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中国国际铅锌年会会议纪要之一
2010中国国际铅锌年会会议纪要(之一)2010中国国际铅锌年会会议纪要(之一)
----铅锌产业发展与上游精矿市场
议题:
第一部分:铅锌产业发展与上游精矿市场
一、当前我国铅锌产业的工作重点(张凤奎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处长)
二、“十一五”铅锌工业回顾与“十二五”展望(赵翠青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部主任)
三、当前全球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谭雅玲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
四、全球铅锌精矿市场展望(Huw Roberts, CHR Metals公司负责人)
五、中国铅锌精矿市场分析和展望(冯君从 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六、铅锌市场的中期趋势(伍锡军 中金岭南营销中心首席分析师)
七、商品的金融化与价格定位(蔡东澄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纪要:
一、当前我国铅锌产业的工作重点
(张凤奎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处长)
行业现状:冶炼投资增长速度快于矿山投资增长速度。集中度方面,铅产能大于10万吨仅9家,锌超过30万吨的2家。铅锌冶炼能耗逐步降低。
结构性矛盾突出:资源供应紧缺现状难改。低碳经济对行业新的要求是,要减少废气排放45%-50%,成为企业与公民的责任。国务院对铅、络、砷、铬重点关注。
消费结构升级:新能源新材料对铅锌工业的变革;铅锌工业是国民经济相关度很高的行业,但资源是软肋,资源不足仍然有待缓解。
发展思路:
1.加大境外资源开工:积极开展找矿,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强化对矿山的资源管理,关闭非法矿山; 2.利用国际矿产价格起伏的时候,有能力的企业介入海外资源开发;
3.支持再生加工,与深加工产品的开发; 4.支持国际企业参与走出去开发国际资源;
5.并购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组建大企业集团;仍然严格控制资源、能源、环保不具备的地方控制当地的行业发展;
6.优化结构,优化产、学研深加工体系;以开发下游产业、深加工材料为主,不能仅依赖于铅冶炼;利用资金扩大下游需求;
7.淘汰落后产能:污染提出文件,以治理重金属污染;边缘矿山,小冶炼厂落后生产工艺将淘汰,计划2010年淘汰24.3万吨铅产能,11.3万吨锌产能,各省已与国家签订的保证完成任务。此外,经济的二次探底将对铅锌产生冲击。
二、“十一五”铅锌工业回顾与“十二五”展望(赵翠青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部主任)
十二五期间铅锌工业展望: 1.消费持续增长:2015年铅消费量515万吨,建筑、汽车占锌消费量的60%-70%,城镇化过程中,锌与钢铁的发展密不可分。日本锌消费量与粗钢产量同步性很强,美国钢产量与锌消费量完全同步。
2.影响的宏观环境:内部结构变化,转向加工业,造船、机械、汽车,加工业支持钢铁工业快速发展;镀锌板在成品钢材比例占到8%,美国和日本在2001年便达至13%-15%。
3.城市化水平:推广钢结构建筑,镀锌板就主流,2015年锌消费量达710万吨。4.短缺矛盾:冶炼大于需求,冶炼大于矿山产能主要矛盾。
十二五期间,国内矿山难实现大幅产量增长,储采比偏低。企业数量、产量会增大,但国际竞争力的采选冶一体的骨干体力有待提高。铅:铅粗铅产能利用率41%-60%,铅电解产能利用率仅47%。再生铅小企业大量出现,不是好现象。铅锌环保、任务艰巨;关注国际,UNEP25届理事会,汞污染全球环境问题,我国已同意签属,将于2015年实施,该组织根据铅产量推测汞排放量。
政策环境变化方面,未来成本压力将会突出,产业会向劳动力价格便宜,能源供应和交通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国内资源价格与国际并轨,出口仍存限制。铅、锌消费领域相对集中,企业发展思路雷同,同质化竞争严重。锌电池领域广泛,锌及锌合金更多应用领域有待拓展。矿山、冶炼企业协调性差。国外竞争者对中国采取的手段:产业政策、产品标准、环保问题、自主创新等入手开展贸易战。
因此,转变增长方式是必然选择,提高国际竞争能力,要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铅锌规模总量需要进行控制,其中产能上铅控制在550万吨,再生铅占比超50%;锌冶炼产能750万吨,淘汰落后产能,并提高准入门槛。环保政策上,要加大环保力度实现零排放。鼓励原生铅企业加大处理再生铅力度,减少不成规模的再生铅企业,减少低浓度硫通过再生铅生产老问题重现。技术改造不仅要重视量,要提高自动化,提高劳动力生产率,减少能源使用。
三、当前全球形势分析及2011年展望(谭雅玲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
如何识别当前的金融危机与风险:美元的影响力不是弱化了,是强化了。新型的金融危机受益的是收获,之间差异取决于控制力,这些不同点在于国家战略、落实到国际得益,以此评估金融危机。
目前CPI指标的界定是传统的,比如2,3%是底限,现在面对的流动性超量极端,常规指标可能不对称。这意味现在很多对策可能潜藏着风险,我们需要的政策是回归常态,不是紧缩也不盲从。中国的能量战略欠缺,不能盲从量化宽松,回归常态我们能够有效把握,国际投放过度极端。美元的霸权是提高美元的覆盖率,不能覆盖所有市场是美国所担心的,这磁系到美元独特的作用。
我们的策略:美国讨论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从G7会议至G20会议,新兴市场能量增强了,七国之外的国家的要承担任务,分担责任。不是拥有更多话语权,而是拥有更多责任义务,西方在分散风险,分担责任。08年美国要控制金融危机,2010年面临美国要转嫁金融危机。
08年金融危机国家被动,2010年金融危机国家主动,用舆论误导和恐慌世界,根源上文化、战略、利益是核心。
市场中国家战略控制汇率非常难,仅有美国有此能力。我们防范风险有偏差,目前热钱统计。欧洲努力30年推出10年的欧元区合作,仍是不健全的,但不会放弃,其中有很大的危机可能。欧洲的起伏与美国的规划有关。欧元是用价值抢战美元,目前全球货币20%是欧元,全世界没有准备好规划,欧元的风险的平稳过度对美国有好处。
人民币是焦点在于错过专业的本身,不是国际化货币,不是市场化国家。世界在看人民币的价值,有好有坏,但利大于弊,我们要关注制度,不仅是价值。而外部升值同时内部贬值是不合理的。中国急切需要主动调节汇率,需要贬值。商品有国家利益,有产业竞争,技术是关键,国家利益是关键。我们要关注未来未来的通胀,是高胀。美元的霸权是汇率,也是利率,在规划回归利率霸权。利差投机、资源投机,石油价格最重要的资源投机。黄金的价格—金本位回归,美国一定要美国概念。石油是调节工具,美元、黄金、石油要三足鼎力,我们要慎重,高度,综合论证。企业:总体规划,考验判断力,考验识别力;提升专业,走金融之路。要长远,要以国家为本,中国需要制度。
四、全球铅锌精矿市场展望
(Huw Roberts, CHR Metals公司负责人)
精矿是通过冶炼厂视角来看供应的,冶炼产能有多大,精矿供应量就有多大,实际上处于短缺状态的,因为冶炼能力超过精矿供应能力。,供需情况的趋势上,产能与矿山的产能是否平衡,加工费可以反应这样的情况。另外一方面,我们并不是基于矿山或冶炼厂,而是基于需求的情况来考虑。如果假设冶炼产能充足,那精矿供给是否充足?这个视角,也需要考虑当前库存的情况,所以这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的情况,我们要看方方面面的情况。我们关注矿山供应量与金属需求量,跨过冶炼厂与冶炼产能。
08,09年全球经历了需求方面非常大的变化,锌需求下降非常多,目前需求反弹了14%。预计2015年较2009年需求增加215万吨,年均增长接近3.5%。铅方面的情况是09年需求小幅减少,与锌相比来说,铅需求预期年均增长率4.6%,高于锌,至2015年将增加245-250万吨需求。投资基金也增加了需求,但目前我们没有看到铅锌的ETF产品,需求预测没有加入这部分的考虑。
2007-2015年铅锌产量稳步上扬,其中有不少再生金属的因素。再生锌在锌供给比例比较小,即使到2015年也难以超过10%,锌的需求绝大部分依赖于矿山的产量。不同于锌,再生铅主要是废旧电池的回收,09年世界再生铅产量占铅产量的64%,预计2015年将达到67%。至2015年,我们同样需要锌精矿增加215万吨,但需考虑目前的精锌与锌精矿的过剩,也要考虑到库存的情况。真正增加的矿山产能不需要那么多。和2010年相比,预计2015年铅产量增加245万吨,累计过剩量达100万吨,再生铅贡献160万吨。新的矿山需求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大。矿石的品味方面,2009年世界铅锌品味中,锌约5.5%,铅为2.3%,印度的锌品味更好约13.4%,锌,铅为1.4%。这样的品味较之前均有所上调。预测矿山产量要包括储量枯竭造成的矿山关闭,还应该考虑到新增储量的可能以及扩产的可能,还有应该关闭的矿并没有关闭,找到了新矿,影响了矿的预估。预计2015年前,70万吨锌矿产量将关闭,加拿大Brunswick,Lishenn将关闭,锌精矿产量的减少量少于14万吨,铅精矿少于10万吨。此外,绝大多数矿山已经完成了扩建与新建。至2015年新建锌矿山将达到110万吨,铅偏少些仅有37万吨。新建矿山的建设将抵消减产量。
新增矿山的发展预期,取决于金属价格,价格的抬升显著推动锌、铅、银矿山的兴建。价格走高,融资也变得容易,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澳大利亚、非洲、蒙古、哈萨克斯坦均有锌、铅项目,也有个别大项目,但不能和Century矿规模相比,它将于2015,2016关闭。
