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探索

时间:2019-05-15 04:3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探索》。

第一篇: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探索

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探究

摘要:针对农村体育文化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新思路,提出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 体育文化 策略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背景

1.1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制定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明确提出了“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明确提出了“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把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全部出发点和归宿,把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加大农村体育力度,加快农村体育发展步伐,促进全民健身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1.2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体育文化注入现代文化元素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是我国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07年国家安排了资金9500万元,在河南、江西、湖北、广西、重庆、陕西、山东、浙江等8个省市选择2500个行政村进行试点,进行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到2010年争取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标准的公共体育场地,将惠及5.1亿农民。建立农村公共体育物品农民需求的表达机制,真正形成农民体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使其成为村民利益的真实代表者。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民体育运动。所有的体育供给,既要贴近农村,又要贴近农民,逐步使亿万农民都有一个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的发展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从而使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文化元素。

发展新农村体育文化的意义

2.1 体育文化建设能改变农村传统体育观念 由于受长达2000多年封建社会旧思想的影响,一直视体育活动为“不务正业”的价值观念在农村已经根深蒂固,一时还难改变。农村又多数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对外交流有限,使得农民的思想、性格、价值观、风俗习惯比较保守。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低,多数农民误认为田间劳作可代替体育锻炼。无病即健康,这种旧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农民的体育观和健康观。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体育文化成为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文化的建设以其独特的方式,不断改潜移默化的变着农民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准则。通过体育文化建设,可使农民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认识不断地深化和发展,使农民对体育运动产生一种新的、普遍而科学的社会观念。

2.2 体育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而且还可以育心。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能够让广大农民在忙里偷闲时放松心身,有利于在农村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在农村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增进邻里之间的和睦、增进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体育精神”是精神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体育文化的传播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农村体育文化的多种形式有效的改善了农村单调的业余文化生活。像扭秧歌、赛龙舟、篮球赛等等体育活动不仅能在农闲时间娱乐人们的身心,增强农民体质,促进农民身心健康,还给农民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致富经验、改善人际关系、传播先进文化知识的平台。新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策略

3.1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 要把眼光放在满足人的体育文化需要,注重提高人的体育精神境界和凝聚力上。指导满足农民的多方面需求,来作为开展农村体育文化各项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精神文明创造活动,致力于提高农村居民的体育思想,道德素质和体育科学文化水平,为农民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结合农村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体育文化发展规划,推进农村体育文化法制化、科学化的进程,真正做到农村体育文化管理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创建和谐农村体育文化,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3.2 利用现代媒体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多样性 农村体育具有多样性、民族性及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我国有56个民族,地域分布广,造就了我国农村丰富多彩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当今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与精神文明创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既有传统民族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体现现代体育文化特征的新农村体育文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建立农村体育文化网络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通过网络和各种媒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农民体育健身活动的宣传增强农民的健身意识。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连接起来,形成体育文化网络。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健康新理念,把体育健身融入生活,成为一种自觉活动。

3.3 抓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激发农民体育参与意识 新农村建设为农村体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创造了条件,必将给新农村体育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动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开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新农村体育建设的载体。因此,应切实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将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国家的投资落到实处,使其成为“民心工程”,从而使体育服务覆盖整个农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增强农民体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因地制宜,积极扶持,注重实效和“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原则,逐步建立覆盖面大,包容量大,社会化程度高的农民健身体系。同时加大体育知识宣传,让农民真正了解体育的作用,激发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激情,使其从不想参加体育活动,转变为要求参加体育活动。参考文献:

[1]樊小兵,陈卫.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农业考古.2007(06):165-167.[2]杨小明.田雨普.农村传统文化对农民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3):14-17.[3]王振涛.单清华.周毅.试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文化导刊.2007(03):16-18.[4]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01):16-20.[5]郭敏刚,胡庆山,王健.农村体育思想的变迁及其对我国新农村体育建设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06).

第二篇: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尽管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障碍性问题。本文从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这一巨大工程的实施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

I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目 录

内容摘要............................................................I 引 言..............................................................1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

1.1 农村文化体制不顺,文化工作难以有效推进......................2 1.2 村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欠缺......................................2

1.1.1 农村文化管理权限模糊..................................2 1.1.2 文化站职能日益弱化....................................2 1.1.3 基层文化工作缺乏活力..................................2 1.2 农村文化队伍人才配置不合理,业务素质偏低....................3 1.3 农村文化设施不足,文化阵地作用难以发挥......................3 1.4 传统文化挖掘利用不够,优秀民间文化难以传承..................3

1.4.1 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潮流中逐渐变异.......................3 1.4.2 民间艺术传承困难重重..................................3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5

2.1 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5

2.1.1 增加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考评分值...........................5 2.1.2 发挥乡镇文化站基层文化堡垒作用........................5 2.2 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5

2.2.1 设立县乡文化副职......................................5 2.2.2 培训“村官”农村文化师资格............................5 2.2.3 多渠道筹集经费........................................6 2.3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6

2.3.1抓团队以推进农村社会文化的广泛和普及....................6 2.3.2抓家庭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7 2.4 不断满足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7

2.4.1 为农民搭建学习的平台....................................7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2.4.2 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8 2.4.3 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8 2.5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8

2.5.1 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8 2.5.2 不断注入科技含量......................................9 2.5.3 加强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建设..............................9 2.6 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9

2.6.1重拳打击非法演出活动....................................9 2.6.2加强网络管理............................................9 2.6.3正面宣传,树立榜样......................................9 总结............................................................11 参考文献...........................................................12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是一个过程,须经宣传奠基、健康发展和巩固提高三个阶段。目前,我国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并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且初见成效。但是,同时其还存在着一些障碍性问题,比如农村干群认识不到位、投入依然不足、文化设施作用发挥不明显、现代意识淡薄、不科学和不健康现象的根治任务依然艰巨、农村辍学现象有抬头之势、农村题材作品不够丰富等等。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1.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文化体制不顺,文化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基层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文化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改革中,基层政府普遍实行“三权”下放,即把以前设在乡镇中由县级部门直接管理的一些站、所的管理权下放给镇乡人民政府,内容包括人权、事权和财权(即“三权”)。镇乡文化站列入“三权”下放的范围。自此之后,镇乡文化站就变成了以“块”为主、以“条”为辅的管理格局,人事由镇乡政府与主管部门商定后报经县人事部门批准,经费由镇乡财政负担。体制的转变,扩大了镇乡政府管理权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病。

1.2 村干部思想政治素养欠缺

有些村干部思想道德水平低,政治素养不高,经不起金钱利益的诱惑,公仆意识淡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牢,特别是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有的私欲膨胀,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日益增加,日常生活中能占就占,能捞就捞,奉行我就是法,权即是法的信条,致使在关键时刻,背离了农村党员干部的先进性,背离了党组织原则和国家法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1.1.1 农村文化管理权限模糊

现在,镇乡文化站的建设,实际上由镇乡政府说了算,主管部门只起到业务布置和指导的作用,无法直接领导文化站建设,而镇乡政府又没有将文化站作为文化主阵地来建设,文化站的工作导向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部分文化站出现该管而不管、该做而不做的现象,有的甚至成为安排镇乡工作人员的虚设机构。1.1.2 文化站职能日益弱化

大多数镇乡政府忽视文化站职能的发挥,随意转换文化员的工作岗位,使文化站未能很好履行文化工作职能。文化站工作人员被抽调到其他岗位工作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的被安排从事其他行政工作,有的被派遣做镇乡政府认为紧要的工作,有的甚至被长期派去驻村。1.1.3 基层文化工作缺乏活力

因文化站的人事权掌握在镇乡一级,县级文化主管部门无法对其进行调配,文化站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固定状态,乡(镇)际之间人员交流很少,工作缺乏活力。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1.2 农村文化队伍人才配置不合理,业务素质偏低

