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茶文化在佛教中的运用
中国茶文化在佛教中的运用
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专业:装饰设计/动画设计 姓名:李小玲 周敏 学号:120121465/120121508 指导老师:杜湖湘
摘要: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别从佛教的兴盛与饮茶的传播,佛教与饮茶,佛教与种茶和制茶,佛教与饮茶风俗的向外传播等四个方面,揭示了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茶文化是茶艺与人的精神的结合,即为茶道。茶,超越了自身固有的物质属性,迈入一个精神领域,成为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茶,使人自然清净的媒介,拥有一套精湛的茶艺技术,将自己的身心与茶的精神相沟通。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调心、调身、调食、调息等,是以静为基础,佛教禅宗是从“静”中创出来的。茶道的本质,是从日常生活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佛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 静虑,从平凡生活中去契悟大道。佛教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茶叶是僧人坐禅修行不可缺少的饮料,两者密切相关。
[关键词]茶文化;佛教;中国
目
录
摘要
一、佛教的兴盛与饮茶的传播……………………………………………………………………………2 1.1茶文化的传播……………………………………………………………………………..……….…..…….…….……4
二、佛教与饮茶………………………………………………………………………………..……….…..…….……...……4
1.1茶禅文化的价值…………………………………………………………………………………..……..…………...4 1.2茶禅文化的意义…………………………………………………………………………………..……..…………...4 1.3茶禅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的哲学…………………………………………………..……..…………...4
三、佛教与种茶、制茶…………………………………………………………………………………………….……..8
四、佛教与饮茶风俗向国外播……………………………………………………………..…………………..9
五、结束语………………………………………………………………………………………………10 参考文献
一、佛教的兴盛与饮茶的传播
1.1茶文化的传播
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佛教的传播,佛教促进了茶文化 的发展,两者密切相关,互为因果,互相促进。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客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溶为一体,以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安谧。叁禅要澄心静虑地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冲和、幽寂。品茶是叁禅的前奏,叁茶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从而开辟茶文化的新途径。
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和乐感的,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佛人饮茶最早是在晋朝,南北朝时,佛教被统治者用来麻醉老百姓,作为统治术,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佛教因此而发展,并出现不同学派体系。佛教禅宗主张园通,能与其它传统文化协调,从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至今。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茶人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得到美好的韵律、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说饮茶可得道,茶中有道,佛与茶便连接起来了。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高度。唐宋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在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教、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茶禅一味”、“茶禅一体”说由此产生,茶与禅有相通之道,均重在主体感受,非深味之不可。饮茶需心平气静地品味,讲究井然有序地啜饮,以求环境与心静的宁静、清静、安谧。参禅要澄心静虑地体味,讲究专注精进,直指心性,以求清逸、冲和、幽寂。品茶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品茶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茶禅共同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提纯与升华,从而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在民间茶礼方面,朝廷茶仪难以效仿,禅院茶礼易为一般老百姓接受,因此,它对佛教影响也很大。
二、佛教与饮茶
1.1茶文化与佛教的价值
