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电影《世界是平的》看东西方文化差异及跨文化适应
○杨勇萍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1)[摘 要] 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又名《服务外包》是美国导演约翰·杰夫考特(John Jeffcoat)2006年推出的一部作品。本文通过分析影片情节,突显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关键词] “外包”;文化差异;跨文化适应
中图分类号: G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2-0095-02 电影《世界是平的》(Outsourced)又名《服务外包》,改编自同名畅销书,获西雅图国际影展最佳影片奖,讲述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很多电话网络销售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节省费用将自己的客服部门迁到工资低廉的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培训当地人取代美国人做同样的工作。这就是俗称的“外包”。“外包”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非常普遍。我们很熟悉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男主人公贾玛尔在影片中即是在印度“外包”中心送茶水的工作人员。新锐导演约翰·杰夫考特(John Jeffcoat)将“外包”这一火热的话题与文化、爱情等主题结合,通过许多有趣好玩、啼笑皆非的情节给我们展示了东西方文化中的诸多差异。
一、剧情介绍
电影中的主人公陶德·安德森是西雅图一家小产品公司的客服中心的主管。为了节省成本,公司决定将男主角所在的部门外包给远在东半球的印度,即用低廉的待遇雇佣印度当地的客服人员,为远在西半球的美国客户服务。而陶德也被指派前往培训当地客服人员以及自己的下一任接班人。公司许诺他如果业绩达到公司要求的话可以提拔为高级副总裁,否则将被解雇。陶德迫不得已前往印度,成为派驻国外的外包高管,去培训客服人员如何以美国方式工作、说话。看似跳升为高管的派驻,却遭遇陶德想不到的大灾难。初到孟买的脏乱吵嚷与诸多文化方面的差异让陶德抓狂,种种不适应使得陶德非常想回国。但是随着对印度文化的逐步了解,陶德感觉自己还有好多东西要学——关于印度,关于美国,关于自己,明白对抗远不如接纳并继而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去。他与印度姑娘亚莎萌生一段美妙的异国恋情。影片吸引观众的是陶德在印度这一东方国家遇到的文化冲击和随后的文化适应的精彩过程。
二、影片折射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影片生动、诙谐、有趣,令人啼笑皆非,而贯穿于整部影片的文化冲突更让我们深思。这所有冲突都根源于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人生观、生活习俗、个人隐私,对待爱情、婚姻、家庭的态度方面的差异。下面我们着重通过情节,比较东西方文化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1.生活习俗。在西方英语国家,人们在公共场合或交谈中视交谈双方的关系和交际的需要而保持不同的距离,称之为体距。[1]在体距方面,西方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人群拥挤的不适应。而陶德一出机场看到拥挤的人群,到处是拉客的车主,一下子被搞懵了。看着互相争抢乘客的的士司机,陶德吓得只能坐上看着非常危险的黄包车落荒而逃。转乘火车时,印度的火车破旧拥挤,火车顶部、车门处、车窗上都爬满了人,陶德不知所措,最后是站台上的热心人硬是将他推进车厢。镜头里陶德眼神里充满了诧异。来到加拉普利,一群群的小孩围着陶德不停撕扯,陶德害怕得大喊“别碰我,离我远点”。印度对于人际交往的体距没有过多要求。来到居住的民宅,陶德品尝房东给他准备的茶点时用左手进食,而且吮吸完手指又再一次的用手拿东西吃。房东一家人极为诧异,问其原因,在印度碰过嘴巴的手是不能再拿食物的,而且人们认为左手不干净是不能用来进食的。
影片中陶德没有看到同事避免外出的警告,穿着干净整洁的正装出门,不明就里地被街上的人群投掷彩粉,搞得狼狈不堪、左右逃窜的形象是这一影片的一个小高潮。原来这是一年一度的印度传统节日荷丽节(Holi),它是印度最盛大的节日之一,源于古人期盼丰收的活动,并迎接春天的到来。庆祝方式可能会让人紧张,不管是否认识,人们都用手或类似水枪的工具把各种色彩的颜料泼洒到别人身上表示祝福,且认为颜色越多越美丽。很多在印度的外国人都被告诫在这一天不要出门。陶德不知道印度的这一风俗就意外中枪了。
2.隐私。陶德居住的民宅房东很是热情,刚刚落座就问“你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你的薪水多少?”、“你结婚了吗?”、“你有女朋友吗?”等等。陶德皱起眉头不知如何是好。听到陶德说他还没有准备好结婚所以分手,女房东更是诧异地说出“为什么,你的年龄足可以当祖父了。你在等什么啊?”、“你是同性恋吗?”女房东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让陶德疲惫不堪,无所适从,不知作何应答,只能一笑了之。因为在西方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中,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占有核心地位,是美国文化的价值核心,美国人信奉个人尊严,尊重个人隐私,在西方国家,涉及个人年龄、身体、家庭、健康、财产、工资、婚恋等个人经历都是隐私,是他们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西方都注重隐私,在精神上需要独处、清净。东方人个体隐私意识薄弱,个人隐私维护方面没有太大的期望。如果没有了解东西方在隐私方面的文化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中断或交际障碍。
3.家庭观念。影片中,陶德和下属普洛闲聊时说到他在美国不和家人住一起、一年见不了几次面时,普洛显得很是惊讶,表示很不理解。因为个人主义和自立精神是典型的西方价值观,强调个人本位,崇尚独立,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公民在18岁成年之后,对于职业、婚姻、家庭等事情都是自行选择。尤其在美国,大多数孩子在18岁以后就独立自主、自食其力、自谋出路。孩子成年后少有回去看父母是常有的事,这与多数东方国家的家庭关系的表现方式不同。
影片中男主人公陶德和公司的职员、印度女孩亚莎日久生情,互生爱意,当陶德询问亚莎能否和他一起回美国生活,亚莎回答说那样她会想念父母,日子将会很难熬。亚莎反问陶德同样的问题,陶德也因为会想念自己爱吃的热狗而不能在印度一直生活。所以家庭文化给每个人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4.爱情、婚姻。电影中,陶德和亚莎外出约会时,亚莎告诉陶德在公共场合不能和她有身体接触。当陶德邀请亚莎到他暂住的公寓喝点饮料,却被亚莎以担心别人看到说闲话为由拒绝了,陶德很是纳闷,问道:“你是一个自由人,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议论呢?”因为西方社会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个人利益,个体自由选择各自的生活方式。亚莎回答说她已经订婚即将结婚了,是家长的安排。陶德对此更是十分的不解。在个人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人们崇尚爱情,认为爱是婚姻的基础,婚姻纯属个人私事,即一个人有权选择和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在他们看来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到谴责。而在印度,一个人刚出生就可能被安排了婚姻和未来。在东方婚姻观中多是从一而终,由于亲情、责任、道德等种种原因,婚姻即使没有了爱情,还要尽力维持下去。影片中主人公陶德认为没有爱情基础,接受父母之命结婚是疯狂的,而美国人50%的惊人的离婚率更是让亚莎对西方的爱情婚姻心生恐惧。
5.词汇文化含义的差异。早在15世纪英语就随着英国商人进入了印度,至今仍保留 “第二附加官方语言”的地位。英语在日常商业活动和政府交流中仍然非常流行且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印度英语口音重,语速快,乍听起来很难懂。陶德的名字Mr.Tod,在印度就总被称为Mr.Toad(意为蟾蜍)。陶德很是恼火。陶德培训员工的重要内容就是纠正当地客服人员的发音,努力练习到与美国人发音相似,让客户感觉是和真正的美国客服人员对话。另外在用词方面和美国英语也有很大的不同,影片中有客户打来电话要给自己的孩子订购文具用品,客服人员直接建议客户买一些rubber,结果搞得客户异常气愤,挂断电话。从陶德那里才知道,在美国英语中橡皮要用eraser,rubber被用来特指condom(安全套)。电影最后在机场陶德与普洛告别时,陶德高兴地对他说:“break the leg”,普洛甚是纳闷,陶德解释说那是“good luck”的意思,普洛方才转惊为乐。