印尼的精矿项目已经有了新进展,2013年底可以投产,产能约14万吨;澳大利亚有两个新项目,2014,2015年就可以生产,产量约20万吨。葡萄牙9万吨锌精矿产量,俄罗斯正在进行方面的推进,也许到2014,2015年也能投产。市场是从金属需求角度来看,对于供需缺口不一定真正准确。供给的大量下降预计是在2015年大矿的关闭之后。2015年或许将能看到金属的需求是和锌矿生产持平,目前供过于求,展望未来20年仍将供不应求。目前感受不到明显的供需缺口。
总结现状:相对于需求来说,金属市场在2015年前看不到精矿供应的短缺。若价格急速下降,会造成项目搁置带来的供给减少,因此价格非常重要。铅锌冶炼产能的增长不断超过矿和需求的增长,这是精矿市场的核心问题,也是未来2-4年的主要问题。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对于价格难以预测。
五、中国铅锌精矿市场分析和展望
(冯君从 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全球来看铅锌矿石不缺,但存在结构性的问题。目前表国内供应不足,进口显著增加,趋势明显。锌成本60%是原料成本,铅精矿加工费逐年下降。
中国冶炼产能过剩,承担低加工费冶炼,西方冶炼产能受到抑制,-25美元的锌加工费,两位数的铅加工费仍大量进口精矿。海外市场环保、能源成本在提高,更多的因素是中国的竞争。伤了别人的同时,也伤了自己。原料的竞争,促进了技术进步,但冶炼利润严重受压,几乎零利润。采选利润高达70%。
铅锌消费增长,拉动冶炼产能增长。中国铅锌资源勘探投资缓慢,2004年之前相当低,不到100亿,近三年在逐年提升。过去3年里。铅锌矿勘探投资占总投资比例相当低,不到1%。此外,国内目前的探矿粗探多,详查少,即资源量多,可开采量没有增加。2008年还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可利用,长期发展的不多,还需要增加详查程度。国内铅锌精矿开彩前景是需要增加商业勘探投入,增加储量。投资结构方面,以内蒙古为例,近年采选与勘探投资30个亿,其中27亿是来自民间,这样的结构代表全国矿业的基本投资结构。重要也发现了有潜力的矿床,现有矿床周边,大部分为初级的普查阶段。未来铅锌精矿增长还主要依赖于现有矿山的扩建,广西盘龙2万吨扩张至10万吨,兰坪矿增加10万吨金属量,会泽也会增加金属量。
此外,海外权益储量增迅猛。储量来看,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不过其中有较多高银矿山,是运不到国内的。加拿大仅限于财务投资,运输太远,只算国际化经营,近5年内不会有明显改善。总的来说,未来精矿供应仍会不足。2010-2015年精矿铅相对于需求存在50万吨缺口,精锌缺口150万吨。
市场特点来看,短缺量逐年增加,国内是短缺,而世界过剩的,原因在于国内冶炼产能太大。加工费的波动也很大,之前80-220美元,09年80-350美元/吨,波动性非常大。另外,国内冶炼行业集中度非常低,趋势上国内市场的供应平衡、自给率相对在提高。在加工费剧烈波动下,应尽量签订长期合同,少依赖现货市场。
六、铅锌市场的中期趋势
(伍锡军 中金岭南营销中心首席分析师)
铅锌行业所处的的全球经济形势是什么:货币的强势是经济繁荣与衰退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美元开动印钞机的后果就是美元贬值,开印钞机现实地位超过理论意义。
全球金融市场对铅锌市场的影响:美国输出通货膨胀到新兴经济体,美元贬值使得商品价格上升,但不会影响供需的真实需求。中国的经济转型将会3-5年时间。铅锌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是什么?兵无常势。最终是经济实力决定货币,美贬值因为货币追逐风险资产。中长期的战略思考:资源短缺始终是中国铅锌行业的根本问题,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利用战略只加强,不能减弱。在并购过程中,通过资本输出的同时,重视技术与管理的输出。重视公司金融运营团队的培养、提高运营管理能力,加强风险防范,其中包括存货、外币资产、易变现证券等流动资产的风险防范能力。
七、商品的金融化与价格定位
(蔡东澄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一)膨胀与重新定位:
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信用货币规模不断膨胀,及不断增长下的分享需求(铜矿罢工)导致通货膨胀的问题不可回避。目前问题变得非常非常敏感,商品金融化伴随实体经济的虚拟化,带来的商品虚拟性。价格因素在这样的刺激下,也容易接受,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商品的价格重新定位的时代来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会逐渐分离。
(二)金融-现代经济的核心与虚拟性:
理论上讲信用货币是可以无限增长的。今天的货币规模,过几年来看,并不是特别惊人,以后还会放更多的货币。金融产品,从基于实体经济,逐步脱离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反向影响更为严重,虚拟化的最直接的表现。是这些实物产品变成了金融产品。金融产品的增值过程不同于实体经济,是靠交易的过程中体现了金融产品的价值,价格的上升成为一个追求价值的一个自然过程。这样的追求,会将价格推向顶峰,当泡沫到达顶峰中,会破裂,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黑洞(流动性突然消失)。此外,金融变得越来越复杂,次贷危机还没有看到影响因素的消失,单独产品可能是不稳定的,于是用组合以稳定其价格,之后再用保险产品CDS,这样实体、现货价格建立在了一个虚拟的产品。产品会复杂到设计这个产品出现问题后,人都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问题。泡沫最终酿成危机。
资金的兴趣在于衍生工具交易不确定性,从而产生了金融的脆弱性。这些因素和产品放在一起,就给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形成了土壤。商品金融化的进程过程中,克服现货交易中的不确定性,金融是以风险管理为名义诞生的,有了衍生品之后,金融市场波动率就加大了。年底推出铅期货上市,对照LME、上海铅现货市场可以发现,LME上涨200%,上海铅现货涨100%;金融产品的虚拟性,使得金融品的波动性加大,由于波动率的加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大,则进一步加大。全球化使得局部市场,形成了全球化市场,中国交易所规定中国法人在市场中交易,跨国企业在中国设立的独资机构可以交易。这样的一个市场,不仅是局部的市场了,是全球的市场。随市场规模的扩大,虚拟经济被大家认识,市场的问题被大家认识到,比如通货膨胀。投资组合形成正向的泡沫,这个极致的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负向的泡沫。
(三)商品金融化的时代的供需内涵:作为实物资产的供应,主动的改变非常有限,被动的改变带来阶段性过剩,产能扩张看涨价格,但会造成过剩。对于衍生品的供应而言,零和游戏的供应也是无限是。有限和无限的拉大的后果是资产价格虚拟程度的加深、价格波动放大。金融资本以产业资本为对手(对立,掠夺),主动与被动逐渐演化。
(四)商品金融化时代的需求:传统需求仍围绕经济增长需要并受供应的制约,衍生品需求是无止境的,金融资本就挟持了产业资本对市场的影响力。
(五)商品金融化的表现:衍生品的交易量大幅超越了实体产业的消费量。特征有,指定仓库,仓单,金融产品的名义表现,及资本市场资产配置品种之一,ETF基金。相互关联的市场体系与商品金融化,如LMEX指数与美元、原油、道指的比价。商品价格与股票价格指数的调整的关系不能无视,市场结构日趋复杂加深虚拟化。
(六)商品被金融化的无奈:
金融化的被动性—流动性过剩。人类信用货币的不断创造,实体经济的增长相对于金融资本微不足道,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也变大。金融脱媒进入金融市场求得更好的回报。零和游戏形成的另类资本积累与出路。这个过程的结局是,带来通胀—资产价格泡沫—流动性黑洞(迟不过2013年)。
(七)商品金融化的弊病:金融市场的互联与相关,颠覆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资本定价令价格波动趋于复杂与频繁。金融市场系统风险转嫁给实体经济,产业企业被动参与,失去主动权。若主动参与,却因知识与经验的欠缺而经常失利。
(八)商品金融化的益处:为产业企业实施主动性风险管理,解决流动性不足的忧虑。产业企业对策:面对现实,不可逆转的商品金融化时代。培育以市场能力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利用趋势。
(九)宿命与循环: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黑洞;货币体系的回归;价格与价值的回归;周期性的消化(衰退)与再生。
(十)商品金融化的哲学价值:消解人类财富负担的工具;成为“金融动荡”信号放大器,预警内在问题;虚拟替代现实减缓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幅度加大与长度缩减;节奏变快与周期变短令经济发展转向动态平衡。
(研究中心金属组 0571-87219355)
第二篇:2010中国国际铅锌年会会议纪要
