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
美国联邦宪法赋予美国人以公民权力,允许他们参政议政,参与各级政府的选举,因此,从独立之日起,美国就一直比较强调民众公民意识的培养,使美国人自幼开始认识自己作为一个美国公民的义务和权利,逐渐产生主人翁意识,成为政府所需的合格公民,为美国民主政体的稳固、健康演进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从而确保美国政治体制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一、合格的美国公民有何标准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美国的合格公民,在美国宪法和相关的法规中均有详细的诠释。“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与正义”等核心价值观是美国公民的基本素质。美国有关合格公民的具体标准可从中小学的“公民学课”的目标中获得启示,美国的“公民学课”的具体目标包括:
(1)熟悉“民主社会”的有关准则,如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任何人(包括总统)和任何组织(包括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都不得以任何理由违反宪法。
(2)学会自律。既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也做自己不愿做但社会要求自己做正当的事情。
(3)恪守信用。
(4)诚实。即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都要敢说真话,即使说真话损害了自己也在所不惜。
(5)实现最佳自我。即敢于抵制群体的不正当压力,不做自己不愿做的不当之事,即使孤立无援亦是如此。
(6)利己但不损人。运用适当的手段追求个体或群体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尊重他人的各种权力。
(7)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做错了事敢于说“对不起,我错了。”
(8)懂得获取胜利是重要的,但并不是至高无上的。
(9)在人际交往中对人谦恭有礼貌,包括有礼貌地听人讲话。
(10)尊重而不歧视他人,包括不歧视任何年龄、任何种族和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就像希望别人尊重自己一样。
(11)知道任何一个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她)的存在常常会影响到他人甚至社会,并懂得其中的道理。
(12)成熟、大度,能够在逆境中正确调控自我。
(13)不管做什么事,都能做到认真、负责。
(14)尊重他人的财产权,包括尊重学校财产权、企业财产权、政府财产权及每一位个人的财产权。
(15)遵守法律,除非法律与宗教信仰或与普遍公认的道德准则相矛盾。如果在后一种情况下不服从,也应采用非暴力的手段,还必须接受法律规定的各种处罚。
(16)尊重民主社会的各种自由,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合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即使是自己厌恶的言论、不喜欢的团体或鄙视的个人言行也应尊重。
(17)养成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习惯,戒除各种有损于身体健康的嗜好。
(18)没有过早的性体验,培养与家庭生活准则完全一致的性态度。①张伟平:“美国中小学的公民学教育”,《外国教育研究》,1990第1期。
二、于细微处见分别培养孩子养成社会公认的美德和伦理规范在美国被当作是学校、家庭、教堂和社会不可推卸的共同职责。美国的私立学校历来把公民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专门的宗教课,以及相关的宗教仪式强行实施。而公立学校由于政教分离制度的影响,是不能在学校开设宗教课的,但通过开设“社会”、“公民学”、“生活教育”专门课程和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咨询与指导及必要的纪律管理等形式促进孩子的良好品德形成。家庭和社会也通过一些细小的行为影响着美国下一代。
1.两难问题的讨论老师按照柯尔柏格(1927-1887,哈佛大学教授,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研究很深,首次提出道德判断发展的三个水平六阶段模型)设计的方法,组织了一次道德判断谈话。他首先对学生讲了一个“海因兹与药”的故事:
欧洲有一名妇女患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那就是本镇一位药剂师新近发明的镭。制造这种药要花很多钱,而药剂师索价还要高出成本十倍。他花了400美元,只够药费的一半,海因兹不得己,只好哀求药剂师,请求他便宜一点卖给他或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说:“不行!我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这样,海因兹尝试了一切合法手段,但还是没弄到药,而他的妻子快要死了。于是他在晚上撬开了药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结果,这位药剂师告到了法院。
