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 关于报送基金项目结题报告的通知
项目负责人:
为加强基金项目资助管理,提高基金项目资助效益,医学科学部拟从2011年起对当年结题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三类项目)进行分类结题评估。三类项目结题评估将以项目结题报告作为主要评估依据,邀请同行评议专家进行评估。
为确保结题评估的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以及考虑到成果表现的多样性和滞后性,请项目负责人在准备和提交结题报告时注意以下事项: 为全面反映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客观评估结题项目完成情况,请严格按照结题报告的格式要求实事求是地填写,尽可能提供详细的资料和数据。 在结题报告正文中,须详细说明项目的研究计划要点和执行完成情况,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重要的科学发现和创新点,研究结果的科学价值和/或社会意义及潜在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情况,存在的问题、建议、未完成研究计划的原因及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对于已发表的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论文(限首页及标注基金资助批准号所在页)、会议报告、获奖证书、专利证明、专著(限封面)、成果转化证明、国际交流、人才培养等反映相关研究成果的材料,须将原件扫描后,使用图像软件处理功能,将每张图像压缩成不超过1MB的.jpg文件,粘贴在结题报告中备查。结题报告总文本大小应控制在20MB以内。 对于尚未发表且无保密问题的内容,须提供能够反映本项目成果的各种研究成果清单及简介,包括实验失败记录、实验结果、基础研究数据、实验标本或动物模型、软件、图集、已录用未发表论文、待发表论文、通过本项目获得的其他基金资助等,并在结题报告相应位置予以体现。 对于目前尚不宜公开的实验数据、原始材料等信息,请做为附件与纸质结题报告一起寄送自然科学基金委,不必在电子版结题报告中出现,但需要在结 题报告中相应位置做出保密说明。 请根据项目申请书和计划书的任务要求填写结题报告,不要填写与本项目无关或不是本项目产生的研究成果。对于受到多个基金资助的研究成果,请注明基金数量及自然科学基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结题报告文责自负,请项目负责人确保结题报告中出现的信息、数据、资料等真实可靠。确保结题报告内容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不得无中生有、弄虚作假或捏造实验数据和其他成果信息,否则由此而发生的一切责任和后果由项目负责人承担。
请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管理办法和上述要求准备和提交结题报告,以利于项目结题评估。对逾期未结题或无故不提交结题报告者,医学科学部将按照有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理。
联系人:医学科学部 张作文 电话:010-6232-7212 传真:010-6232-8940 电子邮件:zhangzw@nsfc.gov.cn 医学科学部 张凤珠 电话:010-6232-8941 传真:010-6232-8940 电子邮件:zhangfz@nsfc.gov.c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医学科学部 2010年12月17日
第二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
一、项目类型和意义说明
为了对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管理问题快速做出反应,及时为党和政府高层决策提供科学分析和政策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别设立了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该项目主要资助在已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上,运用规范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开展关于国家宏观管理及发展战略中急需解决的重要和关键性问题的研究,以及经济、科技与社会发展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的研究。应急管理项目每年启动3-5期,资助若干方向的研究。
根据学部对于应急管理项目的一贯指导思想,应急管理项目应从“探讨理论基础、评介国外经验、完善总体框架、分析实施难点”四个方面对政府决策进行支持性研究;研究成果要具有针对性、及时性和可行性;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应当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法律上允许、操作上可执行、进度上可实现、政治上能为有关各方所接受,以尽量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力;研究方法要求注重科学方法的应用和实际数据/资料/案例的支撑,切忌空洞的讨论和没有实证根据的结论。应急管理项目的承担者应当是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具有深厚学术成果和数据/资料/案例的积累、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成果的专家。
应急管理项目实行滚动立项,全年接受项目建议。欢迎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和国家宏观管理部门从国家战略高度提出具体的项目建议。项目建议书应针对立项课题的国家现实需求、迫切性与必要性、国内外研究进展、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预期研究目标和政策效果等提出明确具体的观点、证据和建议,并对国内现有研究基础和研究队伍进行分析。
二、2018年第1期应急管理项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机制、制度与政策支撑研究》申请指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七大战略之一写入中国共产党党章。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期待作出的重大决策。但目前对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意义,实施目标、原则、重点与关键措施等宏观方面。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体制机制、制度建设与政策保障等关键问题,在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影响机理、制度创新以及政策建议等方面的研究尚十分薄弱,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需求极不适应,相距甚远。
