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年伊始[小编推荐]
新年伊始,全市上下正在掀起学习沭阳、赶超沭阳,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新热潮。为深入查找与沭阳的差距与不足,认真学习、借鉴沭阳跨越发展的经验精髓,我们泗阳县委、县政府召开“学习沭阳、赶超沭阳”动员大会,进一步明确追赶方向、路径,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明确目标,务实苦干,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学习沭阳、赶超沭阳、苦干三年达小康”的热潮。
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行。学赶沭阳,我们必须找准工作的目标方向,努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真正发扬“朴实、向上、奉献”杨树精神,正视差距,正确地面对困难,坚定战胜困难、跨越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用自己尽职尽责的工作自觉践行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落实文化。
落实,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个环节;是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把思路变成决策、把决策变成措施、把措施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成果的一个重要过程。抓落实,是实现新思路、做好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在发展的问题上,再好的思路、再美的蓝图,若没有落到实处,都只能是纸上谈兵、画饼充饥。《荀子〃修身》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无小,不为不成。”抓落实,是做好工作的需要,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是民心所向。目前,我县“苦干三年达小康“的发展大政方针已定,工作成效如何,能否如期实现,取决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做抓落实最好的执行者。
在现实工作中,一些地方、有些部门抓落实不够到位的问题仍十分突出。有的部门、单位只满足于把落实停留在开会传达、下文通知上,具体工作推动没有人去抓;有的工作虽然有人抓了,但时紧时松、时抓时放,成效不够明显;有些干部抓工作落实雷声大、雨点小,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有些干部抓工作不敢硬碰硬,遇到问题绕道走。
抓落实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社会经济发展永无止境,在发展的征程上,任务一个接一个,我们要再接再厉不停步。抓落实,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凝聚着心血和责任,体现作风和意志,反映能力和水平。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想当然不行,做做样子更不行,非下苦功夫不可。这就特别需要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树立重落实、敢落实、善落实的意识,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干事的激情,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以务实的作风、辛勤的劳动去克难攻坚,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大成效。
抓落实就是要真抓实干。抓落实是把决策变为具体实践的过程,最需要务实,离开“实”字,“落实”就容易变成“落空”。因此,抓落实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断强化抓落实的工作责任,把共同的责任化为各级各部门和每个人的责任,努力形成“人人想事干,个个真干事,大家干正事”的氛围。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开拓思路,大胆创新,以实际行动面对面地解决问题、实打实地做事情。坚持有始有终,认真细致地做好每项工作,具体抓、抓具体,使目标、要求和措施都具体化,一抓到底,确保取得好效果。
抓落实离不开督促检查。抓落实是一个动态过程,为保证工作落实的连续性和取得好成效,应当健全督查机制,充分发挥其作用,督促不落实的事情,查找不落实的原因,问责不落实的人员,以督促检查促进实干到位、落实到位。抓落实要有制度作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思路和措施要付诸行动、取得成效,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求发展重在抓落实,落实依靠制度,制度贵在落实。在考虑抓落实的制度保障上,要把工作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督查机制、干部考评机制等机制建立健全起来,以完善的制度作保障。同时,要严格执行制度,认真解决实干与虚干一个样、落实与不落实一个样的问题,为抓落实营造良好环境,确保抓落实取得实效。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只要我们切实把“重在抓落实”常放心头,体现到具体行动中。如此,才能够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实现既定的目标,促进泗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新年伊始
新年伊始,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之中,阜阳十一中学的领导班子已在积极谋划新学期工作。农历初八上午9时,阜阳十一中新学期工作思路及重点研讨部署会在一楼会议室召开。会上,校办室、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总务处、团委、工全、保卫科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部门工作的初步设想。张平校长在听取发言后指出,抓工作,关键在落实,各部门要把抓当前和谋长远紧密结合起来,科学谋划好新学期工作,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将本职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张校长对各部门提出要求: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要创新开展工作,注意中高考信息的搜集,为中高考保驾护航;加强备课组建设,年级组长也要深入备课组开展活动;开好经验交流会,上一届备课组要毫无保留地将经验与下一届分享开,同时开展毕业班班级管理经验交流活动,提高毕业班班级管理能力;加强毕业班思想教育工作,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学生表率。
张平校长强调,在新的一年到来之时,要紧紧围绕中考、高考和市级示范高中创建三大重点开展工作,凝聚全校教职工思想、汇集集体智慧,不断创新。
