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门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海门市乡村旅游发展
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
乡村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业态之一。它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经营形态、民俗风情、乡村风貌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建设具有“江海风情,田园风光”的休闲旅游城市,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深化“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建设”。到2018年,培育形成1个省级乡村旅游集聚区、1个南通市级乡村旅游集聚区,2个省级以上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1个五星级乡村旅游区、5个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5个三星级乡村旅游区,全市乡村旅游项目年投资额达到3亿元。
(二)发展原则。特色化体验。鼓励各乡村旅游区根据自身实际,挖掘乡土文化内涵,增强游客参与体验,各自形成发展特色。产业化发展。主题农业公园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鼓励其发展一项特色性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和发展潜力。生态化建设。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维护生态环境,保持乡土气息,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项目化推进。
— 1 — 大力推进可操作性强、具有市场吸引力和生命力的乡村旅游项目落地生根。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乡村旅游发展任务。
围绕“江海风情,田园风光”发展主题,增加乡村旅游区、旅游景区(点)数量,提升各区域旅游品质,全力将海门打造成江海休闲旅游城市。
围绕“江海风情”主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全力打造海之门游艇产业综合体、海门港新区蛎岈山航乐公园、花香海永旅游度假区等板块,构建凸显江风海韵的休闲旅游度假区块。同时,深入挖掘江海文化,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余东古镇龙水口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张謇文化旅游景区以及叠石桥国际家纺园景区等板块,构建彰显海门江海特色文化的旅游板块。
围绕“田园风光”主题,打造6大农业公园。以田园风光游为导向,充分利用乡村丰富的自然、人文、民俗等资源,融入旅游元素与功能,打造金盛羊庄、开太鱼文化、知了果业、金伍叶生态园、绿海智谷、SS1538等六大主题农业公园。建设一批生态农庄。重点在新常久沿线呈如意状的“羊家乐”田园风光游集聚区内,规划建设鹿鸣庄园、孝德乐、颐生酒文化园、官公渔庄、九龙岛渔村、世外桃源、味之原、王灶河生态农庄等各具特色的一批生态农庄。
根据《海门市“羊家乐”田园风光游集聚概念性规划(2013-2020)》设想,结合乡村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全市乡村旅游在发展空间上,以智谷绿海、星期七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主阵地,围绕“羊家乐”田园风光游集聚区形成星状辐射布局。
(二)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根据海门乡村旅游发展实际,发展上重点推行“农庄+农家乐”模式,优先发展农庄,在其发展形成市场的基础上,带动和激发周边农户发展农家乐,从而形成农庄与农家乐协同发展的景象。运营上重点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农户为公司(农庄)提供各项服务劳动力,公司为农户的农产品提供平台,进行集中统一销售。
(三)着力推进乡村旅游品牌建设。
以“羊家乐”作为全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品牌,提升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品牌内涵,分类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名片。
1.建设两个乡村旅游集聚区。加强特色资源的集聚和业态融合,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集聚发展,引导三厂街道星期七乡村旅游集聚区和海门高新区绿海智谷乡村旅游集聚区争创省级乡村旅游集聚区。将绿海智谷建成农业示范之地、农事体验之地、休闲旅游之地、户外运动之地和科普教育之地。
2.打造两个休闲旅游度假区。充分放大毗邻长江、位于崇明的地理优势,以“花香海永”为主题,做足生态文章,将海永
— 3 — 打造成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依托黄海和蛎岈山稀有资源,增强滨海休闲、渔港风情、航乐体验等旅游度假元素,丰富国家海洋公园内涵,打造省级休闲旅游度假区。
3.创建两个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支持具备条件的镇村依托乡村旅游资源,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功能,重点指导常乐镇、余东镇等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4.形成一批星级乡村旅游区。积极利用农业主题公园、乡村生态、村落风情、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新科技农业、生态农庄、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资源,培育打造一批星级乡村旅游区。重点推动金伍叶生态园、金盛生态度假村等创建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推动知了果业、开太鱼文化、绿海智谷、SS1538等创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推动味之原、世外桃源、孝德乐、鹿鸣庄园、阳光农场、思杰农庄、番茄农庄、维景园林、玫瑰小镇等一批农庄提升发展水平,创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
(四)大力提升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1.推动乡村旅游公交化。提升乡村旅游通达性和可进入性,建议公共交通将星级乡村旅游区,作为站点全面纳入城乡公交营运线路,方便城市居民和游客到乡村旅游消费。
2.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乡村旅游发展重点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资源整合,将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计划、水美乡村建设、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农路农桥建设、村镇景观绿化提升等工程,— 4 —
向发展乡村旅游集中的区、镇、村集聚,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美化提升旅游生态环境。利用全国旅游行业“厕所革命”契机,实施乡村旅游区厕所和停车场优化提升工程。
3.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完善国、省道乡村旅游交通标志引导系统设置,规范各地交通主干道通往乡村旅游点的旅游指引标志标牌设置。引导连锁、品牌及地方特色商品等零售、餐饮、休闲服务企业在乡村旅游集聚区和星级乡村旅游区开设网点。
(五)重点打造五类特色产品。
1.江海休闲度假。打造滨江临海亲水平台和休闲娱乐设施,开发游艇、海钓、养生、特色餐饮等具有江海文化韵味的中高端旅游度假产品。
2.乡村休闲度假。充分利用农业、果业、渔业等产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各类采摘园、郊野垂钓乐园、四季赏花地、拓展训练基地、手工工艺房、啤酒屋、乡村剧场等休闲度假产品。
3.乡村特色美食。依托海门河、江、海自然条件和生态有机农业发展,积极发掘乡土美食,重点培育推广“江海全席状元宴”美食品牌。
4.乡村土特产旅游商品。引导乡村旅游区根据各自种养殖特点,发展形成一区一品的特色产品。注重商标品牌战略,加强包装设计,开发适合旅游消费的海门特色乡村旅游商品。
5.乡村健康养生产品。推动乡村旅游与养老业、健康服务
— 5 — 业有机结合,积极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乡村休闲养生度假产品。
(六)完善乡村旅游营销体系。
1.推进整体营销。将“羊家乐”作为全市乡村旅游对外宣传推广的总体标志形象。加强与旅游电商平台、自驾游组织机构以及市外旅行社的合作,整合全市乡村旅游资源,包装推出特色线路产品,进行整体推广营销。
2.打造节庆品牌。围绕“江海风情,田园风光”这一主题,全面整合各方资源,重点培育“叠石桥国际家纺购物游”、“张謇文化艺术游”、“金秋蛎岈山航乐游”、“羊家乐田园风光游”四大节庆活动,进一步丰富内涵、扩大影响,每年定期举办,形成在长三角具有号召力的乡村旅游节庆品牌。
3.强化主题营销。围绕“美食、购物、休闲”三大元素,重点组织策划“江海全席状元宴”美食推广活动;举办红木、家纺、特色农产品购物促销活动;开展养生、康体、海钓等休闲度假体验活动。
(七)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
每年将“乡村旅游发展研修班”列入组织部门年度干部培训计划;每年开办乡村旅游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整体服务水平;市旅游、农业等部门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赴乡村旅游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借鉴发展新理念、新思路。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市商务(旅游)、农业、水利、国土、— 6 —
住建、环保、教育、体育、交通、文广新、市场监管等部门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将之纳入本部门的工作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支持有条件的镇(村)成立乡村旅游工作机构;建立乡村旅游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创新管理方式。市公安、消防、国土、环保、卫计、市场监管等部门,重点对乡村旅游区客房住宿管理,因地制宜出台可行可操作的管理办法;研究出台乡村旅游、农家乐经营管理规范。各地要优先将具有发展乡村旅游资源条件的镇村列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计划、现代农业产业园和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水美乡村建设、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建设计划。相关部门、区镇要协同谋事,共同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发展。加强对乡村旅游企业开发管理人才的培训,推进乡村旅游科学发展。