十、我国电池产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曹国庆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产量占世界的1/3,2009年12000万千伏安时,较08年大幅度增长。主要依赖国内市场拉动。产量集中于浙江、广东、河北、山东、江苏几省。以浙江为例,主要品牌天能,超威,主要用于汽车启用、电动自行车。2009年电动自行车可能略超过汽车用蓄电池。2010年前三季度,10342万千伏安时,同比增加19%,全年预计达13790万千伏安时。近三年出口量,出口额增长不明显,出口量中工业型蓄电池出口量比启动型大,约10倍于启动型蓄电池。出口是对国内不利的,污染留在国内的,这种经营模式是对节能减排不利的,不鼓励出口。近几年零配件出口额下降比较大。
移动通信基站09年合计建设113.9万个基站,2010年对电池需求量有所下降,电动自行车的市场,还是根据市场的需求:2015年需求可能翻倍,年递增量12.2%。另外,它的技术发展会不会被锂电所取代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卷绕式铅酸蓄电池适合大功率的放电应用,如天能电动汽车采用铅酸蓄电池的运行,山东圣阳电动车专用铅酸蓄电池,天能双极性电池等应用较好。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轻便型电动汽车上,经济型的观光车上等。
铅需求量与增长趋势:2009年产量12000万千伏安时,消耗约235万吨铅。2015年,产量或达24000万千伏安时,消耗约420-470万吨铅。2015年中国再生铅产量可能超过原生铅。以上是十二五期间对铅酸蓄电池产量、需求、再生铅产量预测,其中未考虑极板出口,未考虑进口量。
电池行业发展的问题就是环保的问题。2010年10月度,颁发生产许可证1759家,估计1800-2000家企业。年产值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超过177家。电池协会近期将公布环保政策,如限制开放式电池等。电池行业的准入条件主要在环保,会设定最低的生产规模,虽然不能仅拿大小衡量,但规模条件仍然有效。目标是不要一说到铅酸电池,就想到是污染行业,能不能说明这样一个道理,没有污染的行业,只有污染的企业。不要因为个别企业的污染事件,影响整体行业。江苏双登,首家国家级创建环境友好企业;圣阳公司,酸雾回收处理;生物指示池;骆驼环保装备。
电池行业对锌的需求。金属锌主要用于一次电池,主要应用在负极。产量上90%是一次电池,锌猛电池占85%,普通锌猛电池224亿只,最多;09年锌耗用量17.36万吨,不足锌消费量的10%。
十三、全球铅锌市场预测:基本面和价格前景(Murali Krishna 印度TRANSGRAPH公司)
(一)全球经济前景面临几大挑战:
1.我们的贸易情绪保护主义,新的方法来应对这样的问题,以货币来应用。2.新兴市场中有很多的期望的工业增长数据表现强烈,但也面临通胀方面的风险,这是最担忧的问题,我们必须解决来应对这些问题。
3.欧元区的问题:经济刺激的过程,相当于欧元对于美元的竞争。当美国经济表现不好的时候,欧洲的经济也很低迷,这很重要,尤其是对大宗商品有很大的关系。消费的重点转移到中国,越来越多的消费移到亚洲;中国创下很好的成就,也拉动了商品的消费。同时,印度也跟上,印尼也会重复中国的过程。这些东方国家都是人口密集的国家,但人均消费量非常低,所以有潜力,会带来巨大需求的增长。
(二)全球的前景是消费,我们来看目前面临的问题:
1.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其他经济体也在做同样的事,这样的行为当然帮助了我们的经济,很快出现了下面的增长。QE1出现后,不能支撑增长力,美国认为需要更多轮的QE,支撑增长力,获得更大的增长力。
2.QE2导致的问题是一样的,发展中国家有很高的债券收益,有很高通胀风险。与此同时,经济却发展得很好。钱流向了新兴经济体,使得升值,打击出口能力,央行的压力很大,2012-2013会有更大的危机出现。2012年之后,会看到人口基数大的地区,对商品的需求仍会很高。
(三)目前铅冶炼需求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和印度:
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开工率会提高,矿山方面产量都会增加10W吨以上,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消费的增长将带来铅价格的增长,废铅的增长将有限。需求的增长、产量的增长,受需求的支撑,也会支持铅价攀至2800美元/吨。锌方面,锌库存仍为比较理想的水平,短期来看库存继续攀高,今后三个月里,2011年底才会开始下降,主要来源于建筑行业需求的增长。
(四)印度方面的情况:
印度人均金属消费量很低,与全球的差距相当大。印度的GDP未来十年,经济仍高速增长,人均增长近三年来在加快,尤其是在今后1年里。在2020年,会接近中国的发展速度,人均消费量会不断增长;
在铅锌方面,我们预计在今后十年里会增长15%左右,印度是需求最强劲的国家。印度会类似于中国的增长模式,例如出口贸易的情况,印度也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家。与中国不同的是,锌生产来源于大的企业,这些大企业产量份额超过40%以上。再生铅的供应也来自于规模企业,预计在2011年产量20万吨,增长2.2%。从需求来看,汽车行业保持超过2位数的增长,2012年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大幅增长,导致锌的需求的飞速增长,在未来5,6年中,可能会以超过15%的速度增长。
十四、铅市场分析与预测
(胡永达 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主要受海外铅冶炼产能没有重启影响,铅供应由过剩转向短缺,ILZSG统计数据显示1-8月西方供应短缺2.3万吨,去年同期为过剩10.9万吨。发展中国家供需稳步增长,但改善不明显。
今年以来,国内矿山生产活跃异常,精矿产量增幅稳定在30%以上。据CNIA统计,2010年1-9月物国累计生产铅精矿133.90万吨,同比增加46.3%,提前一个季度接近去年全年产量水平。矿山生产的异常活跃的表面原因是今年精矿加工费比较低,位于近几年来的最低位。1月份60%品味精矿加工费约2600元/吨,二季度后基本位于2000元/吨以下,目前处于1700-1900元/吨。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在铅矿进口定价方面话语权消弱,或者说国外大型贸易商和矿山过于强势。与往年相比,国外铅矿供需结构并未发生明显改变,即可供中国矿量并未减少,但加工费却不断走低,基本在50-90实物吨之间,最低仅为30美元近年来的最低。国内1-9月累计产铅295.7万吨,增幅不及去年同期19.4%的一半,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精矿加工费较低,冶炼厂尤其是绝大部分依赖外购矿的冶炼厂生产积极性不高;二是部分地区因环保原因关停烧结机生产线(河南)、整顿小型再生铅厂(江苏);最后,地方政府限电措施也影响企业生产。河南精矿产量减少幅度最大,约减少20%。
国内消费领域中,汽车原装电池、汽车替代电池及电动自行车替代电池的增长对铅消费增长的贡献最大,全年几大主要领域铅消费增长10.3%,而因汽车增速放缓及通讯领域需求未完全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导致今年精铅消费增幅低于去年6个多百分点。
结论:预计2011年LME铅价呈震荡上行书面,震荡区间1800-2800美元/吨,年均价2315美元/吨。国内震荡区间14500-22000元/吨,均价17800元/吨。
利多因素:全球经济稳定复苏;铅矿价格位于高位,冶炼厂积极性难完全恢复;铅酸蓄电池出口好转;更换电池需求增加。
利空因素:中国增速放缓;汽车工业增速放缓;国内产能过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
十六、中国铅锌行业焦点关注
(冯君从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一)关于铅锌产能的问题:
1.产能扩张的因素:(1)需求(2)企业竞争力(3)地方经济发展的博弈(4)铅锌冶炼技术进步趋势(5)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2.产能抑制的因素:
(1)产业政策:行业准入门槛的逐步提高,政策上平抑产能的扩张。(2)环保法律:基于环保方面的抑制。(3)原料竞争:矿产资源来源的不稳定性,无法保证冶炼企业正常生产,四川、贵州、个旧出现新增矿山与旧矿山关闭这样的此消彼涨的现象。(4)市场竞争:行业内的竞争、金融的竞争、物流的竞争。
(二)原料市场的变化及其影响:
1.铅锌精矿生产:60%上万吨以下的小企业,供应被动性强,遇到价格不利的情况时,首先是小矿山,低品味矿山率先关停。金属危机中,内蒙60%的矿山因其相对低品味而关停。对于民营企业铅价在15000元/吨以下可能就面临逐渐关停的情况出现。
2.铅锌精矿供求:议价权掌握在矿山手中,小冶炼厂甚至需要先现款购矿。精矿的供求是加工费的博弈,中国冶炼产能的过快增长及对进口矿的依赖造成了世界精矿加工费不断走低。
3.铅锌精矿的进口趋势:中国的冶炼、消费需求使得矿产丰富的国家如澳大利亚率先走出金融危机,未来3年铅锌精矿的供给都将相对宽松。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得精矿更多以现货贸易为主,加工费的剧烈波动不利于进口,导致精矿现货市场的剧烈波动。议价机制可能向铁矿石贸易趋同,由谈判改为季度谈判。如何以团体的力量争取有利加工费,是铅锌企业、行业要考虑的问题。
(三)铅锌冶炼的成本:
1.在金属危机时,研究成本意义不大。因为矿山、冶炼企业的生产比较复杂,很难理清成本情况,也依企业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锌价低于15000元/吨时,冶炼企业将有减产出现;金融危机最低9000元/吨时,超过50%的企业选择关停。矿山精矿开采成本约仅5000元/吨,锌价低于15000元/吨可能造成矿山企业的惜售,冶炼企业减产的比例约15%。
