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时间:2019-05-15 05:0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

作者:庄穆 肖贵新 《光明日报》(2016年10月05日 06版)

【知行论坛】【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始终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既一脉相承,又随时代和时势的新变化、新发展而与时俱进,是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典范。

忠实坚守与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不仅体现在最初选择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确立马克思主义对政党一切行动的指导地位上,也体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进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的有机融合,取得了两大理论成果。

在中国走向近现代的思想探索中,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等等轮番登场,最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成功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该怎样从文化学的视角来评析这一事件呢?从文化排异与文化认同及其辩证关系的角度分析,西方自由主义思潮与中国文化传统太“异”,注定不能得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因而必然产生排异性,衍生“水土不服”;新儒家思潮又同中国传统文化太“同”,不能满足中国近现代化变革与创新的文化需求,更无力引领中国实现社会变革,创造全新的社会形态,无异于“新瓶装旧酒”。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既“异”又“同”。由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倡导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新的社会历史观、社会发展观与社会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所严重缺失的,因此令国人耳目一新。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观、方法论和社会价值观以及社会发展 1 大目标的追求上,又有不同程度上的“同”,如在辩证的思维方法上,在“均贫富”的社会价值和大同社会的发展目标追求上均有共性或相似性,所以,马克思主义能够被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同和接受。由此可见,在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成功领导中国完成近现代化的这一社会发展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坚守者和继承者。

同时,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简单化和教条化地搬用,而是要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包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秀文化遗产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正如毛泽东所指出,中国共产党“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这一运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的创造才能”。无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自然内在地包含着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自然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义和内涵。早在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政治报告中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还曾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可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的这一基本的立场和原则,本质上就意味着对中国实际、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尊重与坚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中“中国特色”就包含了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正如习近平同志精辟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 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厚优秀文化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历史渊源,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批判继承与继承批判

在近代中国,对待传统文化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完全否定本民族文化的“全盘西化”论,另一种是固守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但它们都没能真正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十月革命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方法是“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性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方法。辩证否定观的精髓是继承与批判的辩证统一,即继承是批判中的继承,批判是继承中的批判,二者并非二元对立。这种辩证的态度和方法本质上是科学的、理性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中国共产党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之理性批判态度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历史积淀,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要批判、要去除的是其糟粕,而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则要继承,要“古为今用”。“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同志这句话不仅阐明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同时也指出分辨传统文化中“糟粕”与“精华”的价值标准:封建性与民主性之分。在中国的近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 3 义国家,这与传统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是本质不同的,这也就决定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绝不是不加分析地兼收并蓄。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习近平同志秉持中国共产党人对待自己传统文化的一贯的理性态度,强调对我国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眼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绝不是简单的搬用,而是“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也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创新发展的继承,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发展。

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全面、系统地中国化的第一人,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国情及中国实践的科学与完美的结合。毛泽东同志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熟读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在中国革命的大熔炉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富有创造性的结合。

邓小平同志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也都非常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无一例外地坚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和理论创新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性地继承和运用。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加强对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如此之论,可谓高瞻远瞩,为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庄穆、肖贵新,作者单位: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第二篇: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

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还是继承。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创新不是肆意的修改,而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包含着继承,并且是继承上的发展。而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今天很荣幸可以和对方辩友对我们传统文化进行一系列的讨论。相信我们双方都不会否认,对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都非常重要。我方也并不否认继承传统文化的 重要性。但是,在当今社会这个大前提下,我们是需要把继承还是创新,作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侧重点,这个才是我们今天辩论的交锋所在。

下面,我将从3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做的是,实现传统文化更好的与现代化的结合。传统文化是在相当长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固有的滞后陈旧需要我们把对待传统文化的侧重点放在创新上。所以说,要让传统文化适合如今的社会体制和文化底蕴,我们只有把创新作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侧重点,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具有生命力,更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从而提高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

