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竺可桢与南京大学大气学院的建立
从竺可桢、涂长望气象教育思想到南京气象学院的创建
我国现代气象教育起源,可追溯到1920年竺可桢在南京高等师范(1927年改名中央大学,现为南京大学)文史地部开设气象学课程。竺可桢作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奠基人,在气象科学研究,气象站网建设、天气预报业务建设以及气象人才培养方面,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涂长望创建了新中国气象事业,为我国气象业务发展和气象教育贡献了毕生精力。
竺可桢、涂长望的气象教育实践
1920年竺可桢在南京高等师范首开气象学课程,开创了在我国高等学校讲授现代气象学的先河。次年还在该校地学系(竺可桢任系主任)设立气象组,开始培养气象专业人才。1928年竺可桢出任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全国气象研究、观测、预报等业务工作。为满足气象事业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从1929年起至1937年,竺可桢亲自负责先后举办了四期气象学习班,总共培养了近百名学员。1936年4月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并在该校创设史地学系及其下属气象组,并使浙江大学地理系气象组成为全国气象教育主要基地之一。现在,南京大学气象学在全国首屈一指。
涂长望与竺可桢相知相交始自1934年8月。当时涂长望应竺可桢之邀,怀着回国投身革命和为祖国气象事业服务的强烈愿望,毅然放弃取得博士学位的机会,从英国回到了祖国,出任气象研究所研究员。从此之后,涂长望成了竺可桢最信任、最得力的同事和助手,结下了几十年亲密无间的友好情谊。
1935年8月清华大学地学系成立气象组,急需气象学教授任课,竺可桢推荐涂长望借聘清华大学任教一年。1939年至1942年,涂长望应竺可桢之邀任教浙江大学地理系,先后开设气象学、气候学、中国气候、天气预报和大气物理,还指导了一批研究生。1943年涂长望转任中央大学地理系教授,讲授气候学、中国气候、理论气象等主要专业课,协同黄厦千创办气象学系,直至1949年初离开南京。
1949年新中国成立,涂长望出任军委气象局(1953年后为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局长。当时气象工作百废待兴,全国气象系统科技人员总共不到二、三百人,远不能满足气象业务工作的需要。为解燃眉之急,作为第一步涂长望效法竺可桢举办训练班的方法,大力创办各种短训班(包括气象干部学校),培训出一批测报人员,初步缓解了气象专业人员紧缺问题,使整个气象系统正常运转起来。
涂长望也很重视正规的气象专业教育。1953年底以军委气象局气象干部学校为基础,成立北京气象专科学校,涂长望亲兼校长。此后中央气象局还在原有地方气象训练班基础上创办了三所局属中等气象学校,基本解决了全国初、中级气象技术人员的正规培养问题。涂长望对高等气象教育非常重视。他一方面大力支持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气象系(专业)扩大招生,增设专科班,还在1956年建议北京农业大学设立农业气象专业。同时又竭力在气象系统创办高等气象教育,1956年提出在北京气象学校增设专科性质的预报特训班。
1960年将北京气象学校改名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同时招收大中专学生。1959年在涂长望提议下,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向国务院提出在南京创办气象学院的报告,1960年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正式成立,1963年更名南京气象学院。
竺可桢、涂长望的气象教育思想
竺可桢与涂长望在发展我国气象教育事业上共同携手,亲密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建国前我国气象教育的三大基地——中央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气象系(组)中的两个(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气象系组)是竺可桢亲手创办的,而清华大学地理系气象组(1946年后为气象系)在创立之初曾得到竺可桢大力支持。竺可桢的气象教育思想融入了三所大学的气象教育实践中。涂长望则是竺可桢办学理念的最主要实践者,并使之发扬光大。自1934年回国至1949年,涂长望先后在上述三所大学执教近十二年时间,先后开设了气象学、气候学、中国气候、大气物理、理论动力气象、长期预报等几乎全部气象学科的课程,把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气象科学理论、方法以及他本人结合我国实际所完成的系列研究成果作为教学内容,在三所大学讲授,获得极大成功。
竺可桢、涂长望的倡议与南京气象学院的创办
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始了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新时期。经历1950年-1952年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结束,以及1954年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气象事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全国气象台站数量从解放初的101个,发展到1960年底的3240个。气象服务的重点也由为国防建设服务转为国防现代化和国家工业化服务,服务领域扩大到国民经济各部门。面对新的任务和机遇,气象部门现有专业人员无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需要,急需充实大量既有较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中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当时全国高校气象专业毕业生(包括专科生),虽经扩大招生以及本科生提前一年毕业等办法,仍不能满足气象部门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欠缺成了发展气象事业的最主要矛盾之一。
另外,1952年在全国高校实行以院系调整为主要内容的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以培养工业建设干部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在这一方针指引下,全国原有许多综合性大学的院、系、科,被独立出来,成立单科性专门学院。高校管理体制也随之发生改变,许多院校由原来高等教育部统一管理改为中央部委对口管理。高等教育部只管理院系调整后保留下来的少数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学院。国务院下属各部委大多设有与之对口的一所或多所专门学院。中央气象局(现中国气象局)是少数几个未设下属学院的国务院直属单位之一。对比当时的苏联水文气象总局(他们就办了两所水文气象学院),结合当时全国气象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这一具体情况,气象界要求在气象局系统创办气象学院的呼声日渐高涨。
