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
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SD 117-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SD117—84)》的通知
(84)水电农电字第6号
1975年水利电力部电力生产司印发的《地埋低压塑料电线敷设与运行管理办 法(草案)》(简称“管理办法”),已试行八年,对提高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的施 工质量,加强运行管理,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地埋电力线路还处 在发展的初期,提供的经验有限。根据各地反映,需要对“管理办法”进行修改 和补充。
为了适应农电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展低压地埋电力线路并保证安全经济运 行,一年来,我部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农村低压 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编号SD117—84)》(简称“暂行规 定”),现已编审完毕,随文颁发试行。
“暂行规定”是十多年来农村推广地埋线的经验总结,是《农村低压电力技 术规程(试行)》(简称“技术规程”)中第四章地埋电力线路的具体规定,对今后发 展低压地埋电力线路具有重要的作用。“暂行规定”与“技术规程”不一致的地 方,以本规定为准。原颁发的“管理办法”即行废除。在执行中遇到的其它问 题,请随时告部农电司。
1984年2月总
则
1.1 采用农用低压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简称地埋线)的地埋电力线路,是农村的一种供电方式。为了提高低压地埋电力线路的设计、施工管理水平,确 保安全、经济运行,特制订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的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
1.3 白蚁聚居、鼠类活动频繁、土壤里明显地含有能破坏塑料性能的物质、岩石 结构以及含有大量尖硬杂质的地区等,都不宜采用地埋电力线路。
1.4 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技术人员和电工,都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本规定。对违反本规定的命令,农村电工有权拒绝执行。
1.5 对违反本规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重大事故,应分别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严 肃处理。
1.6 因地埋线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使用单位有权要求制造厂家承担责任。规划与设计
2.1 规划必须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结合山、水、田、林、路、村庄及街道等 自然条件,通盘考虑,合理布局。2.2 设计要考虑农村各种用电负荷的发展,注意节约材料和资金。
2.3 电网结构形式,根据负荷的分布情况可采用网状式和辐射式。线路路径要尽 量选择在地边、路边和渠边,要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要避开集中堆 肥和沤肥的场所。
2.4 地埋电力线路的最大供电半径,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一般不宜超过 1km。
2.5 接线箱的位置,应根据用电需要设置在线路的分支、终端处和便于管理、不 易受碰撞的地方。供电距离超过0.5km的线路,宜在中间设接线箱。箱内应装开 关和熔丝等。
2.6 接线箱的型式,宜采用砖砌式或水泥预制式,在地面直立布置。结构要牢固 可靠,符合防雨、防潮和通风的要求。其净空尺寸应满足安装电气设备和便于操 作的需要。门与门框宜采用钢材制作。
2.7 地埋线必须采用合格的产品,质量应符合机械工业部颁发的技术标准机械工 业部正在拟定新的地埋线技术标准,在新标准未颁发前,暂按原地埋线技术标准 《农用地下直埋铝芯塑料绝缘电线》(试行)JB 2171-77执行。的要求。其型号的选 择,北方宜采用耐寒护套级或聚乙烯护套级;南方可采用普通护套级或聚乙烯护 套级。无护套的地埋线不得使用。严禁用普通型塑料绝缘电线代替地埋线。
2.8 地埋线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电力用户的允许电压损失,为额定电压的7%。至照明用户受电端的允许电压损失,为额定电压的10%;
b.线路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地埋线的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c.地埋线的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以采用表1中规定的数值为宜,并按表 2进行校正;
d.三相四线制的零线截面,不宜小于相线截面的50%。单相制的零线截面应 与相线的截面相同;
e.地埋线的最小截面为4mm2,以6mm2为宜。单股10mm2的地埋线不得使 用。
表1 地埋线的允许载流量
注:①摘自《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试行)》附录五;
②土壤温度:25℃;
