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券商系期货公司现状分析及未来业务发展初探
券商系期货公司与传统期货公司相对而言,它是指因证券公司入主期货公司而形成控股和参股地位的期货经纪商。中国的期货市场之所以开始称谓券商系期货公司这个群体,主要是由于中国期货业这几年的快速成长以及对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为获得参与金融期货的条件,即为了获得IB资格以及更便利参与期货市场,券商纷纷增资控股或参股期货公司,从而使得“券商系期货公司”的数量也得到了空前增长。据统计,截至2009年5月底,由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达到61家,占全部正常经营的期货公司总数的37.4%,其中全资控股的有21家,股权比例达50%以上(不含全资)有33家,由券商参股其股权比例小于50%的有5家。应该说券商系期货公司在所有期货公司的阵营中,已形成了一定的数量规模。券商系期货公司发展现状
从整体水平来看,券商系期货公司目前具有如下特点:
(一)控股及参股前后,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重组规模有所差异。由于期货行业的政策导向,尤其是期货与证券不同行业的风险偏好决定了各自管理风险的不同,同时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期货公司业务发展模式的经验,国内证券公司逐步由过去一度对收购期货公司持观望态度转为积极地“寻壳”洽谈并进行重组。这也是除了少数期货公司如广发期货、中信建投期货公司等之外,大部分券商与期货公司的重组都发生于2005年之后的时间段。有数据显示,由券商控股或参股的期货公司2005年有7家,2006年有10家,2007年大幅增加到34家,到2009年5月底,已总共增至61家。由此来看,进入明年以后,券商中除了少数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定位考虑之外,有意向通过期货公司的重组参与期货行业的行为会进入缓慢增长阶段。除了上述数量的变化之外,券商系期货公司重组行为的完成,还取决于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之间的经营理念,发展定位甚至收购成本的考虑。由于行业的差异,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相互之间难以完全类比,但若以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在各自市场的地位来看,券商与期货公司之间的股权变动,可以分为强强联合型,典型的如华泰证券与长城伟业期货的重组,光大证券与上海南都期货的重组等等;弱强联合型,典型的如财通证券与永安期货的重组,浙商证券与天马期货的重组等等,但大部分的证期重组都是属于强弱联合型,如广发期货、国泰君安期货、银河期货、海通期货、国信期货、长江期货等等。不同类型的证期重组,也影响了券商期货公司的业务发展定位以及在期货市场初期的发展进程,期货公司的行为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尤其是券商作为IB业务入主以来,其业务行为也有了新的表征。根据对部分券商系期货公司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在所调查的券商系期货公司中,公司总人数最多的为302人,最少的49人,平均人数是162人,其中人员学历方面,博士占比在0—8%之间,硕士在5%—49%之间,本科生在38—75%之间;公司开业的营业部数量最多的是22家,平均为8家,筹建的最多的是9家,平均为2.25家;而参股和控股的券商中,证券营业部最多的公司达200家,在所调查样本中,券商的平均营业部为76.69家。在IB管理方面,主要被券商采用的是在证券公司的经纪业务管理部门内设立专职部门或设立专职岗两种模式。两种模式合计占调查样本公司的80%,以期货公司主导IB业务营销的不到10%。而在IB业务支持的模式上,券商主要采取的是总部设立专门机构的方式,其次较多的是采取在区域营业部设立专职部门。券商IB业务的风控模式主要是由期货公司总部的专门机构负责,占所调查样本公司的66.63%,其余的是在区域营业部成立专职部门从事风控职能的发挥。券商对于IB业务的考核激励,直接通过IB营业部下达的指标占所调查样本公司的26.7%。但多数券商将IB业务完成情况纳入证券营业部考核体系占所调查样本公司的70%;在券商IB营业部与期货公司的佣金分成比例中,证券营业部所得比例大多数在50%至70%之间,少数为30%至50%。
(二)券商系期货公司的业务发展的取向正从初期痛苦的磨合期进入现今的认可期。应该说,证期重组后的期货公司,在强强联合型或弱强联合型中,期货公司基本上都延续了现今中国期货市场在以商品期货为主的业务环境下,原来传统期货公司的发展势头。换句话说,重组后的这类期货公司无论在客户保证金增加、公司盈利能力、以及市场份额比例上都延续了重组前期货公司本身的实力水平。典型的如永安期货、长城伟业期货、天马期货等等。除此之外,大部分期货公司在与券商进行重组之后,都经历了初期由于股东的发展战略取向与传统期货公司的发展目标相冲突而陷入困惑迷茫的阶段。例如广发期货公司,尽管在2002年底,由广发证券重新入主以来,当时的战略指向就曾面临着:或者是维持原有的期货公司平台,等待股指期货为先导的金融期货推出之后,再发挥出应有的实力;或者是重组完之后,就直接参与到现有商品期货的竞争中,做优做强,在发展中迎接期货市场更大的繁荣。经过努力并最后取得股东的支持,广发期货选择了在激烈的拼搏中创出自己的品牌,在商品期货的环境下,规范运作,稳健经营,不断进步之路。公司最终由行业中的中下水平,进入到全国领先的期货公司第一方阵之中,连续六年在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获得优秀会员称号,2009年客户保证金最高峰曾达25亿,现经营网点达21个,并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形成了“立足华南,辐射全国,连接香港”的战略布局。广发期货公司所经历的发展战略取向,在所有的券商系期货公司中都曾经历过。应该说,许多证券公司股东对商品期货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初期忽视到现期积极支持的过程。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从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在中国期货市场规模大幅提高的背景下,许多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如光大、海通、银河、中证、国泰君安、鲁证期货、方正期货、长江期货等等,都在期货业务的各项指标中,获得了与同期相比快速增长的效果。
(三)券商系期货公司整体实力水平在证券集团中差距较大。由于证券行业与期货行业的发展不平衡,券商重组期货公司之前,传统的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难以在一个集团内部进行比较。自从券商控股或参股期货公司之后,证期之间虽然各自为独立核算的法人机构,但统一在集团内部的横向比较,就显示了较大的差距,尤其表现在证期重组的强弱型期货公司的类别。这其中,除了作为表征的业务数据如盈利能力、净资产权益率等等之外,最主要在人才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研发水平上的软实力竞争上,均比证券公司低了一个层次。这与长期以来,期货市场长期处于清理整顿阶段,尽管这几年市场有了恢复性增长,但期货公司业务范围仍然单一,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的“散户化”以及期货经纪代理费率偏低有关,从而导致期货公司难以形成吸引高素质人才流向期货公司的物质基础。期货公司的综合性人才队伍难以与证券公司,尤其是大型的证券公司股东相提并论。正是由于期货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不高,致使期货公司在一些基础性的投入中也难以为继,尽管证期重组之后,证券公司作为控股或参股股东作了一些投入,但出于投资收益率的考虑,除了少数具有较强实力的证券公司股东重组后加大投入之外,大多数的中小券商仍处于观望或维持状态。当然,期货公司的人才队伍也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期货行业长期低迷促使公司的市场开拓性和服务性人才素质也不亚于证券公司,但其他类型的人才队伍与证券公司相比就显得捉襟见肘。以公司的研发人才队伍建设为例,期货公司在研究期货的相关领域中,不论是人才数量或是研究的门类方面,都较市场发展需求都有不小的距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期货公司过去只注重低水平的价格佣金战,不注重研发队伍的建设和高层次竞争水平的构建有一定的关系。进入2009年以来,期货市场在商品期货领域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同时要求期货公司在功能定位上要确立“三个面向”,即“面向国民经济服务,面向实体企业服务,面向产业服务”。这种市场功能的提升,促使期货公司,尤其是券商系的期货公司都扩大了研究力量的配置和技术的投入,这也反证了期货公司过去在这方面的不足。
(四)券商系期货公司的治理结构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少数公司的观念仍有内部控制人的倾向。公司治理结构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考察,我们主要分析券商系期货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的现状。应该说,券商入主期货公司实行控股或参股之后,许多公司的董事会作用增强,独立董事制度初步建立,同时各公司的监事作用也已发挥。但是由于期货公司由券商控股或参股之后,在证期重组中的强弱联合型期货公司中,公司经理层大多由股东直接委派,控股股东对期货的控制力强,有些股东单位存在着按部门化来管理期货公司的倾向,这其中尤其表现在证期的未来利益分配和经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方面。例如在某些公司的IB业务合作中,证券公司以拥有未来金融期货的丰富客户群为由,忽视了期货公司所承担的风险控制,专业服务以及功能作用发挥的能力,强行按照较低的分成比例让控股的期货公司予以接受;有些券商股东忽略了行业的差异,在盈利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不愿对期货公司加大投入,存在着“维持”的心态。正是这些公司由于缺乏有效的对经理层和高级专业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导致期货公司的经理层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只注重经营过程中的近期财务指标,不注重长期发展,甚至出现高级人才大量流失的现象。
