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中的迷失(上)——抗战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

时间:2019-05-13 05:05: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硝烟中的迷失(上)——抗战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硝烟中的迷失(上)——抗战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

第一篇:硝烟中的迷失(上)——抗战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

抗战之前的知识分子话语虽然已经面对着国家权力话语和民间大众话语的双重挤压,却仍然在艰难地发展着,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创作,都比较多地继承着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话语的基本精神。抗战爆发之后,知识分子话语更进一步陷入困境,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沉重路程。

一、民族主义旗帜下的集结与陷落考察当时文坛实际,我们没有理由不承认:抗战文学是在民族主义旗帜下集结的。自从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许多学人都用启蒙与救亡这两个概念来谈论20世纪中国文学。然而,2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并不仅仅是李泽厚所论述的启蒙与救亡的二重变奏,而是由启蒙、救亡和翻身所构成的三重主题变奏。由于历史的境遇,中国新文学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同时并存着三种意识:人的意识、民族意识和阶级意识。三种意识分别产生了三个中心主题:启蒙、救亡、翻身。五四新文学以人的意识为主导,形成了启蒙主义文学主潮,虽然在整个五四时期三种意识基本能够和谐统一而没有表现出激烈的冲突,却已经隐含了各种矛盾。虽然三种意识和三种话语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但是,知识分子话语更关心人的解放,民间话语更看重阶级的翻身,而国家权威话语无论什么时候都更青睐于民族意识和与之密切相关的爱国主义。国家权威话语与民族意识的联系并不奇怪,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国家就是统治机器,而且只有国家权力更有条件宣称自身代表全民族的利益。30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坛非常清楚地分出了几个阵营: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以民族意识为中心,主旨在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更多地体现了国家权威话语的意愿。左翼文艺运动以阶级意识为中心,旨在阶级的翻身解放,更多地体现了民间大众话语。这两种力量尖锐地对立着,但就其文化性质来说二者之间大同小异。过去的研究由于视角的问题而过分夸大了二者之间的对立性,忽略了它们之间鲜明的共同性质和产生这共同性的同一文化价值基础。事实上,民族主义文学和左翼文学在文学观念、审美意识和对文学的具体要求等方面,都表现着高度的一致性。他们都否定五四新文学以人的解放为中心的启蒙主义,都反对个性主义而张扬群体意识。不同只在于前者所张扬的群体是民族,而后者所张扬的群体是阶级。在抗战之前,虽然双方都向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精神发出挑战,但并未能够真正动摇文学主流发展的方向。双方都把文艺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创作的园地里却成果稀少,真正显示着创作成就的是这两大阵营之外的作家和那些虽在集团之中而未被集团吞没的坚强个体。事实上,文学在抗战前夕已经向民族主义靠拢。左联的解散就是一个明显的标志。“两个口号”的论争虽然进行得非常激烈,但双方都提出了新文学必须为民族的解放与独立而斗争的目标和任务。它显示着30年代以阶级意识为主体意识的左翼文学向民族意识的归顺。周扬主张“国防文学”,目的就是要求“文学上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集中到抗敌反汉奸的总流”。(1)虽然“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仍然保存了“大众”的字样,意味着仍然存在阶级意识,但是,却也承认在新的形势下文学必然地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一切救亡运动解放运动里面,抗敌战争——民族革命战争底运动是一个共同的最高的要求”。(2)人们大都认为当时的中国文学不能不接受统一战线的号召,要求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作家到统一战线的阵营里来,以便最大限度地动员文艺上一切力量,以争取民族的自由与解放。“统一战线”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但无论怎样解释,都无法抹杀一个事实:统一战线并不是乌合之众,它必然统一于某种权威。在民族主义旗帜下形成的统一战线必然服从于民族权威,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结成的统一战线必然要强化国家权力。强调民族中心意识意味着强调民族团结,而团结仍然不可避免地要团结在国家权力周围。从根本上讲,这是民间话语中的政治因素所不愿意接受的,也是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精神所不愿意接受的。但是,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这种矛盾却没有表现出来。甚至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是那些昨日权威话语的激烈反对者对国家权威的顺从。“国防文学”的口号就是一个鲜明的标志。抗战开始,意识形态和审美倾向上存在的矛盾都开始转入次要地位,一切服从抗战的要求。各派作家联合起来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其《简章》中明确地宣布着他们的宗旨:“以联合全国文艺家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完成中华民族自由解放,建设中华民族革命的文艺。”在《告全世界的文艺家书》中,他们向全世界宣告:“我们是中国人,当此祖国阽危,全民族遭逢空前浩劫的时候,我们知道什么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是中国的文艺人,我们熟知我们历史上伟大的天才每一次临到民族对外作战以求生存的时候,是怎样做的,我们知道我们的责任所在!”当时的情形确如郭沫若在《抗战与文化问题》中所说:“'八。一三'以来,所有国内的种种颉颃状态几乎完全停止了,所有一切有利于抗战的力量也渐渐地集中了起来,就已感觉着有集中的必要。就简单拿文化问题来说吧,所有以前的本位文化或全盘欧化的那些空洞的论争,似乎早已是完全停止了。而在文化的分野里面受着鼓舞的,是抗战言论,抗战诗歌,抗战音乐,抗战戏剧,抗战漫画,抗战电影,抗战木刻„„”左翼作家也不再把苏联放在自己祖国之上,更不再高唱“无祖国”之论。文学全力配合抗战,民族意识成为文学的中心意识。文学集结于民族主义的旗帜之下,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终于取得全面胜利。无论我们如何理解这种选择。文学在民族主义旗帜下的集结给文学带来的结果是不容忽视的。从理论上讲,我们完全可以证明伟大的战争应该产生伟大的文学,但历史提供给我们的现实却不能不承认:置身于伟大的战争中的作家却没有产生出伟大的抗战文学。抗战初期的创作主要是报告、特写、通讯、墙头诗、街头剧等小型作品。尽管从当时到现在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有人论述那些作品的伟大之处,但文学艺术水平的降低却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公式化,概念化,标语口号化,大同小异的作品形成了“抗战八股”的不良景观。那些作品告诉我们,文学为抗战付出了代价。值得思考的是,战争对文学的影响不应该是负面的。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史告诉我们,战争不是导致文学水平低落的原因。半个世纪之后回顾这个时期的文学,我以为,文学水平之所以降低,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学在强化民族意识的同时出现了内容和形式双重的失落:一方面是陷入国家权力话语的重围而失落着真实的主体;另一方面是俯就大众而降低了艺术水平。双重失落的原因是中国知识分子因为未能完成自身人格的现代性转化,一旦置身于某种潮流之中,就容易失掉自我。创作上普遍的水平降落启示着后来者:即使作家有真挚的感情,一旦抛弃了自己的话语立场和话语形式,就很难写出成功的艺术佳作。从当时的创作实际考察,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作家们不再有自己思想和认识的独特性。这仅仅是因为战争吗?战争并不导致作家思想的消失。在战争中,知识分子当然要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而呐喊,但它应该仍然是独立的个体的呐喊,是带有自己独特个性色彩的思想和情感表达。然而,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作家们一旦服务于战争,却立即失掉了自己的声音,放弃知识分子的话语立场而完全淹没于国家权威话语之中。这是一个值得充分注意的历史现象。它说明着中国知识分子独立意识的欠缺。其实,这种欠缺在此之前早已暴露。早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一大批经历过五四新文化精神洗礼的作家已经转变方向,背离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建立的知识分子话语立场而走向了不同的群体。他们缺少强大的自我和坚强的个性,虽然追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潮流,但毕竟不象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那样具有坚实的根基,新潮浸染了他们衣衫的花斑却未能使他们生长出独立地支撑自己头颅的筋骨。所以,一旦大潮退去,他们必然立即到某个群体中去寻找依靠。无论普罗文学运动,还是民族主义文艺运动,都否定五四新文学,都反对个性主义而强调集体意识。其中表现的正是一些没有完成现代转化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弱点。他们希望自身有所依附,希望集团作战,并且希望有人为自己作主或者指挥自己的行动。这种弱点在国难当头的时候更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不再要求创作自由,不再强调人格独立,而且主动要求组织的管理和纪律的约束。一些文学史著都曾经指出这一事实:“从各地集中到武汉的作家,一致感到缺乏严密的组织和坚强的领导,以致影响到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甚至文艺宣传、创作和出版往往形成自流,因此迫切要求文艺界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3)如果与五四先驱相比,我们不能不怀疑:这是现代知识分子的状态吗?然而,这种描述是准确的,从《抗战文艺论集》保留的材料就可以看到,以群在抗战开始写的《关于抗战文艺活动》中认为当时的文艺活动有两项急迫的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文艺应该象军队一样有“健全的组织”,他说:“全国的军队必须有统一的编制,统一的指挥,然后才能做到配备恰当,进退有序的地步,文艺作家也同样,必须自身有整齐严密的组织,然后才能有系统,有计划地执行自己的工作。”(4)半个世纪之后,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设想,让文学家也象军队一样按照计划执行自己的写作任务,能够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呢?这种主张竟然由处于边缘的知识分子自己提出,更充分地说明着知识分子对自己话语立场的彻底放弃和在民族主义旗帜下的自我迷失。一些人不仅自己放弃创作自由和精神独立,而且要求他人也统统照此办理,以达到步调一致。有两件事值得在此提及,一是所谓“与抗战无关论”引起的**;一是所谓“反对作家从政论”导致的批判。其实,梁实秋并非主张文学与抗战无关,他的原话是“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5)结果却引起发了激烈的批判。反对者从根本上否认在抗战中有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好象写作或者发表与抗战无关的作品就是对抗战的破坏,好多梁实秋成了反对文学服务于抗战的汉奸。沈从文这个自称“乡下人”的作家在这个特殊的岁月却恰恰表现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他在1939年发表文章《一般与特殊》,对一些作家投笔从政提出批评。因为在他看来,作家从政之后满足于一般宣传,是创作质量下降的原因。他并不反对文学创作为抗战服务,却实在看不起一些文人满足于风云际会,以文化人的身份去获得一官半职而得意洋洋。沈从文的文章一发表就受到了激烈的批评。由此可见,当时的文坛已经容不得不同的声音。经过历史的风雨,这些旧账已经越来越清楚。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此积极维护民族主义中心意识的却不是老牌的御用文人,而是刚刚被招安的叛逆。他们接受了国家权威话语,并且用这权威话语要求不愿意完全放弃知识分子独立人格和立场的作家。这种批判虽然是旧日积怨在起着作用,但总让人想起梁山好汉们一旦有朝廷之势可仗,那威风便今非昔比。昨天自己处于江湖,与异己的争吵也只能是村野的叫骂。今日既然进入庙堂,便可指责一切异己者不忠不孝。回顾20世纪中国文坛,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无论哪一个阶段,做出贡献的往往是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作家;那些总是活跃在文学运动浪尖上的人虽然以制造**引人注目,但其作用却往往是建设性极小而破坏性极大。他们往往反叛也激烈,投降也容易,今天是叛逆,明天就成了教训叛逆的打手。他们常常反权威,但只要从权威那里获得认可,就会立即匍匐在地山呼万岁。他们常常领导新潮流,并且用鞭子驱赶不愿追随者,但正是这种行为一次次导致了知识分子话语及其承载的现代性的失落。

