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国时期《北洋画报》中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民国时期《北洋画报》中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于天津而言,自开埠之后,城市化便进入较快发展的阶段。至民国,天津已经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埠都市。在天津城市化过程中,报刊成为最直接记录、反映城市化进程的一种载体。在报刊的城市书写中,可以窥探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本文以民国时期天津《北洋画报》为例,分析城市书写中所展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一、媒体人的国家想象
《北洋画报》由冯武越创办于1926年,前后共有五任主编:张?I子、童漪珊、刘云若、吴秋尘和左小蘧。虽然五位主编风格不同,使《北洋画报》在定位与风格上有些差别,但总体上都体现了《北洋画报》“传播时事、提倡艺术、灌输常识”的宗旨。
在传播时事方面,《北洋画报》创刊人及其诸位主编都采取直面社会的态度,对于民生凋敝、外国势力肆虐等社会现实并不避讳,会安排一些版面用来刊发抨击社会现状的文章,如1927年1月5日刊登《很有用意的两个人名》:“迩来东亚病夫,病势沉重,周身发热,头脑昏迷,四肢麻木不仁,皆因下部溃烂,作赤色之故。其东西邻人,以债权关系,睹状异常不安,深恐病夫一旦不起,则将大受损失,因派医士二人,为之诊视。其一名为‘助分立’,得此人之助,则病夫可以截而为二也。其一名‘乱(京音,应读如烂)波生’,谓彼来则祸乱将除之以生之谓也。二人均主张将病夫剖而为二,谓如此尚有一线希望,下部虽已不堪问,而上半截或不再受影响而得生存,此种斩钉截铁之医术,不知其何所本,病夫子孙,不忍亲睹病夫生受腰斩之罪,业已一致反对云。”该文深刻揭示了中国饱受外国侵略的现实,并对当局进行嘲讽。刊发这样的稿件,足以昭示《北洋画报》媒体人对民国社会现状的认知、态度,以及对时事的反应,对民族、国家命运的反思。
除了刊登抨击类文章,《北洋画报》的媒体人也会从传播正能量的方面考虑,刊登一些具有积极因素的新闻事件,目的是为了引领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以期达到民族强盛、国家兴旺的终极目的。例如《北洋画报》媒体人在社会新闻版刊登很多关于国民体育方面的消息,诸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儿童健美比赛、女子运动会等方面的新闻。如1937年5月11日画报社会新闻版,刊登了两幅女学生体育比赛的照片:华东九大学运动会一百及二百公尺赛跑第一名,许美英小姐;京市九届小学联运会铅球第一名,阮文卿。女运动员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整体展示出来的是健康的美,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又如1937年6月1日刊登了“上月廿九日在平中山公园举行之平市儿童健美比赛大会”的照片,向社会传递一种正能量:强身健体要自儿童抓起,民族焉能不兴旺。再如1937年6月3日刊登天津全市中小学春季运动会开幕日会长凌勉之致辞与小学生表演团体操之情形的照片,同期还刊发了笔名为左右的诗歌《津市中小学春运会杂咏》,其诗序云:“津市中小学春运会开幕之日,因天气炎热,当主席致辞时,谓此次运动会可一洗外人讥我为病夫之污点,„„”虽然左右的诗是讽刺主席致辞时就有学生晕倒的事,但诗序还是透露了当时社会对举办运动会,对洗刷“东亚病夫”的民族期许与追求。
总体说来,《北洋画报》刊登传播时事的文章,风格不同,内容各异,但都无一例外建构出媒体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即摆脱东亚病夫的称号,结束饱受侵略的命运,希望民族兴旺、国家强盛。
二、投稿人的国家想象
《北洋画报》文艺版刊发了很多社会文人撰写的评论性文章,这些文章涉及戏剧、话剧、影视等方面。其中某些评论文章,不仅昭示出投稿人的文艺主张,更折射出当时社会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戏曲评论方面,如1937年5月8日《北洋画报》刊发乙威《赶三之幽默》云:“余写后,曾附识云:‘史载义伶甚多,谏伶则未有也。实则谏为伶人天职,义以近私,谏则近公,大小有不同也。教育家居恒告吾人于大处着眼。处廿世纪中,伶人亦社会教育家也,能不以身作则,着眼大处哉!’„„本以旧剧题材,多猥琐之事,不如着眼国家兴亡,忠奸果报,评其来龙去脉而表演之。„„乃悟有权势者,不喜闻人讽谏,惟有趋幽默之一途耳。”撰稿人乙威认为,戏曲演员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社会教育学家,应承担起教化之责,通过自身对剧本的演绎,通过诙谐的方式,着眼于国家兴亡、忠奸大义,继而针砭时弊。乙威的文章传达出他本人对戏曲从业者的期望,也折射出他作为社会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即国家兴亡,人人有责。