竺可桢在“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总结”发言中,向教育部门呼吁建立水文气象学院。他列举了建立专门学院的优点有:人才集中,效率提高,可以大量培养干部;培养目标能够更加明确,可以更加适应业务上的需要;可以解决综合性大学和技术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缺点和矛盾。
竺可桢的建议集中表现出全国气象学界关心气象事业发展,关心气象人才培养的急切心情和愿望。所列三点优点,实际上是针对当时综合性大学气象教育与气象业务部门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情况提出来的,非常切合当时实际。同时也成了未来南京气象学院应为之奋斗、努力实现的重要办学目标。
涂长望的教育思想非常明确,归纳起来即三个相结合:政治与技术相结合;教学与需要相结合;短期训练与正规训练相结合。创办气象专科学校和气象学院是他的正规训练的最高层次。1953年创办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并亲兼校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
1956年7月,他在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发言中提出:“高级技术干部极端缺乏,全国气象业务系统中只有104个大学毕业生。希望高教部扩大气象系的招生名额或成立气象学院。”
涂长望的办学愿望,深得时任高教部长的杨秀峰的大力支持。杨针对全国高校“师资、经费十分短缺,而各行各业都急需人才等实际情况,希望气象局也和其它行业一样,自己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资金来办气象教育。”涂长望与杨秀峰商定,计划用几年时间把北京气象专科学校扩建成气象学院,招收学生3000人。后来由于多种原因北京气象专科学校改属军队建制,未能实现扩建。但涂长望创办气象学院的愿望和信心始终不变。紧接着涂长望就极力倡议创办南京气象学院,并为该院未来的规模设置、领导干部安排、专业师资调配亲作考虑。
1960年元月,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气象事业发展急需大量气象专业人才,高校系统大力发展专业对口学院的背景以及在以竺可桢、涂长望为代表的气象学界的奔走呼吁下,教育部正式决定成立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同年秋季开始招生。1963年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从此走上近五十年独立创业、发展的道路。在近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信大人秉承竺可桢、涂长望气象教育思想,竭尽全力为国家培养各类气象专业人才,为发展我国气象事业作贡献,并从中形成学校自身的教育传统和特色。PS:竺可桢先生生平
竺可桢字藕舫,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绍兴县东关镇(现属上虞县)一户小米商家庭。读完中小学后,他上了唐山路矿学堂的土木工程专科,1910年考取公费留美读大学,1913年农学院毕业,为继续学习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进哈佛大学研究院地学系当研究生。1915年获硕士学位,1918年获博士学位。竺可桢先生在当研究生期间就发表了多篇有关气象的文章,1916年发表了第一篇文章《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1918年发表了《台风中心的若干新事实》指出“台风中心,温度都突增高,湿度则剧烈减低,故必有缓和之下沉气流存在,雨云之消散与风速之衰减即系于此。”在《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这篇博士论文中,他提出以风速作为量度台风及其强度的单位,并一直沿用至今。
1918年竺可桢先生回国在武昌高师(武汉大学前身)、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执教地理和气象专业10年,并编著了《地学通论》和《气象学》两本讲义。1921年春起,在东南大学校园设立了气象测候所(相当现在的观测站),供学生实习观测。竺先生利用这些纪录按季写成气候报告,给以后的这类工作起了示范作用。经过多年教学,培养出了中国早期的现代地理、气象人才数十人。
1928年,竺可桢先生主持创建气象研究所并任所长。他把所址定在南京北极阁,并在一年后正式开展工作。除地面观测外,还先后建立了高空气象观测(包括气球测风、探空和飞机探测)、物候观测、日射观测、空中电气观测和微尘观测。1930年元旦起,开始分析绘制东亚天气图,发布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他还组织了气象广播,通过上海、福州、青岛等海岸电台为海运和渔民发布台风消息和警报。他在这10年中发表的重要研究论著有20多篇,包括《中国气候区域论》、《中国气候概论》等。1949年7月,竺可帧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在随后成立的中国科学院任副院长(郭沫若任院长)。他首先着手组织成立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又主持完成了划分中国自然区划、制定国家大地图案等工作。他还先后组织了多次大型综合考察活动,足迹遍布全国各地。1962年6月,他以72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50年定居北京后,竺可桢开始着手研究物候学,于1963年出版《物候学》一书,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晚年,他又发表了集其毕生研究成果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引起世界轰动。1974年2月7日,竺可桢病逝于北京,享年83岁。
第二篇: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10月下旬-11月上旬)
1、从10月上旬开始,认真做好我系的团情统计工作,了解掌握团员队伍的基本情况,向系党委做一次详细地汇报。
2、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团员同学对“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和系团委的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组织党员同学和部分团员同学的座谈,结合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谈谈对此次活动的认识和想法。系团委对各种相关意见进行整理和总结,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为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讨论决定我系“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并向系党委和校团委汇报。