(三)加强政策支持。一是财政支持。加大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重点支持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旅游产品推广、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等方面;年度旅游引导资金确定为1200万元。二是金融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乡村旅游集聚地区优先布设ATM机,为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休闲点提供POS消费终端等电子化结算方式。三是用地支持。解决重点主题农业公园的用地性质变更和每年不少于100亩的用地指标。支持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保障乡村旅游项目用地。支持利用“双置换”的民宅、存量房产发展民宿和其他乡村旅游项目。四
— 7 — 是环保支持。扶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积极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相关专项资金安排中,对星级乡村旅游区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支持。
第二篇:句容市旅游五年发展目标和三年行动计划
句容市旅游五年发展目标和三年行动计划
按照“旅游强市”的目标要求,结合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特制定句容市旅游五年发展目标和三年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突出以茅山、宝华山、赤山湖旅游建设为重点,整合优势资源,形成“两山一湖”的旅游新格局,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发展目标(2008—2012年)
(一)总体目标。狠抓旅游发展,把句容打造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国际影响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全面提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内涵和品味,实现“旅游强市”目标。
(二)经济发展目标。到2012年末,全市年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收入在2007基数上均增加4倍,实现旅游接待总人数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80亿元,旅游增加值占全市GDP10%以上。
(三)景区建设目标。加速茅山风景区建设,把茅山建成长三角地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国内著名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加快推进宝华山风景区深度开发,突出区位优势,彰显生态休闲特色,力争创成国家5A级旅游区;按照国家4A级旅游区标准,全面启动赤山湖旅游开发建设。新增一批2A、3A级旅游景区,形成完善的旅游产品体系。
理顺宝华山管理机制,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经营体制;按照上市公司的模式,规范赤山湖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五)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目标责任制,把旅游产业发展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管委会、镇和相关部门,加强考核与监督检查,确保任务目标落到实处。建立奖惩通报制度,对旅游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因工作不落实、措施不力而严重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进行通报批评。四、三年行动计划(2008—2010年)
(一)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完成《句容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在此基础上,完成九龙山规划编制,与原茅山景区的规划相衔接,完善约153平方公里的南部旅游片区规划体系;以宝华山森林公园为核心,完成东至仑山湖、北至312国道、南至北山水库约150平方公里的北部旅游片区规划编制;以赤山、赤山湖为核心,完成西南部赤山湖旅游片区约50平方公里的旅游策划、总体规划和建设性详规的编制。旅游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相衔接。国土、建设、交通、文化、农业、林业、水利等相关产业规划和项目建设,要引入现代旅游理念,服务旅游开发。各镇在修编规划和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突出旅游内容,增强旅游功能。
责任单位:各相关景区管委会、市规划局、旅游局
(二)加快景区开发建设进程。
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休闲度假功能。
1、推进休闲度假设施建设。重点推进茅山湖旅游度假区、美加国际度假村、翡翠山庄度假村、墓东湖度假区、边城仑山湖国际度假区、御湖新天地及宝华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通过不同类别的休闲度假区建设,逐步形成度假旅游产品系列。
责任单位:茅山镇、茅山管委会、宝华镇(含宝华山管委会)、边城镇
2、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重点推进南山农庄、江苏农林学院科技示范园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改造提升。完成万山红遍科技示范园、圣妙农庄、张小虎葡萄园、春城葡萄园、西冯观光农业等旅游配套项目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形成不同类别的观光农业群体。到2010年,全市新增休闲农庄10个,创成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3家。
责任单位:白兔镇、茅山镇、边城镇、后白镇、市旅游局、农业局、林业局、各景区管委会
3、开辟亲水旅游项目。依托九龙山、赤山湖丰富的水资源,以休闲垂钓、农家体验、生态旅游和水面景观为建设重点,规划建设连片生态观光、“农家乐”和水上娱乐项目,做活水文章。至2010年,形成融水上娱乐、生态休闲、农业观光于一体的旅游产品。
责任单位;茅山管委会、赤山湖管委会、市水利局、规划局、国土局及相关单位
4、开发文化旅游项目。整合句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一批反映句容历史、文化的景区景点。全面启动茅山土墩墓遗址保护和建设
责任单位:茅山管委会、华阳镇、市旅游局、商业协会
4、推出句容特色菜肴。引进国内“八大菜系”,丰富餐饮品种,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定期举办美食节和餐饮操作技能比赛,推出名师、名菜、名点,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地方特色菜肴系列;结合农家乐挂牌、农家菜评选,推广句容特色“美食之旅”。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广电局、旅游局、商业协会
(五)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积极推进“区域联动、行业联合、企业联手、媒体联姻、电子联网”和以节庆活动造势的旅游规模营销战略。加大资金投入,三年市财政总投入不少于2000万元。各景区要组建专业的营销队伍,整合力量,组织各类旅游推介,开展强势宣传,提升句容旅游影响力,打响“好运茅山、福地句容”旅游品牌。
1、策划旅游产品线路。整合我市宗教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资源优势,精心包装旅游产品,编制特色旅游线路,形成市场优势。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各景区管委会
2、实施旅游梯度营销。明确营销重点,有计划地细分目标市场,分层次对周边市场、国内中远程旅游市场进行促销推介,并逐步延伸宣传触角,扩大营销范围,提升句容旅游的市场占有份额。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各景区管委会及相关单位
3、举办旅游节庆活动。打造句容特色旅游节庆活动,逐步形成在旅游市场中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节庆品牌,进一步展示句容旅游新形象。在继续举办茅山旅游文化节、宝华山泡山节等主题明确的
成旅游宣传“一盘棋”意识,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条线的支持,充分利用外宣、招商、对外友好、文化交流、体育赛事等活动,开展旅游宣传,大造声势,扩大句容旅游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句容旅游知名度、美誉度。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及相关单位
(六)提升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全面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健全旅游管理体系,改进旅游管理方式,规范旅游企业和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提升句容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1、强化从业人员培训。依托大专院校,市内旅游学校及相关社会资源,逐步完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对旅游服务人员制定详尽的服务管理细则,推行标准化服务,打造句容旅游的服务品牌。在涉旅单位和景区从业人员中开展多形式、多内容、多层次教育培训,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整体形象。
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旅游局、劳保局
2、引进旅游专业人才。建立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引进各类专业人才,努力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旅游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和优质服务意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旅游发展注入活力。
责任单位:市人事局、旅游局、各景区管委会
3、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创新旅游行业管理机制,健全行业管理体系,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重视旅游安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沟通、协调、自律作用。