讲完故事后,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海因兹应该借药吗?为什么?”“药剂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法官,你该如何断这个案子?”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展开讨论,每个都作判断,说出理由。通过讨论,每个学生都受到了鼓励,对各种观点进行了思考,从而得出了自己的结论。
这是美国学校经常开展的一种“道德推理”课。在美国人看来价值观念是个人的相对的,是没有定型的,他们重视学生讨论价值的过程,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经过价值澄清、道德推理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从而指导自己的行为。
2.爱国与爱国旗教育在美国的许多学校,每间教室门口都挂着一面美国国旗,上第一节课前教师和所有同学无一例外地站立,神情严肃,面向国旗,手捂胸口,吟诵国歌歌词,然后齐唱国歌。
在美国,有关美国公民的基本行为规范的教育,一方面通过设置正式的课程如公民课、历史课等向学生进行灌输和专门训练,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内的各种活动如班会、庆典仪式以及城市的公共建筑、纪念碑等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政治神话”和民族、国家象征,培养学生成为献身民主制度和民主理想的爱国公民,吟诵国歌歌词,齐唱国歌便是一好例证。
3.“走向法庭”,了解美国的民主社会
纽约地方法院即将审理一宗一名高中生篮球队员强暴女同学一案,杰克便带他的学生到地方法院去旁听该案件的审判过程,回来后他又组织学生根据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公民学知识以“如果我是法官,我该怎样判”为题对这一案件进行分析讨论,自己得出结论,判断该高中篮球队员是否有罪。
类似此例的“现场训练法”是美国学校对学生实施公民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方法,美国的一些研究人员研究发现,在课堂上向学生生硬灌输法律条文和民主政府的民主制度无助于学生民主自由态度的形成,因此他们更倾向于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去观察社会现象,以批评的态度讨论和分析相关的政治问题,如“如果我要竞选美国下届总统我将提出哪些施政纲领”的讨论题会促使学生到社会上去调查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到图书馆查阅大量的有关现任总统的政治倾向及其他相关资料,然后提出自己“施政纲领”。也许这份“施政纲领”相当幼稚,漏洞百出,但他们在调查民情、查阅资料的同时主动学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
4.“有礼貌地坚决地拒绝毒品”,一节“抵制吸毒”课①聂海清:“访问美国小学随感”,《外国教育研究》1993年第5期。
一名警察(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走进一间五年级教室,简单问候之后,便对学生说:你拒绝别人要你做某事的时候,一要礼貌地给予答复,二要态度坚决。拒绝别人引诱你吸毒也是这样。接着,他举了一个例子: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我很喜欢,有人向我借车,我不想借给他,那我就要找出理由,既不礼貌又态度坚决地拒绝他,使他不再好意思借。
警察又找了一名男学生扮“借车人”向他借车,于是俩人开始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演。“借车人”说出很多借车的原因,“车主人”找出种种借口既有礼貌而又坚决地予以回绝,最后“借车人”还是没把车借到手。俩人的表演生动、逼真,引起了阵阵笑声和掌声。
然后警察把全班学生分四个小组,每组自己分配“引诱吸毒者”和“拒绝吸毒者”两个角色,人人参加表演,并安排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各组同学研究如何进行表演。最后,四个组的学生分别到前面表演,每组表演结束时,全班同学都用鼓掌和用脚有节奏地踏地板的动作和声音,来评价表演效果。
这节课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吸引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的。这节课所以效果好,是因为它的题材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又是以表演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所以很受学生欢迎。
总之,美国学校的公民教育或道德教育、品德教育等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强调层次性与渗透性、循序渐进与潜移默化。
就内容而言,中小学教育主题是培养合格公民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要传授美国的一般法律常识和道德规范,教育途径主要是开设“公民”等课程。在高校,公民教育仍是重要内容,但不设置专门的公民课程,而是把有关内容融于整个教育活动之中,并在层次上有所提高,目的是培养“好公民”。为此,高校的的公共基础课普遍开设有关专题,如“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伟人肖像”等。另外,诸如“语言和人”、“艺术和社会”、“西方文化的三次危机-文明在受审”、“亚洲政治思想”、“男女平等理论与妇女运动”等课程。