(五)券商系期货公司的客户管理工作在证券集团内部显示出了“短板效应”。由于传统的期货公司所面对的客户规模不大,客户结构也普遍呈现“散户化”,较之证券公司所服务的上市公司家数、市值以及日益扩张的证券投资者群体,都不可比拟。且不说与证券公司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客户已经通过互联网参与交易以及通过互联网和电话等非现场的方式接受证券公司服务相比,期货公司在未来的股指期货的开发与服务难以覆盖,证期最大的差距就是期货公司的客户管理与证券公司的客户管理的水平相距较大。在期货公司还在努力追求客户资产规模量的扩大的时候,证券公司已经将公司如何把公司的服务资源有效地传送给最有效的客户作为公司经纪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上了;在期货公司的开发仍然以产品作为核心销售模式的时候,证券公司已经转向了以客户为核心的营销模式了;在期货公司更多地采用价格战、佣金战等粗放方式的同质化的经营方式作为竞争手段之时,证券公司已着眼于公司与客户建立长期关系,确立以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为目标,面向财富管理的战略转型上了;在期货公司还在进行客户的帐户风险分类,异常交易行业监控等一般意义上的风险控制的时候,证券公司已在进行将客户分类工作与合格投资者制度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合格投资者认定工作模型,即将客户的身份认定、行为认定、适当性认定和认定更新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流程,从而将行为认定对应客户行为分类,适当性认定对应客户风险偏好分类,从而以客户分类作为判断合格投资者的重要参考,以合格投资者服务原则作为分类客户的基本服务原则上了;在期货公司简单地仅建立投诉热线,开通全国统一服务电话,记录客户简单行为档案的时候,证券公司已实施了CR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实现了公司信息与客户信息的无缝对接,同时在客户分类管理的基础上,结合已开展和即将开展的创新业务,如创业板、权证交易,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业务实行多维度的分类管理,从而将公司“把适当的产品给适当的投资者”的理念贯穿到公司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服务体系之中了;与期货公司将投资者教育与客户分类管理工作分开推进不同,证券公司已经将风险教育工作与客户的差异工作相结合,即建立和完善客户分类管理和投资者教育工作机制,对不同的客户提供合适的投资者知识教育及适合其自身的产品销售及服务,并采取相应的交易行为管理,即融客户管理于客户服务之中了;在期货公司的经纪业务仍然停留在公司之间的低层次,无差别的服务阶段之时,先进的证券公司已在开创尽最大努力让每一个客户都能找到合适的服务套餐和合适的理财方式,从而开始一个“个性化的投资”时代了;与期货公司简单地将客户划分不同,一些证券公司已创造性地引入客户积分分类管理模型和客户风险识别模型以及交叉组合进行客户识别,将客户的价值贡献、客户忠诚度、客户互动价值、客户风险偏好、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等综合信息结合起来,构建立体化的客户视图,依次进行客户分类和产品配置,探索了一条客户价值和风险平衡的综合评价之路了。券商系期货公司独特优势 以上问题尽管存在,但笔者认为这都属于券商系期货公司发展中的问题,它会随着中国期货市场向纵深推进,尤其是以股指期货为先导的金融期货的问世,而一一化解。券商系期货公司必将会崛起,一定会成为期货行业重要的方面军。因为它们具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股东较强的实力,为期货公司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核心资本来源。由于证券市场的规模较大,期货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吸收客户资产的增加,监管要求中对公司净资本的规定以及风险控制的要求,一般来说,期货公司的证券公司股东,尤其是大型券商的股东单位,对于期货公司的增资需求都不存在资金的压力,从而为期货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了集团内部核心资本的有效支持。现今,券商系期货公司的注册资本最多的光大期货拟增到3.7亿,最小的券商系期货公司的注册资本也大于5000万,尤其是大型券商控股或参股的期货公司基本上都定位在未来中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业务中的全面结算会员地位上,至少也是交易结算会员单位。所以,券商系期货公司中,尤其是实力较强的的证券公司控股或参股的期货公司,都已免除了业务拓展所需增资的后顾之忧。
其次,证券公司,尤其是实力较强的证券公司股东在资本市场的品牌效应,直接为它所控股或参股的期货公司带来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品牌效应是无形的,它对投资者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因为品牌的力量不是短期形成的。从去年以来,券商系的期货公司中像鲁证、光大、海通、银河、招商、长江、东证等期货公司的业务量上得这么快,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借助了证券公司的名牌效应,当然,它也源于这些券商在内部管理中给予它所控股的期货公司的制度性安排,但它直接的动力就是这些券商想让旗下的期货公司在期货市场上达到它们在证券市场中对应的地位,这是为名誉而战,但从经济人的角度来讲,它也想获得控股或参股的期货公司丰厚的长期投资的资产回报。
再则,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可以利用其股东的人才、技术和研究等资源优势,使公司成为管理规范、技术领先的优质期货公司。它们可借股东的力量加强IB业务管理团队的建设,配备高素质的营销培训、风险管理、交易结算、信息技术、研究与咨询服务等专业队伍;借鉴股东在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经理,建立完善的期货风险管理体系;利用股东的技术优势,搭建期货公司在国内领先的技术网络,确立公司期货业务的发展的技术优势;利用好证券公司的研发人才优势,建立起国内领先的研发与咨询体系;通过证券公司作为股东已建立客户服务体系和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期货经纪服务。最后,券商系期货公司可以共享集团内部的客户资源,为其提供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服务。在股指期货未推出前,公司利用为现货企业服务的渠道,寻找股东单位中投资银行业务的上市公司客户,在与商品期货中的金属、能源、化工以及农产品加工相关的企业里,配合投行的融资业务并加入期货公司的专业化服务;在国际舞台上,可以利用股东单位已在香港设有的分支机构拥有的期货牌照,为投资者境内外市场的联动套利提供专业化建议等。待股指期货出台之后,券商系期货公司更是如鱼得水,利用证券公司现有的客户资源,筛选那些可以承担高风险的投资者,使公司与客户在衍生品市场的投资或投机中,对冲掉资本市场交易的风险,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的状态。国内外期货公司发展格局
未来的期货公司,尤其是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如何发展,笔者认为:它离不开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大环境。当然,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期货公司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格局也会影响中国期货公司的未来发展走向。在现实经济中,国外成熟金融市场中的期货公司正在发挥着分配和管理风险、价格发现等多种金融中介的职能,为经济的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利率、股指、外汇等金融期货、期权交易的推出,期货市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并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伴随着期货市场的迅速发展,全球期货公司呈现出万帆齐挂、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在金融市场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国外,以美、英等国为代表的期货市场已经相当成熟,形成了机制完善、结构完备的期货行业体系。新加坡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新兴期货市场也在学习成熟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美国是期货市场和期货行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建立了多层次、专业化的期货经纪业务模式,期货经纪公司分为四类,即期货佣金商(FCM)、介绍经纪商(IB)、商品投资基金(CPO)、商品交易顾问(CTA)。其中,FCM主要为IB、CPO、CTA提供交易渠道服务,后三者更多体现了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特色。据统计,在美国期货业协会(NFA)注册的FCM目前共有192家。根据不同的业务发展模式,美国的FCM又可以分为全能型金融服务公司、专业的期货经纪公司、现货公司兼营期货经纪业务。
