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农业学报
江西农业学报
1.杂志简介
《江西农业学报》创刊于1989年,是由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江西省农学会共同主办的有关农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栏目:作物科学、园艺园林、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烟草科学、动物科学、加工储藏、农业工程、资源环境、农业经济、农业信息、管理科学、三农研究。《江西农业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江西省优秀期刊。《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度影响因子:中国知网数据为0.799;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扩展版数据为0.787;核心版数据为0.470。《江西农业学报》同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等国内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江西农业学报》国际刊号:ISSN 1001-8581,国内刊号CN36-1124/S。编辑部咨询电话:0791,7090763、7090630。欢迎您向《江西农业学报》投稿。《江西农业学报》投稿唯一电子信箱(网易信箱):jxny@163.com。2.主要栏目 作物科学 园艺园林 植物保护 土壤肥料 烟草科学 动物科学 加工储藏 农业工程 资源环境 农业经济 农业信息 管理科学 三农研究 3.获奖情况
全国优秀农业期刊
江西省优秀期刊
江西省优秀科技期刊
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4.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学会
编辑部主任:周军
ISSN:1001-8581 CN:36-1124/S
地址:江西省南昌县莲塘北大道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内
邮政编码:330200
第二篇: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曾涛问题的提出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把所学知识奉献给人民,服务于社会, 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的一种重要形式, 是高校加速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多年来, 广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走进社区, 深入农村, 了解了国情、民情,了解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增长了才干也受到了锻炼, 认清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但长期以来,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上存在着和教学结合不紧、科技含量不高、时间持续较短、只重视轰动效应、缺乏实际效果、计划性不强、资金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发挥高校的科研立项优势, 一揽子解决社会实践存在的上述问题, 一直是共青团组织和教育部门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意义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项目。项目是一种一次性的工作, 是在规定的时间内, 由为此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来完成一个课题。它具有一个明确的预期目标和为此有明确的可利用的资源范围。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与项目的概念相对应, 项目管理可以说是在一个确定的时间范围内, 为了完成一个既定的目标, 通过特殊形式的临时性组织运行机制, 并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 充分利用并整合既定有限资源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1 ]。实施社会实践的项目化运作, 是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的一种系统管理方法。实施社会实践的项目化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是把高等院校的科研项目资源、人才资源、活动资源统一于社会实践当中, 使学校在服务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它是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二是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 发掘高校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潜能。团中央把开发青年的人力资源作为共青团支持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社会实践的有效手段, 可以培养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态度, 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深化了对社会实践的改革, 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合格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载体。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项目设计与实施, 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受到锻炼, 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 并初步积累创业经验。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构成311 组织领导 项目管理要求成立一个区别于传统组织的新的管理组织, 能同时迅速地从纵向、横向协调解决贯穿于各组织部门发生的种种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围绕专一任务进行决策的机制和相应的专门组织。为此, 可以成立由主管学生工作和教学科研的领导任组长, 由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领导小组, 把大
学生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统一领导起来, 要求各院系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负责监督检查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科研项目的实施, 组织协调立项工作的全面运转。同时由领导小组组织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委员会, 负责项目的设立和评审。312 项目的设立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性质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有三个特点: 研究性, 即要结合高校的科研;服务性, 既要服务当地发展;创新性, 即要突出创新创业, 整体上应属于科技创新型项目, 有条件的可以争取经济型项目[2 ]。在项目的选择上, 要围绕当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设立课题, 围绕高校学科、师资的优势和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研究设立课题。项目的选择还要注意层次性, 即要适应不同大学生和地方发展的需求, 将短期项目和长期项目结合,难度较大的复杂性项目和简单项目相结合, 扩大社会实践的覆盖面, 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学术委员会受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的委托, 本着“择需、择重、择优”和“公开、公平、公正”的遴选原则, 通过反复调查研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 遴选出价值大、可行性强的课题。如我们河南省的“三个代表”党员领导干部驻村工作、豫西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青年农民精神生活状况调查、农村水资源状况及饮水问题的调查、农村土壤成分和施肥等等, 这些项目得到了高校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313 队伍构成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运作队伍应有如下构成: 由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专业教师构成学术指导队伍, 由院系领导和政治辅导员构成项目管理队伍, 由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构成实践主体队伍。还要有政府、高校、项目受益单位联合组成的项目评审小组, 对项目的设立和实施过程进行评估。设立项目负责人, 并发挥其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项目管理的主要原理之一, 是把一个时间有限和预算有限的事业委托给一个人即项目负责人,他有权独立进行计划、资源分配、指挥和控制。项目负责人要选择那些有技术知识和专业知识及成功管理经验的人, 项目负责人直接对社会实践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负责。