话剧评论方面,如1937年6月1日《北洋画报》刊登一张北平剧团公演之“阿Q正传”中阿Q向吴妈求爱的照片,6月8日刊登已非的《阿Q上演失败》:“上月廿九、三十,北平剧团上演《阿Q正传》于长安戏院。观客中有坤伶李桂云,对李艺员所饰之阿Q,大呼有趣,于是乎乃知阿Q上演之失败。盖鲁迅原作,实用阿Q代表一般‘精神胜利’之中国人,若仅‘有趣’而已,是不啻与原作者以污辱!原作之精神,阿Q实为一令人哭笑不得之人物,若编剧者仅为‘生意经’,殊无以对九泉下之鲁迅,更无以对热心之观众!据余所知,阿Q剧本有四,为许幸之的,田汉的,袁梅的。许剧为六幕,场面有过剩之嫌;田剧为五幕,牵扯太多,已失原作之精炼;袁剧系以绍兴土语写成,鲁迅生前已予以确切批评,兹从略。然以上三剧本,虽失之冗泛,而于剧中人个性尚无大差。北平剧团上演者,具三本之短而无其长。剧本人物减少至十二个,此或为‘经济’关系?而十二人中宾主不分,则为不可原恕之失败。阿Q虽做到‘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程度,而实际亦不过可憎与无味而已。至于行动之可笑,仅属旧剧中之‘小丑化’,诚不足与言艺术也。”《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在小说里传达出鲁迅对民国社会现状的批判,对民族精神的反思,映射出的是鲁迅对国家、民族的想象与梦想,因此话剧版的《阿Q正传》也应秉持这一原则,体现这一精神,继而昭示出话剧界对国家的想象与梦想。已非在文章中批判了“有趣”版《阿Q正传》,认为这种不负责任的改编、演绎,完全颠覆了鲁迅本意,对于针砭时弊是毫无意义的,甚至有害的。评论人已非极力批判“戏说”式的文本改编,反映其对鲁迅先生之于国家、民族想象与梦想的认同。
影视评论方面,如1937年6月29日《北洋画报》刊登署名轶庵的《谈国际影星罗朋》:“国家固不能舍国际以独立生存,艺术事业,亦不能舍国际而单独进展。电影出品,受国际之影响尤巨。往日国之败类,以电影为业者,往往暴露我国及国人之污点,以取媚外人,以冀多所获利。今则人民知识日高,团结日固,对于此种有辱国体之举动,莫不疾首痛心,深恶痛绝之。且有爱国之士,欲从电影一途,以发扬民族之美德,一洗从前之污垢,而争荣于国际。但此志可嘉,而进行则稍感困难。盖电影一项,编撰剧本易,选任演员难,诚欲发扬民族美德,非有富于才艺,情感热烈之青年演员,不可以成其事。故历年来,京沪港各制片公司,努力从事,苦心孤诣,虽制片甚多,然在国际影坛,一露头角者,仅《渔光曲》一片耳。夫《渔光曲》一片之佳,端在演员支配之适当,且能痛刷我国影片充满舞台化之疾病。”电影《渔光曲》已难以见到,对它的剧情、艺术成就也难以评价。但据此文可知,《渔光曲》在当时国际影坛是极为成功的,其成功原因是弘扬了民族美德,洗刷了舞台化弊病。通过对影视界状况的批判,对中国电影的反思,足见轶庵认为电影应当弘扬民族美德,应当以弘扬民族美德的电影争荣于国际。这是以轶庵为代表的民国影评人的国家想象,具体而实际。
《北洋画报》的评论文章对发生在城市中的文艺现象进行批评,并在批评过程中建构出民国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
总而言之,《北洋画报》作为城市书写的一种类别、载体,构建了媒体人与投稿人两类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折射出民国整个社会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与梦想。虽然民国知识分子的国家想象有着时代性、具体性,但从希望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角度而言,又与现在的“中国梦”是相通的,是一脉相承的。
(天津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第二篇:想象中的月亮
想象中的月亮
今年的中秋节到了,盼着看月亮的我,好不容易等到了夜晚,本来想着学习古人举头望明月,对月抒怀的我却赶上了,那圆圆的月亮被浓浓的云朵给遮了个严严实实。唉!又是一个没有月亮的中秋节。
