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时间:2019-05-15 04:5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上海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上海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第一篇:上海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上海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是全球制造业竞争的焦点和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指导未来五年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上海服从服务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发挥综合优势,整合全球资源,不断推进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在突破瓶颈、打破垄断、国际竞争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产业支撑地位持续巩固。“十二五”期间,上海装备制造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新兴装备领域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上海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国家口径)达到11443.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8%;利润总额达到1435.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54.9%;资产合计14929.3亿元,占全市工业的42.0%;出口交货值达到1696.4亿元,占全市工业的22.5%。

2、首台业绩突破更加显著。“十二五”期间,ARJ-21新支线客机、C919大型客机、“海洋石油981”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AP1000核电关键设备、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等一批重大装备获得首台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PET-CT、磁共振等医疗装备成功打破国际垄断,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成功应用于发电厂并打破世界最低煤耗记录。

3、智能制造发展势头迅猛。“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平台落户,成立上海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中心、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16个项目先后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装备专项和智能制造专项支持,3个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支持,在全国名列前茅。在电力装备、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参与制定了一批国家智能制造标准。

4、产业开放发展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推动本市装备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及机器人、新能源、民用航空、船舶及海洋工程等领域,深化与国际一流的跨国装备企业合资合作。支持本市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成功收购国际先进的燃气轮机生产商,获取国外先进技术、知名品牌、高端人才等创新资源,缩短与国外的技术差距。鼓励和引导清洁高效能源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等领域龙头企业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拓展海外市场。

在取得以上成效的同时,必须深刻认识到,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本市在发展高端装备方面差距明显,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尤其是部分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零部件等基础配套发展滞后、“软服务”较为薄弱、首台(套)应用困难等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必须紧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谋划,走出一条上海特色的高端装备发展道路。

二、“十三五”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发展格局出现深度调整和转型。

(一)高端装备成为全球制造业竞争的焦点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将高端装备作为着力点,加大战略布局力度,抢占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重塑国家竞争优势。美国的先进制造战略、德国的工业4.0、英国的高价值制造、法国的新工业法国、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等,都致力于促进先进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聚焦发展高端装备。同时,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世界主要跨国装备企业纷纷通过兼并收购、服务增殖等方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此,上海必须把握全球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重造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优势。

(二)高端装备成为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战场 “十三五”期间,落实《中国制造2025》作为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要求集中资源,着力突破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核电装备、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一批高端装备,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并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上述领域与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契合度高,上海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承担更多的国家装备制造业战略任务,在部分重点领域参与全球高端装备竞争和合作。

(三)高端装备成为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 “十三五”期间,上海要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明确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布局,重点围绕民用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大飞机、智能电网、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深远海洋工程装备、高端医疗装备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战略项目建设,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此,上海必须抢抓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机遇,大力吸引全球装备领域的人才、科技、信息、资本、平台等高端资源集聚,加快高端装备自主创新步伐,加强高端装备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突破,助推上海在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

三、“十三五”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把握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自主化、服务化、开放化的趋势,以高端突破、智能转型为主线,积极谋划高端装备价值链、打造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配置资源链,全面推进传统装备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装备产业培育发展,加强高端装备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着力增强高端装备自主可控能力、软硬一体能力、智能制造能力、基础配套能力和服务增殖能力,使高端装备成为上海服务制造强国战略、进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主战场。

(二)基本原则

——坚持整机突破与基础配套相结合。以整机需求为牵引,支持整机与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协同创新,在技术研发、工艺优化、示范推广等方面紧密协作,促进高端装备产业链纵向拓展。

——坚持“硬制造”与“软服务”相结合。推进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融合应用,加强高端装备平台创建和标准创制,提升高端装备智能化水平和软实力,加速“硬制造”与“软服务”在更高程度上的深度融合。

——坚持自主可控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始终把自主可控摆在发展高端装备的核心位置,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同时扩大开放合作,推进高端装备领域的产业、技术、标准、服务在更高层次上的国际化发展。

——坚持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统筹协调作用,以及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作用,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加强政府引导,营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三)主要目标 2020年,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装备,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实现一批高端装备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力争把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装备产能合作主力军、对接国家《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智能制造主阵地、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科技创新主战场,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先行者和世界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积极参与全球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与合作。

到2020年,基本实现以下目标:产业保持平稳增长,装备制造业增速快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左右。创新突破能力显著增强,开发300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市场潜力大的首台(套)高端装备,争取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研发、测试等功能性平台。智能转型明显提速,装备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支撑智能制造应用“十百千”工程建设,即培育10家引领性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设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带动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产业布局更加优化,建设临港装备、长兴岛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等3个世界级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专业化特色的产业园区。

四、“十三五”重点领域

(一)智能制造装备

聚焦智能制造核心关键环节瓶颈,推进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应用,加速自主化突破和产业化发展。到2020年,智能制造装备产值达到2050亿元。

机器人。以智能升级、突破瓶颈为重点,坚持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并举,重点发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等标志性产品;开展自主联合攻关,突破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速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关键零部件;推进系统集成及应用示范,在汽车、电子、医疗、家政等重点领域推广机器人示范应用。

增材制造装备。以产用联动、抢占高端为重点,加强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工艺技术与装备的结合,大力发展钛合金、高强铝合金、高温合金等金属增材制造装备,非合金工程材料、复合材料等非金属增材制造装备,以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扫描振镜、光束整形、高速扫描、高精度喷嘴和喷头及智能设计与专用控制软件,加快增材制造装备在汽车、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探索商业模式创新。

高档数控机床。以做精做强、形成特色为重点,重点开发高速、精密、智能、复合、多轴联动并具备网络通信等功能的高档数控曲轴磨床、复合磨削中心、高速精密五轴加工中心、复杂结构件机器人数控加工中心等高档数控加工机床;重点发展搅拌摩擦点焊装备、自动钻铆装备等高档数控特种机床;突破高档数控系统,形成数控机床系统解决方案。

控制传感与仪器仪表。以突破技术、加强互联为重点,大力发展轨道交通通信信号与控制系统、火电和核电DCS系统及其他装备领域的自动控制系统;重点发展高性能光纤传感器、微机电系统传感器、视觉传感器及智能测量仪表、数据采集板卡等;大力发展科研分析仪器及设备,加强工业系统互联,推进生产制造设备联网和智能管控,支持智能检测与物流装备发展。

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以扩大应用、做大规模为重点,大力发展轻型高速堆垛机、高速智能分拣机、高速托盘输送机、高参数自动化立体仓库、高速大容量输送与分拣成套装备、车间物流智能化成套装备。

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以发挥优势、扩大应用为重点,面向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的需求,支持发展智能制造系统集成业务。围绕机械、汽车、电子、医药、轻工、航空航天、化工、钢铁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优秀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二)高端能源装备

推进能源装备往高端化、数字化、自主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优势领域由国内“领跑者”向全球“并行者”甚至“领跑者”转变。到2020年,高端能源装备产值达到1500亿元。

核电装备。以突破核心、集成发展为重点,发挥产业链完整的优势,自主研制AP1000、高温气冷堆中的关键装备,重点发展“华龙一号”配套装备和技术,跟踪开发快中子堆、钍基熔盐堆、小型堆等下一代核电装备;突破数字化核级安全保护控制系统、核级仪控等关键配套设备核心瓶颈;发展基于核电装备的核岛和常规岛设备成套和集成供应,实现核电装备设计、制造、运营与服务之间的集成发展。

气电装备。以攻关突破、形成系列为重点,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建成燃机技术平台和研发中心;实现F级325MW和H级400MW燃气轮机的国产化和联合研制;积极争取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落户,建设动平衡试验、轴系试验和燃烧试验等服务平台;开发1.5-5.7MW等级燃机、30-60MW等级燃机,形成涵盖轻型燃机与重型燃机的燃机产品系列。

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装备。以突破瓶颈、示范带动为重点,开发新能源接入的大功率变流器、控制器等智能电网核心器件,发展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先进储能装置等;重点突破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及制造装备,发展燃气内燃机、微小型燃气轮机等分布式能源生产设备,开发能源管理、智能家居、远程通信等需求侧管理设备。

高效清洁煤电装备。以保持一流、稳定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先进的700℃超超临界机组、高参数新型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IGCC关键单元技术及装备等;大力发展和推广基于大数据的煤电站远程诊断系统。

风电装备。以海上领先、陆上先进为重点,突破和提升6MW大型平台直驱海上风机的整机、关键零部件技术,研制8MW平台直驱海上风机;支持本地风电制造企业由单一风电制造向“风电制造+风场运营+工程服务”转型;加快发展海上风电起重、运输、安装船及附属设备,建设一批国家级的风能勘探设计、海上风电装备质量监督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

太阳能装备。以主攻高端,替代进口为重点,突破还原炉、单晶炉、N型晶硅电池、高效光伏组件等光伏工艺装备,建设国家光伏检测重点实验室和光伏技术公共研发平台;开发定日镜、吸热器、熔融盐蓄热、热发电汽轮机及辅机、镜厂控制及整厂控制系统等太阳能热发电装备;推进光伏电站的示范应用、咨询设计、建造运营、维修维护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三)高端医疗装备