了解文化差异是我们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和基础,是跨文化交际顺畅的保证。为了达到和谐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就必须了解原文化与异文化的差异,从而避免交际中的误解和摩擦。
三、跨文化适应
1.跨文化适应(intercultural adaptation)。人们从一个熟悉的环境迁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在文化方面感到不适应即文化休克是很普遍的现象[2]。而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在专业文献中,跨文化适应有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如“intercultural adaptation”,“acculturation”,“enculturation”,在汉语中都是“跨文化适应”的含义,但是内涵有一定区别。我们这里主要指intercultural adaptation指的是“个体从一种文化转移到另一种与其当初生活不同的异文化中后,基于对两种文化的认知和感情依附而做出的一种有意识、有倾向的行为选择和行为调整”。多用于短期旅居者的跨文化适应。[3]在这个适应过程中,原文化群体的人心理上达到了一种平衡,开始积极接受,不再埋怨或者失落,努力理解跨文化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主动寻找解决办法。如果想要在新文化中快乐地生活,跨文化适应的阶段是必须经历的。
Mansell提出跨文化适应感情的四阶段:疏离感、边缘化、儒化和二元化,主要是指旅居者内心感情高低起伏的变化,逐渐改善及慢慢适应异国文化的个人成长经历[4]。影片中,刚到印度的陶德一切都不适应,孤独、郁闷、无奈、抱怨、不知所措。转而陶德从同样作为外包人员来到印度的一个美国人那里明白“所有来印度的西方人开始都很抗拒这里,只要你放下身段,感觉就好多了”。为了提高外包客服的效率,陶德逐渐认识到客服效率低下的原因是文化差异,提高效率的前提是客服人员应该了解美国文化。同时在和同事的相处中,他也明白了自己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陶德从房东那里得知在印度不能用左手进食时,马上换成右手吃东西。陶德从同事普洛那边得知荷丽节的风俗、看到欢快的人群时,主动加入了大家欢快的庆祝队伍,互掷颜料,和当地人一起共同庆祝这盛大的节日,直到把自己也变成大彩人。随着陶德一点点开始了解印度,参与、接受印度的文化,试图了解他们真正的需要,诸如可以摆放家人照片、当地文化尊奉的神像、用公司最热销的产品奖励客服效率最高的员工来激励大家。通过培训课程,陶德和当地客服员工越来越融入到彼此的文化当中,大家互相包容,其乐融融,客服效率大大提高,一点点向陶德和公司约定的目标靠近。这种跨文化的适应更使得客服中心面临大水浸泡几乎瘫痪的时候,所有员工同心协力、献计献策,周围群众赶来帮忙而摆脱困境,并在恶劣的环境下客服效率超过了公司的要求。跨文化适应促成了陶德的成功。彼此接纳绝对比互相抗拒来得好。电影生动地表现了东西方文化从相互冲突到和平共处的过程。
2.启示。电影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无限的。世界文化因民族历史传统、生活环境、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但文化之间都是平等的,文化并没有好坏之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应该尝试着去包容、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撇开偏见,平等地看待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平等意识是双向文化导入、交流的基础。跨文化交际就是基于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以无歧视、无偏见的态度充分理解的平等交际。在交际中应树立文化平等意识,克服以本民族的文化标准来衡量或判断对方的言行,只有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去审视,吸收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求同存异”是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秉承的原则。
相互了解包容多元文化,当今社会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自然和谐的跨文化交际。多元文化并存是全球化的必然归宿。东西方生存空间彼此交叉渗透,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不能独自封闭发展。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是全球一体化的必然趋势,文化冲突也必然走向和谐和融合。跨文化交际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冲破固有思维模式,培养全球意识,避免自我文化的优越感,用包容吸收的态度理解多种文化,善于发现其他文化中的优点,努力消除对异质文化的隔膜。随着我们不断了解东西方文化,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就会慢慢减少,跨文化交际就会更加畅通。
第二篇:从东西方习俗看文化差异(模版)
“文化包括一切人类社会共享的产物”。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也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的说,文化指的 “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
一、自我价值观的文化差异
西方人极端崇拜个人主义,强调实现自我,在英文词典的合成词中有许多词都是 Seif 为前缀的。SeifeSteem/ Seifreiiance / Seifre-Spect等等。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个人” 在西方生活中所占的位置是何等重要。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日本人,往往性格内向,谦虚含蓄,喜好安静,习惯忍让,不强调自我。因此,多数以群体意识为意识,以集体意向为意向,缺少个人进取精神和个人竞争意识。如当我们与美国人接触用英语交流时,对方会说 “Your EngiiSh iS very good”。这时中国人往往显得紧张发窘,会说: “不、不!我的英语说得不好。” 日本人会说: “いいえ,まだ下手です。其实,美国人的回答并非谦虚,中国人、日本人的回答也不是不诚恳。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所持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也迥然不同。东方即中国、日本的人生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 “克己服礼”,强调个人的人生价值应服从国家和天下的利益。而西方国家的人生价值观也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倡导人文主义,即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提倡个性,要求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因此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个人,崇尚个人奋斗。另外,在道德规范上,中日两国受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尊崇亲仁善邻,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吃苦耐劳。而西方人则强调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尤其注重自己的成就和才能。
二、“男女尊卑观” 的文化差异
西方国家的文化传统讲究绅士风度,特别是在公众场合。男士为女士献殷勤、效力、为女士服务,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对女士照顾是礼貌风度。而在东方,在公众场合一般除恋人关系之外,主动为女士服务的绅士是很难看到的。由于受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日两国的男人是 “大丈夫”。男性被看作是社会的 “中流砥柱”,从事国家中的 “伟业、大事”。如果男士在公众场合照顾女士,是有失男子汉的 “面子”,有伤 “大丈夫” 的尊严。往往还会引起女性的误解。正是不了解东西方生活习俗上的文化差异,才引起了这样的误解。在英国,过街护腰,离别拥抱,亲吻脸颊(并非接吻),这些都属呵护举止,不表示爱情。日本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在文化传统上还是男人社会,女性得不到平等的待遇。在社会上女人仍处于附属地位。直至今天,女性也得不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即使就了业,在同等学历、同样经历和相同的工作条件下,女性却享受不到与男性同样的机遇。反之,日本男人对女人的依赖程度更令人惊讶。
二、称谓语的文化差异