1989年美国全国人文学科基金会又推出了“50学分核心课程”的改革方案,建议其中18学分用于讲授文化和文明,旨在增强学生的历史感,开阔其视野,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及责任。由于大学生毕业将直接走向社会,从事专业工作,美国高校还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诸如“新医疗革命中的道德问题”、“冲突和变革与商业道德”、“技术社会中的道德问题”等专题,着重解决学生的职业价值以及与职业有关的品德问题,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功利主义的影响。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同样也十分注重层次性。以中小学“公民学”课程为例,教学方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1)考虑到中、小学生缺乏判断力,模棱两可的方法可能导致受教育者的思想混乱,为此广泛采用正面教育,如上述的“抵制吸毒”课一例;
(2)注重启发诱导,采用谈话法,联系实际,进行课堂讨论,避免正面教育变成强迫灌输,如上述“两难问题讨论”一例;
(3)为避免课堂讨论流于形成或概念游戏,还把现场教学作为一种补充方式,如上述“走向法庭”一例。高校则普遍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即使是课堂教学也具有美国特色,即融公民教育于整个教育过程中,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都带有强烈的德育倾向。例如:咨询指导是美国高校开展学生工作的传统做法,具体有新生指导、学习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形式,它们大多能有效地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解决学生自我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学生的品德塑造方面颇具影响。
5.别出心裁的处罚1987年1月,19岁的美国青年泰龙·维尔本因伪造母亲签名冒领美金1600元而被起诉,他因此被判了2年徒刑。考虑到他悔改态度良好,当地律师事务所建议缓期执行,法官肯尼斯·罗尔有条件地采纳了这一建议,但又附加了这样一条处罚意见:维尔本必须把吉卜林的名诗《我的妈妈》当众背诵一遍。
审判室里挤满了人,但鸦雀无声。忧郁的维尔本站在啜泣不止的母亲面前背起诗来:假如我被悬于高峻的山崖,我知道谁的爱仍会伴我飞向天涯。噢,妈妈,我的妈妈!假如我被打入地狱,身首异处,我知道谁还会不断祈祷为我祝福,噢,妈妈,我的妈妈!……罗尔法官为什么要别出心裁地采取这种背诗处罚?请听他的解释:“让年轻人知道,他的行为是多么叫母亲伤心;同时也让母亲明白:儿子已经认识了自己的过错。
这样做,可取得别的处罚所不能产生的效果。”很难想象维尔本以后还会干出类似的蠢事,也很难想象这段经历会在他的意识中完全消失。
6.“很对不起,我拿了你们的糖果”当艾姆布鲁斯·罗宾逊发现10岁的儿子大卫·罗宾逊从一家小商店拿走一块巧克力时,便让孩子将巧克力送回去,并当着其他顾客的面向店员道歉:“很对不起,我拿了你们的糖果……我保证以后再也不拿了。”店员接受了道歉,准备再把这块巧克力送给大卫,但老罗宾逊绝不同意,“他不能接受,这不是他的。”说完便将大卫和他的哥哥带回家,打了哥俩的屁股。打大卫是他偷了东西,而打他哥哥是因为他没有阻止弟弟偷东西。
“诚实、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提供的优秀品行,美国也不例外,只不过各国采取的具体教育方法不同而已。艾姆布鲁斯·罗宾逊让做错了事的儿子在别人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是想让孩子对自己有害于社会的行为感到羞愧,从而塑造他的正确道德行为。从结果来看,这种方式很合理,也很有效。
上述事件发生20年后,大卫·罗宾逊成了NBA1995年最有价值的球员、古典钢琴家、电脑奇才和社会活动家。他在其父亲《如何培养最有用的人》一书的序言中写道:“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被当成贼站在柜台外时的心情。父亲让我看到了自己不愿成为的哪种人,他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记忆。从那件事后,我再也不想偷了。”①[美]劳伦斯·波皮罗著,施美华译,《EQ之门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第68页。
三、现实不容乐观最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由于没有意识到或漠视道德价值观念,而在不断地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这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好像此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向青少年传授核心价值观念方面基本上没有效果。