314 经费来源与管理 一是通过单独立项或者参与子课题, 尽可能地参与当地政府的重点项目之中, 寻求政府支持。二是与企业合作, 通过市场化运作, 寻求企业对项目的支持, 通常是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参与企业的消费调查, 策划企业的广告宣传和形象设计, 争取企业投入。三是学校投入, 对于一些小的项目, 学校可以直接投入。四是实行大学生创业计划, 争取风险投资。完成资金的筹备后, 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专项资金, 由财务处建帐管理, 任何人不得挪用、转借。按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计划, 需要时由项目负责人申请, 主管领导进行资金的审批, 风险投资要严格按照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运作。要建立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机制, 参与到项目的申报、审批、管理、验收等各个环节。
315 组织实施 一是明确目标和需求, 在立项的基础上, 进一步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深入到实践对口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二是制定项目章程, 按照项目周期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和步骤。三是召开项目启动会议。三项工作完成后, 要以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 集中力量开好头。首先各院系填写社会实践项目书, 汇总项目书, 提交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领导小组, 征得对口支援或调研单位同意后, 签署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合同。最后按项目组建社会实践重点小分队, 并分成若干个小组, 具体负责社会调查、资料查询、人员培训、后勤服务等工作。同时还要高度重视科研信息和实践信息的组织管理, 把它作为产生新构思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316 监督评估 由政府、高校、项目受益单位联合组成项目评审小组, 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应分为立项评估、过程评估、成果申报和实践效益四个方面。立项评估包括对项设立的可行性论证;项目的“择需、择重、择优”和“公开、公平、公正”的遴选原则的落实情况;项目设立国际国内比较优势的分析论证等。过程评估包括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按照合同管理的方式, 把项目实施的全过程纳入合同管理的轨道, 监督检查各实践参与单位的合同履行情况, 确保项目按合同进行。成果申报包括填写成果鉴定申请书和成果评奖申报表, 制定评审办法。由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委托学术委员会进行专家鉴定, 并填写项目鉴定书, 对有应用前景的项目申请专利。对大学生创业项目联合风险投资单位进行创业评估。实践效益包括项目创造的社会效益、学生受益情况、成果价值及技术转让等。最后, 评估小组还要对项目的设立、资金的使用、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监督, 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三篇:《江西警察学院学报》投稿注意事项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投稿注意事项
近日,学报编辑部收到了新闻出版署《关于同意〈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更名为〈江西警察学院学报〉及变更主办单位的批复》(新出审字[2011]195号),我院学报正式更名为《江西警察学院学报》,刊号为CN36-1316/D,原刊号CN36-1213/D作废。
为更好地把《江西警察学院学报》办成一流的公安本科院校学报,现将我刊的投稿注意事项通知如下:
一、每篇稿件字数控制在9000字以内(约稿和优质论文除外)
二、为突出我院学报特色,我刊主要刊发公安、法学类论文,主要栏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警察学、警察忠诚教育研究、刑事侦查(含刑事技术)、经济犯罪侦查、治安学(含公安派出所研究)、刑事法学、犯罪学、警察管理学、公安教育等。
三、本刊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严禁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反对一稿多投。
四、请准确区分注释和参考文献。
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在正文中用数字加圆圈(如①②③)按先后次序标注,放在当页的页脚。
参考文献是写作论文时所引用的文献书目,在正文中用数学序号加方括号(如[1] [2])在正文按先后次序标注,谢谢在论文文末。引文数据标明出处请严格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如:
1.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参考工具书(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字典、图集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文献类型标志].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有编号的知名系列报告可不注出版地和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2]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25.[3]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6.[4]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156.2.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建议外文刊名后加ISSN号),年,卷(期):起止页码.[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3.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6]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4.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7]王家益.1995年湖南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G]//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32.五、投稿时请注明作者简介,格式为:姓名(年-),性别,籍贯,单位,职称(职务),学历,研究方向:。联系电话:电子邮件:邮编:通讯地址:。论文属基金项目,亦请注明课题名称、立项单位、编号等信息。
六、投稿论文应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篇幅为100~300字。摘要应当是直接反映学术论文的观点,摘取论文中最精要的内容,包括论文的主要论点、论
据、结论等等,不能加进作者对论文的评价性语言,同时摘要当中不能出现“本文”、“作者”、“笔者”这样的字眼。
七、投稿可通过电子邮件发至361213@vip.sina.com,也可通过OA系统发至学报编辑部。
我院学报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报后,学报编辑部将继续努力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发展服务,更好地为教师发表研究成果提供服务。
第四篇:江西农业概况
江西农业概况