③导电线芯最高允许工作温度:+65℃;
④地埋线的型号包括农用地下直埋铝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线 NLVV、农用地下直埋铝芯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线NLYV、农用地下直埋 铝芯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线NLYY等。
表2 温 度 校 正 系 数
注:摘自《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试行)》附录五。
2.9 地埋电力线路宜装避雷器,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不宜采用架空线与地埋 线相结合的混合供电方式。
2.10 配电室进出引线,应采用地埋线。
2.11 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和零线。
2.12 设计要经有关主管单位批准。施工单位应将负荷资料、地理平面图、材料预 算及经批准的有关文件等送县(市)电力部门审查备案。施工与验收
3.1 地埋电力线路应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审查时提出的具体意见和要求进行施工。
3.2 施工前,应成立施工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本规定及其它有 关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具体技术工作由农村电工负责。
3.3 地埋线敷设前,必须在现场进行下列试验和检查,并逐盘作好记录和标志:
a.检查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符,制造厂的合格证和其它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b.逐盘检查外表有无机械损伤、偏心、砂眼、气泡、断芯、粗细不匀和芯线 氧化等;
c.将全部地埋线浸水24h后(线头伸出水面),用2500V兆欧表摇测1min,其 绝缘电阻值应符合机械工业部颁发的技术标准的规定,摇测时,兆欧表的“线 路”(L)端接线芯,“接地”(E)端插入水中;
d.经检验不合格的地埋线严禁使用。
3.4 挖沟前,应根据选定的路线先测量放样。地沟应符合下列要求:
a.沟深一般为1m,并应在冻土层以下,穿越公路和沟渠地段要适当加深;
b.沟底宽度应满足地埋线作水平布置的要求,一般动力线路为0.6m,照明线 路为0.5m;
c.沟底应平直结实,无沉塌缺陷,无尖硬杂物,并应铺放一层10~20cm厚 的松软细土或细砂; d.出现高差时应挖成平滑斜坡,转角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地埋线直径的15 倍。
3.5 地埋线应作水平布置,均匀排列,不可拉紧,线间距离一般为5~10cm,以 10cm为宜。地埋线埋深应大于0.8m。
3.6 放线时,应将地埋线托起,严禁在地面上拖动。对于大截面的地埋线,应使 用专用的放线工具。要防止地埋线打卷、扭折和机械损伤,如发现有缺陷应及时 处理。接头部位要相互错开,在接头和转弯处以及接线箱内的引线应有适当的裕 度。
放线时的周围环境温度不得低于0℃,雨雪天不宜敷设。
3.7 地埋线与其它地下工程设施平行、交叉的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地埋电力线路与其它地下工程设施平行、交叉的最小允许距离cm
注:①本表引自《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试行)》表4-1;
②表中括号内数字是地埋电力线路有穿管保护或加隔板时的最小距离。
3.8 地埋线引出地面部分和穿越公路、河渠地段,应全部加装硬质保护管,或采 取其它有效的防护设施。引出线的保护管下端应呈圆弧状弯曲,埋深与地埋线相 同。穿越公路和河渠地段的保护管,两端均应伸出0.8m。
地埋线在保护管内不许有接头。
3.9 回填土时,在地面上应做好路径、地下接头、缺陷处理、穿越公路、河渠等 部位的标志和交叉处的防护。
3.10 回填土应按下列要求,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先覆盖20cm厚的松软细土或细砂。覆盖时应从放线端开始,顺线路 方向进行,不可多处同时填复,也不要夯实。可以放水让其自然下沉。
第二步:用2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每相对地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值应与浸 水时所测数值进行对比,如发现有显著变化,须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同时还应检 查地埋线有无断芯和接触不良等现象。
第三步:继续回填土。回填时应防止工具和大块泥土损伤或压断地埋线。回 填土应高出周围地面。
第四步:回填后再次测量绝缘电阻,并作好记录。
3.11 为尽量减少地埋线的地下接头,宜采用U形布线法。地埋线与低压电器设备 以及其它用电器具连接时,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铝芯的连接可用压接法、焊接法与缠绕法,以压接法为宜。连接时铝芯表面 要干净,接触要紧密。
3.12 接头的绝缘和护套的恢复,可用粘性胶带缠绕5~10层作绝缘,缠绕5~ 10层作护套。也可用热收缩管或其它能保证接头性能的办法。
包扎的总厚度应略高于原有绝缘及护套的厚度,包扎长度应从接头两端各伸 出10cm。
严禁使用黑胶布包扎地埋线接头。
3.13 接线箱底面要在地平面以上,水田中的接线箱底面应在水面以上,并要作好 防潮隔湿处理。门与门框应刷漆,门应上锁。
