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3(DOC)
【在线作业】《 华一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4)》-3
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3秋•奉节县期末)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 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
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在这此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2.足球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一踢,足球在空中划过一个漂亮的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A.足球 B.地球 C.该队员 D.守门员
3.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为()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4.(2010秋•诸城市期中)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以下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A.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 B.汽车缓缓的停了下来
C.站在跳板上的运动员把跳板压弯
D.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
5.(2010秋•化州市校级期中)在房间的天花板上吊着一盏电灯,电灯受到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天花板 B.地面 C.电线 D.电灯
6.(2010秋•元宝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能说“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事例有()A.水平抛出的皮球成一条弧线落回地面 B.在足球场草坪上滚动的足球越来越慢 C.在高山上静止的石块 D.用力拉弯弓
第1页(共7页)
7.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是只有大小的
C.力可以离开物体面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8.(2012秋•平塘县校级月考)我们县举办“和谐天地人”欢乐周活动中,其中“龙舟赛”是必不可少的活动项目之一.划龙舟时,运动员手握船桨,在水中向后划水,龙舟就会快速前进,下列说正确的是()
A.水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B.桨对水有作用力,而水对桨没有作用力
C.桨对水有向后作用力,同时水对桨也有向前作用力,因此龙舟就会快速前 D.以船作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 9.(2012秋•历下区期末)运动项目中包含很多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游泳运动员奋力划水,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 B.“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受到重力和手的推力
D.接力比赛中运动员为保证交接棒顺利,利用了相对静止的知识
10.力的作用效果是()A.一定改变物体的形状 B.一定改变物体的状态
C.一定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有可能改变物体的形状,也有可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2011秋•大冶市校级月考)关于力的作用效果描述错误的是()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头顶球改变球的方向 C.熊猫用力使竹竿变弯 D.脚使运动的足球停止
12.(2011秋•漳县校级月考)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手拿镊子夹住一个砝码,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砝码与地球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B.手与镊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C.手与砝码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D.镊子与地球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13.(2012秋•郸城县校级期末)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是()A.小明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 B.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 C.人坐在软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 D.篮球撞击篮板上被弹了回去
14.(2010秋•镇江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第2页(共7页)
B.只有地球吸引人,人不会吸引地球
C.敲门时,手对门有力的作用,门对手没有力的作用 D.发生力的作用时,可以只有一个物体
15.(2011秋•海原县校级月考)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用力推一下乙,其结果是()A.甲、乙同时相对离开 B.乙被推开,甲仍然静止
C.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 D.乙受到推力,甲不受到推力
16.(2012春•古冶区校级月考)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人对其他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其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D.没有物体力也能存在 17.(2010秋•甘井子区期末)下列运动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启动的列车 B.匀速转弯的汽车
C.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D.自由下落的小石块
18.(2013春•太仓市校级期中)下列各物体不能肯定受到力的物体是()A.物体发生了形变
B.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C.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D.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19.(2010•金山区二模)如图所示的各情景中,表示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形式相同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2015春•安岳县校级月考)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从力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3页(共7页)
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巨大的作用力
21.(2013春•通山县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在水平桌面上沿圆形轨道运动且快慢不变的小火车 B.秋风中,树叶缓缓的飘落到地面上 C.发动汽车将汽车开出车站 D.降落伞从空中匀速下落
22.如图所示,手通过细绳提着鱼,则鱼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为()
A.人的手 B.地球 C.细绳 D.鱼
23.(2013春•自贡期中)某同学在记录老师总结的“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时,记录了如下程序:①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②在箭头的未端标出力的名称和大小;③确定受力物体;④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⑤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你认为正确的程序应是()
A.①④③⑤② B.③①④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⑤④③②①
24.(2012秋•密云县期末)钓鱼时,钓鱼者手握绳拎着大鱼向岸边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手受到了拉力作用,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A.绳 B.大鱼 C.水 D.钓鱼者
25.(2009•岳阳一模)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向前进,此时,船前进的动力是()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桨向后作用于水的力 C.水作用于桨的力 D.水作用于船体的力
第4页(共7页)
26.(2013春•东城区期末)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①,②,③,④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A.图①和② B.图①和③ C.图①和④ D.图②和④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大小相等的力,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B.甲、乙两个同学都向东推箱子,则这两个力的效果相同 C.若两个力大小、方向都相同,则它们的效果就一定相同
D.用一只手将铁锨抬平,将手放在锨把的中间比放在锨把的末端感到容易是因为力的作用点不同
28.在下列现象中,属于力产生的效果是()A.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了 B.用力弯铁片,铁片变弯了 C.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D.小冰块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滑动
29.(2004•北京)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人的推力
B.两个物体只要互相接触,就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C.用手捏一个空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0.(2005•无锡)小红在建筑工地上看到简易吊车,她想通过自身的体验来了解这种简易吊车直立在地面上的支撑直杆所受的力.回家后,她找来一根细绳和一根塑料直尺,仿照简易吊车的结构组成如图的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在A处挂一重物时,绳对手指以用杆对掌心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第5页(共7页)
A.