二、大众化传唤中的沉没文学既然要全面地服务于抗战,就要首先致力于唤起千百万民众的抗战热情。要唤起民众抗战的热情,就必须适应宣传对象的要求。于是,如何使文艺创作被大众所喜闻乐见成为文学的当务之急。在形式上,要为大众喜闻乐见,就不能不考虑旧形式的利用。因此,如何利用民族旧形式就成了一个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引起的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是20世纪文学史上一件值得注意的大事。它在理论上没有什么建树,但产生的影响是重要的,甚至改变了20世纪文学的发展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在听命于权威话语而服务于抗战的过程中没有完全丧失自身,是由此而来的旧形式的利用和大众化使文学走向了彻底丧失自身的道路。知识分子话语在与权威话语的矛盾和斗争中没有完全失落,但在迁就和迎合民间话语的过程中却陷入了难以自拔的沼泽。抗战一开始,文坛就响起了大众化的呼声。来自文坛内外的力量都纷纷呼吁文学走向民间,走向大众,实现大众化。我们知道,文艺大众化问题不是抗战开始后才提出来的,而是早在三十年代初期上海的作家就讨论过这个问题。在大众化的讨论中,鲁迅曾经发表过很好的意见――他担心文艺会因此而俯就大众,会成为“大众的帮闲”。抗战开始之后,这个问题重新提出并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必然的。正如茅盾所说:“本来文艺大众化运动应当和国语运动联系起来的。但是目前我们讲大众化,却不能拘泥于这个理论。我们现在十万火急地需要文艺来做发动民众的武器,我们不能等待到大众学会蓝青官话那一天。”(6)“因为在全面抗战的今日,我们的作品如果还是只能达到最少数的知识青年群中,就是文艺这武器尚未充分发挥它的力量!”(7)为了宣传而要求文艺通俗易懂以便能够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这是必然的,也是无可非议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民族处于危急的关头而文学不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变化。也无法想象作家们会完全拒绝以通俗的形式为战争服务。但是,值得注意的并不是委员长或者他的宣传部对文艺提出的战时要求,而是一些文人对文学提出的主张。一些人甚至认为:“在抽象的理论上,非大众的抗战文艺是不能存在的。抗战的文艺同时必然是大众的文艺。”(8)“现在,面对着这样紧张的局势,我们应该严重地提出:'大众化'是一切文艺工作的总原则,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必须沿着'大众化'底路线进行,在文艺工作底范围内,应该没有非大众化的文艺工作,更没有反大众化的文艺工作”(。9)要求文学全面大众化,旧形式的利用产生的后果已经不必细说。民间旧形式的基础上产生不出现代的文学作品,它导致的必然是文学艺术水平的严重退步。这种退步在宣传性的作品中不可避免,任何人都不应该对其苛求,但为宣传而粗制滥造却不应该成为艺术的标准。文学应该努力向着高水平发展,不应该放弃对艺术水平和深度的追求。然而,一些很有影响的人物却干脆主张彻底放弃文学的艺术水平要求,彻底放弃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单纯以服务于抗战宣传为标准,甚至直接反对对艺术水平和理论深度的追求。郭沫若在《抗战与文化问题》中说:“抗战所必须的是大众动员,在动员大众上用不着有好高深的理论,用不着有好卓越的艺术——否,理论愈高深,艺术愈卓越,反而愈和大众绝缘,而减弱抗战的动力。”周扬在《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中也说:“我们现在所要求于作家的就是用这种大众化的小型作品敏速地去反映当前息息变化的实际情况,而不是离开实际,关起门来去创造什么'伟大的作品'.”虽然这时候的郭沫若已经是第三厅的厅长,与权威话语的合流使他不再是一般的知识分子,正如他在1926年穿着国民革命军的军装向青年发出做革命文学家的号召一样,本身已经不是知识分子?纳簟H欢捎谒纳矸荼暇共煌谡诺婪裙竦彻僭保湎饔檬歉飨缘摹?/P>民族形式的讨论涉及的不仅仅是形式问题。文学要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决不仅仅是形式问题的解决所能够达到的。要实现大众喜闻乐见的目标,就必然要迎合大众的价值观念、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必然导致文学现代性的丧失。在20世纪中国,文学大众化的要求与现代性的目标是格格不入的。原因很简单,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动的,作为一种被动的现代化,其动因不是本土新的文化因素的生长而是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最先接受外来文化的是知识分子而不是民间大众。所以,现代性主要由知识分子话语承载而不是存在于民间文化之中。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现代性没有在民间大众中扎根生长。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分子话语与民间大众话语在文化性质上有着本质的差别。前者是外来的,后者是本土的;前者是现代的,后者是传统的。五四新文化之所以新,就新在它以西方思想武器反传统,新在它的非本土的现代性质。因此,要求民族化,就不能不意味着对知识分子话语的否定,就不能不意味着对现代性的否定和对传统性的弘扬,也就不能不意味着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精神的背离。民族化和大众化是相互联系的,民族化必然导致大众化,大众化也必然带来民族化,两者都可以导致传统的复归,也必然导致五四知识分子话语精神核心的颠覆。

第二篇:中国文学中经典词句常识汇总

语文常识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8、丝竹:音乐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中国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三、中国文学之最: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四、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五、诗句与人:

①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

④ 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诸葛亮

⑤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司马迁

⑥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李白

⑦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⑧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欧阳修

⑨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⑩ 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

?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文天祥

? 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屈原

?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范仲淹

?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鲁迅

? 毛泽东称朱自清:“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

? 列宁赞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 ? 芭蕾舞的化身:乌兰诺娃。

? 关汉卿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六、一句话评书:

①《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②《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语)

③《梦溪笔谈》: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英·李约瑟)

④龙争虎斗:《三国演义》

⑤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 ⑥隽永的说辞:《战国策》

⑦不朽的战争艺术:《孙子兵法》

⑧旧时代的葬歌:《骆驼祥子》

七、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八、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九、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十、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十一、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十二、地理部分:

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3、河:黄河。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十三、天文部分:

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批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北极星,北方天空的标志。

2、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二十四节气:(见字典节气歌)

4、传统节日。

上元,即元宵,正月十五。

寒食,清明前2、3天。

5、纪年法。

(1)公元纪年法。

(2)皇帝、年号纪年法,庆历四年春。

(3)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除10)4,5,6,7,8,9.,0,1,2,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除12)4,5,6,7,8,9.,10,11,0,1,2,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10,余数为天干顺序。

用公历年代除以12,余数为地支顺序。

例如:1919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0,余数为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1919年除以12,余数为3,对表“3”为“亥”,那么1919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1919年。

6、纪月法(不常见,略)。

7、纪日法。初一 朔 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望

8、纪时法。

日出5-7 食时7-9 隅中9-11 日中11-13 日昃13-15 晡时15-17 日入17-19 黄昏19-21 人定21-23 夜半23-1 鸡鸣1-3平旦3-5

分享

语文老师应该读准这些字

觊觎 jìyú

龃龉 jǔyǔ

囹圄 língyǔ

魍魉 wǎngliǎng

纨绔 wánkù

鳜鱼 guìyú

耄耋 màodié

饕餮 tāotiè

痤疮 cuóchuāng

踟躇 chíchú

倥偬 kǒnɡzǒnɡ 另:倥侗念kōngdòng。

彳亍 chìchù

谄媚 chǎnmèi

女红 nǚgōng 古同“工”

