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前景展望

时间:2019-05-13 04:2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机车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前景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机车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前景展望》。

第一篇:机车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前景展望

机车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前景展望

1、表格设计

2、行业拉动,如汽车修理厂

3、潍坊汽车城发展情况和相关数据分析搜集

4、书店查阅资料,网络搜集

5、实例分析和材料搜集

6、汽车销售利税情况、利润

第二篇: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关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理论思考

摘要:我国是制造业的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的强国。装备制造业是基础产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将会直接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方针政策的制定、研究方向的确定,进而促进我国机械制造业稳定、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尽快地赶上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以说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装备制造业的含义及其特点,然后就其现状和问题做了一些阐述,最后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一、装备制造业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其产业范围包括机械工业(含航空、航天、船舶和兵器等制造行业)和电子工业中的投资类产品。包括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器材及其他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等。

2.特点:

(1)装备制造业范围广,门类多,技术含量高,与其他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装备制造业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业,还涉及到材料、电子和机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为各行业提供现代化设备,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到国防使用的武器装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装备制造业:

(2)装备制造业是高就业、节省能(资)源、高附加值产业。装备制造业虽为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工业,但它不同于流程工业,它是组装式工业,同时具有劳动密集性质,有较大的就业容量,可以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装备制造业不仅直接吸纳大量劳动力,同时装备制造业前后关联度较高,对装备制造业投入也可带动其它工业的发展,增加相关工业的就业人数。解决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对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资源日趋紧张,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各国都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省能源和省资源的高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价值型产业。装备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工业,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在重工业中是最低的。装备制造业是技术密集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随着装备制造业不断吸纳高新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普及应用,技术装备日趋软件化,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将有更多的产业及其产业进入高技术产业范畴。

(3)装备制造业是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及综合国力的战略性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亟的综合配套能力。特别是一些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需跨行业配套制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因此,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各彳亍各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许多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成熟阶段都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

(4)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现状。由于现代技术革命与高新技术的出现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装备制造业所涉及的概念和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全球化合作日趋加强,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二、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的和问题 1.现状

(1)从产业政策分析。我国高度重视和支持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6 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7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国务院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重大技术装备业将享受进口税收优惠,以提高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自主创新能力。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国家制定了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在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指出装备制造业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是依托十大领域重点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抓住九大产业重点项目,实施装备自主化;提升四大配套产品制造水平,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和推进七项重点工作,转变产业发展方式。规划还指出了十项政策措施。

(2)从发展状况分析。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起重机市场,而起重装备是制造业的重点领域。中国共有起重机械生产企业约500家。徐州重工、辽宁抚挖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以履带式起重机为主。大型集装箱装卸运输成套设备是未来重机行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凭借本省深海地域优势,船舶制造仍是未来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大型造船门机将辐射装备制造的重点领域。

我国工程机械产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需求将逐步扩大。但中国工程机械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逐步走出多数集中在产业链低端的局面,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质产品的产业链高端迈进,这也是走向工程机械强国的必然之路。因此,起重装备的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将成为未来十年中国制造业的主旋律并实现五大转变:即从依靠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转变;从注重生产能力扩张向注重技术能力积聚转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从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低端向世界制造业价值链高端转变;从对环境挤压向对环境友好转变。

2.问题

(1)专业化水平低.绝大多数企业是全能企业,从铸造开始,零部件加工、热处理到组装调试为一条龙生产模式.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结构不利于企业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率.

(2)产品品种少.通用产品多,精密、自动化、变型及专用产品少;单机多,生产线及自动化加工系统少,为用户提供成套设备能力不强.另外,主机多.配套少;切削加工多,成形加工少.

(3)产品水平低,构成落后.我国机床拥有量已相当可观,但产品精度却比国际标准低.(4)自身装备水平落后.作为生产母机的机床行业。工艺装备理应比加工对象具有更高精度水平.然而我国机床行业的生产水平较低。设备水平急需提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经济政策上重外延轻内涵、重新建轻改造,致使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产品结构不合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薄弱,总体竞争能力不强,许多设备还需要依赖进口.

