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历史回顾

时间:2019-05-15 04:3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殊教育的历史回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殊教育的历史回顾》。

第一篇:特殊教育的历史回顾

特殊教育的历史回顾 ——二十年前的武汉二聋

余敦清

2012.6.14 武汉二聋是一所较为古老的学校,今年就是它的80周年庆年。80年来,学校的人员不断变换,然,二聋的历史不容遗忘。

我在二聋工作了一辈子(40年),转眼间,已经退休15年了,也算是二聋的元老了。出于历史的使命,有必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特教历史告诉特殊教育的接班人。也希望湖北几所特教老校的老人,共同来做这件事,更希望二聋同仁指正、补充、完善。

根据历史档案记载和一些老特教介绍,武汉二聋是湖北历史上最老的一所聋哑学校。创建于1932年。解放前后曾叫“瑞英聋哑学校”、“ 私立武昌聋哑小学”。1952年10月武昌区教育局接管后,定名为“武昌聋哑小学”。1966年学校迁建于洪山区石牌岭后,由于原汉口两所私立聋哑小学1959年合并为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故改名为“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后又由于人们认识到“聋不一定就哑”,现今聋教界都把“聋哑学校”改称为“聋校”,因此又称“武汉市第二聋校”,简称“武汉二聋”。其间,1972年元月至1981年元月,二聋与盲校合并,校名为武汉市第二聋哑盲童学校。

一、教会办学20年(1932年春~1952年10月)

武汉二聋的前身是私立瑞英聋哑学校,由基督教宣道会牧师,美籍瑞典人艾瑞英创办于1932年春。1933年搬至武昌三道街16号胭脂山上。据档案馆1950年资料记载,瑞英聋哑学校的办学宗旨是:“本校以特殊教育训练聋哑儿童,弥补生理缺陷,减少残废痛苦,训练儿童发音,授以必须知识,俾能适存于社会自谋生活。”瑞英聋哑学校的管理形式是“校董会”。1949年的学校员工:校长艾瑞英(挂名),女,80岁。代校长美籍牧师肖伯伦,男,25岁。(50年由中国牧师张丕承任校长。张56年退休)训育主任兼教员刘弼(聋哑人),男,30岁,南京盲哑学校中学毕业。副主任兼教员李自治(聋哑人),男,22岁,南京盲哑学校肄业。女生部主任兼教员王兰先,女,26岁,长沙三育中学毕业。总务主任马保贞,女,40岁,圣经学道院毕业。1950年聘聋哑人周振文任教兼会计。

瑞英聋哑学校的经费源于上海育民福利协会按月汇款、瑞典行道会捐助、校董会向国内外慈善救济团体捐募、学生学杂费收入。解放初期,政府文教局给予了适当补助。1949年教工薪俸以上机米计算,教职员每月1.5石,工友1石。1950年学生收费标准,以二机米计算,上学期:学费五斗,杂费一斗,膳费每月五斗;下学期:学费四斗五,杂费五升,膳费每月五斗。

瑞英聋哑学校的学制如同普小,设为6年。1949年学校有三个年级,共计33人。1949年瑞英聋哑学校的课程设置,有国常、算术、发音、美术、劳作、体育、英文、习字、尺牍,笔谈、课外周记。在职业教育方面,曾设置了“织袜”课程。瑞英聋哑学校早期的教学方式是私塾形式。后采用分班集体教学——单式或复式教学。教学使用手语。每周有2~3节发音课,教师使用的是视觉法和触觉法教学。

二、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最初14年(1952~1965)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1年10月中国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设立聋哑、盲童等特殊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和成人施以教育”。从而把特殊教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

(一)沿革

1952年10月,武昌区教育局接管了聋哑学校,定名为武昌聋哑小学,改变了“私立”、“宗教”和“慈善救济”性质,取消了宗教对特殊教育的影响,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建立了人民助学金制度。特殊教育开始受到国家重视。教师的工资当月由15元增至30元。

1952年聋哑教师刘弼去北京参加全国盲、聋哑人福利会筹备会议。

1953年,学校来了一名某幼儿园的杨姓教师,共青团员,后升为教导主任。(杨1958年随夫调往洛阳)

1954年杨流普主任参加了教育部关于特殊教育改革的座谈会。学校参加了全国首批口语教学试验。同年,武汉二聋第一批聋哑学生毕业。

1955年4月30日,学校在聋哑孩子中建立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杨流普为首任少先队辅导员。

1956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学校正式推行口语教学。同年,国家设立特教津贴。二聋的校长、教师均享受工资15%的特教津贴。同年,学校有了第二批六年制毕业生。学校保送优秀毕业生魏慧琴、贺启明读上海聋人青年技术学校师范科、美术科。“青技”是当时我国唯一的一所聋人职业中学。魏后来在武汉一聋、二聋当教师。贺成了花布设计师。另有一名学生叫刘英照也考入青技,后成为手帕设计师。