其他国家和地区期货行业与美国期货行业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英国的期货经纪中介主要分为全能期货经纪商、贴现期货经纪商、介绍经纪商。曼金融(Man Financial)是最具代表性的全能期货经纪商,曼金融主营业务为资产管理,在2003年的收入结构中,资产管理费收入为2.711亿英镑,代理费收入仅为0.708亿英镑,经纪业务收入仅占总利润的25%左右。
日本期货经纪公司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金融公司兼营期货经纪业务,主要是一些拥有投行背景的公司,如小林洋行和一些证券公司等;二是拥有现货背景的大型企业,大都下设专门从事期货经纪业务的子公司,如三井物产、住友商事、丰商事、冈藤商事、三菱商事等;三是专业期货经纪公司,如日商联贸期货经纪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地区的期货经纪商主要有四类:一是专营期货经纪商;二是兼营期货商;三是期货交易辅助人,主要是一些获许经营期货交易的辅助业务,包括招揽客户、代理期货商接受客户开户、接受客户的委托单并交付期货商执行等;四是复委托公司,就是代理本土客户从事境外期货交易,客户委托单经境内期货商,再转给境外的交易所达成交易。国外期货行业的发展表明,期货公司正在逐渐成为以大型金融集团为主的综合性金融机构的分支,单纯的期货经纪公司在发展中由于核心产品单一而举步维艰,高投入与佣金水平的持续降低导致利润减少,小规模的公司只有被整合到大型金融机构中才能够得以生存。
在金融分业框架下,即我国现阶段,期货公司的业务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专业期货公司,这是主体;二是一些大型现货机构兼营期货业务。专业期货公司开展全面期货业务,大型现货机构只宜结合自身经营需要兼营期货自营业务。在股权关系上,专业期货公司的股东可以是金融机构,也可以是大型现货企业,它与股东或其他机构在业务上是合作模式,构成业务合作关系。其他机构只能通过专业期货公司参与期货业务,本身不能从事任何期货核心业务,业务上是期货公司的客户。在期证合作中,证券公司以IB或居间人身份向期货公司介绍客户并收取佣金,证券公司的期货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及其他业务以期货公司客户的身份参与,双方后台核心交易系统各自独立。
金融的分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市场较长时期的格局形态,在这种格局下,笔者认为,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在业务发展中,是否考虑当前应该利用商品期货市场规模扩大的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并形成自己在市场上的品牌效应,努力成为商品期货市场中的领先的第一方阵成员,使其业务能力和盈利水平达到全国中上地位。待股指期货推出以后,利用市场重新洗牌之机,发挥其强大的后发优势,成为期货市场中业务和管理都居于前列的优质期货中介服务机构。笔者认为,券商系期货公司首先要成为大型金融集团内部的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即证券集团中证券投资基金、资产管理以及投资银行和直接投资等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的独立专业机构,即提供专业化的风险管理为集团服务为主,同时辅之以为所对应的资本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其他机构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从而客观达到为企业服务,为产业服务,以及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之目的。券商系期货公司如何定位
由于券商系期货公司的强大优势会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体现,对于股指期货推出之前,券商系期货公司应该如何定位,笔者想再作一些探讨。笔者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会引起期货市场革命性的变革。面对即将来临的股指期货,券商系的期货公司要将潜在的能力转化为未来的巨大优势,笔者认为,可用十六字供之参考,这就是“因势利导,厚积薄发,出奇制胜,强本固基”。什么叫“因势利导”。若股指期货推出,期货公司将要进行一场较之现今的商品期货更激烈、更宽大、更深入而又更持久的大战役,既然是战役,就得依势而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中得以致胜。这个“势”是什么呢?首先是借“市场之势”。现在各种媒体都在对股指期货进行报道,都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其交易量会是商品期货现有交易量的几倍、十几倍,甚至上百倍,除了交易量的放大之外,股指期货的推出,会使得期货市场整体的收益极大的提高,从而使期货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也会带来极大的提升。蛋糕大了,各期货公司当然就可从中分利,其中券商系期货公司必将获利丰厚。其次,要借政策之“势”。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后,仅就经纪代理业务而言,期货公司的价格行为,虽然仍然是以佣金收入作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但由于新品种的总量放大,至使利润率会有所提高,虽然从长期趋势讲,佣金价格竞争的方向整体向下,但它可以随着期货公司的其他行为的增强而放缓,因为由股指期货引起的市场广度与深度都是现在所不可比拟的,期货公司相互之间的竞争行为就会让渡给非价格行为和组织行为,即促使产品创新、技术开发及营销的水平的提升,促使期货公司的集中度提高,最终的表现就是促使期货行业的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三,要借客户之“势”。股指期货导入后,投资者的结构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从期货市场交易主体来析,股指期货的引入,除了会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之外,同时也会提高期货市场的发展程度和层次。目前,期货市场投资主体发展程度较低,极大地影响了期货市场功能的发挥。股指期货的导入,会改变市场投资主体的结构和参与程度,形成主体结构的多元化。为适应金融期货市场发展的需要,一定会形成以期货交易所为龙头,以期货公司为主体,以国有企业、上市公司、OFII、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投资基金为骨干的市场格局,到时,机构投资者时代的到来将会成为中国期货市场发展成熟并与国际期货市场接轨的重要标志之一。由于市场参与者结构的变化,自然也提升了期货公司的服务层次从而为公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条件。第四,要借股东之“势”,股指期货的推出,各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以及商业银行都会参与其中。可以预料,中国期货市场将演绎水平更高,实力更强的股东背景为依托的期货公司的激烈竞争大赛。由于股指期货交易导入后,人们不再拥挤在只能经纪代理的“独木桥”之中,而会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期货市场服务体系,“龙有龙路,虾有虾道”,多层次的期货市场竞争格局会得以形成。第五,要借人才之“势”。过去期货市场由于规模小,盈利弱,不仅吸引不到众多的优秀人才,也难以留住众多的优秀人才。股指期货引入后,期货公司的利润来源增强,期货的发展平台会加大,人才的自我价值实现的各种基础会加固。期货公司要做大做强,或做专做强,就必须借各种各样的人才形成复合型的人才团队。只要有了人,期货公司就有了发展的根本。当然,这中间人才的组合,人才的选择,人才的激励,人才的约束,人才的使用,人才的培养,都在股指期货作为先导的金融衍生品引入后,会使得原来的人才队伍有了源源不断的供给。从而为期货公司创造出更多的财富。除上之外,期货公司的因势利导,还可以细分出更多的借助之势。有了这样的势,期货公司在期货的经营中,就能游刃有余,应用自如了。当然,在巨大的发展机会来临前,期货公司还必须要做好更细的准备,从而做到厚积薄发。只有“厚积”才能“薄发”。那么,“厚积”要“积”哪些呢?从公司这个微观主体的角度来看,笔者认为主要“积”以下几个方面,或者说在股指期货交易前,尽快推进以下几项具体准备工作,供大家参考。
一是要尽快建立实现股指期货交易的新技术平台。由于股指期货交易量较之现在的商品期货交易量会巨额放大。如同车流量加大以后,我们要修高速公路一样。这就需要我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技术系统的对接工作,一是与证券各网点的证期合作交易的通道无缝对接;二是与中国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系统无缝对接,再则,就是尽快与金融软件商取得联系,合作开发大规模大容量的交易结算、分级开户和分层次风险控制的二级管理子系统,并着手进行软硬件设施升级扩容的研究、论证和准备及具体实施工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股指期货,技术先行。就通道式的服务而言,严格而又便捷的开户,提供迅捷且多用途需求的交易软件,大容量的结算升级,实现便捷的银证期转帐和网银服务等,在增值服务中,套利交易而电子化设计以及程序化交易程序等等,都需要先进的技术系统的支持。二是要尽快组织好股指期货交易前的研究分析工作以及教育培训工作。随着股指期货推出后,公司的研究分析会上一个新台阶。要构建起实力雄厚的研发体系,在投资研究部门,要在人才结构、组织架以及分析功能上有全新的定位。例如,在研究部的功能上要依赖完善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建设是为了把期货相关的信息组织起来,并设置相应的数学模型,方便日常研究,从而使研究人员从简单、重复、枯燥、同质的信息中解放出来,从而用技术计量分析模型和信息数据来分析目标对象,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研究分析不是就数据而论数据,而应该是利用信息和分析准确地预测未来的价格走势。