三、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议 1.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和设备的更新改造

更新设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更新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新机床设备的性能和质量.新机床的来源不外乎是本园生产和国外进口,即使在发达国家里,更新的主要来源仍然是本国生产的机床.为了使机床拥有量的平均役龄保持在一定水平上,一国机床拥有量和产量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例如日本和德国的机床年产量和拥有量之比约1:10,所以有足够的机床进行设备更新,因而无论更新速度和设备役龄方面都是领先的但我国解决这个问题的着重点应放在提高机床产品的技术构成,增加高精度、高效能机床的比重,加速或强制陈旧机床退役,减少机床拥有量.使机床拥有量和产量之间保持一个正常的比例关系.为了保持我国装备制造业加工装备的先进性,必须有一个强大的机床工业.相对于整个装备制造业而言,机床工业在生产能力方面应有一定的超前发展,在科学技术上应有一定的 储备.

在产量构成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提高锻压设备的比重,使锻压与金切加工设备比达到协调.增加机床品种,特别是精密、大型、重型机床和专用机床.

机床行业的没备更新要超前于整个装备制造业,为保证机床工业装备的先进性,对机床行业旧设备的淘汰比重要大于整个装备制造业,且平均役龄也应低于整个装备制造业.因此应增加和保证机床工业的技改投入,特别是担负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需要的成套设备、关键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改投资应予以重点保证.

2.大力发展数控机床

目前,世界各国机床产值都在提高,但主要是提高机床的水平和质量,而在产量方面不仅没有多大增加.有的国家反而减少,说明许多国家都在依靠科技进步,走集约化的道路.

机器产品按品种产量划分有两大类,一类是用户对某单一品种的需求量较大,即属于大批生产的范畴;另一类则由于用户对产品式样、性能和规格的要求各不相同.生产批量不是很大,属于中小批量生产的范畴.而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80%左右属于中小批量生产的范畴.随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这个比例在不断增大.

宏观衡量一个国家机床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机床产量和产值中数控机床的比重.数控机床是机械和电子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机电一体化产品.它体现了精密、高效、柔性、集成四大特点.当代的数控机床,不仅技术上先进,而且经济上也很合理,是未来机械自动化的基础.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解决了中小批生产的自动化问题,提高了机床效率和加工程度,改进了产品质量,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2)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3)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效益.发展数控机床的目的,主要在于提高产品质量,适应产品的多样化、批量小、变换快的要求.我国机床工业只有适应世界潮流,大力发展数控机床产品,提高数控化率,这样才能改善我国机床拥有量的技术构成。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柔性化程度和应变能力.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涉及政府、产业、企业三个层面.

(1)深化国企改革,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优势,加强政府采购扶持力度。建立政府与资金支持体系、规范投资体系、加快产业升级等来建设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体系,推动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2)运用产业政策振兴装备制造业.凋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自身装备的带动效应,通过产学研联盟机制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以企业为主体发挥作用。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装备制造企业应把自主创新意识放在首位,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和组织机构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和投资力度

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属于技术密集型部门。并且在工业固定资产中占有率较高,理应成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然而。投资不仅要有足够的规模,还要有合理的投资技术构成,(即消极投资和积极投资的比重)这样才能收到投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的.为了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装备水平和人均装备率.实现社会生产集约化,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投资主要用于购买机器和设备,而建筑投资比重甚低,投资的技术构成比较先进.这是因为机器和设备是直接创造价值的,属于投资的积极部分,而建筑投资是保护机器和设备创造价值的.属于投资的消极部分.而发达国家加工工业中,投资总额中的积极部分一般都占三分之二以上.我国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也应进行调整,要改善资金投向,扩大装备制造业,特别是机床工业的投资比重,以保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在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改造中采 取“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具体为:

(1)明显的针对性.从满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需求和保证有效供应,(2)显著的效益性.为发挥投资效益,技改投资应以技术进步为核心。备,实现产业高度化.以及替代进El和扩大出口出发。选择重点改造行业和企业.以提高质量和效率为主轴。主要用于添置关键的加工和检测设

(3)巨大的波及性.择优选定的技术改造企业,应作为示范样板.以推动和引导其他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中重型、大型产品生产企业的大部分企业产值利润率低,资金自筹和还款能力有限,国家应采取适当优惠、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1】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思考.化工设备与防腐蚀,2004,1,P9~5 【2】李相银、建安:中国装备制造业区域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江苏商论,2004,5,P1 1 4~11 6 【3】魏晓蓉.振兴装备制造业一一经济博弈的新机遇【J】.特区经济,2007,(3):11—12. 【4】宋艳.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J】.学术交流,2005,(10):113.116. 【5】张米尔,江诗松.创新互动与装备制造业结构升级【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10):24.27.