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安监局及相关单位
第三篇:海淀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海政发〔2009〕42号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本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镇(乡)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
《海淀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已经2009年8月10日第111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二OO九年九月二日 海淀区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09年-2011年)
第一部分行动计划的背景、发展思路及目标
为全面促进海淀区旅游产业发展,根据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08〕45号)和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京海发〔2009〕25号),结合《海淀区“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和全区旅游业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行动计划的背景
(一)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的客观要求
海淀区旅游资源丰富,皇家园林历史文化旅游、上风上水自然生态旅游、科技园区与著名高校科教旅游形成海淀区三大特色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存在资源优势与旅游收入不匹配、旅游经济带动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旅游资源归属复杂,统筹协调发展受到体制机制的制约;二是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旅游的延伸消费欠缺;三是区域内缺乏大型综合性的旅游项目和晚间演娱项目。针对上述制约和影响海淀区旅游业发展的问题,加强对市场运作体系的研究,提出加快促进海淀区旅游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旺地不旺财”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应对危机、促进消费的现实需要
分析当前形势,我国旅游业处在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的重要时期。作为蓄势待发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中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扩大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并充分发挥其对关联行业的带动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树立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旅游观,抓住北京市全面加快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以创新的理念推进旅游区建设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形象塑造两方面的作用,以个性化、多元化、精品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打造世界一流的皇家园林旅游区特色品牌为重点,以提升发展科教旅游、乡村旅游为突破,以优化旅游环境、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为依托,深化旅游市场运作体系研究,加强区域统筹,加大资源整合,加速产业融合,强势宣传,打造海淀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增强海淀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二)发展目标
到2011年底,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年均增长6%),旅游总收入达到210亿元(年均增长10%);旅游产业品质明显提升,旅游环境明显改善;旅游就业人数达到6万人以上。旅游业成为海淀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海淀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初步确立。
第二部分行动计划的主要任务
一、“投资、消费”双轮驱动,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一)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全面推进三大旅游区建设
1.皇家园林旅游区
建设目标: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以个性化、多元化、精品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旅游环境,完善功能服务。打造国际知名、国内盛誉的皇家园林休闲文化特色品牌,增强海淀旅游核心竞争力。
主要建设项目:
(1)颐和园周边项目
协调推进地铁4号线、一亩园交通枢纽建设和如意门、大有庄两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同庆街改造项目待一亩园交通枢纽投用后实施二期工程,计划2010年竣工并正式开街,实现具有皇家文化特色的旅游休闲步行街;圆明园正觉寺复建工程尽快启动,2011年完成。
(2)香山买卖街和煤厂街项目
加快《香山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批工作,参照《香山买卖街和煤厂街旅游概念规划》,积极推进沿街立面改造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新建红叶街和整治改造的买卖街、煤厂街为主要空间架构的文化旅游休闲街区。
2.稻香湖旅游区
建设目标:面向国内外高端商务会议和休闲度假市场,进一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将其建设成为生态型、田园式、现代化的风景旅游区。
主要建设项目:
(1)翠湖湿地项目:在完善前期建设手续的基础上,尽快启动拆迁相关工作。
(2)上庄镇“滨水休闲园”项目:完成“上庄滨水休闲旅游带规划”编制。修复生态水系,完善滨河路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具有静态观赏、科普教育、湿地修复为功能特色的上庄滨水休闲园。争取2011年前建成。
(3)上庄镇都市农庄项目:在现有翠湖农业观光园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提升其旅游接待功能,形成以果品采摘区、生态科普园、巴西农庄、水体休闲区等功能区为代表的特色旅游项目。
3.大西山旅游区
建设目标:加快资源整合,突出参观点、服务线建设,提高资源品位。打造集休闲娱乐、养生健身、生态体验、体育拓展、农业观光、文化探寻、会议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目的地。
主要建设项目:
(1)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
--大西山旅游路建设:加快大西山旅游路二期工程建设,力保2009年底全面竣工。
--大西山旅游路配套设施工程:积极推进包括综合服务区、停车场、交通标识标牌,休闲基础设施等配套工程以及管家岭、七王坟及车耳营三个民俗旅游村门区建设。计划2010年完成。
--龙潭谷景区开发项目:根据景区的旅游策划方案,尽快启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2011年前初步建成。
--管家岭旅游村项目:结合新农村规划和《管家岭“法兰西乡情旅游村”旅游策划》,积极探索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的新理念、新模式。力争年内启动圣琼·佩斯遗址复建及村中心广场改造工程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争取2011年部分建成并接待游客。
--民俗村改造项目:完成七王坟村和徐各庄村特色街区改造、旅游访客中心建设和台头村文化休闲园基础设施及绿化美化工程。计划2010年完成。
--阳台山景区综合配套工程:进一步完善景区接待设施,包括停车场、管理用房、古香道沿线商亭、凉亭、景区中门等建设和改造。计划2010年完成。
(2)温泉镇红楼梦源文化旅游带建设
结合新农村规划和《温泉镇红楼梦源文化旅游带规划》,分步推进温泉镇红楼梦源文化旅游带建设。2009年完成一期建设,包括餐饮娱乐、道路整修、游客导引系统等部分接待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2010年启动二期建设,2011年初步完成。
(二)着力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促进旅游消费
1.深度开发、横向拓展旅游市场
坚持“政府引导,整合资源,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通过创新机制、营销推广以海淀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有效提高海淀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制定政策,引导和支持旅行社拓展市场份额,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在深度、广度两个层面不断推陈出新,盘活存量资源,延伸产业链条。
2.全力打造科教旅游产品
编制《中关村科教旅游区发展规划》,依托科教资源优势,积极开发以中关村广场、科技园区、著名高校等为代表的科教旅游产品,推广科教文化体验、科技商务会展、科技风貌观光、科技产品消费等旅游新产品、新线路。
3.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
按照市政府提出的打造“一区一色,一村一品”的要求,通过重点推进大西山乡村旅游示范带、温泉镇红楼梦源文化旅游带和上庄滨水休闲园建设,打造集生态休闲、文化体验、运动健身、观光采摘、美食购物等多重功能、不同风格的乡村旅游休闲带和旅游聚集区,稳步扩大乡村旅游的规模,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的建设、管理和经营品质。到2011年,我区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村达到2-3个,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增长30%,1-2个村成为北京市乡村文化休闲旅游的品牌村。
4.发掘培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项目
充分发挥海淀文化大区的优势,紧密结合“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积极推进旅游主题娱乐项目,促进旅游文化聚集区的建设和发展。从旅游角度支持“梦幻圆明园”皇家演艺中心、“重现辉煌”数字圆明园、“创意北京”等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实施。完善同庆街开街后旅游服务功能,全面展示海淀的旅游资源,推出皇家特色人力凤辇体验、特色手工艺品展卖、清宫仪仗演出及宫廷庙会等活动,营造同庆街的旅游休闲文化氛围。