第二,只有对文化进行创新才能在新的社会体制下更好的传播和延续.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必然导致它们的体制不同.而文化作为人类在一定的情境下衍生出来的智慧结晶,必然带有该时代的影子,而传统文化要让当前社会的人们所接纳继承就必须适当前时代的社会体制。我们都知道,无法相适应的两种文化是无法共存的,而我们又不能一味的摒弃传统文化,那么放在我们眼前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通过创新来揉合新旧文化,从而更好的延续,发展.第三,人类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发展的社会,而发展,就必然需要足够先进的文化来作为推动力.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实践中不断出现新状况,提出新问题,这就需要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以提供更大的推动力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就像不同载重的车会有不同的动力系统,否则将会降低速度甚至停滞不前.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社会随着发达程度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前进负荷的增加,那么我们要发展就要提供更大的推动力,而很明显传统文化不能适应这个要求.针对以上三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创新的文化,才能带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我方坚定认为:在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

第三篇: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我国是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先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所积淀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主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积极汲取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实践进行检验,使其融入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中来。

二.对传统文化的现实态度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结合时代精神创造性地吸收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毛泽东说过:“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遗产”。

任何先进文化总是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血脉相连的。离开传统就谈不上创新与发展,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毫无批判地一并吸收,更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传统文化只有结合新的时代和实践加以继承和发展,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我们不可能对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进行细致的辨别,我们可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我们直接从现存的文化中吸取我们认为有益的东西,并不考虑一种文化是属于传统文化,还是属于现代西方文化。因而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当尽量的简明,这种态度应当使我们能够尽量少接触那些传统文化的糟粕,从而使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充满活力、开放现代的文化背景。这种态度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由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精华混杂,而我们缺乏辨别的能力,因而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文化保持慎重和警惕,进而形成一种批判的态度。对于任何来自传统的东西,我们首先就应当意识到传统文化往往是保守和落后的,尽管它有好的东西,但是筛选不是我们的责任,那是学者的责任,我们只是消费者,我们只买确定安全的东西,所以我们不接受传统文化。

这种对传统文化先入为主的否定态度并不表示我们把传统中所有的东西都丢掉,我们的当代文化中可能依然有很多和传统中一样的东西,但是它可能不来自传统,可以是外来的,也可以新创的,也可以是从传统文化中筛选或者演变的。如果它来自传统,我们不应该强调继承,而是强调筛选和演变。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形成一种崇尚传统的心理,而是形成一种反对传统的,不断革新的意识。

总之,我们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遗产,一是要肯定,肯定它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肯定它对中国和世界文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这是我们的光荣和骄傲,绝不是我们的包袱。二是要进行科学分析研究,敢于分析出其中的糟粕,无情地加以揭露批判。在此基础上,吸收

一切有益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东西,使之重现辉煌,再攀高峰。这才是真正热爱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正确做法。

三.西安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的保护

西安,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沉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贵财富。如今,其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从一代古都渐渐演变成了高新技术不断发展的城市。旅游业不断创新,高新产业不断发展,外商随处可见,然而,也有不少民族文化被时代的进步所渐渐抹灭。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西安现代文明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特殊意义。

1承西安传统文化人文思想之古,开西安现代人文精神之新。比如,进行传统人文理念教育,宗教文化资源转换,以及民俗文化资源转换,来培育西安现代人文精神另外,还要保护古都文化风貌,营造现代都市人文景观。

2承西安传统文化道德精神之古,开西安现代商业道德观念之新。首先要弘扬西安传统文化义利观,培育现代市民见利思义观念。其次,运用西安传统文化的亲和意识,营造商业道德日益普遍的和谐氛围

3.承西安传统文化求实思想之古,开西安现代文明科学精神之新。首先,把西安传统文化中的求实思想与西安科技现实结合起来。其次,推动西安传统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使高新技术成为传播西安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最后,引进和培养既懂得西安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科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四、小结

一个社会反传统的力量越强,社会就越开放,创新能力也就越强,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也就越快。反之,社会就显得保守,创造力低下,发展趋于停止。两组典型的例子能够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一组是近代中国与近代西欧;一组是当代欧洲与当代美国。近代西欧的崛起就与西方中世纪传统文化的衰亡密不可分,传统的打破主要是靠长达三百年左右的文艺复兴和多次的资产阶级革命来实现的,而在中国,由于缺乏类似的历史进程,反对封建传统文化的任务要艰巨得多。

