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2016年汇丰商学院新闻传播专硕(财经新闻方向)经验

时间:2019-05-15 04: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大学2016年汇丰商学院新闻传播专硕(财经新闻方向)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大学2016年汇丰商学院新闻传播专硕(财经新闻方向)经验》。

第一篇:北京大学2016年汇丰商学院新闻传播专硕(财经新闻方向)经验

新祥旭考研辅导第一品牌 一对一 集训营

北京大学2016年汇丰商学院新闻传播专硕(财经新闻方向)经验

初试前三,终于在4月5号收到了拟录取通知。太多的坎坷不易、太多的鼓励支持。首先感谢父母对我的信任,给了我1万考研经费,他们始终是我的坚强靠山,也是我考研的最大动力。再次感谢超哥和W学长对我的帮助,他使我这个“小白”成长为一个对新闻传播理论有自己见解的boy,解答了太多的疑惑,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与肤浅,更好的精准提升自己。最后感谢自己一年的坚持,今天的成绩都源于此。

用一年时间做一件感动自己的事,回首9个月的复习生涯,有走过弯路做无用功、也有发现过捷径,所以我希望读这篇经验的人可以避免我走的弯路,从我的经历中发现、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计划。

选择汇丰商学院财经传媒专业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对财经的兴趣,二是认为在当今媒体分众化与细分化进程加速的时代,对编辑记者的要求也更高。记者开始向行业、学科的专业化发展,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翘楚(参见人民日报的“侠客岛”),所以汇丰财经新闻专业比北京新传院的MJC有巨大优势,3年的学习会使你对财经领域有自己的见解与知识储备,相对于只学习了2年纯新闻传播理论的同学,你的不可替代性会高出他们很多。

财经传媒专业由徐泓老师负责、联合财新胡舒立、中山大学张志安等老师,邀请白岩松、段永朝、郑也夫、钱钢、常江、胡泳以及汇丰商学院一票经济学老师来授课,更能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多元视角思维方式。其次,南燕的学风淳朴,深圳风暖天蓝,是能沉下心学习的好地方。

按照经济学中“三驾马车”打个比喻,财经传媒是“四驾马车”,由新闻、传播、社会研究方法(非常重要)、财经综合能力四部分知识来驱动。本文就从前期准备、参考书目、复习阶段计划、后期能力提升备考四部分来具体谈谈。

一、前期准备

我是过完15年新年后寒假开学3月份开始正式复习的,首先要明确目标,没有目的的复习很难坚持下去。其次看什么书、对专业的了解、什么阶段该学什么心里要清楚。看看报录比(我这自己总结了一份,如有需要可以找我要)、实时关注官网的动态,可以缓解复习时焦虑的情绪。

重要的事情讲三遍:联系学长学姐!学长学姐!学长学姐!找一位之前考上的学长学姐是成功的一条捷径:首先可以咨询他们看书时的困惑、和他们讨论知识问题;其次可以和他们交流老师最近关注的热点,而这些肯定是要出现在考卷上的(比如今年的互联网约车,就是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讨论的问题);最后,考研时人都会浮躁焦虑,和学长学姐交流会让自己感到心安踏实,也会让你的思路更广、更深。

二、参考书目

新祥旭网站:www.xxxedu.net

新祥旭考研辅导第一品牌 一对一 集训营

与北大新传院不指定参考书不同,汇丰商学院指定了7本参考书(6本是歪果仁的,可见汇丰注重学生的多元思维)。但是仅仅就看这7本是远远不够的,不要too young, too simple。

但7本中也要有侧重,下面已表明。我认为这7本书都属于中段水平,要想杀出重围还得把基础书目与拔高书目看一些(新闻传播的书我也看过很多,觉得有糟粕也有经典,但不想像其他经验贴那样堆一堆书单出来唬人去显示自己博览群书,考研时间有限,下面罗列下我认为对考试有用的):

(打个比喻—新传理论“这颗大树”:郭书就是树干,麦奎尔、赛佛林、许书等就是分枝,研究方法类书是缠绕在书上的藤蔓,刘书就是一剂大补汤式的肥料,新闻类书算是果实。)

(一)基础书目

1.李良荣《新闻学原理》★:

新闻学基本知识,其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部分直接忽略。

2.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

与李书一起看,把新闻部分的几个必背理论记死。里面有些概念的定义很老旧了,建议先做初次记忆用,后再将其慢慢更新。通俗易懂,读一遍差不多。

3.郭庆光《传播学原理》★★★★:

这本书整个复习过程至少看三遍,重要性超过任何一本指定参考书。郭书相比于西方的传播学书目,更符合中国的阅读、思维习惯,比如首先对讲概念或理论的背景、定义、意义、优缺点等等,尤其是看完麦奎尔,你会回过头来惊呼:郭书才是真爱!第一遍通读,形成自己对传播学的基本认识;第二遍精读标重点、拉框架,总结各部分专题,如效果研究的变迁;第三遍就是反思升华,与自己看的其他书目、论文相比较自己学到了哪些这本书之外的理论。

4.李斌《传播学引论》(增补版)★:

初学者、跨专业必看。最基础的理论书。叙述流畅幽默、可读性很强,是传播学的入门读物。但是各部分都不深入。通读一遍,简单地做一个笔记或提纲,以备与其他书互相补充。建议本科新传专业学生不要看,与郭书相比其中只有少数相关的边缘知识点。

5.传播小王子《80讲》★★:

这本书几乎90%涵盖了新传的所有理论,但是广而不深,很多概念是泛泛而谈,停留在名解与简答题水平,应付论述题本书还是远远不够的。后期结合热点、论文一起看,画出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记下答题用,也可做复习时背诵用。每年10-11月出版。

6.(小绿书)杨奕:《新闻传播学考研专题精编》★★★:

新祥旭网站:www.xxxedu.net

新祥旭考研辅导第一品牌 一对一 集训营

相当于政治复习中的风中劲草,是用来背诵的。其中会穿插一些高校的真题,但都比较陈旧了,大致在03-06年,不过其中的解题思路还是值得借鉴的。

7.曹林《时评写作十讲》或《快时代,慢思考》:

曹林的评论由于犀利中肯,且游于批评体制与启蒙大众之间,尺度把握甚佳,再加上在北大新传院授课,所以他的风格适合我们写评论用。但不要刻意模仿,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来写才是正解。

8.*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有时间可以看看,不硬性推荐。介绍了11位传播学大家,通过人物传记的方式来讲解传播学历史,有很多名人八卦,看后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理解会有提升。

(二)中段书目—也是规定参考书

1.赛佛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

传播学理论就那么些,不同人有各自的解释方法。这本书和麦奎尔类似,不像郭书的内容设置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整体上由浅入微、线性上升,达到顶点),会觉得他的章节设置很散,没有中心。所以我建议大家以郭书为主杆,讲赛书上优秀的部分补充到你原有的传播理论中。

2.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本书应是传播学书籍中的良心之作了,但是由于翻译问题,英语长难句直译中文,所以有些晦涩难懂,但是某些理论在当时能提出来可看出作者也是蛮有水平的。基本上所有的传播学书都是以5W为主干的,会兼有一些出彩的小部分,注重这个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积累。

3.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华夏出版社,2009年。★★★:

15年因为篇幅限制只考了一个简答题,16年突增为2个名解,2道简答,打了很多考生一个措手不及,按照这个行情,今年研究方法部分题目仍需着重注意。这本书较厚,且是按西方思维方式来写的,研究方法本来就晦涩难懂,所以我建议大家看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研究方法理论意思都是一样的,但用看中文思维写出来的书会节省不少脑力。

4.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5年由于篇幅限制只考了一个名解,16年突增为一道两问40分的论述题,以前只推荐大家看这本书的序和最后两章,今年的情形不同了,全本章节都要认真看,且在两边以上,因为17年的原题就在里面。

新祥旭网站:www.xxxedu.net

新祥旭考研辅导第一品牌 一对一 集训营

5.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徐桂权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

新闻内容、媒介与社会互相建构的关系,里面有很多看完让人较好的句子,注意它们的积累和使用。财经新闻老师非常注重新闻与社会关系。

6.刘明华、徐泓 & 张征:《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唯一的一本中文作者参考书,可见其地位。大大大boss徐老的书,因为出版时间关系,里面有些内容可能会比较老旧,有引用的材料还是上世纪的,但是其中的理论还是非常经典的,与陈力丹、李良荣中的内容不同,他们讲新闻理论,徐书更多是实务。

(三)拔高书目(都不是硬性要求,看与不看视自己的复习计划而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1.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作为郭庆光的大弟子,刘继承了师傅的衣钵,本书清晰地介绍了传播学理论的来龙去脉,还介绍了许多理论的新发展,并且融入了作者的思考。而且是少数能把批判学派脉络厘清的人,给我们一个看传播理论变化的新视角。

2.许静:《传播学概论》

看郭书里没有的:组织传播的5G、约哈里窗户、媒介监管的几种模式等。

3.*比尔?科瓦奇、罗森斯蒂尔《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与公众的期待》

个人认为这本书比舒德森的《新闻社会学》见识、功底高了一个层次。不硬性推荐,掌握好规定参考书的基础上4.*亨利?明茨伯格《社会再平衡》

是对思考新闻媒介与社会、公共领域相关知识的补充。

【▲:以上所有书目我都有自己总结的重点,如有需要可以找我来要,希望你在看完一本书并总结重点后可以和我的对比,获得更广的思路。】

并准备看一两本学术专著,像《大数据时代》、《娱乐至死》、《乌合之众》这些大家都熟知烂大街的书就不要看了。推荐凯文凯利《失控》、《必然》、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胡泳《众声喧哗》、赵月枝《传媒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看这些书中一两本的目的一是当作课余读物放松、二是可以在答题时随时引用其中的观点。

看书是基本的,不用求多。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理解与积累,必须做笔记、总结专题(结合热点时事)像新媒体冲击下媒介、记者转型策略、娱乐化专题、数据新闻专题、公共领域专题、网络舆论专题„„把自己的知识与事件联系起来。(我自己总结了一部分,有需要的可以找我讨论交流下)

三、复习阶段计划

新祥旭网站:www.xxxedu.net

新祥旭考研辅导第一品牌 一对一 集训营

3-5月:基础书目阅读阶段:这个阶段要把基础书目过完,重点总结好,对学科有个整体认识就很棒了。很多同学会盲目求多、求快,总觉得自己进度太慢落后他人,这种急于求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把理论筑基搞好才是关键。

6-8月:考研决胜阶段。这个阶段应当静下心梳理、记忆传播学的框架,学有余力时看一些进阶书目拓展视野。8月尽可能的开始整理自己的基础知识笔记,将不同书目中的内容按自己的理解整合归纳。整理笔记是一项很庞大的工程,需要耐心和毅力,但当你结束这项任务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框架已经比较清晰了。整理笔记和总结专题要一起进行。随之会进入一个所谓的“瓶颈期”,把所有基本知识学完了,失去了前进的方向,这是最好找个学长学姐咨询下,往往不经意的一句话就能“惊醒梦中人”。

9-11月:是我认为效率最高、最重要的时段。也是突破瓶颈期,浴火重生的阶段,你会发现自己对新传理论在这时有了很多新看法,比之前的要深刻很多。所有的基础知识基本要在11月来临之前结束。

且同时由于政治开始复习,专业课学习的时间不得不压缩。但压缩不意味着强度的减弱,这事就开始整理热点、关注时事,在对这些热点时事的解析中复习之前学过的理论,看那些可以用到,并练习写新闻评论。但这也是提高非常快的一段时间,转瞬即逝。