5.开发海淀特色旅游纪念品
深度开发具有皇家文化和科教特色的精品旅游纪念品系列,支持以曹氏风筝为代表的海淀传统民间手工艺品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海淀礼物”品牌体系。在有条件的景区,特别是3A级以上景区设立“北京礼物”旅游纪念品专营店或“海淀礼物”专柜。
二、强势宣传,提升环境,塑造海淀旅游目的地新形象
(一)加强形象宣传,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以区域合作和品牌节庆活动为抓手,以媒体和各类旅游交易会为载体,加大对海淀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宣传营销力度,提升海淀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着力打造海淀皇家古韵、上风上水、科教时尚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1.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区域协作平台
加强海淀区与北京市各区县、北京周边地区及全国热点旅游城市以及境外重点旅游客源市场的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开拓市场、丰富旅游产品体系、畅通旅游绿色通道及旅游互动营销宣传等多方面合作。
2.打造品牌节庆活动,有效扩大影响
积极支持配合旅游企业办好樱花节、桃花节、玉兰节、杏花节、荷花节、银杏节、红叶节等传统旅游节庆活动,营造气氛,带动消费,做到“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精彩”。同时,通过组织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办好大西山金秋旅游登山节,用三年时间,使其成为北京市有影响力的大型品牌旅游节庆活动,并借此宣传展示海淀独特的人文魅力、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区建设成果。
(二)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1.加强规范引导,提升产业品质 高起点推动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以行业标准规范提升区域内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业人员的培训,促进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力争到2011年,全区三星级以上饭店增加30%,3A级以上景区总量增加50%。鼓励引导低星级酒店和社会旅馆向品牌连锁发展,积极推进社会旅馆达标工程,力争到2011年,达标单位个数达到总量的30%。
2.构建游客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
着力构建方便快捷、信息齐备、服务优良的旅游信息化系统。完善同庆街等特色街区旅游咨询中心建设。黄金周及节假日期间在重点景区和街道社区设立临时旅游咨询流动站,为游客出行提供便捷服务。支持引导景区建设游客中心。完善旅游交通标识体系,加强北部地区主要交通节点的旅游交通指示标牌建设。
3.加强安全和秩序建设,优化旅游环境
加大重点景区周边的旅游秩序整治力度,积极探索建立旅游秩序建设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假日旅游领导小组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对黄金周、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旅游市场监管,优化旅游市场环境,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加强旅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完善旅游景区安全体系建设,支持引导3A级(含)以上旅游景区进行电子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和改造,在山区建立野外救援警示装置。组织景区和饭店开展创建海淀区“星级平安旅游景区”、“星级平安旅游饭店”活动,力争在2011年,全部A级景区达到三星级以上“平安星级景区”标准。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按照京政发〔2008〕45号文件要求,研究建立海淀区旅游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进一步加大区域统筹力度,充分发挥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密切区域内不同隶属关系、不同经济体制、不同行业的旅游相关单位的联系,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合理利用,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一)根据京政发〔2008〕45号文件精神,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旅游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本着政府引导、多方投入的原则,鼓励旅游企业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标识系统、停车场、无障碍设施、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具有示范作用的旅游企业以及科教旅游点、民俗村以及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单位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引导和支持旅行社推广海淀区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对于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业绩突出的旅行社在宣传促销、市场推介等方面给予奖励。
(三)对于区域内的旅游饭店提高星级标准、星级饭店创建绿色饭店、景区提高A级标准、旅行社进入A级系列、社会旅馆达标或品牌连锁发展的旅游企业、评为北京市级的民俗村、民俗户等,在企业形象宣传、市场营销、参加国内旅游交易会等方面给予支持。主题词:旅游计划通知 海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9年9月10日印发
第四篇:惠州市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惠州市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1-2013年)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工程。为普及我市学前教育和提高学前保教质量,促进我市学前教育规范、优质、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我省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2011〕64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粤府办〔2011〕30号)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发展现状
(一)全市幼儿园办园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学前教育发展以县、区管理为主,有公办幼儿园、集体(部门)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三种办园模式。至2011年9月,全市有各级各类幼儿园41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40所,主要为市(县、区)级机关幼儿园和小学附属等资产国有的幼儿园;集体(部门)办园35所,基本是校产属公有,办园经费收支两条线管理;民办幼儿园337所,办园经费由举办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全市省一级幼儿园8所,市一级幼儿园48所,县(区)一级幼儿园84所。在园教职工总数11292人,专任教师6421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0%以上。在园幼儿数为107399人。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班)率82.4%,其中惠城区89.2%,惠阳区90.2%,惠东县75.5%,博罗县80%,龙门县63.3%,大亚湾开发区85%,仲恺高新区90%。
(二)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
全市学前教育发展与教育强市发展不相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学前教育的资源总量与学校教育发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不相适应。一是县城、中心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乡镇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只有70%左右,农村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不足30%。二是县城、中心区学前教育发展水平较高,市一级以上幼儿园大部分分布在县城和中心区。乡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低,办园条件和师资力量都比较差,设施设备不完善,存在“保姆式”和“小学化”的倾向。三是公办幼儿园比例小,优质幼儿园少。近几年,学前教育新增学位主要是以社区、小区建设配套举办的民办幼儿园为主,无法满足群众入公办幼儿园、入优质幼儿园的需求。四是各级财政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少,各级政府投入基本上只保障公办幼儿园的办园经费,其他幼儿园基本上没有投入经费,办园经费全额由群众负担。
(三)全市学前教育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是加强政府统筹管理,突出政府主导责任,理顺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完善各级财政对学前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二是大力推进每个乡镇建设1所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行政村独立办(联办)幼儿园工程,提高乡镇、农村幼儿入园(班)率;三是县城(中心区)新建、改建、扩建一批规范化优质幼儿园,确保学前教育有足够的学位,并且逐年提高公办优质幼儿园的比例;四是规范办园管理,加强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升华惠民之州,建设幸福惠州为出发点,遵循儿童身心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将学前教育列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点任务,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市学前教育规范、优质、快速发展,构建全市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三、工作目标