另外,要尽早作好股指期货的培训工作,这中间既包括员工自身的教育,也包括投资者的培训工作,尽可能地采取理论讲解与实践指导相结合,单向转授与双向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股指期货相关理论知识及业务技能的强化培训。要制订好培训计划,明确目的,达到效果和时间安排,尤其是公司的员工和证券公司的期货业务骨干,要形成适应股指期货的业务发展的思维观念和全新模式。三是要尽快建立高效、安全的资金划转通道和便捷的查询服务通道。股指期货交易后,资金划转的快慢成为服务效率高低的标志之一。从现在起,早日联通全国性的银期转帐系统并实施期证划帐系统的使用,使客户在网上交易,资讯网站的服务能保证资金的划转并能高效率完成。
四是要尽快更新公司的宣传资料,以崭新的面孔推出公司的形象。金融期货推出后,会使得各公司的竞争更加激烈,评价优秀公司的标准会更趋于科学,竞争对手会更加强大。因此,公司要以优质强大的期货公司形象树立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之中。两项具体工作,一是尽快更新公司的宣传资料,补充最新的公司形象材料;二则要加快公司的网页改版及更新频率,不仅使公司的网上交易客户能得到实时行情和网上自助下单的交易服务,而且使客户能得到各种在线的远程服务和其他的个性化服务。
五是尽快地开展公司客户的分类管理工作,并将它与投资者培训与风险监控相结合。股指期货客户是一个较现有的商品期货更为庞大的客户群体,以股指期货作为桥梁,会将中国的期货市场与证券市场、货币市场等资本市场各子市场联系起来,具体如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OFII、上市公司以及所有资本市场的各种投资者都是股指期货的潜在客户对象。在初期可先摸清客户的分布,初步与他们接触,了解它们的需求,着手准备为它们服务的资料,沟通相互的感情,渗透公司期货的影响,创造股指上市交易的各种服务条件,如资讯、资金及下单系统,随时准备将潜在的客户转化为期货公司的现实客户,从而为公司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要提升期货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具体来说,从现在起,在原有的公司风控基础之上,重点要抓好建立以风险控制委员会为核心的风险管理的执行体系。通过制定和监管实施适用于整个公司的风控政策,使期货公司的风控达到可测、可控和可承受的总体目标。风控的政策应当与公司的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特征相适应,与公司总体的业务发展战略、管理能力、资本实力和能够承受的总体风险水平相一致,并符合监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再则,要逐步开发以风险价值(VAR)为核心的定量化风险工具,例如是否可以通过计算各业务部门,各投资组合和各交易帐号,在任意特定时间内和不同置信度的风险价值(VAR),从而统计出公司总体的市场风险状况,汇总全公司总体的风险水平,从而使公司决策者能掌握公司的市场风险状况,再则,应根据期货的业务特点,全面梳理业务流程,针对各环节做出合理的组织体系安排和明确的职能划分。在加速推风控工作中,可以考虑针对未来期货市场的高风险性。在公司尝试建立风险的限额管理,即风险限额的内部审批程序和操作规程,再根据公司期货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并定期审查和更新限额。尤其是期货公司以后涉足资产管理和自营业务之后,限额管理尤为重要。这种风控限额管理主要解决三个基础问题,一是采用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方法配置公司的风险资本。二是针对公司的不同层次建立市场风险的限额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市场风险的监控预警机制,这里不再展开叙述。但工作需要一点一点的去做,不用担心金融衍生品的市场有多大,倒要担心期货公司能够承受多大的风控负担,风控机制建好了,公司的业务吞吐量自然就扩大了。
所谓“出奇制胜”就是期货公司要寻找各自公司的“蓝海”,由于个性化差异大,笔者不在这里展开。最后是强本固基。笔者认为一个公司要想持续发展,我们不仅关注股指期货及其他业务的发展,尽管它是目前的亮点,确实需要我们选择好自己的经营竞争思路、竞争手段以及竞争前的充分准备,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在企业根本的基础上下功夫。以前行业基础薄弱,企业积累不多,客观上缺乏做大做强企业的经济基础。但我们不能只顾当前,而是在顾及当前的过程中,也要在企业原来的竞争格局中,在未来的所有竞争格局中稳固地确定自己的地位。笔者认为,作为期货公司,作为一个金融企业,要构造起自己的现代金融企业的规范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它至少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即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高效的组织管理体制;科学的决策体系;明晰的发展战略;有效的人才激励和约束机构;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及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等等。“磨刀不误砍柴工”、“功夫在诗外”。我们在感叹一些优质企业总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胜出时,其实它们是在内部的扎实基础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决不想让别人认为,它们仅仅是由于有了证券股东的巨大客户群体,才能竞争胜出的。它们应该是,踏踏实实地在规范企业的竞争基础上狠下了功夫的。券商系期货公司在业务发展中,是否考虑当前应该利用商品期货市场规模扩大的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并形成自己在市场上的品牌效应,努力成为商品期货市场中的领先的第一方阵成员,使其业务能力和盈利水平达到全国中上地位。待股指期货推出以后,利用市场重新洗牌之机,发挥其强大的后发优势,成为期货市场中业务和管理都居于前列的优质期货中介服务机构。
我们在感叹一些优质企业总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胜出时,其实它们是在内部的扎实基础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决不想让别人认为,它们仅仅是由于有了证券股东的巨大客户群体,才能竞争胜出的。它们应该是,踏踏实实地在规范企业的竞争基础上狠下了功夫的。专版
券商系期货公司在业务发展中,是否考虑当前应该利用商品期货市场规模扩大的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并形成自己在市场上的品牌效应,努力成为商品期货市场中的领先的第一方阵成员,使其业务能力和盈利水平达到全国中上地位。待股指期货推出以后,利用市场重新洗牌之机,发挥其强大的后发优势,成为期货市场中业务和管理都居于前列的优质期货中介服务机构。
我们在感叹一些优质企业总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胜出时,其实它们是在内部的扎实基础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券商系的期货公司决不想让别人认为,它们仅仅是由于有了证券股东的巨大客户群体,才能竞争胜出的。它们应该是,在踏踏实实地在规范企业的竞争基础上狠下了功夫的。
第二篇: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建议班级:10
电气2姓名:邵海兵学号:107301228
一、我国汽车产业现状分析
1.1我国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和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
(1)中国已经稳居世界汽车生产与消费的前三位
2007年,我国生产汽车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乘用车去年产量638.11万辆.销量629.25万辆。涨幅都超过了21%;商用车去年产量250.13万辆.销量达到249.90万辆,同比增长22.25%,高于全行业的增幅。
总体来看,我国汽车产销量在世界各国中的排名已分别位列第三位和第二位。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汽车产销大国。
(2)自主品牌汽车稳定增长
在商用车方面,自主品牌继续成为主流,过去3年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北汽福田、东风、一汽,江淮、金杯股份、重汽、长安有限、江铃、南汽、陕汽等10家企业共销售商用车167.69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67%。
在轿车方面,自主品牌轿车销量达到124.22万辆,占轿车总销量的26%,其中夏利、QQ、福美来、旗云、F3、骏捷、自由舰、A520、奔奔和吉利金刚等十大品牌共销售轿车88.91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的72%。
SUV呈高速增长态势,自主品牌的哈弗,瑞虎分别销售5.78万辆和5.01万辆。MPV销量增长不明显。瑞风和风行分别销售4万辆和1.07万辆。
总体来看,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经过产品结构调整,2007年比2006的市场占有率略有下调。但总量却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局面。
(3)“走出去”的态势初步形成2007年,汽车出口延续了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势头。其中整车出口量达到61.27万辆,同比增长79.85%,出口金额达到73.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出13量及出口金额再创历史新高。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民族汽车企业已经成为轿车出口的主力,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已经形成较完整的生产和配套体系。在中低档轿车,客车和载货车领域的竞争优势明显。
