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印度与外部世界的交流
印度思想文化专题(印度因明研究)
四、印度与外部世界的交流
A、中国西藏与印度的交流
1、以宗教的文化内容以及宗教作为传播载体而构成的主体文化,在西藏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 早期的藏族文化是以土生土长的苯教文化为凝聚的核心。苯教对自然现象加以神化,是一种原始类宗教。
• 苯教的巫师们借助能与神力沟通,获得了特殊地位。在王室的重大活动,军事征战,乃至民众的婚丧嫁娶时,他们通过占星卜卦,预兆吉凶,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因此巫师们在藏民中具有一种敬畏感和依赖感。• 佛教传入后,藏族民众在苯教信仰的基础上,接受了佛教。而后佛教融合了苯教并且后来居上。从这一角度而言,藏族是以苯教和佛教作为主体文化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因此,古代时期西藏与印度的交流最重大成果是藏传佛教的形成。
• 佛教正式在西藏传播,应是吐蕃王朝松赞干布(617——651)统治时期。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大力倡导佛教,这主要基于社会发展及政治的需要。松赞干布大力提倡佛教,不仅因为藏族此时的社会发展需要一种文明程度更高的宗教,也是他集权削蕃的手段。
2、松赞干布先后与佛教兴盛的尼泊尔、唐朝联姻,尼泊尔、唐朝的大力倡佛,对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如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佛像和众多经卷。如泥泊尔公主玻利库姬嫁来西藏时,带有金刚、弥勒、多罗等佛像和经书,还带来了僧侣和建筑寺院的能工巧匠,并在拉萨建了南都寺,这就是金光灿烂的大昭寺。
• 松赞干布为取得佛教真谛,派出17人赴印度那烂陀寺留学七年,带回大量佛经和佛像。同时,松赞干布还派遣吞米桑布扎去印度学习梵文。吞米桑布扎学成归来后,用梵文字体创制拼写吐蕃语的字母,确立书写规范,编制文法,诞生了藏族文字。此外,著名的印度法僧古萨诺、尼泊尔僧人香达和汉僧夭寿和尚等入藏,将经文译成各具他们背景特色的藏传佛典。藏传佛教在松赞干布之后经历了二毁二荣,最后才在西藏扎下根,成为全民族的宗教。
3、由于西藏人偏好逻辑的、系统的和有条理的思维方法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与之思维方法相近的印度佛教。于是,印度佛教与汉地佛教发生了一次碰撞,这就是西藏历史上有名的“拉萨之争”或称“渐顿之争”。
• 公元792年在拉萨宫廷中,以摩诃耶那为代表的汉地佛教与以莲花戒为代表的印度佛教,就佛教的中心思想展开了长达三年的争论。摩诃耶那持禅宗立场,主张惠能的禅定顿悟说,莲花戒针锋相对,阐述了渐次修行的必要,论证渐悟说。西藏人注重逻辑性,因此莲花戒投其所好,而汉地和尚只注重具体形象,这犯了西藏人之忌,因而失败。
• 莲花戒从印度到来时,大乘和尚来到河边接战。两巨僧出语微妙,互相揣度对方智慧的深浅。莲花戒弯身绕着大乘和尚转了三圈,他以此询问三界轮回的原因为何。为了表示轮回的原因在客观与主观的对立妄想中,大乘和尚立即脱去上衣(众目暌暌下袒胸露腹的直观行为),并把手中衣服向地上猛甩两下。尽管神态生动,但这种非合理性却大倒西藏人的胃口,致使莲花戒成为胜者。
• 拉萨论争后,汉地和尚一行被迫离开西藏,返回中原,此后吐蕃王发令,汉地的经典和修行方法禁止流传西藏。莲花戒则继续以“对机说法”的手段,作出了许多迎合西藏民众心愿的明智之举。莲花戒主持修建了桑耶寺院,落成的庆祝活动也持续13年,因为按西藏民间的信仰“13”数字被视为特别神圣。通过寂护、莲花生、莲花戒等众多印度佛僧 的努力,藏传佛教的基础巩固了。
4、藏传佛教的根本典籍是藏文大藏经。它汇编于13世纪末总共收有四千多部,绝大部分译自梵文,一小部分由汉文转译。藏文大藏经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甘”意为“言传身教”,“丹”意为“论著”,“珠尔”意为翻译。若对照佛教“三藏”而言,《甘珠尔》包括“经藏”的全部和“律藏”的一部分,分为七类,约一百帙,八百部;《甘珠尔》的部分目录由贡嘎多吉编纂。
• 《丹珠尔》包括“论藏”全部及“律藏”的一部分,分为十五类,二百二十四帙,约三千四百部;《丹珠尔》的部分目录出自仁钦朱之手。藏文《大藏经》有诸多版本。由于13世纪伊斯兰教入印,东印度超岩寺的典籍大多流入西藏,形成旦特罗部,这庞大的文献至今只有在藏文大藏经中才能看到。
B、印度与东南亚的交流
1、交流概况:
• 东南亚半岛地区最早出现的国家是“林邑”和“扶南”,是马来人政权。前者位于今越南中部靠海地区,后者中心在今柬埔寨南部。其中扶南与印度的关系相当密切。
• 约公元100年印度文化传入半岛地区。
• 扶南使用梵文并以之为官方文字,同时传入的还有神像,既有大乘佛教的佛像,也有印度教湿婆派的神像。
• 3世纪中叶,扶南与中国和印度交往频繁。朱应和唐春是三国孙权时人,受命出使扶南,回国后别写了出使见闻录,即《扶南异物志》和《吴时外国传》,从中可以看到印度文化对扶南的影响。
2、法显赴印度求佛法,回归中国时走海路:
• 据《佛国记》记载,411年法显从錫兰出发,“九十日许,乃到一国,名‘耶婆提’”,当时“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
• 据考证“耶婆提”位于苏门答腊岛上,可见政权初步形成并已印度化。• 海岛部分真正强盛的早期国家是室利佛逝(约650—1300),它包括苏门答腊大部、马来半岛一部分、瓜哇西部、婆罗洲西部及其周围的海域。• 国名源于梵文,“室利”意为“好,妙”,“佛逝”为“胜”。唐朝义净在671年至689年间海道去印度,回归时在东南亚住了几年。• 义净记载,室利佛逝此时已盛行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