12月:这20多天冲刺阶段,各科开始猜题、冲刺。

专业课练习真题非常重要,会培养你答题的手感。且专业课题量大,范围广,时间有限,要想在试卷上有一个完美的呈现就必须做全面的准备,而练习就是重中之重。

至少一周练一篇新闻评论,每天尝试练一道专业课论述题,坚持下去会有巨大的提高,也不至于在考场上显得手足无措,答不完题了。

注重真题的使用:我自己总结了近几年北大新传院MJC、新闻学、传播学的真题,按时间与题型分类制表,看完这个表格突然如梦方醒,仿佛在这字里行间就能看出今年要考什么,就是这么神奇!你会发现有几个点确实是在反复以不同题型、问法来考,且它们是老师研究和关注的地方。(如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加我微信索取交流,我可以在12月帮你预测下今年会考什么。)请铭记:无论之前自认为准备的多么充分,考场上发挥出30%的知识储备已是佼佼者了。

英语、政治的复习方法在此就不在此赘述了,英语不好的同学可以联系我,我私下推荐一位老师,否则有做广告之嫌,他的方法确实适合应试,能在短时间提升成绩。

四、后期能力提升备考

1.二八定律出彩点:新传理论就那么多,且题目又限制了所用理论的范围,所以导致不能说千篇一律把,80%的同学的答卷内容都是一样的,老师也是人,换位思考下,老师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说法时,肯定会给出高分,20%高分的同学源于他们的卷子很多出彩的地方。

新祥旭网站:www.xxxedu.net

新祥旭考研辅导第一品牌 一对一 集训营

所以要注重出彩地方的积累,方法是多看论文、杂志、优质公号(如杂志:《国际新闻界》、《传媒观察》、《新闻记者》、《现代传播》、《财新周刊》等等,公众号:研路、考新闻等)。

新祥旭网站:www.xxxedu.net

第二篇:2016-2017北京大学MJC新闻与传播专硕一次性考上经验

2016-2017北京大学MJC新闻与传播专硕一次性考上经验

考燕园有两种人,一种第一年就考上了,一种第一年没考上。第一年没考上的一般要几年才能考上或者考了几年不考了。我是后一种,大多数考燕园的人都是后一种。燕园很难。这种难度在于,你不知道它为什么难。

每个人都知道北大不好考。英语、政治和专业课的分数都要比较高。我们经常听见这样一种声音,考个研究生为啥要考英语,那么个分数有啥用,中国只会唯分数论,培养出来的都是一群“书呆子”。这种声音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分数具体代表了啥,分数背后代表了什么?N年的考研经历让我觉得,在英语、政治和专业课的背后却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能力的要求。

回想初高中,老师讲的东西都一样。为什么有人高考能够考入清华北大,有人高考能够进入985而有人是一本、二本,甚至有些人连大学都不上?考试的每一个知识点老师都讲过,为啥卷纸上的分有高有低?这背后就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差异,再扩展一点说就是计划性、执行力、自制力、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对细节的把握的差别。

计划性在于如何更好的规划学习时间。我们如何规划英语、政治、专业课之间的比重?北大要求公共课的分要很高,而专业课要看关注的东西非常多。在这么多的东西的要求下,我们能否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自身的情况制定符合自己最大化价值的学习计划?合情合理的评估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需要我们对自身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也需要我们对我们的目标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自制力和执行力在于有了计划能否控制住自己面对外在的诱惑,经受的住考研的痛苦,每天把计划完整的推行下去。考研很苦,你能不能忍受住这份苦很重要。晚上回来看见同学各种玩,你能不能抵住自己想玩的冲动继续学习严格完成计划真的不好说。看起来这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就像成为英雄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勇敢,遇到困难和危险敢于面对。但是真的面对危险的时候不是每一个人都真有勇气去面对。

角度与细节更多是专业课而言。对于专业课,北大就两个要求。一个是不能有知识漏洞,一个是要能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但是这两个要求就决定了看书的广度与深度。

不能有知识漏洞意味着在广度上每一个主要知识点都要了解。对于整个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体系要十分清楚。不一定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背会,但是每一个知识点都至少要了解。基础知识一定要把握。这样如果老师真的反压题你也不至于无话可说。

运用理论解决问题意味着要深入理解理论的提出理论的背景、具体含义、适用范围和理论的缺陷。最重要的是运用理论解释在现实社会和网络中的事件和问题。学以致用,用所学的东西解释、预测甚至提出解决方案是社会科学很重要的特点。北大的题很活,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在书本上能找到现成答案的题目。因此,对于整个学科形成自己的框架,看待问题有自己的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了自己的框架就会使得自己站在一个体系前面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解释问题的时候你就会有自己的角度。而在北大,是否有你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够完整的对一个问题进行论述,有时候比你罗列一堆观点的分可能还要高。

实际上深度和广度在最后的要求是合而为一的。心理学上认为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分类(这种划分时还有感觉登记),短时记忆是维持性复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复背或者说死记硬背。而长时记忆是一种精细记忆,也就是我们说的理解后记忆。举个例子,大多数人都会记得今年大年三十你在干了什么,但是很少有人记得2013年1月20号你干了什么。你在具体的情境中很容易唤起自己的记忆。因此你有足够的深度去理解了理论,你也就更好的记住了理论。

二、专硕书目

当你知道进入到北大初录取的名单之后到开学的这段时间你会干嘛?

我之前想的是考上了北大了,终于可以出去好好的玩了,出去玩就去各种地方玩,旅游啥的,宅在家就各种看电影看电视玩游戏。但是真的考上了,我很忙,并且我知道的考上北大的几乎都很忙,忙着

新祥旭.未名堂/weimingtang.xxxedu.net

各种工作、学习、实习啥的。当然不是说没有玩的,考上了玩就怎么怎么样。只是她们很少半年都在玩而已。

说这些包括上一个帖子只是想告诉那些或许和我一样基础较差的学弟学妹们。在复习的时候不要只是低头学习,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把该做的东西都做到了;是不是坚持完成了自己订的每一天的计划;是不是英语较好却每天看五六个小时英语而一两个小时看专业课,或者英语较差每天拿一两个小时看英语而五六个小时看专业课;是不是今天状态好心情好就多看一点,明天状态不好心情不好就少看了或者压根不看了;是不是光顾着看书而没有思考社会的热点问题,或者光顾着看微博而没有系统的看书。