在编镇乡文化员大多数已被移作他用,个别小乡镇的文化员一般身兼数职,而且兼任的都是镇乡的其他重要工作,比如党政办、全程办的工作,根本无暇抽身组织文化工作,只能被动地应付业务主管单位交付的任务。镇乡文化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年龄偏大的老文化工作者,他们大多学历较低,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文化层次整体不高;另一类是镇乡机关改革中从其他单位外调进来的有较高学历的干部,多为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学识和能力,但被镇乡政府借作他用,疏于文化业务方面的钻研,文化业务素质也有限。另外,一些在文化队伍中有业务专长的人员,由于收入有限,经常外出兼职,存在“身在心不在”的现象,领头雁作用未能发挥。

1.3 农村文化设施不足,文化阵地作用难以发挥

文化站用房和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按照国家“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建设”的要求,很多地方是不能达到要求的,部分文化站甚至只有一块牌子或一间办公用房,根本无法开展活动。就是已达标的文化站中,有的大部分面积属于会堂,而会堂又主要服务于镇乡党委政府会议等,文化站没有多余的空间用于布置图书室、阅览室、培训班等文化活动场所,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文化站活动设施、设备简陋。文化站本来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文化宣传阵地,但是,因许多基层文化站设施、设备简陋,文化阵地的应有作用难以发挥。有的文化站甚至只有几把椅、几张桌,连一台电视机都没有,图书、乐器以及一些体育运动器材也是以前留下的,很久未更换或添置,陈旧不堪,所谓的文化站已是有名无实。

1.4 传统文化挖掘利用不够,优秀民间文化难以传承

1.4.1 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潮流中逐渐变异

过去逢年过节,农民们会自发地组织舞龙灯、耍狮子等一些民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既给节日增添喜庆的气氛,又给人们送来了健康的精神食粮。这样,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而且融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政府又没有正面引导,有些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已发生严重“变味”,不再是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而进行,而是成为个别人赚钱的把式。据《今日玉环》报载,春节时,有的舞龙队轮番到商家、企业门口,乱舞一番以讨要“彩头”,有的竟然嫌一些企业给的钱少了而无理堵赖在门口讨钱甚至出手伤人,以致好多商家“望龙生畏”。

1.4.2 民间艺术传承困难重重

因保护力度不够,一大批植根于乡村的民间艺术已陷入了生存困境。在不久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前开展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中发现,许多经典的民间文艺,由于有些传承人已离世,有些已到高龄,而年轻人又不愿意继承,传承出现断层,面临“人亡歌息”的困局。如楚门的“十兽”、“马灯”等民间艺术,已销声多年。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2.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1 加大改革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2.1.1 增加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考评分值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是要解决好县、乡(镇)、村基层干部,特别是党政正职的认识问题。认识到位,且有高度,文化工作才会有位置,才能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从而解决好遇到的问题。因此,评价和选拔任用干部之际,组织部门应增加基层干部文化建设工作的考评分值,把重视和关心、完善投入机制、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和队伍建设、拓宽农村文化投入渠道和投入力度、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等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从而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2.1.2 发挥乡镇文化站基层文化堡垒作用

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桥梁和纽带,公益性十分鲜明,因此,文化站作为第一线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在乡镇配套改革中不能改变。对文化站作用的发挥,关键是要创新机制,调整职能,明确责任。

2.2 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

2.2.1 设立县乡文化副职

为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我国成型了选派科技副职的制度,但对富裕之后农民精神生活的提高却缺乏完善的领导机制。不可否认,按照分工,各级政府都有负责文化建设的领导,但由于其分工不仅于此,限制了精力的投入。随着农村富裕程度的提高,农民作为文化消费的主体,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因此,可借鉴科技副职的选派制度,从高等院校或者省级文化、宣传和文联等有关部门选派熟悉文化建设的同志兼任县文.化副县长、副乡(镇)长。一方面,文化副职由于特殊的身份可以起到较好的指导和监督作用;另一方面,文化副职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出新的文化资源,从而出现一批农民所怀念的赵树理、柳青,创作出类似《创业史》、《三里湾》、《艳阳天》、《王贵与香香》那样贴近百姓生活,符合现代农民普遍希望和追求的生活状态的作品。

2.2.2 培训“村官”农村文化师资格

农村文化是在长期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并为广大农民恪守的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农民现代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体现。农村基层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对农艺师等农业技术推广专业人才较为重视。实际上,农村文化师是富裕后农村最需要的人才,肩负着农村文化管理活动并承担农村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工作的重任。但是,我国对农村文化师的人才培养力度相对滞后,比如全国重要的经济和文化大省河南,目前全省正式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文化师仅有30多人,而且全部是企业文化师,这与农村文化人才需求产生强烈反差。因此,必须从3个方面努力解决好这一问题。第一,采取中短期培训的形式,分批对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培养。第二,也是最切实可行的,就是在高等院校选拔立志“村官”事业的学生进行农村文化师素质的教育。第三,组织部门在选拔“村官”之时严把人口,把农村文化师的资格作为一项重要标准。

2.2.3 多渠道筹集经费

多渠道筹集经费,并改善投资渠道经费的筹集和使用是农村文化建设中最棘手的问题,因此必须稳妥解决。第一,多渠道、多方面筹集。国家拨款、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是筹集文化建设经费的主要渠道,而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最具潜力可挖。社会筹集和自身积累都应围绕开发文化市场、兴办文化产业来进行,集体、个人通过联建、联办农村文化场所,开办文化活动等方式,活跃生活,共同受益。文化单位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达到“以文养文”,增强发展后劲的目的。为此,文化单位应该用好用足国家有关文化经济政策,千方百计开拓创收门路,扩大自身积累。对具备条件的文化企业应该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以吸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对有积极性的非文化企业,制定政策吸引其向文化产业投资。对有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经过论证而大胆引进外资。第二,改善投资渠道。国家对新农村文化建设投资力度的逐步加大,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但在不少地方出现了挪用和挤占的情况。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合理使用,对取得立项的文化建设项目,应由文化副职专管,由具备农村文化师资格的“村官”或者选派专人直接带资金进村监督建设的办法,既可减少中间环节,又可加快建设速度。

2.3 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力度

2.3.1抓团队以推进农村社会文化的广泛和普及

在注重“送”的同时,采取鼓励与帮扶措施建立一支长期扎根农村基层的文化队伍,变“送”为“育”。在继续巩固提高乡镇文化站以及村办活动室这一主阵地,唱响主旋律的同时,以创建特色文化为主,重点抓住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的传统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娱乐项目,通过民办公助、政策扶持、政府采购、培训、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村成立诗书画社、文化中心户、文化大院、个体电影放映队、民办剧团、演出团体等农民自办文化组织和各类秧歌队、舞蹈队、器乐队、歌唱队、曲艺队等业余文化队伍。同时,可扶持有条件的各类走村串乡的农村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发展壮大,与城市文化下乡形成“两轮驱动”,从而为农村文化建设培养一批农村文艺骨干队伍,有效地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比如河南省宝丰县就培育了近千个民间演出团体,5万多农民演员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全国农村演出市场都占有一定的份额,演艺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这说明,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培养和提升农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2.3.2抓家庭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

当前农村物质生活基本得到满足,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一台电视机、一份报纸这种被动的消遣休闲生活,开始追求可以交流、参与的主动式文化活动,希望在休闲中获得知识,在文化生活中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因此,应该开展涵盖文学艺术、工艺收藏、科技教育、园林园艺等方面的特色家庭评比活动,以此倡导农民开展健康、科学、文明的文化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品位。比如浙江省景宁县76岁老农路福,在他目前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路福记事》、《土诗》、《太公造屋》、《素描时光一一个中国农民的劳动日记》和《甲乙收支录》5部书中,这位7O岁才开始写作的老人把自己的所历所遇、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逐日记录下来,汇集在一起,写出了真正意义上农民写的书。总之,要通过努力,让特色文化家庭成为农民的追求时尚。