2.电解铅锌企业:成本构成上,锌精矿约占61%,煤电能源成本15%,劳动力、折旧成本占24%,推断锌定成本在15000元/吨附近,原生铅成本15000元/吨以下。进口精矿贵于国内,且国内偏爱低银铅,一方面白银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制度,另一方面高银矿的电解导致成本增,比白银贡献的利润大,企业用高银矿生产不划算。
3.再生铅的回收:再生铅的生产有良好的能耗控制,原生铅的生产平均吨能耗在400kg标准煤,豫光金铅的先进工艺能控制在200KG标准煤,而再生铅吨铅能耗平均仅需130kg标准煤,节能效果明显,加工成本约仅3000元/吨。此外,再生铅生产流程中,更易于直接制造合金。
综合来看,铅锌冶炼行业的环保要求、人工、物流、能源成本都在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在上移。
(四)铅锌的消费:
1.人均消费量:2009年中国人均GDP铅、锌消费量分别为2.2kg、2.8kg,同期美国约4kg;韩国7kg。据此测算,2015年,预计中国铅消费量将达到540万吨,锌消费量达到630万吨。
2.下游消费: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近2亿辆,电动自行车下乡政策将推进铅酸蓄电池在电动自行车上的消费,预计未来20年内,铅酸蓄电池仍将在电动机动车上占有一定份额,不易被新动力型电池取代。我国的汽车制造中,30%采用镀锌板,随着城镇化过程,建筑业的发展、镀锌钢结构件,小区、机场、港口、车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将有助于底锌的应用。
3.预计2010年我国铅消费量370万吨,锌465万吨。(五)产业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锌锭库存约80万吨(上期所30万吨,国储局11.9万吨,物流企业约40万吨),大企业车间库存约10天产量,小企业库存更多些;全国综合库存140-160万吨,正常水平的3位。全球库存大部分集中在中国。锌的产业政策目前处于混沌期。产能方面,节能减排会有效果,但产能扩张仍在进行,预计今年冶炼企业新增产能30万吨,矿山新增产能40万吨,2011年增加30万吨。
2011年技术升级与改造,导致产能增110万吨,再生铅产能将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关停仍会继续。猜测铅期货可能在2011年3、4月份上市。
第三篇:铅锌工业发展对策
铅锌工业发展对策
时间:2004-4-22来源:河南有色金属网
2003年是中国铅锌行业遏制产量增加、效益持续下滑,重新恢复活力的一年。2003年全国共生产电铅157.76万吨,比2002年增长22%;生产锌229.2万吨,比2002年增长8.84%。2003年全国铅锌产量均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增幅较大的年份。继1992年中国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后,2003年中国精铅产量再超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铅锌产业结构现状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铅锌企业共有1960家,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其中矿山采选企业1185家,冶炼企业775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约有630家,占全部企业数的32%,其中铅锌矿山采选企业有327家,铅锌冶炼企业有303家。这些企业中,属于大中型企业(特大型、大一型、大二型、中一型、中二型)的只有64家,占全部企业数的3.3%,占全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的10.15%。
2002年底这些企业形成矿山出矿能力1665万吨/年,选矿处理能力1989万吨/年,可年产铅含量72.9万吨,锌含量168.2万吨。形成铅熔炼能力115.75万吨/年,电铅能力149.5万吨/年,锌生产能力254.7万吨/年。
虽然我国铅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企业生产规模小。在2003年世界十大铅冶炼企业中,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和豫北冶炼厂分别居第3位和第10位;世界十大锌冶炼企业中,我国仅有株洲冶炼集团公司位居第9位。2003年,全国铅产量前20名中,冶炼能力5万吨及以上的仅有11家;锌产量前20名中,冶炼能力10万吨以上的有7家。尽管数量与前几年相比有明显增加,但大企业在国际上的排序仍有下降的趋势。
目前我国露天开采的铅锌矿只有厂坝、会东、白音诺尔和兰坪等少数矿山,露天开采不足10%。铅锌矿山以地下开采为主,大型铅锌矿山的技术装备水平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大部分企业只相当于工业发达国家六七十年代的水平,贫化率和损失率都较高,资源损失程度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民营铅锌矿山正规化生产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发展不平衡。由于大量小矿山的存在,我国铅锌矿山采选平均技术装备水平比较低。目前,在我国现有铅冶炼企业的生产工艺中,采用传统的烧结——鼓风炉工艺占90%。除了株洲冶炼集团公司、河南豫光金铅集团公司等规模较大的冶炼厂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回收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制酸,解决了二氧化硫烟气污染外,落后的烧结锅炼铅工艺仍在大量使用。采用 ISP工艺处理铅锌混合精矿工艺的企业仅2家,其铅产量占全国产量5%左右。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锌冶炼工艺可称为“世界大全”,目前湿法工艺占70%,火法占30%;火法工艺中,ISP工艺9%、竖罐炼锌18%,电炉、平罐、马槽炉炼锌工艺为3%。目前沸腾焙烧炉、浸出净化、余热利用、烟气制酸、焙砂冷却等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在我国湿法炼锌中成功使用,形成了株洲冶炼集团公司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湿法锌冶炼企业。ISP工艺在国外已被逐渐淘汰,但该工艺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造和技术创新,在提高热风温度和使用富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中金岭南韶关冶炼厂各项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80年代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仍有竖罐炼锌工艺的国家,葫芦岛锌厂是世界上最大的竖罐炼锌厂,经过多年的发展,竖罐炼锌在装备水平、生产效率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
我国铅锌业总体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同行有较大差距。可以说,目前铅冶炼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中技术装备水平提高最慢、生产条件最差、硫回收率最低,污染最严重的金属冶炼业。可喜的是经过北京有色设计研究总院和相关企业科技人员十多年的探索、攻关,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氧气底吹熔炼—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已经在安徽池州、豫光金铅集团成功的应用,为解决铅冶炼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回收走出了一条新路。目前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云南祥云飞龙实业有限公司正在采用该技术对铅烧结锅工艺进行改造。
铅锌行业运行特点和动向
2003年中国成为全球铅锌消费增长最大的亮点,这无疑给中国铅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从2003年铅锌行业的运行情况看,国内需求持续增长、下半年开始的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是拉动铅锌价格的主要因素,也是铅锌行业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铅锌行业整体运行有以下特点和动向应引起重视。
1.铅锌工业小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无明显变化。经过两年价格跌宕起伏,2003年重新恢复活力,铅锌工业出现局部小规模的调整,产业结构无明显变化。持续2年的铅锌价格震荡,使得全球铅锌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发达国家,除关闭部分冶炼能力外,许多世界领先公司通过合并和并购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实力。2001年秘鲁Teck公司与加拿大Cominco合并、2003年嘉能可收购MIM、奥托昆普与玻立顿公司的合并等都表明国际铅锌业大公司在重塑全球铅锌业的结构。从2003年我国铅锌业发展来看,仍以扩大冶炼能力为主要发展模式。在总的生产规模放大的同时,企业数量没有明显减少,大中型冶炼企业数量增加,但产业的集中度仍有下降的趋势。