我国华展,奇瑞、力帆、吉利等自主品牌厂家纷纷加速海外生产基地的开拓步伐,2007年以来先后在朝鲜、伊朗、俄罗斯、乌克兰等地设立海外工厂。1
我国汽车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走出去”的态势初步形成。
(4)兼并重组获得重大突破
2007年12月2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上汽·跃进全面合作签约仪式”。江苏跃进汽车有限公司将其下属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汽车业务,全面融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其中整车及紧密零部件资产进入上汽集团控股的上海汽车,其他零部件与服务贸易资产进入上汽与跃进合资成立的东华公司。
上汽集团将建成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未来3年上汽将投入85亿元人民币,把南汽打造成为年产30万辆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上汽、南汽联合后,短期内将实现年产销汽车200万辆。
总体来说,上汽和南汽进行全面合作,有利地推动了汽车业的兼并重组,有利于改变当前中国汽车业分散发展的局面,同时加快改变当前汽车行业大而不强、过于分散的局面。
1.2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加快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
(1)自主创新加速发展
2007年一汽解放J6重型载货车和东风1.5t级高机动性越野车的成功开发,标志着我国重型载货车和越野车开发能力的重大突破,具备了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试制能力,掌握了关键总成的核心技术。建立了规范的开发体系和开发流程,对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一汽自主研发的V12发动机CAl2GV的成功点火,意味着我国掌握了开发顶级轿车用V型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是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里程碑。奇瑞、吉利、长安、华展、比亚迪、力帆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在全力打造自主品牌轿车方面继续取得新的成就。
一汽集团在未来8年(到2015年)将投入130亿元发展自主品牌,建设4个轿车平台,开发50款自主品牌轿车车型;东风公司为发展自主品牌成立的东风汽车乘用车公司,到2010年,自主品牌的销量将提升到72万辆,占销售量的53%;上汽集[]2007年宣布将筹资270亿元投向自主品牌建设。
(2)新能源汽车迈入重要起步笠
2007年11月1日,国家发改委《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迈入重要的起步年。
目前,全国共有60多种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在试验运行,建立了北京、武汉等4个电动汽车示范城市及6个相应的关键零部件测试基地。已有8个混合动力汽车进入国家机动车产品公告。
新能源汽车起步较晚,但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业化和纯电动轿车产业化方面已有突破性进展。
(3)汽车产业联盟开始形成我国汽车市场国际化竞争程度较高,企业创新基础条件较为薄弱,通过技术联
盟实现企业间和产。学、研间的联合创新,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正在成为行业共识。2007年11月,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联合国内汽车、机床及相关制造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35个单位联合发起的。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成立,以促进我国汽车制造装备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2007年12月27日,“汽车轻量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宣告成立。该联盟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联合一汽、东风、吉利、长安、奇瑞等汽车制造企业、材料冶金企业及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12个单位组成。旨在提高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轻量化技术水平和碰撞安全性。
(4)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形成了以吉林长春、湖北十堰、安徽芜湖、广东花都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的趋势,初步形成了华北、京津、华中,西南、长三角、珠三角六大零部件集中区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拥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在1000个左右,关键集群区域约100个。
2007年12月7日,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成功推出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YC6L-50国V排放柴油电控发动机,标志着我国发动机研发制造跨入了新阶段。首次实现了我国发动机研发水平与国际保持同步状态。
2007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达145亿美元,高于整车出口。标志着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成为汽车产品出口的主力军。
2.1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虽然出现大型企业重组的苗头,但产业结构调整依然滞“十一五”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时期,加快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行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上汽和南汽的合并重组拉开了中国汽车产业大型企业间重组的序幕,但要改变当前汽车行业过于分散的局面,还需要进行更多、更大的调整。重组背后的机制仍然不成熟。
如何遵循市场化原则,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促使我国汽车企业之间由并购向竞购过渡,进而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是今后几年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
(2)自主创新活动虽然加速发展,但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2007年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出现了3方面的变化。
a.工艺创新向产品创新转变。
b.整车创新向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转变。
c.企业单独创新向产业联盟形式的创新转变。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不足主要表现如下。
a.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表现并没有和自主创新同步增长,2007年与2006年相比,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出现下降。
b.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机制仍然存在缺陷。
c.我国汽车产业的创新文化氛围还不理想。
如何发掘产、学、研合作资源并很好地加以利用是我国当前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挑战之一。
(3)零部件创新能力弱,依然是汽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琴部件企业的创新能力。而汽车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在研发环节上的专业化分工,零部件企业相对于整车企业的同步研发甚至是超前研发是国外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
而我国,由于产业政策更多关注整车企业加之零部件企业发展滞后。导致琴部件发展滞后于整车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开放。外资企业由合作型转变为控制型使得我国整车企业不得不把跨国琴部件企业作为他们提高产品技术水平的主要依靠力量。(4)产品结构逆向发展,新能源汽车急待明确方向
我国汽车产品结构2007年出现了逆方向发展的趋势,最典型的是节油减排效果明显的小排量汽车市场占有率大幅萎缩,2007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下降三成;而油耗和排放都很大的SUV却成为乘用车市场增长最快的车型,2007年销量同比增长50%以上,说明在引导机制上还存在问题。
新能源汽车研发进步很快但由于缺少清晰的政策导向和明确的优惠措施使得一方面汽车企业承担了高风险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有待制定统一的标准及鼓励消费的政策。