佝偻 gōulóu

龟裂 guīliè 微细的裂纹(如砂浆、混凝土、抹灰面上的);颜料、釉或油漆薄膜,由于老化和瓦解而产生的短而浅的裂纹

龟裂 jūnliè 田地因天旱而裂开许多缝子;皲裂。人的皮肤因为寒冷干燥而布满裂纹或出现裂口

蓓蕾 bèilěi 遗憾的是在人名中经常被念作péi。

蹀躞 diéxiè

迤逦 yǐlǐ

呷茶 xiāchá 呷作动词,义为小口饮。呷作象声词时念作gā。

狡黠 jiǎoxiá 猥亵 wěixiè

猥狎 wěixiá(怀疑是否有这个词)委蛇 wēiyí 蟾蜍 chánchú 迷惘 míwǎnɡ 趔趄 lièqie 窥觑 kuīqù 肄业 yìyè 徜徉 chánɡyánɡ 也作倘佯。叱咤 chìzhà 绸缪 chóumóu 纶巾 guānjīn

咄嗟 duōjiē 霎时

罹难 línàn 龌龊 wòchuò 促狭 cùxiá 皈依 guīyī 旮旯 gālá 戛然 jiárán 参差 cēncī 鳏夫 guānfū 髑髅 dúlóu 皴裂 cūnliè 妊娠 rènshēn 老鸨 lǎobǎo 东莞 dōngguǎn 孑孓 jiéjué 逡巡 qūnxún 趑趄 zīqiè 斡旋 wòxuán 弹劾 tánhé 旌旗 jīngqí 沟壑 gōuhè 交媾 jiāogòu 菁华 jīnghuá 毓婷 yùtíng 拈花 niānhuā 旖旎 yǐnǐ 褴褛 lánlǚ 蒯草 kuǎicǎo 执拗 zhíniù 匍匐 púfú 阿訇 āhōng

** shǔnxī 暴殄 bàotiǎn 拥趸 yōngdǔn 氤氲 yīnyūn 鹄的 gǔdì

整饬 zhěngchì 北京话里常念轻声。贲临 bìlín 常被人念成pēn 踽踽 jǔjǔ 弑君 shìjūn 舐犊 shìdú 澹台 tántái 复姓 单于 chányú 尉迟 yùchí 复姓。

噱头 juétou或xuétóu 一般取后一种。劓刑 yìxíng 木讷 mùnè 薄荷 bòhe 徘徊 páihuái 耆宿 qísù 确凿 quèzáo 现在只有一个音。

枣核 zǎohé 念hú时通常后加儿化音。给予 jǐyǔ 说客 shuìkè 腌臜 āzā

垚(三个土,读音yáo,意:山高,多用於人名。)

犇(三条牛,读音bēn,意:同“奔 ”,急走,跑,紧赶,逃跑等。)

聂(三只耳朵,读音niè)

磊(三块石头,读音lěi,本义:石头多)猋(三条小狗,读音biāo)贔(三个宝贝,读音bì)虫(3个虫重叠,读音chong)(虫的繁体)奸(三个女字重叠,读音jian)(奸的繁体)嘦(上只下要,读音jiào)囍(两个喜字,每个喜字31口,共六十二口,读音xǐ)巭(上功下夫,读音bū)恏(上好下心,读音hào)孬(上不下好,读音nao)奣(上天下明,读音wěng)

嫑(上不下要,读音biáo,意:不要)驫(三匹马,读音piāo)嚞(三个吉,读音zhé)

譶(三个言,读音tà)舙(三条舌头,读音qì)瞐(三只眼,读音mò)馫(三只香,读音xīn)灥(三条泉水,读音xún)靐(三个响雷,读音bìng)畾(三个条田,读音léi)轰(三个车,读音hōng)皛(三个白,读音xiǎo)惢(三颗心,读音suǒ)尛(三个小,读音mó)麤(三个鹿,读音cū)

龘(三个龙,读音dá,意古同“龖”,龙腾飞的样子。)票(三个票,读音piāo,意通“飘”。轻举的样子)

鑫(三个金,读音xīn,意旧时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森(三个木,读音sēn,意稠密)

第三篇:不再歧视中迷失自我

第三框《关键在态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走出挫折方法途径。

2、能力:培养战胜挫折的积极心态。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面挫折。

二、【教学重点】面对挫折要有积极的心态。

三、【教学难点】面对挫折如何保持积极心态。

四、【教学手段】情境创设法、案例教学法。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在挫折面前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的事例、练习题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收集战胜挫折积极心态的典型事例、名人名言等。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讲述巴尔扎克与卡夫卡的故事。

师:巴尔扎克是世界上著名的文学大师,但他并非一出世就名扬天下,誉满全球,在成名之前,巴尔扎克也曾困顿(艰难,窘迫)过,狼狈过。他本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偏偏想当作家,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写的那些玩意儿又不断地被退了回来,他陷入了困境,开始负债累累。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他挺乐观,每当就餐,他便在桌子上画上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更发人深省的是,也正是这段最为“狼狈”的日子里。他破费七百法郎买了一根镶着玛瑙石的粗大的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字:我将粉碎一切障碍。正是这句气壮山河的名言在支持着他。后来的事实表明,他果然成功了。

卡夫卡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和大师,最著名的作品有《百年孤独》、《变形记》,揭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性、人情的冷漠,他也有一把手杖上写着‘一切困难粉碎了我’”,后来卡夫卡在绝望中死去。

师:从他们俩人相同的手杖,不同的誓言,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认识。

生:对待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态度又会有不周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师:现在,我们就来体验与感受应该以什么时候样的态度对待挫?(板书课题)

学习新课

1、引导学生阅读《别让眼睛老去》,然后分组讨论:“保罗·迪克”的“森林庄园”为什么再度绿意盎然?

生:关键是祖母的开导使保罗·迪克在绝望时看到了希望。

师:面对挫折不同的心态会带来不同的结果。积极参与的心态荟萃使你的眼睛醒来,看到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你的生命会重新闪亮;而消极的心态则会使你的眼睛老去,只看到悲观、失望和灰暗的一面。

2、战胜挫折事例接力赛。

先阅读“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材料”,然后将所搜索这方面的事例讲给同学们听。以典型最能表现在挫折面前积极心态为优。

3、发挥想像力,完成任务对消极心态与积极心态的理解的。

消极心态

积极心态

挫折像灾难,彻夜摧毁我的生活; 挫折像高山,跨过去就会豁然开朗; 挫折像 ;

挫折像 ;

4、“友情链接”:

师:面对挫折如何保持积极心态?

学生根据课文“友情链接”概括:

积极走出挫折,成就自己的事业,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走出挫折的前提是:正视现实和挫折,不回避,端正心态;

②走出挫折的基础是: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

③走出挫折的动力是;有理想和目标;

④走出挫折,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树立信心,增强勇气。

5、朗读《微笑传递力量》、《最美的微笑》体会积极心态对战胜挫折的巨大作用。

6、“想一想”: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以往面对挫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总结归纳。

拓展延伸。

七、【板书设计】

关键在态度

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积极心态:取得成功,成就事业 消极心态:悲观失望,生命暗淡

八、【教学反思】

第四篇:在硝烟中锤炼 在平凡中奉献

在硝烟中锤炼在平凡中奉献

竹溪县民政局光荣院副院长马盈安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马盈安,男,今年44岁,现任县民政局光荣院副院长。非常感谢县领导给我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我在民政战线工作23年,谈不上做出了什么贡献,也没有什么先进事迹可言,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凡普通的小事,是作为一个退伍军人的应尽之责。今天我给各位领导汇报的题目是《在硝烟中锤炼,在平凡中奉献》。

我是1981年月10月入伍,在武汉军区129师33760部队侦察连当侦察员。水坪镇黄龙村周奇林烈士和我同时入伍,同在一个部队,一同参加老山防御作战,那是我一生最光荣的一段往事。

1984年5月,我所在的部队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开赴云南麻粟坡县参加者阴山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师抽调一个连上前线,我的竹溪老乡周奇林、夏尊明入选。我当时给师参谋长当警卫员,在外执行演习任务还不知道上前线的消息。参谋长无意中对我说部队要轮训,我问啥叫轮训,首长说,轮训就是上前线真刀真枪的干。我听说后,向首长要求坚决上前线,首长说来不及了,参战的部队马上就要走了,我急着说不行就用您的车把我送过去。首长被我缠得没办法,批条子开个后门把我送上了南下的列车。就这样,我开后门上了云南前线。到达目的地后,经过一个月的战前训练,我被安排到者阴山担任抓俘虏搜集情报战斗任务。

者阴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杨万乡对面,植被茂密,山势险峻,1

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1984年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主战场之

一。亚热带季风气候充沛的雨量,使该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地表湿度大,这也让我们非常不适应,我的严重风湿病就是那时得的。我所在的连队是侦察连,侦察兵要比普通士兵忍受更加恶劣的环境,执行一些极危险的任务,在一次行动中,我们足足潜伏了18天,侦察兵的艰苦生活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在我们连队还有一位享誉全国的2006感动中国人物、党的十七大代表丁晓兵。

我们连队进入者阴山后,昼伏夜出,抓俘虏、搜集情报,出色的完成了各种侦察任务。由于周奇林表现突出,还被火线提升为副班长。

1984年月10月28日清晨,者阴山还是那么湿润,雾气笼罩的815高地,显得那么安静。周奇林所在的俘虏组由连长带领。已悄悄潜伏到位,我所在的掩护组也将目光牢牢锁定在敌方阵地上,稍有异常我们将掩护捕俘组撤离。7点30分,两个敌兵向捕俘组的潜伏点走来。当前面一个敌兵离周奇林一米左右时,周奇林一跃而起,将他扑倒在地,其他捕俘组成员也扑了过来。后一个敌兵见情况不妙,掉头就往回跑。这时,敌人阵地也发现了捕俘组,顿时枪声大作,敌人疯狂地向周奇林和我的战友扫射。此时,掩护组的枪声也响了起来。