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并举、优质协调、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到2013年,基本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幼儿园学位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办园条件规范化、保教工作科学化,实现学前教育三年大变化。
——2011年:完善以县、区为主的县城(中心区)、乡镇、部分行政村三级学前教育的发展管理模式。科学规划县城(中心区)及社区、达到一定规模的新建小区配套普惠性幼儿园。推进乡镇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建设,合理规划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行政村幼儿园。龙门县60%以上的乡镇,其他县、区90%乡镇建设好1所规范化中心幼儿园。乡镇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公办性质比例达到20%以上。
——2012年:全面启动县城(中心区)及社区、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推进2000至3000户居民社区配套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程。推进常住人口规模达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全市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取消学前班。全市100%的乡镇建成1所规范化中心幼儿园。乡镇规范化中心幼儿园公办性质比例达到50%以上。
——2013年:基本完成县城(中心区)及社区、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任务,完成2000至3000户居民社区配套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工程。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3%以上,县城以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5%以上,乡镇、农村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0%以上。全市规范化幼儿园比例达60%以上,全市80%以上的乡镇建成1所规范化公办性质乡镇中心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达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90%以上建成村级幼儿园。保教质量和科学育儿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建成30所科学保教示范园。
四、工作措施
(一)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责。
1.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学前教育坚持以县、区为主的管理体制。县(区)、乡镇(街道)分级负责,教育部门归口管理。市政府负责宏观规划全市学前教育发展,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并组织实施,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全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县、区政府负责辖区内学前教育发展的组织实施、统筹规划、资金筹措、园舍建设、统筹管理和监督指导。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分别承担发展农村和社区学前教育的责任,负责建设并办好区域内公办幼儿园,筹措办园经费,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幼儿园周边环境、办园安全和膳食管理。市教育局要加强对学前教育的宏观规划、政策指导和协调管理,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县、区教育局对辖区内幼儿园要统一规划、统一审批、统一管理。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责任落实。要健全教育部门主管、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市、县(区)政府要成立由教育、机构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国土资源、公安、民政、卫生、安监、食品药品监督、质检、工商、物价、妇联等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学前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3.加强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市、县(区)教育部门主管学前教育工作,要完善政策、制定标准、统一管理,进一步充实教研力量,加强学前教育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发展改革部门要把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幼儿园建设发展。机构编制部门要结合实际,动态管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制定和落实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税务部门要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扶持学前教育发展的税收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幼儿园教职工的人事(劳动)、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和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政策。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国土资源、房产管理部门要落实城镇小区和新农村配套幼儿园的规划、用地政策。物价、财政、教育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幼儿园收费管理。综治、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整治、净化周边环境。食品药物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幼儿园食堂的监督检查。卫生部门要加强幼儿园卫生防病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检查。民政、工商、安全生产监管、质检、消防等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依法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妇联、残联等单位要积极开展对家庭教育、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宣传指导。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居委会和农村村委会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建立社会和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和监督的机制。
(二)实施学前教育“扩容普及”工程。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突出公益性和普惠性,大力加强幼儿园建设,切实增加学前教育公共资源,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需求。
1.新建、改建、扩建一批普惠性公办幼儿园。各地要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原则,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对辖区内公办(集体办)幼儿园重新登记造册,切实办好现有公办幼儿园。力争到2013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占比达30%以上。各地不得借转制之名停止或减少对公办幼儿园的投入,不得出售或变相出售公办幼儿园和资产属于国有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不得将公办幼儿园出租,已出租的合约期满后要收回。完善公办幼儿园招生管理、普惠性幼儿园收费管理和学前教育公共资源分配机制,促进教育公平。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办幼儿园,要参照省规范化幼儿园标准进行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富余公共教育资源,要优先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办幼儿园以县、区财政投入为主,省、市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2.加快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各地要加大农村学前教育投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的变化情况,科学测算学位供求,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农村幼儿园,并不断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充实教具、学具、玩具。根据省有关规定制定规范化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园标准。每个乡镇要建设1所规范化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附设的乡镇中心幼儿园要逐步剥离,独立建制,并合理配置公办幼儿教师。2011至2013年,落实省对欠发达地区规范化公办乡镇幼儿园建设扶持政策,市财政支持欠发达地区建设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鼓励村集体举办普惠性幼儿园。常住人口规模达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要独立举办幼儿园,小村可采取联合办园或作为乡镇中心园分园等形式举办幼儿园。鼓励镇中心幼儿园举办分园。