1957年国家开始分配正规师范毕业生进特教学校。余敦清是湖北武汉第一个分配到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到校即负责口语教学实验,兼少先队辅导员,教语文、历史、地理、体育、律动。每周24节课。同年教育局还从普校调进了曾翠英校长和聋人教师余佩鸿。

1958年秋,湖北、武汉的教育、民政两部门联手在武昌举办了全省盲、聋哑教育师资培训班。二聋曾翠英校长讲了聋哑教育的学校管理。余敦清老师讲授了聋哑学校的语文教学和口语教学法。一聋和盲校也曾派员讲课。这次培训使湖北的特教学校于1960年由5所增加到46所。

同年国庆,徐海东大将车接二聋校长、教师游览东湖,并设家宴招待,以示慰问(其子在二聋)。

1958年,苏联全俄聋协代表团一行六人参观了武汉二聋并互赠礼物。此后苏联《聋人生活》杂志编辑部还有时来信来刊。58年前后美国克拉克聋校亦有来信或年鉴杂志邮来。由于无人懂得外文,从无联系。

1958年,二聋学校参加了象征性的“大办钢铁”群众运动。学校组织学生到汉阳龟山、武昌凤凰山挖鉄矿石和观音土(做炼铁坩埚)。当年倒是真的炼出了一炉生铁,曾向党支部报喜。教学结合现场进行。

1958年学校聋哑教师周振文、刘弼当选为首届武汉市盲聋哑人协会委员。同年9月18日,学校参加了第一届国际聋人节活动。

1959年,学校支援工厂。聋哑学生走进盲、聋哑人工厂,结合教学,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这为教学提供了情境,为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创造了条件,为工厂教育盲、聋哑工人提供了帮助。

1959年,武汉二聋在全区小学生运动会上获男子组总分第二名。田骥同学参加湖北省聋人篮球队,他们在南方七省拿了冠军。在全国比赛得了第五名。

1959年10月1日,学校少先队在辅导员带领下,用汇报学校教学成绩的形式参加了国庆十周年游行。哑巴参加游行庆典,这也是历史之首。这反映出特殊教育和聋人地位的提升。

1959年全国一些大的城市开展防聋治聋科研。武汉一聋、二聋都参加了。二聋选定余敦清老师所教的口语教学班为实验班。负责针灸治聋的是省中医学院医生,负责听力检查的是湖北医学院耳鼻喉科医生杨强。余敦清老师负责口语训练,教学使用扩音器,并结合律动课进行。

1959年曾翠英校长参加了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这一年年底,武汉二聋被评为“满堂红”学校。

1960年市民政局送来一部德国生产的集体语言训练器。二聋也许是国内最早使用助听辅助器材教学的学校。针灸没有发现聋童听觉的改善。听觉语言训练倒使一部分聋童提高了 2 口语能力,并能登台朗诵和唱歌。

1960年学校口语教学班聋童参加武昌区少年儿童歌咏比赛获一等奖。“哑巴”讲话,“铁树开花”轰动了武昌教育界。至今这个班的孩子还有四人能用有声语言交流于社会。

1960年余敦清老师被评为湖北省文教方面先进工作者,并于1960年五月十五日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暑期,他被送往庐山休养。这是我国特教战线上的第一个省部级劳动模范。

1960年学校参加了支援农村的积肥运动,并结合支农积肥开展教学活动。

1961年二聋在全省率先培养出聋哑学生夏俐华加入共青团。这在那个认为“哑巴打死人不填命”,对残疾人存有偏见的时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此后的一些年,学生团员逐渐增多,到1984年发展到14人。

1962年武汉二聋有了第一名共产党员。余敦清老师于1962年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国家三年困难,学校见缝插针,“大办”蔬菜,并结合这一活动开展教学。1963年6月学校编演了大型雕塑剧《光荣的特教岗位》,上演于武汉剧院。这是由教师和聋哑学生合演的,一个新颖的、极具宣传教育意义的节目,受到了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韩宁夫等有关领导的关注和接见。这是武汉二聋的文艺节目第一次登上大雅之堂。

这一年,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了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重型机床厂、天一印染厂、新亚造纸厂和武汉大学,并结合参观组织教学活动。参观活动,有的单位还派车接送,负责膳食,专人讲解。二聋的工作,正在改变社会对聋哑人的偏见,赢得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这一年的12月26日,学校举办了首次校史展览,以宣传社会,教育学生。

1965年全国开展四清运动,运动给学校带来的收获是:

1、完善了领导班子,结束了校长一人管理学校的局面。提升余敦清老师任副政治指导员,胡迎春老师任副教导主任。

2、面对众多聋童入学难的问题,四清工作团确定新建聋哑学校于洪山石牌岭。更名为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武汉二聋于1966年10月搬进新校。

(二)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二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最初14年,其教学计划是教育部1956年6月颁布的《聋哑学校使用手语班级的暂行教学计划》和1957年4月颁发的《聋哑学校口语教学班级教学计划》(草案)。两套计划同时执行。