第三篇:新形势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新形势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

“十一五”以来,宝鸡市工业化进程稳步向纵深发展,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产业布局日趋合理,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稳步提高,支柱产业、龙头企业、特色产品在宝鸡市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协同发展,和以龙头企业为支撑,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向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的新格局。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家技术型改革及战略性转型的重点行业,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代名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其他工业行业的发展水平。宝鸡市作为国家重点装备制造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陕汽、法士特、中铁宝桥为龙头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基地,以秦川集团、宝鸡机床集团为龙头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基地,和以石油机械厂为龙头的专用设备制造业基地。目前宝鸡市装备制造业涉及行业众多、产品门类齐全、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企业数量较多。“十一五”期间,宝鸡市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经济发展壮大的主力军,从企业规模到发展质量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数由2006年的46户增加到2010年的87户;实现工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153.61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454.72亿,增长了2倍;工业增加值以年均22.6%的速度逐年增长,增速分别高于宝鸡市GDP及规上工业经济7.5和1.8个百分点;占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也由2006年的28.9%上升到2010年的34.5%。装备制造业的强势增长,为全面完成宝鸡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宝鸡的经济看工业,工业的发展看装备制造业。

一、今年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两个态势”

1、整体回落态势

1-8月份,宝鸡市87户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6.1亿,占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5%,同比增长22.5%,低于宝鸡市平均增速7.7个百分点,增速较一季度、半年分别下降20.1和11.7个百分点。与同期比较,宝鸡市1-8月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2.5%,较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对宝鸡市增长的贡献率也由同期的45.2%下降到25.8%,整体呈现出逐季回落态势。

2、行业分化态势

行业大类看,1-8月份,占宝鸡市装备制造业产值达91.8%的三大行业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占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产值比重分别为47.5%、25.8%和18.4%,成为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的主体。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50.29亿元,同比增长4%,低于宝鸡市平均增速26.2个百分点,对宝鸡市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5%,严重制约了宝鸡市工业经济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1.77亿元,同比增长42.2%。专用设备制造业完成58.47亿元,同比增长58.9%。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较快增长,与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态势”。

行业之间的差距表现在龙头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巨大差距上:

①、以陕汽、法士特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受市场饱和度提高及汽车受惠政策退出等影响,1-8月份产销较同期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中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宝鸡部分工业总产值下降0.9%,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下降25.3%。造成生产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陕汽为例,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了以按揭销售及分期付款为主的重卡购买成本,同时《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实施对重卡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乡镇作为轻卡销售的主要购买力,随着汽车下乡政策的退潮及前两年市场的高速增长透支了今年部分的增量,也是轻卡销售不好的主要原因。重点项目“30万辆微客”虽然已经投产,但品牌效应及技术支撑并不具备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销售一直未见打开。以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铁路交通设备制造业,受国家铁路建设重点调整及重大交通事故等因素影响,生产也由高增长转为持续放缓态势。其中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1-8工业总产值增速为-13.6%,较上半年大幅下降36.8个百分点。在“7•23甬温线特大事故”后,铁路建设新项目审批暂停、部分高铁降速等措施的出台,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明显放缓或基本停顿,已签订合同的不能继续执行、生产出来的产品推迟铺设时间造成库存严重挤压,以中铁电气化局集团宝鸡器材有限公司为例,1-8月份,企业预交付产成品占存货的76.6%,同期为44.6%。