以信息技术和医疗服务带动高端医疗装备的产业化发展,以影像诊断装备为突破点带动链条化、高端化发展。到2020年,高端医疗装备产值达到400亿元。

影像诊断装备。以龙头引领、点上突破为重点,自主突破发展数字化X射线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磁共振、分子影像、超声波诊断仪等影像装备,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与国际巨头比肩的装备产品。

治疗与康复装备。以自主创新、加强合作为重点,加快发展质子重离子刀、医用机器人等治疗装备、辅助照顾患者日常生活的看护机器人与上下肢康复及康复评估系统等康复装备;开发生命支持呼吸机、数字一体化手术室、心电监护设备、精密医疗器械、神经导航系统等新型应急救援装备。

制药专用装备。以自主创新、形成特色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制造装备、中药提纯装备、脑神经和脑认知相关设备以及医药制造自主化专用装备等。

同时,打造基于大数据的客户“云”平台,支持诊断装备的预测型维护,支持用户的远程自主化自动化诊断,实现以大数据应用为依托的智能诊断、重大疾病早筛和精准治疗;推进形成面向区医院的医疗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促进区域医疗信息之间的共享。

(四)微电子与光电子装备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形成研发和产业化的良性互动。到2020年,微电子与光电子装备产值达到50亿元。

微电子装备。以自主研发、打破垄断为重点,发展22-20nm及16-14nm介质刻蚀设备、12英寸硅通孔刻蚀设备、20-14nm电感式等离子体源刻蚀机、封装用等离子体硅片切割机;开发用于8-12英寸硅片TSV工艺的3D先进封装光刻机;开发应用于3D封装的高深宽比TSV镀铜设备;开发12英寸45-22纳米自动光学图形缺陷检测设备、45-22nm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3D芯片封装植球设备。

光电子装备。以加快研制、缩小代差为重点,开发6代及以上AM-OLED高精度曝光机,下一代离子注入机,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准分子激光退火设备;发展激光封装、激光剥离、薄膜封装、自动光学检测OLED检测仪器等关键设备。

(五)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抓住轨道交通新一轮发展机遇,整合各方资源,提升上海轨道交通装备的集成创新能力。到2020年,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值达到50亿元。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以自主研发、差异化发展为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以及现代有轨电车的车辆生产与维修维护;开发自主化的轨道交通制动、低地板轻轨车辆液压制动系统;发展轨道交通列车辅助追踪预警系统;大力发展盾构等轨道交通施工设备。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以自主创新、示范引领为重点,发展城市轨道交通CBTC信号系统、有轨电车通信信号系统,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电子轨道高级辅助驾驶与智能道路控制系统。

(六)节能环保装备

对接国家要求,提升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装备供给水平,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全面提升装备产品的绿色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到2020年,节能环保装备产值达到300亿元。

先进环保。以技术攻关、集成发展为重点,开发城镇污水箱式处理系统、深度脱氮除磷一体化装备、膜法重金属脱除装备和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成套处理装备等水处理关键装备;提升在燃煤电厂、垃圾焚烧炉等设施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集成和成套服务能力,推动机动车尾气净化装备材料及实时监测等关键技术的国产化;研发土壤修复成套装备,发展大型垃圾焚烧设施炉排系统和垃圾渗滤液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及其烟气处理系统成套设备。

高效节能。以试点培育、高端引领为重点,培育超超临界电站锅炉、燃气锅炉、纳米红外线圈电热、烟气余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兆瓦级高温超导变压器等高效节能装备,推进非晶合金变压器、永磁变频控制、高效换热器等节能装备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和规模化应用;支持发展大容量高压变频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节能机电产品。

资源循环利用。以高端突破、调整提升为重点,突破大型化、精细化、成套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积极开发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的分选设备、污泥消化与干化处理设备、金属废料的加工处理设备。

(七)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

率先建成我国现代船舶工业体系,构建规模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结构优化的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体系,成为我国高端船舶产业的龙头基地和有全球影响力的研发中心和建造中心之一。到2020年,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值达到1300亿元。

高技术船舶。以聚焦高端、发展配套为重点,发展LNG船、LPG船、高档化学品船、豪华客滚船、豪华游船、万箱以上集装箱船、冰区加强型船舶、大型工程船、大型公务船、科学考察船及高性能远洋渔船、豪华游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突破满足新船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IMO TierⅢ排放要求的节能、环保、智能型船用中低速柴油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如,电控模块、共轨系统、电子调速器、大型排气阀杆、大型薄壁轴瓦等);发展船用锅炉、油水分离机、压载水处理系统、液化天然气船用双燃料发动机、吊舱推进器、大型高效喷水推进装置、大功率中高压发电机、船舶通讯导航及自动化系统等船舶配套设备。

海洋工程装备。以深海开发、系统配套为重点,提升半潜式和自升式钻井/生产平台、钻井船、深海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等油气勘探开发装备的设计建造实力,突破浮式天然气储卸和再气化装置(LNG-FRSU)、浮式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等前沿型装备空白;开发钻井、水下生产、动力定位、海洋平台控制、油气水处理等核心系统和配套设备,发展全自动码头及新一代港口机械,拓展全球港机服务链。

(八)航空航天装备

推进民用干支线客机、航空发动机和系统/部件/组件的研制与产业化发展,构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创新型民用航空产业体系,逐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航空航天装备产值达到1050亿元。

航空产业。以加快布局、提升配套为重点,推进ARJ21-700新支线客机产业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加快C919大型客机研制、生产、适航和交付,力争投入航线运营;完成双通道干线客机详细设计,开展结构件制造与分系统验证试验;推进机载设备及系统研制,构建关键零部件、航空材料配套体系;突破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关键技术,完成单通道干线客机发动机技术验证机研制和验证,开展CJ-1000A和双通道干线客机发动机技术验证机研制;务实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提升飞行控制地面保障设施能级,布局无人机产业链;进一步提升航空维修能力。

航天产业。以前瞻布局、构建体系为重点,大力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应用卫星平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空间安全与维护等领域的研发制造;加快推进航天型号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高核心元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自主保障能力;促进航天技术转化和空间技术应用,推动以智慧能源、智能装备为重点的航天技术应用和相关服务业发展。

五、“十三五”重点任务

(一)首台突破工程

聚焦《中国制造2025》和上海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研制突破一批对产业与应用具有重大带动和战略引领作用的标志性高端装备,掌握一批高端装备设计制造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部分高端装备质量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一批首台(套)高端装备在关键领域、重大工程实现应用,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生产生活和国防建设需求。

(二)产业创新工程

将高端装备纳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尤其是产业创新的重点领域,围绕航空发动机与重型燃气轮、高端影像装备、豪华邮轮、微电子及光电子装备、新一代核电等重点领域的技术攻关需求,加强产业部门与科技部门对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装备研制企业与用户、高校及科研院所等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项目,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

(三)智能转型工程

加快智能制造发展应用步伐,大力推进软硬一体、网络互联、平台支撑、数据驱动、应用示范“五位一体”的融合创新。面向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需求,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动汽车、机械、电子、医药、化工、轻纺等领域建设一批示范性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推进电梯、工程机械、风电、光伏等领域重点企业建设产品数据采集、智慧识别、实时定位、远程监控和在线诊断等智能服务平台。

(四)装备强基工程

加大对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领域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支持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推动装备整机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联动,集中资源解决长期制约高端装备发展的零部件关键问题,推动首台套应用。建设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云计算、大数据等一批高端装备零部件平台,培育一批高端装备零部件细分领域的国内乃至国际的“隐形冠军”。推进高端装备零部件军民融合发展,联合攻关制约零部件发展的瓶颈问题。

(五)软硬一体工程

加强传感器、数控系统及工业软件在高端装备中的集成应用,大力发展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提升装备性能。大力发展高实时性高可靠性嵌入式系统软件,建立高端装备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发展工业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电梯、发电设备等领域的远程监控、故障与维护系统。

(六)平台支撑工程

围绕试验验证、计量检测、认证认可、标准制(修)订等高端装备所需的技术基础支撑,创建一批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重型燃气轮机试验验证中心、机器人测试和评定中心、海上风电检测中心、航空发动机检测研究院、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尽快形成平台服务能力。争取智能制造、核电等领域创建一批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数据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装备企业技术中心,发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作用,形成高水平有特色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协同创新网络。

(七)服务增殖工程

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智能集成服务,提高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大力发展高端装备远程运维服务,形成无人值守、运行状态监测、故障诊断与自修复、健康状况监测等功能。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交钥匙”工程以及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支持装备制造企业向工程设计、方案咨询、技术研发和设备维护、修理、运营一体化服务延伸。创新发展面向装备制造企业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融资租赁服务,培育面向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的“分享改造收益”商业模式。