本课题拟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机制、制度与政策进行综合研究。课题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根据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对乡村振兴的基本机制、制度建设与政策体系等内容开展研究,为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与政策保障:总体思路、目标模式与基本框架(总课题)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既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也是其基本目标,是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落到实处的关键举措。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中。本部分将重点研究探索构建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新时代城镇化、逆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制度问题分析;(2)保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逻辑与政策需求;(3)强化乡村振兴制度建设与政策支撑的总体思路、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4)乡村振兴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的基本内容与配套措施。
(二)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政策机制研究(子课题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点,乡村振兴首在产业兴旺。本部分重点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促进产业兴旺的政策需求和体制机制开展系统研究,实现“农业兴,百业旺”。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理论内涵、目标定位和总体框架,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2)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的体制机制研究。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的体制障碍、政策需求与政策支撑体系。(3)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政策需求,开发农业多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市场经济对接的政策支撑体系及配套措施。(4)欧美和东亚主要经济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参考。(5)促进乡村产业兴旺体制机制的总体思路、制度安排、路径选择和配套措施。
(三)提升生态韧性的乡村宜居空间规划和建设指引研究(子课题2)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根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基本原则以及“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施策、典型引路”要求,本课题拟基于提升生态韧性的总体目标,对乡村发展空间规划进行评估,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提出我国乡村宜居的空间规划总体框架,以及整合统筹的空间规划和分类施策的建设指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耦合特征,探索乡村社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影响生态韧性的乡村核心要素,提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生态策略;(2)对我国已有多种类型的乡村空间规划进行评估,分析不同空间规划对乡村生态韧性的影响路径,研究发达国家在乡村空间规划上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乡村宜居的空间规划总体框架;(3)探索存量建设用地和闲置农房的转型利用,为乡村地区的新产业新业态提供发展空间,基于不同乡村地区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等发展条件,提出改进乡村居住品质、提升乡村风貌的分类差异化建设指引。
(四)多主体参与、场景关注与乡村智慧治理的研究(子课题3)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治理有效,既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还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智慧社会”建设的成果形态。乡村社会治理有效的关键在于治理机制与新时代环境的协调一致。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多主体参与机制:乡村的开放性需要把治理放在开放的、高度互联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中来探讨多主体在治理中的角色与行为协同;(2)智慧治理机制:信息和智能技术向乡村的渗透需要把治理放在信息社会的“端-网-云”复杂互动中尝试从监管式治理向数据驱动的智慧治理转变;(3)关注场景的社会逻辑:乡村社会成员的个体化需要在组织上让治理从科层制转向平台制,从属地治理转向“属地治理+行为和事件场景”治理。
(五)促进农民增收的保障机制与政策支持研究(子课题4)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径就是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民增收机制与政策支撑体系。本部分重点研究农民收入增长的实现路径、保障机制,构建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持政策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农民增收是实现生活富裕的重要基础;(2)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机制;(3)生活富裕对农民增收的战略需求及现实差距;(4)农民增收的实现路径及保障机制;(5)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政策支持与配套措施。
(六)生产要素城乡间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研究(子课题5)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赖于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构建,而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在于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本部分重点从土地、劳动、资本三大要素流动的视角分析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劳动力非农转移、农民市民化对农地流转及其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机制;(2)租赁住房新政、资本下乡与农民财产性增收;(3)金融抑制、迂回投资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发育;(4)农村基本公共产品配置的新背景、新趋向及其支持条件;(5)实现城乡要素双向融合互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政策思路,强化市场驱动和政府补位的比较优势匹配。
