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教育意义及教育途径
论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教育意义及教育途径
汕头市桃园幼儿园 梁扎
所谓传统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背景下的产物,具有时代的烙印。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铸就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可见,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节日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在这种背景下,教育讯猛发展。当代的中国幼儿教育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可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为什么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不同成长年代和成长背景中的人对于节日的感受与理解有着本质的不同,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产生忧思与紧迫感。因此,如何对待青少年中产生的轻视自身文化的倾向,任何看待自身传统文化,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珍惜自己的传统节日、发展我们的文化,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更新,不致面临被湮没和扭曲的命运等等,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我们知道,与西方文化历来崇尚的“爱智”的教育目的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之于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其独有的伦理型文化正是最为注重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培养的文化,其以人际关系和谐作为最高范畴的理想型教育对于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丰富文化传统的中国的国民,就更应当清醒并坚定地保持文化自觉;重视我们的节日就是在弘扬我们的文化。下面浅谈在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教育意义及教育途径。
一、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教育意义
(一)、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情感的发展
情感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们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的必要条件。尤其情感对孩子智慧的发展、德性的养成,以及整个人的成长,是阳光,是雨露。如果没有情感就没有完美的童心。但是,儿童的情感生活并不完全是自发的。我们应当重视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诚如郭沫若所说:“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感情教育,美的教育入手。”而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礼节、礼仪,这些礼节、礼仪体现着道德精神。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节日习俗更是丰富多样、各放异彩。从古至今,传统节日的纪念、庆祝方式随时代的更替在不断地变化,但总有一些植根在深处的东西时代绵延至今生生不息,那就是民族的精神和情感。在我们深刻地理解传统节日文化中附着的教育意义之后,我们抓住节日的核心意义,把握要点进行价值遴选找准和突出节日文化中的精华,然后设计活动,使幼儿在传统节日活动中健康情感得到发展。如: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以及春节的不同节日活动中使幼儿感受到家庭和睦,尊老敬祖的精神,从而产生愉悦、舒服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陈鹤琴先生所倡导的“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也发现,要儿童自主、自信、主动发展就必须以这一思想为宗旨。因此,我们在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都让孩子做。如:端午节,教师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及端午节的习俗。使幼儿知道端午节是我国人民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然后,示范、讲解包粽子的方法,再提供材料让幼儿动手参与包粽子,最后让孩子品尝粽子。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端午节”使之成为孩子内心热爱和期盼的节日,幼儿主动积极性得到发挥,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发展。
二、幼儿园传统节日活动的教育途径
(一)、寓传统节日教育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园一日活动形式多样,传统节日教育应在幼儿园各个环节活动中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即既与儿歌、故事、谈话等语言活动相结合,也与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相结合,还与生活、游戏活动相结合,如角色游戏“拜年”。通过游戏再次让幼儿感受春节那种祥和、喜庆、欢乐的气氛;学会说一些吉祥、祝福的话。除了将传统节日教育与课程教育相结合,还可以结合节日,组织开展一些专题性的节庆活动,如中秋赏月活动,闹元宵逛灯游园活动等。通过集体庆祝活动,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表现能力,体验过传统节日所带来的喜悦心情。
(二)寓传统节日教育于环境创设及利用之中
《纲要》特别强调了环境教育,强调了环境在促进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环境不仅是物质的、精神的,而且还是活动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构成了幼儿丰富的学习与成长世界;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说明:儿童是社会生态环境中的一份子,爱主动探索周围环境,而非被动的学习者。周边的社会生态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潜在的发展机会,并对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同时幼儿的反应行为与习惯亦会影响到与其直接相关的家庭、幼儿园、社区。可见,节日教育应把握好环境这一教育因素,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使环境发挥应有的节日教育功能。所以,在节日教育中,教师应积极创设节日的氛围、情景,设法调动幼儿的情感。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布置具有节日特点的环境,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节日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幼儿感受节日,让幼儿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对节日的全面认识和深刻体验。
(三)寓传统节日教育于亲子活动之中。