禅茶文化是把“禅茶一味”的文化内涵,通过诠释,把禅茶文化推进为一个价值核心,一个新的教养水准,来规范我们周围的世界,通过这种文化现象改变自己,改变周围。禅茶文化里有禅、有生活禅、有禅茶一味的概念。赵朴初老先生有言:“禅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明人的心境,禅是一盏灯,它可以指引人的心路。禅不完全是生活,但禅里有生活,生活中有禅。”“生活禅”,顾名思义就是把禅修生活化。通过茶道的演示,意在提升形而上的精神领域中去。“生活禅”的修行方式,其目的诚如净慧大德所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1.2茶文化与佛教的意义
茶可上,达“琴棋书画诗曲”六艺;茶可下,通“柴米油盐浆醋”六味。茶和中国人的生活最为紧密,选择茶而将禅法落实于生活中,应该说是最好的禅修方式。“禅茶一味”这个概念,从表面上看就是禅和茶共同点的结合,所以才有“茶味禅味,味味一味”之说,与“儒茶一味”、“道茶一味”、“书茶一味”抑或茶和别的事物结合没有什么区别。但深想一层,只有当茶和禅结合时才能释放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精华,才能真实地反映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才能使茶泡出更赋哲理性的滋味来。从历史背景来看,佛教虽由印度而来,但到了唐代由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进行重大改革,吸收和融合了中国道、儒二家的文化思想,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同时也对日、韩两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茶文化中的“廉、美、和、敬”等一系列思想体系,以及日本茶道中的“和、敬、清、寂”和韩国茶礼中“清、敬、和、乐”等思想,其产生的背景,源头在道家,核心在儒家,发展在佛家。统统旨归在儒家主正气、道家主清气、佛家主和气、茶家主雅气的“正、清、和、雅”的禅茶文化这一中心思想。由于有了佛家禅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渗透,才有了“禅茶一味”的思想以及今天的禅茶文化精神和功能。
1.2“茶禅一味”的原理
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艺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佛一味”。佛与茶结缘、以茶助禅、名寺名山出好茶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不对之处,批评指正。佛与茶结缘,茶味禅味是一味随着禅宗及中国茶文化的兴起,僧侣们饮茶开始由茶的养生医疗物质功能,向佛理与茶道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功能过渡,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道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茶禅一味。在我国历史上精于茶事、工于茶艺、乐言茶道的高僧不乏其人。随着禅宗及中国茶文化的兴起,僧侣们饮茶开始由茶的养生医疗物质功能,向佛理与茶道相结合的文化精神功能过渡,把禅的哲学精神与茶道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茶禅一味。这与禅宗的“静心、顿悟”相一致,也就是所谓的“禅茶一味”。1.3茶禅文化中的 “天人合一”的哲学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佛教与饮茶人在精神上找到了相通之处。自然,佛理与茶理也才有机结合起来了。禅宗主张“顿悟”即“明心见性”。茶能使人心静,不乱不烦,有乐趣,又有节制,与禅宗变通佛教规戒相适应,以茶助禅,最后达到“茶禅一味”的精神境界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认为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人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中国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三、佛教与种茶、制茶
当饮茶之风在全国大小寺庙盛行时,寺院种茶、制茶也与之相行,许多寺院建有茶园。由于寺院均在高山上,其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所以,它产出来的茶均为名茶,其中大多数为贡茶,并且是高山寺庵中僧尼精心创制的。如,碧螺春(碧萝春)茶,产自江苏洞庭山碧萝峰,原名“水月茶”,因洞庭山水月院山僧首先制作而得名;乌龙茶的始祖福建武夷山的武夷岩茶,为武夷寺禅
僧制作的最佳;著名的顾渚山的贡茶紫笋,最早产自吉祥寺;乾隆最爱饮的君山银针,则产自君山白鹤寺等等。
古时名茶,至今犹在的,乃有相当一部分源于佛寺茶园,如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和云谷寺的黄山毛峰、东山洞庭寺的碧螺春、杭州龙井寺的龙井、徽州松萝庵的松萝、武夷天山观的大红袍、蒙山智炬寺的蒙顶云雾、庐山抬贤寺的云雾等。
古时佛寺出产名茶而今失传的有许多,据古书记载的有苏州虎丘寺、丹阳观音寺、杨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灵隐寺、福州鼓山寺、天台雁岩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岳寺、西山白云寺、建安北苑凤凰山能仁院、南京栖霞寺、长兴顾渚吉祥寺、四川唐应灵县金山寺、绍兴云门寺、丹徒招隐寺、江西宜慧县普利寺!洞山寺"及岳阳白鹤茶产地立鹤寺僧园等。
三、佛教与饮茶风俗向国外播
四、1.1文化交流尽在茶中