2.4 不断满足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的需求

农村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一种以开放思维、进取精神为支撑的新时代农村文化。农民需要学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现代社会基本知识;需要有一种放眼国家发展,关心外部世界的思维;需要有认识个人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重要的能力;需要培养法制观念、民主思想和公德意识,学会运用现代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为重要的是能够理解一些社会矛盾的产生根源与解决途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予以引导和满足。2.4.1 为农民搭建学习的平台

要为农民渴求知识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和鼓励有经济实力的村建立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适应农村文化发展、适合农民阅读的“农家书屋”,加大图书室的建设和开放力度;村村配置可以放映电影的多媒体设备,并不断更新电影资源;定期自印面向农民教育的资料并免费发放到户。2.4.2 结合当地实际开展文化活动

挖掘当地历史事件,通过建村史陈列室等方式,提炼人文精神,使文明创建由表及里,从现状整治向提升文化内涵转变。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各种群众文化活动,使大型、示范性文化活动与平时的小型、分散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让农民群众就近方便地参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设施的作用。

2.4.3 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要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县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剧团等的服务重心要不断下移,积极为“三农”服务,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服务的方式、机制。比如江苏省为了将乡镇文化站建设好、管理好、长期运行好,对乡镇文化站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探索,试行公有民营制、股份合作制、目标责任制3种体制。广东省开展了流动文化服务,把图书、演出等文化服务延伸到山区、农村。浙江、河南对文化下乡的制度化、经常化,结合文化下乡,大力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建设一支不散的文化队伍,进行了有益探索。

2.5 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以促进经济发展,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农村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要弘扬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就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各种市场主体前来开发,生产出适合农民口味的文化产品,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同时更好地为经济服务,其有效途径就是形成文化产业。2.5.1 走集团化、规模化道路

应该认真谋划,选准本地龙头文化产业,带动配套产业的发展,形成文化产业的规模效益。比如河南省以黄帝、伏羲和子贡三大祭祖盛典为资源,开发或完善了炎黄文化节、中华姓氏文化节和浚县古庙会三大文化节日,开展与之相关的学术研讨会、笔会、歌会、摄影比赛和民间工艺美术、民俗表演、风味餐饮展示等活动,加强投资环境的对外宣传,直接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服务。来自淮阳县(伏羲太吴陵)旅游部门的数字显示,2007年全县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占GDP的16%,特别是2008年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一个月的太吴陵庙会期间,全县客流量达910万人次,门票总收入达到3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7.8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亿元。

2.5.2 不断注入科技含量

以品位确保可持续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质量是其打开市场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因此应该及时清理那些陈旧、落后、粗俗和低劣的产品内容和形式。同时,在生产过程、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环节上不断增加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含量,注入知识和智力的新鲜因素。

2.5.3 加强文化产业管理队伍建设

懂得农村文化产业建设、经营和管理,是其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但目前类似的人才极其缺乏,这也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缓慢或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该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加以重视。

2.6 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

目前新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但各种管理体制还不甚健全,精神垃圾仍然存在,有些地区还十分严重,对农村文化健康发展影响较大。因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2.6.1 重拳打击非法演出活动

一是对本辖区内庙会、物交会的时间、地点、天数、人数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依照《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对营业性演出的审批,严禁接纳无证演出团体从事营业性演出活动。二是要加强演出活动的现场监管,对有大棚演出团体参加的庙会、物交会等综合性活动,要会同公安、工商、安检等部门协同执法。对组织或从事脱衣舞等色情淫秽表演或有暴力、严重政治问题表演的,要坚决依法从严打击,确保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2.6.2加强网络管理

网上色情、淫秽、暴力、丑恶的内容已成为毒害青少年的一大公害。要增强防范意识,保障网络安全,组建一支专业队伍不断检查防范,并坚决取缔淫秽等黄色网站。

2.6.3 正面宣传,树立榜样

积极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农村文化市场,繁荣才能更好地净化,净化是为更好的繁荣。因此,必须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为方针,不能顾此而失彼。同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还需避免过分依赖刑事手段进行管理,更要综合运用各种宣传和教育手段抵消其不良影响,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正常文化生活需要,才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能体现党中央提出的“精神文明建设重在建设”的方针。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总结

新农村文化在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政策,惠及8亿农民兄弟。它的完善对新农村和农村现代化进程都有积极建设性作用。相信通过社会组织、政府与农民自身的共同努力,必将建立一个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得和谐新农村文化体系,促进新农村的全面发展。

浅谈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刘彦随-地理研究,2008.[2]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陈锡文-发展,2005.[3]国家整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徐勇-社会主义研究,2006.[4]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贺聪志,李玉勤-农业经济问题,2006.

第三篇:谷涛 我国新农村体育发展状况调研

我国新农村体育发展状况调研

谷涛

体育系03级3班学号031003015

指导教师熊扬名职称讲师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我国新农村体育发展现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体育得到巨大的发展,但还是处在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状态。要促进其发展应使领导机关提高认识,建立全面基层组织,利用好农村学校,重视宣传,创造条件,保证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新农村;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1前言

我国是农业型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是国民主体,其健康状况决定国民整体健康水平,关乎国家发展。而同时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有的医疗卫生条件下,大力提倡参与体育运动,锻炼身体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农村体育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将呼唤和孕育新的农村体育,为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提出新任务、注入新的活力。农村体育的发展必将服务和促进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增添新手段、提供新载体、贡献新支持。因此,在建设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体育建设必须有所作为。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全国农村体育及四川南端的11个贫困县。

2.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分析讨论法,归纳法。

3分析与讨论

3.1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建国后的50—60年代初是我国农村体育第一次繁荣期,当时开展农村体育的基本思路是:“服从生产,坚持业余、自愿原则,开展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2000多万人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约占当时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5%。我国农村体育的第二次繁荣期开始于改革开放,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以来,农村体育更是取得了全面发展。一是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县级的全民健身领导机构占县总数的95%以上,许多乡镇也成立了领导或协调机构”(《大力繁荣农村体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张发强,全国农民体协工作会议,1999年1月26日 北京);二是体育场地设施有所改善,“全民健身工程”和“雪炭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贫困地区体育场地设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三是“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有效地增强了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特别是1990年2月开展的以乡镇为基本单位进行的“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对于广大农村居民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和道德品质,远离“黄、赌、毒”恶习,抑制“法轮功”侵蚀产生了良好作用,而每两年评比表彰一批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使先进分布在全国广大农村,为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很好的示范、激励和推动作用。“亿万农民健身活动”的蓬勃开展,不仅减少了疾病,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体育对农村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四是体育社会化程度逐步提高,组织网络正在形成,“农村县城镇体育指导站增幅显著,由1995年的10292个增至99531个,增加了8.7倍”(《大力繁荣农村体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张发强);五是农村体育竞争和激励机制更趋完善,为表彰和鼓励农村基层开展群体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从中

央到基层运用竞争激励机制并逐步成为制度,形成一套表彰体系。体育事业的持

续发展,为20世纪末农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所谓发展不平衡,“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

地区全民健身工作发展不够平衡,特别是体育意识、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科学

指导等方面较为突出”(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汇报工作)。

这种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

特征之一,也为建设小康体育增加了难度。

3.2 四川南端的11个贫困县的农村体育发展现状。

就行政区而论,包括宜宾市的宜宾、高县、屏山、珙县、长宁、筠连、兴文

七县,乐山市的沐川、马边两县,泸州市的叙永和古蔺两县。其中叙永、古蔺、兴文为国贫县,其它为省贫县。我们对分布在川南11个贫困县县级领导、科局

级干部、机关一般工作人员、乡镇干部和学校师生五种社会群体,共3106人进

行了调查。

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不够,51.8%的人回答“不了解”,28.9%的回答“听说过”。究其原因,一是贫困地区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力度不够,二是当地群众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关注不够。80%以上的调查对象所在的单位每年