B. C. D.
第6页(共7页)
【在线作业】《 华一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4)》-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A; 2.B; 3.B; 4.BD; 5.C; 6.AB; 7.A; 8.C; 9.ABD; 10.D; 11.A; 12.C; 13.C; 14.A; 15.A; 16.C; 17.ABD; 18.C; 19.C; 20.D; 21.D; 22.C; 23.B; 24.A; 25.C; 26.C; 27.D; 28.ABC;
29.ACD;30.D; 第7页(共7页)
第二篇:第七章第一节-力-练习题
第一节
力
基础知识
1.物理学中,力是的作用。
2.当物体的发生改变或
发生改变时,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和
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
4.用手拍打课桌,手是
物体,课桌是
物体;同时手感到疼痛,说明手受到了
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由此说明力的作用是的。
5.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使落叶的发生了改变。
6.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_______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
_____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力作用到__
___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7.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反映在:①物体由静止
或由运动
;②物体运动由快
或由慢
;③物体运动
改变。
课堂练习
1.力是_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力不能脱离_______而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
_的。
2.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杠铃有
方向的作用力,以杠铃为研究对象,_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___是施力物体;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是施力物体。
3.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
也受到的作用力。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
物体,墙是
物体,此现象说明。
第4题图
4.如图(A)所示表示:是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队友上来冲顶,球被对方守门员鱼跃接住。三个运动员对球都有力的作用,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足球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如图(B)所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
5.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用符号
表示。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C、只有一个物体是不会发生力的作用的D、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7.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飞机的起飞过程
B、在圆形轨道上的物体做快慢不变的运动
C、在水中匀速下沉的石块
D、汽车在公路上慢慢地停下来
8.用绳系着水桶,手拉绳从井中提起水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
A、地球
B、水桶
C、手
D、绳
9.划艇比赛的运动员随着有节奏的号子声,大家齐心合力划动木桨使船快速前进的力是
A.水对船的作用力
B.人对木桨的作用力
C.木桨对水的作用力
D.水对木桨的作用力
能力提升
1.手提水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手也会感到疼是因为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表明。
2.穿着溜冰鞋的小孩用力推墙,会感到墙在推地,这表明
;同时他由静止向后运动,这又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当人坐在沙发上时,发现沙发陷了下去,这一现象表明。
3.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
对
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
4.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5.如图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
(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
发生改变。
6.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跳板对他的作用力,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
7.29、如图3所示,让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现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4中A、B、C、D所示的性变,如果力F1=F3=F4>F2,那么(每空1分,共6分)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的图是图
和图.(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图
和图。
(3)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图
和图。
8.竖直抛出的物体,被地球吸引而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物体和地球并没有接触,这说明