3、各支部通过班会和团组织生活,传达校“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动员大会精神,大力宣传增强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重要意义,务必做到“一个不遗漏,个个都清楚”。
第二阶段:学习教育阶段(11月中旬-11月下旬)
1、从10月下旬开始,各支部通过团组织生活,积极开展“学理论知团情”主题学习活动,并就新时代共青团员标准问题进行大讨论。
2、以每个团员为单位,就自己进入大学时代以来的学习、生活、思想状况进行一次深刻的自我剖析,针对学习教育阶段的具体活动写一篇学习心得。3、11月中下旬,通过组织高年级和低年级团员同学之间、研究生与本科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认识,为本科低年级同学确立今后的人生方向、更好地过好大学生活、做一个优秀的共青团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4、从10月下旬开始,陆续邀请一些大气科学界的院士、专家到浦口校区,和本科低年级的团员同学座谈,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使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团员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对气象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5、积极组织团员同学参加11月中旬的“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知识竞赛。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12月上旬-12月中旬)
1、以支部为单位,召开民主生活会,引导团员针对教育活动中查找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进行整改。
2、从11月中旬开始,认真组织、排练并参加校团委组织的“红色中国-‘一二.九’运动70周年师生大合唱”比赛,通过这次活动进一步增强共青团员意识。
3、利用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契机,组织团员同学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一步激发团员同学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4、每位团干部负责帮扶一名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以此为契机,改善学习风气和学习氛围。
5、根据团员同学的反馈意见,系团委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组织体系,进一步提高效率,更好地为团员同学服务。
6、根据平时表现和参加此次“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的情况,评选出本学期的“大气科学系优秀团员”、“大气科学系优秀团干部”、“大气科学系文明寝室”,在团员同学中树立典型、树立榜样。
第三篇: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京大学江阴研究院在职软件工程硕士联合招生简章
(自主命题)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是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设立的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文件的规定,经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批准,2009年软件学院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南京大学江阴信息技术研究院联合招收在职申请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培养目标
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 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二、培养方式
1.在职学员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利用双休日、节假日集中授课,上课地点在 江阴。
2、采用弹性学制,培养时间为2—4年,其中从事软件工程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年。
3、采用学分制,毕业要求4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为32学分,学习成绩合格者方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毕业论文学分8学分。
4、工程硕士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即对每位学员在课程完成之前,由学院确定主指导教师,同时学员由工程实践所在单位选派一位具有相当于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作为其兼职指导教师(副导师);两位导师与学生共同商定论文选题,并共同负责指导学生完成其学位论文。
5、在职学员的学位论文一般在原单位非脱产完成,论文选题一般应结合原单位的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学员单位提供实际研究课题和研究项目所需经费并指定副导师。
三、报考条件及招生人数
1、软件企事业单位在职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学校从事软件技术与软件工程教学的教师,或政府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中从事软件开发和管理人员,报名者须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批准;
2、原则上应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学士学位;
3、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特别是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或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工作业绩突出;
4、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岁。
四、报名方法
第一阶段:预报名:
考生必须填写《南京大学软件学院2009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预报名表》(从http://software.nju.edu.cn下载),填好后寄至南京大学江阴研究院韦业林老师收。报名时间:2009年8月1日—10月17日