都要组织1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

叙永、马边等四县均开展了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以传统项目

为主,如兴文苗族的踩山节和挤芦笙活动,马边县彝族的锅庄舞活动。80%的调

查对象能够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健身活动,近一半的家庭每季度有一次户外活

动。从范围上看,参与面较广。但从参与健身活动的频率上看,大部分人未能达

到健身锻炼经常化。

对用于健身活动的经费支出,家庭拥有的健身器材、报刊图书三个问题的调

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在健身方面都有所投入,但投入的平均水平普遍较

低。支出水平在1%以下的占调查人数的63.2%。这与个人经济收入偏低,消

费观念的陈旧,相关书刊和健身器材的价格、质量等因素有直接关系。

学校体育现存问题中,最需迫切解决的是经费投入。调研中许多有识之士谈

到,贫困县的学校体育虽然有传统项目的优异成绩,达标率在上升,但总体上处

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应试教育的影响,升学率的压力,经费的短缺,场地器材的困难,师资的缺乏。

3.3领导机关提高认识

3.3.1 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多无化体育服务体系,认真研究制定城乡统筹

兼顾体育发展政策和规划。

3.3.2 认清农村体育重点是乡镇,抓住县城,中心镇实现农村体育突破,党的十

六大部署“全面分设小康社会新农村”战略后的20年里,小城镇建设取得突破

性发展,乡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978年镇约2170个,2001年增至20364个,目前乡镇社区构成农村社会基础,迅速发展的小城镇创造了大约1/4的国民生产

总值,因此,认清乡镇为重点,将对农村体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3.3 理清县、乡二级事权,200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

干意见》要求乡镇政府,应承担起地方体育事业建设,与现行法规相抵触,应清

理关系以免执行中造成混乱。

3.4建立健全基层组织

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制订适应农村现实的措施,如建立健全村民委员会,村

委会是直接领导农村体育的基层组织,又掌管本村经济事务,因此,建立健全村

委会,发挥其在农村体育发展中的作用并明确职能,责任、意义重大,引导扶持农村基层文体专业户。农村基层文体专业户是新兴的农村自发组织,由个人出资,满足农民文化体育要求,解决政府相关供给不足的一种全新服务形式,可以是村里提供场所,专业户提供资金的联合形式,或专业户自己投资场场,器材的自办形式,事实证明起到了普遍的作用。

3.5解决场地师资

利用农村学校最大限度地解决场地师资问题(1)利用场地:目前全国农村平均每个乡镇有小学3.8个,中学1.3个,“科教兴国”战略和“希望工程”的实施使农村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1989年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在贫困地区投资助建设,希望小学,11000余所,这将为农村体育发展提供最稳定的场地来源。(2)利用体育师资,“九五”以来,有数百万农村民办教师经过培训和资格认定重新上岗,农村师资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这是解决农村体育发展最现实的师资来源。

3.6重视宣传

重视宣传,提高农村人口参与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认识,从根本上激发人们参与体育的热情,才有为农村体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3.7创造条件,保证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

尤其是政府各职权部门要鼓励农村体育向纵深发展,解决设施问题,提供健身服务指导,大大促进农村体育工作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将2004年定为“农村体育年”,提出了“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的主题口号,并确定了以“体育三下乡”为主题活动。如何做好这些工作并形成一个“长效”机制,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基于这些认识,从农村体育发展状况、机遇挑战、制约因素和发展对策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 经济滞后,经费短缺,是导致农村体育设施匾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4.1.2 新农村建设是新世纪我国构建和谐、协调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不仅要解决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升物质文明建设水平,同时也要在农村建立现代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化生活。

4.1.3 农村群众体育工作落后,农民对体育的错误认识是影响农村体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1.4体育设施的匾乏,体育师资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瓶颈。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受制约,势必影响国家整体农村体育的发展。

4.1.5创造条件,保证农村体育可持续发展,现代农民已经认识到体力运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他们渴望,到场馆中健身,渴望拥有健康,享受生活,体育在农村中充满生机,只要保持蓬勃的发展趋势,我国民国体质水平会有一个巨大飞跃,这将为我国经济更快速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4.2 建议

4.2.1体育建设是和谐新农村的需要

农村体育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体质,提高生产力,服务于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可以促进、形成和谐的村民关系,增强基层凝聚力,服务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可以培育先进的思想观念,繁荣农村先进文化,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引导农民移风易俗,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服务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新农村体育不仅本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本任务和发展目标,而

且对新农村的整体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发展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客观内在需要,也是促进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4.2.2新农村体育建设迫在眉睫

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健身意识不强,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建设严重滞后,体育健身项目单一且,特色性、普及性缺乏,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时冷时热、时有时无,体育健身指导远远不够,农民体质状况堪忧,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体育在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明显,农村体育工作任重道远。如果体育建设这颗“螺丝钉”没拧好,会影响到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进度,缺少体育这一环节的完美,就缺乏新农村建设的和谐。

4.2.3新农村体育建设形式要多元

特色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特色可以出优势,出效率,唯有特色之树常青。新农村体育建设走特色促普及、特色促发展之路。植根乡情,培育农村体育新特色。

我省农村的类型颇多,有平原型、丘陵型、水乡型、少数民族型和城郊结合型等等。2003年和2005年,省体育局组织开展了两次体育特色乡镇的评选活动,培育并涌现出了一批体育特色乡镇,像荆州龙舟之乡、咸宁象棋之乡、襄樊自行车运动之乡、宜昌巴山舞之乡、十堰登山运动之乡等,发挥出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4.2.4新农村体育建设要注重整合当前,纵横联合、部门联合、行业联合已成为整合资源、拓展新领域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和重要举措。发展农村体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突破地区封锁、行业界限和部门垄断,找准切入点,大力推进农村体育与农村科普、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的结合,把农村体育的场地、组织、活动、指导、科普、培训部分嫁接到农村科教文卫旅。

可以考虑将农村健身科普与农技科普结合起来;将农民健身技能培训与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民工进城培训结合起来;将农村健身设施的建设与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环境的优化以及提升旅游景区的服务功能、服务水平和对游客的吸引力结合起来搞好新农村体育建设是一篇大而重要的文章,我们要认真研究,着手实施,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发强大力繁荣农村体育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少量,全国农民体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1-1.26

(2)陈立 树立科学发展推动体育事业发展2004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讲话。2004—2.27.(3)裴立新我国农村体育发展问题思考,中国体育报2004.6.24。

(4)马艺华体育在农村充满生机,中国体育报2004-5-13。

(5)曹或西部农民渴求“体育开发”中国体育报2005-8-1

(6)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全国体育发展论文选”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7)国家教委农村教育综合办公室〈农村教育改革大思路〉1998

(8)邵华,顾美容,张燕,“我国农村体育的现状及发展”1996

(9)康辉兵“南方农村中学学校体育教学特点分析”1998

(10)杨占明 李润梅 “贫困地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1999

第四篇:探索我国人才发展早期教育战略和学前教育创新策略

探索我国人才发展早期教育战略和学前教育创新策略 ——殷红博与他的婴幼儿发展关键期研究和全素质教育

人类50%的发展关键期在3岁之前,70%的发展关键期在7岁之前。7岁也许不到人生的10%却几乎决定了人生的100%。人类尚有90%的潜能有待开发,而婴幼儿发展关键期是开发人类全面潜能的最佳时期。