3.14 埋完后应绘制与实际相符的地埋平面图和一次接线示意图,并建立相应的技 术档案:
a.地理平面图上应标出线路路径,地埋线型号、截面、长度和敷设根数,接 线箱、地下接头、交叉地点、配电变压器和主要用电设备的位置等;
b.一次结线示意图上应标出结线方式、出线回数、配电变压器容量和主要用 户设备情况等;
c.技术资料内容包括地埋线的制造厂家,产品出厂时间和合格证,埋设日期和 施工中的试验记录,主管单位和县(市)电力部门批准、审查以及验收的文件资料 等。
3.15 竣工后,由县(市)电力部门组织有关人员逐项检查验收。要核对相序,测量 线电压和相电压,并作好标志和记录。
验收不合格的地埋电力线路,不准投入运行。运行与维护
4.1 各级电力部门和使用单位要加强对地埋电力线路的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 章制度:
a.线路和接线箱要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和消 除缺陷,预防事故。接线箱上要有安全用电方面的明显标志;
b.线路的运行、维护、巡视和检查等工作,必须由农村电工承担,配备必要 的专用仪器(如2500V兆欧表、万用表和故障探测仪等)与工具;
c.在地埋电力线路两侧各1m的范围内,不准挖土、掘沟、打井、植树和建 房,也不得集中堆肥、沤肥和烧土灰;
d.增加用电设备时要申请,批准增容时要考虑地埋线的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 流量;
e.线路与主要设备的变动情况,运行中定期测试的数据,发生故障的次数,处 理和分析故障的原因等,都要作好记录和统计;
f.对泄漏严重或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地埋电力线路,必须立即停电,经修复 后再送电;
g.严禁私拉乱接,任意埋线。
4.2 地埋电力线路宜装设漏电自动开关。
4.3 地埋电力线路巡视与检查的周期为:
a.定期巡视检查每季一次;
b.埋设初期、雷雨过后、农忙季节和农田基本建设期间,要加强巡视和检查;
c.绝缘电阻测量每年一次。
4.4 地埋电力线路巡视与检查的内容为:
a.沿地埋电力线路两侧各1m范围内,有无洪水冲刷、沉陷塌方、违章开挖、植树建房和乱堆乱放等现象,有关标志是否完好; b.接线箱和门锁有无损坏,箱内有无渗漏;
c.接线箱内的接头有无松动、脱落、发热和烧灼痕迹;
d.引出线保护管是否完好;
e.熔丝的选择是否合乎要求;
f.地埋电力线路泄漏情况,电度表是否有潜动现象。
巡视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4.5 地埋电力线路的故障探测,必须使用地埋线故障探测仪,严禁乱挖乱扎,盲 目探测。
4.6 熔丝的规格,应按实际用电负荷选择,并应考虑地埋线的长期连续负荷允许 载流量。严禁用铜丝和铝丝等代替熔丝。
4.7 在地埋电力线路上进行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试 行)》中“安全操作”部分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第二篇:SD117-84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SD 117-84 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
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SD 117-8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
关于颁发《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SD117—84)》的通知
(84)水电农电字第6号
1975年水利电力部电力生产司印发的《地埋低压塑料电线敷设与运行管理办 法(草案)》(简称“管理办法”),已试行八年,对提高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加强运行管理,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地埋电力线路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提供的经验有限。根据各地反映,需要对“管理办法”进行修改 和补充。
为了适应农电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展低压地埋电力线路并保证安全经济运行,一年来,我部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农村低压 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编号SD117—84)》(简称“暂行规定”),现已编审完毕,随文颁发试行。
“暂行规定”是十多年来农村推广地埋线的经验总结,是《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试行)》(简称“技术规程”)中第四章地埋电力线路的具体规定,对今后发 展低压地埋电力线路具有重要的作用。“暂行规定”与“技术规程”不一致的地方,以本规定为准。原颁发的“管理办法”即行废除。在执行中遇到的其它问题,请随时告部农电司。
1984年2月 总
则
1.1 采用农用低压直埋铝芯塑料绝缘塑料护套电线(简称地埋线)的地埋电力线路,是农村的一种供电方式。为了提高低压地埋电力线路的设计、施工管理水平,确 保安全、经济运行,特制订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的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