有人认为,出现这一现象除了与美国学校教育本身存在一定弊端,如学校只重学术性课程、教师不利的榜样的影响以及教育方法不合适以外,家庭破裂、贫困、种族不平等,新闻媒介中暴力与性的泛滥等应负主要责任,这些现象对青少年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于美国儿童来讲,应该成为其保护者和道德支柱的家庭本身就处在放任堕落之中,他们从来就没有一个应有的家庭,他们的周围是一个充满恐怖的场所,街道充斥暴力。”②转引自安钰峰:“美国中小学品格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
美国儿童保护基金组织在1996年12月发表的年度报告中指出,美国现有近100万儿童无人照管甚至饱受凌辱和虐待,约有50万儿童没有亲生父母照顾,而是被人领美,近1/7的儿童缺乏健康保险。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项报告说,1995年美国青少年因毒品犯罪而被捕的人数猛增到14.7万,比1990年增加了一倍。一名美国电影工作者讲过,吸引美国青少年的电影必须具备暴力、反叛和性三个因素,就连以儿童为对象的迪坭卖座率最高的电影“狮子王”也不例外。电影“狮子王”中狮子王被杀一幕赤裸裸地将死亡呈现在儿童面前,其暴力程度令成人也感到不安。
且不说美国的电影等传播媒介和校园外的社会现实充满了暴力、性,就连学校也无处不见类似问题的存在。
1.校园暴力1993年,16岁的高中生维特与两名同学带着利刀和铁管走进教室,准备报复一个同学,但此时这个同学不在,维特将满肚子气发泄到刚刚进门的另一个同学罗伯特的身上。一阵激烈的争吵之后,俩人开始打起来,最后维特拿出利刀刺向罗伯特的要害部位,罗伯特就这样结束年轻的生命。类似这样的校园暴力案件在美国还不算太少,如“因未给学生及格分而险些遭学生枪杀”、“三
名学生围攻在枪口下的老师”、“校长辅导学生而引来杀身之祸”等经常见诸报端。下面的这些统计数据也许能说明校园暴力的严重性。
●全国教育联合会估计,全美国约有10万学生经常带枪上课,13%的校园枪杀案件发生在小学和幼儿园;●美国司法部1994年12月对加州、新泽西州、伊利诺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调查发现,20%的学生说自己有枪,12%的学生经常带枪上课。
●16.2%的高中生自称在最近1年内与人打过架,7.2%的高中生说自己在校内受到过武器恐吓。
●1998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全美国每天有30名学生受枪伤,10人死于枪下,每天有211名儿童因与毒品罪有关而被捕。
2.性在美国校园一名15岁的女学生与18岁的男朋友认识仅两个星期便发生了性关系。在得知她的男朋友同时与其他女孩上床后,这位女学生仍然与他约会如旧。她的解释是:性好像麦当劳快餐一样,她不在乎男朋友是否与其他女孩上床。
美国学生对性的态度从这一事例可见一斑。1994年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95%的青少年在17岁前已有过性行为。美国的青少年还普遍有性的苦恼,他们怕没有性经验会受到朋友的取笑,有了性经验后又担心染上爱滋病或怀孕。
如何对待青少年的性行为,在美国大致存在两种派别。以宗教人士为主的保守派主张青少年禁欲,反对没有婚姻或婚姻以外的性行为。他们对净化社会、防止色情泛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通过了法律,严格管制儿童色情刊物和色情音像产品,严惩与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由于美国私立学校多有宗教背景,所以自然以保守派占优。
而开放派则认为,性行为是青少年的一种正常的生活和心理现象,青少年发生性行为是无法阻止的,不如诱导他们注意安全的性行为。他们建议,学校应开设性教育课程,培养学生对的健康态度。但是,目前许多学校(主要是指公立学校)开设的性教育课程内容与家长心目中的性教育往往不一致,家长开始对学校的性教育产生了不满和不信任。开放派在公立学校有一定的市场。
这两大派的观点完全相背,他们的主张此消彼长,他们的争论也一直在继续。
第二篇:看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一: 来美国前,我就对美国人不打不骂,却能教育好孩子这一点很好奇。在美国,体 罚、言语羞辱或其它手段,造成孩子身体或心理伤害,当事人要受法律惩罚,父 母当然不能例外。■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二: 美国人认为成材,不仅仅指学业上的成就,应该包括广泛的含义:遵纪守法、诚 实诚信、礼貌修养、团队精神、和身心健康等等。■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三: 中国妈妈是孩子的“护身符”,护短、宠孩子是妈妈的“专利”。然而,在美国却不是这样。美国人认为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妈妈对孩子地一生 有很大地影响。在美国,孩子能不能吃巧克力、打电子游戏、请小朋友到家里参 加都事先要要向妈妈请示,并做出“预算”。■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四:做错事是要道歉的。就餐地时候,我一屁股坐在主人家的孩子想坐地位置上。小家伙就开始闹:“那 是我地地方,我要坐那里。”异性主人赶紧过来劝,小家伙还是闹,男主人变得 严肃起来:“不听话,就回到自我地房间里去!”小家伙还真倔,流着泪冲上了楼。“没关系,换一下位置吧!”异性主人却说: “不行,这样会宠坏孩子的。” 我连忙说: 过了十几分钟,小家伙下了楼,男主人问:“准备好了吗?”小家伙重重地点了点 头,低着头向我道歉。这时候,男主人与异性主人先后放下餐具走过去深情地吻 了吻小家伙。