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外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这几个大节日纵惯全年,时间明确,段落清晰。以学期划分虽无可厚非,但在实际的操纵中却出现了问题:其一,有的节日会放假,如春节、元宵节,七夕节,在幼儿园组织这些节日活动似乎是不现实的;其二,从节日延续的时间上看,除春节的时间稍可延伸,其他节日多为一日。可见,许多传统节日孩子大都在家度过,因此,要发挥节日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应该和家长联系,互相沟通,共同架起一座节日教育的桥梁,家园一致,使节日教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益。如,节前在向家长宣传节日要点、习俗,营造活动氛围的同时,把教师设计的活动范例及教育目标、参考资料等一并公布在家长园地中,供家长们查阅和借鉴。让家长利用假日机会带孩子参观、游览、访友、观看电视文艺节目等等,过节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幼儿开展游戏、讨论,或让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园,进行以节日为主题的游戏活动,通过亲子活动把孩子对有关节日的所见所闻转化为其内在经验。如:中秋节亲子活动,幼儿园请家长和孩子共同聆听有关中秋节的传说,品尝月饼、绿豆糕、葡萄、苹果等,在有趣的节日游戏中体会中秋节的含义,即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思念亲人的节日,愉快的节日。
综上所述,及众多研究者认为,我国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具有持续发展潜力,使涉及到的所有人群对传统节日的到来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并有积极参与的意识。所以,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华在学前教育的内容中就应有必要的、足够的反映,惟其如此,才能使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入、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无论是对于人的个体成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第二篇: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学号:***姓名:杨磊
摘要: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社会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青少年有心理障碍者逐年呈上升趋势。而且引起心理健康疾病的原因也是复杂多样,因此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及时引导的工作也十分的困难。但对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却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这样就更加需要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字: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志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志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身体健康、认知正常、感情成熟、人格健全、关系和谐和行为稳定。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必要基础,但不是它的必然保证。除身体条件之外,心理健康还包括认知、感情、人格、人际关系和行为举止等方面的因素。
(1)身体健康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其影响机理是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的相互制约作用。一个人身体上的任何生理变化都会影响其心理情绪的变化。相反,一个人任何心理情绪上的变化,也会影响其生理上的变化。说明正常的心态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认知正常是青少年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青少年时代,孩子的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认识发展水平的程度。许多精神健康问题,如情绪混乱和精神分裂,都有其认知的根源。所以,正常的认知发展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键。
(3)感情成熟是青少年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它包含两项内容。一是感情自治,即作为一个自己情感力量源泉的能力,而不是依靠双亲来提供舒服、安心和情感保障;二是行为自治,即一个人做出自己的决定、管理自己的事务和照顾个人的能力。这两项自治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4)人格健全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目标,成熟人格的六条标准。1.非自我中心的自我延展和卷入:2.自我和他人和睦相处;3.感情保障或自我接纳;4.现实主义的知觉;5.见识和幽默;6.统一的生命哲学。
(5)关系和谐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充分条件。对青少年来说,关系和谐主要是指家庭关系的和谐,即双亲之间关系的和谐和子女与双亲之间关系的和谐。人际信任是人际关系和谐的润滑剂,公开、透明和信任的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关系和谐的客观基础。
(6)行为稳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是身体健康、认知正常、感情成熟、人格健全和关系和谐的综合结果。
二、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我国当前正处在全方位的社会转型之中,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使社会产生震荡。人们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由于震荡而产生变化,甚至发生紊乱。而理想、信念的缺失,价值
观体系的紊乱,对心理还不成熟、行为尚不够完善、缺乏人生与社会经验的青少年来说,就会显得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多重的价值观,增加了他们选择的难度。另外,再加上大众传媒上的一些误导,使他们难以形成一个稳固的、正确的价值体系,很难形成真正的“自我”。这就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隐患。
另外,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某些误区,社会上心理保健机构的滞后发展,使得许多青少年有了心理问题时无法及时得到医治。有病难医,有病不敢医,致使问题越来越严重。
(二)学校原因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学校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1.课业负担过重。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受老的传统的影响,部分教师还一直把眼光盯在青少年的考分上,忽视了青少年其他能力的培养。为了使他们能考出好成绩,教师便对他们重重加码:内容上多讲,上课和 补课时间延长,作业量加大。这就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极易形成恶性循环。
2.教育教学方法落后,过于简单。部分教师在教育青少年时方法简单、粗暴,不会因材施教,只会用老一套对学生管、卡、压、灌;教育学生缺乏耐心,学生稍有问题就批评、训斥、责骂,甚至体罚学生,对学生搞“精神虐待”。这样的教育方法势必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伤害。
