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谁才是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谁才是金融界的黄埔军校
金融业也是讲究血统门阀的,校友资源与进入行业的难易成正比,这是大量行业的潜用人规则,金融行业也不另外。今天,善择志愿首席专家张利荣教授盘点了手边最近项目的基础数据,对基金经理职位的1141名人员毕业院校进行了大数据分析,谁才是金融行业的黄埔军校,大数据揭示:
1、北京大学158人
北大人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号称基金行业领导者的华夏基金公司就是北大的地盘,占比1/4.而且这一比例还在增多。
2、复旦大学141人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与“上海陆家嘴人才金港”联手,早在2009年,报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的学生中,选拔60名学生设立金融专业基金管理方向研究生,开始打造中国未来基金经理的摇篮。目前仍在招生。出现了这个行业的“复旦系”,“工银瑞信”几个基金都是同班同学。号称同学间PK
3、清华大学141人
虽然隔着一条街,清华和北大毕业生的特点可谓泾渭分明。清华的特点,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强、注重产品逻辑,实际操盘能力很强。基金风云人物王亚伟去职时的接替人选,执掌华夏系的领军人物巩怀志即是清华学子。
4、上海财经大学99人
在上海地区的金融、证券、期货、保险、财税等部门负责人中60%是上海财大的毕业生。上海市大中型企业财务总监中约80%是上海财大毕业生。上海财经大学在上海滩的金融圈子能量不可小觑。张老师认为,圈子很重要。是最重要的省份名片之一。
5、上海交通大学78人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盛产基金经理。由于上海交通大学理工科背景雄厚,基金公司投研部最喜欢,尤其侧重于理工科和医药学专业背景的人。
6、中国人民大学72人
人大在基金圈子内的影响很大。上海校友会又是人大系圈子最强的一个。加入该圈子的人员包括原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华泰柏瑞基金公司总经理,中欧基金公司督察长等。
7、南开大学61人
南开大学金融学在业内小有名气,输出不少基金经理。有代表性的例如大成基金经理,便是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
8、南京大学57人
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基金经理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尚雅投资董事长石波。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学硕士。与朱平、吕俊等人合成中国基金业的“黄金一代”。
9、厦门大学55人
“厦门帮”在基金圈风生水起。圈内人甚至认为可以进入前五。素有“私募教父”之称的赵丹阳来自厦门大学,易方达基金多为基金经理均来自厦门大学。
10、武汉大学54人
武汉大学,金融学是招聘学科,高考选拔的都是文科及理科高分考生,生源质量非常好。《投资者报》在2013年的报道中称,在基金经理中,武汉大学毕业的基金经理投资能力最强,操盘水平上佳。
第二篇:教师节,他们才是国内金融界的真正“大亨”
教师节,他们才是国内金融界的真正“大亨”
国内金融大亨的名字,我们常常在各种媒体上都能看到,可你又是否知道这些大亨背后的恩师是谁?教师节之际,就让我们来看看国内金融界那些真正的“金融大亨”。
北京大学:厉以宁
自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后,厉以宁始终与北大结缘至今,1955年毕业,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在任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
厉教授在经济学理论方向有多部著作,并且有大量文章发表,是我国最早一批提出股份制改革理论的学者之一。他凭借着在经济学及其它学术领域的多番杰出成就与贡献而多次获奖。更荣获了2013年CCTV的中国经济人物终身成就奖。
厉教授门下弟子包括了李源潮、陆昊、孟晓苏、龚方雄,以及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央财经大学:王广谦
王广谦教授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为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系,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助教。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校长、教授级博士生导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也是国内多个经济学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更在2010年获得了“中国最具魅力校长”的称号。
王广谦教授主编、合著过多部经济学专业相关书籍,主编了《当代西方金融理论》的教材,其主要研究方向在于经济与金融发展和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等方面。
上海财经大学:孙铮
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现在为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及商学院院长,同时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的职务。是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在孙铮攻读博士学位时,师从著名的会计学家娄尔行教授,主要研究会计理论。如今,孙铮的研究领域包括了会计理论、财务会计、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在多本境内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也主持过多项科学基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
郭教授是我国著名会计史学家,毕业于湖北大学经济系,随后在中南财经大学(原为湖北大学)执教,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会计学博士生导师和博士后联系导师。
拥有众多的研究成果的郭道扬教授,著有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被同行专家誉为“东方第一部会计史学著”的《中国会计史稿》。
目前郭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了:财务会计,现代会计理论,会计审计史和国际会计,主要的侧重点落在了会计基本理论、国有企业会计改革与发展、会计思想史与会计史和国际会计比较等。
山东财经大学:卓志
卓志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现为山东财经大学校长,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卓志教授的研究兴趣在于保险的理论与政策、风险与风险管理,以及保险精算及其应用,同时承担了商业保险理论与方法、保险精算学等一系列课程。同时他还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多方面的课题研究。国内论文发表百余篇、国外论文发表四篇,其研究得到了多项优秀成果奖励。