杭州佛教协会会长、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在论坛上致辞。(图片来源:中华佛光文化网 摄影:天月 净缘)杭州市佛教界协会会长、灵隐寺方丈、中国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光泉法师在致辞中说,佛教茶文化是一个世界瞩目的文化现象,得到世界各国学者的学术关照,而且产生了一些学术成国。然而相对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佛教茶文化,学术研究不仅刚刚起步,而且研究力量还是过于薄弱而且分散,缺乏沟通和交流。多年来,杭州市佛教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禅茶研究中心,致力于禅茶文化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在研究与实践中,尤其通过以往三届的禅茶研究,明确了所要建设的禅茶是僧人在寺院借以传递禅定内涵与境界的茶;举办了一系列的禅茶活动。本次论坛一如既往地强调以深入的学术研究为基础,寻求当代禅茶文化建设的方法。
韩国茶艺演示。(图片来源:中华佛光文化网 摄影:天月 净缘)韩国的茶人为与会者带来了三个精妙的茶艺表演。两位表演者在位置移动的行走中围着螺旋形态的曲线,展表无限延伸的宇宙力量,分享友情同饮佳茗的相宜茶法;和着暮霭晨钟的音乐,仿佛置身于幽灵的山林中,弹奏一首琴语,自斟一杯香茗;她们用手印变现腹中的胎儿,用佛印体现无限完美的“现实也是梦,梦中也是梦”,用茶的一切来幻化心中的梦,让一切重现本来面目。
结 束 语
中国茶道的形成和发展中与佛教密不可分,特别与禅寺禅师结下不解之缘,在文化黛陶、心性感悟、佛法理解上,水乳交融。今天,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我们特别强调应该大力弘扬“正、清、和、雅”的禅茶文化精神,强调“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的功能。禅茶文化离不开人文关怀,离不开大众日常生活,离不开禅的观照与感悟。禅茶文化精神决定具有特殊的社会功能,当我们探讨禅茶知识,是为净化人心打基础;当我们体验禅茶生活,是为美化社会打基础;当我们研究禅茶文化,是为快乐生活打基础;当我们发扬禅茶精神,是为文化世界打基础。中国茶文化与佛教的历史渊远流长,它们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在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它对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篇:佛教对茶文化的贡献
佛教对茶文化的贡献
2015-10-6 08:23 来源:第一茶叶网
摘要:自古高僧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自古高僧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静虑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功不可没。
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高僧们写茶诗、吟茶词、作茶画,或于文人唱和茶事,丰富了茶文化的内容。
佛教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及“戒、定、慧”三学的修习理念,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有神韵。特别是“梵我一如”的世界观于道教的“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相辅相成,形成了中国茶道美学对“物我玄会”境界的追求。
佛门的茶是活动为茶道的发展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参考。郑板桥有一副对联写得很妙:“从来名士能萍水,自古高僧爱斗茶。”佛门寺院持续不断的茶事活动,对提高茗饮技法,规范茗饮礼仪等都广有帮助。在南宋宗开禧年间,经常举行上千人大型茶宴,并把四秒钟的饮茶规范纳入了《百丈清规》,近代有的学者认为《百丈清规》是佛教茶仪与儒家茶道相结合的标志。
第三篇: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茶文化的影响
2015-4-9 09:03 来源:第一茶叶网
摘要: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佛教不仅在茶叶的种植、饮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茶叶向海外传播的一座桥梁。
一、茶叶与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和僧徒生活的需要,茶叶与佛教之间很快就产生了密切的联系。根据佛教的规制,在饮食上,僧人要遵守不饮酒、非时食(过午不食)和戒荤食素等戒律。佛教重视坐禅修行。坐禅讲究专注一境,静坐思维,而且必须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通常坐禅达九十天之久。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和睡眠的欲望,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午后不食之补充的饮料。这样,具有提神益思、驱除睡魔、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的茶叶便成为僧徒们最理想的饮料。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都城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昼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气,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中国古代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坐禅修行。
