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简介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是依托具有110多年历史的国家“九八五”工程重点高校四川大学,主要从事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和管理决策研究的跨学科、跨院系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机构。2011年9月,中心被国家版权局批准为首个全国版权(产业研究)示范基地。
中心以国家级思想库、智囊团和人才基地为基本定位,以“政产学研”相结合为发展模式,以跨学科、跨院校、跨地域、跨领域为运作机制,以发挥文化传媒、文学艺术、工商管理、文化旅游、建筑环境、软件工程、外国语言等多学科的综合优势,深入研究世界及亚太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走向,为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思路与方案,提供有关决策咨询服务,培养和培训有关专门人才,从而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宗旨。
中心由蔡尚伟教授担任主任,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王涛等担任顾问,以博士生导师、多学科高级研究人员与青年学术骨干为核心科研团队,除校内十余位研究员以外,中心还聘请了华盛顿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电视台、环球活动网等机构的著名教授与专家担任兼职研究员。中心还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产业机构、专家学者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心高度重视同文化产业业界的联系,与中国出版集团、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中盛万吉文化投资公司、发现东方国际传媒集团等保持了密切的互动与合作。
中心所依托的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重点综合大学,整体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四川大学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张澜、吴玉章曾任校长,郭沫若、巴金、朱光潜、李劼人、徐中舒、缪钺、杨明照、钱穆、吴宓、冯友兰、李宗吾、周汝昌等文化名流曾在此求学或传道授业。四川大学人文博物馆是全球前十而国内仅有的综合性高校博物馆,珍藏文物4万余件;四川大学图书馆藏书700余万册,是中国西部藏书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四川大学在《儒藏》编纂、道教研究领域都属国内第一,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佛学研究在佛教界的声望也不可或替,此外,四川大学还完成了《汉语大字典》(世界上收汉字最多最全)、《甲骨文字典》(世界第一部)、《全宋文》(中国最大的断代文章总汇)等里程碑式的文化工程。四川大学对敦煌学、俗文学的研究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四川大学的产业经济研究也具有深厚的传统与明显的优势,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招标中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就。
近年来,四川大学发挥川大文化、产业等研究领域的优势,在文化产业研究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心发表了论文百余篇,多篇论文在《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整版发表,并被广泛转载。中心主任蔡尚伟教授著的《文化产业导论》《文化产业比较案例》《版权兴市》《电视文化战略》《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等书受到学界、业界好评。四川大学还推出了《21世纪文化产业前沿丛书》,计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论》《动漫产业》《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跨媒介经营》等多部著作,在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中心主持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电视创新与西部文化的现代化》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还与全国各地政府及文化单位进行了广泛合作,由中心提供的文化产业战略研究服务、文化产业规划编制、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产业日常咨询顾问服务等,为各地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企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所提供的建议大部分被相关政府部门及文化机构采纳并获实施,反响良好。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心密切关注其发展走向,在全国率先开展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发表了金融危机与传媒产业、文化产业园区、广播电视产业、出版产业等论文近30篇,并提出“文化十条”等一系列原创性文化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相关研究引起了中央有关领导、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等的关注和肯定,最终在有关领导及全国学界与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中心主任蔡尚伟教授与川大校友、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等被文化部机关报《中国文化报》评选为“2009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此后中心进行的“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研究在全国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版权与城市的研究直接推动了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获得了有关方面的好评。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规划进一步发挥学校总体优势,激活全球校友资源,在更高的平台上与世界与国家的文化要素对接,真正实现把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建成国家级、国际化的文化产业研究重镇的战略目标。
第二篇: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研究中心等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研究中心于2007年初正式成立,于2007年9月正式更名为动漫游戏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由具有近十年动漫游戏行业从业经验的资深专家邓丽丽女士担任。
文化产业将是21世纪全球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信息产业部和国家科技部已将其列为IT领域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有关部门还设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游戏、动漫行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专业人才的极大需求。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具世界影响的大学。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是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文研院动漫研究中心通过整合各种人才、声望、国际联系等资源,建立一流的国际化动漫研究中心,使之成为具有研究、策划、咨询和培训功能的综合平台。
项目概况
动漫游戏研究中心的工作主要围绕学术科研、人才培训和举办大型动漫普及活动展开,同时协助研究院进行项目引进、活动承办等工作。
一、学术科研
1、从2007年5月起,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合作,编撰出版《2007中国动漫产业年报》。
2、2007年5月至今,中心配合研究院承担了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白皮书”课题,负责《2007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白皮书》的组织编撰工作。3、2007年6月,承担了文化部“2007国家扶持动漫产业专项资金实施方案”课题的“动漫展会”和“原创动漫走出去”部分,撰写了《国家级动漫展会(原创动漫精品扶持)项目实施方案》和《国产动漫走出去项目实施方案》。4、2007年8月至9月,中心与民进中央委员会合作进行了苏浙沪动漫产业现状调研,邓丽丽主任带队对苏州、常州、杭州、义乌、上海等城市的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并向民进中央提交了《“苏浙沪地区动漫产业现状及政策支持”调研总结》。5、2007年12月邓丽丽研究员作为专家评委,参加2007年江苏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项目评审。