3.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各县、区要根据当地幼儿园入园需求和民办幼儿园状况,制定《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暂行办法》,优化新建民办幼儿园的规模和布局。要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或返还收费、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教育发展的税收政策等方式,积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或财政资助、减免收费(含国有资产占有费、物业管理费)、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积极扶持面向大众、收费合理、办学规范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对新建、改建、扩建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照国家规定落实相关税收优惠,并按国家公益事业用地及建设的有关规定给予减免相关费用。民办幼儿园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执行,并按有关规定减免排污费。有条件的县、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财政资助的方式,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补贴,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教师培训、职称评审、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4.规范城镇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及管理。城镇住宅小区没有配套幼儿园的,应根据居住区规划和居住人口规模,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套建设幼儿园。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要和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建设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保障。未按规定安排配套幼儿园建设的小区规划不予审批。建成后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由县、区政府统筹安排,归口教育部门统一管理。教育部门要及时主动做好接收和管理工作,优先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资产属国有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原则上要办成公办幼儿园。大力推进社区普惠性幼儿园建设,鼓励多元化办学,基本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要。幼儿园布局、建设要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三)实施幼儿园“规范促优”工程。
1.规范幼儿园管理,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各县、区要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学前教育专职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严格执行办园资格审核公开制度。优化幼儿园内部管理,推进保教工作科学化,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坚决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加强幼儿园教研科研工作,加强学前教研机构和教研建设,建立健全市、县(区)两级学前教育教研网络。鼓励和支持幼儿园加强内涵建设,办出特色,力争全市创建30所科学保教工作示范园。鼓励家长和社区参与幼儿园监督管理,共同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制定幼儿园玩具教具、图书配备和幼儿园膳食营养标准。严格规范幼儿园收费,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
2.强化幼儿园安全管理。切实加强幼儿园安全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幼儿园及周边地区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幼儿园保安人员配备,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全覆盖的幼儿园安全防护体系,依法开展幼儿园消防验收。加强幼儿园园长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制定校车规范,确保接送安全。
3.高度重视解决无证办园问题。县(区)、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幼儿园开展全面排查,对无证幼儿园,要指导和督促其整改。整改期间要保证幼儿正常接受学前教育。整改后达标的,颁发办园许可证;整改后未达标的,要及时依法取缔,并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儿。开展清查无证办园整治行动,到2013年底,全市彻底消除无证幼儿园。规范学龄前儿童早期培训、教育咨询机构审批,严格界定其经营范围,对违反规定经营的,由审批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4.推动规范化幼儿园建设。从2011年起,凡新建幼儿园必须达到规范化办园标准。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满足残疾儿童的特殊需求,到2013年,全市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比例达85%以上。建立规范化幼儿园建设激励机制,对推进规范化幼儿园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县、区予以通报表彰。
(四)实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1.足额配备各级各类幼儿园教职工。根据省公办幼儿园机构编制标准,制定我市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的有关规定和核定人数,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民办幼儿园要根据办园规模,参照公办幼儿园岗位设置和教职工编制标准,足额配备各类人员。积极探索公办、民办幼儿园教师交流机制。
2.规范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管理。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依据《教师资格条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有关规定,完善学前教育从业人员准入制度。严格实行教职工持证上岗制度,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教师资格认定,园长和教师都必须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受聘的园长和教师要在当地教育部门备案。完善幼儿园各类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制定教职工退出机制。中小学富余教师需经县、区教育部门组织培训并获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后,方可转为学前教育专任教师。
3.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待遇,维护幼儿教师合法权益。各县、区政府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和公办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标准等,制定当地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指导意见。将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落实情况作为幼儿园年审内容。各县、区要把各类幼儿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评先评优范围,对优秀的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定期给予表彰和奖励。
4.大力拓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渠道。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学前教育师范专业管理规定,依托大中专院校每年招收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的幼儿师范专科班,扩大惠州学院高中起点学前教育本、专科招生规模。重视加强对幼儿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加大面向农村的幼儿教师培养力度。
5.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各县、区要制订幼儿教师三年培训计划,安排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专项经费,重点用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普惠性幼儿园教师培训。建立政府、幼儿园、个人合理分担的幼儿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机制。按照《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到2013年,全市幼儿园园长培训率达100%,副园长、幼儿园中层干部培训率达80%以上,专任教师及其他从业人员培训率达60%以上。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市、县(区)政府要成立发展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本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共同推进学前教育事业规范优质发展。
(二)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市、县(区)政府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2011年起,新增教育经费要向学前教育倾斜,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要占合适比例,并且未来三年要有明显提高。完善公共资源分配机制,各县、区要制定覆盖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的财政奖补机制,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或政策支持。2011至2013年,市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欠发达地区建设规范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幼儿园。
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积极创造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低收入家庭幼儿、流动人口子女和留守幼儿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要支持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对上述幼儿入园给予照顾,对确实有困难的家庭减免有关费用。鼓励社会各界以捐赠形式支持幼儿园建设和设施配备。