唐宋以后,佛教中的禅宗得到迅速发展。禅宗强调以坐禅的方式,彻悟自己的心性,所以,禅宗寺院十分讲究饮茶。《封氏闻见记》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禅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不仅寺院僧人饮茶成风,而且促进了北方民间饮茶习惯的进一步普及。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唐大中三年(849年)“东都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皇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钱易《南部新书》)。宋代禅僧饮茶已经十分普遍。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说及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次之多。其中有:“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的记载。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此时,饮茶成为禅僧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二、寺院饮茶及对社会风俗的影响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寺院内演说佛法的戒集会之处称“法堂”,法堂设有二鼓,居东北角的称“法鼓”,居西北角的称“茶鼓”。茶鼓是召集众僧饮茶所击的鼓。宋林逋诗曰:“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寺院专设“茶头”掌握烧水煮茶,献茶待客;并在寺门前派“施茶僧”数名,施惠茶水。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蛮瓯志》记载,觉林院的僧人“待客以惊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带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盖最上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也。”“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制具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作“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作“戒腊茶”;请所有众僧饮茶,称作“普茶”;化缘乞食得来的茶称作“化茶”等等。平时坐禅分六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焚香一枝,每焚完一枝香,寺院监值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借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坐禅产生的疲劳。
历史上许多僧人以煮茶、品茶而闻名于世。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烹茶,能诗文,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他的《饮茶歌消崔石使君》诗,赞誉了剡溪茶的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诗云:“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飘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五代十国时,吴僧文了善烹茶,游历荆南,被称之为“汤神”,授予华定水大师上人的称号。宋代南屏谦师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宋代有一种倾注茶汤于碗中使汤纹形成各种物象的游戏,称作“茶百戏”。僧徒福全擅长茶百戏,能使汤纹组成一句诗,并列四碗可组合成一首绝句。由此可见佛教徒对于茶事的鉴赏研讨可谓精妙非凡。
后世尊为“茶圣”的陆羽,虽然不是僧人,但却出身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迹也几乎没有脱离过寺院。三岁时,被竟陵西垱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一手高超的采制、煮饮茶叶的手艺。他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煮茶叶的高僧,并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前人的成就,著成《茶经》一书。书中论述了茶的形状、品种、产地、栽培、采制、煮饮和茶具等问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整个社会饮茶风俗的许多方面都有影响。宋代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徒、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即现在我们常用的冲泡茶叶的方法。名冠中外的宜兴紫砂陶壶,是茶具中的珍品。相传,紫砂陶壶是明代宜兴金沙寺中一位不知名的老僧创制的。他选用精细的紫砂细泥,捏成树瘿形坯胎,采用特殊的烧制方法制成。烧出的紫砂壶不仅造型简练大方,色调淳朴古雅,而且有很好的保味功能,泡出的茶汤醇郁芳馨,深受人们的喜爱。
三、寺院与茶叶的生产