在交际语中,首先碰到的就是称谓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称谓语系统和使用习惯。中国与日本即汉民族与大和民族根深蒂固的宗法观念,体现了一种重视尊卑、长幼之别的等级意识,并且必然要反映在语言交际上。时至今日,人们依然习惯地按照等级来确定称谓。例如:对一定职务的谈话对象喜欢以职务相称,而且为了表示尊敬,即使对方担任副职,也往往把“副” 字略去。如: “王副书记” 被称为 “王书记” ;“张副校长” 被称为 “张校长” ; “田中副社长” 被称为 “田中社长” ; “竹下副部长” 被称为 “竹下部长”。英语跟汉语、日语则几乎完全相反。首先,除了正式场合对有特殊地位的人称呼其职务(如 “总统阁下”、“部长先生”)外,一般不以职务相称。其次,在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上下级之间、不同辈分之间都可以互称其名。如在西方的电影里,我们常看到儿媳、女婿直呼公公、岳母其名的场面。这在中国、日本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而西方人却习以为常,并无反感。这种现象正说明自己待人友好,平易近人,与基督教关于 “上
帝面前,人人平等” 的教义无不关系。现代英美社会,人人平等的观念已深深的积淀在人们的文化心理之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和别人平等的、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即不喜欢服从别人,也不希望别人过分客气地对待自己。尤其是美国人,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常常担心被别人视为不易接近的人。
四、委婉表达的文化差异
委婉是一种不直截了当、以婉转的语气来表达思想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交际中,使用这种表达方式,在东方人看来是因为命令式表达会给对方一种高压和强迫的不愉快感觉。而西方人则以个人本位以主要取向,他们习惯表明自己。不管他们内心对外界的反应有多么无足轻重,他们也愿意把内心世界用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西方人给予人以直言快语、直截了当的印象。例如: 男女之间表示爱情时,美国人会直接说 “I Iove you”。中国人说: “我挺喜欢你的”。日本人说: “あなたのことが好きです。”(直译为 “我喜欢你的事情”。)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东方人在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往往采取委婉的、绕圈子的 “迂回” 方式,以此来察言观色,投石问路。对于不甚了解东方文化的美国人遇到这种场合,会感到对方闪烁其词,毫不果断,甚至于罗嗦。探讨东西方文化差异无论是对外语教学,还是对国际间的交往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第三篇: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动物词汇的翻译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对日常生活的影响An Analysis on Teacher Talk in EFL Classroom Context英语新闻标题:特点及翻译中英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生态意识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Refle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浅议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中西方快餐的文化差异意象手法在《永别了,武器》中的使用“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杀死一只知更鸟》中主人公的成长危机从《寻找格林先生》看索尔•贝娄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浅论现代汉语新增词语的英译方法语境适应论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组织学习障碍及相应的对策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浅析《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享乐主义《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颜色词的蕴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浅析隐喻和换喻的异同从《暴风雨》看凯特•肖班的自由派女性主义思想从会话合作原则透析英语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幽默的产生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的交际与礼仪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叙事艺术Quest for Identity: An Analysis of Women Characters in The Bluest Eye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信函写作
马克•吐温悲观主义及其产生原因初探
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董贝父子》中伊迪丝的堕落女性形象
简•奥斯丁的婚姻观在《傲慢与偏见》中的体现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Roses” in Wuthering Heights--Catherine Earnshaw and Catherine Linton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
谈目的论视角下的商标翻译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对黑人妇女在民权运动期间争取教育权的背景分析
The Conflict between Desire and Surroundings:an Analysis of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商务英语广告中比喻的翻译 论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金玉良缘” 与“幸福终点”——浅析中西婚姻差异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作技巧 《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冲突 对比分析嘉莉妹妹与简爱的女性形象 A Paralysed Wilderness—The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of Symbols in Araby Interpretation of Qian Zhongshu’s Sublimation Theory A Study of Children Images in Huck Finn and Tom Sawyer 西方影视作品中的美国婚俗研究 透析《洛丽塔》中的性 英文祝酒辞的功能文体分析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爱玛》中的女权思想解读 钱钟书翻译研究 论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创作及其特点 从《通往雨山之路》看美国印第安文化的逐渐衰落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及消除语言歧视的策略 英汉委婉语跨文化对比研究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中西酒文化的差异对比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之比较 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 从《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的男性霸权意识 广告英语标题翻译的修辞特点 《远大前程》中乔的人道主义精神 以《老友记》为例浅析美式幽默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Uncle Tom’s Cabin 浅议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浅析MSN交谈中的话语标记语 从接受美学浅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师提问策略对学生口语输出的影响 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 An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ontradictory Character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通过阅读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德伯家的苔丝》的圣经原型解读 中英报刊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探讨 谈英汉文学作品中数字的模糊性及其翻译 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论网络英语的特征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中英文新闻标题对比研究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剖析简•爱性格的弱点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Gender Difference in Daily English Conversation