邮寄地址:江苏省江阴市滨江西路2号一号楼南京大学江阴研究院1318室邮编:214400
咨询电话:0510-86023086
第二阶段:现场报名
报名时间:2009年10月18日上午9:00-15:00(中午不休息)
报名地点:江苏省江阴市滨江西路2号一号楼南京大学江阴研究院1318室。报名时需携带:
(1)填写完整并由考生单位签字盖章(单位意见栏和照片左下角)的《2009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一式二份(考生可从http://software.nju.edu.cn 下载);
(2)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3)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4)近期同一底片一寸免冠照片4张;(5)报名费300元。
五、入学考试及录取
1、考试方式:南京大学根据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文件的规定,实行“自主命题、择优录取”。
2、考试时间、考试地点:
1)笔试:考试时间:2009年11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考试地点:江苏省江阴市滨江西路2号南京大学江阴研究院 2)面试:考试时间:2009年11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面试地点:江苏省江阴市滨江西路2号南京大学江阴研究院
3、考试科目:
基础综合(400分):其中语文(100分)、数学(100分)、逻辑(100分)、英语(100分);
专业基础(200分):其中数据结构(100分),操作系统(100分);面试(200分):专业综合、英语口语
4、参考书目:
基础综合参考书:《全国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考前辅导教程(09年),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专业课参考书:《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Java语言描述》,Mark Allen Weiss著冯舜玺译,机械工业出版社;《操作系统教程》(第四版),孙钟秀、费翔林、骆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入学时间:2010年春季(具体时间以录取通知书为准)。
六、学位授予
学习期满,各门课程成绩合格,通过南京大学组织的学位论文答辩,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由南京大学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七、学费
学费总额为4万元整。学费按学年交纳,在第一学年开学报到和第二学年开学注册时分两次交纳,每次交纳2万元整,书本费,食宿费用由学生自理。
八、联系方法
南京大学江阴研究院联系人及联系电话:陈老师 0510-86023086 电子邮箱: peixunbu@njujy.cn 主页: http://software.nju.edu.cn
联系地址: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邮编:210093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王老师 电话: 025-83621002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预报名表 报考学位种类:工程硕士
报考学校名称及代码:南京大学 10284
注:本表须由报考人本人如实填写。此表可以复印。
南京大学2009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考资格审查表
注:此表须由考生本人如实填写,否则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报考法律硕士的政法系统工作人员和报
考公共管理硕士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须由省级主管部门签署推荐意见,其他考生无须省级主管部门签署推荐意见。
第四篇:竺可桢与浙大“求是精神”
竺可桢与浙大“求是精神”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反映大学在长期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风格和特色等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精神力量,是学校的凝聚力的体现。
上世纪上半叶,蔡元培、竺可桢、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等教育家分别对大学精神作过深入而精辟的阐述,并在各自 的教育实践中孜孜以求,发扬光大。其中,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当树一帜。他在继承学校传统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并亲自实践,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浙大“求是精神”,影响了一代代的浙大人。“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
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不久,日本侵华战争就全面爆发了,国家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因而他对大学培养目标的认识,尤其关注严酷的社会现实,充满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1936年秋,他在开学典礼上向新生提出了两个简单但意味深长的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他告诫学生“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要成为“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显然,竺可桢所要培养的不是一般的实用人才,而是栋梁之才。这种人才固然要有广博的知识,但必须具备“求是”的品质。他们既要努力学习,寻求学问之“是”,更要胸怀大志,追求振兴中华之大“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