回到屋里,爸爸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月饼,对我说:“过节了,吃月饼赏月咯!”我低下头,幽幽地说:“爸,今天没有月亮诶!”爸爸听了之后,想了想,对我说:“原楷,你的想象力不是很丰富吗?你为什么不在你的脑袋里想象一下今晚的月亮啊?”我一听,心想:对啊,我为什么不自己想象一下今晚的月亮是什么样子呢?于是我就开始“沐浴”在想象的海洋里了:“今晚的月亮可真圆啊!”我对爸爸说,爸爸听了,说:“那你能不能想想今晚的月亮像什么呢!”“像一只明亮的眼睛!”我对爸爸说,爸爸又问:“为什么像一只明亮的眼睛啊?”我认真地回答道:“因为月亮很喜欢地球上的景色啊,每当云朵遮住月亮时,就像闭上眼睛,可是又忍不住偷偷地睁开再看一眼,所以我把今晚的月亮比喻成一只明亮的眼睛。”“恩,非常不错,你小子的脑袋瓜子就是机灵!”爸爸赞叹道„„
“原楷!”“啊,干嘛啊?爸爸?”“我看见你一直咱站在那里不动所以才叫你嘛。”“我正在想象,可是你却打断了我的思维,哦,那些月饼呢,我要吃。”“放在桌子上呢。”原来想象中的月亮比现实中的月亮还要美丽,这是因为它是想象出来的。
福建泉州四年级:李原楷
第三篇:想象中的校园
想象中的校园
每天早晨,我走进大门,一栋大楼便展现在我的眼前。往下看,翠绿色的草坪,银色的雕塑,使我的眼睛立刻忙起来。
下课了,我蹦蹦跳跳地下了楼,看着纯净的校园,所有的疲惫都消失的无影无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使校园变得生机勃勃。
我,最爱雨后的校园。
雨点把校园的灰尘洗净,两边粉红色的教学楼,中间老师们办公的绿色大楼,两侧白色的教学楼,排列是那样整齐。
在这些楼中间是两片绿茵茵的草坪。左右各一个,左边的草坪里有一个花池,一个水池。花池边上围着一盆盆的花,花的品种,颜色各个相同,让人眼前一亮。右边的草坪引人注目的是一条布满爬山虎的长廊,爬山虎的绿色把充满生机的校园装扮的更加自然,更加可爱。
两边草坪上最吸引人注意力的要数左边草坪的喷泉了,夏天水池里喷出的水花让人感到神清气爽,为炎热的夏天添加了一丝凉意。
草坪被一棵棵树围着,有松树,柏树,槐树,一棵棵小树迎着阳光茁壮成长。
草坪上,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装饰了可爱的校园。
在大楼后面,被树围着的操场上,时常见到学生们打篮球,踢足球,因此,操场上大都是男同学们。
我的校园,是个美丽,可爱的地方。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实验小学四年级 夏志强
第四篇:《废都》中的知识分子角色分析
《废都》中的知识分子角色分析
10中本非一 100105131 许陈颖
《废都》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在1993年出版后引起了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议,一度遭禁。“废都”,即是讲述了一个逐渐走向颓废堕落的古都里的故事。在这部作品里,塑造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群生活在古都西安的知识分子形象,主要表现了知识分子在这个新旧文化相互冲击的时代里的悲剧。物欲横流的现实使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异化并逐步走向堕落。知识分子迷失了自我,在这座“废都”里,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从对他们的生活的描写,反映社会的病态和腐败。
《废都》一书中对环境的描写透露出凄凉、颓废的气氛,这是“废都”西京的社会底色,是当时西京的世情背景。在此之上以作家庄之蝶的生活为主线,主要围绕西安城几位重要的文人——作家庄之蝶、研究员孟云房、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音乐家阮知非而展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的时期,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知识分子也表现出了对彷徨、迷茫的心态。他们由对社会现实的彷徨而转而投入现实,变得堕落,表现出了一种腐败、病态的心理特征。
首先是主人公庄之蝶,这一形象是这个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概括。庄之蝶作为一个作家在当时家喻户晓,十分受人敬重。作品一开始借孟云房之口赞赏了庄之蝶清净、闲适、不受世俗污染。然而,随着人们对于文化名人、知识分子的崇拜的膨胀,也促成了这些知识分子丧失了对生活、精神的追求,沉湎于俗事当中,庄之蝶也不例外,他也慢慢地走向了堕落和腐化。一方面,庄之蝶具有文人的雅趣和真性情。他赞赏牛的精神、同情爱护女性、关心周围的同事(钟唯贤)。但是同时,他又具有与之相反的对立性格:他吸牛的乳汁、和众多女性发生性关系(这里不能说庄之蝶玩弄女性,他与这些女性的关系是灵与肉上的纠葛,他在与这些女性的性交过程是发自内心的情感的交流,而不是单纯的欲望的宣泄)、从龚靖元儿子龚小乙等人身上谋取金钱利益。在庄之蝶的身上,具有十分明显的两面性。