相似的母爱,不同的表达——对比研究《黑孩子》和《宠儿》中的母亲形象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中餐菜谱翻译的错误分析
女性主义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情态意义解读
何以苦难——《荆棘鸟》中女性悲剧的缘由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Euphemisms
从“水”的隐喻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哈代小说《绿林荫下》的视觉呼唤
《林湖重游》中的静态美分析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伍尔夫的《到灯塔去》中的女性主义
An Interpretation of A Tale of Two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sm
论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写作中的运用
从商业性角度论电影名称的翻译
诸神形象折射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边缘人群的孤独与无奈——对《夜访吸血鬼》中路易斯的研究
Effects of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n Thematic Expression in Araby
《赫索格》中玛德琳的性格
《晚安,妈妈》中公共汽车和洗衣机的象征寓意
从生长环境看林黛玉与简爱的反抗性格之差异
A New Woman’s Journey in To the Lighthous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Anne of Green Gab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ional Aesthetics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非言语交际对演讲的影响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An Analysis of Emily’s Tragedy in A Rose for Emily
中西方家庭观比较研究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论象征主义在《喜福会》中的体现
从《小公主》看童话对于当今的现实意义
中西文化心理差异分析—以饮食习俗为视角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
乔伊斯《都柏林人》中瘫痪主题分析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from a German Functionalist Approach
论《少奶奶的扇子》中的扇子
An Analysis of Huckleberry Finn’s Personality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象征意蕴
英国足球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论零翻译在公司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英汉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Self-improving English Proficiency by Reading English Classics
《荆棘鸟》中的三位女性形象——追寻荆棘的女人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反叛精神分析
比较《百万英镑》和《阿Q正传》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加里波利的坟墓》的反讽与对话
汉英数字文化比较及其翻译
The modern American and Death of a salesman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归化、异化翻译策略比较研究:以《简•爱》两个汉译本为例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外国品牌中译的创新翻译研究
爱情描写与《》核心主题的关系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商务谈判
Cause Analysis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Instructional Designs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Listen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15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151 话语中的性别与身份:以《绝望主妇》为例
152 跨文化交际视野中的英汉习语研究
153 《欲望都市》四位女主角的爱情观分析
154 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的都市景观和人物描写分析
155 《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
156 至美的追求—美学视角下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157 论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158 合作原则下幽默的语用分析
159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160 解读《金色笔记》中的女性主义
161 从苔丝和曼桢的角色分析中西文化下女性的抗争
162 The Analysis of Dick’s Deterioration in Tender Is the Night
163 比较分析《野草在歌唱》与《倾城之恋》中女性的爱情婚姻观
164 现代英语情歌中的隐语研究
165 词汇衔接手段在新闻英语中的应用
166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167 浅析《等待戈多》“反戏剧”的 艺术特色
168 中英诗歌及时行乐主题比较
169 对《老人与海》中主人公的性格分析
170 The Analysis of Teacher Images in English Films And Their Impacts on Young Teachers
171 西方文学中撒旦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172 《白象似的群山》里的潜意识
173 无脸之殇——《英国病人》的后殖民指控分析
174 An Analysis of Vampire Image in Fevre Dream by George Martin
175 美国动画片名的翻译
176 浅谈非语言交际中的手势语
177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78 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
179 从小飞侠彼得•潘浅析詹姆斯•巴里的悲剧人生
180 高中英语反思式教学研究
181 从语用学角度分析《老友记》中的幽默
182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Obama’s Victory Speech
183 进退维艰的女性—《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分析
184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谈唯美主义艺术观
185 On the Narrative Arts of Hemingway's Short Stories----A Case Study of“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186 英文电影名称汉译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187 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