在竺可桢的心目中,具备“求是”品质的英才除了要爱国以外,还必须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素质:一要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养成“缜密深沉”的思考习惯。他指出,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最需要的不是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国人是否拥有科学的头脑。“若是一般国人无科学头脑,则虽满街引擎,遍地电气,科学还是不能发达”。二要具有“明辨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精神,不盲从、不附和。竺可桢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而追求真理的人必须要突破常人之所见、所识、所思,不为习俗所惑,不随大势所趋,一切以理智为依归,敢于向传统的权威提出质疑与挑战,就象西方近代的科学先驱者布鲁诺、伽利略、达尔文、赫胥黎那样,即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三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在竺可桢看来,“大学所施的教育,本来不是供给传授现成的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供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以期学者有主动求知和不断研究的能力。”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
浙大校歌开头两句写道“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这是竺可桢等老一代浙大人开放精神的一个写照。竺可桢是一位办学思想非常开明的教育家,他既有早年接受儒家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历,又留学美国接受了现代科学和民主思想的熏陶,形成了“包容、开放、民主”的办学理念。他坚持民主办学,虽然是一校之长,但却从不独断专行,而是集众家之长,共同管理学校。他成立了校务委员会和各专门委员会作为学校最高权力机构,凡重要规章制度、重大校务问题,概由校务委员会和专门委员会审议决定。在竺可桢的领导下...
第五篇: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试卷(A卷)
南 京 大 学 外 国 语 学 院 试 卷(A卷)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系/年级 _2007级_____开/闭卷__闭卷__ 课程名称_四年法语_ 教师姓名__张新木__ 学年__2010-11__考试日期:2011.1.10
I.Compréhension du texte :50%
Le secret du bonheur
Le secret de la vie intérieure est de prendre de la distance vis-à-vis de qui est autre, de sedésaliéner au sens véritable du terme, de mettre, par instants, le monde entre parenthèses.Pour l’avoir fait, Mallarmé incarne aux yeux de Sartre la contestation absolue.Je dirais plutôtla liberté absolue qui n’est, a priori, ni conformisme, ni contestation.« Il n’avait jamais 5 demandé au monde que ce qu’il contient de plus rare et de plus précieux.Il le trouve en soi.»L’autre secret est d’être simple.De saisir les joies les plus naturelles.Le repos surl’herbe à mi-course, le dos épousant la forme d’un talus, l’oreille attentive au bruit d’unruisseau, les yeux fixés sur les merveilleux nuages.Les plaisirs de la montagne, le départ dela cabane à la lanterne, la joyeuse chaleur du sang dans l’air glacé, la difficulté vaincue et 10 l’ivresse au sommet atteint.Les grandes courbes neigeuses entre ombre et soleil, la tracefraîche ouverte par les skis, et parmi les forêts et les clairières les tables de bois.Les jeux etles sports qui établissent de justes rapports entre le corps et l’esprit, qui, dans la piscine ousur le stade, font retrouver à l’homme l’enfance des hommes et le transmuent pour uneminute ou pour une heure en un bel animal innocent.15L’art, enfin, source merveilleuse d’émotion et de communication, apporte à l’intelligiblele complément sensible sans lequel la part la plus profonde de l’être ne peut s’accomplir.« Dans le monde triste, énergique, dur, sombre, qui se sent mal à l’aise et qui vaguement sesent coupable », qu’annonçait Faguet en 1899, la littérature et les arts n’ont pas de fonctionéthique directe.« Ils ne donnent aux hommes qu’une jouissance, mais ils leur donnent une 20 jouissance désintéressée, et c’est là leur grand bien fait.Dans la grande usine, ils ouvrent unefenêtre, et donnent aux travailleurs un quart d’heure de contemplation, un quart d’heure devive activité intellectuelle qui n’a pas pour but un bien-être physique à acquérir, ou un rival àterrasser.» L’art combat la médiocrité par l’exaltation.Les plus beaux vers de la languefrançaise réunis dans une anthologie.Les musées et les monuments offerts à notre 25 admiration.L’insertion heureuse d’une construction dans un site.Les grandes architecturesqui valent par leur agencement d’ensemble autant