江西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省内最大河流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全省面积16.69万平方公里,辖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总人口44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0万。地形地貌大致是“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全境有大小河流2400余条,赣江、抚河、信江、修河和饶河为江西五大河流。江西处北回归线附近,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341毫米到1940毫米,无霜期长,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江西农业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全省耕地面积4633.5万亩,淡水面积250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3.1%,居全国前列。境内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全球最大的候鸟栖息地。江西自古就是全国的“鱼米之乡,绿色之源”,大米质白如玉,鲜嫩爽口,柑橘、油茶、猕猴桃被誉为江西“三宝”,江西绿茶、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军山湖大闸蟹、广昌白莲、泰和乌鸡、崇仁麻鸡等久负盛名。
江西是一个农业人口多、农村地域大、农业比重相对较高的省份,粮、猪、油、菜、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江西每年外销粮食100亿斤、外调生猪1000万头、外调水产品100万吨以上,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港澳等地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江西以占全国1.8%的耕地,生产占全国3.8%的粮食。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第12位,其中稻谷产量居全国第2位,人均稻谷产量全国第1位,始终保持全国主产省的地位,是建国以来全国仅有的两个从未间断输出商品粮的省份之一,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肉类总产量居全国第13位,生猪出栏位居全国第11位;油料产量位居全国第10位;蔬菜产量位居全国第20位;柑橘产量居全国第7位,其中橙类产量居全国第1位;水产品总量位居全国第9位,出口居内陆省份第1位;农民人均收入居全国第14位。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一个目标,即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秀美;突出六个重点,即突出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科技兴农、重大项目建设、农产品安全供给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强化三个保障,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两个转变,即加快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突出抓好水稻、油料、生猪、水产、水禽、水果、蔬菜、茶叶等“八大主导产业”,实施十大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着力推进新增百亿斤粮食工程、新增百万吨畜产品工程、水产健康养殖“双百工程”(改造百万亩标准化池塘、新增百万吨健康水产品)、千万亩优质蔬菜工程、百万亩生态果园建设工程、百万亩江西绿茶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南方优质水稻基地、世界一流的脐橙产业基地、中国最优的蜜桔产业基地和最具特色的环鄱阳湖水禽水产养殖基地。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使江西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
2011年全省农业工作总结及2012年工作打算
2011年,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严峻挑战,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发展生产保供给,提高效益增收入,提升能力促转变,防范风险保安全,改革创新添活力,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发展势头,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均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11年全省农业生产情况
2011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主要呈现“两超、一增、五提升”的特点。
两超:粮食总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历史。全省粮食种植面积5475.1万亩,增加16.4万亩;单产374.9公斤/亩,增长4.7%;总产410.56亿斤,增长5.0%,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60元,增长15%,创历史新高。
一增:“菜篮子”产品全面增长。全年肉类总产325万吨、禽蛋53.1万吨、牛奶13万吨,分别增长5.5%、3.9%、6.6%,其中生猪出栏突破3000万头。全省水产品总量222.8万吨,增长3.5%,其中养殖产量197.4万吨,增长6.1%;捕捞产量25.6万吨,减幅12.4%。全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820万亩,增加76万亩,其中蔬菜面积800万亩,产量1143万吨,增加27万吨;果园面积600万亩,产量350万吨,增加53万吨。
五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达2800家,销售收入2000亿元,增长20%;472家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500亿元,增长15%,直接带动农户370万户,户均增收2200元。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900家,有社员15万户,带动农户155万户。
——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按照“综合建站”的要求,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省95个涉农县(市、区)全部出台了改革实施方案,89个县(市、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全省完成农机补贴资金6.4亿元,补贴农机具50.84万台(套);全省农机总动力4200万千瓦,增长10%;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54%,增长4%。
——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全年引进国内外农业项目306个,合同金额107.7亿元,增长6.9%,其中实际引进外资3.1亿美元,增长26%。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5.2亿美元,增长18.2%,其中经作产品、水产品分别出口2.7亿美元、2.2亿美元,均创历史新高。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99%,较上年提高0.22个百分点,各类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2214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051个、绿色食品703个、有机食品4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48个,创建200个园艺作物、畜禽、水产标准园(示范场),农业标准化生产走在全国前列。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农业系统自身建设水平明显提升。进一步加强农业系统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等各项建设,我厅多项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获得省发展提升年活动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直文明单位、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粮食生产喜获殊荣,8个产粮大县、14个先进个人和10个大户受到国务院表彰,奖励资金1.8亿元。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农民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全省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的结果。集中体现在“六个坚持”:
(一)坚持稳粮增产保供给。始终立足大局,坚持把稳定“米袋子”、保障“菜篮子”作为农业工作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强化各项生产措施,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全面增长。粮食作物:扩大了水稻“单改双”面积,开展了高产创建、新品种展示示范、水稻防早衰、机械化育插秧等工作,科学应对自然灾害影响等。经济作物:加快推进了高标准蔬菜园、果园、茶园建设,积极开展了棉花高产创建活动。畜牧业:全面落实了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标准化养殖补贴等政策,强化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渔业:推进了水产健康养殖和池塘标准化改造,全面落实了渔民生活补助,实现了大灾之年渔业不减产、渔民不减收。
(二)坚持项目建设夯基础。全年争取农业项目资金投入102.3亿元,增长24.5%,为历年之最。全面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资金40.45亿元,启动建设160万亩,目前已全部开工。积极争取农业重大项目建设,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农业重大项目120个。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资扩产,省级以上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其中总投资超亿元的80家。全面启动27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争取项目资金14.3亿元,引进社会资本12.5亿元。
(三)坚持对外开放拓市场。成功组织并参加了第七届江西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泛珠三角区江西名优农产品暨第二届江西农博会、第三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签订购销及农业项目合同600多个,合同金额近200亿元。建立了江西鄱阳湖(上海)生态农产品国际采购中心,加大了“江西绿茶”、“赣南脐橙”、“南丰蜜桔”、“鄱阳湖农产品”等品牌宣传力度,树立了“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的新形象。加快推进了“农超对接”,全省3100多家合作社与超市建立了产销对接。积极打造“12316”三农热线及短信平台,及时发布信息,引导农民合理组织生产。
(四)坚持质量监管保安全。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农业部门的应有职责,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种子执法年活动,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万多人次,整顿农资市场3700多个。加快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认证工作,“三品一标”农产品迅猛发展。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力度,增加抽检批次,完善检测参数,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扎实推进市县乡三级监管体系建设,农产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健全和完善动物疫病和植物疫情防控保障体系,确保农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五)坚持改革创新添活力。深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推广工作明显加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积极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能培训,提升了农业科技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农业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全省104家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全面启动了厅属农业场所危旧房改造,共有2641户列入改造计划。扎实推进厅属农业场所职工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退休职工生活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农垦系统改革与发展,逐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住有所居、业有所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建立了20个土地规范化服务示范点。加快推进农业保险,政策性水稻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实现全省覆盖。大力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农业执法文明窗口单位创建。
(六)坚持转变作风强服务。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发展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创新载体,扎实推进“百名处长挂百县”、“千名领导帮千企”活动,切实为农民群众、种养大户、农业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开展了农机使用和维修、村级动物防疫等十大涉农类专业培训,培训人数12.43万人。新增户用沼气9.7万户,新建沼气服务网点450个,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16处。深入推进政务公开,率先启动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圆满办理了69件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总体上看,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面临着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与生产成本持续上升的双重压力;二是面临着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与生产要素日趋紧张的双重矛盾;三是面临着农产品产量需求不断增加与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升的双重考验;四是面临着农产品市场价格不稳定与气候条件不确定的双重挑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2年农业工作打算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关键之年。做好2012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对巩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为党的十八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年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平台,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六个重点,强化三个保障,加快两个转变,实施六大工程,大力推动江西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迈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围绕一个目标,就是要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秀美的目标;突出六个重点,就是要突出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农产品安全供给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兴农六个重点;强化三个保障,就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两个转变,就是要加快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的转变、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施六大工程,就是着力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工程、新增百万吨畜禽产品工程、水产健康养殖“双百工程”(改造百万亩标准化池塘、新增百万吨健康水产品)、千万亩优质蔬菜工程、百万亩生态果园建设工程、百万亩江西绿茶工程。