188 论东西方死亡观之差异
189 The Study of Chinese Body Language
190 On the Causes of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91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
192 《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193 《宠儿》女主人公赛斯人物形象分析
194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
195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96 金庸武侠英译中的文化传递
197 从东西方文化差异视角看动物词汇的翻译
198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
199 文化碰撞和融合——探讨少数裔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生存
200 英汉否定形式的语用对比研究
第四篇:从委婉语与禁忌语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从 委婉语与 禁忌语看东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 委婉语与 禁忌语是人们使用语言的重要形式,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委婉语与 禁忌语随着文明的发展,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东西方 委婉语与 禁忌语的对比研究,揭示了东西方文化在宗教、等级观念以及礼仪方面的差异,便于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色。
关键词: 委婉语;禁忌语;东西方文化差异
Abstract:Euphemisms and taboos are important forms in language use, and playimportant roles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culture, it precipitates a large amount of cultural factors.In orderto understand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countries, this paper provides you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religion,hierarchy concepts and ceremony and propriety through the usage ofeuphemisms and taboos in west and east countries.Key words: euphemisms, taboos,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就反映了社会生活,随着历史的进步的发展,语言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由于宗教、迷信、礼仪以及科技不发达的原因,某些语言就被禁止使用,同是也就出现了用另外的语言来替代这种语言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 委婉语与 禁忌语。在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中都存在着 委婉语与 禁忌语,如果我们掌握了他们,就能够在日常生活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
一、婉语与 禁忌语的起源与发展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发源于希腊语,意思是说好听的话,古希腊人在祭祀时,都得讲吉利话,即使用 委婉语。理由是人们用 委婉语称呼神,可以起到安抚他们得作用,可以避开他们得注意。古代人对大自然的力量的不解以及科技的不发达以至于拜神弄鬼,便是 委婉语与宗教的起源。
古希腊文化后来传到欧美各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语言的变化发展,委婉语的内容及范围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对敏感话题禁忌的话题都采用含蓄、迂回、曲折、委婉的语言来表达,人们用不那么令人讨厌的词语,用含蓄的语言来表达那些涉及到人们隐私的话语。委婉语涉及的范围也随之变广,不仅涉及到鬼神、人的生老病死、性等方面,而且还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战争等各个领域。因此,委婉语的使用,满足了人们交际的需求,同时也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礼仪、社会制度以及民族文化传统。
禁忌语(Taboos)发源于波利尼亚汤加语,意思是“需要极端注意的事情”,也可以被写作tabu或者是tapu。18世纪,英国水手JamesCook第一个注意到了汤加语中 禁忌语的习俗,然后把这个单词带到了英语中,根据牛津高阶英汉汉英双解词典,Taboo一词意义为 “(incertain culture)ban or prohibition on something that is regarded forreligious or other reasons as not to be done, touched,used”.由此看来,禁忌语主要使用在宗教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而不能直接说出来的场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禁忌语的数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是减少而是增多了。因此,了解 禁忌语和 委婉语在交际中特别是跨文化交际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西方 委婉语和 禁忌语的应用及对比 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模式,既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一个民族语言的应用就反映了这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模式。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在几千年儒家思想的浸润下,形成了一个以社会、群体为中心的民族,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而英美等其他西方民族则以人为本,逐渐形成以自身为中心的社会。在中国,很多人都注意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打招呼时都会问:“你吃了饭没有?”“你到哪里去?”在交谈中,人们都迫切的想知道对方的一切,包括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工资收入等由此来表现对人的关心;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这些问题恰恰是禁忌的问题,他们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私事,与谈话人无关。而且还会认为你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下面我就中西方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 委婉语与 禁忌语场合来做一些分析比较,以此说明中西方在文化上面的一些差异。