——殷红博

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总园长殷红博教授是中国著名幼儿心理与幼儿教育专家、中华名人协会成员、中国人才研究会教育人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北京博凯现代心理与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总园长。在国内创办五所具有未来教育新概念的创新型“智能全纳式”现代化幼儿园和一所小学。在海内外出版18部专著,发表近百篇论文。研究成果多次获奖。2000年被国家授予 “中华英才”荣誉称号、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收录《世界名人录》、收录《共和国功勋人物》、《中国当代教育名家》,被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教育部西部教育顾问。荣获 “中国优秀民办教育家”、“中国民办教育卓越成就奖”、“中国教育管理杰出人物奖”“最具办学理念奖”等多项奖项。

一、中国开展婴幼儿发展关键期学术研究第一人

殷红博教授是中国开展婴幼儿发展关键期理论研究第一人,他具有20余年的婴幼儿心理与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他亲自培养了2万多名各年龄段、各种智力水平的国内外婴幼儿。先后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大成智慧教育”婴幼儿教育子课题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 “全脑教育研究与实验”婴幼儿教育子课题。在国内首次开创性的同时开展各年龄梯度智能发展跟踪开发研究、多国多民族多文化背景大跨度比较教育学研究和多种智能水平儿童全纳式全素质心理发展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学术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婴幼儿发展关键期研究领域的空白,多项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1983年开始他在我国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的教育理念影响和指导下,开始进行未来人才素质和婴幼儿发展关键期理论的广泛研究和跟踪教学实践,结合人才学、儿童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家庭教育学、未来学、成功学、运动学、医学、艺术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超越左右半脑开发的全脑开发婴幼儿全素质教育理念。独创了旨在培养未来全素质杰出人才的幼儿“完美人才教育学”,总结出“未来全素质完美人才=超常的智力结构+优势非智力心理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强健的体魄+高雅的艺术修养”。殷红博教授认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语言文化体系成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成材优势,中华民族的这种成材优势如果在婴幼儿发展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的开发,必将极大的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造就无数世界级的科学大师。

他首次提出了婴幼儿发展关键期的五大规律:相似规律、时间规律、持续规律、水平规律、优势规律。他总结出:观察流、记忆群、思维拓界、灵感整合、优势心理、全脑认知、手脑策略、数学集序、语言创维、体能展势、艺术领悟、品德建模等一系列先进的婴幼儿全素质开发的创新理论。殷红博研究发现,人类50%的发展关键期在3岁之前,人类70%的发展关键期在7岁之前。殷红博认为,人类尚有90%的潜能有待开发,而婴幼儿发展关键期是开发人类全面潜能的最佳时期。7岁也许不到人生的10%却几乎决定了人生的100%。

二、独树一帜的关键期研究成果和全新的教育理念

殷红博教授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婴幼儿教育理念。

(1)开展发展心理学与跟踪测评教育的纵向研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从零岁开始的婴儿教育一直延伸到16—18岁的高中教育。他对一些婴幼儿从2—3岁开始跟踪教育研究一直到高中毕业。这种大跨度的教育研究对于掌握婴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及掌握教育理论与方法的信度与效度十分有利。

(2)开展“智能全纳式”匹配研究。他不仅研究正常婴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而且同时开展弱智—正常智力—超常智力的匹配研究。这种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对人类智力发展本质的探索,并最终达到促使弱智儿童向正常儿童转化,正常儿童向超常儿童转化,超常儿童向完美人才发展。

(3)开展国内外婴幼儿的对比研究。他研究了中华民族的成才优势和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教育特长,研究了成长于大中小城市、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不同职业家庭背景的孩子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特点。

(4)开展婴幼儿发展关键期研究并创造全新科学系统的关键期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

殷红博教授的研究领域包括:

婴幼儿注意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记忆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观察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创造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悟性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数学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艺术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外语学习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大肌肉运动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小肌肉运动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情感和行为习惯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优势非智力心理素质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综合体能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智力结构建构的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道德品质发展关键期的研究

婴幼儿知识结构建构的关键期的研究

殷红博教授在理论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

A、提出全新的现代婴幼儿教育新概念:以未来杰出人才素质为婴幼儿教育总目标,在婴幼儿发展关键期开展全素质教育达到全脑开发的最佳教育效果。

B、提出婴幼儿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开发人类的潜能,而在婴幼儿发展关键期的潜能开发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C、提出幼儿完美人才教育学和幼儿“智能全纳式”教育理论。

D、总结出数十个中国婴幼儿发展关键期。

E、总结出我国婴幼儿智力发展规律及特征。

F、总结出我国婴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规律及特征。

G、总结出我国婴幼儿数学能力发展规律及特征。

H、总结出我国婴幼儿体能发展规律及特征。

I、总结出我国婴幼儿艺术素质发展规律及特征。

J、总结出我国婴幼儿知识掌握理论。

K、提出我国幼儿教师培养创新理论。

L、提出我国幼儿园管理创新理论。

三、中国开展婴幼儿发展关键期全素质教学实践第一人。

殷红博教授的研究成就不仅体现在他对幼儿心理与幼儿教育理论的创新和突破,而且重点体现在他对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应用理论、教育方法、教材设计的创新和突破上。他经过二十余年的跟踪实验研究独创了一整套科学、系统、先进的婴幼儿关键期教学体系和教材。他是中国开展婴幼儿发展关键期全素质教学实践的第一人。

殷红博教授研究发现,如果在婴幼儿发展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的全素质教育和全脑开发,婴幼儿的综合潜能将得到最佳的开发,而一旦错过,将难以补偿。殷红博根据我国0——7岁婴幼儿发展关键期的特征和规律,创造设计了包括:智力开发、非智力心理素质培养、知识结构建构、体能训练和艺术才华拓展等五大发展领域的综合教育体系。该体系共有45个教学系列,目前已发展为“中国婴幼儿心理与婴幼儿教育百万题库”。被誉为中国幼儿教育领域的“万里长城式的工程”,这在国际上也是首次。中国婴幼儿教育百万题库的建立为中国婴幼儿教育领域跨入世界领先水平走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最早做到了拥有完全原创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及系统的教材、教案,以及完整的师资培训体系、家园共育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殷红博在实践方面的创新研究成果

A、总结出关键期十五个系列智能开发的方法和训练题库。

B、总结出关键期十一个非智力心理素质培养方法和训练题库。

C、总结出关键期八个知识方面培养的方法和训练题库。

D、总结出关键期十三个体能开发方面培养的方法和训练题库,E、总结出关键期十个艺术能力开发方面培养的方法和训练题库。

F、总结出婴幼儿智能测评系统。

G、总结出师资培养方法和内容。

H、总结出幼儿园管理方法。

I、总结出弱智儿童系列开发方法。

J、总结出超常儿童系列开发方法。

殷红博教授在海内外先后出版了16本专著,研究成果多次获奖。殷红博撰写的八本关于0—7岁婴幼儿关键期教育的系列丛书,一面市就成为国内最佳的幼教畅销书。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进行了专题介绍。全国出版的许多婴幼儿智能开发教材和婴幼儿读物皆以此8本书为主要参考书。国内众多幼儿园运用他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学,百万婴幼儿因他的研究成果受益。

1999年出版国内第一套关于3—7岁幼儿关键期教育的丛书

《儿童发展关键期与超常智力开发》

《幼儿记忆发展关键期基础训练》

《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基础训练》

《幼儿数学发展关键期基础训练》

2000年出版国内第一套关于0—3岁婴幼儿关键期教育的丛书

《零岁开始的语言开发》

《零岁开始的手脑协同训练》

《零岁开始的智能开发》

《婴幼儿数学开发》

2006年12月与美国迪斯尼公司和中国少儿出版社合作出版国内第一套0—3岁婴儿发展关键期全素质教育综合教材。

《0——1岁婴儿发展关键期全素质教育》

《1——2岁婴儿发展关键期全素质教育》

《2——3岁婴儿发展关键期全素质教育》

2008年即将出版:

《幼儿记忆发展关键期全素质教育》

《幼儿数学发展关键期全素质教育》

《幼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全素质教育》

《幼儿思维发展关键期全素质教育》

《幼儿发展关键期优势心理素质培养》

《幼儿发展关键期知识结构建构》

《幼儿发展关键期体能全素质培养》

《幼儿发展关键期英语全素质培养》

《幼儿发展关键期艺术修养全素质发展教育》

《幼儿发展关键期行为问题及矫正》

《幼儿发展关键期教师全素质培养》

《幼儿发展关键期家庭教育》

四、创办具有未来教育新概念的现代化幼儿园展示中华民族的成材优势

为了把创新理论应用到婴幼儿教育实践,同时也为了能够检验理论的信度和效度,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素质教师和高素质幼儿,殷红博从1993年开始创办自己的幼儿园。十几年来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各级政府领导关怀下,不仅成为了中国独家拥有完全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幼儿园,而且是一所拥有最先进科研水平的创新型未来教育新概念的现代化幼儿园。殷红博创办的幼儿园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及系统的各科教材、教具和系统教学方案。也是国内独家运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智能全纳式”教育理论指导办学的幼儿园。幼儿园高学历教师比例全国第一,教学效果和培养出的优秀学生在全国名列前茅。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被评为全国十佳特色幼儿园。并多次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朝阳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2000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我国第一部52集《幼儿汉语教程》。殷红博作为总撰稿人、编剧,而节目中所有角色都由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教师、幼儿扮演。并荣获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奖。

博凯教育三大观念

安全第一的观念

爱心与快乐发展的观念

让孩子能人所不能的观念

婴幼儿全素质教育开发的四大教育原则:

关键期全素质教育第一原则:适应与促进的原则

关键期全素质教育第二原则:关键期最优化原则

关键期全素质教育第三原则:幼儿独立完成原则

关键期全素质教育第四原则:优势心理发展原则

独创系列精品课程

各年段全素质课程

托班全素质课程

1、全素质数学诱导主题课程

2、全素质语言诱导主题课程

3、全素质智能开发基础课程

4、全素质基础心理品质养成课程

5、全素质基础体能发展课程

6、全素质艺术感受与欣赏课程

7、全素质基础手工制作课程

(托班体能课程)

8、自然常识与社会常识基础课程

9、基础生活能力独立完成课程

小班全素质课程

1、全素质数学发展主题课程

2、全素质语言发展主题课程

3、全素质智能开发提高课程

4、全素质心理品质养成课程

5、全素质体能提高课程

6、全素质艺术欣赏与表现课程

(小班课程)

7、全素质综合手工制作课程

8、自然常识与社会常识基础课程

9、基础生活能力独立完成课程

10、幼儿英语课程

中班全素质课程

1、全素质数学发展整合课程

2、全素质语言发展整合课程

3、全素质智能发展整合课程

4、全素质心理发展整合课程

5、全素质体能发展整合课程

6、全素质艺术表现与创造课程

7、全素质综合科技制作课程

8、自然常识与社会常识提高课程

9、综合实践课程

(中班课程)

10、幼儿英语课程

11、初级武术课程

大班全素质课程

1、全素质数学创新整合课程

2、全素质语言创新整合课程

3、全素质创新智能整合课程

4、全素质优势心理整合课程

5、全素质体能拓展课程

6、全素质艺术领悟与创造课程

7、全素质综合科技制作课程

8、自然常识与社会常识发展课程

9、综合实践课程

(形体课)

10、幼儿英语课程

11、幼儿武术课程

12、幼儿足球课程

13、幼儿网球课程

14、幼儿高尔夫课程

15、幼儿轮滑课程

让幼儿在发展关键期得到最佳教育的成功典范

——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国内独家开展关键期全素质教育

一、中国唯一拥有完全原创关键期教育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幼儿园

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创办十年来在国家领导人和北京市、朝阳区教委的关怀和指导下,始终坚持依法办学、科学办学、爱心办学,办出了品质、办出了优势。不仅成为了中国唯一拥有完全原创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幼儿园,而且是一所具有未来教育新概念的创新型现代化幼儿园。

(博凯幼儿园部分获奖师生)

也是国内独家运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智能全纳式”教育理念指导办学的幼儿园。多次被评为北京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和朝阳区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并荣获“中国十佳特色幼儿园”、“最具办学理念奖”和“中国创新管理示范单位”、“最具品牌影响力教育机构”等多项荣誉。

博凯幼儿园在国内最早做到了拥有完全原创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及系统的教材、教案,以及完整的师资培训体系、家园共育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博凯幼儿园在国内首创出以科研指导教学的教育模式,开展全面的科研型教学,使科研贯穿教学的始终。开创了国内民办幼儿园科研创新型办学之路。

(博凯幼儿园开设幼儿高尔夫课程)

二、领先国内的科研优势与创新教学策略

博凯幼儿园创新型高品质的教育质量来自于其拥有先进的学术研究成果。博凯幼儿园创办者殷红博总园长是我国著名幼儿心理与幼儿教育专家。博凯幼儿园运用殷红博总园长有关婴幼儿发展关键期理论的系列先进科研成果和基于对婴幼儿全脑开发的全素质教学体系,坚持科研式教学,使科研贯穿与教学始终。

使每个孩子在发展的关键期得到个性化的科学系统教育,让每个孩子在快乐中生活、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发展。殷红博总园长认为,人类大脑尚有90%的潜能有待开发,而婴幼儿发展关键期是开发人类全面心理潜能的最佳时期。人类50%的发展关键期在3岁之前,70%的发展关键期在7岁之前。7岁也许不到人生的10%却几乎决定了人生的100%。7岁前的关键期全素质教育不仅能培养孩子具备最佳的认知模式、思维方法和习惯,而且能培养孩子具备独立自信的优势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和高雅的艺术修养,让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前,具备最佳的学习心理、学习技能和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婴幼儿发展关键期全素质发展教学基本目标:

三、卓越的教学特色与教育成就

博凯十年辉煌不但形成了自己的优势教学特色也取得了卓越的教育成就。

1、未来杰出人才的优势素质是博凯培养婴幼儿的教育目标。

殷红博总园长认为:我们制定教育目标要有未来效果性和人才发展的战略眼光,要培养出20年以后的杰出人才,只有从婴幼儿抓起才能真正实现。博凯幼儿园不仅培养着今天的神童,更主要是培养20年后的杰出人才。

(博凯幼儿园每年都有百余名 毕业生返园谢师恩)

2、抓住婴幼儿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进行针对性的科学系统的全素质教育。

人类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其关键期,如果抓住关键期进行科学系统的培养,婴幼儿的能力将得到最佳的发展,而一旦错过将难以补偿。殷红博总园长经过20余年的跟踪实践研究,总结出我国婴幼儿几十种能力的发展关键期,例如:

1岁半左右是口语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2岁半左右是计数能力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3岁半左右是幼儿独立意识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4岁半左右是思维整体与对比品质发展关键期。

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5岁半左右是幼儿悟性开始萌芽的关键期。

6岁左右是幼儿个性心理特征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7岁左右是程序记忆开始成熟的关键期。

(博凯幼儿园开设幼儿足球课程)

3、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注重个性化教育。

博凯幼儿园通过对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的把握,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博凯幼儿园实行幼儿发展个案记录制度。详尽的个案记录不但记录了幼儿在博凯幼儿园几年中的进步情况,也是孩子一生的珍藏。博凯幼儿园培养每个幼儿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心理品质,最终达到使每个幼儿具备能人所不能的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