佛教寺院提倡饮茶,同时有主张亲自从事耕作的农禅思想,因而许多名山大川中的寺院都种植茶树,采制茶叶。如唐代湖州(今浙江吴兴县)的山桑、佛师二寺,凤亭山的飞云、曲水两寺;常州(今江苏常州市)圈岭善权寺;钱塘(今杭州市)天竺、灵隐两寺都出产茶叶。五代十国时,扬州禅智寺,寺枕山岗,建有茶园。宋代以后,南方凡是有条件种植茶树的地方,寺院僧人都开辟为茶园。由于佛教寺院大都建在群山环抱的山腰峡谷之中,自然条件宜于茶树生长。所以,现今我国众多的名茶中,有相当一部分名茶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的。如四川蒙山出产的蒙山茶,相传是汉代甘露普慧禅师亲手所植,称作“仙茶”。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宋元以后“武夷寺僧多晋江人,以茶坪为生,每寺订泉州人为茶师,清明之后谷雨前,江右采茶者万余人。”武夷岩茶以寺院所制最为得法,僧徒们按照不同时节采回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尤善制茶,出产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有名的碧螺春茶。明隆庆年间,僧徒大方制茶精妙,其茶名扬海内,人称“大方茶”,是现在皖南茶区所产“屯绿茶”的前身。浙江云和县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泽绿润,久饮香气不绝的特点,它曾以特优的质量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一等金质奖章和奖状。此外,产于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云南大理感通寺的“感通茶”、浙江天台山万年寺的“罗汉供茶”、杭州法镜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佛教寺院在长期的种植和饮用茶叶的过程中,对栽培、焙制茶叶的技术均有所创新。茶树有喜爱温湿和耐阴的特性,为了创造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唐代湖南佛寺中创造了竹间种茶的方法。唐永贞元年(805年)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在永州龙兴寺品尝到新采的“竹间茶”,作《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同年,刘禹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作《西山兰若试茶歌》曰:“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嘴。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诗中提到在竹间种茶的方法,可使茶树有适度的庇荫环境,并且“竹露所滴其茗,倍有清气”。佛教徒们创造的“竹间茶”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茶园庇荫栽培方法。从刘禹锡的诗中,可以看到僧徒们将新采的竹间茶,经过炒焙的工艺处理,使满室生香。这种炒青工艺方法,以往认为始于明代,其实,在唐代湖南的佛寺中就已经产生了。
四、佛教与茶叶的传播
公元四世纪末,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随着中朝两国华严宗、天台宗禅师的往来,茶叶被带到朝鲜半岛。公元十二世纪时,朝鲜松应寺、宝林寺和宝庆伽寺等著名寺院都提倡饮用茶叶。不久,饮茶的风俗也在民间广泛流行起来。中国茶叶虽早在汉代就已传入日本,但到唐宋时期,由于佛教僧人的传播提倡,饮茶才成为日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习俗。唐代时,日本最澄禅师和空海禅师到中国留学,回国时将茶种和制茶工具带回日本,在寺院附近栽种,得到嵯峨天皇的称赞。在宋代日本荣西禅师从中国引进了寺院的饮茶方法,制定了饮茶仪式,著《吃茶养生记》一书,被誉为日本第一部茶书,对推动日本社会饮茶风俗有重大作用。元代,日本圣一禅师将中国的“点茶法”和“斗茶”的习俗传入日本。
总之,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佛教不仅在茶叶的种植、饮用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是茶叶向海外传播的一座桥梁。
第四篇: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茶文化
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渗透茶文化
【摘 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身居我市著名的茶经营区域的五块石小学,将茶文化的学习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在“识茶、说茶、品茶、争章”的过程中开拓知识层面,陶冶审美情操,提高道德修养。全面提升当代学生素质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界的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茶文化 兴趣 意志 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49-01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形式完美、内涵厚重,茶文化教学陶冶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创新思维,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素质教育功能已为教育界普遍认可。关于如何在茶文化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本文提出了改进教师素质理念、树立人文主义素质教育观等六种途径,内容涉及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内外、实践体验等多个方面,以期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一、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美育目的