由于冶炼业规模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原料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能源、原料供应紧张状况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独立冶炼企业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2.矿业开发成为铅锌发展新的投资亮点,要警惕新一轮铅锌资源乱采滥挖。随着国内冶炼能力的不断扩大,原料的短缺,使得利润向资源丰富的矿山转移成为必然。以四川宏达集团与云南合作开发兰坪大型铅锌矿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和资本开始把发展的重点向矿山开发转移。内蒙古、河北、甘肃、福建几座中小型矿山相继投产,2003年全国铅锌精矿产量已经回复到2000年的水平。目前铅精矿价格达到7000元/吨金属,锌精矿达到6300元/吨金属以上,高昂的利润将刺激矿山的开发,应警惕在利益驱动下新一轮的乱采滥挖。
3.铅冶炼业开始重视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随着国家环保执法力度的加大以及氧气底吹—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在豫光金铅集团、池州有色金属公司的成功应用,同时铅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看好,使国内企业开始重视采用先进工艺替代烧结锅工艺。目前水口山有色金属公司等5个企业正采用氧气底吹—鼓
炉还原炼铅工艺改造现有生产系统,其他熔池熔炼的炼铅新工艺正在起步。2005年国内将有5个包括氧气底吹—鼓风炉还原在内的熔池熔炼炼铅新工艺5万吨以上的炼铅厂建成投产。
4.铅锌价格上升缺乏理性的因素存在,价格大起大落势必对行业长期发展不利。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国内铅锌价格回升速度明显快于国际市场,有时
候一周之内上升1000元/吨,每天上升300~500元/吨。2003年价格快速上升的结果,一是抑制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加速新一轮的扩产,加剧市场原料紧张局面;二是导致进口增加;三是抑制了需求增长,消费行业有产能开始关闭。
5.铅锌价格大幅度上升,使得原本就不合理的铅锌贸易格局的问题更加突出。2003年全国进口铅精矿64万吨,比2002年增长64个百分点,进口锌精矿74万吨,比2002年下降5.7个百分点。据我们了解,进口铅锌精矿主要是供应国内几大铅锌冶炼厂,绝大部分是在现货市场,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但原料进口商将近100家。由于多头进口,又是现货进口,因此进口价格起伏比较大,平均比西方国家价格高出许多。铅精矿和锌精矿用汇分别为2.04亿美元和1.5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139.7%和2.7%,分别比进口量的增长率高65.7和8.4个百分点。
6.国内原料不足将诱发冶炼厂增加废杂原料的利用率,铅锌废料进口显著增长。从美国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美国每年向中国的废杂铅出口量都在3万吨以上。国内贸易商反映,我国废杂铅的进口量在逐年增加,而中国海关统计没有显示。海关统计,2003年进口锌废杂料为67521吨,比2002年增长32.2%,用汇2865万美元,比 2002年增长70.7%。
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我国铅锌工业今后的发展策略应该是:跟踪世界铅锌工业发展趋势,以提高中国铅锌业在世界上的整体竞争力为核心,引导中国铅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铅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企业重组。国家应扶植目前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有一定优势的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融资进行矿山和冶炼企业间的重组,形成中国几个大型铅锌股份公司,提高我国铅锌工业集约化程度。
2.产业政策。一是加大联合企业开发矿产资源的支持力度,引导矿山和冶炼厂联合开发新的矿产资源。二是提高铅锌行业的准入门槛,将锌冶炼厂的规模提高到单系列锌冶炼生产能力不得低于10万吨,铅冶炼厂的规模提高到单系列铅冶炼生产能力不得低于5万吨。促进企业加大环保治理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快铅锌工业产业升级。
3.加强环保执法。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对现有铅锌企业进行限期治理整顿。加快淘汰采用烧结锅、烧结盘、横罐和小竖罐等土法冶炼铅锌工艺和装备,优化企业竞争环境。
4.立足国内资源,重视国外资源开发,提高铅锌资源安全保障程度。资源和原料的安全供应是我国铅锌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应以立足国内资源、重视国外资源开发的原则,实施铅锌资源和原料的安全供应战略,重视海外原料的长期稳定性。5.鼓励企业向周边国家转移铅锌冶炼能力。我国周边国家铅锌资源比较丰富,对铅锌产品有一定的需求。随着氧气底吹—鼓风炉还原炼铅工艺成功应用,我国铅锌工业在工艺、技术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同时铅锌在国外市场有品牌优势,为我国铅锌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6.建立国内铅锌期货市场,促进价格体系的完善。近年来,一些社会闲散资金开始进入铅锌市场,国内铅锌市场越来越活跃。但是,基本上没有可靠的价格参照系,尽快建立铅锌期货市场,对铅锌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利。
7.大力发展铅锌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对原生矿的消耗。要加强废铅锌回收业和铅锌废料进口的管理和环保执法力度。引导铅锌二次资源的有效利用,促
进铅锌回收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作者单位:赵翠青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产业咨询部;冯君从系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第四篇: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9中国会展年会邀请函
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ChinaInternationalEventFestival(CIEF 2009)
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9中国会展年会邀请函
尊敬的: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会展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将于2009年7月24日至28日在中国成都市隆重举办。
成都历史悠久,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特大中心城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历经“5·12”汶川特大地震考验,成都依然安全,依然美丽,依然充满机遇。走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征程,成都正按照建设西部地区交通、通信枢纽,物流和商贸、金融、科技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的城市发展定位,加快建设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创办五年的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会展行业内最为重要的品牌活动,被誉为“会展人的节日”。第五届会展文化节在原有的中国会展年会、大型文艺晚会、会展文化博览、参观考察等活动基础上,还将增加专业培训、配套展览等,并特别组织了旨在促成合作的“会展项目对接会”,同时,在展览基础上增加会议、节庆方面的内容,进一步提升了会展文化节的内涵与外延,50个城市的会展业主管领导、100位重点展览和大型会议主办机构负责人、近1000位专业代表的参与,必将极大提升会展文化节的凝聚力和品牌影响力。
第五届文化节以关注展览为主,拓展到会议和节庆领域,内容更加丰富,交流更加广泛,合作更加立体。相信这将为与会单位和专业人士搭建起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创造良好的商务合作契机,在休闲愉快的氛围中整合商务资源。
我们诚挚邀请海内外致力于展览、会议、节庆等大会展产业发展的城市、社团、企业、院校领导和专业人士,届时光临本次盛会,共同见证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独特魅力,同时为更加求真务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增亮添彩!