当代中国的发展也与封建传统文化在中国的衰落和近代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相一致。中国主要通过两次革命——二十世纪初叶资产阶级革命和二十世纪中叶的共产主义革命,来打破封建传统文化的统治。中国在抛弃封建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改革了传统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并且这种改革还在继续,这是一种显然的不断打破传统的行为。

尽管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打破传统的过程,但并不是我们不从传统中继承和吸取好的东西,那些符合时代精神与社会发展的传统,我们应当保持并发扬光大。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大致的态度应该是:我们把它看成我们的敌人,但并不是敌人坚持的,我们就反对。

第四篇: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学设计

象山中学

郭俊美

教学设想:在外来文化的强烈攻势下,不少学生盲目崇尚外来文化,追捧外来文化,甚少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不了解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思辩中进一步明确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坚持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培养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学会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看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正确的文化态度。教学重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教学过程: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有积极作用,消极作用。我们要想让传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今天我们学习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合作探究:“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在封建社会,一方面,“孝”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一个工具,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往往屈从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另一方面,“孝”又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提出问题:如何对待“孝”文化?

分析“孝”文化的精华—尊老、敬老、爱老。“孝”文化的糟粕—封建家长制、愚孝 指出对于精华要汲取,对于糟粕要剔除。从而概括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具体做法: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与旧24孝相比,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提出了新24孝,新24孝继承了传统孝文化的精华,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例如教会父母上网、陪父母旅游、支持父母再婚等,更多的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新旧24孝对比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不但要继承,更重要的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创新,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让传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材料1:陕西省地方戏“华阴老腔”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却因表现形式单调难以吸引观众,面临传承危机。2016年,华阴老腔演出团队与摇滚歌手与合作,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摇滚音乐相结合,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联袂演唱《华阴老腔一声喊》,引起巨大反响。

材料2: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

华阴老腔之所以取得成功、中国杂技之所以受世界人民的欢迎就在于他们注重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这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第三个态度。(3)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总结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1.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要辩证地认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落后的、腐朽的,要加以改造或剔除。

3.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教学反思:本课以“孝”文化的传承发展为例,分析总结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情感,树立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培养了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五篇: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反对四种错误倾向

2016年07月22日 14:53:42 来源:《红旗文稿》2016/14 作者:高长武

如何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回答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牢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全盘否定、虚无历史,以古非今、简单复古,故步自封、盲目排外,妄自菲薄、去中国化等四种错误倾向。

一、坚持客观对待、辩证分析,反对全盘否定、虚无历史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全盘否定、虚无历史的倾向,其主要表现是,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把传统文化说得一无是处、漆黑一片。其主要危害在于,否定了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意义,否定了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正确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正确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成了伪命题。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唯物主义者,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与历史问题。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我们要看到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会阻碍和束缚社会的发展进步。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其在历史上发挥的进步作用和其思想精华在今天依然具有的借鉴价值。

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5000多年而绵延不绝,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现实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向上向善”的、具有“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精华,依然可以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挥积极作用,为我们认识并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因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否定和无视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正确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不是一个虚无缥缈、无关痛痒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关系重大的重要问题,不是要不要回答并解决而是怎么样回答并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坚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反对以古非今、简单复古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以古非今、简单复古倾向,其主要表现是,美化历史,主张复古,照搬古代历史上的做法,甚至提出“以儒治国”“以儒代马”的主张。其主要危害在于,割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模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差异,企图动摇和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这一问题与上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本质上还是如何客观辩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有益成分并不能代替其思想糟粕和历史局限;中国传统文化所起的历史作用和具有的时代价值,也不能掩盖曾长期占据中国传统文化主导地位并作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儒家思想中的许多落后、消极因素,曾束缚和阻碍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事实。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无视其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踩到地上,视之为影响中国进步的万恶之源,又不能忽视其局限性和落后、消极因素,把它说得尽善尽美、吹上天去,视之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妙药。

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条根本成功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并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这其中的中国具体实际当然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实际。因此,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是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需因素,二者互为需要、不可割裂。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就没有区别、不分彼此甚至可以相互取代。实际上,它们不仅有时代性上的差异,更有层次和本质上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立身之本,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历史实践反复检验的正确选择;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不是谁强加给我们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多方比较、反复检验后作出的自主的历史的选择。