西南财经大学:冯用富
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理学专业的冯用富,在1996年于西南财经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随后又获经济学(金融学)博士。除了教授、博士生导师等身份之外,冯用富还担任西南财经大学的证券与期货学院院长,也是全国人大《期货法》的起草委员会专家成员。
作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冯用富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于证券与期货、资产定价、国际金融和汇率经济等。他的课题、论文和著作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认可,同时也获得了多项成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
施建军毕业于厦门大学,现在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同时为经济学博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施建军教授的研究方向在经济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及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等方面,目前还承担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他参编、合著了几十部经济类相关专业书籍、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并获得了诸多大大小小的荣誉。为经济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
郎咸平是大众比较耳熟能详的以为经济学家。他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就读经济系。后来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用两年半的时间拿下了金融学硕士与博士学位,创了史无前例的记录。他曾经在多家知名商学院执教,也曾担任过世界银行公司的治理顾问。现在任香港中文大学首席教授。
郎咸平除了在金融研究上获得过很多研究成果,并且还是国际上知名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涉足主持、写作等方面,让更多的民众从各种途径接触到了经济学。
推荐:
全球金融风险管理师俱乐部,最前沿的FRM资讯,FRM学习分享,汇聚投行精英的真知灼见,关注官方公众微信:FRM金融风险管理师,一起学FRM吧!微信号:gaodunfrm
扫描二维码 加入金融风险管理师俱乐部,免费获得FRM考试资料!
第三篇:谁才是《人民的名义》中的泄密者?
谁才是《人民的名义》中的泄密者?
文/寒冰装甲在朋友圈的刷屏安利下,把《人民的名义》已播的10集看看完了,平心而论,电视剧本身拍得不错,对得起9分以上的高分。在一片赞誉声中,除了对各个老戏骨们演技的认可,以及大尺度反腐的惊讶外,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讨论剧中主要人物角色的现实原型,和猜测幕后给京州市副市长丁义珍通风报信的泄密者是谁。目前出现的几个反派人物基本上比较容易在现实找到相对应的原型。脑满肥肠、说话一嘴官腔、系着闪闪发光的LV皮带、做派浮夸的副市长丁义珍,也许很脸谱化,但这很显然是取材于曾经高档名牌满身的慕绥新、戴着各路豪华手表的“表哥”杨达才等人。住着老旧居民楼,吃着普通炸酱面,开口闭口党和人民,却在别墅中藏着2亿现金不敢花,每月只敢给母亲寄300元生活费的要害部委赵德汉处长不正是落马的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吗?魏鹏远平时也是穿得破破烂烂,骑着一个自行车上班,却坐拥2亿现金,案发时光是点钞机都烧坏了4台。而曾任江东省江东大学政法系主任的高育良以及他所谓的政法系,则很容易让人想起落马的***和他的政法系、石油系。那么谁是泄露消息给丁义珍的人呢?如果从与丁义珍的关系来看,市委书记李达康无疑是重点怀疑对象,而且季检察长和陈海去省委汇报时,他出去过一阵,但在后面的情节中,他又提醒与他名存实亡的妻子不要掺和到光明峰项目中去,似乎又在告诉观众他很可能不是泄密者,最有可能他的人设只是一心追求政绩;公安厅厅长祁同伟很可能是,他心思这么灵活,在汇报会上,能想到那么多,跳出来给李达康争办案权,很可能为了靠近李达康,给他送这份礼,而且高育良让他去寻李达康,他有通风报信的机会;省委副书记高育良非常有可能是,他表现得一直冷眼旁观、圆滑世故,深沉隐忍,且深谙官场套路,轻易就能够将各类矛头引到旁人身上去,说他没有一点秘密谁都不信,况且他单独给沙瑞金打电话请示时完全有机会报信,且随后他打完电话回来又进了一下房间,随后冲马桶的那个镜头给到的那个人的左手的外套和白衬衣只可能是高育良、祁同伟和季昌平,但季昌平的外套手腕上有袖扣,和这个外套不符,至少这个丢卡的人可以排除季昌平,且随后一个镜头显示手背上有类似文身的东西,很可能是老年斑,基本上这个丢卡的人只可能是高育良;季检察长也可能是,正是因为他坚持要汇报,耽误了时间,而且他对陈海这边的消息最了解,也不排除他的可能。综上,最有可能的泄密之就是高育良。大 嘴 炮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号“大嘴炮”:bigzuipao,主业吐槽影视,偶尔吐槽人和事,如果你喜欢,求关注转发。
第四篇:黄埔军校简介
讲稿
军校简介
中华民国10年(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中华民国13年(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它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军校。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此后多次搬迁。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抗日战争时期先后设立潮州,武汉,洛阳,长沙,广州,南宁等九所分校。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了本党政治利益在台湾高雄市凤山县设立了第十分校。1946年军校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市凤山县。
校歌
1924年制定的《陆军军官学校歌》: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
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
同学同道,乐遵教导,始终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1926年制定延用至今: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携着手,向前行。
路不远,莫要惊,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校徽介绍
盾牌:表示自信、勇敢及保卫国家安全。
本校校训:亲爱精诚。
青天白日国徽:代表中华民国。
指挥刀:代表指挥官权责。瑞穗:代表陆军对北伐、抗战、戡乱所建立之丰功伟绩,并示寓兵于农之意。又每禾七短合为双七-“七七”则含有抗战建国纪念暨发挥抗战建国之意。黄埔师生
在人类的军事史上,绝没有一个军事院校像中国的黄埔军校那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能够那样大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
从东征北伐到十年内战,从抗倭战争到二次国共内战,他们都是双方历史主角。这群人就是黄埔军校师生!