手语班教学计划是针对历史上聋童教育无统一计划,师资水平低,教学质量差的混乱状况制定的,参照普小教学计划,学制十年,不设预备班。其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是相当于普小毕业生,并掌握一定的职业劳动技能。计划的两个特点是:

1、为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改变语句颠倒现象,在语文学科中增设了“看话”和“语法”两个科目。

2、从五年级开始设置了职业劳动课,以保证学生毕业具有一技之长。当时学校的职业课主要是缝纫课。也曾设置理发和木工,但缺乏教师。实际上,职业课与就业并不对口。

《聋哑学校口语教学班级教学计划》是在全国口语教学实验汇报会的基础上制定的。计划包含一个《各科教学简要说明》。该计划的特点是;

1、修业年限暂定十年。其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的文化科学知识基本上和普通小学毕业生所掌握的相等,并掌握一定的职业劳动技能。

2、强调了口语教学,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有声语言,大量增加了语文学科教学时数。在语文学科内,针对性地安排了“看话”、“发音说话”、“语法”、“语文初步”、“识字”、“写字”、“叙述”与“作文”课目。二聋在执行这两个计划中,与全国聋校有一同感——学制太长。经请示教育局后改为八年。虽然口语教学有一定实效,但手语仍然“统治着”这所学校。不仅手语班使用手语,口语班课外也是用手语,且课堂教学不能脱离手语解释(教学实际上是“手口并用”)。仅管如此,口语班学生大都获得了一定的看话能力和不同程度的说话能力,学习成绩明显好于手语班。口语班设置的“语文初步”,被许多教师普遍看好。它是一种启蒙式的图像卡片教学形式。通过看图识字明义,同时培养学生看话和发音说话能力。“发音说话”教学,当时使用了呼吸训练、拟声语和唱音训练的教学方式诱导学生发音,采用了注 3 音字母(后用拼音字母)和指语作为学习拐棍,利用音节的综合分析法,指导学习语音,提高拼读认读能力。“看话”教学,开始是单独设课,后来与其他课目同在语文课本中进行,并要求其他学科也重视看话。

当时的教学特点,一是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强调了口语教学,提倡师生尽可能用口语对话,要求学生每人备用一个小本子。碰到交往障碍,就用书写方式。学生还可以用本子纪录课外阅读和生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词句,见缝插针去问老师。二是教学结合生活实际,结合生产劳动(譬如学校买回了蔬菜,老师就利用机会教学生学说和认识这些蔬菜),开门办学(走向社会,现场教学——在活动中,参观中,在课文内容的现场,如在医院进行教学)。三是强调了直观教学,即在课堂上尽可能使用实物、图片、演示和表演的直观形象教学法。四是提倡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常常利用早晚自习,或课外给学生讲故事引导学生看书。五是强调教师到学生中去。每次看电影,各班学生常常是把老师拥到他们中间,让老师适时介绍电影中的情节和语言。六是不失时机,利用情景。如在课堂上难以讲解的词句(如烟、雾、露水、流星、腼腆„„),在生活中遇见了,教师立即抓住时机教给学生。

当时的口语教学,使一些学生获得了一定的口形语言和看话能力(譬如从前后门上交通车的一对师生通过口形可以相距而言)。也有若干学生获得了一定的语言交往能力。口语教学相对提高了教育质量。

这个时期二聋的教学是重视口语教学、实施“开门办学”、遵循“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三、文化革命时期的二聋十年(1966~1976)

1966年5月16日文化大革命开始。文革十年,是二聋“停课闹革命”和“复课闹革命”的十年。

1966年10月二聋搬迁到石牌岭,新校即变成文化革命大串联的接待站,开始“停课闹革命”。学校“造反派”虽然人数甚微,但他们与校外造反派敢死队学生联系,造成了学校针对所谓“当权派”、“保守派”的几次打压事件。突出的是1967年 7·20之后和1968年上半年的两次武斗。学校刚提升的工人家庭出身的副政治指导员,还没有开展工作,就当成党内走资派打,学校后来的离休干部,被当成特务分子打,不同观点的同志被当成铁杆老保打。皮带、匕首一派恐怖景象。然而打手并不知道被打何人„„,当时造反派还制造了陷害某老师为反革命分子的事件。武斗激发了民愤,导致了8216部队解放军同志来校“支左”。

1968年10月军工宣队进驻二聋。学校开始复课闹革命。解放了干部,开展了内查外调。调查的结果,弄清了个别教师操纵武斗和陷害好人的真相。平反了学校会计,原汉阳区教育科长吴桥同志20年的“特嫌”冤案。吴桥同志退休时获得了离休待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二聋学生并没有参加造反派闹事。有的还到家中看望“当权派”。

自1968年军工宣队进驻学校,至1977年工宣队离开学校,先后约有九年时间。进驻的工宣队先后有省机械化公司、市剪刀厂、市电表厂、省教学仪器厂。唯省教学仪器厂最受欢迎。他们还帮学校创建了校办工厂——教具模型厂。