六、“十三五”保障措施

(一)争取国家战略支持

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承担装备制造业领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争取更多国家级高端装备研发创新、检验检测等功能性平台以及中央企业总部机构落户。鼓励和支持企业争取民用航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争取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风险补偿、智能制造专项、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免税等相关装备产业政策支持。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组织实施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工程,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产业创新工程,加强科技前瞻性布局与产业化联动,力争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首台(套)应用及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围绕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智能制造工程、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以及高端装备领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等“四新”方向,加大产业、土地、人才等政策支持力度,聚焦支持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和保障条件建设。

(三)推进产业集聚发展

加大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建设,发挥产业基地的集聚辐射和示范带动作用。临港地区围绕建设全球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目标,进一步突出技术高端、强化前沿创新,重点发展机器人、民用航空、数控加工、增材制造、新能源装备、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等重大装备。长兴岛基地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大力发展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及配套产品、港口机械等。航空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大型客机三大中心(研发、总装、客服)、发动机研发及装试基地、民机航电产业化基地的建设。支持相关区在机器人、智能制造、高端医疗装备、新能源、智能电网、智能传感及仪器仪表、关键机械基础件等领域建设特色产业基地。

(四)加速产业开放发展

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持装备制造企业与基础设施承包商、建设商、运营商等相关企业组团出海,通过BOT、BT、PPP等投融资方式承接海外工程业务,以工程带动装备、服务的出口。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国内外具备研发实力、核心技术及关键制造能力的企业。鼓励引进一批龙头性、总成式、整机型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引导知名跨国公司、中央企业在上海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健全装备领域的军民融合机制,鼓励装备行业领先民口企业进入军品配套,加快军工高新技术溢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五)加快高端人才集聚

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人才政策,加强高端装备领域领军型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积极吸引国内外高端装备领域领军人物、创业团队携带知识产权、技术、创意等来沪发展。支持高端装备人才进入中央“千人计划”和上海“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鼓励企校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建立重大技术装备项目、重点产业基地与人才引进联动机制。

第二篇: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2015销售收入超6万亿

2012-05-07 10:31:41 来源: 工信部 有14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0(0)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精神,在总结分析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十二五”的发展目标和思路,确定了发展重点方向及主要任务,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全文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现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2009年、2010年连续2年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10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约1.6万亿元销售收入,约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围绕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如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装备、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精密高速加工中心、2000吨履带起重机、ARJ21新型支线飞机、“和谐号”动车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气象卫星率先实现业务化运行,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发展滞后,装备主机面临“空壳化”;产品可靠性低,产业链高端缺位;产业规模小,市场满足率低;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明显滞后等。

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加速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既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从国际看,金融危机使工业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下一代新能源、智慧地球等发展路线,瞄准高端制造领域,瞄准新兴产业,谋求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不仅对我国高端装备的未来发展构成激烈竞争,而且还将对已经形成优势的产品造成市场空间挤压。从国内看,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对装备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服务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未来5-10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期间,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住全球经济分工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育力度,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把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立足国情,依托产业基础,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引领发展的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动军民融合,努力把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建设装备制造业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立足装备制造业现有技术积累、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基础进行布局,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积极促进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实现产业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跃升。

坚持技术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快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高我国高端装备发展的起点。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跨越相结合。实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战略,对相关领域发展进行全面部署,统筹规划,明确发展时序和空间布局。选择最有基础和条件的重点方向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推进,促进重点领域率先发展。

坚持市场推动和政策引导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在产业培育初期,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加快突破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

(三)发展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高端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6万亿元,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8%,国际市场份额大幅度增加。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初步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装备技术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超过5%,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产品和知名品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领军人才。

——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高端装备所需的关键配套系统与设备、关键零部件与基础件制造能力显著提高,其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技术及核心装置得到普遍推广应用,高端装备重点产业智能化率超过30%。

——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专业化生产企业,建成若干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高端装备制造集聚区,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

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体系,基本掌握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提高到25%,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二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将高端装备制造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三、发展重点和方向

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关系国家综合实力、技术水平和工业基础的一项长期的重点任务。“十二五”期间,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的重点任务是:

(一)航空装备

以市场应用为先导,以重点产品研制为主线,统筹航空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产业化、市场开发与服务发展,重点加快大型客机、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航空配套装备的发展,大型客机实现首飞,喷气支线飞机成功研制,实现支线飞机年销售100架,建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航空产业体系。

——大型客机。以满足国内中心城市点对点、点对枢纽机场的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市场需求量大的150座级为切入点,按照安全、经济、舒适和环保的要求,研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150座级的C919单通道干线飞机,逐步形成产业化能力。开展未来型号前期研究。

——支线飞机。加快ARJ21-700型涡扇支线飞机研制,2012年前后取得中国适航当局的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形成产业化能力,实现批量交付;2013年取得国外适航证书。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开展改进改型,适时启动加长型、公务型、货运型飞机研制,实现系列化。加快新舟60系列的改进改型和市场推广;适时启动新型支线飞机研制。

——通用飞机和直升机。在具有产业基础的地区,优先发展社会效益好、市场需求大和经济价值高的通用飞机,加快研制生产大型灭火和水上应急救援飞机,重点支持大中型特种飞机、中/重型直升机和高端公务机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6座(含)以下轻小型通用飞机、水上飞机、无人机、特种飞行器和2吨(含)以下直升机,充分利用已有/在研成熟通用飞机平台,通过不断改进、改型以及升级来满足用户需求。

——航空发动机。建立和完善航空发动机创新发展的工业体系,突破大型客机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创新能力。加快新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开展大客商用发动机验证机研制,2015年完成中法合作中等功率涡轴发动机的研制,建立发动机总装生产线和实现批量交付。开展现有发动机改进改型。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面向相市场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发展轻小型发动机,发展发动机专项技术和相关配套件。

——航空设备。大力发展航空机载、任务、空管和地面设备及系统,促进专业化、系列化、货架化和规模化发展,按照“系统、设备和器件”三个层次建立产业配套体系。以现有能力为核心,重点加快发展航电、通讯导航、液压、燃油、环控、电源、起落架、二次动力、生活设施、防火、照明、健康监控等系统供应商,逐步发展多个系统的集成供应商。大力发展低成本通用飞机的系统和设备。

(二)卫星及应用

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相结合,以建立我国安全可靠、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的空间基础设施及其应用服务体系为核心,加强航天运输系统、应用卫星系统、地面与应用天地一体化系统建设,推进临近空间资源开发,促进卫星在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城乡建设、环保、应急、交通、气象、海洋、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行业、区域发展以及公众生活中的应用,形成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应用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

——航天运输系统。继续实施重大工程,完善现役运载火箭系列型谱,积极开展更大推力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

——应用卫星系统。统筹发展气象、海洋、资源、环境减灾卫星,构建完整体系,满足多方面需求。积极发展新型通信广播卫星。

——卫星地面系统。完善现有气象、海洋卫星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站,组建国家陆地观测卫星数据中心;建设和完善通信广播卫星地面系统、卫星地球站/地面关口站;建设和完善卫星导航基准站、卫星运行管理、卫星数据处理等地面配套设施。加强导航接收机、通信终端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和卫星地面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

——卫星应用系统。实施遥感应用示范工程,提高我国空间数据的自给率,大力推进行业和区域应用。大力推进卫星通信在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应急通信等公共服务中的应用,积极支持直播卫星的应用服务。推进卫星导航在金融、电力、通信、交通、信息、农业、渔业等国家重点行业的应用,加强卫星导航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三)轨道交通装备

满足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大力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及其关键系统,建立健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试验验证平台和产品标准、认证认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关键系统及装备研制能力,满足国内市场需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使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全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动车组及客运列车。全面掌握动车组及客运列车技术,提高客运轨道交通装备的可靠性、舒适性、可维护性,完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研制,开发适应高寒、高热、高风沙、高湿、广域等不同系列的谱系化动车组,满足跨线、跨网的旅客运输提速提效需要。以高速动车组技术为基础,结合城际交通实际,形成城际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与产业化体系,满足城际轨道交通需要。

——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全面突破30t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160km/h速度快捷货运机车和货车技术,深入研究轴重与线路桥梁匹配关系、速度与牵引质量匹配关系、车辆与站场匹配关系等,开展全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大轴重重载货车、快捷货运列车的配套研发,研发制造满足国际市场不同限界要求、不同供电制式的,覆盖全部货物运输需求的系列货运列车。