黄埔师生经历和参加了中国20世纪上半页几乎所有的重大战争,面对不同的对手和敌人,他们作为黄埔军校出身的职业军人,尽了自己的军人职责。
黄埔军校培养的学生,经过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的长期锻炼,在国共双方都生长出不少高级将领,成为国共两党所领导的军队骨干。在国民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少将军官以上的黄埔师生有255人,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有38人,中将159人,担任集团军总司令、兵团司令官和“剿匪”绥靖区最高指挥官的有59人。何应钦、李宗仁、汪精卫、白崇禧、陈诚等人,均先后在军校中担任过不同职务。
在共产党方面,1955年9月人民解放军授衔时,10位元帅中,有5位出身黄埔军校,10名大将中,3位出身黄埔;57名上将中,有8人出身黄埔;177名中将中,9位出身黄埔。此外,在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中担任正军职以上高级领导职务的将领也有近40人出身黄埔。由此可见,黄埔军校对国共两党军队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埔军魂
国民革命军抗战阵亡军官的衣服口袋中有个小本子,写着:“党员守则,一不怕死;二不贪钱;三爱国家;四爱百姓;五不拉夫;六服从命令;七尽忠职务;八严守纪律;九实行主义;十完成革命„„。抗战八年国军牺牲三百八十万人,最高军衔陆军上将,现在的人们是很难想象,当时中国是在一种什么样的情况下抗战的。普通国民革命军每个师装备:士兵:粗布衣服两套,草鞋两双,每师平均兵员九千六百人,步枪二千支,子弹每人二十发,轻重机枪六十挺,山炮五门,汽车二十辆,坦克无,空中掩护无。士兵每日吃两顿,其中一顿是稀饭。正面战场的节节失利,是有其客观原因的,仅用“'消极抗日”来概括国军的表现,这简直是对中国军人的一大侮辱,更对不起那三百八十万烈士的鲜血!
军人魂,何物也?
“军人魂”是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正统”军队,国民党军的一种制式短剑。
长期以来,这种短剑既闻名遐迩,又雾盖云遮。军人魂具有国民党军队的性质,及此剑身上普遍镌刻的“蒋中正赠”、“成功成仁”字样等等。因此,又被称为中正剑、成仁剑、自杀剑,近来更有人称之为“黄埔军魂-将军剑”……
“军人魂”分为军官制式佩剑、黄埔剑、“亚中正剑”三种。其中,黄埔剑为“军人魂”正流,刻有“校长蒋中正赠”名号,是为“天子门生”佩剑,始于黄埔八期,前几期数量不多,流传至今的多为十四期以后授予的。1945年8月,“军人魂”在即将消亡之际,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个个身佩璨亮的“军人魂”短剑,接受“皇军”降将奉上的战刀和投降书。“军人魂”由“剿共戡乱”始,以对日受降终,也算体面地推出了历史舞台。
军人模范
请允许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位黄埔英才,职业军人的典范,蒋介石的王牌悍将--张灵甫。
张灵甫(1903.08.20~1947.05.16),男,汉族,陕西长安人。原名张钟麟,字灵甫。他是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肄业于北大,黄埔四期学员(与林彪同期),能写善书,多才多艺。在抗日战争中,身经百战,参加了主要的对日会战,包括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上高会战、两次长沙会战等历次会战,转战半个中国,九死一生,被称为“抗日民族之魂”是公认的常胜将军,74军更是被敌人称为"支
那第一恐怖军”。因在高安战役中,膝盖受伤残疾,所以有“瘸腿将军”之称。他是整编七十四师师长,该师有“御林军”、“抗日铁军”、“虎贲师”等称号,并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1947年5月16日,孟良崮战役中,因寡不敌众阵亡(双方比例为3万:12万),践行了自己的誓言,终年44岁。曾经令日军闻风丧胆的虎贲师竟葬送与于手足,不知敌人作何感想!