主要目标是:确保全省粮食总产410亿斤、力争415亿斤,油料总产118万吨,棉花13万吨;肉类总产340万吨,禽蛋产量56万吨,鲜奶产量14万吨;水产240万吨,水果370万吨,蔬菜1175万吨,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7.5%,农民收入增长12%以上。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紧紧抓住稳粮增粮,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坚持“两个不动摇”,深入推进政策支持、粮田建设、科技促进、高产创建、良种推广、配方施肥、统防统治、农机应用、防灾减灾、农资治理等十大粮食稳定增产行动,在提高粮食产能上有新突破。坚决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700万亩以上。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加快推广以水稻工厂化育秧、双季抛秧为重点的水稻栽培集成技术,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应急机制,完善救灾种子储备制度。加快整合资金建设标准粮田,在抓好去年160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力争整合资金40亿元以上,建设高标准粮田160万亩。
第二,紧紧抓住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要立足农业资源优势、特色优势,重点推进粮食、生猪、水产、蔬菜、果业、绿茶等“六大工程”建设,努力形成在全国有位置、在世界有影响的支柱产业。要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特色、生态、品牌农产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作物向特色型、生态型、效益型、精品型“四型”转变,加快畜禽生产向良种化、养殖设施化、技术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五化”转变,渔业生产实行“一控一退一推进”,即控制捕捞产量,逐步退出大水面集约化养殖,深入推进水产健康养殖。
第三,紧紧抓住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以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用农业产业化统领现代农业发展。实施“强龙、增值、固本、富民”工程,启动农业产业化重大专项,加大政银企合作力度,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开展“百家示范社”创建活动,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形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争2012年再增加3个国家级示范区、10个左右省级示范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重点培育4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和5个省级示范县。结合示范区建设,支持引导农垦系统打造“快乐农业、幸福农工、美丽农场”。
第四,紧紧抓住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后劲。坚持用抓项目的理念抓农业,以重大项目夯实农业基础,以重大项目支撑农业产业。围绕产业争项目,广泛寻求重大项目、重大资金、重大政策的支持,力争今年争取中央项目资金突破100亿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农业招商引资金额突破100亿元。加强农业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程序,提高投资成效,最大限度发挥项目作用。
第五,紧紧抓住农产品质量监管,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从源头抓起,积极开展农资市场打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专项行动,在重要农时季节、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重点查处假农资、假兽药和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品,净化农资市场。加强100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抽查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品种。逐步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强化蔬果鱼、肉蛋奶等重点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
第六,紧紧抓住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开拓农产品市场。积极培植大企业、大品牌、大市场、大物流、探索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和现代营销方式,大力开拓江西农产品市场。围绕“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主题,认真办好第八届江西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第四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等,探索发展农产品电子平台,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产品促销服务。继续加大“鄱阳湖”生态农产品、江西绿茶、赣南脐橙、南丰蜜桔等品牌宣传力度。加快建设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产地专业批发市场,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产销情况调度分析,积极引导农产品市场流通。优先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畅通农产品“绿色通道”,扩大农产品出口。
第七,紧紧抓住科技兴农,不断强化技术人才支撑。按照“一个衔接、两个覆盖”要求,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发展,力争管理体制、农技推广经费、条件能力建设、农技推广力量等方面有新突破。进一步强化科技示范服务,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力争科技对农业贡献率提高2个百分点。加大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第八,紧紧抓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农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强制免疫、清毒灭源、监测流调、检疫监督和应急管理是防控重点。要健全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加强疫苗质量监管,扎实做好优先防治疫病基础监测工作,实施种畜禽场疫病净化计划,完善外来病应急预案,抓好突发疫病应急处置,加强无疫区和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积极推广“猪-沼-果”、“发酵床养猪”等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广精准化施肥技术和农药绿色防控技术,推进农村沼气产业化,减少面源污染。要深入开展鄱阳湖酷渔滥捕专项治理,加大农业野生资源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第九,紧紧抓住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不断推进农业改革创新。强化政策宣传,规范操作运行,搞好实施配套,确保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兑现给农户。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场所(农垦)改革,不断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第十,紧紧抓住系统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三农”水平。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三进三送”、“三亮三比三评”等活动,努力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群众工作有人抓、有实效、有保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廉政意识,不断提高农业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始终绷紧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这根弦,切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将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