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9.如图所示,将一根弹簧挂在天花板上,某人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作用于弹簧,已知F1 10.在下面图(a)、(b)、(c)所示的三个情景中,其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选填“(a)”、或“(b)”];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而图(c)则表示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有关。 第一节 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记住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是改变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感受力的相互性,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心生活中力的现象,乐于用身边的物体进行一些探究实验,感受探究过程,培养探究科学的兴趣。*重点 力的概念与力的作用效果。*难点 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这一节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物理学中的力最初是从肌肉的紧张中得出的。(投2)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用力时的肌肉紧张吧。活动与交流 活动一:手握握力计 活动二:用手举哑铃 活动三:同桌之间扳手腕 二、新课教学 1、力的概念 【交流与讨论】 师:随着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力的概念范围也扩大了,我们看一些力的实例。(投图3)师:提问——每个力的实例中涉及几个物体,分别是什么? 生:看图思考后回答(6人)【活动与探究】 师:单独一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生:讨论并回答 师:我们用一个手掌试一试看能不能拍响。生:动手试得结论——不能 师:由此可见,凡是讨论力总会涉及几个物体? 生:讨论后回答——两个 师:同学们,在物理学中我们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排斥、吸引等统称为物体之间的作用,请大家再仔细观察这些力的实例,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吗?(投4)生:讨论后回答——都是一个物体作用于另一个物体。师:你能试着说出力的概念吗? 生:讨论后回答——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师:做出评价并板书——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的作用。 师:通过观察我们还发现,在力的作用中涉及的两个物体,总是一个主动施力,另一个被动受力,我们把主动施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把被动受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投5)师:你能说出这些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吗?(投6)生:讨论后回答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活动与探究】 师: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些活动体会一下施与受力的感觉。活动1:学生用力拍桌子,并谈手的感受(疼) 师:为什么感觉疼呢? 生:思考后回答——因为手受到了桌子给手的力。(投7)师:你能说出这两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谁吗? 生:交流后回答 活动2:学生向上提装满书的书包,并谈手的感受。生:思考后回答——手被向下拉 师:评价学生的回答(投8) 师:你能说出这些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吗? 生:交流后回答 师:你能再举出一些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力的实例吗? 生:思考后回答(如脚踢球脚感到疼,)师:从这些事实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有什么特点? 生:讨论后回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师:评价并板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师: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投9)生:思考后回答 师:再来看这样一个问题,你能说出原因吗?(投10)生:思考后回答 3、力的作用效果 【交流与讨论】 师:请大家看这些实例,并思考你是怎样判断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投11、12、13)生:讨论后回答(3人) 师: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由静止变为运动,以及运动方向的改变统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以上力的作用效果吗? 生:思考并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师:板书——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活动与探究】 活动1: 师:手捏橡皮泥,让学生说出据什么判断有力作用在橡皮泥上。生:(橡皮泥由圆变扁)活动2: 师:手拉皮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根据什么判断有力作用在皮筋上? 生:(皮筋由短变长)活动3: 生:同桌合作,一人折直尺一人观察,然后观察的同学说出根据什么判断有力作用在直尺上。(直尺由直变弯) 师:如果我们把以上物体的这些变化统称为形状的改变,那么力的另一个作用效果是什么呢? 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师:板书——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三、巩固训练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运动和力测试题 知识与技能(共72分) (1~14题每题2分,15~20题每空1分,共42分) 1.骑自行车的人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自行车 C.树木 D.房屋 2.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B.参照物必须是运动快慢不变的物体 C.参照物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 D.同一物体,选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 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B.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 D.通过相等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 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法国飞行员在飞行时用手抓住了一颗德国子弹,这个飞行员能很容易地抓住子弹的原因是() A.飞行员飞行的速度不大 B.子弹飞行的速度不大 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的速度不大 D.以上都有可能 5.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 B.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 C.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 D.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 6.甲、乙、丙三个人的运动速度分别是v甲=10.8km/h、v乙=0.2km/min、v丙=2.8m/s,这三个人运动速度数值之间的关系是() A.v甲>v乙>v丙 B.v乙>v甲>v丙 C.v丙>v甲>v乙 D.v甲>v丙>v乙 7.子弹从枪口射出后,还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A.子弹受到火药燃气的推力 B.子弹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受到的阻力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没有力的作用 D.