②、以宝鸡石油机械厂为代表的专用设备制造业,由于产品的特殊性,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调整,石油装备的需求稳步回升,企业订单基本饱和,1-8月份宝鸡石油机械厂工业总产值增速为40.6%。从产销增长结构上看,主导产品钻机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大幅增长,其中钻机收入的增幅达到1.1倍。虽然企业拥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受环境的影响形势依然严峻,原材料、燃料类价格的持续上涨对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如何在好的需求环境下实现转型升级,是当前企业急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③、以秦川集团、宝鸡机床为代表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市场需求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基本实现“产销两旺”,其中秦川集团1-8月份工业总产值增速为50.6%,宝鸡机床增速为32.1%。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后几个月市场形势不确定性在增加,原辅材料涨价因素也对企业利润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压,存在的产品结构性矛盾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正常发展。

从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看,有挑战也有机遇,只有准确把握环境、市场以及政策导向,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加强企业转型力度,才能确保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二、当前装备制造业发展受到“五个制约”

1、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美国经济危机复苏乏力,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美国上半年生产总值增速1.3%,大幅低于去年3.1%的水平。欧元区各国分化明显,受主权债务危机困扰的国家经济持续低迷,日本已连续3个季度负增长。同时,全球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加大,巴西、印度消费价格指数连创新高,美国及欧元区也处于压力线以上。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也呈现缓慢回落的态势,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经济运行呈现出物价上涨过快,中小企业受多重因素挤压经营困难等问题。同时,国际原材料、燃料类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造成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尤其对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政策投资导向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从现阶段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看,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对于装备制造业发展影响较大。2008年底国家推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宝鸡市装备制造业连续三年成为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产业。但随着4万亿投资的陆续收尾,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再次定位,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家为调控房地产价格、抑制通货膨胀、加速结构调整等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由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较高程度的正相关,银根紧缩等宏观调控措施及物价上涨势必制约投资的增长,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情况就呈现出缓慢回落的趋势,尤其是对中小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

3、成本增长过快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从供销方式看,宝鸡市装备制造企业大多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方式,由于涉及的采矿专用设备、机床类产品生产周期较长、运输难度较大,企业在合同签订与交货期上存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差,对于现阶段国内原材料、燃料、人工成本的快速上涨,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产品定价无法准确把握,很大程度上会造成生产的间接亏损,由于装备制造业产品及行业内部的特殊性,经营成本的压力对于装备制造业的影响同样较为严重。

4、竞争力不强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从当前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看,供需关系从规模上的调整向结构上的调整转变,基于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仍然以国内市场为主,随着整体资金面的趋窄,投资增速的下降,市场饱和度也逐步扩大,产品需求也向针对性强、科技含量高、节能环保等方面发展。当前宝鸡市装备制造业产品存在核心技术不多、产品竞争力不强等方面的因素,对于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应对乏力,无法满足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的发展变化,成为制约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科技投入不足制约装备制造业发展

2010年,宝鸡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6户,有R&D活动的企业58户,占总户数的11.4%,低于全省2009年17.4%的水平。2010年,宝鸡市装备制造业R&D资金投入4.47亿元,占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重的3.5%,全省为4.1%,2010年宝鸡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R&D投入强度(指企业R&D经费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为2.1%,低于全省2009年2.24%的平均水平。从资金来源情况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R&D投入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和政府支持,两者投入比例为95.6: 4.4(2009年陕西省两者投入比例为78.5: 21.5);2010年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共有R&D活动人员8229人,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科研人员的比例不到1/5,与装备制造业在全省的地位不相匹配。从资金使用情况看,宝鸡市装备制造业R&D经费内部支出与外部支出的比例为9.1:0.9,R&D经费支出绝大部分用于企业内部,仅有少部分用于对企业外部的支付,反映出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形成孤军奋战局面,并未将我省科研机构、高等学府众多的优势利用起来、发挥出来。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四难”

1、市场竞争白热化,企业经营“盈利难”

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盈利能力相对较低,在当前形势下企业盈利更加困难。今年1-8月份,宝鸡市共有装备制造业企业87户(陕汽、法士特无财务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7.57亿元,同比增长25.1%,低于宝鸡市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其中亏损企业26户,比去年同期增加8户,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66.6%。其中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3.31亿元,同比下降15.1%。从1-8月份工业价格指数上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为111.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5.9%,连续20个月出厂指数高于购进指数并呈现逐步扩大趋势,造成企业“盈利难”。

2、银根紧缩,资金趋紧,企业生产“维持难”