二、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建议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正在逐步得到应用。汽车智能化技术使汽车的操纵越来越简单,动力性和经济性越来越高,行驶安全性越来越好,这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所以我国汽车的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即与时俱进。对于与政府应该: 1 加速出台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2002年中国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经超过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在轿车消费方面仍然存在着中间环节收费过多、过滥的情况。为了保持国民经济及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政府有必要尽快推出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地方在制定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时,也要考虑到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状况,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免对汽车需求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2 在政府支持下对汽车工业重大共用技术项目进行攻关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生产制造能力超前于技术开发能力。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已经不是资金和市场,而是技术。中国汽车工业如果长期在技术上依赖跨国公司,就不可能改变在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较低的地位。世界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场技术革命之中,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从技术上看,已经完成了主要的突破,目前主要是商业化、产业化的推进。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技术已经成熟,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公司都有新型混合动力轿车投放市场。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迅速。2002年1月,美国政府支持的《自由合作汽车研究计划》(FREEDOMCAR)出台,该计划目标是开发具有商业前景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氢气供应基础设施,以极大地改善环境,目标是加快实现汽车燃料电池商品化。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应当对汽车工业面临的技
术革命有充分的认识,及时地介入有关研究。中国政府应当针对汽车工业中共用的重大新技术项目、基础研究项目组织联合攻关,同时制定有关政策,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3 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但也是最有希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环节。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兼并重组,对于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给予政策性扶植,鼓励外国大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兼并重组。4 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中国汽车工业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业绩甚佳,汽车进口配额对中国汽车工业发挥了重要保护作用。随着进口关税进一步下调,配额不断增加,国内汽车贸易体系对外国公司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竞争形势。因此,仍然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保护政策。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汽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速度较快。因此,运用WTO 有关机制保护汽车工业,主要应着眼于汽车零部件工业,通过对关键性汽车零部件产业损害监测,及时对有关企业提供保护。结束语:汽车产业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性工业的直接反映,而且也是一个 国家综合性工业发展水平的试金石。汽车产业在国家经济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从创造巨大国民生产总值、带动交通运输、军事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新技术发展、创造出口和外汇储备、增加就业和财政收入等多方面体现。只有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汽车产业体系,一个国家才能逐步发展成为大国强国。在21 世纪的今天,中国汽车市场急速发展变化,汽车需求量也不断增大。发展好我国的汽车产业,不仅能够加强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飞跃,还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因此,通过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正确认识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缺点与不足,找到适合其发展和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方式方法以及途径,对我国汽车产业更好地适应和进驻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务之急是要制定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导向。随着全球经济愈来愈趋于一体化,汽车产业的互相兼并、技术上互相渗透、零部件的采购全球化使得汽车产业打破了国界的限制,因此,制定我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迫在眉睫。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提出我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步骤和政策措施等,指导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相信我国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新的世界汽车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1〕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年鉴》(2002)。
(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报告》(20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2),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蔡兴旺《汽车概论》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刘勤《中国汽车史话》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6)帅石金《汽车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7)宋景芬《汽车文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8)陈焕江《汽车运用基础》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9)张国方,宋景芬,李江天《车文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四、课堂小结
我本身就很想了解汽车。怀着极大地兴趣,在校图书馆选课时,我选择了《汽车概论》这一公选课,并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能够对汽车的大概有所了解。
从开课到现在,在老师的讲解下,我有了很多的了解:关于汽车的基本知识,关于汽车商标(企业和车的历史发展),我对汽车的结构(工作原理),考证(驾驶)等等也有了关注。
每一种汽车车标都有它的来源,都有它的象征意义。“车标赏析”这一节内容让我认识了几十种车标,这对我以后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至少当我看到一辆汽车时,我能够认出它是什么品牌的汽车。
以前,我能认出的汽车车标数量屈指可数;现在,一些不常见的汽车车标我也可以说出它的品牌。上个星期六,我和同学在街上看到一辆很漂亮的跑车,同学问我那是什么车,我说:“野牛!---兰博基尼”。“哇,不愧是学《汽车概论》的。”同学笑着说。