■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五:美国妈妈是这样教育孩子的哭闹的。刚到休斯敦,我们到超市去采购生活用品。有一个美**亲牵着一个大约两岁多 的小男孩,小男孩拿着一个玩具冲锋枪坐在地上哭闹:“我就要这个!我就要这 个!”妈妈哄了几分钟,似乎并不见效,于是双手抓住小男孩的肩膀把他提了起 来,严厉地说:“小彼得,看着妈妈地眼睛,妈妈说不可以!”小男孩并不抬头。这位美国妈妈更严厉了:“彼得,把头抬起来!”小男孩缓缓地抬起了头,看着妈 妈。几分钟后,小男孩似乎读懂了妈妈的眼神,乖乖地把玩具枪递给了妈妈。■美国人如何教育孩子,专家看点六:孩子永久是父母地骄傲。给我们讲课的约翰是一个四十多时的离了婚、除了专业就没有其他爱好的男人,他经常拿出一个幼稚地图漫集让我们看。说实话,那些图漫简直就是涂鸦,有些 还能辨认出是只鸟或者房子,有地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可是约翰却把它看为宝 宝,逐一给我们说明这是孩子几时地作品,让人充分感受到孩子永久是父母地骄 傲。
第三篇:怎样教育孩子
怎样教育孩子 在家庭中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问题,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严峻和复杂的问题.俗话说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那么家庭教育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它和学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孩子聪明,活泼,大方,好胜性强,自信心也很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但是她们面对困难和挫折,往往显得束手无策,也不听别人的劝告.而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就会变成溺爱,这对孩子的成长没什么好处.因此,作为家长在培养教育好孩子的同时,自己必须努力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给孩子有个好的榜样,因为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对其性格,品德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对我们家长来说只有不断地,时刻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奉公守法,乐于助人,大公无私,讲究文明礼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下面我谈谈在家庭中我是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首先,在思想品德方面,我经常告戒她要讲文明懂礼貌,特别是对老年人要有礼貌.在公共场所要讲究卫生,不要乱丢果皮,垃圾要放到垃圾箱里.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上课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要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和学生手则等.如发现有不对之处及时给她指出,讲明道理,及时改正.第二,在学习方面,我让她在学好自身的功课之后,要多看课外书.在她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让她参加一些由幼儿园举办的兴趣班,比如识字班,书法班,绘画班,看图说话班等等,尽量培养她对学习的兴趣,这为以后的上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上学之后,我又让她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些课外学习班,比如毛笔书法班,趣味数学班,电脑班等,以增加她的课外知识,充分挖掘她的一切潜在才智.另外,还给她买一些课外读物和智力玩具,以扩大她的知识面.第三,在生活和动手能力方面,我尽量让她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有一些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经常让她去做,比如扫地,洗小手帕,洗杯子饭碗,自己洗脸唰牙,穿衣服穿鞋子,整理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用品等等.另外还给她买一些剪纸,沙画之类的让她做.以培养她的生活和动手能力.在做以上事情时,一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有耐心,不要去批评她骂她,因为你一旦批评了她,她的积极性就可能会消失,应该先表扬她,再耐心地指出她不对的地方,帮助她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她的积极性,做好每一件事.第四,在娱乐和活动方面,在休息天当她完成好家庭作业,复习和预习好课文,看过课外书之后,允许她看一会儿电视,动画片和玩一会儿电脑游戏.平时一般不允许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做到早睡早起,加强身体锻炼.我有空还经常带她去爬爬山,逛逛公园,每年带她出去旅游一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增加她的自然知识.