(七)基于目标导向的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研究(子课题6)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构建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是强化乡村振兴制度供给、加强乡村振兴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补齐农业发展短板、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为目标,强化绿色生态导向,创新完善政策工具和手段,加快建立新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本部分将重点研究探索以乡村振兴要求的提高农业质量效益与竞争力、绿色生态为目标的新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框架与政策支撑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乡村振兴对农业发展及其政策的战略需求;(2)乡村振兴目标导向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机制创新与工具选择;(3)发达国家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改革的时代背景、目标定位与调整路径的经验借鉴;(4)新型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框架构建与政策体系设计;(5)现有农业政策架构向新型政策体系转型的改革创新举措与协同配套措施。
(八)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特征、机理与脱贫模式研究(子课题7)
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之前的核心是脱贫攻坚。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其贫困具有独特性和顽固性,脱贫任务更为艰巨,需进一步辨识其基本机理和内在规律,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指向性的脱贫模式、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路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演变趋势、特征与性质。(2)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的致因及其影响机制。(3)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深度贫困地区扶贫的成功做法、经验及借鉴。(4)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模式、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路径选择。(5)2020年后扶贫战略选择。
三、申请者资格与申请书撰写
1、主持或参与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应急管理项目尚未结题的人员,不得作为主持人或参与人申请此次应急管理项目。
2、应急管理项目定位于政策研究,强调应用管理理论和规范方法,运用有效的数据支撑,加强与实际管理部门的结合,在长期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项目指南中的研究专题,快速提出科学、可靠的研究结论和可行的政策建议。申请者一般应有扎实的实际背景资料和数据基础,在相关科学问题研究领域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或政府部门委托的相关课题,并在申请书中予以明示。
3、申请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工作基础和条件,针对本期应急管理项目主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机制、制度与政策支撑研究》中的各研究专题,选择研究自己的视角和方向,设计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在研究内容中应明确说明本课题与其它相关课题之间的关系,加强各课题之间的合作。
4、申请书的撰写必须突出政策研究的特色,在提出政策建议、产生政策影响、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提出明确目标,同时说明支撑政策研究的逻辑思路、理论方法和数据来源。
5.拟申请项目的专家到基金委网站在线填写2018申请书,申请代码选填写G04,“资助类别”选填“应急管理项目”,亚类说明选填“科学部综合管理项目”;附注说明选填“研究类项目”。正文部分按照“面上项目申请书撰写提纲”撰写。
四、申请注意事项
1.本期应急管理项目鼓励研究者与实际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联合申请开展研究,申请人和所有参与人员必须加盖所在单位公章。
2、鼓励并优先资助团队整体申请应急管理项目。要求申请者将本应急管理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申请,其中包含1个总课题和7个子课题,并分别提交项目总体申请书和各子课题申请书。总负责人需在申请书中介绍子课题分工情况,并附上“承诺书”,子课题无需提供承诺书。对不能组织团队整体申请,但在本期《申请指南》中某一课题确有研究优势的单份申请也有可能获得资助,该申请获准立项后申请者将归入整个项目团队。
3、管理科学部将采取项目总负责人承担本项目研究的形式,由总负责人组织团队进行研究。基金委接受申请书后将组织预评审,并对通过预评审的项目团队发出答辩通知。接到答辩通知后,总负责人须本人到场参加答辩,不按时参加答辩者视为自动放弃申请。经评审组专家评议,管理科学部计划择优资助一个团队(评审组专家可能会择优组合团队)。每个分课题资助直接经费不超过16万元,总课题资助直接经费不超过24万元。
4.研究期限定为10-12个月(2018年6月—2019年5月),项目启动6个月后进行中期检查与阶段成果的交流。应急管理项目的研究成果最终体现为政策建议报告、媒体报道、研究报告、专著及学术论文等形式。应急管理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将以政策报告作为评价的重点,最终形成的研究报告应围绕所形成的政策报告进行撰写,具体内容应包括:提出的政策报告或建议,支撑政策结论和建议的理论、方法、数据、逻辑等。
五、申请程序和时间安排
课题申请书的电子版务必在2018年5月2日—2018年5月9日期间由课题申请人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ISIS(http://isisn.nsfc.gov.cn/)系统上传,并由各依托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确认(5月9日16:00截止),同时将系统生成的正式申请书pdf文件(以“依托单位名称+申请人姓名”命名)发送至应急管理项目专用电子信箱:yjyj@nsfc.gov.cn(请在主题栏注明依托单位名称和申请人姓名);纸质版(一份)应在2018年5月11日前(以寄出时邮局的收寄邮戳为准)通过EMS寄出。两个版本均到达方视为申请有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将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和差额遴选,计划在5月中下旬组织召开答辩评审会,通过评审决定资助的项目将在5月30日前通知申请人,未获得资助的课题不再另行通知。