发生力的相互作用时可以没有施力物体,只有受力物体 10.图11-16所列情形中,二力平衡的有() 11.水平飞行的飞机在目标的正上方空投一个木箱(如图11-17),则木箱落地时的位置() A.在目标处 B.在目标的前方 C.在目标的后方 D.无法确定 1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在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13.分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A.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 B.汽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 C.汽车受到的重力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它受到的阻力 1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桌面上的杯子,不受力的作用 B.用力将气球压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手推门,手距离门轴近时比距离门轴远时省力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15.小红坐在行驶的客车中,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同她的距离不变,看见后面有一辆小轿车离她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小轿车与路旁的交通标志牌间的距离不变.如果以交通标志牌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如果以卡车为参照物,客车是________的,小轿车是________的. 16.甲物体的速度是乙物体速度的2倍,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________;若甲、乙两物体运动相同的时间,则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 17如图11-18所示,用铁锤拔钉子,手握在铁锤柄的末端比握在柄的中部所需的力要小,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有关. 18.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高速行驶的汽车在________时,乘车者由于________而撞伤,使用安全带(或安全气囊)可以起到保护安全的作用. 19.在行驶的火车车厢中,挂在行李架上的小包突然向前摆动,说明火车正在________行驶;若小包突然向右摆动,说明火车正在________. 20.列车从静止变为运动,并且速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还能继续行驶是由于________,但汽车速度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__的作用. 21.作图题(每图2分,共6分) (1)画出下面各图中力的示意图. (2)如图11-21所示的跳伞运动员正在匀速下降,如果他受到的重力为800N,请画出他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23.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暑假就要到了,北京育才小学的王强同学准备乘火车到住在济南的奶奶家去.他希望路上尽量快一些,还想在车上多看看沿途的风光.这里有一张列车时刻表,请你帮他选择一个合适的车次,并计算一下这次列车从北京到济南的速度. 车次 自北京起(千米)0 376 497 653 1463 始发 终到 北京 德州 济南 兖州 上海 2539 北京 17∶11 青岛 6∶53 17∶11 23∶02 07 00∶57 01∶20 青岛 07∶56 K51 北京 22∶20 日照 11∶52 22∶00 02∶32 38 04∶05 16 06∶18 30 日照 12∶30 T13 北京 18∶08 上海 08∶08 18∶08 ↓ 22∶39 47 ↓ 08∶08 T35 北京 13∶30 济南 18∶00 13∶30 ↓ 18∶00(2)请根据如图11-22所示的情景编写一道计算题. 过程与方法(共18分)24.(2分)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各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不能肯定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25.(4分)你能否用一把量程为30cm的刻度尺,测出一层教学楼的高度?与同学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更巧妙,然后动手测一测.(要注意安全!) 26.(4分)要测量你跑步时的速度.(1)需要哪些器材? (2)写出实验步骤,说明要测量的物理量并设计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运动和力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 1.B 2.C 3.C 4.C 5.D 6.B 7.C 8.A 9.A 10.BD 11.B 12.D 13.BD 14.D 15.运动 静止 静止 运动 16.1∶2 2∶1 17.作用点 18.急刹车 惯性继续向前 19.减速 向左拐弯 20.牵引力 惯性 阻力 21.略 22.(1)“沦”是描述“白日”的运动,以“西河”为参照物;“出”是描述“素月”的运动,以“东岭”为参照物. (2)走路被绊倒,脚由于受到阻碍先停止运动,而上身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所以向前倒;下雨天摔跟斗,是因为路滑,脚由于受到的摩擦力小,所以会向前滑,而上身不能及时跟上,所以向后倒. (3)略 (4)撤去球拍后,球就不受球拍的支持力了,球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而改变运动状态的. 23.(1)选T35次,速度为110.4km/h(2)略. 过程与方法 24.C 25.可以量一磴楼梯的高度,然后数数一层楼有多少磴楼梯,即可算出一层楼的高度.(当然,你完全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测量,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26.(1)秒表,皮尺.(2)略. 27.(1)单摆的周期跟摆球的质量是否有关 单摆的周期跟摆球的质量无关(2)单摆的周期跟开始摆动时的高度是否有关单摆的周期跟开始摆动时的高度无关 (3)单摆的周期跟摆线的长度是否有关 单摆的周期跟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周期越大 调节钟摆下端的螺母,就改变了摆线的长度,从而改变摆动的周期,起到调节摆动快慢的作用.如果钟表慢了,也就是摆动的周期偏大了,应将螺母向上调节. 科学探究 28.提示:记录表格可设计“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受到的力”等栏目.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如果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则物体会加速;如果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则物体会减速;如果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物体就会改变运动方向(当然,你还可能发现其他的规律,只要有道理就行). 29.提示:可以模仿教科书P38图11.5-9的实验设计,在验证猜想是否正确时,既要从正面证明,也要从反面加以证明.