会议的召开,指出了全校新学期努力的目标,明确了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相信必将为学校工作带来新气象。(记者 张毅 通讯员 陈超)
第三篇:新年伊始
新年伊始,党中央号召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观看《党的好儿女》这部优秀电视片,为了响应中央提出的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要求,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弘扬社会传统美德,我镇分次分批组织观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电视系列片《人民的好儿女》,并把这一活动开展到各村。看后,大家感触颇深。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令九州动容?赵世术,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中鹿小学教师。1977年师范毕业,到偏僻乡村小学任教。为了减少家长对孩子上放学需过河的担心,主动承担每天接送学生过河上学、回家的任务。五年时间,每天三个小时,雷打不动,直到修上吊桥为止。不到三十岁,就患上风湿性关节炎。从最初的拄着拐杖到校上课到后来的妻子背着到校上课。到了手指不听使唤时,只好用绳子将手指与粉笔捆住板书。他用自己毕生的心血铸成了“大山的火把”,照亮了一双双希望的眼睛。真正的感动,可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从影片中回到现实,我不难发现,在我的周围也有这样的感人事迹,我镇党支部书记周意恒同志,在太平工作20多年,凭借出色的领导才能和一身正气,带领全镇干部范文网[]职工把太平的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镇长欧阳涛同志,湘大毕业的高才生,扎根基层,任劳任怨,是基层公务员队伍的新鲜血液,给我镇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创新性意见。组织部长李志同志,以烤烟工作为抓手,带领全镇人民奔小康。像这样的同志,我镇还有很多,通过观看影片,让我们懂得了从周围去发现真善美,这是一个更大的收获。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相信每个看了《人民儿女》的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
第四篇:新年伊始诗韵浓
新年伊始诗韵浓
即将跨年,于古诗词中迎接新年的氛围,自是一种美。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的《回家元旦》,尽抒回家务农的自由与快乐。在大唐盛世,“田家占气候”,自有半年乐。而诗人“无禄尚忧农”,远离官场,醉心农耕,诗人乐观地说,春来宜耕种,秋来定丰收。对于诗人来说,故乡就是心中的桃花源。于桃花源中快乐一生,是何等幸福啊!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春光无限好,人人心情舒畅。邻家在饮酒,孩子在歌唱。春花繁茂,娇艳美丽。更有那悠扬的笛声,在月色中萦绕耳畔。新年将至,春天还会远吗?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陆游的《已酉元旦》中所描绘的“桃符”指的就是春联。一夜的细雨融化了残雪,阳光灿烂,晴空一片,阴郁一扫而光,何等清新美好。此时,把酒写联,辞旧迎新,真是一件赏心乐事。
“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版随人换,梅花隔岁香。春风回笑语,云气卜丰穰。柏酒何劳劝,心平寿自长。”宋伯仁的《岁旦》,反映了诗人知足常乐、悠闲自在的欢度新年之情趣。春天来了,一切如常。心情惬意,自斟自酌。诗人告诉世人,心灵平静,沉静安详,一切顺其自然,定会健康长寿。心情振奋,快乐在心,享受人生每一天,这就是人生在世的幸福。
第五篇:新年伊始说文明
新年伊始说文明
萧放
2013-1-4 14:51:02 来源:人民日报
过去的一年,我们依然记得“网络江湖”不断上演的一幕幕审丑闹剧:一脱成名、一骂成名、一丑成名者前仆后继;公众场合中的粗俗言行屡见,粗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社交名片;社交生活中称兄道弟,谄媚奉承屡见不鲜,利益关系、利害关系、短期行为成为目前一部分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新年当有新气象,重拾文明礼仪刻不容缓。如何医治与矫正这种当代社会病?离不开对中国礼仪文明的重建。首先,需要政府部门率先垂范,谨慎地规范自己的礼仪生活。《管子》曰:“小礼不谨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礼,不可得也。”其次,对社会公众来说,讲究礼仪要从具体的仪节开始,从“小礼”入手培养自己的礼仪情感与礼仪行为,也就是说,要不断积蓄正能量,才能最终压制抵御邪气,实现礼仪文明的目标。
中国曾拥有高度发达的礼仪文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礼仪文化影响至制度、器物、行为、观念、心态等各个层面;礼仪在传统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诞生有礼、成年有礼、婚庆有礼、寿诞有礼、丧葬有礼,相会有礼、送别有礼、宴请有礼、馈赠有礼、岁时有礼、邦交有礼、祭祀有礼。温情、庄重、文明是中华礼仪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人生因为有礼充实而自信,我们的家国因为有礼而享誉世界。
然而,这一礼仪传统曾一度失落沉沦。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中国人在抵御外侮与内部社会调整过程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在持续大半世纪的历史动荡中,中国民众常常在生死的底线上挣扎,礼仪成为社会生活的装饰品,礼仪文化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在西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下,我们社会的精英人士对传统的认知发生重大改变,他们多致力于冲击传统礼仪,比如推行公历,废止传统节日,改良人生礼俗等。还有一些人以激进的口号与行动,破除中国固有的礼仪传统,如“文革”中“破四旧”的极端行为。在内忧外患的百年风雨中,中华民族的心灵遭受巨创,其后果是生存价值的迷失、精神的萎靡与直接的社会失范——当社会不能给予个人礼仪传承空间,不提倡家庭礼仪建设,不重视个人礼仪品性养成,而现实又充满赤裸裸的功利追逐的时候,人又会如何?孟子曾经说过,人与兽的差别,就在于人有礼让之心这一点点上,这点差别岂容丢失?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中国社会日益富裕、中国国力日益增强,我们已越来越意识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礼仪文明的重要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对优秀礼仪文明的复兴与重建,也离不开对西方积极礼仪元素的吸收融合,从而将礼仪文明建设作为传承与繁荣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这是文化强国建设中不应被忽视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