1.3 白蚁聚居、鼠类活动频繁、土壤里明显地含有能破坏塑料性能的物质、岩石 结构以及含有大量尖硬杂质的地区等,都不宜采用地埋电力线路。
1.4 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技术人员和电工,都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本规定。对违反本规定的命令,农村电工有权拒绝执行。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1.5 对违反本规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重大事故,应分别情况对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
1.6 因地埋线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损失,使用单位有权要求制造厂家承担责任。规划与设计
2.1 规划必须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要,结合山、水、田、林、路、村庄及街道等自然条件,通盘考虑,合理布局。
2.2 设计要考虑农村各种用电负荷的发展,注意节约材料和资金。
2.3 电网结构形式,根据负荷的分布情况可采用网状式和辐射式。线路路径要尽量选择在地边、路边和渠边,要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要避开集中堆 肥和沤肥的场所。
2.4 地埋电力线路的最大供电半径,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一般不宜超过 1km。
2.5 接线箱的位置,应根据用电需要设置在线路的分支、终端处和便于管理、不易受碰撞的地方。供电距离超过0.5km的线路,宜在中间设接线箱。箱内应装开关和熔丝等。
2.6 接线箱的型式,宜采用砖砌式或水泥预制式,在地面直立布置。结构要牢固可靠,符合防雨、防潮和通风的要求。其净空尺寸应满足安装电气设备和便于操作的需要。门与门框宜采用钢材制作。
2.7 地埋线必须采用合格的产品,质量应符合机械工业部颁发的技术标准机械工业部正在拟定新的地埋线技术标准,在新标准未颁发前,暂按原地埋线技术标准《农用地下直埋铝芯塑料绝缘电线》(试行)JB 2171-77执行。的要求。其型号的选择,北方宜采用耐寒护套级或聚乙烯护套级;南方可采用普通护套级或聚乙烯护套级。无护套的地埋线不得使用。严禁用普通型塑料绝缘电线代替地埋线。
2.8 地埋线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电力用户的允许电压损失,为额定电压的7%。至照明用户受电端的允许电压损失,为额定电压的10%;
b.线路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地埋线的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c.地埋线的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以采用表1中规定的数值为宜,并按表2 进行校正;
d.三相四线制的零线截面,不宜小于相线截面的50%。单相制的零线截面应 与相线的截面相同;
e.地埋线的最小截面为4mm2,以6mm2为宜。单股10mm2的地埋线不得使用。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SD 117-84
2.9 地埋电力线路宜装避雷器,在雷电活动频繁的地区,不宜采用架空线与地埋线相结合的混合供电方式。
2.10 配电室进出引线,应采用地埋线。
2.11 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和零线。
2.12 设计要经有关主管单位批准。施工单位应将负荷资料、地理平面图、材料预算及经批准的有关文件等送县(市)电力部门审查备案。
施工与验收
3.1 地埋电力线路应按批准的设计文件和审查时提出的具体意见和要求进行施工。
3.2 施工前,应成立施工组织。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认真学习本规定及其它有关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具体技术工作由农村电工负责。
3.3 地埋线敷设前,必须在现场进行下列试验和检查,并逐盘作好记录和标志:
a.检查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符,制造厂的合格证和其它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b.逐盘检查外表有无机械损伤、偏心、砂眼、气泡、断芯、粗细不匀和芯线氧化等;
c.将全部地埋线浸水24h后(线头伸出水面),用2500V兆欧表摇测1min,其 绝缘电阻值应符合机械工业部颁发的技术标准的规定,摇测时,兆欧表的“线 路”(L)端接线芯,“接地”(E)端插入水中;
d.经检验不合格的地埋线严禁使用。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3.4 挖沟前,应根据选定的路线先测量放样。地沟应符合下列要求:
a.沟深一般为1m,并应在冻土层以下,穿越公路和沟渠地段要适当加深;
b.沟底宽度应满足地埋线作水平布置的要求,一般动力线路为0.6m,照明线路为0.5m;
c.沟底应平直结实,无沉塌缺陷,无尖硬杂物,并应铺放一层10~20cm厚的松软细土或细砂;
d.出现高差时应挖成平滑斜坡,转角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地埋线直径的15倍。
3.5 地埋线应作水平布置,均匀排列,不可拉紧,线间距离一般为5~10cm,以 10cm为宜。地埋线埋深应大于0.8m。