2011年上半年全省农业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今年的农业生产,是在全省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背景展开的,也是在前期遭受连续干旱、6月份旱涝急转的不利天气下展开的。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强基础、转方式、促改革、重民生,努力化解极端天气影响,积极应对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等不利因素,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保持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为“十二五”开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在加快推进“三化”同步和大力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诸多有利因素的激励下,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主要呈现“三增长、三提升”的特点。
“三增长”:
——早稻生产稳定增长。全省早稻种植面积2261.4万亩,增加14.8万亩。据农情调度,早稻丰收已成定局,预计单产370公斤/亩,总产167亿斤,增加16亿斤左右。中稻560.4万亩,长势好于往年。春播玉米、豆类、薯类等其他粮食作物219.8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同时,油菜种植面积780.6万亩,亩产85.3公斤,总产66.6万吨,单产和总产均为历史最高。
——畜牧、水产、经作等主要农产品全面增长。在市场价格和政策扶持的拉动下,畜牧业保持稳定发展。预计,上半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分别为171万吨、26.1万吨、6.3万吨,分别增长3.9%、3.5%、6.4%。生猪出栏1646.3万头,增长3%。全省水产养殖面积630万亩,同比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94.8万吨,增长0.2%。经济作物种植规模扩大,供应平稳,价高利好,全省种植面积1368万亩,增加56万亩。其中,蔬菜面积420万亩,增加14万亩;果园面积新开发25万亩,达到600万亩,长势较旺,预计增产30%,达到350万吨;棉花、茶叶、花卉、中药材等其他经济作物稳定增长。
——农民收入大幅增长。据江西调查总队统计,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067元,增长21.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7个百分点,创1995年以来最高增幅。受农产品产量增加和价格上涨的带动,农民家庭经营现金收入1022元,增长19%;受务工形势持续向好的有利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1346元,增长23.5%;同时,随着国家扶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推动了农民转移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增长。
“三提升”: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上半年,全省472家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20亿元,增长15%;实现利润28亿元,增长12%;出口创汇1.6亿美元,增长6%;直接带动农户292万户,户均增收1000元,分别增长11%、10%。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74家,达到12719家,社员达13.5万户,增加2.5万户,出资总额达201亿元,增长36.9%。
——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上半年,全省引进国内外农业项目106个,合同金额99.3亿,实际进资46.2亿。引进外资1.1亿美元,增长52%。农产品出口总额2.2亿美元,增长6%。其中经作类出口突破1.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6%;农机产品出口增幅90%;水产品自营出口4860万美元,创历史最高。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全省共补贴农机具34万台(套),完成补贴资金4.4亿元,增长62.1%。全省投入100.3万台(套)农机具开展春耕生产,机耕率达到83%,增长5%。全省建立62个机插秧示范点,机插面积290万亩,机插水平13%,增长4%。组织600余台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台均收入2.5万元。
面对今年我省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特别是6月份旱涝急转的特大自然灾害,各级农业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早、行动快、措施实。主要做法是:
(一)毫不松懈地发展粮食生产。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高位推动、细化措施、落实政策,确保粮食生产保持稳定。一是政府重粮。年初,省委省政府就对发展粮食生产作了专题研究,下发了加快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意见,明确了全年粮食总产405亿斤的工作目标,落实了扶持粮食生产的部门职责。各地纷纷成立了粮食生产领导小组,进一步凝聚了发展粮食生产的工作合力,全省上下掀起了重粮抓粮的新热潮。二是面积稳粮。加大水稻“单改双”力度,以单季稻面积10万亩以上或单季稻比重超过30%的县(市、区)为重点,将“单改双”面积层层落实到各县、乡、村,努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加大标准粮田建设力度,制定了高标准粮田建设规划,力争到2015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00万亩。三是科技兴粮。创建水稻高产示范片161个,辐射带动示范县均衡增产。以水稻防早衰为重点,加大水稻双季抛秧、免耕等轻型栽培技术和超级稻配套集成技术推广力度。推广超级稻面积800万亩,实现水稻良种展示全覆盖。逐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腐熟还田示范推广面积,积极开展鄱阳湖地区商品有机肥补助试点。四是政策助粮。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水稻良种补贴等补贴资金在春耕前全部拨付到位。继续对百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进行补贴,每亩补贴标准为16元。水稻政策性保险扩大到全省范围。五是减灾保粮。加强病虫监测预警、全面推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县县覆盖;建立健全水稻救灾种子三级储备制度,确保用种安全;积极推进农情调度、农田质量监测数字化建设,提高防灾减灾保障服务能力。
(二)大力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充分抓住国家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契机,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合力推进,确保“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和质量安全。经济作物,大力推进百万亩高标准蔬菜园建设,加快发展鄱阳湖水生蔬菜、供港蔬菜、城郊蔬菜和高山蔬菜。大规模开展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活动,全省园艺作物标准园达到50个。大力推进百万亩标准化生态果园建设,预计今年优质果品率提高5%。大力推进百万亩标准化茶园建设,加大茶园改造力度,基本实现名优茶加工全程机械化。畜牧业,在稳定发展生猪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加快水禽、草食家畜、蜂业等畜牧业发展。大力推广发酵床养猪等畜禽健康养殖和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全面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创建和畜禽清洁生产,预计新增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0家,总数达到1000家,粪污排放量可减少1200万吨。渔业,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改造8个规模化苗种繁殖场,建设标准化池塘3.8万亩,努力扩大水产品市场供应。大力发展淡水鱼糜等水产品深加工,水产品加工率达到22%,增长2个百分点。积极引导水产品出口,鄱阳湖淡水产品中转仓和展示仓在港揭牌。加大渔政渔港建设力度,加强水生资源保护,强化休渔禁渔工作。