4、每年都有新的科研成果、新的教学方法和大量新的教玩具应用于教学。

博凯幼儿园科研式教学模式以及与国内外大量的学术交流,保证了博凯幼儿园每年都有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也使得博凯幼儿园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博凯幼儿园每年引进各种国内外最新教玩具。

5、开设国内首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素质教学课程。

博凯幼儿园开设了国内首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婴幼儿发展关键期全素质开发课程,如“婴幼儿关键观念养成课程”、“婴幼儿记忆层次建构课程”、“婴幼儿思维拓展课程”、“婴幼儿认知策略生成课程”、“婴幼儿悟性诱导与培养”课程、“婴幼儿社会化与品德养成课程”、“ 婴幼儿情绪智力诱导课程”、“ 婴幼儿手脑协同开发课程”,尤其是博凯幼儿园对幼儿关键观念、悟性及认知策略的研究和培养课程的设置,开创了中国幼儿教育全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设置模式。

博凯幼儿园注重大型综合教育活动的实施和亲子教育。每年定期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馆举办“亲子智能运动会”,在北京剧院举办“亲子智能艺术节”,全园所有的孩子全部参加。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更是博凯幼儿园毕业生充分展示他们才华的最佳舞台。家长们评价说:“博凯幼儿园的全素质教育将使我们看到:无论孩子在博凯走出的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都将走出一生的辉煌!”

(运动会)

6、伴随每天的音乐背景环境。

博凯幼儿园注重音乐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不同的活动时段播放具有不同教学效果的音乐,使幼儿在音乐中成长。

7、高素质稳定的师资队伍是高品质教学质量的保证。

博凯幼儿园十分注重师资的全素质培养。博凯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是:

1、培养一批具有未来杰出人才素质的优秀儿童。

2、培养一批爱岗敬业全素质优秀教师。

3、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育发展之路。殷红博总园长认为:“没有一流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就不会有一流的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师资不仅是为了博凯的发展,而是为中国幼儿教育培养人才!”

博凯幼儿园教师每年都要得到八十课时左右的科研教学专业培训,殷红博总园长每年亲自培训六十课时左右。博凯幼儿园每年选送骨干教师到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攻读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生,博凯幼儿园承担所有费用,研究生毕业和在读人数已达15名,高学历比例在全国幼教界遥遥领先,这在中国幼教界是绝无仅有的创举!主要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学骨干都已达到研究生学历,园龄平均都在6年以上。教委领导对她们的评价是“博凯真正做到了情感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

四、博凯十年辉煌赢得社会和家长的信赖

博凯十年辉煌不仅培养了近千名全素质发展的优秀毕业生和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和家长的信赖。每年都有百余名家长带孩子返回博凯感谢师恩,这在民办幼儿园是极为罕见的。博凯的家长绝大多数是高学历、重视对孩子的高素质教育,博凯幼儿园高质量的教学效果与高素质家长的配合是分不开的。博凯幼儿园已成为高素质家长的首选,许多在国外留学的家长专程把孩子送到博凯幼儿园学习。

(艺术节)

1、博凯师生获得的各种荣誉在国内遥遥领先。

十年来博凯有460余名师生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获奖。充分展示了博凯关键期教育的高素质教育质量和博凯师生能人所不能的发展优势。

2、博凯毕业生具有优异的综合素质和持续发展的优势潜力。

幼儿教育博凯幼儿园毕业生绝大多数都考入重点小学,不少学生是以极优异的成绩录取的,他们在学校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每个学校对他们的总体评价是:非常聪明,独立性强,充满自信,多才多艺,好学好问,尤其是优势的心理素质为他们潜能的自我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表现出超出同龄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博凯毕业生愈加表现出能人所不能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央电视台“教育博览”栏目曾重点报道了博凯幼儿园毕业生的优异成绩。博凯幼儿园2000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我国第一部52集《幼儿汉语教程》。殷红博总园长作为总撰稿人、编剧,而节目中所有角色都由博凯幼儿园教师、幼儿扮演。并荣获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奖。在博凯幼儿园创办的十年里,博凯师生先后有460余人次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先后三十余次介绍博凯幼儿园的教学成果。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丹麦、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地区的新闻媒体多次采访报道博凯优异的研究与教学成果。日本著名教育家山本教授参观博凯幼儿园后非常钦佩,一语双关的题词:“中国的人才在这里。”既赞誉了博凯幼儿的高素质,又肯定了博凯的科研与师资水平。

博凯教育箴言

我们可以错过许多事情,唯独不能错过孩子在0——6岁发展关键期的教育,发展关键期的全素质教育将改变孩子的一生。

——殷红博

1、幼儿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潜能,而开发潜能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幼儿发展关键期开展全素质开发的幼儿完美人才教育。

2、不仅人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在6岁以前就表现出了独特的发展潜能,而且人的道德规范、情感品质、行为习惯,以及优势的学习心理素质和能力,也就已经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3、许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欢学习,不是因为他们天生不爱学习,而是不喜欢成人为他们提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4、每一个人的生存质量和发展空间是由他独有的能力和优势心理素质决定的,培养孩子能人所不能的优势全素质品质是学前教育的最高境界。

5、幼儿园要让孩子每天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游戏、快乐地学习,让知识与快乐一起记忆在孩子的脑海中,并把这种快乐带入小学、中学直至人的一生。

6、孩子大脑发育的可塑性和代偿性使得对孩子大脑发育的缺陷进行补偿教育成为可能,如果你的孩子有大脑方面的缺陷,不要灰心,6岁前发展关键期的科学系统的针对性教育会使你的孩子的大脑功能得有效恢复。

7、父母提供给孩子的遗传基因无论多么优秀,也只是为孩子提供了发展的潜在能力,而出生后的教育质量却决定了父母这种遗传潜能的实现程度。孩子的潜能如果在关键期得不到有效开发,你就会失去它。

8、孩子学会独立坐、独立站立、独立行走,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然而孩子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独立完成每一件事情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更为重要。父母要尽早给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的美妙感受,它是一个人独立性和自信心建立的基础。

9、一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从婴儿期发展起来的。尤其是人类的优势心理更是如此。优势的心理素质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勇于探索和接受新鲜事物,二是指勇于完成失败过或受到挫折的事情。3岁前的婴儿已具备了这样的优势心理素质,父母所要做的是好好保护它,因为优势心理素质一旦消失就很难再建立起来。

10、现代年轻父母渴望拥有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而拥有先进的婴幼儿发展关键期教育观念就才是拥有了最重要的人生财富。因为你拥有了把孩子培养成天才的能力。

11、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感受模式与成人有着很大的不同,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发展需求,父母要让孩子充分地利用他们所有的感官去听、去看、去嗅、去尝、去触摸、去行走、去跳跃„„

12、只要孩子醒着就尽可能让孩子处于音乐的环境中。那些适合孩子的格调高雅、优美舒缓的音乐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韵律环境”。13、3岁的婴儿已经具备了他一生才能的50%,当他7岁时就已达到70%。3岁前对孩子全身心的科学教养将是父母一生收益最大的投资。

第五篇:新农村体育发展研究(模版)

2008年第24卷第4期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O08 Vo1.24No.4J0unla1 of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non

新形势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炊遂堂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中国当代农村体育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目标下,建设农村体育的构想与建议。

关键词:农村体育;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65(2oo8)o4—0011—02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Rural Sports According to New SituationCuan Suitang

(sch of physical Education,h0y蛐g Normal College,Luoyang,471022,Herum,Claim)Abstract:With the methods ofliterature,lo西c analysis,expert interview,the author explores the rural sports,ar puts for*'~d the idea ar 剐g目esti0n of

deuelopingtonal sports∞ the basis ofthe 8l ofbuilding a n socialism countryside.