说这些不是想说北大怎么怎么难,我用了这么长时间不是因为我笨。如果有学弟学妹看完我说的产生这种想法,那我很抱歉,这不是我本意。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可能被大牛们忽略的东西,并且这些东西可能大家也没有意识到。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在另一个角度看看北大考研并且看看自己。北大没有那么难,但是也没有那么简单。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到了,把所有应该看得都看了,英语单词、语法、阅读、作文。政治该练的练,该背的背。专业课的东西都做到。即使最后因为一些意外发挥不好,或者运气不好没复习到。你也会收获很多很多的。并且天道酬勤,如果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到了,我相信问题是不大的。

成功容易吗?成功很容易,只要每天前后甩手300下就可以。成功很难吗?成功很难,苏格拉底所有学生中,每天都甩手甩了一年的只有柏拉图。

性格决定习惯,习惯决定细节,细节决定成败。诸君加油!

基础篇(重中之重):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许静《传播学概论》,中华传媒网《传播学精编》、《新闻学精编》、《重点难点50题》,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彭兰《网络传播概论》,老师们和业界名人的微博。

提高篇:塞弗林《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石义彬《单向度、内爆、超真实》,《北大新闻与传播学评论》(共7辑),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四大期刊《国际新闻》、《现代传播》、《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网站:中华传媒网,其他学科牛人的微博

提高的提高篇:学科内的各个领域,比如媒介事件、媒介素养、麦克卢汉、凯瑞的仪式观、吴婧老师的《文本机构与受众》、许静老师的《舆论学概论》,各种社会学、政治学的书目。

4月份到6月份: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许静《传播学概论》,中华传媒网《传播学精编》,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除了这些以外,自然越多越好。

7月份到8月份:批判学派和研究方法,如果有时间再加上一些新闻学的内容。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石义彬《单向度、内爆、超真实》、《新闻学精编》

9月份到10月份:传播学知识细化,网络传播,塞弗林《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评论》(共7辑),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吴靖《文本机构与受众》,《重点难点50题》

11月份到12月份中旬:做真题,总结微博热点,总结期刊热点。12月中旬到考试:复习之前的内容。继续看微博热点。

这个时间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微博和期刊最好一直都关注。尤其是微博,等到11月份再回去总结,你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非常的多。还有这个时间相对还是可以调整的。如果基础相对差一点,前面的书目可以挤占9、10两个月的时间(前面的书目更重要)。同理,如果前面理解的好,或者前面的书已经看过了,后面的书目也可以放在前面看。看得越多越好。

(绿色字体无任何强调意义,只是是对原帖子的补充,方便以前看过的人快速寻找内容。强调

新祥旭.未名堂/weimingtang.xxxedu.net

意义的是加粗和红色字体)

说明:基础篇重中之重。必须要好好理解。基本的东西一定要好好的掌握。个人认为这是考北大新传最基础的东西了。个人认为北大每年的题目至少有90到110可以从基础书目中的东西解释(其他的分数基本都是研究方法和批判学派),因此非常重要。这些是你不被别人拉下分数的保证,也可以说如果你英语政治足够好,专业课运气好点,你也可以只凭借这个过初试。(不过只看基础书目有风险,不推荐)

提高和提高的提高没啥区别,只是对出题的可能性程度上略有不同。其实都是一个宗旨,看更多的书。因为看的书越多,你对理论理解的越深,越容易从多角度解释热点问题。并且即使都是用同一个理论解释问题,你看的书越多也越容易自言其说(个人认为自圆其说对北大很重要)。而你的角度如果比别人新颖,或者你想到的东西是老师都没想到的,那么你的分数一定会很高。政治学和社会学对理解传播学的一些东西是很重要的。曾经一个北大学硕第一的师姐总结自己的经验的时候说她复习的时候看过的政治学的书对她初试帮助很大。

一般的考研经验到此为止。但是作为一个多年考研人,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这种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考如何影响你的答题。写完以后觉得好像下面啰嗦很多,大牛们可以跳过。嗯。。

最近网上曝出湖南女生在武汉学雷锋,救助摔倒婆婆希望警察帮其送回家,警察不理反被警察铐住的事件,请你简要分析。(没看见这个热点的同学最好先搜一下,自己先思考一下再往下看)

前面肯定是要对事件进行整体的描述,包括最开始是如何曝出的,之后又是如何发展的等等。不详细叙述。只进行分析部分。

传播学:这个事件说明了微博等自媒体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尤其自身的缺陷。由于微博等网络媒体和自媒体把关过程(传播学教程)的缺乏,使得网络上的新闻或曝出的事件并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管,这使得网络中开始发布的时候更多的是流言(注意与谣言不同)而不是事实。并且微博字数的限制并不适合这种过程较复杂的事件准确传播。在此事件最开始在网络曝出时,转帖人北京厨子无意中忽略了女生在要求警察送老婆婆时,老婆婆已经在医院包扎完伤口,没有危险的情况。导致网络意见极度情绪化,增加了社会的不满情绪。然而随着传统媒体的调查,发现事实是老婆婆当时已经包扎完伤口,警察下车了解了情况后觉得并无大碍并且其后面还有刑事任务的情况下才准备离开。而这种没有事实的传播,使得人们无法基于一种客观事实表达他们最准确的意见,无法实现社会的民主最终无法一致的意见(杜威,刘海龙),反而增大了社会的不满情绪。我们对此应该加强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既能让受众如何更好的使用媒介,同时也能使得受众更好的辨别网络中的信息。注意网络监管,同时也应该注意ZF微博在网上与网民的互动。尽量在第一时间发布事实真相,与网民沟通并解决问题。