特别说明:不同于常规的面上项目,因应急管理项目的时间性要求,其申请书在ISIS系统上成功提交后不经基金委接收部门受理,直接由管理科学部接收和组织评审。因此,在我们正常接收和审核了申请书的情况下,该申请项目在ISIS系统上也会显示“等待基金委确认”状态,这不影响您申请书的正常评审。
六、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江华
电话:010-62326660 电子信箱:yjyj@nsfc.gov.cn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三处,邮编:100085
附件:承诺书
第三篇:浅谈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
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
2012医学科学部重点项目仅受理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不再设立“非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
医学科学部根据优先资助领域,经专家研讨确定2012重点项目立项领域。
按立项领域申请的重点项目申请人需根据下列重点项目立项领域,自主确定项目名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准确填写立项领域后面所标出的申请代码;附注说明必须写明项目申请所属的重点项目立项领域名称。
有关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请参看本《指南》中重点项目总论部分及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部分。特别要求申请人在提交的纸质申请书后须附5篇代表性论著的首页复印件,并将其扫描件附在电子版申请书中,同时注意扫描件文字的清晰度。
未按照上述要求撰写重点项目申请书的项目申请,本科学部将不予受理。
医学科学部2012计划资助重点项目90项,资助强度约为200万~400万元/项,平均300万元/项(如特别需要增加资助强度应加以说明,但最高不超过5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5年。请申请人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理申请项目经费,除了填写经费预算表之外,还需要写出尽可能详细的预算说明。
2012年医学科学五处肿瘤Ⅰ学科领域拟试行 “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的规范化选择。申请人填写申请书简表时,应参考“试点学科领域申请代码、研究方向和关键词一览表”准确选择“申请代码1(申请代码范围:H1601至H1614)”及其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关键词”内容。该一览表详见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
广东省科技厅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连新路171号大院信息大楼 邮 编:510033 联系人:彭向阳 姚化荣
电 话:020-83163880,020-83163888 电子邮件:pengxy@gdstc.gov.cn
chenwm@gdstc.gov.cn
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非可控性炎症及其相关的恶性肿瘤为研究对象,发挥医学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不同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科交叉的优势,引入系统生物学整体性、信息化的研究策略和转化医学研究理念,着重研究“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网络调控及其分子机制,揭示炎症向肿瘤转化的本质,催生新的可用于临床的疾病早期诊断、预测, 干预策略和防治模式。
2011共受理项目申请80项,其中“重点支持项目”16项、“培育项目”64项。
2011申请项目存在一些不足,例如,部分项目仅罗列了各种组学的研究内容,但目标不够明确;部分项目只研究二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尚未体现出多学科交叉、系统生物学整体性、信息化研究策略的特点;有的项目仅进行药物或小分子化合物的作用机制研究。这些不属于本重大研究计划的资助范围。对第二个核心科学问题“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与关键节点”的项目申请有所增加;针对第三个核心科学问题“炎症向肿瘤转化调控网络研究的新方法”的项目申请仍然不多。
有关本重大研究计划的背景、拟资助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的详细说明请参考本重大研究计划2011的项目指南内容。
一、科学目标
充分发挥医学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科交叉的优势,引入系统生物学整体性、信息化的研究策略和转化医学研究理念,发展符合临床病理特征与疾病进程的新模型;针对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网络调控,从基因操纵与化学小分子干预(含靶点明确的临床有效药物)两个层面入手,重点关注宿主、微环境与恶性转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新技术、新方法,揭示非可控性炎症向肿瘤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与调控规律,为在临床转化研究中将该转化过程的关键节点作为预测和诊断肿瘤的标志或防治肿瘤的药物靶点奠定基础。
二、核心科学问题
1.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2.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关键节点
3.炎症向肿瘤转化调控网络研究的新方法
三、2012拟资助的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计划继续围绕三个核心科学问题实施,重点资助围绕第二和第三个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的研究。特别鼓励研究网络调控及其分子机制的实验方法学、计算方法学方面的申请,鼓励多学科交叉的联合申报。
1.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围绕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复杂的动态调控网络,构建模拟临床疾病的系统实验研究体系,发现并确认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诱因,阐明非可控性炎症向肿瘤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体系应特别强调在不同层面的动态调控网络与系统整合而不是单纯应用传统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策略。
2.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关键节点
从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特征出发,整合运用各种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实时监测各参数的动力学过程,分析动态网络调控的分子事件,发现网络调控系统关键节点及其在非可控性炎症向肿瘤转化过程中的结构定位与功能,阐明关键节点的网络动力学多维调控规律。
3.炎症向肿瘤转化调控网络研究的新方法