今年以来,国家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抑制通货膨胀,装备制造业生产周期普遍较长,资金流动好比企业的血液流动,时刻决定着企业生存的命运。1-8月,宝鸡市规模以上两项资金合计360.81亿元,占宝鸡市流动资产的56.1%。其中装备制造业两项资金占用149.6亿元,占流动资产合计的63.3%,高于宝鸡市平均占比7.2个百分点。同时,对于融资渠道单

一、融资平台较少的中小型企业,企业流动资金更为紧张,1-8月份,宝鸡市中小型装备制造业流动资产合计64.81亿元,同比增长18%,分别低于宝鸡市及大型装备制造业11.8和2.2个百分点。

3、中小企业发展不足,难以形成支撑工业发展的后续力量,造成“支撑难”

近年来,宝鸡市工业经济增长过多的关注于重点工业企业,建立了“十二户大企业集团”监测体系,先后出台了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对中小企业关注度始终不够,受区位及资金情况的影响,非公中小企业的发展未能得到有效的突破。从86户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生产情况看,1-8月份工业总产值上10亿元的企业6户,上5亿元的10户,其中中小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32.74亿元,占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42.9%,同比下降1.4%,低于装备制造业整体增速23.9个百分点。中小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形成一批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4、产业集群配套水平低,装备制造业集群化“成型难”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一批配套企业的强力支撑,特别是在国家大力推进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配套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促进龙头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产业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从宝鸡市装备制造业配套情况看,存在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以机床工具制造业为例,为秦机、宝鸡机床两户龙头企业提供加工配套协作的企业超过100户,其中规模以上的就有13户,配套率目前接近35%。但从配套产品看,机床工具产业关键件市域配套率技术含量低,竞争力不强,重点数控机床制造关键件、大中型铸锻件、数控操作系统、功能配件等都是从外省购入的,尤其是机床需求量大的大型铸锻件,宝鸡地区产业链供给能力几乎为零。就现阶段机床制造业发展需求看,存在极大、极小、极轻、极重的极型发展局面,如果不形成一批中小配套企业的有效支撑,龙头企业就无法甩掉繁重的产业链负担,向“专、精、特”方向发展,中小企业的配套水平较低,决定了宝鸡市产业集群化程度较低。

四、建议与措施

针对当前宝鸡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我们建议:

1、加快装备制造业集群建设,促进配套中小企业协同发展

集群化是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必然趋势和最终选择,配套中小企业的协同发展决定了龙头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一方面要加大对本市配套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重点解决企业融资、审批、用地等实际问题,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以提高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化。同时,挖掘有潜力、有市场、有技术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成为龙头企业真正腾飞的双翼。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地专业化配套企业入驻宝鸡,以提高自身软实力,吸引更多有技术,有经验的企业安家落户,促进宝鸡市配套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

2、加大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及招商引资水平

从现阶段宝鸡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看,生产的增长仍然依靠投资的增加,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关注点要从投资数量向投资质量转变,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项目质量的审批力度,从源头上把控宝鸡市生产资料的合理分配、优质分配。同时,要围绕装备制造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市场竞争力强、管理模式先进的企业到宝鸡发展。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为主旨,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升行政服务效能为抓手,下大力度整治“三乱”现象以及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以提升环境软实力为目标,促进宝鸡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加强中小企业及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将数量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资源配置上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扶持中小企业从价格优势向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上转型,通过加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研发的支持的力度,来加强基础工艺、基础件、基础机械这样一些基础环节生产能力,增强企业内在的实力,围绕大企业大集团及新型产业,引导提高非公经济的协作能力与配套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关联度,形成专业化生产、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步伐,在航空安全、太阳能光伏、风电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使新兴装备制造业成为拉动宝鸡市工业经济增长的新方向,逐步将数量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4、提升企业品牌效应,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力量

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从产品创新向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发展,积极开展科技专项的申报和实施,鼓励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大力提升宝鸡市装备制造业水平。同时利用宝鸡市企业优势、产业优势和研发优势,吸引人才、技术、资金的高度集中,将提升科技进步作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将服务性装备制造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将转型升级作为装备制造业乃至宝鸡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不断拓展企业盈利面及盈利空间,以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发展。