关于庄之蝶与身边女性的故事是书中着重描写的一个部分,我以这一部分来举例说明庄之蝶性格的矛盾和彷徨。庄之蝶有一个妻子和三个情人(唐宛儿、柳月、阿灿,这三个女人与庄之蝶发生过性关系)。妻子牛月清无论是在操持家庭或者是在夫妻感情上,牛月清都是保守古板的,而牛月清是生长在“历史名城”西安的女性,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八九十年代新旧文化交替时期的旧文化。唐宛儿、柳月、阿灿则是代表了新的文化,充满活力、充满诱惑,同时又在旧文化根深蒂固的地区艰难地寻求生存和发展,寻找自己的地位。庄之蝶与这四个女人的纠葛,便象征着当时知识分子在新旧文化两端的徘徊。庄之蝶本是个乡下的穷酸知识分子,与牛月清结婚后,开始步入西京文坛,声名鹊起。庄之蝶与牛月清的关系则暗示着当时的知识分子始终无法摆脱掉旧文化的束缚,无法真正获得思想解放。而庄之蝶与其他三个女性的关系则暗示这他在旧文化的压迫之下渴求拜托束缚获得思想自由的状态。他希望能从这三个女性身上获取到存在感,获取到在面对旧文化逐渐步入腐朽衰败的局势下自身的救赎和解放。然而,无论是原配或是三个情人,这些女性最终都离开了他,庄之蝶的精神也随之奔溃,希望破灭。小说中,柳月说:“是你把我、把唐宛儿都创造了一个新人,使我们产生了新生活的勇气和自信,但你最后却又把我们毁灭了!而你在毁灭我们的过程中,你也毁灭了你,毁灭了你的形象和声誉,毁灭了大姐和这个家!”这时候,他才醒悟过来,他选择了放弃文学,离开西京知识分子的生活圈,以获得人性的回归。然而,我们不禁要感叹,难道真的逃离了西京,庄之蝶就能获得重生吗?推而广之,处于八九十年代之交的知识分子,又有几个能够真正拜托新旧文化的冲突以找到内心的救赎的呢?小说中,庄之蝶对于性的一些近乎于变态的追求也喻示着这个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内心的扭曲和异化。性行为上,他追求刺激享乐,而同时还会给女性题词作诗,这也表现了他思想深处对于新旧文化的纠葛。面对新文化和逐渐物
质化的社会,庄之蝶也从一开始的洁身自好而变得最波逐流,甚至违背了知识分子的良心。他为了收入贩卖盗版书、为了打赢官司违心地发表领到儿子的文章、为了自己的声誉暗示黄厂长欺诈消费者„„庄之蝶在周围人的驱使下,无法固守内心的清净,逐渐迷失了自我,将自己推入了深渊。
除了主人公庄之蝶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分子形象便是孟云房。古籍研究院孟云房相比于庄之蝶,则更能适应这个社会,更加圆滑。然而,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却沉迷于气功、算命这些迷信的事情之上,这本身就是他对自我存在感的否认,对自我精神追求的迷失。面对这这样大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冲击,他虽学会了圆滑地处理周围的事物,看待周围的人和现象,但是,他的内心世界却是空虚的。他无法从古籍研究中找到精神慰藉,而流行于当时的气功、算命等的迷信思想却害了他,让他瞎了一只眼。他在性的问题上虽没有庄之蝶的荒唐行为,但是却和尼姑搞暧昧。孟云房最终的结局是跟随儿子去新疆。如果说庄之蝶是由一个内心虽有些自卑却仍然保持清高的文人形象堕落成一个落魄的遭人遗弃的凡夫俗子,那么孟云房代表的就是那些在社会上表现的更为圆滑的知识分子的内心的荒芜和自我精神追求的病态和异化。
作品围绕着庄之蝶与旧情人景雪荫的一场官司展开。从官司的开始到结束,不仅叙述着庄之蝶的思想的变化历程,也穿插了众多的角色,将八九十年代的各色人群铺陈在读着眼前。书法家龚靖元沉迷于赌博,最后被儿子和朋友还得家破人亡,自己也自杀了。龚小乙本也是可塑之才却因为吸毒而落魄不堪。画家汪希眠才华出众却倒卖赝品,无度享乐。周敏一心想要出人头地,不惜拿名人绯闻进行炒作。女尼慧明本是个遁入空门的有学问的出家人,却周旋于男人中间。黄厂长生产假农药,害死老婆了却只关心自己的工场和收入。这些本该在社会上有所作为的人,都在这个思想动荡的年代里随波逐流,变得庸俗不堪,思想行为病态、异化。这部作品对当时知识分子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化的概括和呈现,贾平凹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出更加广阔的社会上的各色知识分子面对物欲横流的现实世界时内心的选择,同时对这些堕落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鞭挞。“废都”之“废”不仅仅在于一座城市,更在于一个文化的堕落和精神的颓废、人性的迷失。
第五篇:朗读中感悟 想象中体验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而在我们云南省西双版纳生活着一种少数民族──傣族。你们知道傣族人民每年都要过一个隆重的节日,这个节日叫什么?