构建基于临床病理进程的非可控性炎症调控网络,是研究炎症与肿瘤之间关系的关键和基础之一。需特别关注生物体的复杂性、生命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生物系统的反馈、冗余和结构稳定以及分子相互作用的随机过程等特性,同时需要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关注炎症与肿瘤动态网络中的可调性与鲁棒性(robustness)之间的辩证关系。发展能够阐明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网络调控及其机制的新技术、新方法,是推进这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强调新技术、新方法对炎症恶性转化研究的可应用性及研究队伍的合理性。
四、申请注意事项
(1)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将相关领域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协调的“项目群”。申请书应当论述与项目指南最接近的科学问题的关系,同时要体现交叉研究的特征以及对解决核心科学问题和实现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不符合《指南》的申请将不予受理。为避免重复资助,申请书还应论述与国家其他科技计划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2)申请书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选择“非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的调控网络及其分子机制”(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
(3)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项目群的形成,促进多学科交叉与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每年将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学术交流会,并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 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有义务参加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和管理工作组所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
(4)本重大研究计划2012计划资助经费约4 300万元,拟资助“培育项目”40项,“重点支持项目”4项。
对有较好的创新研究思路或较好的前期结果但尚需一段时间探索研究的项目申请将以“培育项目”方式予以资助;对有较好研究基础和积累,有明确的重要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的项目申请将以“重点支持项目”的方式予以资助,其项目申请应当从学术思想、研究内容和人才队伍方面体现出学科交叉的特征。
“培育项目”资助强度为70万~1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3年;“重点支持项目”资助强度为300万~400万元/项,资助期限为4年。
“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的书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请按照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相关要求书写,具体请参阅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指南的相关要求;此外,申请人在提交的纸质申请书后应当附5篇代表性论著的首页复印件,并将其扫描件附在电子版申请书中,同时注意扫描件文字的清晰度。
(5)申请书由医学科学部受理。
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
情感和记忆是认知功能的核心,记忆是所有认知功能的基础。情感可以影响几乎所有的认知功能,是生物体生存和适应环境的基础。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的形成、修饰和维持的规律和调控途径是当前神经科学最活跃的焦点方向之一,也是人们理解大脑认知功能的关键。
神经环路是情感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情感和记忆障碍与神经环路的解剖和功能异常有关。解析情感和记忆障碍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神经环路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将为新一代诊断、治疗技术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近年来分子生物、物理、化学、计算机等领域新兴技术手段的迅速发展为深入研究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提供了新契机。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情感和记忆为主要研究对象,充分发挥医学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科交叉的优势,引入连接组、功能组等系统化的研究理念,结合临床情感和记忆障碍疾病特点,对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定量化描述,不仅是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而且可揭示神经环路的整合机制与重大神经精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 15 化规律,为提高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和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提供科学支撑和技术保证。
2011共受理项目申请149项,其中“重点支持项目”24项、“培育项目”125项。
2011申请项目存在一些不足,例如:真正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神经环路的申请很少;针对情感和记忆密切相关的基因水平研究不多;利用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开展的研究很少;缺少在多模态水平同时研究情感和记忆的项目。情感和记忆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的申请较多,但部分申请创新性不强、质量不高。鼓励临床医师和基础科研人员合作,跨学科之间合作研究有待加强。
一、科学目标
本重大研究计划以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多模态、多尺度水平探讨情感和记忆相关的神经环路关键节点和路径及其与重大神经精神疾病特定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揭示神经环路在重大神经精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理解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现新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手段提供科学依据,为提高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二、核心科学问题