3.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够完善。部分教师由于受家庭、社会、工作等方面因素的困扰,自身往往会处于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之中,如焦虑、强迫、偏执、易激怒、求全责备等。教师在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支配下教育青少年,是很难有好的教育效果的,很容易使青少年的心理受到感染、受到伤害。
(三)家庭原因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但现实是许多儿童在自己的第一所学校里却没有得到第一任教师的良好教育,为以后心理问题的产生种下了最初的种子。家庭教育的不当和某些误区为今后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四)青少年自身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心理承受能力偏低,特别是独生子女,由于他们受到家长过多的保护,从小就缺乏失败与挫折的体验,缺乏应付困难与挫折的心理准备,意志薄弱,感情脆弱,依赖性强但又盲目自尊,再加上他们缺乏心理卫生知识,缺乏心理调节技术与方法的训练,长期的内心矛盾、苦闷、压抑,尤其是面临重大挫折的打击,很容易使他们张皇失措,“心理崩溃”,做出异常的或病态的行为。
三、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1/5左右的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间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社会教育中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
心理健康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四、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大力宣传,上下协调,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我们要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号召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心、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和扶持社会上的心理辅导机构的工作,使学生遇到心理疾患时有医可求;上下协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2.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侧面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 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人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间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3.注重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共同推进}L理健康教育。
除了学校教育,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键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 旨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活动被塞满高级食物的书包和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他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
4.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辐射面。
(1)开设心理辅导课。将心理辅导向其他各科教学渗透,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课堂中去。通过心理辅导课,教给学生必要的心理卫生常识,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懂得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
(2)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测量,对有轻度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矫治,教给学生必要的心理调节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3)开展心理训练活动。如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开展校内竞赛,参加社会实践,到社会上、到大风大浪中经风雨、见世面;开展心理磨砺活动,如少年军校、野外生存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意志力、抗挫力、组织能力、适 应能力、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对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5.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
(1)培养孩子良好的交际能力,增强其合群性。多提供他们实践的机会,多鼓励其结交玩伴;当孩子之间出现矛盾时,父母不应强出头,袒护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人际间的问题,并且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2)培养自我调控能力。当孩子遇到一些不良刺激而产生负性情绪时,不要压抑这些情绪,教会孩子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找同学家人等倾诉、写日记、运动等,然后等情绪舒缓后,引导其理智的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父母切忌误导孩子“睡不着觉怨床歪”,例如一个小孩子在刚学步的时候磕到了桌子,如果父母为了逗孩子不哭就去引导孩子打桌子,归因于这种外部的不可控的因素,就容易使孩子长大后也形成这种消极的归因方式,而忽视自己的能力缺点。
(3)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如果一直养尊处优,就成了温室中的花朵,长大后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家长应让孩子观察到世界上那些处在贫穷和灾难的角落,同时也培养其爱心。要 指出孩子的缺点,让孩子意识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要勇于改正缺点。要让孩子尝试失败,学会面对。
心理健康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普及,但在国内却刚刚起步。面对当前青少年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严峻现实,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识,广泛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使我们祖国的未来一代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篇:开展大学生廉洁修身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初拿到《廉洁修身》这本书时,心里觉得有点奇怪.修身养性倒是自古圣贤所追求的,可廉洁呢?大学生一来手无权力,二来还没工作,没什么财产资本,更不用说追逐什么个人利益,谋取私利.一直都误以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攻读专业知识,廉洁修身是以后参加工作的事,读完这本书,才恍然大悟.