Key words:rural s]:~orts;problem;suggestions前言

农村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是构建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农村体育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重新审视新农村体育发展问题,认真思考如何才能增强农民的身体素质,如何使农村体育资源最大化,如何发挥体育的更大作用,是摆在体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将农村体育发展置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与新农村建设进程联系在一起,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村体育现状

2.1 农村体育人口比例失调

在农村,我们常常看到,平时参加体育活动的多为青少年和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而中年人由于受经济状况和生活负担等因素的制约,参与人数所占比例较小。此外,受“男主外、女主内”的封建残余思想影响,女性除劳作时间外,其他时间都用来操持家务,辅导子女,很少有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导致男女比例失调,还有农村参加体育的人口比例也远不如城市。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显示,城镇人口中有51.23%的人参加过体育活动,而农村人口中只有8.97%的人参加过,说明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存在着严重的失调。

2.2 农村体育地域差异大

一是沿海农村体育比内地农村体育发展程度较高。据统计,东部地区(包括农村)平均每人拥有健身器材比中部要多1.59件,比西部多2.67件;中部又比西部多1.08件⋯1。二是在体育消费上的差距,内地农民的体育消费主要集中在体育服装鞋帽和体育报刊杂志上,很少参加观看需消费的体育比赛和进行体育培训,并有近3成的居民没有体育消费,而沿海农村由于具备一定的条件,体育消费比较均衡。三是在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上,两地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沿海地区农民在重视体育的健身功能外,还重视体育的娱乐功能、情绪调节功能和交际功能,而内地居民对体育健身功能较重视,忽视体育的娱乐、情绪调节和交际功能,这也

反映出两地农民的体育意识的强弱不同[2]。

2.3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不足。运动项目单一

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差,当地政府又不够重视,造成体育场馆设施严重缺乏,健身项目普遍单一。即使有的地区拥有场地和设施,活动场地也小,设备也较陈旧,且大多数实行封闭式管理,有偿开放。据统计我国现有7O余万个各类体育场馆,其中占国土面积的16.5%和人口的39%左右的城镇,占全部体育场馆的79.18%,而占国土面积的83.15%并拥有6l%左右的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占20.12%的体育场馆资源。农村体育的发展机遇

3.1 北京2OO8年奥运会的举行

我国申奥成功以后,国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介,加大了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人们对体育的观念已经大大改变。2OO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将会掀起一股体育热,激发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热潮,加快落后地区体育的发展,促进城市与农村体育的整体协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许多乡镇政府加大了对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广大农民的体育锻炼热情大大提高,对体育活动的锻炼价值逐渐认同,这一切都为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2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必将推动广大农村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快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步伐,提升广大农民的需要层次,使他们逐渐由温饱需要向健康需要和享受需要的转变。

3.3 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加快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例普遍下降。为了缩小贫富差距,我国加快了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农村人口“市民化”后所具有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联结效应及融合效应将为进一步普及农村体育、扩大农村体育人口发挥重大作用。4 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发展农村体育应立足于村落

农村体育,顾名思义,是指在农村开展的、以农民为参与对象的身体锻炼活动。长期以来,我国的农村体育是以乡镇为重点来加以推进的,小城镇体育因此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而村落作为绝大多数农民的聚居地,其体育基础还依然薄弱。在实践中,农村体育局限于县城、乡镇,村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以扶助落后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雪炭工程”为例,在已经实施的三批“雪炭工程”中,大部分都是在县城建设体育场、体育馆和健身中心。所以,我们要打破唯“重点论”的思想。农村体育工作的重心应该下移,农村体育发展的根基应该在广大村落。只有解决好农民身边的体育场地、建设好农民身边的体育组织和开展好农民身边的体育活动,农村体育也才真正落实到实处。由于大多数农村地区交通不是很便利,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还是以居住地为主,如果让村民经常去集镇进行体育活动,这不仅不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也不太现实。因此,发展农村体育,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的工作,都应该充分考虑农村、农民实际,立足于村落,切切实实让农民享受到体育。

4.2 发展农村体育。主要是发展乡土体育

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和农民生活特点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是发展农村体育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说文化有“雅”、“俗”之分,那么体育运动项目也有“时尚”与“乡土”之别。如今很多地方实施的体育下乡、体育入村活动,如果没有找准与当地文化的契合点,或是只“播种”不“培育”,其效果是极其有限的。农村体育建设形式要多元化,内容要体现农村和农民特点。农村体育活动内容可以根据农民的兴趣,结合农村生活的特点,选择乡土特色的项目,给每个农民提供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因此,农村体育要深入发展,必须做好“农”字

文章,树立特色观念,不断研究乡情、分析乡情,推广更多富有浓郁本土文化气息,集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于一体,植根于百姓、易于开展、易于推广的新型特色健身项目。4。3 发展农村体育,应注重乡镇文体站的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在机构改革进程中,体育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作为大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将越来越紧密地与文化结合在一起,未来农村体育的管理模式走体育与文化结合的路子是切实可行的。加强基层乡镇文体站建设,是发展农村体育的着力点,也是农村体育健康长远发展的可靠组织保证。当前,农村体育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基层乡镇政府理应广泛宣传发动,让“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文化和体育相结合,让农村体育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体育是公益事业,农村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农村体育也确实需要有人员去组织和指导。在我国大多数乡镇没有独立的体育组织和专职体育干部的情况下,文化站应担当起体育组织和管理的职责,所以说,乡镇文体站建设至关重要。

4、4 扎实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组织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资小、见效快,农民直接受益的一项为民工程。它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整个农村,这是政府为广大农民办的一件实事。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基本标准是在每个行政村建一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一副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扎实推进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把体育场地建到农民身边,既为农民提供最基本的健身条件,也为农村体育组织的建立健全和活动的开展提供平台。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真正造福于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它必将有效地推进农村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基本的体育服务,引导农民建立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效改善广大农民的体质健康状况,为提高农村生产力和生活质量服务;而农村体育的整体水平也切实能 得到提高,体育的功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会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王俊奇.东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OO5,28(3).

[2]周传志,等.我国东南沿海和内地农村体育的比较研究[J].漳州

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

[3]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999,(1).

[4]郑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群众体育的关系及发展思路[J].上海

体育学院学报,2OO5,(2).

[5]胡庆山,王健.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必要性、制约

因素及对策[J].体育科学,2OO6,(1O).

[6]王行水.呼唤乡风文明[J].求是,2OO6,(12).

[7]周军,左新荣.论体育的社会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

*收稿日期:2OO8—04—01

作者简介:炊遂堂(1951一),男,河南洛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下载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PLC市场发展策略

    我国PLC市场发展策略 2009-10-19引言自1969年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诞生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plc技术得到了迅猛地发展,plc在开关量处理的基......

    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策略探析

    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策略探析 摘要 公益广告是我国广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由于对其深入、系统的研究不够,很多鼓励公益广告发展的措施、管理在实践中遇到了阻力。本文针对......

    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传统教育文明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缺失与构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现代社会中占据日益重要地位,提起新农村建设,我们更多谈到的是经济问题,其实,新农村建设问题是多方面的......

    新农村文化建设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为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

    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可粗略地分为两大时期:3. 1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以前苏联的竞技体育理论——“金字塔”结构理论为基础,课程目标虽......

    发展群众文化建设和谐新农村研究

    新时群众文化功能的研究 鉴定大纲 在当前农村改革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建设和谐社会特别是建设和谐新农村一定需要群众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群众文化一定也会促进和谐新农村的构......

    我国新农村发展脉络与展望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 课程名称:《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中国新农村发展脉络与展望》 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农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是,20世纪的百年......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红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 近些年来,红色旅游的异军突起,对中国的旅游市场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发展红色旅游,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使老区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