捕俘组的连长见已经暴露,忙招呼其他人赶紧撤。周奇林和另两名战友拖着俘虏向我方狂奔,其中一名就是丁晓兵。在奔跑的途中,负隅顽抗的俘虏挣扎着拉燃了身上的手雷。当青烟升起,连长“散开”的声音还没出口,手雷就爆炸了。而当时我们离敌

人的阵地只有40米。

硝烟散尽,我第一个冲了过去,只见周奇林浑身是血,仰面倒在地上,丁晓兵的一只胳膊被炸飞,另一名战友也负了重伤,一位捕俘组的班长见到周奇林的惨状,哭了起来。我冲他吼道:“哭个啥,赶紧把人背走啊!”说着我伏到周奇林身旁,让那名班长将周奇林抱起来放到我背上。

我当时相信周奇林没有死。

可当我捏住周奇林的手腕时,心里顿时凉了。周奇林的骨头好像被震碎了,一使劲都能捏到一起,越跑越觉得背上的周奇林格外重,格外的凉。背着他跑了3里地,赶到接应地点时,浑身是血的我看着浑身是血的周奇林,再也控制不住了,放声痛哭。

不一会确切消息传来,周奇林牺牲了。

从此,我更加沉默寡言。连长为这次行动要给我请记二等功,我含着热泪吼道:“我的战友、我的兄弟都死了,我还要个奖章有什么用?”

以后每当侦察连接到任务,我都参加,一次不落,就是想着给战友报仇。1985年正月,在一次袭击捕俘战斗中,我又一次荣立二等功。

1985年12月,我带着一身伤痛、两枚奖章和对周奇林的无限哀思,退伍回到了竹溪。而我的老乡、战友、兄弟——21岁的周奇林,被追认为革命烈士,荣记一等功,长眠于我国西南边陲的者阴山上。

退伍后我第一件事,就是马上赶到周奇林家。周奇林的母亲秦明秀看到我,仿佛又见到她最疼爱的小儿子,紧紧地抱着我放

声大哭,我也止不住泪流满面,千言万语的安慰着老人,老人拉着我的手悲切的说:“我就这一个亲生儿子,我也知道他为国家死的光荣,也是我这个做母亲的光荣,可是我心里实在是迈不出这道坎呀!”此时,我知道老人家是对儿子的无限思念,我压抑着悲痛说:“老人家,您别哭了,以后您就把我当成您的亲儿子吧”。秦明秀老人看着我诚恳的目光,点了点头。

此后,我为我又有了一个新母亲而自豪,无论大事小事我都要去看一看老人家,就连自己的终身大事也要去征求她老人家的意见,1986年我结婚时,我和妻子买了礼物去看望老人家,老人家高兴地说:“孩子呀,你真是我的好儿子呀!”

每逢过年过节、老人的生日,我都要去给她老人家拜年、祝寿。有时约上几个战友到老人家去热闹一下,让老人家从悲痛中走出来。

1999年,我从县福利院调到县光荣院工作,离秦明秀老人的家更近了,我去得更频繁了。来来往往,我都要到他家打一站。周奇林的哥哥周奇成也非常喜欢我这个“新兄弟”。他们家里有事,招呼一声我就过去。2005年秋季,秦明秀在家不慎把腿摔骨折了,周奇成不巧正在外办事,儿媳妇一个人又抱不动老人。得到消息后我连忙赶到他们家,把老人送到医院,抱上扶下,床前床后照顾了一个多星期。去年7月,79岁的秦明秀老人去世,得知消息后,我为老人家披麻戴孝,两天两夜没合眼,直到把老人送上山。

有人说我太傻,但我心里很踏实,因为做了一件有德的事,通过这件事,能够慰藉老烈属悲切的心,能够弘扬做人的高尚情操。

县光荣院供养的对象是老烈属、残疾军人、复员军人,这里

收养的56名孤老优抚对象是为祖国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牺牲和贡献的“老功臣”。光荣院的工作任务就是为“老功臣”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无微不至的照顾好老人的身体,服侍好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幸福安度晚年。我自1999年调到光荣院后,为“老功臣”服务近10年。在近10年的时间里,我从接收老人入院,到为老人端水、送饭、送生病的老人到医院治疗等脏活、累活,我都干过。我分管光荣院的福利生产工作后,起早贪黑,既是管理员,又是生产员。2000年,光荣院为解决供养经费不足的问题,新上了型煤生产加工项目,为了节省开支,我们管理干部齐上阵,此间,我白天开着三轮车进城挨家挨户送煤球,晚上与大家一起加班加点做煤球,几个月下来,我忍着风湿病疼痛(夏天要穿秋裤,上楼都很困难),当年实现纯收入4万多元,用于改善院民生活。虽然我拖着一身的病痛,但为了让老功臣们生活得更好,我同其他同志一道种粮、种菜、养鸡、养猪,不管是挑大粪这种脏活,还是挖地这种重活,我都抢在前面带头干。亲戚朋友说:“你是啥国家干部,简直跟农民一样,净干些挑大粪挖地的活。”我侄子说我是泥腿子干部,他们说的是真话,我也不气馁,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些老功臣。

2007年冬月初十,烈属黎时荣突发疾病,凌晨两点多钟,护理人员一个电话打到我家里,听到老人病重的消息后,我立即披衣起床,骑上摩托车就往光荣院赶,一路上刺骨的寒风吹的我这双风湿的腿瑟瑟发抖,开始是钻心的痛,后来就麻木了,连踩刹车都不行,我又急又痛又怕,急的是老人的病,痛的是自己的病,怕的是踩不到刹车会摔坏,好不容易赶到光荣院,急忙来到老人床前背起老人就下楼,由于腿还是麻木的,下楼时双腿一下子象失灵了一样跪在了地上,幸亏同事们扶着老人,才没把我们摔坏。我咬紧牙关撑着站起来,硬是坚持把老人送到医院治疗。老人的病好了,可我腿上又添了几块新伤。妻子见我经常拖着带病的身体拼命干,心疼地说:“你是对国家有功的人,腿疼的那么厉害,为什么不给领导反映,请领导照顾一下呢?”别人也说,你不顾自己的身体,坚持工作图个啥。我对他们说:“比起牺牲的战友,我是非常幸福的,再说这项工作我愿意干。”是啊,想起牺牲的战友和无数革命先烈,他们连生命都舍得,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今天我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的功臣,他们在不同的革命时期,为了祖国的事业,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我为他们仅仅做了一点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与功臣们比,真是差之万里。今后,我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扎扎实实工作,用真情和汗水为老功臣们服好务,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中国文学课程作业参考答案(中编)

《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参考答案(中编)

第13-14讲 1978-1989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填空题

1、四;

2、为社会主义服务;

3、反思文学;4、1985、现代派;

5、刘索拉、《无主题变奏》;

6、《剪辑错了的故事》、《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7、张弦、路遥;

8、梁晓声;

9、张承志;

10、《荒芜英雄路》;

11、《我与地坛》;

12、史铁生;

13、《乔厂长上任记》;

14、高晓声、张一弓;

15、贾平凹、“葛川江系列”;

16、徐星、《潘金莲》;

17、孙甘露;

18、莫言;

19、残雪;20、格非;

21、余华;

22、钟山;

23、池莉、《一地鸡毛》。

二、名词解释

1、“三只报春的燕子”

“三只报春的燕子”指的是最早展露新时期文艺复苏迹象的三篇作品: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些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预示了新时期文学“转变”的发生。

2、第四次文代会

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要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任务;重新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文艺政策;在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3、“两为”方向

第四次文代会闭幕不久,1980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今后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发展方向,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并且确定 “两为”方向是“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不仅能更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规律”。

4、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5、改革文学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国家发展的思考。这就是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按照作品取材的区别,人们一般将“改革文学”划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部分。

6、寻根文学

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文化寻根”热,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张承志的《黑骏马》、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他们希望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这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论主张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完整意义上的文艺思潮。

7、“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又称“新写实主义”,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一地鸡毛》等;他们热衷于对现实生活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崇尚对现实的“原生态”表现,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8、“新历史主义”小说

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莫言的《红高粱》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之作”;其他主要作家作品有黎汝清的《皖南事变》、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新历史主义在真实观、历史观和艺术观上都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追求对题材的抽象和超越,把题材、人物、事件仅仅当作一种背景,主要表现主观体验和人物心灵,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三、简答题

1、寻根文学的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是由于作家们感到了“文化”对人类的深刻制约,并力图把握它。

虽然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进而发现,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过程,形成了不同民族、国家不同的“文化心理”,它积淀在社会每个人的心灵中,决定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因此,许多作家希望能够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

第二,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他们希望以文学来弥补“文化断裂带”。

第三,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的影响,许多年轻作家从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他们相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们的“寻根”,是为了与世界对话。

2、寻根文学的“文化寻根”意识。

所谓“文化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如阿城的《棋王》等);

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

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这虽然还是启蒙主义的话题,但也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但这三个方面也不是绝对分开的,许多作品是综合地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四、论述题 1、1985年前后文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1985年前后,新时期文学创作在新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促动下,出现了新的跃动,实现了文学观念的重大更新,文学创作不再沉湎于现实的政治问题和道德批判,而是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是一个真正多元的、全方位的文学阶段。