(三)建立督导评估机制与考核奖惩机制。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根据国家和省的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督导评估方案,并进行督导检查。将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纳入县、区党政领导干部教育责任考核以及教育强县、教育强镇和县域教育现代化督导验收指标体系,健全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定期检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办园行为、保教质量、办园条件、幼儿教师待遇、幼儿园收费、整治无证办园等工作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对学前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县、区给予通报表扬。各县、区政府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第五篇: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拓展提升,是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着力加快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以“百村示范千村达标”活动为载体,努力建设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生态优良、公共服务均等、龙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用成千上万个美丽乡村共筑美丽龙江。
二、基本原则
——坚持规划引领,分步推进。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科学编制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建设规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以全省十三个市(地)城郊和主要公路沿线为重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实现全覆盖。——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民俗文化差异,区别定制各类村庄建设目标,做到面上干净,点上美丽。坚持务实推进,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
——坚持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在提高农民主动性、创造性和参与度的前提下,拓宽社会参与途径,引导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注重实效,多做实功。不整景造势、不刮风浮飘,真正从百姓长远生活和发展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完善机制、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三、总体目标
综合考虑各地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人文积淀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设施完备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服务健全身心美、创业增收致富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六美”要求,全面推进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墙、改圈等“六改”工程,集中治理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扎实开展净化、硬化、绿化、美化等“四化”工作,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百村示范千村达标”。
四、主要任务 加快全省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在全省农村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抓好村容整洁,街道净化、庭院美化。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村要实施好美丽乡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公共服务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创建等六个方面建设,重点完成19项任务。
(一)美丽乡村规划
1、制定建设标准。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标准的制定工作,制定出台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地方标准)》,在建设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指导全省范围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省级责任部门:省质监局、住建厅、省委农办、文明办)
2、编制建设规划。由县(市、区)政府牵头,结合县(市、区)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县为单位,按照“科学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编制完成本区域内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规划内容要涵盖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村容环境整治、村内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细化明确住房、道路、污水垃圾、改灶改厕改圈、围栏、绿化美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同时,省直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各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指导和服务。(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省委农办、环保厅、卫生计生委、文明办)
(二)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3、改造农村住房。继续推进农村泥草房改造,重点对农村危房进行改造,消灭D级危房,建设砖瓦房,泥草房改造率达到90%以上;对中心村的旧砖瓦房,有条件的要通过粉刷外墙、更换屋顶和保暖门窗等方式进行改造;同时,加强对赫哲族、鄂伦春族等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庄传统建筑的修复、整治,保护我省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貌。(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民委)
4、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加强村内道路建设,提高村内道路硬化率,中心村主街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加大路肩建设力度,采用石砌、砂石铺筑等多种方式,实施路肩硬化,中心村主街道路全部铺装路肩,路肩硬化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交通厅、财政厅)
5、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加快供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向城郊村延伸,中心村自来水供水管网工程全覆盖,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及周边保护,升级改造供水处理设施,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水利厅、发改委、住建厅、环保厅)
(三)村容环境整治
6、开展污水治理和河道整治。加快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城市污水管网向城郊村延伸,解决城乡结合部村庄的污水处理问题,中心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50%以上。加强村内道路边沟建设,通过清淤疏浚、恢复加固、改造升级等多种方式,全面治理建设道路边沟,中心村主街边沟硬化率达到100%,形成网络化的雨污排放体系。鼓励采取沉淀池等方式开展污水处理,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到30%以上。加大村内河道沟渠的整治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的村庄水环境。(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水利厅)
7、完善垃圾处理。因地制宜进行垃圾处理,村庄内垃圾箱设置率达到100%。对交通便利且距离城镇较近的中心村,推行村收集、镇(县)处理的集中处理方式;其他中心村可通过建设简易垃圾填埋场的方式,采用集中填埋方式就近处理,做到垃圾及时清运填埋。推行村内垃圾专人清扫清运,确保村内环境整洁卫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
8、推行改灶、改厕、改圈。大力推进节能改灶工作,推广使用电能、液化石油气、沼气等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城市供热管网向城郊村延伸,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实施集中供热、新型清洁能源供热。大力开展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建设,支持农户按照统一标准建设室外卫生厕所,中心村室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支持广大农户建设室内厕所,新建房屋室内厕所入户率达到100%,鼓励原有房屋室内改厕工作。积极推进改圈工作,倡导规模化养殖,鼓励养殖大户在生活区外规划建设养殖区域,实现人畜禽分离,有效降低疫病发生几率,改善村内居住环境,中心村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卫生计生委、畜牧局、农委)
9、加强柴草堆放治理。积极引导村民,在村外指定地点集中合理存放柴草垛,支持村民在院内建设封闭小规模柴草存放设施,确保村内、院内干净整洁。(省级责任部门:省住建厅、环保厅、省委农办)
10、改造农户庭院围栏。大力推进庭院美化工作,以中心村为重点,引导农户建设美观整齐的庭院围栏,全面美化村容村貌。(省级责任部门:省委农办、财政厅)
11、加强村庄绿化美化。加强村旁、宅旁、水旁、路旁、院内以及零星闲置地块的绿化、美化工作,以村为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在村内文体活动广场、村内主街以及农户的房前屋后建设绿篱、花池、树带,大规模栽植花草树木,中心村树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以上。保护山、水、土地、植被等自然资源,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突出农村田园风貌特色,打造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省级责任部门:省林业厅、环保厅)
