我们的英语老师。

My parents both are teacher.我父母俩都是老师。

We all like sports.我们都喜欢运动。

第五篇:句子成分

一、英语语句基本结构分析:

>> 主谓宾结构:

主语:可以作主语的成分有名词(如boy),主格代词(如you),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等。主语一般在句首。注意名词单数形式常和冠词不分家!

谓语:谓语由动词构成,是英语时态、语态变化的主角,一般在主语之后。不及物动词(vi.)没有宾语,形成主谓结构,如:We come.宾语:宾语位于及物动词之后,一般同主语构成一样,不同的是构成宾语的代词必须是‘代词宾格’,如:me,him,them等

例:The boy needs a pen.主语the boy,谓语needs(need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宾语a pen.>> 主系表结构:

主语:同‘主谓宾’结构。

联系动词(Link verb):be动词(am,is,are,was,were,have been);其他联系动词如:become成为,turn变成,go变。其特点是联系动词与其后的表语没有动宾关系,表语多为形容词或副词,既,不可能是宾语。

表语:说明主语的状态、性质、等。可为形容词、副词、名词、代词、不定式、分词。当联系动词不是be,而其后是名词和代词时,多表达‘转变为’之意,注意与动宾关系的区别。感官动词多可用作联系动词:look well/面色好,sound nice/听起来不错,feel good/感觉好,smell bad/难闻

例:Tom is a boy.(Tom是个男孩)/主语为Tom,系词为be动词的第三人称单数is,表语为a boy>> There be 结构:

There be 表示‘存在有’。这里的there没有实际意义,不可与副词‘there那里’混淆。此结构后跟名词,表示‘(存在)有某事物’

试比较:There is a boy there.(那儿有一个男孩。)/前一个there无实意,后一个there为副词‘那里’。

二、定语: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短语或句子,汉语中常用‘……的’表示。返回

定语通常位于被修饰的成分前。若修饰some,any,every,no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时,(如:something、nothing);或不定式、分词短语作定语、从句作定语时,则定语通常置后。副词用作定语时须放在名词之后。

形容词作定语:

The little boy needs a blue pen.(little修饰名词boy;blue修饰名词pen.)/小男孩需要一支兰色的钢笔。

Tom is a handsome boy./Tom是个英俊的男孩。

There is a good boy./有个乖男孩。

数词作定语相当于形容词:Two boys need two pens./两个男孩需要两支钢笔。

The two boys are students./这两个男孩是学生。

There are two boys in the room./房间里有两个男孩。

代词或名词所有格作定语:

His boy needs Tom's pen./他的男孩需要Tom的钢笔。

His name is Tom./他的名字是汤姆。

There are two boys of Toms there./那儿有Tom家的两个男孩。

介词短语作定语:

The boy in the classroom needs a pen of yours./教室里的男孩需要你的一支钢笔。

The boy in blue is Tom./穿兰色衣服的孩子是汤姆。

There are two boys of 9,and three of 10./有两个9岁的,三个10岁的男孩。

名词作定语:

The boy needs a ball pen./男孩需要一支圆珠笔。

It is a ball pen./这是一支圆珠笔。

There is only one ball pen in the pencil box./这铅笔盒里只有一支圆珠笔。

副词作定语:

The boy there needs a pen./那儿的男孩需要一支钢笔。

The best boy here is Tom./这里最棒的男孩是Tom。

不定式作定语:

The boy to write this letter needs a pen./写这封信的男孩需要一支钢笔。

The boy to write this letter is Tom./将要写这封信的男孩是汤姆。

There is nothing to do today./今天无事要做。

分词(短语)作定语:

The smiling boy needs a pen bought by his mother./那个微笑的男孩需要一支他妈妈买的钢笔。The pen bought by her is made in China./她买的笔是中国产的。

There are five boys left./有五个留下的男孩。

定语从句:

The boy who is reading needs the pen which you bought yesterday./那个在阅读的男孩需要你昨天买的钢笔。

The boy you will know is Tom./你将认识的男孩叫汤姆。

There are five boys who will play the game./参加游戏的男孩有五个。

三、状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说明方式、因果、条件、时间、地点、让步、方向、程度、目的等。返回

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很灵活,常见情况为:通常在句子基本结构之后,强调时放在句首;修饰形容词或副词时,通常位于被修饰的词之前;表示时间、地点、目的的状语一般位于句子两头,强调时放在句首,地点状语一般须在时间状语之前;一些表示不确定时间(如:often)或程度(如:almost)的副词状语通常位于be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之后,动词之前。有时状语在句中的某个位置会引起歧义,应注意,如:The boy calls the girl in the classroom.一般理解成‘男孩喊教室里的女孩‘(此时in the classroom为girl的定语),也可以理解为‘男孩在教室里喊女孩’(此时in the classroom为地点状语),最好写作‘In the classroom,the boy calls the girl.'