特征之一是寻根文学的出现。韩少功、阿城等一批青年作家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创作了《爸爸爸》、《棋王》、《小鲍庄》等著名小说;文化小说旨在通过追寻和审视民族文化之“根”,重铸我们民族的精神;寻根文学开拓了中国当代小说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特征之二是“先锋实验”小说的出现。代表作家前期有刘索拉、莫言、残雪等,其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反抗对自我的压抑,偏重于情绪性和感受性的表达;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批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锋小说思潮;代表人物有马原、洪峰、余华等;其创作主要集中于小说形式和语言的变革,致力于颠覆故事、解构意义。

特征之三是现实主义及其他形式特征的创作亦能大行其道,不仅有现代主义意味的先锋实验文学,同时也有以武侠、侦探、言情小说为代表的大众通俗小说。大众通俗文学从80年代初经由港台转入,同流行音乐、流行歌曲一样,由南到北在全国蔓延,至80年代中期,基本上占领了广大城乡的基层文化市场。通俗小说、纪实小说等都能在探索与尝试中占据多元文学的一席之地。

2、“新写实小说”的演变

“新写实小说”从创作题材和出现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有: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的如: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人》《官场》,方方的《风景》《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黑洞》等。

后期“新写实”主要作家和作品有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方方的《何处是我家园》等,这些作品形式上仍旧采取近乎“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方式和不作主观评价的平行叙述角度,主题上力求在虚拟的背景中建立一种新的历史眼光。因此,这类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历史主义”的特色。同时,这个时期新写实小说还加强了对小说“故事”完整性和“可读性”的重视,如方方的《一波三折》《桃花灿烂》《埋伏》等。新写实小说家强调的重点在于对生活“原生态”的逼真再现,虽然许多作品表面看来只是生活的简单再现,但其中涉及的事件、情境都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选择和艺术加工的,是一种不露痕迹的典型化,它吸取了传统“现实主义”对真实的强调,但又有其不同的呈现方式。

3、先锋小说家及其艺术创新

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的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并因之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形式主义者”,例如他的《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小说中,元叙事手法的使用在打破小说的“似真幻觉”之后又进一步混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

莫言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象世界,并由于其感觉方式的独特性而对现代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扭曲与违反,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文体。这种文体富于主观性与感觉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把诗语引入小说的一种尝试。这在他的中篇小说如《筑路》、《白狗秋千架》、《爆炸》、《球状闪电》等小说中表现尤为明显。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则以一种丑恶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稍晚于他们的先锋小说家有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人,他们代表了先锋小说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探索的发展。格非的小说也致力于叙事迷宫的构建,但他的方式与马原不同。主要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如《褐色鸟群》《青黄》《迷舟》等。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等作品。孙甘露的这些小说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的关系,而专注于幻象与幻境的虚构。余华则发展了残雪的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代表作有《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等。

第15-16讲 1978—1989年间的诗歌

一、填空题

1、今天;

2、归来诗人、崛起的一代;

3、归来的歌;

4、白洋淀诗群;

5、令人气闷的“朦胧”;

6、谢冕;

7、回答、致橡树;

8、青春诗会;

9、公刘;

10、在新的崛起面前;

11、北岛;

12、北岛;

13、走向冬天;

14、致橡树;

15、舒婷;

16、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7、顾城;

18、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19、顾城;20、远和近;

21、海子;

22、麦地;

23、艾青;

24、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25、太阳;

26、我爱这土地。

二、名词解释

1、归来的诗人

指“文革”结束后复出诗坛的老诗人群体,主要有这样几部分:

①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其中既有在三四十年代成名的艾青、穆旦、唐祈、唐湜等,也有在50年代初露头角的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等;

②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等;

③因与政治有关的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等。

上述诗人在时隔二十年后的70年代末“归来”时,在一段时间里,纷纷把生活道路的挫折、磨难所获得的体验,投射在他们的诗作中。相近的追求,使他们这期间的诗,呈现一些共同特征。

2、“崛起的一代”

所谓“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期以后涌现的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诗人。具体包括:

① 延续五六十年代诗歌主流“传统”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杨牧等; ② 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如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

③ 80年代以后出现的更年轻的诗人,如海子、骆一禾、西川等。

3、“白洋淀诗群”

“白洋淀诗群”是一群在“文革”期间秘密写作,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青年诗人。他们是1969年后先后到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的北京知青,代表人物有根子(岳重)、多多(栗士征)、芒克(姜世伟)、北岛。这些知青原来大多就读北京有名的中学,出身于知识分子或高干家庭,有比较广阔的阅读范围。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的主题,也写他们生命的受挫,表达足下的土地发生断裂、错动时的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在艺术方法上,虽然也从中国当代主流诗歌接受影响,但在较广泛的阅读中,也多方面地从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

4、朦胧诗

朦胧诗是新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代表性诗人和作品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等;曾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侧重表达对“文革”政治神话的抗争和反思,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与探求,对自由理想的追寻;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

5、《一代人》

《一代人》是顾城创作于1979年的著名诗篇;全诗只有短短两句话,18个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在成为顾城诗歌标签之作的同时,成了刚从劫难中苏醒过来的“一代人”的精神箴言,被视为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

三、简答题

1、新时期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0年,为历经劫难的诗人“归来”和延续“传统”的青年诗人“歌唱”的阶段;

②第二阶段1980年到1986年,这是具有叛逆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诗人,即朦胧诗人崛起并得到认可的阶段;

③第三阶段1986年到1989年,一批更年轻的诗人以民间群落形式突破朦胧诗,寻求更加自我的诗歌精神的阶段,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90年代诗歌的主力。

2、新时期诗歌发展的总体特色

①对诗的真实性的普遍关注,这是对前一时期诗歌,尤其是十年**中所出现的虚伪和矫情的反拨和矫正;

②对诗的个性化的自觉追求,不管是对国家社会的历史现实,还是对个人自我的心灵世界,都坚持一种独立的思考立场;

③对诗的本体建设的高度重视,从诗体形式、意象结构到语言句式,都被不断地变革和翻新。

3、朦胧诗的内容特征:

①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

②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③重建了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

4、北岛诗歌的思想意蕴

北岛是《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在“朦胧诗运动”中,常被看作是这一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北岛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诗,最突出的是表达一种怀疑和否定精神,在诗歌中表现出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正与那个时代同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对虚幻的期许,选择的犹豫和缺乏人性内容的苟且生活的坚决拒绝:“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回答》)等,展现了当代中国历史“转折”期“觉醒者”的内心冲突和理想精神。这种在批判、否定中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的英雄式悲壮情感,在“文革”结束之后的许多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5、艾青新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①独特思考,主要是对当代中国现实政治作出思考,如《在浪尖上》和《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等。

②视野开阔,有着浓郁哲理倾向的诗篇,流露出诗人试图把握人类历史乃至大千世界运行规律的努力,如《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向海洋》等。

③即兴短章,通过眼前的物象阐发哲理,在看似随意的发挥中找到意象的哲理归属,如《盼望》、《盆景》、《镜子》、《山核桃》等。

④“域外题材”,大多是记游式的随感短章,如《慕尼黑》、《维也纳的鸽子》、《芝加哥》等。

四、论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 ①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②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③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

2、舒婷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

①表现自我:舒婷的诗“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线索,自我情感和心理过程的揭示和呈现,是舒婷诗歌的主要成分。她的诗总是以真实的自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的自我既是创作的主体,往往又是描写的客体,这一特殊的自我形象的心灵活动,中国当代读者久违了的温情的人选情感在她的诗中回归。

舒婷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著名的《致橡树》表现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闪耀着时代的光彩,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观。

舒婷的自我抒情形象并不仅限于柔弱女性,有时也蕴含了时代特有的理想主义的精神特质。

② 细腻柔婉的抒情风格:舒婷的诗细腻柔婉,含蓄蕴藉,具有独特的细腻柔婉抒情浪漫的女性风格,尤其是低声慢语的抒情方式,更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她的诗,忧伤而不绝望,沉郁而不悲观,特别善于用深情的语言营造浓郁的感情氛围,在整个“朦胧诗”中最富于浪漫气息。

③现代主义手法: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她的诗多用感觉、意象 暗示来表达,较少直率的表露。舒婷也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象征符号系统,她的“船”“帆”“树”“花朵”“黄昏”“大海”“星星”等意象具有温和柔美的色调。

3、顾城诗歌的独特艺术风格

①致力于营造自己的童话世界:他总是以一个“任性的孩子”的固执去憧憬美,去建造一座诗的、童话的花园,一个与世俗世界对立的彼岸世界,并以此来表现他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②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总是十分遥远和渺茫:顾城以他特有的方式思考着人生、时代、社会,表现了困惑之中的现代人对生命价值探询的努力,透露出一个信念坚定的追求者的些许悲凉。如《一代人》。

③顾城的诗善于捕捉瞬间印象:奇特的想象,浓烈的主观色彩,迷离的意象,幻化出丰富的诗意与诗情。如《远和近》。

4、海子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①乡村情思:海子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15年在乡村的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对大自然元素怀有不可质疑的感恩之情,对苦难而辽阔的“麦地”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歌咏,从他的诗中,可以嗅到四季的轮换、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了他生命的本质。