6、中心加入中国动画学会,邓丽丽主任被选为中国动画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二、人才培训 2007年7月,由中心协调,文化产业研究院与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联合主办了“2007中韩国际文化产业高层培训”,共有27位来自韩国的学员参加。
三、大型活动 1、2007年5月15日到6月12日,中心主办了大型动漫文化推广普及活动——“农夫茶2007大学生原创动漫展”。本次巡展先后在杭州、上海、合肥、北京四地龚45所高校举行,累计参与人数近20万。2、2007年12月8日,由中心协调,文化产业研究院与中国品牌年鉴编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品牌大会在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举行。北京大学张国有副校长、中国广告协会秘书长时学志等到会并致辞。3、2008年1月,协助研究院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国际论坛”,负责动漫分论坛的筹备和组织工作。本次论坛以“动漫形象国际授权与品牌营销”为主题,11位嘉宾以不同视角,结合国内外动漫产业在品牌授权领域的典型案例展开了深入探讨,为中国动漫产业尽早与国际接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联系办法: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邮编:100871
电话:8610-62756901、***
传真:8610-62753340
邮箱:denglili@sina.com
官网:www.xiexiebang.com 2009年12月28日 08:39 新浪财经
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承办,主题为“国际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主题论坛将于2010年1月9日于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届时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全国各地的二十余位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学者专家将就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战略理论研究、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重构等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
北京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皇甫晓涛和北京工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华将作为本次论坛的议程主席。皇甫晓涛表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研究,必须正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化重构,以及学理、学术与原理、理论的研究基础与发展基础。这涉及到全球化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与中国跨越发展大国崛起创新基础的话语权建设问题,涉及到中国国际竞合力科学发展的基础理论建设问题,涉及到全球化与全球语境超越后殖民经济文化体系的经济学、文化学及其跨学科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重构的时代前沿重大创新问题,涉及到版权经济发展的经济原理研究与文化原理研究的文化产业基础理论建设问题。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已经10余年,对于文化产业的学术基础、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与原理研究,应该做一跨学科的系统整合,才能更好推动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与国家文化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此次论坛将有力的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各项发展,把全国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空间推向高潮。
第三篇:海关总署研究中心简介(模版)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简介
海关总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海关总署在京直属事业单位,于2011年8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设立。中心主要负责国家宏观经济和对外贸易政策、形势以及海关综合发展规划、宏观管理政策、重大业务改革、队伍建设等的分析研究工作。中心内设综合部、理论政策研究部、法律规范研究部、国际经贸研究部、海关事务研究部、组织管理研究部等6个部门,办公地址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6号。
第四篇:内部控制研究中心简介
内部控制研究中心简介
内部控制研究中心是由中国会计学会、东北财经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以高等院校、中介机构和实务部门知名内控专家为研究主体,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科学研究机构。
内部控制研究中心的宗旨为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科研资源.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开展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务研究.在提供内部控制实施动态、内部控制专项数据、内部控制本土案例、内部控制研究报告等信息的同时,组织内部控制的专题研讨会和相关培训、咨询,一方面为政府相关部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提供政策建议,另一方面为国内企业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最终搭建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研究和交流的高端平台,实现理论研究、咨询建议和服务实践三者有机的结合。
中心的运行采取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专家委员会从战略发展与业务指导的角度对中心的研究动向、研究计划.课题设计、研究难点等方面给予指导并提出专业化建议。
中心设置主任1名,全面负责中心的日常营运工作;副主任3名,参与中心的重大事项决策。另外,指定属于会计学院教师的1名副主任为常务副主任.协助中心主任负责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中心日常管理部门及其主要职责:咨询部:负责组织企业内部控制及相关领域培训,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学术部:负责举办对外会议与学术讲座以及中心项目管理;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会计与控制评论》,《会计研究动态》等刊物;办公室:负责日常接待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
中心下设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室、非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室等若干研究室.围绕内部控制不同较域开展研究工作。
中心工作范围包括:
提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报告》:每年跟踪中国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进展情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定期提供具有时效性和综合性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报告》。
承担高层次课题:申报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财政部,教育部等课题,为相关部门提供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报告。
编辑出版《会计与控制评论》,拟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合作,采取学术集刊的形式,编辑出版《会计与控制评论》,以此为平台.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业和中介机构及时提供最具有代表性的内部控制研究成果。