据了解,该校在教学上着力开发了茶文化校本课程,开设了静态、动态专业茶艺训练班;在德育活动中,开展茶文化主题队会竞赛、茶文化书法绘画摄影评比、举办“茶德树人?礼行校园”茶文化艺术节;同时结合少先队“世纪雏鹰行动”创造性地开展“茶韵芬芳?和美校园”争章活动。据悉,该校学生在争章体验中逐渐把“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有君子风范的人”的争章要求内化为自身素质。在日前进行的“和美校园君子风范”颁章大会上,举行了“颁章仪式”,不仅起到了奖励先进,以点带面的作用,更提高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茶艺作为一门源于生活的艺术,通俗易学,且包容性强,涵盖面广,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茶艺教学中渗透美育内容,可使学生得到范围更广阔的艺术熏陶,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美育目的。
二、学习茶文化,让学生得到了思想的净化和提高
茶文化的教学,这是一门没有现成可用教材、没有参考书、没有学具的新课程,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三、四年级我确定的教学主题内容是“ 茶文化的起源”、“中国的产茶区”以及“茶叶的选购”、”贮藏”到”自制茶饮料”等内容。这些教学内容旨在充分的让学生得到了思想的净化和提高。“在中国茶的起源”一部分内容时,我首先让学生充分了解茶叶的历史、起源。让学生了解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科技 教育、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和新闻出版等学科与行业,包含茶叶专著、茶叶期刊、茶与诗词、茶与歌舞、茶与小说、茶与美术、茶与婚礼、茶与祭祀、茶与禅教、茶与楹联、茶与谚语、茶事掌故、茶与故事、饮茶习俗、茶艺表演、陶瓷茶具、茶馆茶楼、冲泡技艺、茶食茶疗、茶事博览和茶事旅游等二十一个方面。
三、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 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 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
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 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
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 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 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 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藏族、土家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五、让学生理解名茶、名山,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 区茶文化。我国地区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 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 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 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少儿对茶文化活动具有浓厚兴趣后,一定要培养其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毅力是指向一定的目的,是否能坚持其行动的能力。少儿的意志很不成熟,其坚持力、自制力很差,在参与活动时容易出现忽冷忽热、有始无终的现象。因此,培养幼少儿的意志力,就必须使少儿树立自信心,使其参与茶文化活动时能自始至终,尽善尽美,为中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增添光彩,把茶作为国饮奠定基础。以后学习也能坚持,不会半途而废。
总之,经过以上内容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了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体现,这为沏茶、品茶、自制茶饮料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从而自己制作出了风格各异的茶饮料。为学生自己学习课本知识提供见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做了很大的铺垫。
第五篇:佛教中部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简解:
三苦:苦苦、坏苦、行苦。三途:火途、刀途、血途。四谛:苦、集、灭、道。
四大洲:东胜身洲,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勿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五根:信根、进根、定根、念根、慧根。五力:信力、进力、定力、念力、慧力。五蕴:色、受、想、行、识。五戒:杀、盗、淫、妄、酒。
五利使:见惑的五大类,即身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五顿使:思惑的五大类,即贪、嗔、痴、慢、疑。
五邪命:五种比丘营不如法事而为生活,谓之邪命。有:
一、诈现异相,于世俗之人诈现奇特之相,以求利养者。
二、自说功能,说自己功德,以求利养者。
三、占相吉凶,学占卜而说人之吉凶以求利养者。
四、高声现威,大言庄语而现威势,以求利养者。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于彼得利,则于此称说之,于此得利,则于彼称说之,以求利养者