——城市轨道交通装备。进一步加强城轨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完善城轨车辆产品技术平台,形成适应各个国家不同技术标准要求的、满足全球市场不同性价比、文化、环境等需要的多系列城轨车辆产品谱系,保持多样性发展。开展低噪、低振动、节能产品,加强关键核心部件,如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架、运控系统等,以及车辆车站机电设备、灭火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全面突破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向性能优异化、效率高效化、品种多元化、产品系列化、工作智能化、作业环保化发展,加快研制、批量制造高精度和高效捣固稳定车、高效清筛机、带道砟分配功能的配砟整形车、道床综合处理车、钢轨打磨车和铣磨车、综合巡检车、高精度测量车、高速轨检车、钢轨探伤车、物料运输车、接触网综合作业车、轨道吸污车、轨道除雪车等新产品,研制轨道电力牵引双源制、高原型和多功能组合式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信号及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全面建成覆盖高、中、低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全面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开展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平台研究,开发城际先进的铁路列控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完善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基于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的行车监控应用技术,实现行车、供电、机电、通信、防灾、工务、车辆等综合监控信息集成,形成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开展基础设备设施领域的铁路地质灾害预报警系统研究,开展信息领域的轨道交通客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关键核心零部件。重点开展为高速铁路客车、重载铁路货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配套的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发动机、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牵引变流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大功率制动装置、供电高速开关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提高质量水平,满足整机配套需求。

(四)海洋工程装备

面向国内外海洋资源开发的重大需求,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核心,重点突破3000米深水装备的关键技术,大力发展以海洋油气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全面推进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装备、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代表的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培育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潮流)能、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开发装备相关产业,加快提升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完善产业链,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发展。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以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半潜式钻井/生产平台、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物探船、起重铺管船、海洋钻采设备及其关键系统和设备、水下生产系统及水下立管等装备;积极开展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资源开发装备的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为培育相关产业奠定基础。

——海洋可再生能源和化学资源开发装备。以海洋风能工程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海上及潮间带风机安装平台(船)、海上风机运营维护船、海上及潮间带风力发电装备等,全面推进海洋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装备为重点,促进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装备的产业化;积极开展海洋波浪能、潮汐能、海流能、温差能、海水提锂、海水提铀等开发装备的前期研究和技术储备。

——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以海上浮式石油储备基地、海上后勤补给基地等装备为重点,加快关键设计、建造技术的研究和攻关;积极开展海上机场、海上卫星发射场等装备的前期研究,为工程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五)智能制造装备

围绕先进制造、轻工纺织、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制造与服务并重,重点突破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开发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大力推进示范应用,催生新的产业,提高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综合集成和协同应用,促进“两化”融合条件下的产业发展模式创新。

——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重点突破新型传感技术、模块化与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系统协同技术、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技术、高可靠实时通信网络技术、功能安全技术、特种工艺与精密制造技术、识别技术等九大类共性、基础关键智能技术,加强对共性智能技术、算法、软件架构、软件平台、软件系统、嵌入式系统、大型复杂装备系统仿真软件的研发,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点开发新型传感器及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仪表、精密仪器、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精密传动装置、伺服控制机构和液气密元件及系统等八大类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并实现产业化。

——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装备。重点开发石油石化智能成套设备、冶金智能成套设备、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自动化物流成套设备、建材制造成套设备、智能化食品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纺织成套装备、智能化印刷装备等八大类标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重点应用示范推广领域。根据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测控装置的发展水平,立足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科技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标准化的应用平台,加快推进技术、产业与应用的协同发展。

四、重大工程与区域发展重点

(一)重大工程

以推进高端装备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针对国民经济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高端装备产品并产业化,实现产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1.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业化工程。以满足我国民用航空运输发展的需求为目标,突破支线飞机、通用飞机和直升机高可靠性、低成本、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推进ARJ21支线飞机的批量交付和系列化发展,支持新舟系列支线飞机改进改型,研制新型支线飞机,发展大中型喷气公务机和新型通用飞机(含直升机);开展支线飞机市场应用,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开展通用航空服务试点示范。推动配套航空发动机、航空设备及航空维修、支援、租赁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到2015年,我国支线飞机和通用航空产品发展能力大幅度提升。

2.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时空协调、全天候、天地一体的地面配套设施;完善我国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启动由大容量宽带多媒体卫星、全球移动通信卫星等系统组成的空间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开展先进卫星平台、新型卫星有效载荷、卫星遥感定量化应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卫星系统应用示范,进一步提升卫星通信、卫星遥感和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化水平。到2015年,形成长期连续稳定运行、系统功能优化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骨干架构,大幅提升我国卫星提供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空间信息的能力。

3.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围绕高速客运列车、重载货运列车、城际及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等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建立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研发、试验验证、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开发高寒及城际动车组、交流传动快速机车、30吨轴重机车与货车、新型城轨车辆、大型施工装备、多功能高效率大型养路机械。研究永磁电传动、磁悬浮、列车制动、牵引控制、高铁安全监测、运营安全检测及维修、通信信号等关键技术,研制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转向架、牵引变流器、制动装置等关键零部件,加强产业化,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统创新能力。到2015年,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能力。

4.深海工程装备发展工程。围绕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储存运输和服务等四大核心环节,以突破600米-3000米深水资源开发装备关键技术为目标,重点突破深海浮式结构物水动力性能、结构设计和强度分析等关键共性技术,加快发展深海高性能物探船、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半潜式平台、水下生产系统、环境探测、观测与监测等装备及其关键配套设备和系统,建设液化天然气浮式生产储卸装置等新型装备总装制造平台,完善设计建造标准体系。到2015年,我国深海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关键设备和系统的配套能力大幅度提升。

5.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围绕智能制造过程中的感知、决策、执行三个关键环节,突破新型传感、高精度运动控制、故障诊断与健康维护等关键技术,大力推进智能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开展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成形与加工装备生产线、自动化仓储与分拣系统以及数字化车间等一批典型标志性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测控装备和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在石油化工、煤炭开采、发电、环保、纺织、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等典型制造领域中的示范应用。到2015年,智能制造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建成,具有知识产权的智能测控装置及关键执行和传动零部件研制能力显著增强。

(二)区域发展重点

按照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立足装备制造业现有基础,充分考虑区域比较优势,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1.引导区域高端制造业相对集中发展。紧密依靠本区域装备制造业现有的制造能力和产业组织,坚持突出重点和特色的战略取向,积极推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优势区域率先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世界级企业;促进中西部特色化发展,建设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链;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信息化、智能化、集成化为突破口,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研发基地。

2.加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示范基地建设。本着“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聚地建设,创建一批以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以高端装备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提高区域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引导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

3.产业区域发展重点。依托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现有产业基础,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链,促进形成设计、制造、集成、关键系统及部件配套、维护检修、技术服务等能力。

五、政策措施

(一)加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继续实施现行高端装备及基础件财税支持政策。编制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技术与产品目录,加快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工程,大力支持高端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配套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鼓励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研制生产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端重大技术装备,落实有关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积极研究完善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体系和重大创新工程的相关进口税收政策。建立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品种,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融资、规模化发展;发挥现有装备制造业基金的作用,支持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装备;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上市,引导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倾斜;鼓励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高端装备的融资租赁业务。

(二)大力实施技术改造

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所需关键基础件,如精密轴承、高精度齿轮传动装置,工程机械用高压柱塞泵/电动机、密封件等基础零部件。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品试验验证工作,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产品的技术升级。大力提高加工设备水平,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推进制造过程信息处理、生产控制、资源管理、质量检测、环保处理等典型环节的流程化再造,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自动化,提高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提升制造过程的绿色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着力加强技术创新

健全产业创新体系,支持产业技术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为全行业服务的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继续抓紧抓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先进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等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工作,加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创新发展工程的衔接,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加大关键制造装备研发力度,加强军民创新资源集成融合,支持促进技术成果工程化,为提升高端装备发产业化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四)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以促进高端装备制造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目标,组织和引导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骨干力量,建立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高端装备产业联盟,在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业务分包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重大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大力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品牌强企、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拓海内外市场,强强联合,跨国跨地区并购重组,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主业突出、带动明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大企业集团。鼓励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基础零部件、工艺辅具和适宜专业化发展的配套产品制造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形成一大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五)突出质量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品牌提升工程,鼓励企业建立专利联盟,联合构筑专利共享平台,拥有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知识产权。建立完善高端装备及其技术、关键系统、零部件的研发、试验验证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向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强化高端装备可靠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装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鼓励企业提升品牌层次,扩大品牌影响,支持自有品牌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自有品牌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

(六)加大市场培育力度

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大机制体制创新力度,着力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建立依托重大工程发展高端装备的机制,鼓励由装备使用单位和制造企业共同开发高端装备。建立高端装备首台套保险机制和示范应用制度,加大对首台套及配套系统推广应用的支持。探索建立高端装备发展与重大项目审批的联动机制,对于重点领域工程项目的所需装备,组织使用单位、制造企业联合制定装备联合攻关方案,并加快实施。完善招投标制度,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指导和监管。推动配套设备及高端装备维修、支援、租赁、服务等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点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组织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以应用拉动产业发展。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实施《装备制造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依托国家相关人才工程、计划,大力实施人才强业战略。以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为先导,统筹装备制造经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国外智力引进工作力度,加速装备制造业人才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职业院校和其他培训机构的平台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健全激励与分配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八)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融入全球产业链。鼓励境外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我国设立研发机构,支持国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开展高端装备联合研发和创新。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并购或参股国外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支持国内企业培育国际化品牌,开展国际化经营,多层次参与国际合作。