1971年,湖北省第一个聋哑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聋人魏慧琴老师被批准为中共党员。

1971年10月汪一楚同志由洪山中学调入并任党支部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1972年元月武汉盲校与聋校合并。汪一楚同志任书记兼校长,余敦清任副书记、副校长。学校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同上华师桂子山挖石子,利用家长单位提供的废水泥,自己测量,自己动手,把学校的乱石路修成了水泥路。还修建了两个水泥篮球场。

1974年汪一楚,刘荣先赴孝感地区调研,于1975年帮助大悟县建立了聋哑学校,并在几年内通过互派教师的形式,扶持他们办学,培养他们的师资。

复课闹革命后,东北传出了部队医生赵普羽针灸治聋哑的事迹。学校附近某炮兵团派来 4 了医疗队,开展针灸治聋。学校配合口语训练,在聋生中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上街宣读毛主席语录,朗诵毛主席诗词。针灸并未提高聋童听力,活动却让一些聋童提高了看话能力,掌握了不同程度的有声语言。

1976年,武汉市第二聋哑盲童学校办起了盲人中学按摩班。这就是今日盲校按摩中专的前身。现盲校的几位高级职称的盲人按摩教师就是当年按摩班的学生。为此,汪一楚、余敦清为争取市教育局同意,商调按摩医生,做了大量工作,甚至当盲生按摩的实习对象。韩俊华老师任该班班主任。盲人老师徐良喜主持按摩班的专业教学。

1976年,汪一楚带徐良喜、韩俊华、穆涤尘校医等人赴河南学习针灸和按摩。同年学校为青海西宁聋哑学校培训教师,1977,1978连续两年为沙市聋哑学校培训教师。

应该说,二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还是有所作为的。

四、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武汉三所特校收归武汉市教育局领导。同年两所聋校增添了集体听觉语言训练器。二聋选定肖长珍老师的班级继续开展聋童听觉语言训练。

1978年春,余敦清、王伟忠,李慧珍、王复云老师赴上海参加全国聋哑学校语文、数学教材审稿会。会后,教育部给湖北省下达了编写全国聋哑学校数学第9、10、11、12册(五、六年级)教学参考资料的任务。余敦清同志受湖北省教育厅委托,组织武汉、宜昌、沙市、黄石聋校顶尖数学老师共同编写了这套参考书籍。二聋王伟忠老师参加了这一编写工作。《聋校数学教参》于1979年元月由省教育厅发至全国各省市聋哑学校使用。围绕教参的编写,1978年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特教的教参审稿会,启动了省教育厅对我省特殊教育的直接领导。

1978年,王伟忠老师被评为湖北省模范教师。

1979年~1980年,二聋由余敦清主持,雪湘明、刘荣先编印的二聋校刊《特教通讯》寄往全国各大城市盲、聋学校。这是继北京《聋教通讯》于《文革》停刊后,全国最早出现的刻印校刊。十年封闭,我国特教界渴望了解特教信息。《通讯》真可谓是“雪中送炭”。《通讯》收集了全国特教信息,相关特教资料(如我国早年聋教专家冯雪立的聋教论述,盲文基本知识及盲文语文、数学,音乐和盲文数理化符号,我国特教早年留苏专家朴永馨、银春铭的译文以及一些特教知名人士的文章)和我校老师所写文章。《通讯》引起了教育部特教处的关注,受到了全国聋校的赞许,扩大了武汉二聋在全国的知名度,促进了二聋与全国特教学校的交往联系。仅1976~1984年,来校交流学习的特教学校就有青海、新疆、四川、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安徽、山东、河南、北京、山西、陕西、河北、天津、甘肃、昆明、贵州、辽宁、黑龙江等20省市53所聋校。我们也派老师外出学习。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特殊教育的大串联、大交流、大发展。《通讯》于1981年中国特殊教育研究会筹备组编印《特殊教育资料选编》后停止,共发刊9期。

1980,8月在省教育厅领导下,二聋承办了湖北省9所聋校的大纲教材学习班。组织全省聋校教师学习了聋哑学校的教学大纲,交流了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国特教专家朴永馨应邀作了学术报告。学习班由省厅时任张耀伦处长,余更新科长亲自抓,教育厅长专程看望了全省特教老师。这次活动,开创了我省特殊教育学习研究的先河,并编出了我省第一部聋童教育经验汇编。二聋王伟忠、宋大敏、余敦清、吴红志、肖长珍、王复云等老师的论文收入了汇编。

1981年元月武汉市第二聋哑盲童学校撤分,还原为原先的二聋和盲校。

1981年根据中美合作项目 国家拟派员赴美进修特殊教育,教育部选派余敦清同志赴上海外语学院出国留学生预备部学习。

1981年4月21日湖北省特殊教育研究会成立,二聋胡迎春老师当选为副秘书长。

1982年,胡迎春老师出席了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成立大会。余敦清同志增补为湖北省特殊教育研究会副会长。