围绕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这一核心科学问题,从多层次水平探讨情感与记忆的神经环路,相互作用的机制,以及遗传和环境因素对其调节机制,具体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情感的结构环路和功能环路基础及其相互关系;
(2)记忆的结构环路和功能环路基础及其相互关系;
(3)情感和记忆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
(4)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的调节机制。
三、2012拟重点资助的研究方向
本重大研究计划围绕以上关键科学问题,分五个研究方向实施:
1.情感和记忆的结构环路与功能环路基础及其相互关系
(1)在常用模式动物及人类实验对象中,利用多学科交叉合作,分子检测与功能成像相结合,分析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2012重点项目拟在此方向给予优先支持。
(2)利用我国非人灵长类优势动物资源,开展在体电生理学、行为学、光学成像等多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为深入理解情感和记忆功能及相关疾病的机理积累关键数据以及构建系统框架。
(3)运用多模态影像等技术,解析遗传背景对人脑情感与记忆的结构和功能环路的影响。
2.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相互作用及其机制
(1)通过选择性操控情感和记忆环路的神经元活性,来研究情感和记忆特异和共享环路的基础及其相互作用。研究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中信息的编码、贮存、固化与消退、提取与发送、及信息整合的环路机制。
(2)揭示情感和记忆环路间相互作用的关键通路和调控机制。研究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的适应性改变及其相互影响,功能环路活动反馈调节结构环路重塑的机制。
3.遗传和环境因素对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的调节机制
(1)在表观遗传学水平,研究染色质重构、DNA甲基化与羟甲基化、非编码RNA等在情感和记忆信息的编码、存贮、提取和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2)探讨应激等环境因素影响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的形成和调控机制。
(3)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对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可塑性的影响,及其在神经精神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4. 情感和记忆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环路机制研究
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重性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孤独症等常见重大神经精神疾病引起的情感和记忆障碍的神经环路机制。
5.与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相关的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
(1)寻找新的针对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的标记方法与示踪技术,包括特异性分子标记,生物活性分子的取样和检测方法,对人类实验对象的微创示踪方法等。2012重点项目拟在此领域优先支持。
(2)发展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的连接组学研究新方法,包括相关神经环路的连接组学规模的全脑重构,以及情感和记忆相关疾病动物模型的连接组学研究等,建立完整的高精度结构与功能数据集。
(3)发展新型的针对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的成像技术,以及图像自动标识、分割与可视化技术。
(4)发展有关情感和记忆神经环路信息处理和信息编码的新技术新方法,定量、精确描述神经环路的动态系统参数与行为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申请注意事项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认真阅读本指南。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将相关领域研究进行战略性的方向引导和优势整合,成为一个协调的“项目群”。申请书应论述与项目指南最接近的科学问题的关系,同时要体现交叉研究的特征以及对解决核心科学问题和实现项目总体目标的贡献。不符合项目指南的申请将不予受理。为避免重复资助,项目申请书还应论述申请人承担的973计划等国家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2)申请书中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研究计划”,亚类说明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附注说明均须选择“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以上选择不准确或未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
(3)为加强项目的学术交流,促进项目群的形成,促进多学科交叉与集成,本重大研究计划每年将举办一次资助项目的学术交流会,并不定期地组织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获资助项目负责人有义务参加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和管理工作组所组织的上述学术交流活动。
(4)本重大研究计划2012计划资助经费约4 000万元,拟资助“培育项目”25项,“重点支持项目”5项。
对有较好的创新研究思路或较好的前期结果但尚需一段时间探索研究的申请项目将以“培育项目”方式予以资助,资助期限为3年,资助强度不低于80万元/项。对有较好研究基础和积累,有明确的重要科学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的申请项目将以“重点支持项目”的方式予以资助,资助期限为4年,资助强度约400万元/项;其项目申请应从学术思想、研究内容和人才队伍方面体现出学科交叉的特征。
(5)“培育项目”和“重点支持项目”申请书的书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请按照医学部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的相关要求书写,具体请参阅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指南的相关要求;此外,申请人在提交的纸质申请书后须附5篇代表性论著的首页复印件,并将其扫描件附在电子版申请书中。
(6)申请书由医学科学部受理。
第四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的管理类30种重要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的管理类30种重要期刊管理科学学报 A 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A3 管理世界 A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A5 中国软科学 A6 金融研究 A7 中国管理科学 A8 系统工程学报 A会计研究 A