生老病死是人的一生发展必然经历的阶段,是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但是,由于人们对疾病以及死亡的恐惧,疾病及死亡也就成了 委婉语与 禁忌语使用的场合。生育,由于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牵涉到了性爱这一话题,因此怀孕也就成了禁忌的话题,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与表达方式。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人们也习惯用 委婉语来代替怀孕这样的词语。例如:在文学作品及生活中,人们很少用像“pregnancy”这样的词语,而是用了诸如:awkward(行动不便)、eating for two(吃两个人的饭)、have one on theway(有人要来)等词语来表达。在中国,由于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的一生中有几件喜事:洞房花烛夜、喜得贵子及金榜题名时。所以把生育看作是一件喜事。于是关于生育得 委婉语也就有:“有喜了,有了”之类的说法。以至于有些人骂人家不生育的是“不下蛋的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中“不下蛋”“无后”也就成了不能生育的 委婉语了。老龄的问题,在中西方也有不同的看法:在西方,人们是不愿意被人说老的,因为西方老就意味着“无用”或者是“死亡”,得不到别人的尊敬。因此谁也不愿意说自己老,也不愿意谈老。因此,询问别人的年龄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是不礼貌的,人家会告诉你“It is asecret”。也就有很多关于老人的 委婉语。如:senior people, third age, seasoned man,adult等。然而在中国,情况是恰恰相反的,由于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中国人大多数人都能尊敬老人,老人也享有特权,老人不怕老。而且中国的老人多能以自身丰富的阅历来帮助年轻人,因此,“老”在中国就成了智慧的代名词。如:老师、老板、老师傅、老张、老总等等。这些词对老并没有什么特定的年龄内涵,只是借“老”来表明说话人的敬意。关于死亡,中国也有很多说法,但总的说来可以分成两种:一种认为死亡是“喜事”,在中国,人们认为年龄大的人的死亡是“寿终正寝”是一件喜事,因此西方人怎么也闹不明白的“红白喜事”也就有了根据。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有:“仙游、仙去、登仙、羽化、驾鹤归西、仙驭西驰、圆寂”等与神仙有关的词语来代替死亡这一悲痛事件。还有一类死亡是“悲伤的事情”,这一类的词语多用于年龄较小、或者是青年的死亡。像这类关于死亡的说法就有:“夭折、短命”等。在西方,死亡也同样是禁忌,西方的关于死亡的 委婉语来自于宗教、航海、戏剧、赌博等方面。如:pass away(逝世)、tocross over(进入来世)、to go to one’s long home(入墓),last round up(送终)等。
关于性爱的词语,不管在东西方都是禁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认为性爱是有罪的,特别是信奉基督教的人,根据《圣经》,人生下来就是有罪的,是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才有了人类,因此,性爱也被认为是有罪的,因此人们在公众场合是不会轻言性的。与性有关的语言也就成了 禁忌语,从而引发了很多关于性的 委婉语。如:make love, art of pleasure, to approach, do it, act of love等等。和西方相比,中国人就要含蓄得多,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使人堕落和身心败坏的东西。性也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再加上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和礼教的束缚,人们更是“谈性色变”,也就出现了关于性的一些 委婉语:闺房之事、房事、男女之事、云雨之事、那种事等来代替。即使只是与性有关的事物,人们也仍然用 委婉语来表示。如女性的第二性征:女人的乳房、月经等,再日常话语中也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人们谈到乳房、乳罩时,就有人用“胸罩、眼镜、胸衣、内衣”来代替。说到月经,人们会用“例假、月事、来事儿、不舒服、倒霉、大姨妈来了”等来代替。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和 委婉语与 禁忌语差异
中国是一个文化博大精深,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的东方古国之一,是东方国家的代表之一,与西方国家有某些相通之处,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委婉语与 禁忌语是中西方文化共同的一种现象,然而他们的使用却表现了一些差异,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宗教的差异
从 委婉语与 禁忌语的用法上的差异,我们不难看出,英美等西方国家,主要信奉的是基督教,有很多 委婉语与 禁忌语都来源于基督教的《圣经》,以性爱和死亡为例,由于基督教认为,人类是“罪人”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而繁衍的后代,部分基督教徒,特别是清教徒,是不准言性的。因此,关于性的词语也就成了 禁忌语,也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性爱方面的 委婉语,如:前面所说的makelove等等。对关于死亡的词语而言,由于基督教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的生命是上帝赋予的,所以只有人死后,灵魂才能得到拯救,于是就有了“goto meet one’s maker, be with thegod”等等。而中国教派众多,有佛教、道教等。佛教自唐朝时传入中国,佛教宣扬“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涅槃寂静”因此,关于汉语中关于死亡的 委婉语就有了“成佛、圆寂、坐化”等等;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主要发源于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大多数的宗教教义认为人生充满了不幸或者罪孽,认为死后灵魂才有可能得救。然而道教却认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道教追求的是得道成仙,这样就能超脱生死,在仙境中过仙人的生活。所以汉语中有关死亡的 委婉语就有了“仙逝、得道、成仙、羽化、归道山”等等。
(二)等级观念的差异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深受儒家文化和封建宗法制的浸润,因此中华民族十分重视长幼尊卑,十分重视礼仪;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也深深的反映了等级观念。以名字的称呼为例,在汉文化中,君主、长辈的名讳是一个禁忌,作为臣子或者是晚辈的是不能直呼其名的,必须代之以亲戚关系或者是诸如陛下、万岁爷的称呼。在给新生儿命名的时候,是必须要避开长辈或者是君主的名讳的,就连看到长辈或者是君主的名字,也只能念成其他的词语,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名叫贾敏,每当林黛玉读到和“敏”字时,就把念作“秘”,或者是写到“敏”字时,都会添减两笔,这就是缘于父母的名讳在中国是 禁忌语。再有,关于死亡,君主的死亡,称为“驾崩”,而“驾崩”这一词语是万万不能用于其他成员的,只能用于君主的死亡;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崇尚自由、平等。关于名字方面的 禁忌语 委婉语也就没有那么森严。以一个家族的命名为例,在英语中,一个新生儿的名字中可能包含了几代人的姓名。中华民族由于受到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妇女地位低下。以君主的称呼为例,在古代中国,由于君主的名讳是 禁忌语,君主或者是皇帝就被称为“万岁、万岁爷”,而皇后或者是妃子以及所有的公主,即使是君主的母亲,都只能被称为“千岁”.而在西方,这些方面的差异可能就要小一些.(三)对于礼仪的不同体现
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传统的文明国家,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更是注重谦让,认为谦让是对他人的尊敬.如:古人在称呼自己时通常会称自己为“鄙人”,而尊称别人为“阁下,师傅”等。通常在问别人的姓名的时候会说:“您贵姓?”。还会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拙荆”等等,在谈到自己的儿子时会说:“犬子”,而别人的儿子则是“令公子”等等。在称呼别人的妻子时会说:“尊夫人”等等。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人崇尚的时实事求是,大方自信。通常不会特意的贬低自己,抬高他人。下面一则笑话则反映了中西方在对于谦让的不同理解。会中文的外国人:你的女儿真漂亮。中国人:哪里,哪里?外国人:鼻子、眼睛和嘴。这则笑话实际反映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民族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差异,谦让礼貌的运用也不尽相同。