六、规划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本规划的推动实施。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制定规划实施细则,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做好高端装备制造业运行监测,及时做好产业发展形势的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与本规划纲要相衔接的实施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政策。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参与相关工作,协同推动本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

子规划1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交通大动脉,城市轨道交通是大中城市的基础性公共交通设施。轨道交通装备是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所需各类装备的总称,主要涵盖了机车车辆、工程及养路机械、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安全保障、运营管理等各种机电装备。发展“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轨道交通装备,是提升交通运输人流物流效率的保证,是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有效途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五个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有关决定,进一步明确产业升级方向和转型重点,加快推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现状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输业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撑与保障。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实现工业销售产值2477.3亿元,出口交货值84.1亿元,“十一五”期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销售产值年平均增长率约为31.9%。已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基地,生产能力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以主机企业为核心、以配套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国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现已拥有年新造大功率机车2000台,动车组、铁路客车和城轨车辆8000辆,各型货车60000辆,大型养路机械500台套能力以及年大修机车2000台,动车组及各类轨道客车5000辆,各型货车70000辆的能力。

2.研发能力显著提升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整体研发能力和产品水平大幅提升,初步掌握了高速动车组、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重载和快捷货运列车、城轨车辆、大型养路机械、列车运行控制、行车调度指挥、计算机联锁、综合监控等产品制造技术。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高速动车组、城轨A型车等产品已批量投放市场并稳定运行,2010年实现新产品产值869.9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动车组、城轨车辆、内燃机车、大型养路机械等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已出口到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印度、阿根廷、土耳其、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家。

3.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已初步建立了国家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框架,已建成以现代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国家级研发机构10家,国家创新型企业5家,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13家。2010年,产业整体研发投入已接近产品销售收入的4%、部分企业已超过10%。形成了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骨干,覆盖基础技术、共性技术、产品实现技术的研发创新体系。

4.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在主要产品领域取得了突破,基本满足了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部分产品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在研发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产业配套和国际化能力等方面还不够完善,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等问题日益显现,制约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产业研发能力不强。虽然机车车辆等主机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关键系统和核心零部件研发基础薄弱,缺乏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难以满足主机发展的需要,还未完全摆脱对国外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依赖,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设计、仿真、分析、计算和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开发条件不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亟待加强。

二是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完善。轨道交通装备在设计、制造和认证等方面缺乏规范、统一和完善的适合于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特色的装备标准体系,标准的适用性、配套性和时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产业配套能力薄弱。轨道交通装备的基础零部件、基础制造工艺、基础材料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配套产品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与国外差距明显,基础工业体系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支撑不足,产业基础配套能力不能适应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

四是国际化能力有待提高。轨道交通装备产品目前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际营销网络构建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技术、研发、制造等能力不足,制约着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

五是行业管理体系不健全。随着国家投资体制改革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影响着装备的信誉,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面临形势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建设装备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地把握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加快产业调整提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

1.市场需稳定增长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轨道交通在未来5~10年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

根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我国铁路建设仍将保持较快发展,为铁路装备提供了较大的市场需求,不仅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改造为高速动车组、大功率机车、重载货车提供了新的市场需求,而且在役装备的更新换代也要求装备制造业能提供良好的服务。预计“十二五”期间,动车组需求量约为1000列以上,大功率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需求量约5000台以上,客货车辆、通信信号、大型养路机械等装备也有较大市场需求。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以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环境污染为主导,积极发展城市轨道大众交通体系,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平均建设速度约为每年270公里,建设规模已位居世界首位。截止2010年底,我国已有13个城市开通了49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达1425.5公里;另有16个城市96条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共计里程超过2200公里。根据国家已批复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到2015年,将有超过30个城市建设85条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达2700公里以上。

目前,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沙特、伊朗、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也陆续推出了轨道交通建设及设备更新换代计划。按照欧洲铁路行业协会(UNIFE)等机构分析预测,到2015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将保持年均3%的增长,年均需求达1000多亿欧元。

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全球化促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国际一体化进程加快,跨国公司加紧整合和重组,向系统集成和为用户提供全面解决方案方向发展,同时利用全球资源和战略布局,优化研发、生产、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形成以全球化布局为特征的产业链。采取掌控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加强供应链管理,深化属地化经营的模式,强化目标市场的开发,加快先进适用产品的开发以适应不同的市场需要。

金融危机后,随着工业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兴起,国际分工与合作进入新阶段,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利用环保、安全等手段保护本国市场。经济实力雄厚和技术平台先进的跨国公司利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品牌和资本优势,加大对我国市场的开发,挤压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空间,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随着国内企业制造能力的不断提升和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度进一步加大,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3.轨道交通运营方式转变对产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程的加快,路网规模迅速扩大,产品技术不断升级,系统集成度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方式正向网络化和多样化发展,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推动轨道交通装备向高安全性和可靠性、易维护方向发展,也将带来运营管理模式的深刻变化。要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改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注重增长质量和水平,加强产品研发,改善试验验证和检测条件,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快由单一制造型企业向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服务型企业转变。

二、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夯实基础、提升服务”的基本原则,把握我国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主机与关键系统协同发展,突破制约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安全监控等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完善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打造成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

(二)基本原则1.加快转型升级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引导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改变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注重增长质量和效益。围绕我国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研发适应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加强技术创新

加强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制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技术水平。鼓励企业与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的轻量化、模块化、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环境友好性,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

3.夯实产业基础

加强资金和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企业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实现重点装备的技术突破。坚持整机装备与关键系统及核心零部件协同发展,进一步加强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研究和产品应用性研究。发展一批高起点、专业化、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配套企业,开发与研制一批有高技术含量的基础元器件、关键核心技术的部件及系统,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可靠性,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创新发展夯实产业基础。

4.提升现代服务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试验验证、系统集成、认证、监理咨询、运营维护、工程承包、维修、维护保养、物流、租赁等产业链前后端开展增值服务,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不断提升现代制造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打造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的企业集团。

(三)发展目标1.2015年目标

以“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为方向,以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为重点,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效果:产业保持较快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水平迈上新台阶、海外市场拓展力度加大、产业技术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主要产品实现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的跃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成为国际先进的高端产业。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产值超过4000亿元,产品满足我国轨道交通建设需要。

——行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达到5%以上,主要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建设牵引传动、走行、制动、列控、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系统集成、试验验证、认证认可等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

——现代制造服务业快速发展,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0%以上。

——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指数高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

2.2020年展望

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6500亿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6%,形成完善的、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主要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知识产权,形成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和专利,标准及认证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造就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全球化发展,产业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三、发展重点及产业布局

(一)重点方向1.动车组及客运列车

全面掌握动车组及客运列车技术,提高客运轨道交通装备的可靠性、舒适性、可维护性,完善时速300公里以上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研制,开发适应高寒、高热、高风沙、高湿、广域等不同系列的谱系化动车组,满足跨线、跨网的旅客运输提速提效需要。以高速动车组技术为基础,结合城际交通实际,形成城际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平台与产业化体系,满足城际轨道交通需要。

2.重载及快捷货运列车

全面突破30t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和货车技术、时速160公里快捷货运机车和货车技术,深入研究轴重与线路桥梁匹配关系、速度与牵引质量匹配关系、车辆与站场匹配关系等,开展全系列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大轴重重载货车、快捷货运列车的配套研发,研发制造满足国际市场不同限界要求、不同供电制式的,覆盖全部货物运输需求的系列货运列车。

3.城市轨道交通装备

进一步加强城轨车辆系统集成技术研发,完善城轨车辆产品技术平台,形成适应各个国家不同技术标准要求的、满足全球市场不同性价比、文化、环境等需要的多系列城轨车辆产品谱系,保持多样性发展。

开发低噪、低振动、节能产品,加强关键核心部件,如牵引系统、制动系统、转向架、运控系统等,以及车辆车站机电设备、灭火系统、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列车自动驾驶系统等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4.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全面突破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关键技术,向性能优异化、效率高效化、品种多元化、产品系列化、工作智能化、作业环保化发展,加快研制、批量制造高精度和高效捣固稳定车、高效清筛机、带道砟分配功能的配砟整形车、道床综合处理车、钢轨打磨和铣磨车、综合巡检车、高精度测量车、高速轨检车、钢轨探伤车、物料运输车、接触网综合作业车、轨道吸污车、轨道除雪车等新产品,研制轨道电力牵引双源制、高原型和多功能组合式工程及养路机械装备。

5.通信信号装备

全面建成覆盖高、中、低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的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体系、实现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开展高速铁路宽带通信的关键技术、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平台研究,开发先进的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开展基础设备设施领域的铁路地质灾害预报警系统研究。

6.综合监控与运营管理系统

开展轨道交通客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完善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突破基于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的行车监控应用技术,实现行车、供电、机电、通信、防灾、工务、车辆等综合监控信息集成,形成综合调度指挥系统。开发城市轨道交通防灾报警系统,客流预测、疏散和应急指挥一体化联动系统。