10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 A11 管理评论 A管理工程学报 A13 南开管理评论 A科研管理 A15 情报学报 A16 公共管理学报 A17 管理科学 A18 预测 A运筹与管理 A20 科学学研究 A21 中国工业经济 A22 农业经济问题A 23 管理学报
B24 工业工程与管理 B 25 系统工程 B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B 27 研究与发展管理B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B 29数理统计与管理 B 30中国农村经济B
第五篇: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项目申请书填写注意事项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项目申请书填写注意事项
总体
2申请书必须是2013年最新版。2013年版申请书中增加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填写等若干要求。须报送申请书纸质文件1份(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份),且为签字盖章原件,请注意清晰度。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内容须一致。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女性申请人的年龄限制推迟至未满40周岁〔197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男性申请人的年龄限制维持未满35周岁〔1978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不变。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女性申请人的年龄限制维持至未满40周岁〔197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男性申请人的年龄限制维持至未满38周岁〔1975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不变。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申请人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1968年1月1日(含)以后出6
生〕。
与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申请人申请当年1
50周岁〔1963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须
(或所在地)相当于副教授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采用离线撰写申请书方式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线撰写申请书方式的项目类型包括: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9、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联合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科普项目、重点学
基金项目、数学天元青年基金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际(地区)合作研究与交流项基本信息部分(简表)
“申请代码”:应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应尽量选择到最后一级,还应10 特别注意:
²重点项目:应填写立项领域名称后面所标出的申请代码。2013年医学科学部只受理指
南公布的立项领域内的重点项目申请。
²联合基金项目:申请代码1必须选择“人口与健康领域”申请代码L02;申请代码2必
须选择各主要研究方向所标注的申请代码。
²医学科学五处(申请代码:H16):拟继续试行 “申请代码”和“研究方向”的规范
化选择。申请人填写申请书简表时,应参考“试点学科领域申请代码和研究方向一览表”准确选择“申请代码1(申请代码H1601至H1626)”及其相应的“研究方向”内容;同时请在“中文关键词”的第一个栏中必须按下拉菜单提示选择项目的“研究对象”,而在其他的四个栏目中,可以自行录入相关关键词。该一览表详见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http:///)“申请受理”栏目下的“特别关注”。
“资助类别”选择应准确无误。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资助类别”选择“面上项目”。重大
项目及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分别选择“重大项目”或“重大研究计划”。
“亚类说明”填写应注意:
²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须选择“青年-面上连续资助”。
²联合资助基金项目:须选择“培育项目”、“重点支持项目”或“本地优秀青年人才
培养专项”。
²重大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项目申请书”或“课题申请书”。
²重大研究计划:须选择“培育项目”或“重点支持项目”。
²专项项目:须选择“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重点学术期刊专项基金”、“科
普项目”等相应亚类。
“附注说明”填写应注意以下项目类型的要求,选择不准确或未作选择的项目申请将不予受理。
²面上项目:有关新的疾病动物模型的创建的项目应填写“疾病动物模型建立”。²重点项目:应写明项目申请所属的重点项目立项领域名称。
²重大项目:附注说明选择重大项目名称“糖代谢稳态失衡的发生与发展”。
²重大研究计划:应选择重大研究计划名称“情感和记忆的神经环路基础”。
“项目名称”填写应注意:
²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应填写“研究领域”,而不是具体的研究课题名称。
研究期限:除特殊说明的以外,均应填写2014年1月—201*年12月(按照各类型项目资助期限
15的要求填写)。项目批准资助后,申请书“基本信息”一页的内容将在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或以其他适当形式
向社会公开,凡涉及国家科学技术保密范围和知识产权问题的内容不得写入,项目依托单位须认真核查。必须写入摘要中的保密内容应特殊声明,并说明理由。有关声明和说明以书面形式作为附件随同纸质申请书一并申报,内容保密的摘要因申请人未提交声明而被公开的责任自负。
项目组如有依托单位以外的人员(包括研究生,但不包括境外人员),其所在单位即被视为合作
研究单位,应在〔合作单位信息〕中填写相关信息。²合作单位不能超过2个。
²境外人员被视为以个人身份参与项目申请,须有本人签字或通过信件、传真等本人签
字的纸质文件,说明本人同意参与该项目申请且履行相关职责,作为附件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
申请人、项目组成员证件(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号码、职称、年龄、学位等信息应准确无
误(与依托单位人事档案一致),凡申请书填写内容不真实的不予受理。
²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不填写“主要参加者”。