法学:此女生的行为是一种错误行为,追究此女生的责任。在此事件中,老婆婆已经得到妥善包扎,并不属于紧急避险等急迫行为。而此女生拦下警察后,已然知悉警察的警员身份,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依然做出踹警车(没看见这一点的面壁去)的行为,已然构成使用暴力阻止警察执行后面的公务,属于袭警范畴。法律讲求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我们不能因为一种道义或者结果上的可能公正和忽视必要的公正的程序,否则人人都是法官,法律将不再是法律。当然,在处罚女生的行为时,我们也应该追究前两辆没有停车的警车的责任。究竟有无正当理由没有停车。

经济学:该女生是一种错误行为。我们最开始谴责警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作为警察你把老婆婆送回家也不费什么事,然而你不送老婆婆将可能导致老婆婆病情恶化(开始时网民不知道是拦警车时已经包扎完)。但是这不表明当时情况下,警察停车送老婆婆是一种经济行为。因为此行为是否是经济的,它的成本取决于送老婆婆时间内警察所做的事情的成本。上述观点的一大假设是警察是没什么事情的。但是有无事情只有警察自己才知道。如果当时警察是在追一位逃犯,结果因为女生把警察拦住,逃犯跑掉,结果又一次作案,这就是一个非常高成本的事情。并且以全国范围来说,如果

新祥旭.未名堂/weimingtang.xxxedu.net

要求警察以后这种情况必须送,那么警察的警力会更多的被占用在此类事情,而导致巡逻等时间减少,这样会增加全国的犯罪率。更主要的是警察在很短时间内无法判断女生与老婆婆是否是亲人,学习雷锋我们提倡,并且警察也应该帮忙,但是如果规定警察这种情况必须送,一定会导致很多亲人之间学雷锋让警察送回家。

心理学:这类行为会导致他人的模仿行为。如果不对此女生处罚,他人会认为只要我站在道义的高度,只要我是帮助他人,那么即使我用脚踹警车也是没事的,是不会受到处罚的。反而会得到大家的叫好。于是在以后的相同情境中,人们会倾向于模仿这位女生的做法,最终可能产生无法想象的社会影响,例如南京彭宇案。

社会学更多的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受到冲击,社会失范和城镇化进程中的道德下降

政治学就是人们对ZF不信任,甚至在各种群体和利益关系下导致或多或少的与ZF的对立。而这种对立和ZF极权相关,民众较少的对ZF的监督途径使得民众在表达意见时更多的时候被迫选择对抗的形态。这需要ZF加快政治改革。时间关系,社会学和政治学不展开了。

如果答题的时候能把上面的东西都揉在一起,先说网络的问题再说女生袭警应该受到惩罚,而由于强大的民意影响,警察道歉,但是这种行为可能会造成模仿效果,使得大家在此类情况都这样将会造成更大的社会问题和资源浪费。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增加媒介素养教育、加强民众的法治观念,同时加快政治改革,更好的实现民众对ZF的沟通,我们的社会才更能有一个强大的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发展。

以上只是举一个例子,并不是想说回答问题一定要这样才能考上北大或者怎样怎样。只说想说明看的书越多,你的知识越综合,你就越能更好的理解热点中一些背后的问题,而进行更好的解答。不要看见这个例子觉得很难,实话说,虽然我考了N年,但是其他学科的分析角度也是考完试后才略有涉及,考试的时候除了最上面传播学和一部分社会学、政治学的角度很难想到其他的学科。因此想不到其他学科没有关系,绝大多数都想不到。能够用传播学理论较好的解释问题就足够了。其他的只是一个解释问题的精益求精的过程,知道更好,不知道差别也不大。

其他学科只是刚刚接触,如果有啥不对或者解释错误的地方。还请各位大牛多多指教。

再一次说明,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看越多的书,了解越多的理论对于答题的帮助,并不是考北大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这些东西。基础书目更重要。

有时间的话,我或许会再写两个帖子,一个是关于北大的专业课的深度和广度,在这个帖子上可能会告诉大家看的书多少对是否考上北大影响不大。汗。。。觉得和这个帖子矛盾么?其实不矛盾。另一个可能会说一些英语政治的事情。不过以我的速度,什么时候才能写出来非常不好说。甚至能不能写出来也不好说。大家还是要多多努力看书。无论怎么样,别人的经验都是别人的。别人的知识也都是别人的。只有你消化了理解了才是你自己的。祝大家好运~

三、思考最重要

每一个考上的学长学姐都会给出他们的参考书目,但是每一个人的参考书目都不同,甚至有一些差异性蛮大。但是,在根本上没有太根本的差距。北大没有规定参考书目,这不是老师人为的增加难度,而是老师认为就不应该有书目,一个学科的基本知识你都应该知道的,并且了解不同人的不同观点。而不是被几本书条条框框住。因此考北大最重要的是什么?学会思考。

北大的书目更多的不是你看了多少本,当然书自然是看的越多越好。但是更重要的是你是不是理解了你看过的书中的内容,你是不是能用书中的理论解释问题。

新祥旭.未名堂/weimingtang.xxxedu.net

有很多东西郭庆光的书就可以解释了。比如央视315晚会曝光苹果手机歧视大陆消费者,请简要分析

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苹果手机对于国外消费者和中国大陆消费者的维修标准不统一的事件。该事件一经曝光后引起极大的讨论。

在此事件曝光后,央视和人民日报连连对苹果事件不断发声。ZF和官媒希望通过不间断的发声形成议程设置,引导受众形成官方和民间统一的舆论,对苹果公司进行压制,希望迫使苹果公司认错。

但是这一事件并没有像往常的事件那样,得到观众的一致反对,反而网民们都在痛批央视。对于这种对央视的不信任感,拉杂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对此的解释是,媒介的信息并不是从媒体直接到受众,而是经历媒体到意见领袖,再由意见领袖到受众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体并不能直接对受众产生影响,而是要通过意见领袖的传递发挥出来。这一理论表明了受众如何认知大众媒体的信息受到受众所在群体的影响。在苹果事件中网络上的领袖们一致对央视质疑,为什么不报道猪投上海,不报道国产奶粉,反而报道苹果歧视。由于意见领袖对于受众的更加强大的影响,使得网民的意见一边倒的反对央视和人民日报。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不报道死猪和国产毒奶粉事件不完全是媒体的错。媒介作为一个经营性组织,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和发行量是每一个媒体都努力想做到的事情。猪投上海和国产毒奶粉涉及极大的公共利益,媒介报道不仅是媒介本来的职责,也能够提高媒体的声誉提高媒体的发行量和收视率。但是媒体的报道是受到ZF的控制的。全世界都是这样,而在中国这一点更为明显。ZF为了社会稳定对媒介的控制极其严格,这使得全国范围的媒体对这两个事件造成集体失声。