7.关键核心零部件

重点开展为高速铁路客车、重载铁路货车、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等配套的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大功率柴油机、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列车牵引控制单元、牵引及辅助变流器、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大功率盘型制动装置、制动控制装置、供电高速开关、信号继电器等关键零部件的研发,提升轨道交通装备配套产品的技术水平、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优化产业布局

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现有分布情况及面临形势,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产业转移与调整升级相结合、优势互补与互利共赢相结合,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抑制产业盲目发展,推进产业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依托既有的高速列车及城轨车辆制造、大功率机车制造、货车制造、工程及养路机械制造、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制造等基地,突出重点和特色,促进形成具备研发设计、系统集成、现代制造、维护检修、关键系统及部件配套等能力,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产业资源要素集聚,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强牵引与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部件基地建设。整合既有制造、维修等资源,加强轨道交通装备维修服务基地建设。

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比较优势,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形成全球化优势资源配置格局。

四、主要任务

(一)实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

围绕高速重载的铁路客货列车、低噪低振动的城际及城轨车辆等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创新发展。

开发高寒及城际动车组、交流传动快速机车及客货车、30吨及以上轴重重载机车与货车、新型城轨车辆、大型多功能高效率工程及养路机械等装备。

深化研究列车运行控制技术,安全信息传输技术,移动装备和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技术,风、雨雪、异物、地震等灾害监测系统等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突破重载列车及重联技术,摆式车辆技术,低地板车辆技术,中低速磁悬浮关键技术,永磁电传动技术,养路机械作业模式与系统集成、控制及传感、综合检测、巡检和数据分析决策技术,无砟轨道养护技术,高速铁路工务安全风险控制技术。

研发牵引传动与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制动系统、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信号系统、面向行车的综合监控系统、专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等关键系统。

研制配套柴油机、轮轴轴承、传动齿轮箱、转向架、钩缓、减振装置、牵引变流器、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器件、供电高速开关等关键零部件。

通过工程实施,突破制约轨道交通装备发展的牵引传动、制动、控制系统等关键系统和核心部件的技术瓶颈,进一步提高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性能要求,提升装备的轻量化、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建立完善的现代轨道交通装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及系统的研发、试验验证、标准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产业化,提升核心部件及系统创新能力,到2015年,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能力。

(二)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创新人才短缺、创新投入不足等矛盾与问题,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用和管理能力。

建立和完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基地,依托企业技术中心,集合产业各种科技资源与研发力量,加速推进研发及产业化进程,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制造企业、高校、研究院所与用户的作用,高度重视用户企业的全程参与,开展联合攻关,一揽子解决技术难题。

鼓励上下游企业广泛开展合作、联合研发,逐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持续推动、产学研用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创新资源的最大化。

(三)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加强对已有轨道交通装备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通过项目引导、多单位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以及新的运行机制和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作用。建立健全国家级轨道交通装备基础性和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体系,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设计和试验验证能力,夯实产业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集中人才、技术和实验条件等资源,建立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灵活、能为产业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对高端轨道交通装备的技术研发形成有效和可靠的支撑。

统筹创新资源,加大创新投入,充分利用现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加快推进牵引传动、走行、制动、列控、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等研发设计、试验验证、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的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加强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质量管理。

(四)优化产品结构

依托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大运量货运通道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优化现有产品结构,开发应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新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逐步替代性能落后、安全水平低的老式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产品升级换代。

根据环境条件、地域特性、经济条件等差异形成的不同需求,完善和细化整机、基础元器件、系统和重要部件产品系列,研制系列产品形成型谱系列化的产品参数数据库,实现快速定制,以适应多层次、多类型需求,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供应链,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逐步形成居世界领先水平谱系化的轨道交通装备。

(五)完善标准体系建设

整合产学研用标准化技术力量,发挥企业参与制修订标准的积极性,加强轨道交通装备标准的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标准的先进性、适用性、配套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技术标准体系。

支持以产业链为纽带,联合制定标准,加强产需企业的沟通交流,实现上下游产品标准对接,保证标准的协调性和一致性。鼓励有实力的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促进标准走向国际。研究建立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服务标准体系,促进并保障现代制造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标准的宣传贯彻和企业标准化工作,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六)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加快推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集聚研发力量和制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降低重复投入造成的资源浪费,推进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条,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形成具备成套和总承包能力、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与主机技术水平相协调的专业化、规模化配套企业,鼓励配套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提升基础元器件、核心零部件及关键系统的配套能力,满足轨道交通装备的发展需求。打造一批具有优势的、专业化、特色化的生产和服务企业。

(七)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延伸产业链,建设产品全寿命周期的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发展具有轨道交通装备特色的现代制造服务业,形成制造与服务相互促进的机制,打造拥有总承包商资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支持骨干企业在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方面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开展工程承包、系统集成、试验验证、认证、监理咨询、维护保养、物流、运营维护、维修改造、再制造、备件供应、设备租赁、培训等方面的增值服务。促进企业由单一提供设备向提供成套设备、工程承包等转变,产业链延伸至下游运营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由生产型制造转向生产服务型制造。

(八)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创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品牌,打造具有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跨国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鼓励企业加强国际交流,通过联合开发、合资合作、人才交流、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与国外企业和研发中心进行合作。支持企业在境外注册商标和申请专利,促进具有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出口。推进企业由产品、技术出口向资本、管理输出转变,在全球建立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基地,实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全球化。

五、政策措施

(一)加强宏观引导和统筹协调

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商,密切配合,积极探索和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政策、落实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兼并重组、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等,加强规划宣传,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统筹考虑部署产业的有序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加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创新发展工程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工程化关键技术和重点装备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支持研发设计、试验验证、认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服务外部环境。

进一步落实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制定鼓励发展的产品和技术目录,引导社会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向行业聚集。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用户组建产学研用联盟。鼓励有条件、有技术和品牌优势、实力强的企业与国外研发机构和境外企业合作,掌握先进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

(三)逐步建立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

加强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认证制度。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关键设备和产品方面加快培育建立第三方的专业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加强对进口关键设备和产品的入境验证和后续监管,降低业主采购设备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轨道交通装备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人才竞争环境,实施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以重点项目、创新工程、研发基地为依托,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团队,培养和造就大量面向高层次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引进海外领军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支持企业通过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吸引和招聘海外高端人才,扩大轨道交通装备高端人才队伍。

(五)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协调、行业自律、信息交流、政策研究、咨询评估、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反映企业实际问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助手。及时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反映行业动态,提出政策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六)建立行业运行监测体系

建立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运行监测、信息发布、分析评估和风险预警体系,根据运行情况,及时制订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强与财税、金融、贸易、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政策衔接。

六、规划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负责本规划的实施,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地方工业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子规划2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对于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生产效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推进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依据《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围绕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核心环节,制定《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随着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深度和广度日益提升,以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突破,2010年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及其系统等部分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领域销售收入超过3000亿元。但是,作为一个正在培育和成长的新兴产业,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仍存在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新型传感、先进控制等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规模小,产业组织结构小、散、弱,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产业基础薄弱,高档和特种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高档数控系统、机器人市场份额不到5%。

当今,工业发达国家始终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已成为制造业必然发展趋势,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将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能源资源环境的约束,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5-10年,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面向国民经济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需求,以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和绿色化为目标,以突破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为支撑,以推进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为核心,以提升重大智能制造装备集成创新能力为重点,促进示范应用推广,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挥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和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企业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各级政府部门在规划制定、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市场环境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2.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选择基础条件好、应用面广、带动作用强的智能测控装置和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加大支持力度,重点予以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和知名品牌,辐射和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3.坚持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制造过程的智能化需求,加强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成套智能制造装备的研究开发,大力推进智能测控装置和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示范应用推广。

4.坚持装备制造与服务增值相结合。大力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在工程承包、维修改造、备品备件供应、设备租赁、再制造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促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由加工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经过10年的努力,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基本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需求。

到2015年: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销售收入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5%。智能制造装备满足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需求。

——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伺服和执行部件为代表的智能装置实现突破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重大成套装备及生产线系统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

——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专业化企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完善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骨干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超过5%。培养一大批知识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

到2020年:

——将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培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0000亿元,实现装备的智能化及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使产业生产效率、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明显降低。

四、主要任务

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总体目标,围绕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方向,重点抓好以下主要任务。

(一)实施创新发展工程

以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通过技术引领支撑,依托优势企业,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工程,强化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突破关键智能技术,推进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重大智能成套装备的集成创新,推进关键智能技术、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在典型制造领域中的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进程。

(二)调整产业组织结构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通过重组、改制、兼并及相应的政策引导,积极推进智能制造装备企业的兼并重组,逐步形成具有核心技术及设备成套、工程总承包、投融资能力的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

鼓励企业专业化发展。对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仪器仪表、液压/气动/密封件及系统、齿轮传动、伺服装置企业予以支持,提高专业化程度和产品技术水平,发展成为“专、精、特、新”专业化、社会化配套企业。