²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合作者信息写在主要参与者栏目的第一行。
经费预算应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
目资助经费管理办法》等执行,应特别注意:
²申请人应根据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实际需要实事求是地填写经费预算。
²经费预算表中经费单位均为“万元”。
²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不得超过总
经费的15%;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不得超过总经费的10%;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不得超过19 总经费的40%;组织间合作研究项目不得超过总经费的30%。
²劳务费: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0万元以下组织间协议
合作研究项目不得超过总经费的15%;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50万元及以上组织间协议合作研究项目不得超过总经费的10%。
²管理费:不得超过总经费的5%。
²备注栏必须填写计算依据及说明,并应符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经费管理办
法》的规定。
报告正文部分
申请书须按所报项目类别正文撰写提纲填写,无遗漏,内容规范、真实。²申请书正文部分有系统生成的“提纲”内容,不能删除,如误删,请按要求点击“查
看报告正文撰写提纲”并通过“复制/粘贴”恢复。研究计划时间须与基本信息表研究期限一致。
应如实、详细地填报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的个人简历、获各类项目资助情况以及发表学术论文情
况。
²个人简历含受教育经历和工作简历等(写到年和月,注意时间衔接)。
²各类项目资助情况:应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承担的内容、获得基金资助及执行与结题情况。
²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要求列出全部作者姓名(按照论文发表时作者顺序)、论文题目、杂
志名称、发表年代、卷期以及起止页码(摘要论文、会议论文等请加以说明);独立通讯作者请注意标注;如是共同第一作者或共同通讯作者请按照发表论文的作者顺序标注所有共同第一作者或所有共同通讯作者;对已被接受尚未正式发表的论文,请附相关杂志的接收函或在线出版的网页链接;投稿阶段的论文不要列出。
²获得专利和奖励情况请参照发表论文的要求加以罗列和说明。
* 以上信息本科学部将严格审核。
申请者负责的前一个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项目名称、批准号、完成情况、后续研究进展及与本申请项目的关系均应详细说明,并须另附该已结题项目研究工作总结摘要(限500字)和相
关成果的详细目录。购置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及设备应逐项说明与项目研究的直接相关性及必要性。
签字和盖章页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均须亲笔签字,不得代签。
依托单位和合作单位均须加盖单位公章。基本信息中填写的单位名称应与公章名称一致,公章要
清晰。
²已经在自然科学基金委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单位注册公章;
²没有注册的合作研究单位,须加盖该法人单位公章。
附件
非高级职称且无博士学位的申请人,须有两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同行专家推荐信,推荐者亲笔签
字,并须注明单位、专业和职称。
在职研究生申请项目须附导师同意函,在导师同意函中,需要说明申请课题与学位论文的关系,28
承担课题后的工作时间和条件保证等,并由导师签字。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地区基金:纸质申请书后需在提交的申请书内附上不超过5篇与申请项目
相关的代表性论著的首页扫描件(仅附申请人的代表作),同时要注意附在电子版和纸质版申请书中扫描件文字的清晰度。
重点项目:要求申请人在提交的纸质申请书后须附5篇与本申请项目相关的代表性论著的首页复
印件(仅附申请人的代表作),并将其扫描件附在电子版申请书中,同时注意扫描件文字的清晰度。3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关于论文被收录与引用情况仅需提供统计表。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²与国内合作者及依托单位合作研究协议书;
²申请人对任职及承担项目情况提供有效证明材料。
有境外人员参加的项目:提供国际合作协议书或境外人员的知情同意书。
对于涉及医学伦理的研究项目,要求申请者在申请书中提供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伦理委员会
34的证明。
其它注意事项
在职研究生:只能通过其在职的聘任单位申请,同时须单独提供导师同意其申请项目并由导师签
字的函件,说明申请项目与其学位论文的关系,承担项目后的工作时间和条件保证等。在职硕士研究
生不能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脱产研究生:不能作为负责人申请各类项目。
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博士后流动站内从事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学基金项目,需要由依托
单位提供书面承诺,保证在获得项目资助后延长其在博士后流动站的期限至项目资助期满;或者是出37
站后继续留在依托单位从事科学研究。每份申请的书面承诺由依托单位盖章后附在纸质申请书后一并报送。否则,自然科学基金委不受理在站博士后人员的项目申请。
已获得过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包括执行期为一年的小额探索项目以及被终止或撤销的项
目),不能再次申请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在依托单位兼职的申请人,应提供依托单位的聘任合同,并说明聘任岗位、聘任期限和每年在依
托单位兼职的工作时间。
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的申请人按照在线撰写申请书的要求完成中文申请书后,还应在40 ISIS系统中下载《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英文申请书》进行离线撰写,该英文申请书与合作
双方的协议书一并作为中文申请书的附件材料。
自从2014年起,已经连续2年(2012-2013)申请面上项目未获资助的项目申请人,暂停1
年面上项目申请资格。
为防范学术不端行为,避免重复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2011年起通过计算机软件对申请书内容进行比对,特提醒申请人注意:
²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类型项目向同一科学部或不同科学部申请;
²受聘于一个以上依托单位的申请人,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通过不同依托单位提出申请;
²不得将内容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²不得将已获得资助项目,向同一科学部或不同科学部提出重复资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