务实、开放、热情、欢乐的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欢迎您!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虹口区临平北路渡边国际商务楼6A《中国会展》华东分部 联系人:贺旭波电话:021-65088726传真:021-6508876
1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组委会
2009年5月5日
ChinaInternationalEventFestival(CIEF 2009)
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报名表
ChinaInternationalEventFestival(CIEF 2009)
第五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暨2009中国会展年会议程
主题:信心·转型·发展
时间:2009年7月24日至28日地点:成都世纪城娇子国际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会展杂志社
特别协办单位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办公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中国展览馆协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中国民俗学会
组织单位界上传媒集团成都会展业发展办公室 承办单位北京界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战略合作伙伴阿里巴巴电视合作伙伴四川卫视 独家门户网络合作伙伴新浪财经 电子商务合作伙伴阿里巴巴展会网
7月24日(星期五)
09:00——22:00 15:00——18:00 15:00——18:00 15:00——18:00
会议代表注册
第七届全国中心城市会展工作年会第二届会展教育与就业论坛会展实务讲座
16:00——18:00成都市政府会展业发展座谈会 18:00——19:30欢迎晚宴 19:30——20:30组委会预备会
7月25日(星期六)
09:00——09:10 与会主要领导、贵宾见面 09:10——10:30 会展文化节开幕式暨主旨演讲
09:10——09:15主持人介绍来宾
09:15——09:20界上传媒集团总裁倪玮致开幕词 09:20——09:30成都市领导致欢迎词 09:30——09:50到会其他领导致词
09:50——10:10国际展览局名誉主席吴建民演讲 10:10——10:30到会领导演讲
10:30——10:50茶歇10:50——12:00 全体大会
1、宏观经济形势新变化与会展业未来
演讲人: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主任朱少平
2、电子商务网站与传统展会如何共赢
演讲人:阿里巴巴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卫哲
3、《2008中国规模以上会议展览机构调研分析报告》首发仪式
12:00——13:30
午宴
13:30——17:30会展年会全体会议及会展业大奖评审会
13:30——13:40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邀请嘉宾登台 13:40——14:40议题:会展业如何促进经济复苏 14:40——15:40议题:互联网时代的专业展会发展 15:40——16:00茶歇
16:00——17:30第六届中国会展业金海豚大奖专家评审会
18:00——21:00“会展人之夜” 文艺晚会17:30——18:30自由交流
18:30——20:00成都市人民政府招待晚宴
20:00——22:00中国节庆艺术盛典暨“会展人之夜”文艺晚会
1、优秀节庆城市组织的特色节目汇演;
2、文化节五周年回顾(主题片),赠送纪念品;
3、会展文化节节旗交接仪式;
7月26日(星期日)
09:00——12:00中国会展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 09:30——11:30会议展览主办者与会展城市项目对接会
09:00——12:001、参观“中国会展节庆项目与服务展示会”并洽谈
2、参观“第四届会展人摄影作品展”
3、参观“中国展示设计作品图片展”;
12:00——13:30午宴
13:30——20:00成都——乐山——峨眉山
7月27日(星期一)
04:30——20:00
峨眉山——成都
7月28日(星期二)
08:00——12:00代表返程
备注:
1、不参加旅游考察的代表26日(星期日)下午返程。
2、27日旅游返回成都时间约为当晚20点左右。
出席往届会展文化节的领导和部分组展机构负责人
吴建民/国际展览局主席
王世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陆仁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 张延恺/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 王润生/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 张国庆/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沈丹阳/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 姚 望/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总监
沙克仲/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熊训林/上海世博会组委会联络办副主任 李 克/中共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 史济春/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王甫轶/吉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蒋祖煊/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欧阳常林/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局长 祝业精/长春市人民政府市长 张剑飞/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应春/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李柳身/郑州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姚永春/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王奇英/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张祖荣/澳门贸易投资贸促局执行委员 赵南先/广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吴蔚荣/中共义乌市委书记 何美华/义乌市人民政府市长 周茂非/北京市贸促会会长
陈先进/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 慕新海/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 徐玉伟/北京市贸促分会副会长
富荣沛/中国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副会长 艾树媛/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 王 军/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主任
陈 峰/全国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何继红/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办公室主任 张润兴/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副理事长 孙宏伟/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部总监 戴仲荛/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冯向军/科隆展览(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侯文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赵海明/中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总经理 谢 宇/雅森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 武文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理事长 唐贵发/上海市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裁
赵慰平/法兰克福展览咨询(上海)公司总经理
马开立/中联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
力 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 刘 欣/中邮国际展览广告公司总经理 林中贤/澳门展贸协会会长
陈泽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秘书长
覃业峻/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会长 吴承璘/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 张 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秘书长 王龙基/中国印制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 朱裕伦/香港展览会议业协会会长 Edward Liu/新加坡会展行业协会会长 兰德龙/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国区总裁 王侠/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
王德茂/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孙钢/励展博览集团大中国区 高级副总裁 赵慰平/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蒋承文/励展华博展览有限公司 董事长 范君/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副秘书长
宋伟/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陈雯海/中电会展与信息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安平/中国汽车工业配件销售公司总经理 刘欣/中邮国际展览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尊庆/中国贸促会冶金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 张伟光/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处长
程杨/长城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 副总经理 孟力/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副秘书长
楚玉峰/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协会副秘书长 李葆生/中国贸促会电子分会常务副会长 刘晓华/中国衡器协会秘书长
俞岳南/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副秘书长
曾亚非/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 张效林/中国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副会长 朱念琳/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韩云钢/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副秘书长 鲁梦铭/中国制药装备行业协会展览部主任 卫军水/西安三联科技会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辛士/全国农业高新技术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 张学山/广东振威国展展览有限公司 董事长 米亚赛/英国国际贸易与展览公司北京代表 潘文波/广州光亚展览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周尚梦/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总经理 曾会师/中国礼仪用品工业协会秘
第五篇:2017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会议纪要
这届很犀利!2017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年会(完整会议纪要)
2017-02-15财经会议资讯
今天,中国经济50人论坛2017年年会”于2017年2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权、动力、质量”。
主要发言嘉宾主题:
吴敬琏:批改革执行不力,钢铁产能越去越多
刘世锦:谈城镇化,人口是挡不住的 有人愿意来是好事 李稻葵:股民的产权最得不到保护
黄益平:必须释放风险 政府总有兜不住的一天 李扬:中国应对危机没有章法 管涛:中国经济陷入了滞胀
完整会议纪要:
吴敬琏:批改革执行不力,钢铁产能越去越多
第一点意见,回顾一下去年的工作。我们在去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这里我插一句,对于三去一降一补,有人把它说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任务,另外一种说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我是比较同意第二种说法的。
从它要达到的目的来看,去年我们在实现“三去一降一补”的目标上,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在去产能、去库存和补短板上,成效比较明显。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三去一降一补”的另外两个方面,成效不那么显著,甚至“去杠杆”方面,不但没有去,而且杠杆率有所提高。这就使得最近一次政协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说的“系统性的风险在积累,部分地区困难增强”,或者用经济工作会议公报说的话叫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金融风险有所积累,部分地区困难增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第二点意见,我认为“三去一降一补”得失互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不够快、不够实。我这里讲的结构性改革,不是结构调整,而是体制结构和政府监管框架结构的改革。因为结构性改革推进的不够快和不够实,就使得市场不能够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不能通过激励创新,奖优罚劣、优胜劣汰,达到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供给效率的目标,而只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去实现“三去一降一补”。
第三点意见,在当前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在纠正资源错配,实现经济结构优化过程中,一定程度地运用行政手段和选择性产业政策可能是难以避免的。但是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由于行政机关并没有确定什么是最优经济结构的能力,用行政手段进行“去”和“补”的资源再配置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有不小的负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用行政指标要求“去”和“补”,他总有办法绕过这个行政命令。比如最近发表的关于钢铁业去年实际业绩的报告就告诉我们,去钢铁产能,不但产能没有降低,而且提高了。
我们大概从2亿吨产能的时候就开始提去剩余产能,到现在11亿吨,越去越多。另外产量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五年实现压缩粗钢产能1.5亿吨,16年压缩指标4500万吨,但实际上钢铁产能是增加了,粗钢产量不降反增,2016年
粗钢产量增加了1.2%。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压缩产能和降低产量的过程中,往往不是优胜劣汰。要按照指标来压缩,它往往变成压缩的是有更高效率的企业,而低效的企业并没有压缩,这种情况用行政指标是难以解决的。
第四点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出路就在于切实推进改革,使市场能够在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所以我赞成总书记在2016年5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作出的论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属性是深化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2016年年初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五中全会决定的研讨班上,总书记也是这样来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的,他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建立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所要求的体制,用这样一个体制去实现三去一降一补,这样就是一个有效率的调整。
最后一点,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基础,发布了多方面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有关“四梁八柱”改革的文件大部分都齐备了,这些文件规定的改革方向明确,措施得当。问题是执行上,比较婉转的说,还不够得力。所以2017年要做的就是在执行上花更大的力气,使得这些决定、这些文件得到真正的落实,这就能够为我国的资源有效再配置和供给效率的提高提供一个坚实的制度基础。
比如说去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改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个文件,这个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文件,而且他提出的一些方向、措施都切中实际,能够解决困扰我们多年的许多问题。
比如它提出了平等保护,要改变过去那种分等级保护的状况,所以要求在立法上废止按照所有制的不同类型所制定的市场主体法律和行政法规,开展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专项清理。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加大对非公财产的刑法保护力度。这就涉及到立法部门的工作了。
另外一个涉及到司法部门的工作,坚持有错必究,抓紧纠正一批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对涉及重大财产处置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民营企业和投资人违法申诉案件,依法甄别,确实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使用法律错误的错案冤案要依法予以纠正,并赔偿当事人的损失。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有些企业家缺乏信心,他造成了比如说外汇资本流失等等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非常重要的举措。
另外,还跟宣传部门、意识形态部门、传媒有关,应该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使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这样一个文件在执行上我们应该要花更大的力气,使它真正的落地。谢谢。
刘世锦谈城镇化:人口是挡不住的 有人愿意来是好事
最近两年的城镇化进程中,东西部地区在衰退,人也在减少,与此同时,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还有其他一些大的都市圈在加速成长,人员包括资源都比较密集。像过去一年一线城市房价的飙升和这个是有关的,对这样一个变化怎么看?