3.6 放线时,应将地埋线托起,严禁在地面上拖动。对于大截面的地埋线,应使 用专用的放线工具。要防止地埋线打卷、扭折和机械损伤,如发现有缺陷应及时处理。接头部位要相互错开,在接头和转弯处以及接线箱内的引线应有适当的裕度。
放线时的周围环境温度不得低于0℃,雨雪天不宜敷设。
3.7 地埋线与其它地下工程设施平行、交叉的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的规定。
3.8 地埋线引出地面部分和穿越公路、河渠地段,应全部加装硬质保护管,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防护设施。引出线的保护管下端应呈圆弧状弯曲,埋深与地埋线相同。穿越公路和河渠地段的保护管,两端均应伸出0.8m。
地埋线在保护管内不许有接头。
3.9 回填土时,在地面上应做好路径、地下接头、缺陷处理、穿越公路、河渠等部位的标志和交叉处的防护。
3.10 回填土应按下列要求,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先覆盖20cm厚的松软细土或细砂。覆盖时应从放线端开始,顺线路方向进行,不可多处同时填复,也不要夯实。可以放水让其自然下沉。
第二步:用2500V兆欧表分别测量每相对地绝缘电阻,其绝缘电阻值应与浸 水时所测数值进行对比,如发现有显著变化,须查明原因及时处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农村低压地埋电力线路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暂行规定
SD 117-84 理。同时还应检查地埋线有无断芯和接触不良等现象。
第三步:继续回填土。回填时应防止工具和大块泥土损伤或压断地埋线。回填土应高出周围地面。
第四步:回填后再次测量绝缘电阻,并作好记录。
3.11 为尽量减少地埋线的地下接头,宜采用U形布线法。地埋线与低压电器设备以及其它用电器具连接时,宜采用铜铝过渡接头。
铝芯的连接可用压接法、焊接法与缠绕法,以压接法为宜。连接时铝芯表面要干净,接触要紧密。
3.12 接头的绝缘和护套的恢复,可用粘性胶带缠绕5~10层作绝缘,缠绕5~10层作护套。也可用热收缩管或其它能保证接头性能的办法。
包扎的总厚度应略高于原有绝缘及护套的厚度,包扎长度应从接头两端各伸出10cm。
严禁使用黑胶布包扎地埋线接头。
3.13 接线箱底面要在地平面以上,水田中的接线箱底面应在水面以上,并要作好防潮隔湿处理。门与门框应刷漆,门应上锁。
3.14 埋完后应绘制与实际相符的地埋平面图和一次接线示意图,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a.地理平面图上应标出线路路径,地埋线型号、截面、长度和敷设根数,接线箱、地下接头、交叉地点、配电变压器和主要用电设备的位置等;
b.一次结线示意图上应标出结线方式、出线回数、配电变压器容量和主要用户设备情况等;
c.技术资料内容包括地埋线的制造厂家,产品出厂时间和合格证,埋设日期和施工中的试验记录,主管单位和县(市)电力部门批准、审查以及验收的文件资料等。
3.15 竣工后,由县(市)电力部门组织有关人员逐项检查验收。要核对相序,测量线电压和相电压,并作好标志和记录。
验收不合格的地埋电力线路,不准投入运行。
运行与维护
4.1 各级电力部门和使用单位要加强对地埋电力线路的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
a.线路和接线箱要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检查与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预防事故。接线箱上要有安全用电方面的明显标志;
b.线路的运行、维护、巡视和检查等工作,必须由农村电工承担,配备必要的专用仪器(如2500V兆欧表、万用表和故障探测仪等)与工具;
c.在地埋电力线路两侧各1m的范围内,不准挖土、掘沟、打井、植树和建房,也不得集中堆肥、沤肥和烧土灰;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水利水电工程监理适用规范全文数据库
d.增加用电设备时要申请,批准增容时要考虑地埋线的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
e.线路与主要设备的变动情况,运行中定期测试的数据,发生故障的次数,处理和分析故障的原因等,都要作好记录和统计;
f.对泄漏严重或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地埋电力线路,必须立即停电,经修复后再送电;
g.严禁私拉乱接,任意埋线。
4.2 地埋电力线路宜装设漏电自动开关。
4.3 地埋电力线路巡视与检查的周期为:
a.定期巡视检查每季一次;
b.埋设初期、雷雨过后、农忙季节和农田基本建设期间,要加强巡视和检查;
c.绝缘电阻测量每年一次。
4.4 地埋电力线路巡视与检查的内容为:
a.沿地埋电力线路两侧各1m范围内,有无洪水冲刷、沉陷塌方、违章开挖、植树建房和乱堆乱放等现象,有关标志是否完好;
b.接线箱和门锁有无损坏,箱内有无渗漏;
c.接线箱内的接头有无松动、脱落、发热和烧灼痕迹;
d.引出线保护管是否完好;
e.熔丝的选择是否合乎要求;
f.地埋电力线路泄漏情况,电度表是否有潜动现象。
巡视检查时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
4.5 地埋电力线路的故障探测,必须使用地埋线故障探测仪,严禁乱挖乱扎,盲目探测。
4.6 熔丝的规格,应按实际用电负荷选择,并应考虑地埋线的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严禁用铜丝和铝丝等代替熔丝。