(三)突出品牌质量建设

提升产品质量。贯彻落实“工业产品品牌和质量振兴战略”,加强质量基础能力建设,推进标准、计量、检测检验、质量控制技术、质量工程技术等在企业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以及质量监管体系环节中的应用,着力提升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实用性。

加快品牌培育。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品牌建设工程”,根据区域发展优势,制订并实施品牌培育行动计划;引导企业针对国内外细分市场,促进品牌产品系列化发展;支持品牌产品在境外的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促进品牌产品跨国经营与国际化发展。

(四)推动产业技术进步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检测机构等现有资源,推动行业检测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组建企业主导、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参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完善科研试验设施建设,提高加工设备水平,推广先进工艺技术,提高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产品设计、制造、测试等环节的自动化,提高产品稳定性和生产效率,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开展数字化车间示范建设工程。

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标准体系,补充和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使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的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等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制造过程信息处理、生产控制、资源管理、质量检测、环保处理等典型环节的流程优化再造,提高安全和综合效益、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大幅度提高制造过程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信息化综合集成和协同应用,促进两化融合条件下的企业发展模式创新。

(五)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区域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和科技基础优势,强化区域优势产业,促进协调发展,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在重点区域培育一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加强对集聚区的规划引导,提升信息网络、污染集中处理、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区规范有序发展。

五、重点发展方向

(一)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

围绕感知、决策和执行等智能功能的实现,针对测控装置、部件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开发和应用,突破新型传感原理和工艺、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工业通信网络安全、健康维护诊断等一批共性、基础关键智能技术,为实现制造装备和制造过程的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二)核心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

围绕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研发以及智能制造技术的推广应用,开发机器人、感知系统、智能仪表等典型的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并实现产业化。在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形成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突出制造业所需装备,针对石油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纺织、造纸印刷等制造业生产过程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需要,发挥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机制,依托有明确需求的用户,组织“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创新团队,推动软硬件在数控/工业控制装备中的应用与推广,通过集成创新,开发一批标志性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保障产业转型升级。并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推进示范应用,加快产业化。

(四)重点应用示范领域

根据我国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测控装置的发展水平,立足制造业,在“十二五”期间重点选择在电力、节能环保、农业、资源开采、国防军工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广应用,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应用示范,形成通用性、标准化、知识产权的应用平台,加快推进产业、技术与应用协同发展。

六、政策保障措施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加快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加强对高档数控系统、伺服驱动装置、机床自诊断技术等技术与装置研发投入力度,提高主机的智能化水平,推进系统集成和成套,开发一批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设备。重点支持智能技术、智能测控装置与部件、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的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引导地方、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资金投入。

(二)建立依托工程发展机制

建立完善依托工程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机制,优先鼓励由用户企业和制造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参与工程招投标,共同开发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首台套保险业务。积极落实首台(套)政策,支持智能制造装备应用推广。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和境外企业及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的国际交流和协调,完善出口信贷、保险政策,支持智能制造技术、装备及工程服务出口。

(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营造良好环境,培养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和锻炼一批优秀的从事智能技术和装备研发和创新的团队,培养和造就大量面向高层次需求的实战型工程技术人才。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五)完善产业发展体系

组织编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分类目录,建立运行监测、信息发布与分析评价体系,及时制订促进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加强金融、贸易、土地、环保、安全生产等政策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在行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七、规划组织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负责《规划》实施,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建立规划实施动态评估机制。地方工业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业结合本地区和本企业实际情况,制订与本规划相衔接的实施方案。相关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反映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NF076(本文来源:工信部)

第三篇:高端装备制造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下一个风云十年?

机械子行业评分——高端装备各行业最具发展前景

得分较高的子行业包括(按得分从高到低):

海洋工程:海工装备长期高增长趋势确定:

1、油气开发向深海转移的高确定性;

2、海工装备建造向中国转移的确定性;

3、海工装备高壁垒与高附加值性。但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需关注率先实现产业化的企业。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对生产效率和精度要求的提高,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装备行业(包括自动检测、自动装配、清洗过滤、物流搬运和自动化生产线等)将充分受益。目前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装备40%被应用于汽车行业,未来下游应用将逐步拓展到轨道交通、电力、化工、医疗等行业。国外厂商占到市场的70%以上,我国企业进口替代空间大。

中高端数控机床:我国经济型数控机床已处在快速成长期,中高端数控机床尚在导入期,中端数控机床国内品牌占有率不到30%,高端不到2%,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母机,高端数控机床将最先受益于国家高端产业振兴。

智能控制系统与仪器仪表:智能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以及航空装备、卫星等高精尖领域的智能控制系统。我国工业自动化率较低,自动化仪器仪表产值占GDP比重仅为1.1%,低于美国90年代4%的水平。随着未来劳动力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下对工业生产过程检测、控制、优化等精度的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国外厂商占到市场的70%以上,高端领域达到90%,我国企业进口替代空间大。

农业机械:农机行业处于成长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0%。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机械化率提升和农机扶持补贴政策长期向好,将确保行业稳健增长。

煤炭机械:煤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期,行业机械化率为65%,综采化率为44%。细分行业龙头显现,成套化设备将是行业发展趋势。

新增产能、设备更新升级和机械化率、综采化率提升三大因素推动煤机行业需求稳健增长。

工程机械:经历过去十年高峰成长,工程机械行业将进入国内稳定增长及海外积极拓展期,长期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从竞争格局上看,龙头企业已进入交叉竞争的时代,新产能投放及兼并收购将成为未来五年的主题,行业龙头优势将愈加显著;轨道交通装备及核电设备:轨道交通装备和核电装备行业直接受益于政府投资,日本泄漏事件和7.23高铁事故后,核电和高铁新项目都暂停审批。未来行业发展取决于政策导向。

第四篇:法院装备十三五规划

我县人民法院

基本业务装备建设“十三五”规划

2016---2020

人民法院基本业务装备是人民法院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和司法政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是人民法院履行职能职责实现公正司法的基本物质条件。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一年。为确保司法行政管理工作更好的服务于审判执行、队伍建设等工作,切实提高我院业务装备水平,我们在认真检查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依据我院政法经费保障实际和业务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和趋势(一)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院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基层人民法庭基本业务装备实施标准(试行)》(预财行〔2011〕383号),克服困难、真抓实干,全面推进装备建设进程,不断提升装备保障水平,取得一定成效。

1.业务装备水平明显提升。标准化法庭建设成效显著。现已配备法庭标志性装备4套(包括国徽、法椅、法台旁听椅等),法庭庭审记录设备3套、法庭扩音设备2套;建成完善档案管理设备,装备了新型档案密集架;文印装备配备齐全,具有两台大型复印机和一台彩色打印机;台式计算机 46台,便携式计算机14台,小型打印机22台、移动存储设备53个,能够满足办公的需要。

2.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在业务信息化方面,建成三级业务专网、上线使用审判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电子签章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远程提讯设备;网络安全方面装备了灾难备份系统,机要通信系统;安保方面,初步建设成门禁系统、安检系统、监控系统;探索建立了网上立案,网上法庭系统。法院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3.司法警察装备持续规范化:按照司法警察装备配备标准配备单警装备9套,警械专用柜1套。

4.两庭建设成效显著。我院紧紧依靠县党委、政府,积极推进“两庭”建设。随着2014年6月6日我院新审判办公大楼投入使用,我院“两庭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新审判办公大楼中审判庭、办公室、会议室、阅览室、文化展厅、党员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建成电子显示、电子投影系统和计算机局域网。统一购置了法台、法椅、办公桌、资料柜,办公室设施整齐划一。在集中力量抓好院机关审判法庭迁建的同时,我们也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推进法庭建设。现已建成灵井法庭、尚集法庭、长村长法庭三个标准化法庭,并对其他法庭办公楼进行了维修和适当装修,极大地改善了法庭审判办公条件,促进了公正高效司法。

总体来看,我院业务装备建设有了积极发展,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同时也面临挑战与困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业务装备的配备结构还是以满足基本需要为重点,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水平亟需提高,与省高院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

(二)趋势

人民法院业务装备建设是推动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法院业务装备建设。作为站在司法最前沿的基层法院,必须充分认识业务装备建设对于加强法院工作、提高司法水平的重要性,充分认识业务装备建设对于促进司法公正高效的重要性。

1.随着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特别是涉及民生各类矛盾产生的原因更加复杂,高发、多发态势更加严峻,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仍将高位运行,案件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法官执法办案,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经济关系、促进科学发展、保障人民权益的任务更加繁重,责任更加重大。人民法院审判执行等各项工作对业务装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严格公正司法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要求更加强烈,期待更加紧迫。人民法院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司法能力、服务大局、司法为民的要求更加紧迫。建设高效的信息技术平台,发挥信息技术在促进公平正义、扩大信息公开、拓宽群众参与、沟通社情民意等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