• 10世纪末,室利佛逝与南印度的朱罗争夺海道控制权,11世纪初被打败,首都沦陷,逐渐地衰落弱。
3、东南亚半岛地区自早期的林邑、扶南的马来人政权后,进入该地区建国立业的主要有四种人
• 他们是孟高棉人、缅人、泰人和越人。后来,孟人与高棉人分道杨镳,孟人入缅甸南部,高棉人入扶南。吴哥王朝的开创者是查耶•跋摩二世(802—850在位)“跋摩”为梵文,是帝王贵族的称号。• 查耶宣称自己的王统是太阳系和太阳系合一。
• 吴哥王朝先是大成佛教加印度教,12世纪中转变为小乘佛教,并一直延续至今。
4、缅人属藏语系人,也有说是羌人的一支
5世纪入缅甸,后进入依洛瓦底江中游转弯处的皎施谷仓,849年在皎施西北建城,成立蒲甘王朝,期间接受了小乘佛教。阿奴律陀(1044—1977)一统中、下缅甸,以梵文为拼音创立缅文。其小儿子江喜陀(1084—1112)保护了大量移入缅甸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他还在蒲甘城中兴建了小乘佛教寺庙阿难陀寺,今日缅甸以“万塔之国”闻名于世,最早的塔即建于阿难陀寺。
5、越人原是中国东南沿海百越的一支,进入红河三角洲后成立洛越。公元前215年秦朝军队打败洛越,设立海南、桂林等郡。公元前207年赵陀独立成立南越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至公元939年,越南北部一直隶属于中国王朝。在这一千年中,中国文化深入北越,儒、释、道(中国式佛教)进入安南当地盛行中国文字。939年越南独立并不断拓展。1471年越南灭掉替代了林邑的占婆,并继续南攻柬埔寨,19世纪初完成今日越南版图。但是,占婆及其以南的地区,原印度化的局面基本维持。
6、印度文化对东南亚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①根据碑铭得知,在苏门答腊、克拉地狭、下缅甸、阿拉干地区等,都曾存在着印度移民的小型集居地。尽管它们不是以政权的形式存在,但却是印度文化一个个传播中心和仿效样板,语言文 字、宗教文化乃至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传染给了当地人并为他们作出示范。
②一些印度扩张着去东来亚冒险,有些人获得了成功,这自然有利于印度文化的传播。如创建扶南国的说法,不管是混填婆柳叶,还是乔陈如娶月光公主,以及可确证的3世纪末来自印度的王族对扶南的统治,这些人都不遗余力地推行着印度文化。
③10世纪末、11世纪初,朱罗人对东南亚的远征,这对于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都是一次较为全面的输出。
④有一些传教者旅行至东南亚地区传教,如迦湿弥罗的皇太子求那跋摩终使瓜哇人昄依了佛教。他后来到中国传教,公元431年死于南京。
⑤东南亚的本土统治者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印度文明,也为东南亚印度化发挥了作用。
7、除少数地区外,梵文成为古代东南亚广泛使用的文字,自公元2至3世纪开始梵文长期以来一直是东南亚各国的官方文字。
公元4世纪至6世纪的梵文碑铭大量留存下来了,几乎遍及整个半岛地区和大部分海岛地区。
著名的六坤碑发现于克拉地狭附近六坤地区的一座清真寺内,碑上留有印度塞卡纪年的年代,换算成公历应为775年。
梵文碑文铭记了室利佛逝修建一座大佛寺,以及夏连特拉在各地建设一系列佛寺。夏连特拉是王朝的名字,并与室利佛逝齐名,其海上力量强大。红河三角洲767年的碑铭及占婆774年或874年的梵文碑铭,都言及夏连特拉的“海上来犯”,也说明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及活动的范围。
8、印度古代文明确实对东南亚地区形成强力冲击并发挥很大影响
但这种冲击和影响不是印度文化的全盘移植,更不是印度开拓殖民地的结果,而是印度文化与本地文化的结合,是东南亚地区的印度化。如婆罗浮屠的浮雕借鉴了印度文化和传统,但人物形象和生活场景却是当地的。婆罗浮屠和吴哥窟借鉴了印度崇尚天上之圣的寺塔的造型,但它们却是颂扬地上至尊的国王的陵墓,并且是人间与天上的结合,是神王合一。
9、东瓜哇马打兰国王艾尔朗加规范了古马来语
借梵语为拼音进行表达和书写,形成当地的语文,后来发展成今日印度尼西亚的加韦文。半岛地区的缅人、骠人、越人、掸人及分流后的泰人、竂族人等,基本上是从中国的西藏、云南、东南沿海等地迁徙过去的,但他们进入半岛地区后,除越南北方外,大都直接或间接向孟人学习,而印度化了。传入东南亚的印度文化来自印度不同地域,北印度、南印度、东印度及泰米尔半岛与东南亚都有直接的接触,而且,既有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也有印度及其诸多教派。因此不管从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看,印度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十分广泛。
尽管印度次大陆因自然地理的封闭而自成一格,但惊涛骇浪及入云高山并不能阻断印度居民与域外居民的交流。
自古以来印度繁荣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通过对外交流,对东西方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
1+2总结:
一句大白话:古代印度文化对中国西藏以及东南亚地区的交流,后来形成佛教北传与南传两大支。
两句七言诗:留存文化数碑铭,佛典三藏播四方。
佛家智慧