4.7 在地埋电力线路上进行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试行)》中“安全操作”部分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长江委信息研究中心馆藏
第三篇:电力线路的运行和维护技术
电力线路的运行和维护技术
电力线路是组织生产的主要动力源,要确保其安全正常运行,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线路巡视
1.1
巡线工作应由有电力线路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单独巡线人员应考试合格并经工区(公司、所)主管生产领导批准。电缆隧道、偏僻山区和夜间巡线应由两人进行。暑天、大雪天等恶劣天气,必要时由两人进行。单人巡线时,禁止攀登电杆和铁塔。
1.2
雷雨、大风天气或事故巡线,巡视人员应穿绝缘鞋或绝缘靴;暑天山区巡线应配备必要的防护工具和药品;夜间巡线应携带足够的照明工具。
1.3
夜间巡线应沿线路外侧进行;大风巡线应沿线路上风侧前进,以免万一触及断落的导线;特殊巡线应注意选择路线,防止洪水、塌方、恶劣天气等对人的伤害。
事故巡线应始终认为线路带电。即使明知该线路已停电,亦应认为线路随时有恢复送电的可能。
1.4
巡线人员发现导线、电缆断落地面或悬挂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8m以内,以免跨步电压伤人,并迅速报告调度和上级,等候处理。
1.5
进行配电设备巡视的人员,应熟悉设备的内部结构和接线情况。巡视检查配电设备时,不得越过遮拦或围栏。进出配电室(箱),应随手关门,巡视完毕应上锁。单人巡视时,禁止打开配电设备柜门、箱盖。
倒闸操作
2.1
倒闸操作应使用倒闸操作票(见附录G)。倒闸操作人员应根据值班调度员(工区值班员)的操作指令(口头、电话或传真、电子邮件)填写或打印倒闸操作票。操作指令应清楚明确,受指令人应将指令内容向法令人复诵,核对无误。发令人发布指令的全过程(包括对方复诵指令)和听取指令的报告时,都应录音并做好记录。
事故应急处理和拉合断路器(开关)的单一操作可不使用操作票。
2.2
操作票应用钢笔或圆珠笔逐项填写。用计算机开出的操作票应与手写格式票面统一。操作票票面应清楚整洁,不得任意涂改。操作票应填写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或接线图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并分别签名。
2.3
倒闸操作前,应按操作票顺序在模拟图或接线图上预演核对无误后执行。
操作前、后,都应检查核对现场设备名称、编号和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的断、合位置。电气设备操作后的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无法看到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的变化,且至少应由两个及以上的指示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2.4
倒闸操作应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并认真执行唱票、复诵制。发布指令和复诵指令都要严肃认真,使用规范术语,准确清晰,按操作顺序逐项操作,每操作完一项,应检查无误后,做一个“\/”记号。操作中发生疑问时,不准擅自更改操作票,应向操作发令人询问清楚无误后再进行操作。操作完毕,受令人应立即汇报发令人。
2.5
操作机械传动的断路器(开关)或隔离开关(刀闸)时应戴绝缘手套。没有机械传动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和跌落式熔断器(保险),应使用合格的绝缘棒进行操作。雨天操作应使用有防雨罩的绝缘棒,并戴绝缘手套。
操作柱上断路器(开关)时,应有防止断路器(开关)爆炸时伤人的措施。
2.6
更换配电变压器跌落式熔断器(保险)熔丝(保险丝)的工作,应先将低压刀闸和高压隔离开关(刀闸)或跌落式熔断器(保险)拉开。摘挂跌落式熔断器(保险)的熔管时,应使用绝缘棒,并应友专人监护。其他人员不得触及设备。
2.7
雷电时,严禁进行倒闸操作和更换熔丝(保险丝)工作。
2.8
如发生严重危机人身安全情况时,可不等待指令即行断开电源,但事后应立即报告调度或设备运行管理单位。
测量工作
3.1
直接接触设备的电气测量工作,至少应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夜间进行测量工作应有足够的照明。
3.2
测量人员应了解仪表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正确接线,熟悉测量的安全措施。
3.3
杆塔、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接地电阻测量工作,可以在线路和设备带电的情况下进行。解开或恢复配电变压器和避雷器的接地引线时,应戴绝缘手套。严禁直接接触与地断开的接地线。
3.4
测量低压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的电流时,可使用钳形电流表。应注意不触及其他带电部分,以防相间短路。
3.5
带电导线的垂直距离(导线弛度、交叉跨越距离),可用测量仪或使用绝缘测量工具测量。严禁使用皮尺、普通绳索、线尺等非绝缘工具进行测量。
树木砍伐
4.1
在线路带电情况下,砍剪靠近线路的树木时,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开始前,向全体人员说明:电力线路有电,人员、树木、绳索应与导线保持表5-2的安全距离。
4.2
砍剪树木时,应防止马蜂等昆虫或动物伤人。上树时,不应攀抓脆弱和枯死的树枝,并使用安全带。安全带不得系在待砍剪树枝的断口附近或以上。不应攀登已经锯过或砍过的未断树木。