(三)全力以赴开展抗灾救灾工作。面对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和旱涝急转自然灾害,全省农业部门迅即响应,奋力拼搏,扎实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农业抗灾救灾各项工作。一是及时响应。第一时间进入抗灾减灾临战状态,紧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农业防汛抗灾工作的紧急通知》,紧急编印《当前农业抗灾救灾工作技术措施》,紧急组织11个农业抗灾减灾工作督导组,奔赴各地指导救灾。积极筹措救灾资金和物资,争取国家救灾资金1.8亿元,争取鄱阳湖渔民补助资金4800万元。二是科学施救。组织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灾区现场指导抗灾救灾。加大农机具投入,疏通田间沟渠,抢排农田积水,减轻渍涝影响。及时落实扶苗、洗苗、追肥等田间管理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对绝收地块,及时改种补种,确保不误农时。加大增殖放流力度,补放10亿尾鱼苗,保持渔业生产能力。及时修复农业生产设施,对蔬菜大棚、畜禽栏舍、养殖池塘和农业机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加固。加强灾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灾后无大疫。三是加强调度。迅速成立农业抗灾救灾协调组,明确专人负责,全力做好灾情的收集、汇总、分析、上报等工作。切实加强气象、水利等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洪涝灾害的发展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通过努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
(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今年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强龙、增值和富民”三大工程,努力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和带农增收能力。一是抓项目,增后劲。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全年省级龙头企业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总投资超亿元的80家,超5000万元83家。项目的建成投产,将促进龙头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和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二是抓融资,破瓶颈。针对今年龙头企业资金链趋紧的现状,加大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公司的担保力度,切实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和无抵(质)押物的问题,为龙头企业发展输入“血液”。1-6月份,共为142家企业累计担保贷款达2.3亿元,在保金额达6.4亿元。三是抓展销,拓市场。成功组织参加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签约农业项目5个,签约金额达2.62亿美元。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统一打造“鄱阳湖”品牌。积极发展农产品经纪人,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直销模式,减少流通成本。健全和完善农产品产销信息采集平台,完善“12316”服务热线,引导农民合理生产。四是抓示范,促发展。突出粮油、畜禽、水产、蔬菜等产业发展,编制了27个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加大对示范区建设支持,争取了最大限度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用于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编制完成全省休闲农业“十二五”规划纲要,并列为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
(五)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把好三个关口:抓源头保安全。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大力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2万多人次,检查农业生产经营企业1万多家,整顿农资市场2000多个,查办案件333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8个,有效净化了农资市场。抓生产保安全。加大农业标准化生产创建工作,新启动1个国家级农产品标准化实施示范县,新创建200个园艺作物、畜禽、水产标准园(示范场)。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8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2121个,其中有机农产品数量位列全国第四。抓监管保安全。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力度,增加抽检批次,完善检测参数,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达到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完成设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争取中央资金1.1286亿元,重点支持17个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建设。进一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处置机制,提高监测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同时,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保障体系,确保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六)切实提升农业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改革,着力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技推广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技能培训,提升了农业科技辐射带动能力。全面启动厅属农业场所危旧房改造,共有2641户列入改造计划。厅属农业场所退休职工生活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每人每月增加20元,达到385元。积极推进厅属农业场所职工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共有9617名职工受益。农业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全省104家国有企业顺利完成改制。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开展了农机使用和维修、村级动物防疫员、乡村旅游服务员等十大涉农类专业培训,培训人数10450人。新增户用沼气41172万户,新建沼气服务网点139个。同时,精心组织发展提升年活动,深入开展“百名处长挂百县”、“千名领导干部帮千企”活动,努力当好农情调研员、政策宣传员、创业服务员、技术指导员和项目督导员,协调帮助当地发展农业生产。
总体上看,上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为完成全年农业工作目标奠定了基础,但受极端天气和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等影响,我省农业生产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四个压力加大”:一是农业防灾减灾的压力加大。今年出现伏秋旱的可能性极大,农业抗旱形势严峻。受极端天气影响,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的发病几率大于往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植物疫病处于易发、频发季节,防控压力加大。二是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加大。当前,农业劳动力用工紧张,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流转成本大幅上涨。受石油价格、电价上调影响,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农业比较效益较低,农民增收空间有限。三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的压力加大。今年以来,央行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对农业企业融资带来影响,部分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生产成本直线上升,经营举步维艰。四是农产品市场销售难度的压力加大。下半年,水果等农产品集中上市,市场供给充裕,供需矛盾突出。受物流成本高企影响,抓好农产品市场促销的难度加大。同时,生猪价格有可能出现价格下滑的风险。