大学生是民族希望,祖国未来,正如毛主席所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们的,但是归根到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勃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8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从某些意义上讲,“廉”是清廉,就是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洁”是洁白.就是指人生光明磊落的态度。“廉洁”: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就是做人要有清清白白、光明磊落。正直坦荡,表里如一。“修身”就是学习做人的道理,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修身养性”指的是培养性格,涵养性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锻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修身养性要达到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一是遇事沉着冷静,头脑清醒;二是与人相处宽容大度,有礼有节。廉洁与修身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修身是廉洁的前提与根本;廉洁又是修身的必然延伸和体现。二者是密切联系的。
廉洁修身对大学生成才起着导航和推动器的作用,即廉洁修身为大学生成才指明发展方向,注入前进动力。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廉洁修身对学生的成才意义往往容易被忽视。改革开放后在文化多元下,一些大学生受西方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认为“舍个人为集体”的价值观难以接受。在这种氛围下,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越过道德底线,徇私舞弊贪污贿赂,兴起“人情案”,“关系案”的**等等,所以我们有必要打预防针。
在当代社会,权力腐败现象遍及世界各国,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概莫能外。例如:菲律宾前总统马科斯在执政的20多年中聚敛了100多亿美元的财富,仅他在瑞士的私人存款就达40多亿美元。当时政府一年的财政开支只有31亿美元,在他执政期间,菲律宾国民生产总值的40%被各级政府官员贪污掉,国家遭受了1000多亿美元的损失。
发达国家法律制度较完善,对官员的监督力较大,但腐败现象同样存在。例如:爱尔兰前总理豪伊接受200万美元贿赂,法国议会议长埃马纽埃利涉嫌“假发票案”,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因“政党活动资金”丑闻落马,丹麦首相施吕特因“贪赃枉法”等等。
鉴于腐败活动的猖獗及带来的巨大危害,世界各国都投入巨大人力、物力从事反腐败活动。各国大多重视建立反腐败的机制,完善反腐败的制度建设。腐败是一种社会毒瘤,在祸国祸民的同时,亦对大学生构成严重的道德伤害。因此要做好大学生廉洁修身的预制措施。大学生廉洁修身具有为将来防腐倡廉提前做思想准备的性质。与掌握有实际权力的公职人员不同,公职人员的廉洁修身是要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善待权力,合理使用权力为人民服务。
大学生目前处于无权状态,也没有相应的社会职务,故们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更多的是为将来正确使用权力做准备。廉洁修身的预防性对大学生将来的防腐倡廉具有不可替代的效用价值。因为人的道德品质形成过程是一个渐进积累、无形修养的过程。一个廉洁的人民公仆总是在成为公仆之前就有了良好的道德修养,有了廉洁的自律意识;一个腐败分子,则在经济与生活腐败之前,已经陷入道德上的腐败。所以,们大学生的廉洁修身具有更多的未来意义,为中国未来的社会廉洁进行人
才上的道德储备。廉洁修身与未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一致,从理论上来说,它将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社会整合,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事业上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可见,我们大学生加强廉洁修身显得极为重要性。这重要性有三点:
一、大学生廉洁修身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于接班人的崇高使命,当代大学生的崇高使命已经由人民赋予。致力于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是当代大学生首要的使命。大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是未来的希望,大学生不仅应当承担一个公民的基本社会责任。更要担当起民族振兴的大任。大学生也是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素质要求。
二、廉洁修身是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特征,与廉洁修身相关联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现实超越性,文明示范性,精神自主性,道德自律性。
三、廉洁修身是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警示;第一,权利腐败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危害。当今社会上权利腐败盛行却得不到遏制的时候,容易给大学生造成一种观念上的误导,这点主要表现在:垄断行业的不合理的高收入,权利的合法的寻租,国有资产的合法流失。职务腐败对大学生的危机性在于动摇了大学生权利观的合法性。第三,学术腐败对大学生廉洁修身的危害。学术腐败是对大学生精神的强暴,消解了大学生文化的神圣感。
廉洁修身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美德。也是做人道德范一项重要内容。既是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既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期待,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希望。
加强廉洁修身的途径:第一.制定自身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不要以个人为中心。要符合自身社会道德环境;第二.净化自身的品格,在良好的风气下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凡事要懂得自己做起。讲诚信话,做诚信事,不相互攀比,不找关系,不搞小特殊,不盲目追星,努力学习,为了个人的理想,为了祖国的富强而奋斗终身。做一个诚信守信。正直无私,自律自强的人,让廉洁成为我们一生的操守。提高自信心。在大学求学期间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大小成功要有平常心,不要太计较一件事的得与失。对目标有明确的认知:路在脚下,命运在手中。
为了加强大学生廉洁修身自我教育,大学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生活在道德规范,纪律规范,法律规范的社会环境中,应该做道德,纪律法 律所允许的事,坚决不做违反各种行为规范的事。做到与同学交往文明礼貌,真诚以待,尊重同学通过勤奋和智慧获取的各种荣誉,不抄袭同学的作业和著作,尊重同学的劳动成果,考试不作弊,各种活动中与同学公平竞争,不能像有些同学那样,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不择手段选择以牺牲他人利益以达到自我利益的实现。要 杜绝有贪婪,侥幸心理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无论自己处在何种环境中都不应该丧失良心和做人的准则。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
英国阿克顿说过:“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可见加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因此廉洁修身从我做起!