天堂与地狱:有一位武士向白隐禅师问道。武士问:“天堂和地狱有什么区别?”白隐反问:“你乃何人?”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隐听后笑道:“就凭你这粗鲁之人也配向我问道? 武士勃然大怒,随手抽出佩剑,朝白隐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剑就要落在白隐头上,白隐却不慌不忙轻声说道:“此乃地狱” 武士猛然一惊,然后若有所悟,连忙丢弃佩剑,双手合十,低头跪拜: “多谢师傅指点,请原谅我刚才的鲁莽。”白隐又微微说道:“此乃天堂。”
第二篇:高校外部交流策划书
纪检部高校交流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筑建交流平台,开启高校之门
二、活动目的:
加强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搭建与在杭高校的沟通桥梁,交流学生工作经验,学习其他高校优势之处。
三、主办单位: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自律委员会纪检部
四、活动参与对象:
团委老师带队、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各个二级学院纪检部部长或各部优秀干事
五、活动形式:
组织外出活动,进行交流
六、活动时间:
待定
七、活动地点:
待定
八、活动准备:
前期:与交流的大学提前取得联系,寻找交流学习的机会,再确认具体交流时间;
中期:各部门提前准备好交流资料,在交流过程中参与互动讨论; 后期;确定活动当天的车辆以及参与的人员。
九、活动安排:
(1)早上7:00从学校出发
(2)9:00——11:20交流学校的老师带我们参观对方大学,向我们介绍该学校历史和文化
(3)11:00——15:00通过ppt展示与该校大学学生会纪检部成员进行沟
通交流,相互学习,借鉴经验
(4)15:30集合返回学校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世界古代文明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一)从比较民族学的角度而言,古印度文明主要是以下哪一民族创造的:()
以下哪一项是印度恒河流域最早的文明创造者:()3
雅利安人是古印度土生土长的种族。()
摩亨佐·达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拥有城市规划的城市。()
古代印度
(二)以下哪一项是婆罗门教最早的经典:()
以下哪一项是雅利安人在古印度创造的的文化:()
将古印度经典《五十奥义书》翻译成中文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徐梵澄。()《奥义书》是古埃及文明的经典。()
古代印度
(三)佛教在印度产生的时间是()。
以下哪一项不是印度耆那教派的教义:()
印度种姓制度中以下哪一个种姓的等级最低:()
与佛教相比,婆罗门教注重众生平等。()
古代印度
(四)1
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根据传播的方式,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佛教三大流派:()
阿育王是印度哪一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
汉传佛教以小乘佛教为主。()
古代印度
(五)1
以下哪一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法书:()
以下哪一项是古印度文明的法典:()3
阿拉伯数字最早起源于古巴比伦文化。()4
犍陀罗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
第四篇:人民日报评论员: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
人民日报评论员: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 —— 七论学习贯彻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精神
中国已不可能自外于世界,世界也早已离不开中国。在中国更好融入世界的进程中,正确认识和看待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是全党同志乃至全国人民应当学好的必修课。
“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这一明确要求,鲜明揭示了宣传思想工作在对内宣传与对外传播方面的基本任务,突出强调了其在帮助人们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方面的重大责任。