此事件最终以苹果公司认错告终,但是苹果公司的认错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ZF的低头,这是因为在中国现在的媒体环境中,央视和人民日报的报道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的ZF的意见。并且不可否认的是苹果公司确实存在维修的不同国家不同标准(有趣的是有些公共领域为苹果鸣不平反而侧面验证了这一观点),因此央视以此曝光苹果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不妥。

但是在ZF关注国外的同时也更关注一下国内的涉及老百姓根本利益的事情。这也是网民们痛批央视和人民日报的原因。对此,作为受众,我们应该积极形成公共领域,对媒体的信息活动进行反馈,将我们的意见传递给ZF和媒体。同时媒体也要做好媒介素养教育,使得受众能够合理地理性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网络更应该是理性的表达空间,而不是更多的是情感的宣泄口。

以上只是用郭庆光的书中的理论作为主要分析框架进行的解答。不是说一定要这么答题,而是想说明基础书目的重要性。当你真的能把基础书目吃透,可以用基础书目里面的理论解释问题,有许多东西是可以解答的。比如上面涉及的主要理论是两级传播、议程设置和影响媒介的因素。当然基础书目并不是万能的,比如阿里和新浪的合并只用概论类的书目就很难回答。

说这个想说明的是两个:

1、看书不能着急,也不能图快。如果你基础书目没有理解好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框架就看其他的书,看了效果也不会很好,甚至是在浪费时间,至少这绝对是性价比非常不高的。并且不是说只看基础书目就可以。书是看的越多越好。如果上面的题你想到了批判学派中的公共领域、意识形态、编码和解码等理论,你的解释力会更好。

2、看书没有具体范围,说的俗一点,看书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答题。因此看书更多的是为了能够运用书中的理论解释问题。所以没有具体的书目,如果你能在你看的书中很好的解释了问题你的书目就不少。反之不能,你看的书还不够。因此最重要的一点是看书不在多,而在于你是否真正的理解了书中的内容。每一个考上的人都会强调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也在于此。北大有一个博士师兄,他只看了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就考上了博士。这是他亲口说的。当然,这不意味着他所有的准备只是郭老师的书,他在书以外的论文之类的准备就不一定多少了。

新祥旭.未名堂/weimingtang.xxxedu.net

关于辅导班:

有些人问我是不是要报辅导班,我的意见是辅导班有用,如果有时间可以上一个新祥旭的辅导班,毕竟创始人就是新闻传播学院的。新祥旭辅导班只能帮你把主要的知识点串一遍,把他的框架告诉给你。但是注意这个时候的框架是新祥旭安排的学长和学姐的,而不是你自己的。如果你用这个话很有可能到考场的情况是看见问题你要想一下学长和学姐的框架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是怎么分析的然后再转换成你的思路进行答题。不要以为这个很简单,想想中国人为啥学不好英语,不就是因为听见和看见英语的时候总要先翻译成汉语再理解么。因此要么自己参考学长和学姐的框架做一个自己的框架,要么平时就把学长学姐的框架背的特别熟,能够用学长和学姐的框架进行思考,解释问题。但是这个时候学长和学姐的框架也就是你自己的了。

新祥旭.未名堂/weimingtang.xxxedu.net

第三篇: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专硕MJC真题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专硕MJC真题(回忆版)

当时我考研的时候苦苦找不到真题,现在把今年的真题回忆版发上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3年北京大学新传院专硕综合能力真题(回忆版)

一、简答

1.李普曼新闻理想

2.在自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如何恪守新闻专业主义

3.电视媒体过度娱乐化现象

二、论述

1.民间舆论场对官方传统媒体不信任,如何打通两个场

2.报业在新媒体环境下发展与生存模式

2013年北京大学新传院专硕专业基础真题(回忆版)

一、论述(65分)

通过杨达才“杨表哥“事件分析网络媒体的作用

二、操作

1.”走转改”活动的意义和评价(600字)(40分)

2.设计符合“走转改”活动的报道(45分)

第四篇:2013年人民大学新闻传播专硕考研经验

奋斗两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在此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希望可以温暖正在追梦的你。

2012年,我以应届生的身份考研,以2分之差落榜。自九月起,我开始着手准备。进入十一月,我发现时间日益紧张,而论文,日常课程又分割了本来完整的时间段,在这种情况下,我基本放弃掉了政治,甚至到上考场的时候也没有完整的看过大纲。另外,由于本人英语还可以,对英语二的特点过度轻视,这也成了最终的败因之一。

当然,最主要的失败原因是专业课二。由于过分依赖大纲,在时间紧的情况下,我只是着重记忆了大纲的内容,而且,记忆的程度并不熟练,以至于在考场上,会的题用了很长时间组织语言,而不会的题,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只能硬着头皮答,毫无策略。

总之,第一次的失败,给了我一些启示,与大家分享一下:

1.专业课是重中之重。理论方面,应广泛阅读,适当看一些出题人的论文,把握出题的走向。对于大纲的内容,要自己总结,烂熟于心,为此才可在考场上不暇思索的答出来,从而保证得全分,并为一些活题留出思考时间。

2.今年的题很活,可见,对于逻辑,思维的考察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在涉读老师的论文时,除了内容本身,更应关注论述思路,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答题思路,以应对活题。

3.在实务方面,我个人也一直在摸索。第一次考的时候,我没有可以准备,居然考了将近120,可这一次,我做了一些准备,居然只有100+。当然,这与今年的压分有一定的关系。总之,我认为一些常考题型的练习,总结依然是必要的,当然,这需要花一些时间找资料,过程也是比较不爽的。报纸的选择性阅读也是一个方法。实务还是有一定偶然性的,发挥应该还是很重要吧。