副词(短语)作状语:

The boy needs a pen very much./男孩非常需要一支钢笔。(程度状语)

The boy needs very much the pen bought by his mother./男孩非常需要他母亲买的那支钢笔。(宾语较长则状语前置)

The boy really needs a pen./男孩真的需要一支钢笔。(程度状语)

The boy needs a pen now./Now,the boy needs a pen./The boy,now,needs a pen./男孩现在需要一支钢笔。(时间状语)

介词短语作状语:In the classroom,the boy needs a pen./在教室里,男孩需要一支钢笔。(地点状语)

Before his mother,Tom is always a boy./在母亲面前,汤姆总是一个男孩子.(条件状语)On Sundays,there is no student in the classroom./星期天,教室里没有学生.(时间状语)分词(短语)作状语:

He sits there,asking for a pen./他坐在那儿要一支笔。(表示伴随状态)

Having to finish his homework,the boy needs a pen./因为不得不完成作业,男孩需要一支笔。(原因状语)

Frightened,he sits there soundlessly./(因为)受了惊吓,他无声地坐在那儿。(原因状语)不定式作状语:

The boy needs a pen to do his homework./男孩需要一支笔写家庭作业。(目的状语)

To make his dream come true,Tom becomes very interested in business./为实现梦想,汤姆变得对商业很有兴趣.名词作状语:

Come this way!/走这条路!(方向状语)

状语从句:

时间状语从句

地点状语从句

原因状语从句

结果状语从句

目的状语从句

比较状语从句

让步状语从句

条件状语从句

四、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 返回

>>>特殊的同源宾语现象: fight a fight , dream a dream , etc.有些及物动词可以有两个宾语,如:give给,pass递,bring带,show显示。这两个宾语通常一个指人,为间接宾语;一个指物,为直接宾语。间接宾语一般位于直接宾语之前。一般的顺序为:动词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如:Give me a cup of tea,please.强调间接宾语顺序为:动词 + 直接宾语 + to + 间接宾语。如:Show this house to Mr.Smith.若直接宾语为人称代词:动词+ 代词直接宾语 + to + 间接宾语。如:Bring it to me,please.五、宾语补足语:位于宾语之后对宾语作出说明的成分。宾语与其补足语有逻辑上的主谓关系,它们一起构成复合宾语。返回

名词/代词宾格 + 名词

The war made him a soldier./战争使他成为一名战士.名词/代词宾格 + 形容词

New methods make the job easy./新方法使这项工作变得轻松.名词/代词宾格 + 介词短语

I often find him at work./我经常发现他在工作.名词/代词宾格 + 动词不定式

The teacher ask the students to close the windows./老师让学生们关上窗户.名词/代词宾格 + 分词

I saw a cat running across the road./我看见一只猫跑过了马路.六、同位语: 返回

同位语是在名词或代词之后并列名词或代词对前者加以说明的成分,近乎于后置定语。如: We students should study hard./(students是we的同位语,都是指同一批‘学生’)

We all are students./(all是we的同位语,都指同样的‘我们’)

七、独立成分:有时句子中会有一些与句子没有语法联系的成分,称为句子独立成分(注意:区别于分词独立结构)。返回

感叹词:oh,hello,aha,ah,等。

肯定词yes

否定词no

称呼语:称呼人的用语。

插入语:一些句中插入的 I think , I believe,等。

如: The story,I think,has never come to the end./我相信,这个故事还远没结束.情态词,表示说话人的语气(多作为修饰全句的状语):perhaps也许,maybe大概,acturely实际上,certainly当然,等。

八、分词独立结构:分词作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与句子的主语一致!否则应有自己的逻辑主语,构成分词独立结构。返回

例:

错句:Studying hard,your score will go up.正确:(1)Studying hard,you can make your score go up.或(2)If you study hard,your score will go up.解析:错句中分词studying没有自带逻辑主语,则其逻辑主语就是句子的主语,既your score.显然做study的应是人,不应是your score(分数).正确句(1)更正了句子的主语,使其与分词逻辑主语一致(同为you);正确句(2)则使用条件分句带出study的主语,(不过已经不是分词结构了).分词独立结构常省略being,having been.不过‘There being...’的场合不能省略.如:

Game(being)over,he went home.He stands there,book(being)in hand.独立结构还可用with、without引导,作状语或定语。这种结构不但可以用分词,还可以用不定式、形容词、介词短语、副词或名词等。

如:

With nothing to do,he fell asleep soon./无事可做,他很快就睡着了。

The teacher came in,with glasses on his nose./老师进来了,戴着一付眼镜。(注意,此句on his nose不可省略!)

下载句子成分学案(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句子成分学案(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Members of a Sentence) 什么叫句子成分呢?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Members of a Sentence) 什么叫句子成分呢?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

    : 在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叫定语名词等作定语时,通常放在被修饰的词前面。 He is a new student. 但副词,动词不定式,介词短语等作定语时,则放在被修饰的词之后。 The bike......

    句子成分

    短语 是由词和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其组合方式与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基本一致。 短语可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等类型......

    句子成分教案

    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成分分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一、主语、谓语 1、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例......

    句子成分分析

    桃李满天下,智慧传万家 课前热身:趣味语文故事 纪晓岚是清代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学贯群籍,旁通百姓,是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他最伟大的贡献,是在乾隆皇帝钦点支持下,亲自......

    句子成分-初级

    句子成分一、 词类实词:N.Pron.Num.Adj.Adv.V. 可以在句子中单独作一定成分虚词:Art.Prep.Conj.Int. 不能在句子中单独作一定成分,只起辅助和连接作用。二、 句子成分定义:句子......

    句子成分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什么是句子成分。 2.使学生了解句子成分分别由什么词来担当。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句子的九大成分(主语、谓语、表语、宾语、补语、定语、同位语、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