②执着追求生命、追求存在的意义:对大自然的皈依以及对生命的沉思冥想,使海子的诗具有一种神秘的美感,他视诗歌为神话,执着于用诗探求生命的终极意义。

在歌唱生命的同时,他看到了生命在黑暗中所注定要遭受到的阻力,不得不去表现生命的痛苦,因此,从他的诗中可以感受到他敏感而紧张的心灵,环境对他的压力以及卑琐的现实对于孤高精神境界的逼迫。

他的诗浪漫纤细,对死亡特有的敏感、对意义的执着追求,使他的诗带着一层神秘、抑郁的色彩。而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又使他的诗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

③流动的诗: 海子的诗中经常出现自由而离奇的语象组合。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海子诗歌的三种基本表现方式。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的“废墟”冲撞而又交错的意境,赋予海子的诗以强烈的个性化的特征。

第17-18讲 1978-1989年间的散文及报告文学

一、填空题

1、老人散文;

2、杨绛;

3、陈白尘;

4、冰心

5、哀悼散文或悲悼散文;

6、随想录;

7、随想录;

8、巴金;

9、怀念萧珊;

10、哥德巴赫猜想;

11、刘宾雁;

12、钱钢、中国农民大趋势;

13、大雁情;

14、陈祖芬;

15、徐迟。

二、名词解释

1、哀悼散文

哀悼散文是伤痕文学的一个支流,是对于在混乱年代牺牲的亡灵的沉痛悼念,更是一个民族积郁多年的愤懑之情的总喷发。1978年12月,《人民日报》发起的《丙辰清明纪事》是哀悼散文兴起的前奏。在愤怒批判“四人帮”、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一大批哀悼散文应时而生。在题材上看,哀悼散文主要有两大类:

①悼念领袖人物类:毛岸青和邵华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等;

②悼念在“文革”中受冤屈死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类:楼适夷《痛悼傅雷》、柯岩《哭李季》、丁宁《幽燕诗魂》、黄宗英《星》、陈荒煤《忆何其芳》等。

2、反思散文

反思散文是继哀悼散文之后,一大批经历“文革”磨难的作家正视很和反思历史的散文创作,其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个人性”的强调。代表作品如,巴金《随想录》、杨绛《干校六记》、丁玲《“牛棚”小品》、冰心《怀念老舍先生》《悼丁玲》、陈白尘《云断梦忆》《牛棚日记》、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北京城杂忆》等,从多个方面反映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切身感受,对历史的反思。

3、《随想录》

“文革”结束后,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151篇《怀念胡风》,其间历时8年,陆续出成5集,按时间先后分别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5个集子又总称《随想录》。1987年9月,由三联书店结集出版合订本,全书共42万字。《随想录》将回忆、随笔、杂文熔于一炉,这套散文集在80年代引起很大的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

4、《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徐迟1978年初发表于《人民文学》第一期的报告文学;作品发表后,轰动一时,社会各界争相传阅,主人公陈景润和作者徐迟几乎是家喻户晓;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思想解放的先声,文学新生的启动盘。

三、简答题

1、《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①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巴金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和痛苦的经历,对“文革”进行反思,揭示了“文革”产生的原由和危害,这是《随想录》的基本思想。

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在总结清算“文革”的基础上,巴金反思自身,对自己在“文革”中所做的一切违背真心的选择,作了严肃的自我解剖、自我反省、自我谴责和自我批判,并把对自我的谴责与对民族心理和性格弱点的反思连在一起,力图体现出一种立足自我又超越自我的勇气,因而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③“写真话,吐真情,求真理”的创作态度:巴金以赤子之心勇敢地探求真理,是贯穿于全书的基本精神,无论对社会问题还是对文艺问题,都能直言不讳,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批判精神,而且不乏深刻的见解,体现出一定的思想价值。

2、《随想录》的艺术特色

①说真话,抒真情:真诚是巴金高尚的人格,也是他散文的灵魂,以《随想录》创作实践,开一代说真话之风,把喜怒哀乐毫不保留地袒露给读者,使作品产生一种特有的神韵,震动读者心弦。

②师法自然,崇尚素朴 :《随想录》是自然天成的典范之作,达到了反璞归真的境界。没有传统的散文创作技巧,而是将生活本来面目自然而然地呈现给读者。看似无技巧,实质为最大的技巧。

③严格的自剖精神:表现了“我挖别人的疮,也挖自己的疮”,从解剖自己入手去解剖社会,从审判自己入手去审判时代。《随想录》与民族共忏悔,与时代共忧患的自行精神,体现了作家的人格力量。

3、简述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演变

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大致以80年代中期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段。

①80年代中期以前,以写人物尤其是当代新人形象为主。它最先关注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代表作品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等。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告文学的题材渐见泛化,各式人等、各种社会问题陆续进入了作家的视野。特别是在社会批判方面,得到了普遍的强化和重视。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程树榛的《励精图治》、袁厚春的《省委第一书记》等,就突出地体现了报告文学参与现实、干预生活的功能,因而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②从80年代中期起,报告文学创作由一人一事的“小景观”的描绘转向宏观整体的“全景式”的把握,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转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关心,由艺术审美转向写实纪实,作品的信息密集度和思辨抽象化大大加强。像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张胜友、胡平的《世界大串连》,贾鲁生的《亚细亚怪圈》,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大鹰的《志愿军战俘纪事》等,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品。

第19-20讲

1978-1989年的小说(上)

一、填空题

1、班主任、1977;

2、伤痕;

3、高晓声;

4、高晓声;

5、蒋子龙;

6、王蒙;

7、乡场上;

8、沉重的翅膀、柯云路;

9、贾平凹;

10、路遥;

11、高加林;

12、阿城、韩少功;

13、棋王;

14、阿城;

15、王一生;

16、爸爸爸;

17、丙崽;

18、刘索拉;

19、拉萨河的女神。

二、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

新时期小说以“伤痕文学”为开端。伤痕文学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文学思潮,其主旨是对十年**种种灾难和痛苦的文学记忆,1977年11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是发端之作。接着,卢新华于1978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伤痕》,这部作品的篇名,与后来“伤痕文学”名字的出现,存在某种联系。随后,一大批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真实反映当时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的的小说涌现出来,掀起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第一个浪潮。

2、“陈奂生系列”

高晓声于197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后,又以陈奂生为主人公连续写了《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和《陈奂生出国》五篇小说,人称“陈奂生系列”,后被结集出版为《陈奂生上城出国记》。因塑造了陈奂生这一继阿Q之后的典型农民形象而获得高度评价。

3、小说《棋王》

中篇小说《棋王》发表于1984年,是阿城的小说处女作;这部小说和阿城随后发表的《孩子王》、《树王》皆取材于他本人亲历的知青生活;小说的主要魅力来自于主人公王一生,这是一个投射着久远的、富有无限生机的文化精神的人物形象;小说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

三、简答题

1、简述“反思文学”的思想内涵。反思文学触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可以概括为: ①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左”的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亮《灵与肉》、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②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和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韩少功《西望茅草地》等; ③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如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王蒙《蝴蝶》、《悠悠寸草心》等; ④对扭曲人格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剖析与针砭,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陆文夫《美食家》《井》等; ⑤对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洞察与批判,如张炜《古船》、王蒙的《活动变人形》等。

反思小说把情绪浓重的伤痕展露推向了理性反思,力求把对政治路线的简单否定推向社会深层心理结构的搜寻,去寻找民族灾难和个人悲剧形成的多重成因。

2、“改革文学”的主要特点

其一,热忱呼唤改革,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改革进程作及时、迅捷和持续的反映与描写。

其二,力图整体地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真切描绘改革的复杂过程,如贾平凹、路遥、张炜等侧重于表现变革中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等,从人们的心理和情绪或道德观念、价值尺度等方面表现作家对改革的关注和思考。

其三,塑造了一批以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当代形象”,乔光朴、郑子云、李向南等,同时,还通过陈奂生、高加林等各色人物的创造,表现了改革背景下的诸种心态世相。

3、寻根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寻根文学思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是由于文化意识的形成,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就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野,而生成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二是寻根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倾向及其对现代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的探索,打破了小说创作真正单一的现实主义的格局,并在语言文体、隐喻象征、叙述方式、作品结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表现出了文学的自觉。

第21-22讲 1978-1989年的小说(下)

一、填空题

1、刘心武;

2、我爱每一片绿叶;

3、如意;

4、钟鼓楼;

5、刘心武;

6、乔光朴;

7、谌容;

8、人到中年;

9、陆文婷;

10、你别无选择;

11、王蒙;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13、王蒙、意识流;

14、活动变人形;

15、恋爱的季节;

16、林震;

17、刘世吾;

18、东方化意识流;

19、受戒;20、明海、小英子;

21、汪曾祺;

22、大淖记事;

23、莫言;

24、红高粱;

25、红高粱家族;

26、丰乳肥臀;

27、山东高密;

28、马原;

29、西藏生活;30、冈底斯的诱惑、元叙事。

二、名词解释

1、小说《班主任》

短篇小说《班主任》是刘心武的成名作,1977年11月发表于《人民文学》。小说通过两个不同类型的中学生谢惠敏、宋宝琪形象的塑造,最早揭露了文化大革命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造成的精神内伤,在文坛和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小说打破了文坛的僵滞局面,给沉寂、封闭的文坛冲开了一个突破口,预示着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回归,被视为新时期文学的开端。

2、“马列主义老太太”