通过两个力相等时物体平衡,两个力不相等时物体不能够平衡这两个方面来验证.实验的做法、步骤以及表格、图形等均略. 《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平衡态以及平衡力;(2)知道二力平衡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3)进一步区分平衡力以及相互作用力。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并对物体受力分析,理解二力平衡的概念;(2)通过组织探究实验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3)通过习题巩固加强学生对二力平衡的灵活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态度; (2)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积极参与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增强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 二力平衡的条件以及应用。教学难点 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及其应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硬卡片、棉线、铁架台、钩码、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回顾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多媒体展示: 观察思考:静卧在水中的桥梁,静置在桌面的水杯,被匀速吊起的货物分别处于什么状态?它们受到力的作用了吗?若受到,它又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这些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进而引导出二力平衡的概念。2.师叙述:在上节课学习中已进一步了解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也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一定有力的作用;那么反过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吗?(引出二力平衡概念,进行新课教学) (二)引导解读,进行新课 1.平衡态、平衡力的概念 [思一思]学生对三个场景进行受力分析。 [点拨]场景分别为“匀速”和“静止”,我们把这两者都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小结归纳]平衡态:物体处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就叫平衡态。教师提示:“平衡”概念应包括静平衡(静止)和动平衡(匀速直线运动)两方面。 [小结归纳]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二力平衡: 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称做二力平衡。[巩固]分析物体状态及受力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课本演示实验 [猜想]两个力平衡,它的条件是什么?应该怎样? [提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决定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可以试着从这三个要素来考虑。[做一做]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将系于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如上图。 (1)步骤1:在线端上挂上钩码,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条直线上,看一看,在什么情况下卡片处于平衡状态?在什么情况下卡片不能平衡?(如下图) (2)步骤2: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使小卡片受到两个拉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松手后,卡片能保持平衡吗? (3)卡片处于平衡状态,用剪刀将卡片一剪两半,钩码和半张卡片会向两侧掉下 说明两个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教师提出问题:观察、分析总结满足什么条件木板静止?学生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小结归纳]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 “八字口决”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点拨]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不改变;物体不是受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 [巩 固]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3.二力平衡的应用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4、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 5.[拓展]:生活·物理·社会 让学生分析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三)学生收获,总结概括,[小结] • 1、平衡态 • 2、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 •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5、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四)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课件随堂巩固 (五)板书设计 一、平衡态、平衡力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叫平衡态,所受的力为(平衡力)二、二力平衡条件 等大、反向、共线、同体 三、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 练习册 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属规律教学,但教师不应把重点放在传授知识点,而是努力创造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学生直接参与了二力平衡条件的提炼过程,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有效的构建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 这节课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角色要全方面更新,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是引导者、学习者、参与者、促进者,只有这样,才能以更高的素质去主动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第三篇:第一节 力.doc教案
第四篇:初二物理运动和力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篇:初二下册物理--二力平衡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