3.国家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目标从业务流程电子化,转向支撑部门履职和提高工作效能。方式从各自为政、相互封闭,转向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模式从粗放化、离散化,转向集约化、整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转变,将深刻影响人民法院装备建设的方向和工作方式。

今后五年是人民法院业务装备升级换代、信息化整体推进的重要时期,是转变发展方式、深化应用和突出成效的关键转型期,也是优化资源配置、创新业务运行机制、破解难题的攻坚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人民司法行政管理新局面。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技强院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新时期人民法院审判执行中心工作,以为执法办案服务,为法院管理服务,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服务为重心,以规划、建设、应用、管理四个环节为着力点,全面推动人民法院工作科学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长远规划,科学发展。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实施”的工作指导原则,科学把握任 务与发展、建设与应用、硬件与软件、审判管理与其他管理、技术完善与制度建设之间的重要关系。

2.以人为本,服务司法。以审判执行、决策管理、便民利民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加强装备建设与法院各项工作、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切实为加强司法管理、提高司法水平提供服务,切实为促进司法公正廉洁高效提供服务。

3.深化应用,突出实效。以切实提高人民法院履职能力为目标,创新运行机制,强化应用推广,促进职能转型。推行信息化建设集约化、应用平台化、服务整体化、共享协同化的方式。

三、重点任务

(一)逐步完善律师接待室等功能区的业务保障装备。利用现有的政法保障经费建设更加完善的司法办公功能分区。在不断提高审判庭、办公室装备水平的基础之上,增加对律师接待室、调解室、羁押室等功能区的硬件投入,满足不断提高的审判工作需要。

(二)建设和完善计算机网络体系。

1.强化我院现有的法院专网。提升软硬件支撑能力水平,适当拓宽专网光纤带宽,优化服务器配置,建设稳定、可靠、可扩展的软硬件支撑平台。以平台为基础建设派出法庭的“三同步两公开”系统、建设院机关与派出法庭实时音视频互通系 5 统、建设电子档案随案件同步建立系统、建设内网电子公告板系统。

2.利用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建设和完善对外司法服务网络。完善门户网站建设,继续探索网上立案、网上法庭等便民化措施,将我院门户网站逐渐建设为对外的形象展示平台、便民诉讼平台。

3.探索建立办公自动化平台。以促进审判公开,规范司法行为,提高审判质量为目标,建立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实现自动化平台对审判工作、执行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审判管理工作、人事行政工作全业务、全流程覆盖。

(三)按照司法警察装备标准对法警装备进行升级维护。建立与上级要求相适应的法警装备升级更新制度,建立易耗装备的预算安排和定期补充制度。

(四)持续着力“两庭”建设。

紧紧依靠地方党委和政府,努力争取规划安排、资金筹措、土地征用、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支持,争取完成五女店法庭、枪杆刘法庭标准化法庭建设任务。

(五)进一步完善安保技防设施。

完善监控系统,依托内网平台,实现对院机关、派出法庭的监控集中管理;探索利用指纹识别等科技手段完善门禁 6 系统,实现办公区与审判区有效隔离;建立合理的安检门、X光机、手持探测器配备使用制度。

(六)坚持以“集中管理 保障需要”为方针强化公车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把装备建设作为法院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列入院党组议事日程。责任人员要大力推动装备建设工作,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业务部门要在业务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并积极协同;各行政部门要切实承担起责任,抓好落实和推进。

(二)加强资金投入,保障建设经费。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的支持。不等不靠,艰苦创业,抓住建设法治社会的大气候,做好装备专项经费预算申报工作,做好相关项目立项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保障工作落实。加强我院装备管理和信息化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队伍保障机制。积极与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沟通协调,探索设立司法装备工作专门机构,实现装备工作的归口管理。根据我院装备工作尤其是信息化网络化工作量的要求,配备专职人员。

2015年3月25日

第五篇: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与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与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摘要:在分析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以浙江地区装备企业为基地,与高端装备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机制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深度结合,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端装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7-0174-02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及各行业进行简单再生产提供工具和装备的生产制造部门,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是其他行业的基础,其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高科技技术为核心,处于高端产业重要环节,决定整个产业中战略位置,在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处于主体,推动现代工业转型升级。按照工信部印发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选择,对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高端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

1.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目前,在浙江地区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技能人才紧缺,近几年浙江省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其人才的缺口呈逐年增大的趋势,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正日益加强。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国内劳动力生产成本上升,装备制造业也将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就需要一支掌握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随着全球大中型企业在浙江地区投资建厂,迫切需要大量的相关高技能人才。

2.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将深化教产合作,强化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提高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搭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策略,探索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国家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会议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比例为15%,到2020年,将比例提高到25%以上,提高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同时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却十分缺乏,浙江地区的一大批企业面临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否则在浙江地区获得生存越来越困难,面对近年来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的增长远远不及高端设备的增长,而目前我国培养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数,目前高等学校大多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没有专门以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作为培养的专业,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如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发生变革,加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和教育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未来十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必须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养力度,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变。

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高技能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薄弱。高职院校办学专业定位不明确,职业教育灌输不强,不少高职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受场地、资金等因素导致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人数严重不足。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薪金待遇上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容易出现留不住人或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2.企业职工培训处于被动局面。企业自身重视生产与短期利益,对员工培养投入不足,使企业应承担的培训责任转移给职业院校和社会。同时企业内部培训制度不健全,缺乏为企业员工制订完整的培训计划和安排,大部分企业很少设定专门的培训部门,企业员工很少有时间去参加培训,对培训教育资金投入欠缺,缺乏针对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

3.高技能职业培训的机制尚未成型。随着市场化的竞争,行业、企业的竞争加剧、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应发挥主体作用,企业是人才的最大受益者,企业经营者如果只追求利润,对高技能人才只使用不培养,形成不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机制,社会上的培训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力量培训机构为数众多,但在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规模达不到高技能人才所需要求。

4.从业者文化程度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高端技能人才学历层次偏低,以技师为例,学历层次不高,文化程度偏低,直接影响到现有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从而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地区分布上看,人才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现状,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将带来直接影响。

三、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

1.根据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分析职业岗位能力,构建高素质技能人才知识、技能与素质体系,以适应产业升级需要。高技术领域岗位工作的人才,是行业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在面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高技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被企业所用。我国要从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必然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但70%以上需要高端技能人才,需要建立产学研基地与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相对应。

2.以“校中厂、厂中校”与“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满足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应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参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编制课程标准及特色教材;共同确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选派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为院校学生授课。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了工学结合的组织框架。以“校企合作、产学一体”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优秀企业文化,对接企业岗位要求,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岗位知识、技能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

3.强化行业标准应用,培育“双师”结构高素质师资团队建设。为保证基于行业标准的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推进,强化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考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通过聘请行业内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一线企业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建成了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在江浙地区及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素质师资团队。以行业企业一线产品为载体,针对性地提出课程培养目标,以达到培养学生符合企业要求。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应注重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制定,并编写与生产实际结合的培训教材,课程的内容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新技术、工艺相结合。

4.实施项目化管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县校合作,既发挥县域的优势,又利用院校的人才、科技、教学资源优势,达到县域和院校的双赢――一方面提升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又为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同时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第一阶段主要包括双方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实行专业教师互访学习等内容;第二阶段主要包括开展课程深层次合作、共同组建技术开发室、探索引入四年制课程体系等内容。

5.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人员、规模的限制,凭借企业自身很难开展培训高技能人才。可以考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实训基地,为中小型企业和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高技能培训项目,以满足中小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总而言之,提升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机制,要通过地方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面的引导和政策上的支持,结合国外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规律,将企业的利益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贺正楚,潘红玉,寻舸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模式变革趋势研究[J].管理世界,2013,(10):178-179.[2] 史旦旦,任梅.浙江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12):57-60.[3] 金潇明,周劲松,文益民等.制造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09,(4):42-44.[4] 王晓江,田昊.高职院校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4):3-5.[5] 王莉杰,涂丽华,胡春榜.基于技能竞赛视域下的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10):18-20.[6] 潘万贵,林海波.校企深度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探索――基于“三位一体”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

40-42.[责任编辑安世友]

下载上海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上海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

    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据悉,高端装备“十二五”规划正在积极制定中,有望在2011年一季度出台。而整个装备制造业的“十二五”规划出台的时间则将暂时“让路”,在高端装......

    新形势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新形势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十一五”以来,宝鸡市工业化进程稳步向纵深发展,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支柱产业、龙头......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摘要:我国是制造业的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的强国。装备制造业是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端装配制造业包括航空装备制造[本站推荐]

    高端装配制造业包括航空装备制造、核电装备制造、卫星装备制造、物联网相关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和轨道交通装备等六大子行业。 航空装备工业 航空工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 2018年度课题指南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8年8月 申 报 说 明 一、申报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

    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决定性时期。要把握中央精神,结合上海实际,以......

    山东省关于促进核电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山东省关于促进核电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2009—2011年) 省经贸委 省国防科工办 核电装备制造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关联度广,带动力强,产业链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