总的来讲,还是符合中国城镇化到目前这样一个阶段的规律,其实发达国家这个过程已经结束了。我们现在讲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都是和大都市圈的要素聚集密切相关的。但是我们现在已有的城市化发展的思路、战略、政策,不少方面与这种趋势要求是相矛盾、相背离的。
比如我们一线大城市一直采取用挡的办法,限制人口的办法,从几百万到了一千多万,现在到了两千多万,其实这个挡不住,是节节后退。问题的实质,你是承认并顺应还是不承认抗拒,已经到了目前这个阶段城镇化发展的这么一个规律。
你看一下现在咱们有些城市人口在大量的流失,有人愿意到你这个城市来,应该是非常幸运的,我估计若干年以后,各个城市都是要争人的。现在确实到了反思已有城市化政策的时候了,但是现在面临的现实挑战是什么呢?北京等一线城市已经过度拥堵,城市病已经很突出了,怎么办?这里面实际涉及到一个城市结构的问题。
我想讲一个基本的观点。应该由目前各种功能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这样一个结构,转变为城市核心区加上大批的小城镇,优势产业支撑,快速轨道交通连接,高水平公共服务均衡配置的城市网络,朝这样一个城市结构转变。我稍微说具体一点,发挥一下我们的想象力,比如北京在二十到五十公里范围之内,我们建成几十个小镇,大概十几万人二十几万人,然后你把北京这些科研、教育、媒体,特别是我们的央企总部可以过去,形成一大批大学城、科研城,石油石化、电力电信、装备制造、军工等这些小镇,是有产业支撑的,央企可以去,民企可以去,有战略支撑的等等都可以聚集在这些小镇上。这样的话,到那个地方去,住房可以更宽敞,生活成本可以下降,环境可以更好一点,至少比今天的天气要好。而且各位要进城,有高铁,到钓鱼台国宾馆开会,二十分钟就来了,其实生活质量是在提升的。这样一个城市网络,我概括为五个特点,第一就是大的城市结构应该是核心区+大批小城镇,也就是大集中,小分散。第二个就是有产业,这个小镇是有产业支撑的,职住结合,工作和居住基本是一体化的,减少流动。包容性发展,不能再驱散中低端人口,中低端人口走了以后,高端人口过不下去的。还有轨道交通连接,还有绿色低碳,如果我们形成这样的城市网络结构,聚集效应和要素生产率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就从人口来讲,你再增加一千万也没问题,甚至可以增加更多。现在我们讲经济增长的动力,这种动力其实有很大一块,你可以预期今后我估计几年的时间之内,大都市圈的这种网络的形成所带来的基础设施,房地产,可能会成为中国经济应该是排在前面重要的增长来源。
要做这件事,实际是城市结构这样一个转化、转变,实际是相当难的。这事一旦做起来的话,你会碰到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理念政策和体制上的束缚。要做几件事情,我们这个题目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步还是解放思想。现在这个观念的问题变起来很难,但是必须要变。特别是我们城市的决策者这个观念要变,思路、政策要变。包括城市规划的方法应该相应的调整。第二就是今天讨论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这个事已经讲了很长时间了,三中全会把大的方向已经定了,问题是如何落地。另外我想说一下,在这方面改革推不动,有人有一种理由,要保护农民利益。其实恰恰你是把市场放开以后,才能真正的显示出农民的利益,然后再加以保护、发展。第三就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供的机制应该有大力度的改革和开放,服务业首先对外开放,然后对内开放。我们搞城市化,我特别强调包容性发展,不仅是高端人士要有用武之地,作为中低端人才,更应该给他们一个比较大的发展空间。谢谢。
李稻葵:股民的产权最得不到保护
李稻葵:刚刚前几位发言谈到产权的保护,经过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现在产权保护的形势有一点变化。有一个群体他们的产权事实上没有得到认真的保护,而且直接影响到了我们的宏观经济的运行。涉及的人群多达一亿人口,二十多万亿的资产,股民散户,散户的产权没有得到保护,这就说到产权的本质是什么?去年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颁给了两位经济学家,其中一位说我80年代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深受影响,哈特理论贡献的出发点就是产权的本质是剩余的控制权。
在你合同中间可以跟别人签走了合同里面没有讲清楚的,讲不清楚的情况下,谁有最后的控制权?根据这个观察,这是他从法律上做了很多的法律案例,最后得出的一个基本的推论,他的父亲就是一个法律方面的专家。
根据这个看法,其实股民的产权是最弱的。当每一个股民买股票的时候,事实上签了合同,尽管他本人并没有看这个合同。当企业内部人没有按照这个合同履职的时候,履行合同的时候,小股民唯一的办法就是走人,没办法去实施自己剩余的控制权。
这个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运行,为什么这么讲?以去年为例,通过股市直接融资获得的社会融资总量是非常低的,IPO去年254家IPO,只是融了1800亿人民币,二次融资,再融资,1.3万亿,拢在一起,1.5万亿,仅仅占到社会融资总额5%左右,整个固定资产投资5%,非常的低。杠杆率不断上升,很多企业发展必须要向银行借钱。
股市上融资融不到了,你要再融资,股民是深恶痛绝的,因为没有信心。怎么办?发达经济体这方面有很多的探索,怎么保护股民的产权,办法很多。我总结三个主要的机制值得我们去一个一个探索。
第一个机制就是德国模式,德国模式靠什么呢?靠家族企业,靠大股东他长期持有股票,比如宝马公司,宝马公司况特家族长期持有,小股民放心,你是长期的股票持有者,你干什么,我跟着你跑。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可以思考,目前我们股市上内部控制人控制的股票量是非常低的。比如去年王石他的团队控制的股票百分之十几,非常之低,而且之前更低。如果恒大上市,个人70%的股票,他承诺我不退出,这样小股民就放心了。如果恒大要转过去造汽车的话,造电动车的话,小股民也放心,你首先拿自己的钱往里砸,我跟你走。这是第一个机制,探讨家族式的个人法人长期持有股票。
第二个机制就是美国的机制,在市场上形成法律约束,小股民可以告。我过去几年不断提这个建议,我们的司法系统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我的建议是在上海或者深圳专门成立一个高级法院,专门处理证券方面的违法机制。这一点美国的纽约联邦法院是专门干这个的,非常有效。
第三个机制也非常重要,去年初见端倪的,被打断了,在市场上要形成一个并购的基金。要专门找那些不靠谱的,内部人持股很低的股票拿出来,再重新上市。这个机制去年做了一半,很可惜,可能资金来源不对,但是从长远发展方向上讲,中国股市离不开这个机制。不能讲用别人的钱搞并购是错了,搞并购的基金永远是别人的钱,黑石、KKL就是这么起家的,如果没有黑石、KKL,很多美国大公司是上不去的。证监会在这方面应该采取更加宽容的态度,让子弹飞一会儿,探讨中国并购基金,这样才能让产权一步一步做实,从而改进宏观经济的运行效率。谢谢各位
黄益平:必须释放风险 政府总有兜不住的一天
黄益平:今天我听大部分专家讨论似乎都是关于增长动力讨论比较多一些,我想讨论一个跟这个相关,但是是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问题,我觉得未来一段时间,除了怎么样提高我们的增长潜力以外,如何保持金融稳定可能会成为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也是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来的,比如不良率的上升,我们不知道数字是多少,股市、房市、债市的风险在不断的出现,再加上我们最近看到汇率的压力和资本外逃等等问题。金融风险经过这段时间,似乎是在很明显的增加,甚至是变成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它的背后可能有一系列的因素,我觉得短期来看,三个方面的因素导致我们现在的风险更加突出。第一是增长速度放缓,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弱化,显然会增加金融风险。第二,今天碰到的增长减速最大的挑战是新旧动能转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旧的去的过程中就有一个怎么样处置过去的这些金融资产,就会引发一些金融风险。
当然我们也有过去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以后造成的一些后遗症,尤其是在国企的杠杆率和地方政府的举债一些方面反应是比较集中的。金融风险一直有,但是在我们最近一段时间,这个发展更突出,但是客观来说,全世界来看,中国到目前为止,大概是唯一一个没有发生过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这个客观来看,可能有很多具体的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两条。
第一是过去一直维持高速增长,说实话,有很多问题都在增长中化解带了,或者解决掉了或者掩盖住了。
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兜底,有很多问题都政府出手都兜底兜住了。目前对政府来说碰到一个更大的困难,这是去年国际清算银行报告里面提出各个国家碰到的一个宏观困难叫风险性三角,第一是杠杆率全面上升,第二是生产率普遍下降,第三个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空间明显收缩。我想用这三条来套我们中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显而易见,我们碰到这样的问题。