1982年,全省举办了聋校教师手语学习会。会前,武汉一聋、二聋研制了聋哑学校语文、数学两科课堂教学手势用语,并编印成册。胡迎春,宋大敏,潘淑文,王复云,魏慧琴、丁惠云,余敦清等老师参加了这一工作。二聋负责研制的是数学课堂教学手语。

1982年10月,教育部邀余敦清同志赴南京参加筹办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座谈会。筹备会由教育部特教处时任负责人高先炳同志和江苏省教育厅徐航厅长主持。与会同志有朴永馨、银春铭,李牧子、季佩玉、余敦清等19人。这一年,宋大敏,潘淑文等老师在宜昌参加了省第二届特殊教育研究会年会,宋大敏老师的论文受到好评。余敦清老师在会上介绍了教育部创建我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促进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措举和相关情况。

1982年,为发展聋童教育,学校根据雪湘明老师的建议,决定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创办中学美术专业班,并决定适时组织学生画展,以鼓励学生,宣传社会。学校决定余敦清副校长和雪湘明老师赴上海青技、青岛聋校、太原聋校考察学习。他们回校后即办起了二聋中学美术职教班。雪湘明老师主持美术专业教学。余敦清任班主任兼政治课教学,宋大敏、王复云老师分别负责语文、数学教学。这就是现今二聋职业高中的前身。就是这个班,1988、1989年为湖北省培养出了第一、二批聋哑人大学生。他们是张莹、胡炳昌、黄巍、刘耀华。雪湘明老师为二聋美术职业中专发展到今天的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1982年,学校生活辅导室杨少凤老师被评为省民政部门扶残助残先进个人。

1983年7月,根据市局指示学校召开了首届教代会,会议通过了岗位负责制,选举宋大敏同志为教代会主任。

1983年汪一楚等同志出席了在黄石召开的第三届特教年会。肖长珍老师的论文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同年,周景茹老师荣获市模范班主任光荣称号。余敦清同志被选为武汉市第四届盲聋哑人协会委员。

1984年3月,教育部通知余敦清老师赴北京参加制定全国聋哑学校教学计划座谈会。会议制订了《聋哑学校八年制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我们国家的第三部聋校教学计划。龙庆祖处长、李宏泰,季佩玉、朴永馨、余敦清、孙文祥、王洙等十人参加了这一工作。

1984年,二聋组织了大型“六一”联欢活动,大型展览,向省、市领导及各界人士汇报了学校美术、缝纫职业教育以及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成果。省教育厅邹时炎厅长,孙德华副厅长以及省妇联,省盲聋哑人协会,相关市、区、街领导,一些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一些家长单位领导,学校四邻单位,学校校友;省工艺公司,美协湖北分会,音协湖北分会,市文联,珠江电影制片厂编辑,新华社记者参加了我们的联欢活动。武汉市盲校学生,华师教育系学生,体院学生,武珞路小学学生与我们一同联欢。市外办还带来了两位外国专家。珠江电影制片厂刘任涛老先生还为我们编写了电视专题剧脚本《在有色无声的世界里》,由于他年近八旬,这一电视剧最终没有拍成。

84年秋,湖北省教育厅、民政厅、省体委组织了全省盲聋哑学生运动会和特殊教育成果展示会。二聋实现了竞赛、展览两个第一流,夺得金牌20枚,居全省之首。

截止1984年7月,二聋培养了17届毕业生,共计478人。他们毕业后有4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名当上市人大代表,多名成为先进人物和革新能手或单位领导。1984年,在民政局聋人就业考试中(此前,武汉市多年未安排聋人就业),前18名均为二聋毕业学生。

1985年二聋傣族舞代表湖北残联参加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并获奖而归。这是二聋文艺首次在全国获奖。同年,以潘淑文老师为辅导员的二聋少先队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

1985年,学校与武汉陆军总医院合作,开展了关于耳聋儿童致聋情况的调查。调查发现65%的耳聋孩子具有较好残余听力,其中43人(约占被调查聋童的16%)听力损失仅在 6 50~70分贝之间,进而产生了抢救一批残余听力较好孩子的构思。同年,余敦清老师发表了《关于耳聋儿童致聋情况的调查报告》,提出了减少先天性聋儿,预防后天性致聋,康复有较好残余听力聋儿的措施和建立聋儿康复机构,抢救一批耳聋孩子的建议。报告受到了武汉市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刊登于市政府《内参》。这是武汉二聋在市教育界被选上的首篇优秀论文。

1985年的教师节,湖北省委副书记钱运禄、省政协主席、率省委科教部部长、省教委几位主任,省民政厅厅长、以及市区有关领导来校看望特教老师。余敦清同志汇报了致聋调查情况,呼吁抢救耳聋儿童。这一年的年底,时任民政厅崔厅长的夫人,湖北省盲聋哑人协会副秘书长张家范同志与洪山教委书记纪大成、二聋校书记汪一楚共同商定,联合创建湖北省聋儿康复中心。由张家范同志代表民政厅负责领导,由二聋余敦清校长负责具体工作。二聋副校长宋昌恕代理校长,副校长方国威分管教学。