“车标赏析”只是这门课程的一部分内容,虽然我不能说出每个车标的含义,但是我可以认出它的品牌,这只是我通过这门课程学到的所有知识的一个折射,实际上,这门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和我所学到知识远不止这些。
《汽车概论》这门课程让我对汽车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与见解,然而,它毕竟是一门选修课,不可能像专业课一样讲的那么全面与深入,因此,对于一个对汽车很感兴趣的学生来说,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多看一些有关汽车方面的书籍,汲取更多的知识,在认识汽车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对老师上课的几点建议
(一)老师可以试着让同学们提问,以同学提问——老师解答的模式学习。因为老师自己一个人讲久了我们听久了就会疲劳老师也会累。
(二)老师可以让有些同学讲讲相关的知识,比如说讲到关于汽车的电影啦,可以让同学起来列举一下。既活跃了气氛,也帮助其他同学的上课记忆,同时,锻炼了发言的同学。
(三)3堂选修课全是讲专业知识老师您应该也累吧,我建议应该在中间插放一些关于汽车搞笑的视频什么的,我这个学期选修课2个都是关于汽车的,另外一个老师他经常在上课前给我们这些来的早的同学放一些关于汽车的视频(有搞笑的也有关于汽车事故的),课堂中间也是。(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希望老师上课越来越好,教给以后的同学更多的知识。
第三篇:园林公司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最终版)
…..园林公司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要求
绿化公司自成立以来在…总的带领下,在…总和集团各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上半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团队建设:绿化公司组建时设立了综合运营部、项目部、设计部、物资采购部、苗圃生产部,有员工22人。通过半年的实战,组织框架及人员结构基本成型,设立的一系列公司管理规则制度也得到了初步验证,这些对未来公司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工程业绩:从3月份到8月份,我们承揽了5个工程项目,项目总产值1500多万元,实现利润约500万元,利润率达到30%,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三)其它业务:公司资质顺利年检,信誉档案、人员职称办理等工作顺利进行,资质升级工作正在开展,预计…..月上旬可组卷完成并报送省建设厅。
半年的努力,虽说取得了一些成绩,值得肯定,但是一些问题也随着工作的开展显现出来,具体如下:
(一)“乱”
具体表现在:
1、管理有些混乱。虽说组织框架设立,但是由于权责不明,分工不清,导致在各部门间的工作不能很好衔接,影响了工作效率。
2、施工现场有些凌乱。由于今年上半年项目多,工地分散,并且现有人员大都又没有太多的施工经验,导致现场管理及场面有些条理不清。
(二)“差”
具体表现在:
1、工作态度差。我们大多数员工的工作态度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工作积极,不怕吃苦,敢于担当。但是也有个别员工工作懒散、推卸责任、不思进取,甚至给团队带来不和谐。
2、业务能力差。虽说公司人员不少,但是大多数不是专业出身,没有专业知识,且多为初次接触工程,因此不少人员在工地上显得力不从心。
(三)“低”
具体表现为:
1、工作效率低。由于我们的管理水平、实际经验及业务能力较差,造成我们的工作进展速度慢,效率不高。
2、效益低。如果我们管理的更好,团队更精干,我们上半年的工程业绩会更高,不论是和业主及分包队伍的谈判还是成本的控制我们会做的更好。
上半年的工作,总体还是让人满意的。我们的长处、优势要继续坚持和发扬,我们的短处要改进要突破。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我们将来的快速、健康发展,我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
1、设立“灵活处理、职权清晰、高效实用”的实用的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我们内部管理混乱,部门之间的权责不清,进而导致人事管理、工程施工组织等方面存在问题,极大影响我们的运作和发展。比如技术部门、招投标部门和工程施工管理部门的权责不清极容易产生企业的内部管理风险如企业员工的不尽责、企业资产流失风险等。鉴于此,我们要设立“灵活处理、职权清晰、高效实用”的实用的组织架构。首先,“灵活处理”是指在公司的组织调整或者合并时要灵活按照员工的层级进行处理。部门间的合并,为了留住人才,可以采取降职不降薪、职位名称更换、业务拆分等做法,从而保持我们的生产与团队稳定。其次,“职权清晰”是指在设置部门时,要考虑部门的业务流程与部门岗位权力,争取做到责权利的相互统一,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高效实用”指我们的部门设置需要关注的是我们企业内部的实际需求,只要符合企业目前发展状况而又有一定超前性的组织架构都是可以考虑的。高效实用的原则落实需要企业高层领导对目前企业发展状况、未来企业的成长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企业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及时做出企业组织架构的优化决策。
2、制定详实的公司规章管理制度及明确的岗位职责
为加强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公司发展壮大,提高经济效益,我们必须制定详细、实用的公司规章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岗位职责。这里我特别强调公司的奖罚制度,这对我们的管理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结合我公司目前人员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尤其是关键岗位人员的储备和锻炼。
总之,我坚信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第四篇:中国路灯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
中国路灯现状与未来发展分析
一、目前全国公路的分布与建设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09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统计,2009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86.08万公里,按公路技术等级分,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一级公路5.95万公里,二级公路30.07万公里,三级公路37.90万公里,四级公路225.20万公里,等外公路80.46万公里。
公路桥梁、隧道总量继续增加。2009年底,全国公路桥梁达62.19万座、2726.06万米,全国公路隧道为6139处、394.20万米,是世界上公路隧道最多的国家。
二、我国公路未来5年的发展
1、公路公路建设方面
我国现在在二级以上的公路建设(不包括高速公路)投入发展规划,每年约以12万公里的速度递增,未来5年将增加60万公里的公路交通枢纽。
2、高速公路建设方面
关于高速公路的网点建设方面,《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已经国务院审议通过,规划的出台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据中国交通部部长张春贤表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络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未来30年静态
投资两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投资的力度随计划建设的进度而变化。2010年前,每年的年均投资大约在1400到1500亿元人民币,每年增加3000公里左右。2010年以后到2020年之间,年均投资大约在1000亿元人民币,每年增加2000公里左右。至2015年,我国高速公路将增加1万公里,总长度预计达到7.51万公里。
3、隧道建设方面
随着公路网点的建设,我国未来五年在隧道建设方面预计将会增加300公里。
三、我国路灯的分布与发展
中国在2006年具有1500万盏路灯,并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也就是每年新增的路灯数也有300万盏。至2010年,中国路灯的现存数量已经达到2700万盏。
在桥梁、隧道灯方面,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设计标准,隧道照明每10米按装一盏照明灯具(两边共2盏),目前我国现存隧道灯数量达到624万盏。
在未来5年的道路建设发展规划和发展速度计算,我国将新增道路照明灯具共1500万盏(按照年增加300万盏计算),隧道灯将增加6万盏(按照总长增加300公里计算)。
四、关于路灯方面节能减排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道路照明、景观亮化灯行业近年来得以迅速发展。路灯照明耗电量占全国照明总耗电量的30%。
在能源日趋紧张、电力供应持续紧张的今天,全国数千万盏路灯的节电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的关注。低效、高耗的传统城市照明已成为节能降耗的重要领域。为此,建设部和发改委明确提出城市道路照明要向“高效、节能、环保、健康”的“绿色照明”方向发展。
作为城市照明行业的新宠,具有环保、节能优势的新一代光源—低频无极灯应用于路灯照明方面,已经在国内一些城市开始推广使用。
以环保、节能等优势的低频无极灯路灯,市场发展潜力大,社会效益巨大。在节能方面,通过比较分析,一套400瓦的常规路灯(实际功率450W)一年耗电超过1970度(按12小时/天,365天/年计算),相当于消耗标准煤800多公斤。若用一套照明效果相当的210瓦低频无极灯路灯替换常规路灯,一年可节电1050度,节约标准煤达400多公斤。