“马列主义老太太”是谌容小说《人到中年》中塑造的一个名叫秦波的领导干部夫人形象;她言辞上冠冕堂皇,满口马列词句,实际上却据权势以营私利;强烈的优越感、夫贵妻荣的特权思想是秦波思想的核心;这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神情毕肖,是谌容对新时期文学的一个独特贡献。

3、小说《受戒》

短篇小说《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10月号《北京文学》;小说以清新质朴的语言叙写小和尚明海和小英子单纯无邪的青春恋情,以及一种奇妙和谐的民间生活状态,被誉为“充满艺术个性和天人合一意境的快乐文本”;小说开创了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

4、小说《红高粱》

1986年发表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是莫言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通过“红高粱”这一象征意象,来表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北方农民充满野性、生机勃勃的民族精神和生命意识;小说在现代历史战争题材的创作中开辟出一个鲜活生动的民间世界,被视为寻根文学的“最后辉煌”与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之作”;1987年,这部小说由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荣获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影响广泛。

5、“元叙事”手法

所谓“元叙事”手法就是自觉地暴露小说的虚构性的技法,以打破传统小说关于真实与虚构的界限;把叙事本身看作是审美对象,小说中占支配地位的是故事的叙述方式而不是故事本身;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个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比情节因素更重要的地位,他广泛地采用“元叙事”的手法,有意识地追求一种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形成著名的“马原的叙事圈套”。

三、简答题

1、《乔厂长上任记》在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乔厂长上任记》发表于1979年7月,是新时期以反映改革开放过程中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民族心理、人物命运的变化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文学”的先声,在新时期文学史上与《班主任》有着相当的地位。

2、蒋子龙小说的艺术特色 蒋子龙是新时期“改革文学”的先行者和代表作家。

①强烈的时代意识和现实关注。他的小说追踪时代变革的步伐,敏锐地把握社会发展脉络,多方位反映改革发放的社会风貌。

②改革者形象的着力塑造。其改革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塑造了乔光朴、车蓬宽、解净、刘思佳等一批改革者形象,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开拓者家族”的改革者形象系列。

③粗犷刚健的艺术风格:蒋子龙的小说文笔粗犷,呈现出鲜明的政论色彩。在谋篇布局上,善于高屋建瓴,体现了阳刚之美;在叙述方法上,少作细描和心理活动刻画,而是营设波澜壮阔的剧烈矛盾冲突,将人物置身于旋涡中,从人物行为和语言上表现人物;在语言上,他崇尚气势的雄浑和雄辩力。

3、小说《人到中年》的主题意蕴

《人到中年》之所以引起强烈反响,首先在于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小说通过主人公陆文婷形象的成功塑造,形象而尖锐地提出了中国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断裂”问题及其背后的深层隐患,包括人才问题、中年知识分子问题、以及知识分子政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小说进一步把中年问题加以升华,提到人生价值这一更具根本性和普遍性的高度,使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现实性和深刻性。

4、小说《你别无选择》的思想特色

小说以某音乐学院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描述李鸣、森森、孟野等音乐学院的大学生(或曰愤怒的青年),不满以贾教授、金教授为代表的陈旧僵化的教育体制,以激烈的姿态对音乐学院的生活秩序进行反抗,表现出种种乖张的精神心态,以标示对个体生命“绝对自由”状态的追求。表现了特定时空下一代青年人骚动不安的内心世界和寻找自我过程中的生存荒诞感。

5、小说《你别无选择》的现代主义特征

小说以夸张、变形的手法,描写了音乐学院青年学生的群像,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人物躁动的心态、反常的言行、杂乱无章的情节,反讽、隐喻、调侃等表现手法无处不在,使小说充满了荒诞感。

小说没有情节性的因果联系,也没有铺垫起伏的冲突高潮;从细节和段落上看,小说是零碎和跳跃的,但从整体上看,人们得到的印象是完整清晰的。

小说中的人物具有了高度抽象的精神素质,呈现出夸张、变形、扭曲的精神状态,借狂乱奇特的音响表现人物躁动的情绪,渲染气氛,契合作品的精神基调和总体情绪。

6、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刘世吾形象

小说主题意蕴首先与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刘世吾的形象密切相关。刘世吾不同于一般的昏庸无能的官僚主义者。他精明、能干,目光“聪明、锐利”,只要一“下决心,就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出色”。看人看事更是入木三分,明察秋毫。但他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就那么回事”成了他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使林震十分困惑。

林震对刘世吾的审视和批判,包含了作者的严肃思考;而对刘世吾的超越也是他走向成熟的开始。所以,刘世吾的形象并不是“官僚主义者”这一概念可以概括的。

7、马原小说叙事实验的文学史意义

①在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次把小说的叙事因素置于首要地位。他广泛地采用“元小说”的手法,有意暴露叙述行为或者虚构性,作者、叙述者和叙述对象三位一体,小说之内的世界和小说之外的世界、真实和虚构的区分被取消,就连作者在小说中呈现给读者的“马原”亦无所谓真实拟或虚构,唯一真实的就是叙述。

②在当代文学史上,马原第一次放弃了叙述一个具有统一性和完整性情节的中心故事,而是将一些似乎是缺乏关联的、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的情节片断随意拼合起来,常常是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甚至无因也无果,讲述就是讲述,其他没有什么。

③在当代文学史上,马原还极度注重语言本身。在马原的小说里,语言不只是表意,语言本身是一种行为,一种姿态;语言并不只是为了讲述故事,而是为了表达意念或情境。这样语言有了自身的价值。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说风格,也改变了人们心目中文学与生活的传统关系,成为后起的“先锋小说”家竞相仿效的对象。

四、论述题

1、小说《人到中年》中陆文婷形象分析及其思想意蕴

《人到中年》在凄婉细腻的心态描写中,展示了陆文婷这一普通、平凡的中年知识分子形象。当了18年眼科医生的陆文婷既非主治医生,也不是党员,无职无权,无名无位;一间陋室,两袖清风,家徒四壁,饱经忧患,但一直任劳任怨,默默奉献。作品还通过陆文婷的爱情和家庭生活的描写,充分展示她作为妻子、母亲等角色的女性美。在事业、家庭两副重担下,最终心力交瘁,濒临绝境。陆文婷这个人物形象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在于一个最普通、最平凡的人物身上那高尚的品格和极其艰难的处境的强烈对照,在于她以温柔文静、谦抑克己的外观呈现出来的献身精神所具有的某种悲壮美。小说通过主人公陆文婷形象的成功塑造,形象而尖锐地提出了中国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断裂”问题及其背后的深层隐患。

2、小说《人到中年》的艺术手法

小说打破了以时间为序的传统小说结构,采用多视角的手法,以陆文婷的现实病情为经,以其20多年的人生经历为纬,通过幻觉、回忆、联想,运用倒叙、补叙、追叙和插叙等手法,编织成一个纵横交错、穿插铺排的双重结构网络。

以人物的心理意识活动为中心来布局情节,在陆文婷的意识流程之外,又交错了多种意识流程。主人公病中的幻觉和意念,以及丈夫、好友、同事、领导、病人等人的回想,将其工作、身世、学业、爱情、家庭生活等并不连贯的生活图景展示给读者,表现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小说一方面充分发挥了传统现实主义善于通过真实细节描绘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长处,另一方面又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经常采用的表现梦幻、潜意识的手法和类似电影剪辑的蒙太奇等手法。

3、王蒙“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色

①从《布礼》开始,王蒙大胆吸收“意识流”的表现形式,用人物的心理活动来结构作品,表现主人公心灵变化的历程,突破了“小说者,故事也”的传统小说技法,量运用了拼贴的手法,文本中充满了情绪的跳跃,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联想、象征、内心独白)成为结构小说情节的主线。

②王蒙意识流小说不像西方意识流小说那样晦涩,在借鉴意识流让大量的感官印象和意识流动进入作品,从心理角度来处理时空等手法的同时,还糅入中国传统艺术手法,如白描、比兴、象征、主观感受,与杂文式的嬉笑怒骂、幽默讽刺,以及戏剧性冲突、巧合、悬念的运用,使他的“意识流”小说具有开放的品格,被评论家表述为“单一的杂多”。

③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意象明丽,文风飘逸清新,善于营造情绪、画面、旋律节奏,从艺术构思、文章气派到表现手法,都带有庄周式的浪漫主义色彩,行文间常出现辞赋、骈文、诗词句式,形成了自己杂取百家之长,感情充沛、幽默生动,富有色彩和旋律的语言风格。可以说,王蒙的意识流小说是对西方意识流小说的改造,因而被称为“东方化意识流”。

4、汪曾祺小说的艺术特色

①浓郁的乡土风俗画描写:汪曾祺的小说是一幅幅清新隽永、淡泊静雅的风俗画,由于对故乡的热爱和对苏北水乡风土人情的谙熟,使得他描述起来潇洒自如,而且大量的风土人情描摹有着深刻的人生内涵。在汪曾祺笔下,地方风俗多靠人物来体现。风俗即人,这是他和很多作家最显著的区别。

②鲜明的传统哲学意识和审美态度:汪曾祺的小说融会了儒道互补、儒内道外的哲学意识和民间文化的生存意识。其小说从古朴敦厚的纯真社会寻觅儒家个体与社会和谐的人生理想,又从天人合一的意境中表现庄禅自由放达的人生。无论是《大淖记事》还是《受戒》,汪曾祺所塑造的主人公都具有善的本性,浸染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真谛。