(四)公共服务完善
12、完善农村卫生文化体育设施。开展农村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培训,对村卫生室进行达标改造,中心村卫生室设置率达到100%,卫生室建筑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加快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中心村农家书屋设置率达到100%,文化活动室设置率达到80%以上。利用村边空地建设农村体育活动场所,文体广场设置率达到8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卫生计生委、发改委、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体育局)
13、加快通信、网络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广播电视工程,中心村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加快农村通信等村村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中心村电话、宽带网络普及率均达到100%。(省级责任部门:省通信管理局、新闻出版广电局)
(五)农业产业发展
14、推进农业产业建设。依托各地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在具备条件的村庄,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推行特色养殖、规模化养殖,规模化畜禽养殖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以上。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大对设施农业、棚室蔬菜的投入,鼓励瓜、果、蔬菜等农产品加工和山特产品就地加工,打造“一村一品”,增强乡村就业带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省级责任部门:省发改委、农委、畜牧局)
15、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发展农产品采摘、农家乐体验等集住宿、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和旅游路线,因地制宜地建设家庭旅馆、特色餐馆,制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打造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烈的乡村旅游产业。(省级责任部门:省旅游局、扶贫办)
16、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合作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省级责任部门:省农委、财政厅)
(六)精神文明创建
17、着力提升乡风文明。以乡村文明提升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德礼满龙江”文明礼仪普及活动、“传立家风家训•凝聚道德力量”活动、“家在龙江•践行五好”活动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评选活动,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社会事业建设。扎实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中心村文明户比重达到60%以上。(省级责任部门:省文明办)
18、强化农村社会管理。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民对村两委班子满意率90%以上。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不断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全面施行村务、财务、政务工作透明公开。(省级责任部门:省委组织部、民政厅、文明办)
19、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建立专门治安队伍,促进社会治安更加平稳有序,社会治安满意率96%以上。坚持建管并重,抓好中心村社区综合管理。制定村规民约,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落实农民主体责任,化解社会矛盾,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省级责任部门:省文明办)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切实将这项工作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省委、省政府成立以陆昊同志为组长,有关省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导、组织、实施和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牵头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推进和综合考核工作,制定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考核方案,并根据各地上报情况,确定全省重点工作任务,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发挥市县政府主导作用。各市县政府要按照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制定当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各市县政府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工作,落实好配套资金,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对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的知晓率,激发广大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
三是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指导,结合部门职能,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具体推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细化落实支持政策,确保资金投入,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强化服务的有效性。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要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和要求,自行组织本系统的美丽乡村建设。
(二)整合各类资源,加大投入力度
改革创新美丽乡村建设投入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农民自筹、帮扶共建、社会参与四位一体的投入机制。
一是加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整合力度。要充分利用国家赋予“两大平原”改革试验先行先试政策,统筹使用涉农资金,把县(市)作为统筹使用涉农资金主体,把责权利下移到县(市)一级,省里不再将资金直接下到乡村具体项目上,由县一级统筹安排使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使用效益。
二是切实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惠民工程,对象是广大农村,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美丽乡村建设要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房屋修建、厕所改造、围栏美化、改炉改灶、庭院绿化等项目建设中,按照省政府支持一块,市县政府拿出一块,农民自筹一块,金融部门贷一块的方式,解决建设资金压力大的问题,鼓励农民出工、出劳,积极参与,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聪明才智。
三是做好帮扶共建工作。抓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帮扶共建工作,各市(地)、县(市、区)政府和省直各部门要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共建计划,在编制建设规划、开展技能培训、加强政策指导、扶持产业发展、健全基层两委、加强文明建设等方面开展帮扶,切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营造关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经济项目开发。以乡镇为单位,将各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项目打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以BT、BOT和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安全饮水、污水治理、沼气开发等基础设施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
(三)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督查考核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监管,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决策、招投标、物资采购、质量监管、验收竣工等各环节,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保质保量。加强管理维护和监督,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问题,日常管理做到有制度、有经费、有专人,加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长效管理。健全经费保障机制,积极探索建设住户付费、村集体补贴、省市县政府补助相结合的管护经费保障机制。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扎实开展好新型农民的培训活动,大力培养美丽乡村建设的带头人、现代农业技术带头人、文化活动带头人,为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实惠。
三是加强考核评价。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奖励激励机制和退出补充机制,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进行考评,引导各地切实抓好美丽乡村建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