指名回答,师板书:泼水节,指导学生认读并书写“泼”。
师: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是在公历的4月中旬过泼水节,时间持续3至7天。
2.师:1961年,我们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就来到了西双版纳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你们对周总理有哪些了解?
指名交流,师相机出示周总理简介。
周恩(1898—1976)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总理。字翔宇,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淮安,并在淮安度过童年时代。1949年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后改称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在建立中美、中日之间正式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做出卓越的贡献。
3.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1961年的泼水节,去看看那次难忘的泼水节吧!(师板书:难忘。)
4.师指导读课题。你觉得这个课题应该怎样来读?重音应落在哪里?请全班同学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谈傣族的泼水节,引入到1961年周总理参加傣族的泼水节;再开门见山导入课题,达到“课伊始,意亦明”的效果。通过指导读课题,让学生初步懂得读短语时,哪个词该读重音,才能表达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做到以下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圈出来。
(2)对于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2.出示生字,检查学习情况
凤凰 傣 恩 敲 撒 襟褂 咖啡 踩 端 蘸 寿(1)指名认读生字,师相机正音。(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生字。
(3)齐读生字,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课件出示课后的“我会填”,认读多音字,并根据读音组词。
好:hǎo(好事)hào(爱好)
空:kōng(天空)kòng(空位)乐:lè(快乐)yuè(音乐)
盛:shèng(盛开)chéng(盛饭)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力求加以运用,采用多种方式认读并熟读牢记生字,为后面学习课文扫除障碍。
(三)再读课文,初知“难忘”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①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课文里标出自然段序号。②用自己的话简单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相互交流。3.指名交流。
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61年周恩来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欢乐情景。【设计意图】给足学生读课文的时间,学生在反复多次的读书活动中做到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以此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年段目标的要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注意了教学方式,把生硬的“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换成了“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既降低了难度,又对学生进行了思考方法的指导,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到课题中的“难忘”。
(四)细读课文,感悟“难忘” 1.学习第1自然段。
(1)朗读第1自然段,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每当凤凰花开的时候,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就到了。)
(2)在这个自然段中有一个表示颜色的词语,请在文中用“──”画出来。(火红火红)像这样结构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雪白雪白、金黄金黄、碧绿碧绿。)
(3)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出热闹、高兴的心情。)2.学习第2自然段。(1)引读第2自然段。
师:今年,傣族人民特别──
生:高兴。师:因为──
生: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2)深入分析。
①“今年”是指哪一年?(1961年)②“特别”可以换成哪个词?(格外)③用“因为……所以”说说这段话的内容。
④这段话让你体会到什么?(周总理深入群众,关怀傣族人民。)(3)指导学生用激动、开心的心情朗读第2自然段。3.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周总理要来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了,那么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呢?(1)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思考:用横线画出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句子。(2)指名交流。相机出示以下句子。①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a.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四面八方”的意思,从“四面八方”这个词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参加此次泼水节的人很多。)
b.讨论:“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
不能。因为“赶来”有急切的意思,表现出傣族人民急切地想亲眼看看周总理,傣族人民怕来晚了赶不上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所以起了大早,急匆匆赶来。
c.指导朗读这句话。
②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A.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比喻)
b.把什么比喻什么?(把花瓣比作地毯。)
c.在现实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鲜红的地毯?(庆祝会、婚礼)
d.这句话让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以及独特的迎客方式和喜庆的氛围。)
e.指导朗读这句话。
③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a.“一条条”和“一串串”可以换成“一条”和“一串”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条条、一串串表示很多条,很多串的意思。b.这句话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仿佛看到了江面上驶过很多龙船,很多的花炮在空中齐放,场面非常热闹。c.指导朗读这句话。
④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a.当周总理出现时,傣族人民有什么表现?(欢呼)
b.假如你是傣族人民,周总理来了,你会怎么做?会怎么喊?