认识中国、解读中国,可能有多种角度。但不论怎样的认识和解读,都不能背离基本事实。宣传阐释中国特色,就是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撑,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宣传阐释中国特色的基本逻辑。这个逻辑,可以从近代以来我国发展跌宕起伏、人民斗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角度去解析。沿着历史的脉络,把基本事实和基本道理讲清楚,把中华文化的传统和优势讲清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讲清楚,人们就会对当代中国有一个清晰全面的客观认识,就会对我们道路、理论、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有一个科学把握,也才会真正懂得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看清楚中国还不够,还必须睁眼看世界。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有及时、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一方面,要增强我们的宣传自信,客观、全面、真实地报道世界,好的要报道,不好的也要报道,打开我们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也要创新对外宣传方式,把中国故事讲好,把中国声音传播好,让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一个客观、充分、理性的认识。
鲁迅先生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全面把握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与外部世界,才能更好地汲取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魂,更好地走向并融入世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第五篇:世界古代史--古代印度文明
吠陀文明、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 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列国时代的新兴宗教与思想孔雀帝国与佛教的传播婆罗门教和佛教有哪些异同之处?试论德里苏丹国家对印度封建文明的影响印度种姓制度在中世纪的变化
概 论
古代印度的自然环境 古代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一词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第一次把印度河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印度。其后,西方人一直沿用了这一名称。我国汉代把它称之为“身毒”或“天竺”,至唐代,玄奘在其所著《大唐西域记》中才把它改译为印度。古代印度史事实上是指南亚次大陆各个国家的古代史。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北依喜马拉雅山,南临印度洋,东接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湾,是一个被高山和海洋环绕的大陆。就地理形势而言,印度全境可分为北、中、南三部份,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山岳地带;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文底耶山以南是德干高原。通常把北部高山地带和中部平原地区称为北印度,这里是古代印度重要的经济区域,也是印度历史的主要舞台。南部的德干高原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但不宜于农耕。只有高原两侧的平原雨量充沛,气候良好,宜于农耕,也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印度各地区自然条件上的极大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决定了印度各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上的不平衡。
居民 古代印度在旧石器时代已有居民,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几乎遍及整个次大陆。一般认为,这些文化的创造者为矮黑人和原始澳洲人。从公元前三千年代起,达罗毗荼人在次大陆居于主要地位,一般认为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文明就是由他们创造的。约自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开始,雅利安人自西北部侵入次大陆。到公元前一千年代中叶以后,波斯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和嚈哒人又先后侵入次大陆,使次大陆的居民成份更趋复杂。
史料 研究哈拉巴文化的资料,完全来自考古发掘。虽然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也发现了文字,但仅是印章上的文字,而且还未释读成功,还不能用之于历史的研究。现在发现的印章中,已公布约2500个(大部分出土于摩亨佐·达罗)。除了印章外,在哈拉巴文化遗址中还发现有城市遗址、陶器、青铜制品、车、船模型、女神像、卫城、房屋建筑、下水道、砝码等,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境外发现的哈拉巴文化的典型物品(印章),说明它与外界的交往的存在。
有关雅利安人入侵后的南亚历史的资料,与哈拉巴文化历史的资料完全不同,它主要不是依靠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而是依靠文献资料。这大约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古代南亚的传统史料。其中又有几个来源:
1.婆罗门教系统的史料。这类材料相当地多,主要分三个部分:①婆罗门教的经典,包括四部吠陀经和解经的文献(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它们包括颂歌、曲调、牺牲仪式和咒语等;②史诗:《摩诃婆罗多》和《腊玛耶那》。这是关于英雄的神话,内容丰富,含有文学、哲学、社会经济和历史方面的内容;③法经和法论。古代南亚的法经、法论不是国家颁布的法律和法典,而是婆罗门制定的。它们的内容涉及法、经济、社会关系等方面。
2.佛教系统的史料。佛经包括经、律、论三部分,即三藏。佛经资料丰富,也很有史料价值。如《佛本生经》,有550个故事,是研究列国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的重要资料。
3.世俗方面的史料。如憍底利耶的《政事论》,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的许多诏令,还有若干题铭学资料、钱币资料等。
南亚传统的史料虽然丰富,但缺少年代(既缺少著作的年代,也缺少著作反映的年代)。因此,人们说,印度人没有历史。
二是希腊传统的资料。这包括:
1.希罗多德的《历史》。该书是现知西方人有关东方(包括印度)的第一部传世之作。但希罗多德没有亲历过印度,他只是根据波斯人的报道,而波斯人对印度的很多报道也是极肤浅的,许多东西只是传闻。因此,希罗多德书中关于印度的事可靠的不多。
2.阿里安的《亚历山大远征记》。该书最后一章叫《印度志》,写的是南亚的情况。其主要根据是亚历山大部将提供的资料。这些将领曾远征过印度。但他们在印度呆的时间很短,了解不深,而且往往是用希腊人的观点去解释,难免会有出入。且希腊人所去的地方很少,提供的资料不会很全面。
3.斯特拉波的《地理学》中也讲了一些有关印度的事,其主要根据也是亚历山大部将提供的资料,只是书中的某些地方比阿里安的书讲得要详细些。
4.戴奥多拉的《历史集成》一书中也有关于印度情况的部分,但其价值不如前两本书。
三是中国传统的资料,这包括:
1.中国历代正史(即二十四史)中的记载。从《史记》的《西域传》开始,几乎以后的历代史书都有这一部分。
2.到印度去求法的中国僧人的记载,如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等。他们走一个地方记一个地方,包括宗教、民情风俗,制度、经济、历史等等。
3.中国所藏《大藏经》,藏文佛经,数量也不小。
总的来说,有关南亚的文献史料虽然丰富,但宗教文献多,编年史资料贫乏,政治史和经济史方面的资料过于笼统。因此,南亚古代史各阶段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均非常模糊。
史学史 古代印度人没有留下自己的历史著作,即使有名曰《古事记》的著作,也多半是神话性质的。
对古代印度历史的研究始于近代。英国殖民者入侵印度后,建立了东印度公司。为了更
好地统治和掠夺,东印度公司力图了解印度,包括它的古代社会状况。因此,从19世纪起,它开始搜集古代的各种文献(包括法经和法论);研究古代的各种问题(包括瓦尔那制度,农村公社等),出版了《印度的法律和法典》、《印度阶级一览表》等著作;还研究了古代印度的语言文字——梵文等。
进入20世纪以后,不仅英国,而且西方各国都对古代印度的历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不仅出版了像《印度剑桥史》等这样综合性的通史性的著作,而且还在出版和研究古代印度的各种文献(如吠陀经、两部史诗,佛经等等)的基础上,把研究深入到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生活等)。并出版了许多专门性的著作,培养出了不少研究古代印度史的专家。如英国的史密斯、大卫·黎斯和大卫·黎斯夫人,德国的雅可比、费克、穆勒、李兹契尔和斯契特里契等等。在十月革命前的俄国和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也对古代印度史进行了不少研究。特别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的学者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古代印度史,对古代印度的社会性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培养出了象邦伽尔德—列文、伊林等古代印度史专家。
印度人自己对古代史的研究萌芽于19世纪。当时,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有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对自己古代的历史进行探讨。他们力图认识过去,改造自己国家中落后的阻碍社会进步的各种恶习、制度、传统,不过,那时只是开始,真正的研究是在本世纪才开始的,而且取得了不少成就,这在一系列著作中得到了反映,如沙尔马的《古代印度政治观念和制度述论》、拉克特利的《印度古代政治史》、马宗达的《印度人民的历史和文化》、雷超杜里的《古代印度政治史》、班奴健的《印度古代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戈沙尔的《印度古代的农村经济制度》、阇那那的《古代印度的奴隶制度》等。
对古代印度的考古发掘也取得了很大成果,其中最突出的是本世纪20年代在印度河流域进行的哈拉巴文化的发掘它使这一已被人们遗忘的古老文明重新为世人所认识,把古代印度文明提前了一千年。但是,对雅利安人入侵以后的文化的发掘却无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