1986年3月,联合中心借省假肢厂房舍开始工作。当年9月,康复两名耳聋孩子进入普小上学。湖北省聋儿康复中心于1987年2月经王利宾副省长现场考察,正式挂牌。

“七五”期间,《聋儿康复及其后续教育的实验研究》被列为武汉市重点科研课题。二聋与省盲聋哑人协会联合创办的湖北聋儿康复中心在全国康复机构中,以科研为动力,率先康复聋儿,并开创了聋儿康复后续教育的渠道。1968年3月至1988年9月,中心已使42名(不算刚进中心的12名)受训聋儿的57%基本康复,并进入正常儿童学校,在普小全部升级。他们中的75%语数双科成绩优秀,56%是三好学生。我校余敦清校长主持的这一科研项目,1990年获教育部首届科研成果奖。

1987年,市教育局拨款新建二聋康复楼。此后逐步改建了教学楼,新建了综合楼、学生宿舍和教工宿舍。

1987年国家首次评定教师职称。王复云、余敦清被评为武汉市首批中学高级教师。1987年10月应日本国立特殊教育综合研究所邀请,中国联合国科教文全国委员会派遣,余敦清同志代表中国出席了在日本召开的第七届“亚太地区特殊教育研讨会”,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听觉受损儿童的教育与康复》的国家报告。报告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赞赏。在宴会上,日本特殊教育综合研究所所长首先走到中国代表面前敬酒,并主动提出“希望中国与日本打破国界加强合作,研究和发展特殊教育”。洪山教委有关领导说,“这是洪山区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人”。

1988年春,二聋与CBM组织南京爱德基金会建立了合作关系。双方确立爱德基金会每年不低于一万美元支持二聋特教康复研究的合作项目。这一合作项目延续了十多年,学校获得发展援助资金100多万元。这为二聋在全国率先建立聋校聋儿康复中心奠定了经济基础。项目初期联系人余敦清,继任联系人王伟忠。

1988年上半年,为争取教育部门向康复聋儿敞开普校大门,湖北省康复中心组织了一次聋儿康复现场汇报会。看到耳聋孩子能跳能唱能说,市教育局一位局长对余校长说:“我们的人在外面作出成绩,应该回来。”于是,余敦清校长后来被抽回二聋。

1988年,学校中学美术班举办东湖画展,受到社会好评。这是二聋中学职业教育成绩的第一次展示。

1985~1988年,学校先后有5名老师获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颁发的“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奖金。

1988年12月~1989年7月,余敦清同志回校开展了《超过康复最佳期聋童的教育康复实验》。实验的结果,使受训聋童(9人)的55.6%(5人)进入了正常儿童学校。这些孩子均在普校就读成功,并保留了有声语言的交往能力。一名学生(马晟)大学毕业,现在在中南民族大学工作。实验培养了一批康复骨干。促进了二聋康复中心建立。两次康复实验的成功,为后来教育部确立武汉二聋参与全国聋童随班就读教育实验,口语教学实验学校打下了 7 基础。

二聋教育向两头延伸,初步形成了从聋幼学前康复到小学,中学教育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1989年湖北省教委召开首届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特邀余敦清同志为大会作了《特殊教育及其发展趋势》的报告。

1990年,余敦清老师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这是湖北省特教至今唯一的一名特级教师。

1990年,为贯彻1988,1989两次全国特殊教育会议精神,规划武汉特殊教育的发展和布局,二聋派员协助市教委普查了全市0~14岁的三类残童及特殊教育的基本情况。并写出了相应的调查报告及发展武汉特殊教育的战略构思。

同年雪湘明、余敦清老师一同参加了由中国国家教委、中残联和美国环球两千年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特殊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全部由美国特教专家讲课)学习。