4.英语二是一个很“忧伤”的问题。有的水平一般的人可以考到85+,有的英语专业的优秀生,却只能考到70+。个人觉得英语二的写作应予以重视,因为它与英语一还是很不同的。图表作文有其独有的写作框架,惯用语等。这个要自己给自己写模板,我当时就自己总结了一些,要是背参考书,会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

5.政治,这个东西我之前未予以重视,稀里糊涂的得了60+。这次,我准备的很早,比较细读大纲,仔细的研究了肖四,得了70+。由于我当时把答题卡写串了一道题,所以不得不划掉,在犄角旮旯写下正确的题,估计是没有分了,所以能有这个分数我还是很知足的。总之,政治考好还是很拉分的,而且本身的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所以花在政治上的时间相对于英语来说,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第一次失败后,我还是很淡定的,找了一家央企,本想好好混下去了。可是5月份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要远离理想,远离希望,结婚生子,成为anybody but myself。这种恐惧让我觉得与其做令人艳羡令自己无趣的工作,不如趁年轻拼一次。于是,我就这样果断的辞职,租房,准备二战。在这个过程中,家人,男朋友,闺蜜给了我无私的支持,关爱,与实质性的帮助。在此,我想劝那些封闭起来二战的战友们,其实这样会徒增压力负担,适当的交流,关爱他人才会让自己快乐,减压,更好地应对未知。

从7月起,我就着手二战了,这是两条战线,一条是学业,一条是健康。

对于学业来说,这一次,我比较重视细节。政治来说,我报了一个7天的串讲班,之后每天在自己消化一些,利用脑子效率低时做些题,并且在大纲出来后,以题看大纲,重点就凸显了。冲刺之前,一本《肖四》的大题,本人认为足够了。至于选择题,倒是可多做些模拟。当然,选择高分的关键在积累,要想以模拟押题,基本不现实。我这次选择44+,应该就是积累的结果吧。

英语来说,我没有怎么准备,写作写了几个模板,阅读只做了真题。由于偶的阅读问题出在思维上,而不是阅读本身,所以最后也就不再纠结了。最后英语考了70+,分数不高,但是也还好。

专业课是我复习的重点。在理论方面来说,我精读大牛们的书,对于传播学的内容,更是看了不止3遍。在此基础上,我总结成了自己的话,每一个点都归纳了,并在冲刺时背熟了。当然,这是不够的。对于论文的总结也是必要的,除了《新闻与写作》与《国际新闻界》,大家可以去中国知网定期查看大牛的文章,这对于复试也有帮助。看论文是个技术活,一字一字的看是费时费力的,对于研究热点,论述内容,论述思路的了解才是关键。

考理论的时候,我是很自信的,因为基础内容全都总结过。至于活题,我也有处着眼分析。虽然这次压分很严重,但是,我觉得掌握了基础细节,还是不会被“压死”的。

实务方面,我总结了一些写评论的方法,思考角度。当然,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消息和标题在最后练得比较勤,这也是为考试准备的。采访等常见题型需要总结,熟练掌握,平时要多找材料练手。

二战时,健康是很重要的。说来奇怪,我认识的很多二战的朋友,包括我本身,在二战期间很容易生病,更糟糕的是,每每生病,都会很自责,焦虑,害怕难以

完成任务。就拿我来说,经历了耳鸣,颈椎劳损,感冒发烧和数次痛经的折磨。这些曾让我一度很

怨愤,恨老天不公平。其实,这主要是压力过大,缺少运动导致免疫力下降引起的。如果想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珍重身体是十分必要的,否则自己的复习状态势必受到影响。更要命的是,许多考研学子都会变胖,用脑过度导致馋肉,大快朵颐后又要久坐,导致恶性循环。所以,考研对于女生真的是心理生理的双重考验。

说这些不是废话,它们看似不重要,却会极大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忽略了健康,必定得不偿失。

很多人问我看了哪些书,报了什么班。对于书,人大没有划定范围,传统的书单,相信各位也一定在网上找到了。我个人觉得,对于专硕来说,杨保军那本也是有必要看的,但因为2012年的新闻真实就是那本书上的内容。不用刻意纠结每一个点,它对于陈老师的《十讲》是其扩充作用的,专硕还是应以《十讲》内容为复习重点。这本书看似简单,实际上是需要细读的。对于报班,我第一次考的时候报了一个北京育明的网络班和实体班,事实证明这个以人大各专业为主打的小机构就是个骗子!骗子!!骗子!!第二年,我就没有报了。对于具体怎样看书,怎样规划复习,怎样总结知识点的细节问题,我认为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也很难在此用几百个字说清,即使说了,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很有针对性的。

对于英语政治的复习,相信大家也看了很多针对性强的帖子,不过,公共课只要做到不拉低分就可以过关,主要力量还应在300分的专业课上。

总之,人大的专业课试题还是很有水平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考一下就知道了。因此,相信天道酬勤是没错的,以投机心态复习,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最后,我想说,二战很苦,其中辛酸唯有经历者才有共鸣。真心希望每一个努力过的学子,特别是二战学长都能如愿以偿。[秋月落英 热心分享] 推荐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各学院2007-2012年报考录取比率

第五篇:2018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高分经验

2018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专硕考研高

分经验

首先,简单介绍下我个人基本情况,本科为陕西某普通大学,一战华中科技大学,初试分为400+,我一直相信,考研比拼的是效率和方法,而不是一味的无方向的持久战,所以接下来我会分享下我在复习过程中逐渐积累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择校与准备

首先,研究生所在的城市可能是你今后的人脉关系网或未来就业地,尽可能选择一个各方面较心仪的地方;其次,985、211院校应优先考虑,尽量选择国内知名大学,对以后的就业有一定的帮助;最后,强势学科意味着该校在该领域业界学界都有充足的优势资源,这对研究生阶段的专业学习提供了有利环境。