③小说散文化:汪曾祺小说兼具散文和诗的特征。其特征首先在于a、重氛围描写:其小说重在用气氛酿造人物,构成一种情调,以独特的审美理想和感知方式捕捉和建构一种意绪和情思。b、轻情节结构:汪曾祺小说的结构大都散漫随便,貌似随笔,无拘无束,随物赋形,姿态横生。C、散文化的语言:他的叙述语言简洁干净,文白相间,雅俗互现。在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让人感到清新自然的同时,又讲究文学语言的妙、绝、雅,令人觉得韵味悠长。

汪曾祺80年代以后的小说创作开新时期小说散文化的先河。“进入新时期之后,汪曾祺以他的小说实绩与废名、沈从文有了呼应,从而使一个中缀和断裂了若干年的风格流派又延续下来—汪曾祺之后就有了钟阿城、贾平凹等。汪曾祺对新时期小说的影响可谓深矣”。

5、莫言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①乡土立场与生命意识:类似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小镇”,莫言的小说致力于营造他的“高密东北乡”,这片饱藏独特文化意蕴的“高粱地”成为他小说创作的精神之源。在他的笔下,这片土地是苦难与快乐的奇特的混合物,艰难的生存条件混合着充满野性的顽强生存,表现出人性中永恒不灭的生命渴求,蕴含着强悍有力的生命意志。

②超验的感觉主义:莫言是一位敏于感觉而富于想象力的作家。对感官经验大肆铺张,几乎成了莫言小说叙述风格的标志,常以富有张力的感觉描写代替叙事,甚至以感觉的变异夸张等来组织故事的文本形态。这使他笔下的生活具有湿漉漉、毛茸茸的原生状,又富有超越常情的浪漫感。

③不修边幅的叙述语言:莫言小说的独特还表现在其独特的叙述语言上,一是语词的任意性搭配,大量的方言俚语、当代城市的流行熟语,诗词断句,以及生理学、心理学术语,混杂在一起,纷繁而又芜杂;二是色彩语词概念的大量出现,既有写实状物的红萝卜、红高粱,也有带有强烈主观随意性的绿的太阳,金黄的、蓝色的血等,这些超自然的色彩感觉形式,使莫言的小说世界色彩缤纷且带有奇幻效果,有人将其比作西方晚期印象派的绘画。

6、马原小说《冈底斯的诱惑》对小说叙事方法的实验

《冈底斯的诱惑》是马原代表作之一。小说在叙事方法上的实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三个若断若续的故事的非逻辑性套层组合。一个是穷布狩猎的故事,一个是陆高、姚亮的故事(以“天葬”为中心事件),一个是顿月、顿珠的故事。这三个故事几乎毫无关联,而在人物上则又有某些重合。这种结构方式实际上是对结构的颠覆,是对小说作为一种整体化、有序化虚构本质的颠覆;

第二,它的叙事视角随意转换。小说有时用限制性的第一人称叙事,而有时又是全知性的第三人称,甚至还有第二人称叙事;即使是同样的第一人称,但所代表的发言主体也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叙事者和统一的叙事视角,因而也没有统一的小说世界。

第三,叙事规则的自我破坏。小说叙事必须提供某种隐藏的假定性,使读者信以为真。但马原则故意暴露这种假定性,破坏读者进入叙事流程。例如,小说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名叫“姚亮”,但马原又随时提醒你“姚亮不一定确有其人”。小说似乎故意调戏读者,在破坏小说规则的同时也破坏我们对小说的阅读习惯。

第四,叙事方式的任意选择。叙事方式是受因果关系制约的,但是在马原的这部小说中,顺叙、插叙、倒叙多重交替使用,却并无固定的规则,也没有时间的连续。这事实上是对小说的固定时间观的有意破坏。

第五,体裁、样式的杂合。这部小说有时像情节小说,有时像民间传说,有时又像纪实小说,最后还加进了两首长诗。这种混合也是对小说规则的破坏,对某种定型的东西的有意嘲笑。

第23-24讲

1978-1989年间的戏剧

一、填空题

1、曙光;

2、于无声处;

3、沙叶新;

4、小井胡同、天下第一楼;

5、屋外有热流;

6、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

7、魔方;

8、耶稣•孔子•披头士列侬;

9、狗儿爷涅槃;

10、桑树坪纪事;

11、沙叶新;

12、陈毅市长;

13、冰糖葫芦式;

14、沙叶新;

15、高行健;

16、诺贝尔文学;

17、绝对信号;

18、车站;

19、野人;20、高行健。

二、名词解释

1、《绝对信号》

首演于1982年的无场次话剧《绝对信号》是高行健的第一部重要的戏剧作品;该剧在形式上打破了现实生活的逻辑,黑子、蜜蜂、小号的回忆、现实与想象有机交织与穿插,现实时空和心理时空交错叠加,在现代化的声光设施的帮助下,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时空具像化于舞台上。

三、简答题

1、新时期“探索剧”的主要艺术探索

第一,第四堵墙的突破,造成了台上台下更直接的思想与情感交流,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被突破。

第二,“三一律”的否定,引起了叙事时空和艺术感受上的大幅度跳跃。有些剧作在结构上形成了多层次、开放性的流动体,情节变幻空灵。

第三,深层次心理的探讨,导致了舞台人物内心流动的形象化。第四,摆脱传统结构模式,形成了新的多样化结构模式。

2、沙叶新剧作的主要特点

①坚执的社会责任感:沙叶新的创作,无论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总是秉持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为时为事而作,在历史—现实—未来的联系中,表现我们时代生活中的重要课题。

②平民意识和“世俗性”倾向:不管是伟大领袖还是神人圣人,沙叶新总是能给读者和观众留下平易可感的印象。在他创作的戏剧世界里,读者或观众可用平视的眼光来洞察其中人物形象的言行、情感和思维方式,作者尽量以平等的态度和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

③喜剧化戏剧风格:沙叶新的剧作往往寓庄于谐,他似乎习惯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表现严肃而深刻的主题,挖掘事物内在的矛盾,揭示包含着的荒诞性。

④重视戏剧的结构形式,在创作《寻找男子汉》时,他试图将传统和现代、现实和荒诞相结合。他的代表作《陈毅市长》中的“冰糖葫芦式”的结构,更是别具特色。

3、《绝对信号》在戏剧形式上的探索

①结构上以人物心理串连时空场景:剧作在舞台上就出现了现实、想象和回忆三个时空层次的叠化和交错,呈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还多次以夸张的形式出现了人物之间的“内心的话”,以人物的内心交流或心理交锋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②创新舞台语言:剧中大量运用了超现实的光影和音响,不仅有效对场景加以调整,而且更加突出了人物的主观情绪。

③传统戏曲写意因素和现代派戏剧手法的兼收并蓄:布景简单灵活,人物行为存在明显假定性,强调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把观众引向人物的心灵深处等。

四、论述题

1、高行健戏剧在戏剧形式上的探索

高行健是新时期争议最大的剧作家之一。他既是戏剧探索的实践者,同时也是新的戏剧理论的倡导者,从1982到1986年,他先后创作了9部探索戏剧。《绝对信号》是第一部,该剧率先打破了戏剧舞台的时空界限,《车站》则借鉴了《等待戈多》的叙事模式和荒诞剧的表现手法,《野人》中大量传统戏曲的原始形态的表现方式在剧作中复苏,融化为一部多主题剧。几乎每推出一部剧都会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并因其新的戏剧观和思想内涵而发生争议。

他大量吸收了西方现代派的戏剧手法,突破了话剧传统的时间结构,拓宽了戏剧表现空间,探索新的戏剧观念包括舞台观念。他的剧作将歌舞、说唱、傀儡、影视、魔术、杂技、相声等多种形式融入戏剧演出之中,构成多主题、多层次、多声部的全新形式。

下载硝烟中的迷失(上)——抗战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word格式文档
下载硝烟中的迷失(上)——抗战时期中国文学中的知识分子话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学中的思乡诗词欣赏

    中国文学中的思乡诗词集萃 高一语文备课组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

    读《迷失中的家庭教育》有感

    读《迷失中的家庭教育》有感莫寒雪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标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

    电影中的经典话语

    1.《泰坦尼克号》 一个人一生可以爱上很多的人,等你获得真正属于你的幸福之后,你就会明白一起的伤痛其实是一种财富,它让你学会更好地去把握和珍惜你爱的人。2.《飞屋环游记》......

    话语中的温暖

    话语中的温暖 春天妹妹溜走了,带走了一片温暖的阳光,秋天姐姐随之跟来了,带来了丝丝凉意,就连路旁的小花都缩进了身子,柳树被凉风无情的吹打着,枝条任风摇曳。就在那一天,天气虽然......

    生活中的经典话语(本站推荐)

    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2、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3、丑,但是丑的特别,也就是特别的丑。4、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

    别在教学模式中迷失了方向

    别在教学模式中迷失了方向 在实施某种教学模式时,部分老师由于对教学模式背后的核心理念理解不到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一知半解,于是在实施过程中只好依样画葫芦,这样就难免被......

    不在崇拜中迷失自己导学案

    人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导学案(N03) 第 一 课第3课时不在崇拜中迷失自我 衡南县松山中学肖萍周高翔 班级小组学号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不要盲目崇拜。2.盲目崇拜......

    硝烟中的赤心——读《西行漫记》有感

    硝烟中的赤心——读《西行漫记》有感 宋柯乐无穷无尽的断山孤丘,倾斜光滑的农田,蜿蜒曲折的地缝——陕西的乡间景象在静谧中透露着生机。 百姓从容不迫地从事田间劳作,少年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