1990年二聋与省康复中心共同的科研成果——“聋儿康复及其后续教育的研究”获国家教委首届科研成果奖。

这个时期二聋的教育是特殊教育引进了康复,义务教育向两头延伸。出现了职业教育、康复教育、艺术教育三大特色。

五、武汉二聋的历史贡献

武汉二聋在历史上与一聋、盲校一道启动了湖北省特殊教育的学术研究活动、参加了全国聋哑学校语数教材的审定,组织撰写了聋哑学校四册数学教学参考资料、参与了南京特师的筹建及教材审定工作、参与制定了第三次全国聋哑学校教学计划、在全国率先康复聋儿,并开辟了聋儿康复后续教育的渠道、在湖北省率先培养聋哑人入党入团、率先培养聋哑学生进入了高等学府;武汉二聋曾为特殊教育培训了大批特教康复骨干;武汉二聋从走向全国到走向世界,曾多次出席了全国性、国际性特教康复学术会议:如亚太地区特殊教育研讨会(日本)、,国际特殊教育会议(北京)、第二届国际残疾人康复学术报告会(重庆)、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一、二、三届学术报告会、中国康复协会社区康复研究工作委员会及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的多次学术年会,全国特殊教育学术年会等。武汉二聋不仅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在世界上也开始引起关注。二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曾收到印度尼西亚、西班牙、英联合王国、美国参加有关国际学术会议的邀请。美国加劳德大学教授等多名专家学者慕名要求来校考察、参观,美国环球交流公司董事长杰理·K·尤尔伯尼曾来函,要求前来武汉参观交流,并建议建立服务于残疾人的未来合作项目。这一时期,武汉二聋出现了一批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优秀论文,获奖论文。雪湘明老师、余敦清老师分别写出了专著“聋教育入门”和“听力障碍与早期康复”。这标志着二聋特教正在走向以科研为动力的办学道路。武汉二聋从早期口语教学到听觉语言训练,到康复实验的成功,正在酝酿并逐步建立特殊教育新的教育理念——“康复教育”理念。

武汉二聋的办学成绩和历史贡献是几代二聋人不懈努力的结果。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超旧人。希望武汉二聋的一代新人把武汉二聋的旗帜举得更高,关爱聋童,为中国特教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广播体操历史回顾

广播体操历史回顾1951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广播体操节目,并在同年11月24日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第一套广播体操推出两年多之后,在群众的要求下,1954年7月,国家又颁布了第二套广播体操。第二套广播体操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和调整,增加了运动量和动作难度。

由于前两套体操大量学习和借鉴前苏联的内容,在1957年11月推出的第三套广播体操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武术的动作。在创编中,也请来多位武术大师。这套广播体操中国特色更强,这一特点也在后来的广播体操中得以延续。

1963年4月15日第四套广播体操正式公布。广播体操配乐中有一个响亮的男声开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套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第四套广播体操第一次出现了少数民族语言版。在动作上前三套广播体操的原则以简单好学为主,到第四套时候便开始趋于成熟。

文化大革命期间,广播体操运动曾一度中止。1971年9月1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向全国人民公布了第五套广播体操。

1981年9月1日,第六套广播体操正式与公众见面。其动作新颖、舒展,并首次配制了两支富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可以交替使用,以此来增加人们做操的兴趣。

1990年5月8日,国家体委又继续推出了第七套广播体操。还特意请来当时最著名的体操运动员李宁做模特。但根据后来的调查,人们普遍反映其动作难度较大,不便于掌握。

1997年6月20日,国家体委公布了第八套广播体操,得到了最广泛的普及。

我国发布的各版广播体操

▪ 第一套广播体操 ▪ 第二套广播体操 ▪ 第三套广播体操

(1951)(1954)(1957)

▪ 第四套广播体操 ▪ 第五套广播体操 ▪ 第六套广播体操 大众广播(1963)(1971)(1981)体操 ▪ 第七套广播体操 ▪ 第八套广播体操 ▪ 第九套广播体操

(1990)(1997)(2011)

▪ 世界真美好 ▪雏鹰起飞▪ 初升的太阳第二套中小学▪ 时代在召唤 ▪青春的活力广播体操中小学广

播体操 ▪ 七彩阳光 ▪希望风帆 ▪舞动青春第三套中小学▪ 放飞理想广播体操

第三篇:回顾我党的历史

从小到大,我都以一名好学生的标准来鞭笞着自己,自从写了入党申请书那刻起,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的衡量标准——中国共产党。随着现在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这个标准也在心里巩固的越来越深。同时通过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党的认识水平有了更深一层的提高;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的真正含义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也使我在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更加坚信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回顾我党的历史,无不是困难险阻,困难重重。从五四运动的号角,到共产党的建立;从国共合作开始,到南昌起义;从星星之火的井冈山,到革命圣地延安;从敌后的抗日,到解放全中国,每一阶段无不是一部部血泪史。但是我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因此我们的党没有在这样的艰难险阻下挫败,反而更加的成熟,并且不断的成长壮大,成最终成为历史的胜利者。我党在毫无借鉴经验的情况下,在黑暗中摸索适合我们中国自己的道路,在内外夹击的中不断的吸取教训!党的思想体制在不断的健全,执政理念不断的更新,为此中国有勃勃的生

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和忠诚不是盲目的,是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为此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武装,并在理论指导下释疑解惑。过去,我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比较肤浅,也犯过急于求成的错误。经过多年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有了新认识新理解。如同共产党宣言所说,共产主义未来社会是个联合体,在这个联合体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据此,可以把共产主义理解为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既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体现,因而是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实现的。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积极参加党组织的相关活动,模范履行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自从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那一刻起我便意识到了我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一种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思想先进的青年的使命。进入大学以来,我时刻铭记自己的理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处处严格地要求自己。我深知更主要的是以身作则:学习上认真努力,政治上要求先进,活动中更要积极。我认真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这也使我对党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更加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等的真正含义,更加坚定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终将实现。下面我将总结一下我在思想汇报、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在学习方面。我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做到认真预习、复习两个方面一起抓,我积极阅读各种书籍资料和学术刊物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此外,我还多次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学术论文比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取得的成绩不等于满足,而是作为一种动力促使着我更加进步,促使着我走向成熟,融入社会,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神圣的使命。