第四篇:探析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意义及途径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 创业人才 创业教育 有效途径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及创业性人才的培养不仅应该纳入高等学校整个教学的课程体系。还应将培养创业人才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目标。文章阐述了培养创新性创业人才的意义及做好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力,树立学生的创业人格。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不断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加快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力度。
高等学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将创新意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及第二课堂的课外活动中,通过营造一系列的创业教育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一、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是教育我们每个大学生都去开办公司,创造企业。当老板,而是培养大学生不断地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思维、掌握创业技能,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创业综合素质,最终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在就业的道路上发挥主人翁的作用。
2、创业教育是大学专业知识教育的延伸。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了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创业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这一素质。创业教育不仅仅是鼓励创造性、自立和个人的主动性,还应该包括金融、商贸、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训练会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创业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规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创业教育而言,国家有关部委早有明确的文件,2002年,国家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部委以及许多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2010年教育部在“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强高校学生的创业教育,就说明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二)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拓宽就业渠道的有效形式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培养大学生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紧缺型人才的教育,而是为了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不断的扩招以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年上升,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莫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也由原来的统一分配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要让大学生适应新的就业形势,一方面要求高校教师应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适应性,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型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使他们了解创业教育的深刻意义,认识到自主创业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是自我生存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从而真正理解创业是更高层面上的就业。
(三)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21世纪的发展靠人才,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是具有创业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如果高等教育还沿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将可能由于缺乏竞争力而被社会所淘汰。因此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具社会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目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同现代社会发展需要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为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对国家和社会的依赖性过大,开拓性和主动性不足,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程度,高等学校必须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速度。
二、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教改力度,把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首先,高等学校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高校教师对人才培养观有新的认识,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主动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其次,通过对教学大纲的修订要教育学生树立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学习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高等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改上着手,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真正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整体教学思路贯穿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真正了解创业教育的真实意义,了解创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就业意识,使他们有眼光、有胆识、有组织能力、有社会责任感,在毕业时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再次,要从观念上改变为创业而进行的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高校各方面教育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盲人的全过程中去。
(二)培养师资队伍,设置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为了做好创业教育,必须培养一支教学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一支稳定的教学团队不仅能深入研究创业教育的方法,还能在该领域做深入的调查研究,营造创业氛围,对创业教育的连续性起到积极的作用。有了稳定的创业教育团队,高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创业教育目标,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增设创业教育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提高的新型教学模式。高校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2)培养学生创业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3)引导学生掌握创业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三)推进教育方法的创新,不断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既需要讲授创业教育的基本原理,更需要沟通,不断渗透创业意识。在探索创业教育的方法上,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做创新性改革:一是互动式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经典案例“现身说法”,提高学生的创业兴趣。实施互动式教学的教师既可以是创业成功人士,也可以是专职教师。二是技能培训式学习方法。这种培训方式选择某一种特殊的创业技能为主要内容,邀请一些成功创办企业的企业主授课。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创业实习。高校可以建立学生创业实习基地,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为学生创业实习提供一定的创业基金或为学生提供创业贷款。通过以上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