建设中国本土内部控制案例库:组织力量整理国内企业内部控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中国本土内部控制案例库,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展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教学培训和实务操作提供强大的资源支持。
开展各行业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中心将利用科学研究优势,立足共性,突出特点,针对传统制造业、高科技行业、金融保险业、小企业等不同类型企业的内部控制规范实施问题展开研究,从而为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构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拟组织研究力量,借鉴国外先进研究成果,结合中国企业本土实际,构建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排行榜”。
提供企业咨询与培训服务:中心将与中国会计学会、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开展紧密合作,依靠中心团队优势与研究力量,为国内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中心近三年来,在辽宁省教育厅、东北财经大学等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信息化建设与刊物、信息化建设与刊物、社会服务、体制创新及制度建设等各方面成果斐然。
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本基地”)隶属于东北财经大学,主要依托于会计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2004年6月,为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在原有的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2005年5月,正式获批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A类);2006年获评辽宁省首批高等教育创新团队;2008年6月,在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绩效评估中名列前茅;2010年7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更名为内部控制研究中心。
一、科学研究
基地自成立以来就大力推动科学研究,重视并加大科研人员和经费投入,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基地近三年累计投入科研经费560多万元(含配套经费),其中纵向经费505.876万元(其中拨入经费282.4万),横向经费60万元;新调入研究员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4人;累计购置图书63.5万元,追加用于改善实验条件和工作条件的支出53.8万元,办公条件、资源条件和实验条件显著改善。
截至2011年7月,本基地在《中国工业经济》、《会计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人均超过5篇,其中被CSSCI检索的篇数达到66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19部,其中专著5部,译著14部,同时出版各种层次的教材六十余种。
本基地近三年研究成果多次被采用或转让。其中,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财政部等省部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用4次,被深圳市交通委员会等大型企业采用1次。
2008~2011年间,本学科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7项,并在高层次的科研奖励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其中,获得财政部中国会计与改革30年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杨纪琬奖学金优秀论文奖1项,辽宁省教育厅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4项,辽宁省人民政府、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以上5项。
近三年来,本基地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以上项目8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课题3项,财政部重点课题2项,省教育厅研究基地项目7项、创新团队项目2项、实验室项目4项。无论是课题的质量、数量,还是获得科研经费的金额,均比过去有质的飞跃。
二、标志性成果
基地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精品导向,围绕内部控制研究领域开展高水平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标志性成果。
2008~2011年间,本基地公开发表内部控制及其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10篇,出版内部控制方面的学术专著3部。其中,这10篇论文均发表于《会计研究》、《财政研究》等CSSCI刊物,且分别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辽宁省教育厅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学科建设
自成立以来,本基地始终以会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依托,同时推动学科建设与提升。
自2002年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重点学科的评估至今,本基地所依托会计学专业一直为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早在1993年就已设立会计学博士点。
近三年,基地先后有4人被确定为财政部跨世纪学科(学术)带头人,1人被确定为辽宁省高校拔尖人才,9人被确定为辽宁省普通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计划,会计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基地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加会计学专业相关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近三年,先后有15人次参加各类会计学专业相关培训。其中,有3人参加“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财务分析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人参加高校教师会计改革研修班。
四、人才培养
本基地在大力推动科学研究的同时,重视硕博士人才培养,倡导并努力实现科研与教学互动,研究生培养与教学成果丰硕。
基地所依托的会计学科下设两个会计学与财务管理专业,每年大约招收硕士研究生190人,博士研究生20人。近三年硕士毕业人数分别为191位、183 位、229位,博士毕业人数分别为21 位、18 位、21位,其中,有三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获评优秀硕士论文。其中,1人获评会计学术界最高荣誉奖——杨纪琬会计学奖(2009),另有2人获评“辽宁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0);
本基地近三年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奖。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新增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2门。
五、学术交流 为推动科学研究事业,基地积极举办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派出人员或邀请来华访问学者做学术报告,加强海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基地作为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和东北暨内蒙古地区高校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的发起单位与秘书处,每年都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举办年会。近三年,基地共承办大中型学术会议7次,其中国际性学术会议3次;参加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50场,提交论文46篇,其中,12篇做大会主题报告或专题报告。
基地还依靠学科建设优势和地缘优势,密切开展与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中国港台地区的国际互访和合作研究。近三年,先后派出副高职以上研究人员12人次前往上述国家或地区访问学习;邀请4位海外学者做专题学术报告。
六、信息化建设与刊物
信息化是基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器.。本基地近三年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2010年,基地专门网站(http://cicrc.dufe.edu.cn)全新改版,并更换了功能更为强大的服务器,网站运行更加稳定。