在工作方面。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同时也想寻找一次为同学服务的机会,在开学之初我便积极参加班委的选举,有幸成为了班级的宣传委员,在任职期间我严格要求自己,力争全心全意为老师和同学服务。除此之外,在大二我进入了系学生会任团总支宣传委员,大三我任职学院社团联合会外联部部长和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在组织和参与的多项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取得的可能是些微不足道的成绩,但这与党组织的关怀、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帮助、同学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第四篇:人类飞天历史回顾

人类飞天历史回顾

十四世纪,中国木匠万户坐在四十七枝大火箭上,点燃上天,结果万户牺牲了,他算是人类史上第一位飞天者。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加加林乘东方1号飞船升空,代表人类首次进入太空。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面停 留21小时又18分钟,成为人类踏上月球第一人。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时发生爆炸,7位宇航员全部遇难,成为迄今最大的一次航天灾难。

1995年3月2日-18日,奋进号航天飞机在太空中飞行,共有13位宇航员同时在太空,成为同时在太空中人数最多的一次。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神舟一号”飞船发射升空,搭载物品有国旗、农作物种子之外,还有“神州三号”口服液菌种。

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升空,我国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空间生命科学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神州三号”生物菌种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搭载物品中包括清华大学生物芯片试验装置以及“神舟三号”口服液生物菌种。

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升空,搭载飞船的“神舟三号”生物菌种突变明显,为我国太空药物的研制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飞船,实现首次载人飞行,搭载物品相对较少。

2003年11月3日-2005年8月29日,中国连续发射了5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卫星,“神舟三号”口服液生物菌种是极少的搭载物品之一,继续优化菌种,疗效大幅度提高。

2005年10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六号”飞船,“神舟三号”口服液同期宣布研制成功。

2007年9月9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育种卫星“实实践八号”,卫星上除搭载了大量农作物种子外,“神舟三号”口服液菌种也第九次进行空间搭载。

第五篇:热点关注历史回顾

【热点关注】近日,团中央将建立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项目专员队伍。项目专员是指带领青年志愿者团队开展 “关爱行动”的基层团干部或骨干志愿者。该队伍旨在让项目专员带头抓结对、抓服务等,并通过团队管理、组织培训、实施具体项目,提升“关爱行动”实施水平。(管理员:倪新祺)

【热点关注】迟来的爱心涌向最美女孩。近日,陈媚捷为救三名儿童身受重伤的故事深深感动了社会各界朋友,迟来的各种关爱涌向这位最美女孩。面对事发工厂拒接为她治疗,面对当事幼童家长改口否认她的救人举动,最美女孩说仍然表示,不后悔当初救人。http://zqb.cyol.com/html/2011-10/18/nw.D110000zgqnb_20111018_1-01.htm(管理员:倪新祺)

【历史上的今天】2006年10月18日,由张楠、程菲、庞盼盼、周卓茹和何宁组成的中国女子体操队,在丹麦的阿胡斯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决赛中战胜卫冕冠军美国队,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操队成立53年来获得的第一个女子团体世界冠军,实现了中国体操界几代人的梦想。(管理员:倪新祺)

下载特殊教育的历史回顾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殊教育的历史回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回顾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回顾 [摘 要]近代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西方列强的掠夺, 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日益陷入苦难的深渊。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

    党章的历史回顾

    党章的历史回顾 党章在党的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是由党章的性质、内容及其产生程序所决定的。首先,从性质来说,党章是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的集中体现,是党的普遍行为规范。它具......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专题辅导材料 一、 建党纪念日的由来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遍到我国,经过“五四”爱国运动,最早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知识分子李大钊,......

    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美关系的历史回顾 1784年2月22日,这是中美两国关系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艘满载货物的商船从纽约起航了,经过半年的航行“中国皇后”号将抵达广州港,开启了中美外交关系。......

    2018年高考历史热点回顾

    人文精神 1重视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 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亚里士多德关注人类生活,特别强......

    感谢信,历史回顾(四) 5篇

    日志耽搁了一段时间,今天有兴趣,来写写睿子睿子人品就不用说了,公认的好人,其实大家都只看了表面,在我长久的观察中,睿子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很……………好的(别动气)学习也不用说,一直......

    减轻农民负担的历史回顾

    减轻农民负担的历史回顾建国以来的农民负担情况。 ⑴1949年:老区主要是公粮负担,税率是17%;新区征收的重点是地主富农,富农的税率在20—40%,地主的税率在35—50%,全国248亿斤,比例......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所感 吴秀华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在这90年中,它经历了很多的艰难历程,不断地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