二、下半年我省农业重点工作
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好势头,对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管理通胀预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下半年,我们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粮食总产405亿斤,农民增收11%以上的全年农业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以肥水管理和防治病虫害为重点,加强中稻的田间管理。针对近期炎热天气,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控预案,减少迁飞性病虫危害,力夺中稻丰产丰收。及时抢种二季晚稻,确保晚稻面积2400万亩以上。整体推进粮食高产创建,重点推广超级稻及良种良法配套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推广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等各项技术,努力提高单产。树立抗旱保丰收的思想,及时修理排灌设施,开展渠道清淤,保证二晚生产用水。超前谋划冬季农业生产,力争冬种面积稳定在2700万亩以上。
(二)全力以赴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加强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及时对棉花进行防虫抗灾,力争优质高产,加强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增强树势。引导菜农合理安排茬口,及时抢种抢播蔬菜。加快推进“棉花高产创建”、“标准果园创建”、“一亩园一万元”创建活动,提高经济作物产量、品质和效益。加强畜牧业标准化建设,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加强生猪价格监测预警,防止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积极开展渔业恢复生产,加强渔业设施修复,加大鱼苗投放力度,保持渔业生产能力。重点抓好渔业增殖放流工作,全面落实受灾渔民困难补助,努力实现渔业增产、渔民增收。
(三)统筹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统一组织的要求,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农水、现代农业支持粮食发展、商品粮基地建设等涉农资金,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在现有高标准农田的基础上,建设2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全面改善农田的灌溉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具有基础的地方要早做安排,提前谋划,科学编制规划和建设计划,细化实施方案,将责任落实到人,将面积落实到地段田,力争在二晚收割后全面启动。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省级龙头企业动态监测制度,及时掌握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龙头企业运行情况,为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大省级龙头企业的动态管理,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实行优进劣出。加大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充分发挥项目贴息政策的引导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政银企信用平台建设,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力争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公司担保贷款12亿元,在保金额7亿元。加强工商、税务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
(五)千方百计开拓农产品市场。认真筹办中国·江西农业博览会、江西省名优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加大柑橘、茶叶、水产等优势产业的品牌培育力度,树立“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的赣牌农产品新形象。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积极发展农产品经纪人,加强农产品营销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建立农产品直销模式,减少流通成本。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充分利用“12316”等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市场预警信息,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
(六)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抓好投入品使用管理,严防违禁农业投入品流入农产品生产环节。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16个全国农业标准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建设,加快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增强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加快体系队伍能力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动物疫病监测,强化常规疫病的免疫工作。
(七)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服务。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种养新模式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重点推广超级稻及良种良法配套措施,力争全省超级稻覆盖率超过30%。结合“发展提升年”活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为重点,大力开展创业就业培训,推进干部创事业、能人办企业、百姓创家业。加快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的进度,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及时通报改革进度,努力实现体系改革与建设目标。
(八)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发展低碳农业与生态经济。大力推进农作制度改革和生产模式创新,重点推广循环农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等生产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拓展农业功能,大力发展田园游、垂钓游、科普游、农家游、观光游、购物游、采摘游等休闲旅游农业,努力把传统农业改造成快乐农业,把农村建设为幸福家园。加快提升装备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重点发展大棚蔬菜、果园节水灌溉等设施农业,科学合理装备农业,推进农机农艺结合,提高设施农业水平。
第五篇:江西农业大学毕业论文格式模版
学校代码:10410
序
号: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题目:
学 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年 级: 指导教师:
二00 年
月
毕业论文题目
中文摘要:(小四宋体)关键词:
英文题目(Times New Roman 四号字,加黑)
Abstract:(Times New Roman)
Key words:(Times New Roman)
毕业论文题目
目 录
目录的自动生成方法说明
先打开任何一篇需要生成目录的Word文档→“视图”→“大纲”→对需要设页码的部分调设成不同级别(在文档工具栏的最下一行的左边),对不需要设置页码的内容均设置为正文文本→设置完成后,点击“插入”→“引用”→“索引和目录”→“目录”→根据所需进行选择“目录”中的适当选项→“确定”
注意:目录完成后,如论文需要修改,修改后,只要点击“更新目录中”的“更新整个目录”,目录就会自动更新。
毕业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正 文
毕业论文题目
致
谢
毕业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