第四篇:船舶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等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劳动、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机电、钢铁、化工、航运、海洋资源勘采等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对促进劳动力就业、发展出口贸易和保障海防安全意义重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造船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也为船舶工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我国船舶工业有望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国际市场份额迅速上升。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775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下降3.0个百分点;完工出口船625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完成出口交货值3196亿元,同比增长13.4%。2011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221亿元,同比增长24.9%;实现利润总额481亿元,同比增长25.5%。

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有1647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903亿元。其中,船舶制造企业完成产值5951亿元,船舶配套企业产值1130亿元,船舶修理企业产值181亿元,船舶改装企业产值317亿元。

2013年1-5月,我国船舶行业80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57亿元。其中,船舶制造企业696亿元,船舶配套企业94.9亿元,船舶修理企业48.4亿元。

“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将在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结构、生产效率和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要发展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船舶企业,争取在“十二五”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造船强国。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进出口贸易市场分析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国际国内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概况,接着对国内船舶工业财务状况做了细致分析,然后分别介绍了集装箱船、干散货船、油轮、游艇等船舶制造业细分领域的发展。随后,报告对船舶制造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关联产业发展分析、行业竞争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对国际国内船舶制造业发展前景与趋势做出了科学的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船舶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进出口贸易市场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第五篇:中国高速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中国高速铁路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2010-8-1

2在能源成本、环境成本不断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低能耗低排放的铁路运输重新展示出朝阳行业的发展活力。随着各国纷纷掀起了修建高速铁路的热潮,铁路产业链市场将越来越广阔,铁路运输行业正变成一个朝阳行业。从铁路未来发展的趋势上来看,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客运的高速化,另外一个是货运的重载化。在综合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最大的优势就是低碳。

低碳经济给铁路工业、铁路交通带来了二次革命。

2009年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哥本哈根闭幕。哥本哈根协议第一条便强调,气候变化是我们当今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大势所趋,是未来全球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

铁路运输低能耗,成本优势突出。交通运输是石油消耗大户,全球超过40%的石油消耗在交通运输部门。据测算,在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油耗)比为1:9.3:18.6。

从总体运输成本上看,铁路运输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客运成本之比为 1:1.59:6:5.54;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的货运成本之比为1:6.23:0.64:17.2。

在能源成本、环境成本不断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低能耗低排放的铁路运输重新展示出朝阳行业的发展活力。随着各国纷纷掀起了修建:高速铁路的热潮,铁路产业链市场将越来越广阔,铁路运输行业正变成一个朝阳行业。从铁路未来发展的趋势上来看,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客运的高速化,另外一个是货运的重载化。在综合运输体系中,铁路运输最大的优势就是低碳。

低碳经济给铁路工业、铁路交通带来了二次革命。

一、低碳引领趋势,铁路借势腾飞

在我国 ,自2004年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来,铁路建设开始

大踏步前进。2007年4月 18日凌晨,第一列动车组由上海发往苏州,开启了我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把我国的铁路运输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客运专线开通运营,标志着中国高铁时代的到来,从此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发展时期。

2008年,我国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到2020年,我国将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至2012年我国将建成1.3万公里的高速铁路主干线,客运专线总计49条线,截止 2010年2月已建12条,在建24条,筹建7条,规划 6条;全国铁路建设资金投入将达到2万亿元,规划建设“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及 3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在2010年的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表示,未来三年(20 10年到20 1 2年),新线投产达到2.6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9200公里。到20 1 2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3万公里。依此数据推算,未来三年高铁建设投资总额将超过9000亿元。

快捷发达的高速铁路运输网将进一步改写中国经济版图,同时也给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高铁投资一般分为三大块:铁路建设(土建)、车辆设备(动车组)、ATC(控制系统),按京沪高铁1 3 1 8公里2209亿元的投资计,三者大概比例关系为60:30:1 0。高铁国内造价一般1~1.5亿元/公里(包含路、站和车),国外一般3亿元/公里,按我国中长期铁路客运专线网规划,到20 1 2年建成1.3万公里的客运专线计,总投资约1.4 1万亿元;到2020年将建成1.6

万公里的客运专线计,预计总投资1.8万亿元。其中动车组的需求是个持续的过程,预计20 1 O~20 1 2年年均市场规模为587亿元,投入运营的动车组将达到800列以上,时速350公里540列,时速250公里260列。