4.3
砍剪树木应有专人监护。待砍剪的树木下面和倒树范围内不得有人逗留,防止砸伤行人。防止树木(树枝)倒落在导线上,应设法用绳索将其拉向与导线相反的方向。绳索应有足够的长度,以免拉绳的人员被倒落的树木砸伤。砍剪山坡树木应做好防治树木向下弹跳接近导线的措施。
4.4
树枝接触或接近高压带电导线时,应将高压线路停电或用绝缘工具使树枝远离带电导线至安全距离。此前严禁人体接触树木。
4.5
大风天气,禁止砍剪高出或接近导线的树木。
4.6
使用油锯和电锯的作业,应由熟悉机械性能和操作方法的人员操作。使用时,先检查所能锯到的范围内有无铁定等金属物件,以防金属物体飞出伤人。
第四篇:电力线路施工 工程现场协调经验和能力
电力线路施工 工程现场协调经验和能力
一、工程项目所在地各方面的综合协调能力1.1工程项目所在地各方面的综合协调关系图1.2综合协调能力1.2.1与甲方的协调
建立项目部的电子邮箱,积极与业主保持联系,通过邮箱把业主的文件及时接受并反馈,做到涉及施工中的各种问题,尽量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加以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业主汇报。
1.2.2与设计院的协调
项目部将积极与设计院联系,建立起与设计部门的通讯录,对负责每个设计项目的主要设计人员,项目部负责技术的总工必须与他们保持联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与设计单位沟通和协调,使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处理完毕,而不遗留任何问题。
1.2.3与监理方的协调
积极主动地配合监理单位的工作,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各种施工方案、措施计划、隐蔽工程验收和关键工序施工都将按要求提前报告监理单位,在监理单位审批和认可后执行。对监理单位提出的有利于控制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建议,积极响应并坚决贯彻执行。
1.2.4与材料供应商的协调
无论是甲供材料供应商还是自购材料供应商,我们都将积极协调和沟通并经常保持联系。通过相互的协调、沟通和谅解,保证设备材料满足质量要求、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相关文件资料满足档案管理要求和设备运行的需要。我们将加强对供应商提供的材质证明和产品合格证的审查,保证其相关资料在竣工移交时符合要求。
1.2.5与运行单位之间的协调
在甲方确定运行单位后,我们将及时与其联系:建议其提前介入到工程中来,我们在保证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运行单位的运行习惯:通道处理标准、塔腿内侧斜面螺栓穿向、金具螺栓穿向、运行标志悬挂位置等。
1.2.6与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
公司在以往施工中有许多同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单位成功合作的经验,建立了良好的信誉,在以往的合作中未留下任何问题。我们将同地方政府及其他相关单位更加紧密的合作,贯彻落实现性的各种政策,特别是现在比较强调的“三农”政策,保证相关方的根本利益。
二、工程项目所在地协调
1、完善专业组织机构、重视前期工作准备。项目部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各负其责,与各方保持联系,发现问题及时沟通。
2、入场教育时对全体参与人员宣贯民族风俗习惯及禁忌,防止不经意间破坏民族团结。
3、依靠当地政府,充分利用政府部门的对本工程的支持,取得最佳的外部施工环境。
4、与工检法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协作关系,取得各部门对工作的支持。
5、加强与兄弟标段的沟通合作,特别是青苗赔偿必须相邻标段,同一地区统一标准,统一进行操作,防止因赔偿标准不一致造成的阻工。
6、严格按监理方与业主方的管理要求,及时上报各种进度报表,有不能自已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以取得领导层的协助。
第五篇:农村低压电网系统现状及运行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2010年3月份以来,结合农电配网工程建设,新沂市供电公司高流供电所对辖区内的400v及以下的农村低压电网也同时进行了改造,改造的重点是低压线路和接户线及以下的配电设施。
一、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和接户线改造对改善农村用电环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2010年以来,新沂市供电公司高流供电所积极贯彻落实江苏省电力
公司农村电网建设计划、规划会议精神,努力为地方“新农村”建设事业提供电力保障,通过努力,该所共完成了79个新农网单项工程的改造和6580余户的农村低压接户线的改造工作。
1.供电质量的提高
在实施低压电网改造后的高流镇高程村,笔者看到:崭新、整齐的塑料计量箱换去了昔日锈蚀、破损的铁皮计量箱,过去,缠绕在低压接户线和套户线上的广播线、有线电视线、电话线等不见了,映入眼帘的是规划整齐的低压线路。该村党支部书记徐佃松告诉笔者说:通过供电所的线路设备的改造,供电质量都得到了提高,如今,我村的1400余户用电家庭,70%以上的家庭都用上了电炊具或安装了空调等,电力的发展给我们农民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2.低压线路损耗率明显降低