(四)加强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建设,搭建学生创业平台
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走校企联合的模式。一是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创业实践能力。二是通过校办产业、研究所、科技开发公司等创收单位筹集一定的资金,建立创业基金会、创业协作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习场所。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周密的创业培养计划,通过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三是通过勤工助学帮助学生培养自立自强的创业能力,增加创业体验、熟悉社会环境,学会社会交往。日是通过当地的科技孵化园区,为学生搭建创业的平台。
(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高校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各种专业竞赛、科研活动、创业设计竞赛活动。如一种社团或沙龙的组织与管理,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种刊物或报纸的策划与创意、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的构想、一个科研或学术研究的立项起草与申请等等,这都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竞赛中选拔出来的部分应用性的成果。通过改进、提高、推广并最终走向产业化。也有利于造就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蒋义丹.创业教育——高校面临的新任务[A].教育发展研究,2003(2)
2.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3.吴长,范安平.高师学生创新教育能力培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A].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任湘,夏金星,易自力.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A].职教通讯,2007(10)
第五篇:论财经职业道德的教育目的及意义
论财经职业道德的教育目的及意义
一、现实的警钟及启迪
时代呼唤“升华道德”,然而近些年,我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美国也严重陷入“信用沼泽”。会计信息大量失真,大量假帐盛行泛滥,注册会计师公信力降低至低谷,从中国证券市场连续不断的十大造假案,以及美国的安然公司会计假帐案、世界通讯公司最大破产案及因有失诚信导致瓦解倒台等案件看,其本质是人们的道德标准下滑,真假、善恶、忍狂、是非等界限模糊,无法约束自身的心灵,进而导致不道德行为。习近平主席上台后,反腐倡廉之风盛行,不少腐败官员落马。而以此反思,腐败之所以能蔓延发展是由于源源不断的公款支持,而这些公款金钱大多是经会计人员之手流入腐败分子手中,客观上助长了消极的腐败现象。公款流失的主要责任是单位负责人一支笔批准报销的,但与我们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以迎合领导心意,不能说没有关系。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帐分不开。意识决定行为,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准财经人员的财经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准财经人形成财经职业道德,以财经职业道德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财经职业道德教育认知(1)职业道德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和职工、职业和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3)财经职业道德是指金融、会计、投资、商业营销等财经行业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理应遵守的,反映社会及公众要求,调整相应职业关系,体现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4)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财经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财经人员施加系统的财经职业道德影响,促使财经人员形成财经职业道德,履行财经职业道德义务的活动。(5)财经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财经职业道德规范。
三、教育目的
1.加强财经职业道德建设,构建财经职业道德系统工程,升华社会道德水准。
2.将正确的财经职业道德规范及观念灌输到财经人员的意识之中,提高其道德认知 3.促使财经人员在财经工作中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忠于职守,能实行自我监督
4.形成和改造社会道德风尚以及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5.培养财经人员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意志 6.提高社会整体公信度
四、教育意义
(1)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是全面提升财经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
因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且诚信乃“国之大纲”,“无信不商”。
(2)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保证公平竞争,提高社会整体公信度
近年来老百姓喝牛奶时会想这个牛奶是否掺了水,买股票时会担心今天是否买了“郑百文”式的“伪装上市”公司的股票,买了房子后会顾虑房子是否会垮掉等,而朱镕基总理在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让百姓放心地消费就必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而市场经济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与财经人员有关,所以只有财经人员拥有正确的财经职业道德观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3)有利于培养财经行业“四有”新人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耕耘,更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排在第一、二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理想”就是要把全体人民共同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本职财经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敬业爱岗,树立财经职业理想;“有道德”就是要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落实到本职工作之中,形成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风尚。原河北省办公厅副主任、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临刑前说“苏联解体,我就错误地认为,与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万物皆空,不如权力在握时及早做些经济准备,以防万无一失。可现在共产党的江山依旧稳如磐石,我却完了。”李真就是没把自身本职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所以才会纵容自己走上腐败之路。
(4)提高财经人员道德水平
促使财经人员自我完善,以受到的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不屈从顾客、上司不合理的要求。
(5)纠正经济领域的行业不正之风,形成反腐倡廉新风尚 企业偷税漏税,官员腐败等无不与财经人员相关,当财经人员缺失财经职业道德意志时,就易成为行业不正之风的操纵者,腐败之风的助长者。
(6)促使我国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
会计是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而当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或者为了上司口中的“顾全大局”做假帐,这不仅让投资者利益受损;使很多统计信息及经济指标误差增大,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而且大量的假帐会误国害民。可见财经人员拥有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教育,坚守原则很重要。
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道德在财经行业发展中的智力支持和利益调节作用的重要环节。