黄埔女兵 一直以来,黄埔军校中女性的存在几乎被人们淡忘在历史的角落里,鲜为人知。实际上,这里也曾培养过大批叱咤风云的巾帼英雄。
1927年2月12日武汉分校,为了适应革命需要,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正式成立,该校录取女生195人,实际入学183人。1927年7月,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宁汉合流,女生队提前毕业。这些女兵有的被分配到叶挺和贺龙领导的部队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有的在叶剑英的领导下参加了广州起义,有的如谢婉莹,则另辟蹊径,以一种新的方式继续革命,成为著名的作家。大革命时期黄埔军校女生队的历史虽然是短暂的,但却造就了赵一曼、胡筠、游曦等一大批巾帼英雄,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很大贡献。结束语
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风起云涌,狂飙突进,有这么一所学校和这么一批人,他们为风雨飘摇中的中国,苦苦追寻着救命稻草。每次翻开这页历史,都如同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群雄并起,救亡图存的年代;不禁让人产生“恨不早生一百年”的感慨!
第五篇:黄埔军校观后感
黄埔军校观后感 2013年6月7日下午,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组织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去位于黄浦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共有31名党员,预备党员,积极分子参加活动。让我重温了以前历史学习过的“黄埔军校”精神!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题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为民族的独立而奋斗的梦想!今天也爬上了孙中山先生的纪念碑亲眼目睹了,小时候奶奶和我说过:“孙先生临终训词:和平,奋斗,救中国!遗憾的是他老人家壮志未酬,却与世长辞!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走近黄埔军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陆军军官学校的牌匾高挂在欧陆式的白色大门上,虽并不华丽,却简单中透着庄严。此行的目的,我们不仅能领略军校的风采和建筑艺术,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其辉煌的历史,感受浓厚的英雄气息。沿着院落正中的红砖小路缓步前行,左右两边的展厅会依次讲述着黄埔军校的史迹、黄埔群英的故事,描绘着北伐战争中黄埔军人的飒爽英姿和铮铮傲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建立后,为国民党培养了大批军事将才。从这里,也走出了一批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的中共名将,例如黄埔一期的徐向前、陈庚,黄埔四期的林彪、刘志丹,黄埔五期的许光达、陶铸等。巾帼英雄赵一曼也曾在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
当年,孙中山先生对军校关怀备至,多次来这里办公。孙中山先生革命屡经挫折,痛感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建立革命的武力。1924年1月28日,正在国民党“一大”期间,孙中山先生苏联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下,决定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就选在原广东陆军学校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长洲要塞――黄埔,故简称为黄埔军校。这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学校。孙中山先生任命蒋中正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军校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
当时黄埔军校的特色在于实行政治与军事并重教育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革命精神。黄埔军校的建制是学习苏联红军的,设立党代表和政治工作制度,后来推行到国民革命军各级部队中去,成为区别于过去一切旧军队的主要标志。
后来,我登上孙总理纪念碑参观。登上这山巔远眺,滚滚珠江,万顷沃野,林立高楼,无限风光尽收眼底。此刻,才对范仲淹《岳阳楼记》里“衔远山、吞长江”的气势有了些许体味。也遥想200多年前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从这古黄埔港发祥,一时间商贾云集,船只穿梭,几多繁华。古时的黄埔云樯便是黄埔十景之一。而今日更是锦上添花。
我们在军校门口前集体合影,把难忘的瞬间停留下。在“陆军军校学校”几个大字前面留下了我们人生中的一段美好记忆,也让我们置身感受那庄严的气氛,这也启示了我们历史是不可改变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苍劲有力地题写在门口两边的白色墙壁上,异常醒目,相信它曾激励着中华子孙一代又一代人向前努力奋斗。走进各个展览厅,听着导游有条不紊的详细讲解,霎时使我更加对历史的了解,历史的那一幕幕似乎在眼前重现了,仿佛那炮声,冲杀声在耳边回绕着。同时对那些在战争中立下了不朽荣功的先烈肃然起敬,佩服他们的勇敢,佩服他们为国牺牲的可贵精神。他们的辉煌战绩在中国史册上永垂不朽,何以让人忘怀?
归途的路上,随之浮想,不论是国民党的主帅还是共产党的将领,都曾是胸怀报国理想的精英青年,他们曾一同生活、学习、训练,一同成长,却又因不同的政治信仰而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而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信仰与为多数人谋福址的事业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名垂青史,造福后世,历史,让我们铭记!
通过这次黄埔军校之旅,增进各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了党员关注国家和党的发展。让党员们更加关注群众,服务群众!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两会前后的时事,尤其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今后开展更多的党员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