六道:天、修罗、人、畜生、鬼、地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七菩提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除觉分、舍觉分、定觉分、念觉分。八圣道分: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识盛。八难:地狱难、饿鬼难、畜生难、无想天难、北俱芦洲难、盲聋喑哑难、世智辩聪难、生在佛前佛后难。
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
三十七助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
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三转四谛十二行法轮:每一谛有示相、劝修、作证三转,共十二行法轮。示相转: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灭、可证性。此是道,可修性。劝修转:此是苦、你当离。此是集,你当断。此是灭,你当证。此是道,你当修。作证转:此是苦,我已离。此是集、我已断。此是灭,我已证。此是道,我已修。
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
见思烦恼:即执着,共八十八使见惑,八十一品思惑。断见惑超三恶道、断思惑超六道。
尘沙烦恼:即分别,无明烦恼:即妄想,佛教的名称:
佛:觉悟的人,即快乐无忧名为佛。菩提萨埵: 罗汉:共有四个果位,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
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
比丘: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比丘戒,约250条)比丘尼: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女性。(比丘尼戒,约348条)沙弥:已剃度、受过沙弥十戒,但尚未受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沙弥尼:已剃度、受过沙弥十戒,但尚未受具足戒的女性出家人。式叉摩尼:准备受具足戒、先修学两年四根本戒和六法阶段的沙弥尼。
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
优婆塞:(同居士)受了三归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优婆夷:(同女居士)受了三归依及五戒并戒行圆满的人。沙门:对一切出家修行者的泛称,在中国则专指佛教僧侣。
和尚:意为“亲教师”或师傅之义。原指僧人对寺院方丈等长老的称呼或受戒者对授戒师的称呼。
白衣:印度地区,人多喜穿白色衣服,故佛教常以白衣指代俗人和居士。
住持:(同方丈)为一寺之长,有护持佛教令久住世之意。首座:为全寺修行之模范,掌禅堂中号令之权。西堂:为西堂首座,辅助方丈教导修行的僧人。后堂:为后堂首座,负责后堂修行之事务。堂主:居首座之下,负责禅堂、念佛堂之事务。
监院:负责协助方丈或都寺监理寺院总务。大寺可设数名监院。副寺:指管财会之僧人。
知客:为客堂负责人,掌管全寺接待事宜。大寺可设数名知客。僧值:又称纠察,管理清规执行情况及僧众威仪。典座:为厨房、斋堂负责人,管理僧众伙食及信徒供斋等事务。寮元:为云水堂负责人,管理来寺挂单僧侣的事务。衣钵:为方丈室负责人,帮助住持处理一些日常事务。书记:掌管寺内文书往来之事。
化主:指丛林中负责向施主募化的僧人。侍者:指服侍住持之僧人。
执金刚神:‘执金刚’神是佛教的护法护法神之一。
天龙八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天:即指天神,又称提婆族。
龙:又称那迦,是护卫佛法的有功之臣,专司兴云降雨。夜叉: 能吃鬼的神,有地夜叉、虚空夜叉、天夜叉。.乾闼婆:(仙女)是佛教中欢乐吉祥的象征,是侍奉帝释天而司奏伎乐之神。大多被描述为少女形象,体态丰满,飘带飞扬,凌空飘荡,极为优美。阿修罗:男极丑女极美。
迦楼罗:(金翅大鹏鸟),半人半鸟,生有鹰首、利爪和喙,身躯和四肢则与人无异。居住在四大洲的大树上,浑身金光,翼有三百三十六万里长。以龙(蛇)为食。每天要吃一条大龙王和五百条小龙。等他临终时,他一生所吃的龙的毒素发作,在天空上下翻飞七次之后,便落到金刚轮山顶上,毒发自焚而死。肉身烧去后只余一心,化作纯青琉璃色的宝珠,成为天神们喜爱的饰物。
紧那罗:(神仙)外形像人但头顶长一角,人见人疑。是帝释天的执法乐神。摩睺罗伽:人身蛇头是大蟒神。
佛教的世界观:
世界:世,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三维空间。小世界:谓以须弥山为中心,周围环绕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称为一小世界,乃自色界之初禅天至大地底下之风轮,其间包括日、月、须弥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以一千为集,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集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集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因由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所集成,故称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世界乃一佛所教化之领域,故又称一佛国。
开光:佛家的开光仪式,实际上就是一般人所说的启用仪式。当有新的建筑物、新的设施启用时,一定要接待社会大众,举行启用仪式。佛家供奉佛像,或是新建筑落成,也举行仪式,就叫作开光。开光的意思,就是让佛菩萨形象,及这些建筑,开发我们自性的光明。所以,开光仪式就是启用典礼仪式,是要告诉大众,塑造佛像、盖建筑,代表的意义。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罪根皆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灭时罪亦亡 罪亡心灭两俱空 此则是名真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