以上几点是我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的体会,虽然我经常这样去教育和要求她,但我的孩子仍然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因为我和她妈妈平时工作比较忙,她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经常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而爷爷奶奶对她又非常宠爱,使她存在着一些不太好的习惯,我现在正在逐步逐步地让她改正,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第四篇:怎样教育孩子?
怎样教育孩子
让孩子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宽容的心,是我们做家长的使命。唯此,孩子长大后才能多一份对她人的责任感,做一个真正于社会有用的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与老师搞好配合。
我的体会是:家长除了要以身作则外,还要和学校搞好配合,不能在学校老师说一个样儿,回家后又说另一个样儿,既使有时自己对老师有些做法不赞同。我想,世界上再没有比老师更无私的了,她们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而从来不考虑索取回报。所以,我永远是老师坚定的支持者,不管老师以何种方式方法教育学生,我都能始终配合,并从老师的良心中找到正确的思路。我要求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无论成绩如何,只要问心无愧,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行,但在思想品德上一定要争取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培根曾经说过: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在孩子的心田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一切生命成长的过程都是有规律的,谁悖逆了规律去办事,那只能是拔苗助长,终究是要会受到惩罚的。这就是科学的力量,家庭教育要如此,我们一定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地想办法,找对策,千方百计提高孩子的责任心,上进心,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
三、学习固然重要,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处理各种各样事情的能力也很重要。在我的孩子很小时只要她自己能做的一定要她自己做。我时常告诉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
四、家长的愿望往往是美好的,但有时事与愿违,在教育孩子时特别注意,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心理特征,在与她发生矛盾时就得根据她的心理特征来教育。
令我高兴的是孩子所在的学校和班集体竞争意识很强。每天孩子都会有一种积极向上心态,在优良的传统学习氛围中,我们再给孩子一个健康生活环境。那我们的孩子将来肯定会成为社会佼佼者,我欣慰我的孩子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青开九中
102班
栾晓童
第五篇:怎样教育孩子
演讲稿
四二班学生顾辰月家长陈慧
我是莲溪小学四(2)班顾辰月同学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只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先说一说我的孩子顾辰月,她是一个聪明、好学、活泼、听话的孩子。
我平时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在学校,上课必须认真听讲,抓紧课堂45分钟。如果不注意听,回家付出双倍的劳动都不行,而且还养成了坏毛病,以后也不能迫使自己认真做事。
作业必须认真完成,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的来完成。孩子在做作业时,家里必须保持安静,没有骚扰。家长必须做到,孩子在学习时,不能看电视、听音乐,避免影响孩子。
每天认真检查孩子的家庭作业,发现错误要求及时改正。在辅导孩子学习时,不急躁、不替代、多鼓励、多表扬。每周五下午放学是孩子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孩子好好放松一下。每年的暑假和寒假让孩子旅游二三次,增进孩子的社会知识面。在业余时间让孩子多读点课外书籍。
最后,我认为,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其实跟老师的教育,孩子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家长只是起个监督作用。
在这里,我由衷的感谢孩子的班主任陆平老师。我会经常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来配合老师,共同把孩子教育好,培养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