五.低频无极灯取代传统照明光源产生的影响 低频无极灯以50%以上的节能效果,闪跃于国内路灯的环保、节能的改造大军中,其引发的节能低碳经济无疑是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按照我国现存路灯的数量与未来5年的路灯增加数量测算,假设全部换成低频无极
灯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节能效益,社会效益将会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
表一:现存我国路灯年能耗总量
普通公路高功率与低功率的路灯比例按照50%:50%;高速公路高功率与低功率的路灯比例按照75%:25%;桥梁隧道高功率与低功率的路灯比例按照25%:75%。
表二:现存我国路灯更换无极灯后年能耗总量
250W传统路灯用125W低频无极灯予以更换。
表三:现存我国路灯更换无极灯后年能耗减少总量
表四:未来5年我国将增加路灯预测年能耗总量
表五:未来5年我国将增加路灯采用低频无极灯预测年能耗总量
250W传统路灯用125W低频无极灯予以更换。
表六:未来新增路灯更换无极灯后年能耗减少总量
由以上表一至表六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现存的路灯、桥梁、隧道灯等全部改换成低频无极灯作为照明光源后,每年可以减少用电260亿度,折合标准煤1041万吨;如果从2010年起,我国新增公路、桥梁、隧道等均采用低频无极灯作为照明光源,则比采用传统光源年节省用电121亿度,折合484万吨标准煤。
第五篇:公司现状分析及发展战略
一、企业现状分析
1、制造能力
⑴主机产品制造能力
内燃机车:制造东风
4、东风
5、东风10系列和CK(出口)系列、GK(工矿)系列机车。其中东风4D型客、货运机车为主导产品。还制造了“神州号”“金轮号”“普天号”内燃动车组,具有年产300台的能力。
电力机车:韶山J3型货运、韶山4G型货运、韶山7E型客运、韶山3B型客运机车,具有年产100台的能力。
铁路车辆:C64K型等敞车,具有年产2000辆的能力。机车修理:东风4D型为主的多种内燃机车,具有年修理150台的能力。
⑵关键部件制造能力
柴油机:具有年产360台的能力。
转向架:具有年产400台的能力。
车体钢结构:具有年产400台的能力。
2、产品结构调整
近年来,公司根据中国铁路“高速重载”和电气化趋势的上升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及时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迅速形成了多元经营的新格局。2000年试制成功韶山4改型货运电力机车;2002年研制出韶山7E型客运电力机车;2003年研制出铁路提速重载急需的韶山J3型大功率货运电力机车。截至当前总
产量已达108台。2002年研制出城市轨道车辆。目前,公司经过产品结构调整已形成了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和城市轨道车辆三大支柱产业。
3、国内外市场
国内市场:建国以来公司机车产品产量一直居于全国同行业的第一位,累计生产机车6600余台,干线内燃机车市场占有率达50%。同时,公司还大力拓展路外市场,先后有多种型号机车开拓出电力、冶金、化工、油田、港口、矿山等大型企业和地方铁路市场。
国际市场:公司继1992年首次向缅甸出口内燃机车以后,近两年又连续向伊拉克、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和马来西亚出口机车。目前公司已向10个国家出口机车或签订出口合同达377台,占我国内燃机车出口总量的80%以上。
二、企业发展规划、目标及措施
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对公司来说是两大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国家、辽宁省和大连都明确提出将机车车辆作为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予以扶持,这些为我们机车车辆工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公司通过对国内外产品市场深入分析,瞄准“三个一流”(世界一流的技术、世界一流的产品、世界一流的基地)的目标,加快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深化企业改革,力争到2010年,主要产品的技术性能和耐久可靠性
全面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公司跻身于世界铁路机车车辆和城轨车辆知名企业的行列。为此我们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加快、三大基地”的未来发展思路。
一个中心:就是要围绕生产经营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
两个加快:一是要千方百计加快改革,把一个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问题较多的百年老厂改革成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充满活力的开放型企业。
二是要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在做强做精“两条铁轨”的同时,开拓柴油机市场,实现产品扩张,把企业做大。
三大基地:一是国内机车制造基地(含柴油机制造);二是出口机车制造基地;三是城轨车辆制造基地。
为实现上述发展规划,公司主要采取以下四项措施:
1、全力做好铁道部技贸结合,技术引进工作
铁道部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正在加紧进行技贸结合,技术引进工作。公司已被铁道部列为六家重点扶持的企业之一,目前正在抓紧配合铁道部积极与美国GE公司和GM公司进行技术谈判和商务谈判,按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全力做好项目的分析论证,争取尽快取得谈判成功,从而使公司获得世界先进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
2、积极筹建新厂区,全力打造出口机车制造基地和城轨车辆制造基地
公司计划用3~5年时间打造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出口机车制造基地和城轨车辆制造基地,加上现有厂区国内机车制造基地,形成三大基地为主的机车车辆产业。新厂区面积约110平方米,预算总投资约10亿元,设立出口机车和城轨车辆两大项目。将新建厂房20万平方米;新建动态试验线3.5公里,新增制造设备86台(套)。整个项目完成后,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出口内燃机车生产基地,可使公司出口机车技术性能和质量档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更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将建成全国城轨车辆的重要生产基地,可使公司生产的城轨车辆工艺制造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备年生产内燃机车100台、电力机车150台、城轨车辆250辆的生产能力。
3、发挥大连市柴油机产业的区域优势,拓展柴油机产业大连市作为我国柴油机的制造基地,有着高、中、低速完整的柴油机产品,基本形成了产业集聚优势,这就为打开整个柴油机产业广阔的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的柴油机经过40年余的开发研制,重要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已经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40系列柴油机已经形成4缸、6缸、8缸、12缸和16缸等不同缸数、不同功率等级的产品系列,运用功率可在1000马力到5000马力之间选择,成为我国大功率中速柴油机的代表。
为此,公司将充分依靠大连市柴油机产业的集聚优势,全力拓展柴油机市场领域。我们要继续强化柴油机的合资合作,快速
提高开发设计、制造工艺和质量水平,合作开发大功率、高性能、高可靠性、适应未来环保要求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柴油机,实现借梯登高。按照这一原则,公司正在积极寻找世界级水平的合作伙伴,已经与多个世界知名公司进行了谈判。
这个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我国最先进的中速大功率柴油机生产基地,产品不仅用于铁路内燃机车,而且可以逐步拓展到矿山、油田、工业发电以及军、民用船舶动力等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4、加快企业改革,依靠体制创新使企业轻装上阵
公司作为老国企,历史包袱沉重,发展困难,改革任重道远。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我们感到加快老企业改革,解决多年计划经济遗留问题,减轻企业负担,实现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公司正加紧落实中央11号文件精神,结合贯彻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文件,加快企业改革步伐,积极推进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
公司于去年11月完成了内部组织机构调整重组,今年1月1日正式挂牌成立了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完成了电子器件厂的小企业改制方案,完成了生活服务中心改制方案,两个方案已报国家有关部委审批。今年年内还要再完成1-2个辅助后勤小企业改制。厂办大集体问题是公司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公司现有7个厂办集体企业,总人数达5000多人,其中国有职工355人;净资产只有4000多万元,其中租用公司资产的净值1000多万元,总负债已高达1.3亿多元,公司准备今年年内完成1-2个集体企业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