引导学生加上动作把场面表现出来,指导学生做到感情充沛,声音自然。c.师引读:人们欢呼着──
生:周总理来了!
(3)齐读第3自然段。4.学习第4自然段。
(1)师:看,周总理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出示课文插图),猜一猜图中谁是周总理?(指名回答)
(2)自由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周总理衣着、神态的句子,对照课文插图看看,你们猜对没有?
(3)指名交流。①师相机引读:
师:周总理身穿──
生: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师:头上包着一条──
生: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②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笑容满面”的意思,用“笑容满面”说一句话。③周总理为什么要穿上傣族人民的服装?
因为周总理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傣族人民打成一片,入乡随俗。
(4)师:周总理来到人群中,他是怎么做的?自读第4自然段第2句话,用双横线勾画出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
①指名交流。(接过、敲着、踩着、跳舞)
②从这些描写周总理动作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周总理平易近人,和傣族人民心连心。)
(5)朗读第4自然段。指导学生用跳跃、愉快的心情朗读。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味、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本人物及作者思想情感,为理解感悟“难忘”打下基础。
5.学习第5自然段。
师过渡:开始泼水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样相互泼水相互祝福的?(1)指名读课文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边听边圈出周总理动作的词语。(2)指名交流。(端着、拿着、蘸、泼洒)(3)引导想象并引读: 师:周总理一手端着──
生:盛满清水的银碗。师:一手拿着──
生: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此时他走到一位老爷爷身边,他会说?他又走到一位阿姨的身边,她又会说?他又走到一位小朋友的身边,他又会说?(指名交流)
(4)师过渡并出示句子,进行句子训练。①出示句子: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②此时谁能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随机点拨:同时做的两件事可以用“一边……一边……”造句。③假如你就在泼水节的现场,你还会祝福周总理什么?(指名交流)
【设计意图】阅读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去填补文本意义的空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课文所描绘的境界。此环节教学,教师深入挖掘文本,抓住文本的空白,进行拓展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6.学习课文第6、7、8自然段。
(1)在这3个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几个感叹句?表达了什么?(2)指名交流。(4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3)小组讨论: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是幸福的、难忘的?
因为周总理亲自来到傣族人民的身边,一起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他把幸福、欢乐以及美好的祝愿带给了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4)指导学生带着激动、幸福的心情朗读课文第6、7、8自然段。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读中想象,在想象中体验,充分体现“以读为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获得思想启迪。在多样化的朗读中,学生既能品味语言、训练语感,又能增强感受、积淀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我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师相机正音。2.请学生观察生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3.细看生字,指导书写。
“龙”字书写时最后一笔是点;“恩”,上下结构,上面是“因”,提醒学生不能写成“田”;“敬”,左右结构,右边是“攵”,提醒学生不要写成“夂”;“鲜”,左边“鱼”的最后一笔要写成提,不要写成横;“凤凰“,都是半包围结构,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4.在课本上练习书写生字。(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5.展示反馈,组织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写好生字,先要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然后重点指导难写的生字,给学生充分写字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明确认真写字的重要性。
(六)总结拓展,升华“难忘”
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周总理是一个平易近人、入乡随俗,永远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好总理,此时,你学完了课文,能用下面的句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吗?
课件出示:这真是个_________的泼水节,因为__________。
2.师:周总理虽已离去,但他关心各族人民的思想时刻激励着我们。周总理曾说过,让我们大声齐读,课件出示: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是呀!我国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许多值得我们去爱的地方,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也有很多。课前,你搜集了我国哪些民族的隆重节日?谁来给来大家说说。课件出示:彝族有火把节,哈尼族有苦扎扎节和十月年,白族有大理三月街,苗族有花山节,回族有开斋节。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参加各民族的节日,去感受各民族的热情好客。
3.师: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周总理关心各民族的事迹读一读,相信大家会被他的事迹所感动,令大家难忘!让我们再一次齐读课题,来表达我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