因此,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决不是要动摇和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要坚持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资政育人的作用,助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三、坚持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反对故步自封、盲目排外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故步自封、盲目排外倾向,其主要表现是,自满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文化成就,排斥甚至拒绝学习、借鉴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成果。其主要危害在于,看上去“维护了民族文化自主性”,实际上违背文化发展规律,封闭日久难免走向没落。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相应地也就都有需要丰富和提高之处。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文化优越论是不切实际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文化和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不管它曾经如何辉煌,如果陶醉于过往的辉煌,故步自封、封闭排外、不思进取,必然会陷入僵化、走向衰败。这是文化和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遭受各种磨难而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特性,注意在同其他文化和文明的交流中汲取有益的营养,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因此,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不能故步自封、盲目排斥域外文化,而且还应虚心学习、积极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一切有益成果,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四、坚持文化自信、洋为中用,反对妄自菲薄、去中国化

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妄自菲薄、去中国化倾向,其主要表现是,以洋为尊,唯洋是从,盲目追随所谓“现代潮流”,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主张割断历史,去中国化。其主要危害在于,割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消除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模糊中华民族的来路,扰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既定部署。

这一问题与上一问题,也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本质上都是属于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与域外文化的关系问题。

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是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中走到今天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国家、民族凝神聚力、团结一致的重要前提,所谓身份认同,也就是要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和思想灵魂。如果不知道自己是谁,不坚守甚至放弃自己的身份认同,不了解甚至有意模糊自己的来路,不正视甚至全面否定自己的历史,不珍惜甚至彻底贬损自己的思想文化,就会行无依归、丢魂落魄,就会失去方向、陷入迷途,就会丢掉根本、丧失命脉,这样的国家、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因此,对于世界其他国家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既要认真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又要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坚定文化自信,坚决反对妄自菲薄、唯洋是从,甚至搞削足适履、去中国化的思想与做法。

上述四种思想倾向本质上的错误是共同的,就是在如何看待和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功用与局限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等关系的问题上,脱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机械地而不是辩证地、片面地而不是全面地、割裂地而不是联系地、静止地而不是发展地看待问题。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处理有关问题,核心的要求至少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并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稳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这是根本前提;二是始终坚持辩证看待、鉴别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择善而从,这是基本方法;三是始终坚持立足当下,着眼于“用”,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将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是最终目的。关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总书记曾说过两句非常凝练的话:“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总书记这里所强调的“科学”“忠实”,其题中之义至少包含上述三个要求。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艳

下载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浅谈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魏潇 (山东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2014秋汉语言文学专科·曹县电大分校) 【摘要】: 活动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的人们,郝会同时面对两个跺题,一是如何对待......

    中国共产党对待农民的若干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对待农民的若干历史经验 历史上,我们党曾经被共产国际看成是“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意思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不正统”,然而,就是这“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最终夺取......

    中国共产党对待三农问题的若干历史经验[五篇范例]

    课 程 名 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 文 题 目中国共产党对待三农问题的若干历史经验 学 生 姓 名XXX所 在 院 系XX大学软件学院专业09级XXX学号2009X......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态度

    如何用真理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态度 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

    我对当代科学态度的理解5篇

    我对当代科学态度的理解“科学代表的是人类已知的总和,而非是宇宙之真理,追求真理要心存一分尊敬,一分谦虚”,科学在于对无知世界的认识,真理是已知的,而在科学的道路上出现的一些......

    对待人生

    人应该如何活着才有价值呢?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实现人生价值?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些问题尤为重要。然而大学生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大学生应当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人不应当只拘泥......

    对待问题学生

    绍兴龙龙教育:“浅析如何对待问题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被称之为“问题学生”的学生越来越多,这部分学生呈现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目前也引起了教育届同仁的高度重视。所谓“问......

    微笑对待范文

    微笑对待、真诚服务 也许你曾和他们擦肩而过,也许你曾和他们目光交接,也许你曾和他们一起工作、学习···· 不管你们是否相识,你总能看到一群可爱的身影穿梭于校园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