二、走自主创新之路,收获累累硕果

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客运的主体共有三大块,分别是时速200公里以下的铁路客车、城市轨道车辆(轻轨和地铁),以及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客车(动车组)。铁路客车生产厂家主要有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南京浦镇机车车辆厂、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等。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为了达到通过采购实现引进技术和国产化的目的,我国铁路系统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通过与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川崎重工等国际高速列车生产商的通力合作,成功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时速200km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大功率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并在这一技术平台上建立、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强的时速350km及以上我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

经过5年的持续发展,我们的高铁装备技术通过自主开发,走过了“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已经完全掌握了高速动车组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控制、牵引变压、牵引电机、列车网络控制和制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形成了高速列车的研发和批量制造能力,到了“打造中国品牌"的阶段。

目前国际高速动车组主要厂商包括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川崎重工、CAF、韩国企业等跨国公司,它们分别以西门子约为1 3%、阿尔斯通约为1 8%、庞巴迪约为24%、川崎重工约为9%的国际市场份额占据国铁高速列车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我国两大主要铁路装备制造企业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占有我国市场95%以上份额,占据我国市场领导地位,并分列2008年全球机车新造第四和第三位。我国自主开发的高速列车系列产品相继实现批量商业运营,截至2009年年底,单中国南车交付运营的动车组达到了220多列。同时,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技术在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高铁技术出口的实力和条件,且中国是未来几年高速列车的主要市场,因而中国在世界高速列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不会遥远。

三、赶超国际巨头,仍需继续努力

我国铁路装备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就目前而言,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跨国公司在系统集成技术、牵引传动技术、制动控制技术、列车信息传输与网络控制技术、轻量化技术、实验验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完善,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我国产品再创新能力不够强,系统集成、交流传动等核心技术不够成熟,关键配件、基础配件等国内市场不能满足要求致使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于国际水平。

除了总体技术水平的差距外,中国的设计技术平台以及研发资金与投入也有明显差异。首先,国外传统铁路装备制造业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产品设计已形成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模式,在时速200km以上动车组产品上具有较高设计水平。我国企业在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平台上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差距。由于缺乏时速200km及以上速度级动车组运营经验,相关数据采集和归纳不够,没有形成经验证可靠的专有设计软件。在产品系统集成、车体轻量化设计、转向架可靠件设计、窄气动力学及减振降噪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其次,国际主要铁路装备制造业研发资金一般占销售收入5%~8%及以上。我国以中国

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研发人员所占员工比例约为5%,然而同西门子等公司12%左右的研发投入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相比之下,跨国公司在研发能力与研发投入上均有明显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

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世界范围内的高速列车专利、发明数量约有3800项。这些专利分别为车体和设备,转向架,制动、内装和排水,电器控制和设备及其他未分类关键设备及技术,主要出自阿尔斯通、阿尔斯托姆、西门子、川崎重工、庞巴迪等国际装备制造业巨头。

这些数据让我们在为我国近年来在高速铁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的累累硕果骄傲的同时,也使我们必须有一个冷静的判断,在创新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主化是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科技地位的核心,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要更加强调对核心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大规模推广应用。

下载机车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前景展望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机车装备制造业发展和前景展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

    解析: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现状与发展 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脊梁,它的各项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的比重高达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是高技术的载体及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通道,20世纪兴......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言 (一)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内涵 1. 制造业内涵及构成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改革开放30年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制造业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自主创新并举的发展中,必然面对新的历史机......

    北京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时期发展纲要

    《北京市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时期发展纲要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基础,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与经济总体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关系国家、民族利益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言 (一)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内涵 1. 制造业内涵及构成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

    装备制造业调研报告

    关于长山镇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调研报告一、 基本情况山东邹平长山装备制造业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近年来,围绕“打造中国风电城,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强镇”的目标,不断......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 文章来源: 中国网时间: 2012-11-01打印|纠错|发表评论 工业转型升级规划系列解读材料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十一五”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已成......

    装备制造业调研文章(网络版)

    临安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业成形研究 临安市发展和改革局 临安经济开发区前不久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审核,表明五年来,开发区在环境保护、投资总量、规划布局等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