que par la beauté propre de leurs éléments.Les villes debout, San Giminiano, Manhattan, la Défense.Les déplacements de perspectives,imperceptibles au piéton et révélées à l’automobiliste.La musique devenue accessible àchaque instant grâce au disque, à la radio, à la cassette, si accessible et peut-être si profanée 30 qu’il m’arrive de regretter le temps lointain où je créais le silence intérieur en marchant dansles rues nocturnes vers la salle de concert où il me semblait déjà entendre les instrumentss’accorder.Je n’omets pas l’amitié qui mériterait à elle seule tout un livre.La chaîne qui se noueentre adultes et jeunes hommes dans le soutien mutuel de l’expérience et de l’ardeur, celle 35 qui se tisse chaque jour entre compagnons d’étude et de travail, unis par les difficultéspartagées et les désaccords surmontés.Enfin ces profonds échanges où chacun se sent obligéde l’autre, celui qui donne à l’égal de celui qui reçoit.Tout cela m’apparaît très simple.Mais je veux terminer par plus simple encore, enempruntant à la Bruyère cette maxime qui résume la plus belle part de ma vie et, je crois, de 40 toute vie : « Etre avec des gens qu’on aime, cela suffit : rêver, leur parler, ne leur parler point,penser à eux, penser à de choses plus différentes, mais auprès d’eux, tout est égal.Pierre MASSÈ : La crise du développement(Extrait)
1.Expliquez les mots et expressions suivants selon le contexte(10%):
-se désaliéner de qch.-mettre le monde entre parenthèses
-épouser la forme du talus
-un bel animal innocent
-le complément sensible
-fonction éthique directe
-jouissance désintéressée
-un bien-être physique
-un rival à terrasser
-la Défense
2.Dégagez le plan général du texte et indiquez les composantes du bonheur(20%):
-Plan du texte;
-Composantes du bonheur.3.Traduisez en chinois le 3e paragraphe du texte(20%):
« L’art, enfin...entendre les instrument de s’accorder.»
II.Eléments culturels acquis dans la méthode Panorama 410%
-Décrivez brièvement trois aspects de la Tourainefonction éthique directe, qui ne joue pas directement un rôle moralisateur;
-jouissance désintéressée, jouissance qui ne porte aucun intérêt matériel ou moral;un rival à terrasser, un concurrent qu’on doit abattre;
-la Défense, un quartier moderne de gratte-ciel à l’Ouest de Paris.2.Dégagez le plan général du texte et indiquez les composantes du bonheur(20%):
-Plan du texte :Introduction : Trouver le secret du bonheur – 3 attitudes.prendre de la distance avec le mondeNouer l’amitié avec l’entourage
Conclusion : Etre avec les gens qu’on aime suffit au bonheur.-Composantes du bonheur :
Liberté totale, Vie simple, Jouissance désintéressée, Amitié intime.3.Traduisez en chinois le 3e paragraphe du texte(20%):
« L’art, enfin...entendre les instrument de s’accorder.»
最后是艺术,作为激情和交流的最佳源泉,艺术为知性带来感性的补充,否则人类生灵最为深层的部分将无法完善。……有时我会惋惜遥远的过去,那时我可以营造内心的安谧,在夜间大街上行走时,在去音乐厅的路上,我似乎已经听到众多乐器正在调音。
II.Eléments culturels acquis dans la méthode Panorama 410%
-Décrivez brièvement trois aspects de la Touraine-image idéale de la France :
Conservatoire de la modération : Esthétique ni ni, Industries légères, art de vivre, climat tempéré, langue claire et standard;etc.-Présentez succinctement les trois laboratoires en Belgique :
Labo politique, labo culturel, labo audiovisuel, etc.III.Rédigez un projet de lecture et une introduction de mémoire40%
-Projet de lecture(20%):
-Titre et introduction d’un mémoire(60-100 mots)(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