委婉语与 禁忌语是东西方语言所共同拥有的文化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有重要的意义。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传统、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等级观念等造成了 委婉语和 禁忌语在使用上的不同。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要遵守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以及社会习俗,才会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以免引起交际失误。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2]范家才,英语修辞欣赏,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年。[3]冯翠华,英语修辞格,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4]胡金,从中英 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文化差异,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4月。[5]胡文仲,文化与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6]李桂媛,英汉 禁忌语及 委婉语探讨,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5月。[7]李海燕,从汉英死亡 委婉语看民族文化异同,苏州大学学报,2004年6月。[8]徐莉娜,跨文化交际中的 委婉语解读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9月。
第五篇:从中外电影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中外电影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陈若昕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作为每个民族长时间智慧的沉淀,文化有着其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设置了一些障碍,如何引导当代学生尽可能的摆脱这个困境,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而在这个文化产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视、电影也成为了我们认识不同文化重要的方式,现代社会的文化体验都已经深刻的受到了大众传媒交际的影响,电影在人们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中也必定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影、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教育
1.漫谈中外电影中跨文化交际元素
1.1好莱坞电影与中国元素
功夫:《功夫熊猫》中的盖世五侠,就《功夫熊猫》这部电影来看,里面涉及到了“中原五侠”,即蛇、虎、鹤、螳螂、猴,这主要是依据中国南方拳法里极为有名的“五形拳”所设计的角色。原本“五形”是指虎、蛇、龙、豹、鹤,但是由于成龙主演的诸多武侠电影在好莱坞极为影响力,因而这部电影的武侠取材主要来源于五形拳却受到1978 年,先后出现于荧屏的成龙主演的武侠电影《蛇鹤八步》以及《蛇形刁手》的影响,影片将其作以细微改动,主要是将鹤拳以及蛇拳作为主題。,《冰河世纪2》里总会像李小龙那样“啊”的一声的小松鼠,《黑客帝国》里摆起了黄飞鸿的经典动作的尼奥。
中国话:《赤焰战场》里飙了一句中文“几年前,我住在,武汉。”的布鲁斯·威利斯让底下的观众骚动了好一会儿。电影里外国人说中文的例子并不少见,早在2001年《珍珠港》的开头,亚历克·鲍德温饰演的军官就临时教了即将参与战斗的美国兵一句中文:“我是一个美国人。”以防遭遇空袭,美国军人迫降在中国,向当地人传达信息,能有得救的可能。《碟中谍3》里,汤姆·克鲁斯在路上狂奔大喊:“让开!让开!小心!”一句简单的中文,在阿汤哥中国横冲直撞。中国话不仅限于普通话,在《当幸福敲门时》,或者一些有唐人街背景的电影里,就会出现很多广东话。尼古拉斯·凯奇在《魔法师的学徒》里也用粤语夸奖别人有一头秀发。但是他最经典的中文对白还是《战争之王》那句“我比较喜欢打枪。”
旗袍:当年《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穿的23件旗袍,优雅的气质让欧美人看得陶醉,以至于四年后的《蜘蛛侠2》也安排克尔斯滕·邓斯特穿上一件“中国红”旗袍,以博取眼球。妮可·基德曼在《澳大利亚》里的几身旗袍装也是该片宣传的利器,片中穿着红色旗袍的妮可与休·杰克曼在雨中激吻的那场戏也成了经典画面。
而《花木兰》、《末代皇帝》、《面纱》则完全是采用了中国故事作为主线和情节选材或者对中国、中国人的生活进行了描绘。
1.2中国电影与好莱坞元素
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肇始于1993年。从那时起,国家决定每年从国外引进10部“代表世界电影艺术与技术最高成就”的影片。好莱坞高成本大制作全明星阵容的电影的登陆,不仅使广大中国观众耳目一新,也令萎靡已久的中国电影票房市场重获生机。国人被好莱坞大片耳目一新的故事情节、精美绝伦的电影画面所深深吸引,传统国产片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失去了大量观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而在这种情势下,中国电影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尝试探索—--向好莱坞借鉴学习。从1930年代“多寡头垄断 商人出力银行家出钱”,1970年代“标准化管理 产品策略上的革新”,1970年代“创意经济主导 掮客逆袭好莱坞”,1980年代“多渠道开发与本质的蜕变”到,1990年代后至今“新玩家的加入 被资本全面夺权”。了解、吸收了这些特点之后的中国化大片可谓继承了好莱坞大片的全部衣钵,无论是从发行制作,还是影片上映前期后期的宣传,电影届对好莱坞模式的学习不可谓不到家。以张艺谋导演作品《英雄》(2002)为代表,一系列中国大片系数登场:《满城尽带黄金甲》、《手机》、《天下无贼》、《十面埋伏》、《夜宴》、《无极》„„2005年可以看作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转折点:《无极》在电影排行榜中打破数年来外国电影独占鳌头的状况,位列第一,正所谓“从十年前面对好莱坞大片惊呼‘狼来了’的恐惧,到如今中国式大片的崛起,夺回票房冠军的宝座,并努力拓展了国际市场,大片在中国电影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而从影片的题材类型角度来说,中国式大片也具有自身之不同于好莱坞大片的特点:古装电影是中国式大片的主要类型。从《英雄》的开创,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十面埋伏》、《无极》,古装大片一路走来,不仅重新激发了国人对于国产片的兴趣,也使得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不断在世界性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在肯定民族电影取得的巨大的成绩同时,笔者认为人
们更应该看清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单一古装大片“一枝独秀”现象的深层困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这类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有较为准确的把握。
2.从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对比看文化差异
2.1好莱坞电影中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形象
今日看来,立国两百多年的美国是年轻的,但其所经历的历史的洗礼却是无比丰富,这些社会更迭的起承转合,影响了美国的经济政策、政党制度,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影响了美国人的思想文化,影响了他们所铸就的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关于英雄,词典上是这样定义的:a man distinguished by exceptional courage and nobility and strength 拥有卓越的勇气、高尚品质和能力的人。
随着历史的变迁,美国文化艺术领域中涌现了性格各异的英雄人物,其中一类英雄是,在一战、二战后,逐渐走向强大的,美国社会中诞生的,以拯救世界为己任的,拥有超能力或卓越科技装备的”超级英雄”人物形象,以超人、蝙蝠侠、蜘蛛侠为代表。
从独立战争前被殖民压迫的美国和南北战争前社会充斥的剥削黑奴的不正之风的美国,到一战、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强大的美国,美国文化艺术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也在随之不断改变,从反压迫反剥削的具有革命思想的普通民众到能够拯救世界,期望通过自身努力维护世界和平安定的”超级英雄”。可以说,正是由于美国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其文化艺术领域才会涌现出如此多的英雄人物形象。
2.2中国电影中的英雄人物