从个人情况来讲,我是湖北人,对北上广深等城市没有未来定居的考虑,所以选择研究生回到武汉。考虑到武大、华科属于武汉最有名的两所高校,在对比历年出题风格、专业排名、报考难度后,我选择了华科作为我的首要选择。2017年12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科新闻传播专业已与人大、中传、复旦位列前四,这也证明华科近几年的专业发展态势非常好,选择华科算是同类学校中对我性价比最高的一所。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专业课: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考题为消息改写、报道策划,以及网络传播方向的选做论述题。在实务上,我主要是跟着新祥旭的辅导老师学习,因为感觉自己的实务很差劲,所以当初就找了专业课一对一的辅导,至于为什么是新祥旭,因为他们那边是一对一的辅导,也就是说一个老师一个学生的辅导模式。我有一个学长当时考研也报了辅导班,不过他那个班是大班,一个老师带几十个。他跟我说他们的老师教学模式只是针对大部分的同学,学长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老师上课的内容很多说一边他就懂了,但是老师为了照顾别人就说了很多遍,他感觉时间就没有好好利用,浪费了很多。所以当时就被新祥旭考研一对一的辅导模式吸引了,老师可以根据我的情况给我安排课时,制定计划。有些内容一点就通,就不用浪费时间,可以将课时分配到其他内容部分。并且新祥旭考研一对一的辅导模式,老师可以更清楚我的情况,也可以更好的辅导我学习,我也可以更好的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不懂的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跟着新祥旭的老师学了很久的实务,最后考场上写答案一点都不慌。

在网传选做题上,钟瑛老师的《网络传播导论》内容已经比较老,教材作用不大,推荐彭兰老师最新版《网络传播概论》,具有当下网传方向最前沿的内容,特别重要,仔细研读。同时,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订阅了期刊杂志《新闻记者》作为拓展性阅读,了解各阶段行业关注热点,提前熟悉热点知识,之后记在笔记上。我打印出老师自己总结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的考点,结合热点的内容,总结出专题热点集,对各个知识点反复背诵。这一笔记是支撑我初试后期及复试最核心的内容。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今年华科大纲中取消了参考书目这一项,但从考试范围看,仍然集中在之前的参考书,下面针对各书进行讨论。张昆:《中外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这三本书不需要全部看,中新史选择第三本,中外史选择第一本,新闻史笔记不建议自己做笔记,既耗费时间又可能遗漏重要知识点,我个人是用的新祥旭辅导老师给的笔记,同时补充自己总结的一些知识点,直接打印背诵,省时高效)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必看背内容,特别是考纲规定的考试范围部分务必理解透彻并重要知识点。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埃弗里特·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写法》(这两本可以一起看,属于传播学史方向,内容比较难懂,但不需精读,只需要整理出传播学早期源流、三大流派、四大奠基人及学科开创者的分类笔记即可,我是老师直接给的,就直接背了)

屠忠俊:《传媒经营管理》——背诵书中重要知识点即可,近年来考试比例越来越低

牛静:《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理论及案例评析》——比较重要,结合每一章节重要知识点整理笔记,认真背诵,每年必有书中原题出现,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需重视

老师自己考研的时候整理了华科近6年真题考察范围,发现华科的考试内容的一大规律就是基本不会脱离考纲,即使近年来华科的考题越来越活,但是仍然存在参考书原答案重现,因此,他特别告诉我要熟练掌握书中基础理论知识后应对简答题,并积极拓展学界业界热点内容,用以应对开放式答题,体现出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

论文阅读:

多关注各大公众号的推送,经常有转发送论文集的活动,我收集了一些公众号的论文,以及在知网中下载了华中科技大学的所有研究生导师的论文。这两方向的论文,是我复习过程中浏览的重点,既比较广泛性的阅读,拓展专业性思维,又针对性的看目标院系的论文,提前熟悉老师们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把握考题的方向。比如,这两年钟瑛老师的论文在媒介技术方面有关注,我考前着重复习了媒介技术专题的内容,很幸运地发现今年的网络传播选做题正是有关人工智能的媒介技术类知识点。这一经验提醒大家,初试时关注老师的论文是十分必要的。

常见问题汇总: 如何高效率复习?

尽量选择学习氛围好的环境,例如自习室、图书馆,作为新传专业。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不推荐完全隔离手机复习,及时关注信息也是一种学习手段。大家可以淘宝买一个复习计时表,每天放在桌前,记录你学习的时间,这一期间不用手机,专心书本即可。其次可养成每日打卡的习惯,每天完成哪些计划,提前确定,每日按时完成。

笔记怎么整理?

可以买上一到两本往届笔记,要注意挑选,最好不要选手写笔记,除非字写的十分工整,别人的字迹你不适应,反而会减弱复习效果。重要的科目自己做笔记,其他的可以购买的笔记做辅助,因为我是报了班,老师直接把新闻史和新闻伦理、传播学史笔记给我用了,内容非常详细,省去了我大量的整理过程。同时,在自己整理笔记时,建议大家要有针对性,不要整本书知识点罗列式,而是挑重点,根据考纲或历年真题的方向来确定知识点。

真题需不需要做?

真题不可缺少,真题是出题风格确定的最佳渠道,我从3月份便买到了华科的历年真题和答案,过一段时间便会翻看,后期也会反复训练,和答案进行比对,效果是不错的。

课外书怎么看?

跨考生或者复习起步阶段,可看陈力丹老师的《新闻理论十讲》、复试前可看《真相》、《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乌合之众》等。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考研很难,因为它有淘汰机制,但是它也不难,只要找准方向、坚持到最后一刻,我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好的结果。克服恐惧,踏踏实实地走好复习的每一个步骤,即使会有懈怠期,也最终能稳步走过这场持久战。最后,祝所有考研学子,都能成功进入心仪的院校。

新祥旭官网http://www.xxxedu.net/

下载北京大学2016年汇丰商学院新闻传播专硕(财经新闻方向)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大学2016年汇丰商学院新闻传播专硕(财经新闻方向)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