笔者对高流供电所实施农网改造后的部分低压台变的线损率进行了调查,改造后的台变的低压线损率比改造前有了明显下降,以下是部分改造的台变改造前、后的低压线损率对照表:
通过以上部分台变改造前、后的低压线损率的比较,改造后的低压线损率明显低于改造前的低压线损率。
3.电压合格率有明显的提高
笔者通过调查、统计了解到:通过低压电网和接户线改造,电压合格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例如大街北变的电压合格率,改造前10月份的电压合格率为:96.03%,通过户表改造,2010年1月份的电压合格率为97.52%,改造后比改造前提高了1.49个百分点。
通过对低压电网和接户线的改造,其台变的电压合格率、线路及设备的安全等都得到了保证,用户的安全用电有了保障,用户从低压电网和接户线的改造中得到了实惠,满意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农村低压配电系统运行的现状
在对农村低压线路和低压接户线及以下的配电设施的改造中,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一户一表”改造法(即将低压接户线、计量点直接延伸到用户),改变了以往的计量集装模式。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实际运行,笔者发现:农村低压线路和低压接户线及以下的配电设施(“一户一表”)改造后,对电网安全运行、改善用户的电压质量和居民用户的用电安全等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对农村低压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致使低压电网的供电可靠性下降。
现阶段,农村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一般采用tt系统,即:10kv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到电气上和电力系统中接地点无关的独立的接地极上。tt系统的故障特点是故障回路电流小,在自动切断供电前,局部故障不会扩大,不会转化为“死”故障,在短接地存在较大的接地电阻。tt系统的防护措施主要是采用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和过电流动作保护器。
以往的电能计量集装模式的保护方式是: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处安装初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电能计量集装箱处装设二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用户进线开关处装设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
在采用电能计量集装模式下,当属于用户的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首先是装设在用户进线开关处的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进而是二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最后是安装在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处的初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上述的运行方式,在用户发生故障时,由此而引起的停电范围相对较小,故障点容易查找,维修方便。
据笔者现场实际调查、走访发现,当前农村居民用电的状况是:用户的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率低,已经安装的,有的损坏退出运行,有的因为用户家中线路老化,引发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频繁动作,用户自行、人为的将其退出运行,目前,农村居民用户的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实际安装运行率仅在10%-30%之间,有的地方甚至更低。
三、“一户一表”安装模式对当前低压电网运行的影响
在采用“一户一表”安装模式下,取消了原有的二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中间保护),当属于用户资产的用户室内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末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安装运行率低,且无中间环节的二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往往引起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处的初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直接动作跳闸,由此而引起的停电范围扩大,故障点查找难度增加。笔者遇到的一个事例是:某台变的一个用户家庭用的潜水泵电机接地漏电,引起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处的初级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动作跳闸,造成该条400v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