而中国电影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如乔峰、叶问、陈真、黄飞鸿等普遍都是经过自己后天努力,坚持不懈才最终慢慢获得了个人的能力和本事,乔峰的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自己习得的少林七十二绝技龙爪手、降魔掌,陈真也更是凭实力在精武门创立之初起到了决定作用,使精武日后发扬光大、黄飞鸿用尽心血将洪拳整理,使其以飞铊入埕、采高青、五郎八卦棍、无影脚等绝技闻名,叶问七岁时,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十六岁那年,叶问远离佛山,赴港求学,才开始自己打拼…….这一系列的中国式英雄人物都是靠着自己的顽强斗志和坚韧毅力创造出了一个有又一个神话,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辉煌,为抗击敌人保家卫国做出了不容小觑的贡献
3电影中反映出的民族精神差异
3.1美国民族精神
辗转200多年的美国文化,其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不断发展变化,但同时其所代表的美国英雄主义内在精神,那种美国性格却是永恒不变的。
什么是英雄主义?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主动为完成具有重大意义的任务而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气概和行为”。美国人的英雄主义依靠他们具体的英雄人物形象来体现,但其价值内核显然是能够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
美国社会崇尚的英雄主义主要具有个人主义和霸权主义两个特性。
3.1.1个人主义
在美国性格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们的个人主义,无论是汤姆、海丝特、斯嘉丽所代表的反抗压迫和剥削,勇于斗争的传统人物形象或者是近代不断涌现的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超级英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独立的个人形象,美国文化十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甚至片面的夸大,认为个人超越一切,能够改变一切。
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只要是他们愿意做的,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有能力做,有了能力之后,他们会更加自信而坚持的去获得成功和胜利,他们认为人的力量是强大的,美国人的力量更是强大的,因而美国如今的地位,是他们喜而乐见的,也是他们对于自身能力一种自信的表现。
3.1.2霸权主义
过度膨胀的个人主义势必导致霸权主义,美国人逐渐期望由他们拯救世界、引领世界、乃至操纵世界。
以蝙蝠侠这一人物形象为例,从前他是面带微笑的正义朋友,轻松取胜的侠客,随着时代的变迁,他的现实性和局限性都加强了,他变得越来越彷徨和孤独,日益走向偏执和黑暗。他的性格变化就是美国社会发展的缩影,象征美国从之前崇尚自由美好生活的光明积极的革命者、反抗者逐渐成长为被战争的胜利和自身的强大而冲昏头脑,想打击谁就打击谁的霸主。
然而美国的霸权主义给世界带来了担忧和威胁。
根据美国官方统计资料,无论是冷战期间或冷战后,美国一直对外频繁使用武力:1798年至1993年期间,美国以武力解决冲突的案例高达234次;冷战期间美国对外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约有125次。1990年以来,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维持和平、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侵略以及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各种借口,先后对外出兵达40多次,其中对他国进行强力军事干预就有10次。
3.2中华民族精神
无论是古代中国武侠电影中抗金、抗倭寇的各种情节、近代为不是东亚病夫而振臂高呼的陈真、叶问等系列电影,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作出许多以战争为题材的优秀电影。这些影片或描述重大历史性战役和革命历史事件,或以战争为背景反映普通人民的战斗精神,或以娱乐方式呈现战争中人民与敌人的斗争,这些战争电影无不传达出它们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仁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中华民族精神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传统文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优秀战争电影中民族精神形成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集体观念和集体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深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这种对于社会、国家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国家、民族濒临危难时,表现就愈为突出,从而成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大动力。
4将电影运用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育中
电影将精美的画面与丰富的语言联系在一起,学生观赏电影时其视觉和听觉可以得到充分调动,学生们可以通过演员们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语流语调、服装道具等,来加深不同文化中各种等语言修辞概念, 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英语知识以及中外语言系统的不同。
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受社会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教学中, 单纯传授语言不足以实现有效的文化交流。应尽可能的让学生通过英文电影掌握西方国家的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基本情况,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而减少双方的分歧或误会。学生们而且还能够了解其文化取向、价值观念、社会规范、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通过电影, 学生们还可以接触各种文化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灵活运用的情景, 潜移默化地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随着文化知识的积累,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用英文电影作为视听说教学材料, 不仅因为其语言和所呈现文化的真实性与直观性, 还因为它能有效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因为其具有故事性, 可以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再加以强调, 学生们很容易便印在脑海里, 终身难。此外,英语原版电影深受学生的喜爱、电影随处可得、原版电影形式多样、观看时间可随意控制、小标题或者字幕可以随意导入和编辑这些优点也更便于在跨文化交际教育中使用电影这一多媒体工具。
5结论
仅仅从电影的这一点上,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文化上的冲突和差异。实际上跨文化的交流之中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通过电影,我们可以充分意识到各国文化存在的差异性、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并进而可以利用电影,这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综合性的艺术形式,促进来自不同文化中的人的交流。将电影用于教学中,可以摆脱原本枯燥的课堂,是学生可以近距离的感受西方的文化。同时也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 强瑛.《功夫熊猫》字幕翻译的归化与异化策略[J]. 电影文学,2010(15). [2] 鲁 琦.电影中的跨文化交际 [J].2009(148)[3]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述[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4] 龚红霞.英语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6)[5] 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 [M].上海 :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6] E.Summerfiel.Crossing Cultures Through Film,Intercul-tural Press,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