最后我想简单说一下,从对策的角度来说,到底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想我的对策思考主要是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短期增长和长期增长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当中,可能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今年怎么样,这个季度怎么样,事实上我们采取很多政策,在保短期增长的时候,不但不利于长期实现增长,其实是积累了很多的风险。这是第一个,我的建议是短期要放松,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增长。
第二个,我们可能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的问题,过去所有金融监管考虑的都是微观层面的问题,但微观的监管说实话我们做的不是很好。但是宏观的层面其实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监管框架,有问题了都是靠财政政策和货币问题把问题兜住了,但是这样的情形现在已经难以为继。简单来说,如果我们现在要改革监管的框架,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似乎是应该建立一套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
最后一个,还是要看稳定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我们过去的政府兜底的一个直接的好处,就是看不到有企业破产,看不到有债务违约。但是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所有的问题政府都兜在后面,最后有兜不住的一天。
日本经济很明显,很长时间没有失业,没有破产,因为大家相互支持,直到支持不住的时候,系统性崩盘。我觉得我们现在可能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其实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定里头提到了,要释放风险点,风险点释放是我们保持长期稳定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但我们过去一直说,似乎是做起来比较难,我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僵尸企业能不能以比较快的速度平稳的出清。这个问题不解决,金融风险问题解决不了,金融资源提高效率也几乎不可能。谢谢大家。
李扬:中国应对危机没有章法
李扬: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美国和中国的做法,美联储寻求救助的时候,有三类资产可以买,第一类就是信用类的债券,无抵押无担保的证券及第二类抵押债券,第三类权益。一开始风暴来的时候,买的是无担保无抵押的信用证券,就是所谓有毒资产。那笔钱全部打水漂了,后来转变为有抵押有担保的债券。
危机的时候他要买,危机逐渐过去他要恢复正常,要开始卖,你看最近他的资产负债表,国债占50%,抵押贷款债券占百分之三十几。我说他这个过程,他现在逐渐在缩表,他这个买到卖的过程,是一个他发大财的过程。美联储在救助这个市场,他财务上赚大钱了。因为他是在很低的价格去买的,买了之后他又没有消失,现在在价格比较好的时候他卖掉。
对比一下我们,我们都是没有章法,或者是用银行贷款的方式体现,或者在中国有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曾经去买,这几块都不知所踪。我们在救助过程中是赔钱的,政府宏观调控肯定要不断的买和卖,因宏观调控而赔偿,这个是不可持续的。由此涉及到一个相关联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国企的改革问题。
我们看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危机中,不惜用国有化的办法来救助危机,像美国、英国很多的机构都在这个过程中实际是国有化了。他有国有化,有私有化,我们其实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比较一下你就发现又是一个区别,他国有化的时候是在价格最低的时候国有化,几乎就是在市场上财务价等于零了,他买了,今天这笔钱是不得了的钱,他会在价格合适的时候卖掉。我们呢,我们是在市场最好的时候搞国有化,市场不好的时候搞民营化。
现在开始说国企改革,引进民间资本,你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引进民间资本就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怎么界定国有资产流失?它的账目价值肯定是比较高的,现在不值这么多钱,你想把它卖掉,必须打折,这是提出的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把这两个比较一下,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从管企业到管资产过渡是非常英明的。如果在市场不好的时候买进,好的时候卖出,既支持了企业,也强固了宏观调控的安排。这个过程我只看资产,不看企业,是这样一个逻辑。这个事其实是没有落实,三中全会这个没有落实。我今天我在宏观调控和债务危机救助的财务分析中提出了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根据,这样做,政府是赚钱的,国有资产是增值的。谢谢。
管涛:中国经济陷入了滞胀
管涛:我讲两点,第一要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比如现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我个人观察,中国经济陷入滞胀的状态,滞胀一般是经济停滞,美国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当时出现了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当时美国面临经济滞胀。但中国现在还有百分之六七的增长,通胀百分之二三。
第二个问题,货币政策的框架转型是非常迫切的。过去经验来看,加息预期长的时候,美国金融市场会调整,现在美国股市全面上涨,因为大家理解耶轮的表态,美国对经济前景有信心。中国货币政策有很多目标,有些目标是相互冲突的。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央行资产负债表80%多都是外汇占款,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是不是要回到资本大量流入,我们货币投放原来通过再贷款,现在我们通过很多工具投放基础货币,很多是没有抵押品的。这个长此以往,对央行的市场信用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不论是从短期还是从中长期来考虑,货币政策的转型是非常迫切的。
哈继铭:去年增长过度依赖地产和基建
哈继铭:我就调增长的质量谈一些粗浅的看法。这几年增长的质量从某种指标上来来衡量是有一定改善的,比如经济失衡的状况,投资与GDP的比重来看,这几年是有所下降的。原来是接近50%,现在降到45%、46%,这主要得益于消费的稳健和出口的明显下降。其实投资增长还是在经济当中起着一个过大的作用,比如以去年的情况来看,虽然经济增长达到6.7%这么一个水平,但是这里面受益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占比很大,我们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匡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直接对GDP的贡献达到2.3个百分点,间接的作用和直接的作用加起来更大,如果扣除了这两个行业的贡献,实际上剩下的增长只有四点多,甚至更低。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增长还是不够全面,过度仰仗房地产和基础设施。
投资背后不可避免伴随杠杆率的提高,第二个增长质量的衡量指标可能就是在增长的过程当中,杠杆水平的变化。我们看到美国的经济增长,去年一点多,今年有望差不多百分之二,但是09年到现在整个债务占GDP的比重下降30到40个百分点,我们这些年来是上升了一百多个百分点。接下来非常有必要做一些分析,看债务率的变化情况以及未来可能造成的金融风险。
我们最近做了一个研究,用BRS这个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债务率与他长期债务率水平的偏离程度,似乎得出这么一个经验的结论,就是当一个国家的债务率与他长期水平的偏离度超过十个百分点之后,似乎很少有国家能够避免接下来出现的信贷危机。美国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07年、08年的时候偏离超过十个百分点,之后我们看到了金融风暴。在欧洲一些国家,比如西班牙曾经一度偏离度达到40个百分点,中国现在是什么水平呢?是30个百分点。如果你自身的长期水平偏离度过高的话,也会带来未来巨大的金融上的风险。可能最终还是要在稳定增长的同时,努力的降低杠杆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增长的质量有保障,规避金融风险。我就说这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