为落实和发挥基地的平台作用,基地积极开展中国本土内部控制案例库、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数库建设,为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企业和中介机构及时提供最具有代表性的内部控制研究成果。目前,部分数据已收集整理完毕,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
基地近三年继续与中国会计学会紧密合作,联合编制并出版面向全国会计学会会员的《会计研究动态》18期;编印《科研工作动态》18期、《专题研究报告》4期、《研究报告》3部。2010年基地改组后,更是采取学术集刊的形式,定期编辑出版《会计与控制评论》,面向全国征稿与发行。
七、信息化建设与刊物
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这也是本基地大力推动科学研究的主要动力之一。
近年来,基地利用自身的科研和人才优势,主动承担政府研究课题,努力提高基地参与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能力,并成为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思想库和咨询服务基地。近三年的典型成果转化包括:2008年12月,张先治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研究》,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办的《成果要报》摘发,并呈送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总理、副总理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参阅;2008~2010年,基地每年都接受财政部委托对上市公司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效果进行跟踪测试和深度分析;2010年12月,深圳市交通委员会设计采纳并应用基地为其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八、社会服务
本基地发挥自身在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优势,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承接了大量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的应用研究课题,同时还吸收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派遣中心学术骨干担任实际工作部门的财务顾问或独立董事,真正实现“产学研”结合。比如研究基地2011年承接了深圳市交通委员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该项目被列为财政部2011年重点课题。
在向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承担企事业单位横向课题的同时,本基地利用自身优势,先后向辽宁省电力公司、云南省财政厅等企事业单位提供对外管理咨询和培训,以良好的信誉和高质量的咨询培训服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咨询培训网络并赢得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自身造血功能。
九、体制创新
2010年7月,辽宁省教育厅正式发文(辽教函【2010】277号),同意东北财经大学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的更名重组申请,基地正式更名为内部控制研究中心,并与中国会计学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协议,以高等院校、中介机构和实务部门知名内控专家为研究主体,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科学研究机构。
基地实行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专家委员会下设学术委员会。在学术团队建设上,本基地共设立了七个研究方向,每个方向配备至少有3名以上骨干人员。其中,有25人有博士学位,占总人数的90.3%;拥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人员达到总人数的100%。
十、制度建设
本基地制定有一系列的管理制度、科研制度和学术交流制度。
根据《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暂行管理办法》的精神,并结合本基地的实际情况,本基地制定了专家委员会暂行办法、学术委员会章程、基地主任职责等制度。
在建立健全科研激励制度方面,研究基地先后制定了《科研奖励管理办法》、《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学术交流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在激发学术团队科研积极性、发挥整体优势、推动本基地科研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基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依据。
第五篇: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简介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源于1944年建立的理工学院土木水利系。学院现由水力学与山区河流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工程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农业水利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岩土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水文与水资源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水利水电科学研究所、工程科学与灾害力学研究所、工程结构研究所、工程设计院水电分院、水资源研究中心组成,设有三个校“523”工程实验室(水利土木工程实验室、水动力学实验室、水土资源实验室),7个研究室、2个资料室。学院拥有水利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国家重点学科“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和“岩土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水利工程、土木工程)、8个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含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以及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国家重点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水文水资源”省重点学科、“现代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和“985工程”二期“西南资源环境与灾害防治科技创新平台”及四川大学“工程安全与灾害力学交叉学科中心”。有4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2100余人,其中博、硕士生400余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50余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5人,正高级职称37人,副高级职称44人,具有博、硕士学位的人数占60%以上。
在60余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遵循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秉承“广聚贤才、产研辅教、务实求真、治水德报”的水利传统,为国家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技术与管理人才,学院以推进水利水电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现代化为核心,开展现代水利水电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为国家水利水电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力支撑。
办学思路:本科教学为根本,实验室建设为基础,科学研究上水平,党建工作作保证学院定位:西部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学院。
发展目标:依托西南,面向全国,瞄准国内外水利水电学科前沿,将学院建成在国内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有重要影响,西部地区居领先地位的水利水电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实现学院“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学院办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